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动态电子轨道衡计量准确性的因素

影响动态电子轨道衡计量准确性的因素

影响动态电子轨道衡计量准确性的因素
影响动态电子轨道衡计量准确性的因素

影响动态电子轨道衡计量准确性的因素及分析

影响动态电子轨道衡计量准确性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自于衡器本身,另一类是来自于衡器以外的其它因素。

有些因素能够通过日常维护以及轨道衡检定时进行系数修正等方式加以克服,而有些因素是轨道衡用户难以克服的,特别是涉及到铁路列车运动状态的因素。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影响动态电子轨道衡计量准确性的因素并加以分析。(1) 由传感器造成的计量误差。

传感器是联接轨道衡机械部分和二次仪表并实现力——电转换的关键部件,当轨道街计量值异常时,首先要检查传感器是否出现问题。由于列车经过台面时的频繁冲击,传感器可能发生偏斜或压头、压帽严重磨损,会使得台面轨标高偏低,导致传感器受力状态改变,其测量值一定会有误差。此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更换已磨损的压头、压帽并把传感器扶正,使传感器压头、压帽、传感器主体及底座中心线完全对中,此时,不仅传感器处在最好的受力状态,不易损坏,而且使计量更准确。如果经检查,非以上原因,可以通过检测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值来判定其是否已坏。一旦传感器出现故障,必须更换,因为其输出直接关系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当传感器更换或维修之后一定要重新标定才能达到原来的精度水平。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如:线性、重复性、滞后及儒变、灵敏度系数、温度系数等都会影响计量的准确性,所以,我们~定要选用性能好、可靠性高的传感器.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2)由机械部件造成的计量误差。

机械部件直接承受载荷冲击并完成力的传递。由于动态电子轨道衡的称量采样是在动态中实现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重量产生的稳定信号与各种干扰信号的组合,干扰信号又是多种频率的波动信号及脉冲信号的叠加,因此,机械系统的振动特别是各部件的受力状态不佳时都会影响动态电子轨道衡计量的准确性。车轮突然进入和退出计量台面的冲击是称重系统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小此冲击造成的传感器输出的波动分量,在动态电子轨道衡上设置过渡器,并使其合理地完成过渡工作,从而达到减缓冲击的作用。

计量台面各机械部件的状态直接关系到计量的准确性。台面各部分的螺母、螺栓松动时会加剧台面的振动,使计量值无规则变化;计量台面的纵、横向限位

器的松紧程度一定要适中,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并且要保持水平状态。当限位器太松时,计量台面会由于轮轨之间的粘着力而运动,因为传感器本身的抗侧向力能力较弱,所以必然使侧向力加大,从而不能准确地进行重量值传递,其表现为数据分散,变差较大;当限位器太紧时,会使灵敏度降低,空秤零点的系统误差增加,最后将导致在动态称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加大,从而影响计量的准确性。

(3)车辆及机车牵引力造成的计量误差

根据车辆结构分析,当车辆某一轴或转向架在行进中通过轨道衡计量台面时,由于车轴减振簧以上部分的振动,传感器输出信号在一个恒定值上作上下波动,波动频率与车辆自重、载重及弹簧的刚度有关,振幅则与列车速度、轨道状态和轨缝的过渡情况有关;车辆减振弹簧以下部分与计量台面的机械结构同时也产生振动,这个振动使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在原来基础上又叠加一个振动波形。为了减小振动所引入的误差,必须在列车通过计量台面的有效时间内,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多次采样测量,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车辆联挂进行动态称量时,由于车钩的状态和位置的变化,使机车牵引力产生垂直分力,引起车辆重量转移,从而产生计量误差。机车牵引力垂直分力为车钩的水平高差所引起,水平高差越大,造成的称量误差必然也越大。重车的车钩水平位置比轻车低。当车辆轻重相间排列时,车钩的高差最为明显,垂直分力的大小与牵引力成正比,越靠近机车(特别是轻车与机车靠近时)或联挂的车辆数目越多,误差也就越大。由于垂直分力是直接叠加到称量值中去的,所以在牵引力与高差均相同时,轻车的相对误差要比重车大许多倍。还需要指出的是:列车运动时,相邻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车辆的点头运动以及车辆在垂直方向的位移,都会加剧牵引力通过车钩影响所造成的计量误差。

以上是几种常见影响动态电子轨道衡计量准确性的因素,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例如列车计量过程中突然加速、制动会使采集到的数据失真;线路下沉、线路不平坡度大、引轨与台面高差大等因素使列车驶入轨道衡计量台面时振动、冲击大,从而使轨道衡的稳定性差,计量准确性降低;电子元件的性能、精度也会对计量结果产生影响:如16位的A/D就比14位的精度高.另外集成度越高抗干扰能力就越强等。

关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 的统计分析报告.doc

关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报告 14经济统计1班 陈秋昱 陈翔强 毛翔宇 2016年4月13日

目录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因素的统计分析 (3) 一、引言 (3) 二、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3) 2.1变量的选择 (3) 2.2数据说明 (3) 三、模型建立 (4) 3.1模型数据 (4) 3.2相关分析 (6) 3.3模型建立 (7) 四、模型检验 (7) 五、个别数据的折线图分析 (9) 5.1从业人数与国家财政收入间关系 (9) 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于财政收入间关系 (9) 5.3财政收入占GDP的时间变化 (10) 六、从模型中得到的结果 (10) 6.1财政收入对GDP的依存度 (10) 6.2财政收入对能源消费总量的依存度 (10) 6.3财政收入对实际利用外资的依存度 (11) 6.4财政收入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依存度 (11) 七、结论 (11)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因素的统计分析 摘要:影响一国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如税收收入,三大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本文选取GDP、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9个指标,建立了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一、引言 财政作为最为重要的政府活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能够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能够调节资源配置。因此,财政收入的变化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政府性基金收益等。同时,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还要受到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以财政收入为因变量,GDP、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9 个经济指标为自变量,利用R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为何。 二、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2.1变量的选择 研究影响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基本经济指标,许多文献资料中都把税收、GDP这两个指标列为影响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本文通过对较多指标的综合分析,企图在众多而复杂的指标当中寻找财政收入比较重要的决定因素。 2.2数据说明 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3、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是一定时期内全国或某地区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是反映全国或全地区能源消费水平、构成与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 3

最新计量基础知识讲义..

计量基础知识(二) 一.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也可称测量器具),定义为:可以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它包括量具、计量仪器仪表、计量装置和标准物质。 量具(实物量具)是指在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它又可分为独立量具和从属量具两种,前者如尺子、量筒等;后者如砝码、量块等。 计量仪器仪表是将被测量值转换成可直接观察的示值或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如压力表、水表、天平、温度计等。 计量装置是指为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如出租车计价器检定装置,煤气表检定装置等。 标准物质(有证)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准确确定的特性值,用以标准计量器具评价测量或给材料赋值,并附有强制性的检定机构发给证书的物质或材料。它分为一级和二级两种,如一级标准酸度物质和二级标准酸度物质;一级标准一氧化碳气体和二级标准一氧化碳气体等。 1.1计量器具的分类 从计量性能或在计量检定系统表中的位置及作用,计量器具可以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计量具三种。

1.计量基准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其中国家基准分为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国家基准用于国际比对,副基准用于和主基准比对,工作基准用于量值传递。(内蒙计量所有克工作基准) 2.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的准确度等级,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器具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叫做计量标准,如E1、E2、F1、F2、M1级(原1、2、3、4、5等)标准砝码。 3.工作计量器具是用于现场测量而不用于检定工作的计量器具,如卡尺、千分尺、体温计、血压表、秤、电压表……。工作计量器具是大量的。 现国家已建计量基准90多项140多种,国家计量标准410多项。 1.2使用计量器具时应注意的问题 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正确选用计量器具,包括量程、测量范围、使用条件、测量不确定度等。要防止“准确度越高越好”的错误观念。 在用计量器具必须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影响就业人数因素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影响就业人数因素的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具有刘易斯所提出的无限劳动供给的特征,所以解决就业问题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自90年代后期,中国的就业形势就一直比较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加大是另一个严峻问题。目前全国迁移人口超过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都在加大。以上现象说明了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对中国政府对人民福利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旨在研究一些对就业存在较大影响作用的因素,建立计量模型,测算这些因素的作用。 二、模型设定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考虑一下变量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平均工资水平。 (一)国内生产总值 GDP每增长1%就可以为我国创造近100万个就业岗位,又由于经济稳定增长同充分就业同样都是我们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所以如果保证每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财政支出 增加财政支出即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它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政府投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但是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也会带来负面效应,我国从98年以来一直实行积极的

计量知识问答

什么是非强制检定? 非强制检定是指由使用单位(已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建立本单位计量标准)或委托具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检以外的其他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依法进行的一种定期检定. 什么是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实行的一种定点定期的检定。其特点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指定的法定或授权技术机构具体执行,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检定周期由执行强制检定的技术机构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注意:1、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承担检定工作; 2、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详见68条); 3、定点定周期的检定。 实施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是什么? 我国实施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校准和检定的含义是什么? 校准: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其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是校准的法制化,校准与检定是实现量值溯源的主要技术手段。(两者的联系) 注意:两者的主要区别: 1、依据不同。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而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合同等; 2、结果不同。检定必须下结论,结果是合格或不合格。校准没有合格或不合格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高三地理复习材料(影响因素分析汇总)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②大气状况(天气、气候);③海拔高低(主要是大气密度)。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地形地势(海拔? 闭塞?背风坡?迎风坡?对气流阻隔?);③ 大气环流;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海洋性? 大陆性?);⑤洋流;⑥下垫面热容量,反射 率等(植被状况)。 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 活动中心);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 阻隔?);③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 向岸风?);④洋流。 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①地势(海拔)→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气温→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大气环境(降水); 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 等);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6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热量收支)←纬度;②洋流; ③陆地气候。 8.海水盐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气候、纬度);②洋流; ③结冰、融冰;④河流径流的注入;⑤与外界 海水交换状况(海域是否闭塞)。 9.影响潮汐大小的因素: ①地形条件(是否呈口大内小喇叭状开口); ②气象条件(风向);③天文条件(日、月、 地位置)。 10.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大小);②水循环活跃程度。 11.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②径流: 营养物质多少;③纬度:温带水域;④洋流: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影响降水形成的因素: ①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②大气环流;③地形;④洋流。 13.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 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②强烈上升气流;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14.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②地表状况 (震中距大小);③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 育?);④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 15.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②社 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 技、农业机械。 16.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气候适宜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②市 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③交 通:交通便利;④科技:先进的科技。 【高三地理复习材料第 2 页共 13 页】

水表型号讲解

水表基础知识讲座 -水表的型式和分类 一、分类 流量计的分类原则有许多,按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结构形式、测量目的、测量介质、测量管径、指示值显示方式等进行分类是其主要的方法。水表的分类也基本上按这些原则。 1 、按测量原理 按测量原理是一种主要的分类方法。一般可分为速度式水表和容积式水表。 (1)速度式水表 安装在封闭管道中,由一个运动元件组成,并由水流运动速度直接使其获得动力速度的水表。 典型的速度式水表有旋翼式水表、螺翼式水表。旋翼式水表中又有单流束水表和多流束水表。 (2)容积式水表 安装在管道中,由一些被逐次充满和排放流体的已知容积的容室和凭借流体驱动的机构组成的水表,或简称定量排放式水表。 容积式水表一般采用活塞式结构。 2 、按计量等级 计量等级反映了水表的工作流量范围,尤其是小流量下的计量性能。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一般分为A级表、B级表、C级表、D级表,其计量性能分别达到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计量等级A、B、C、D等级的相应要求。 说明:一些欧洲国家的大口径水表(如涡轮式水表或复式水表等)的工作流量范围特别宽(可以到200:1以上),也标注分段误差限和标注“B、C”等级符号,但这类表的计量等级符号的具体、含义、特性流量值与国际标准 ISO4064中的相应规定不同。 3 、按公称口径 按公称口径通常分为小口径水表和大口径水表。 公称口径40mm及以下的水表通常称为小口径水表,公称口径50mm及以上的水表称为大口径水表。这二种水表有时又称为民用水表和工业用水表,同时这种分法也可以从水表的表壳连接形式区别开来,公称口径 40mm及以下的水表用螺纹连接,50mm及以上的水表用法兰连接。 4 、按用途 按用途通常分为民用水表和工业用水表。民用水表只是指用于住宅用水结算的水表,其它用途的都可归入工业用水表。工业用水表一般为大口径水表。 5 、按安装方向

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统计局25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中国去年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2008年回落0 9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下,我们实现了“保八”的目标,我们需要对过去进行分析,需要对未来进行预测,在此我写下了GDP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分析各种因素对GDP的影响,希望在将来对GDP的增长有启示作用。 二、理论的分析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中国外贸依存度高,出口和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而消费则长期无法得到提升。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在60%以上;净出口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10%,投资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50%,消费占GDP的比重则长期低于40%。 本文用支出法来分析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的影响。 三、模型设定与检验 一、数据及处理 从《中国统计年鉴》得出如下数据,Y表示GDP(亿元),X1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X2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表示价格定基指数(1978年=100)。

水表知识培训

水表知识培训计划 水表检测中心工作性质:检定维修管理水表,满足计量水表要求 目的:保障水表正常运行,为收费和用户提供服务 一,水表基础知识 1,水表型号,规格,种类,等级,运行原理 2,怎样看水表读数 3,未来水表发展趋势 4,嫩江水司现状及水表升级 二,水表安装要求 1,旧楼水表安装 2,水表出户安装 (1)多路管安装 (2)单管安装 三,水表监督与管理 1,水表监督(封铅的管理) 2,水表管理,(维修单的回复)(对内对外的管理) 3,电脑化水表管理(三号一体) 4,检定规程的周期检定和轮换 5,故障水表的更换 四,相关法规 1,计量法相关规定 2,黑龙江省城市供水条例 3,黑河市盗取供水处理办法 五,水表自转原因与分析 六,水表服务规范 备注:学习互动

关于加强饮用水水表监督管理的通知 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输配水设备,如水表,对饮用水水质有一定影响,应当引起重视。住房城乡建设部2008年6月发布的CJ266-2008《饮用水冷水表安全规则》行业标准,对水表表壳材料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还规定,饮用水管网中不得新安装和换装灰铸铁表壳的水表。为加强饮用水水表的监督管理,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现就进一步规范饮用水水表生产、使用和监管的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生产企业对水表的质量负责,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生产水表,要使用符合《饮用水冷水表安全规则》的原材料进行生 产,产品上市前要通过检验等手段证明其产品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 规范要求。禁止生产不符合要求的水表。 二,二、质检部门要加强水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的监管,规范水表的计量器具型式价工作,严格水表计量器具许可现场考核,强化证后监管,确保水表 计量性能确可靠。 三,三、水表选用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的产品,严把进货质量关。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水表使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 理。 四、卫生部门要规范水表的卫生安全评价工作,加强对水表的卫生安全评价, 对卫生安全评价不合格的水表,要向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质检部门通报相关 信息。 五,、卫生,城乡住房建设和质检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对不提示符合有关法规, 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的水表,要依法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饮用水安全隐患,共 同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各地在执行本通知过程中的问题,请及时函告 上级管部门。 浅谈水表管理的几点看法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求得长期自下而上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它是在符合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机会的基础上, 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经营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 构,从而使企业在某种竞争中获得优势。 一、供水企业共同难题 长期以来,供水行业是传统的区域性的自然垄断行业。在垄断行业中,供水系统是某个区 域或城市的基础设施,供水行业是一个企业不是事业,它也存在诸多的成本核算,例如用 电、制水原材料,供水需要的电气设备、供水干管等等,还有供水的运输、计量等,尤其 是在城市供水中的水表计量问题。它牵涉到某个区域、地区、城市、单位、企业、个人、 集体等干家万户的经济问题,而大多数供水行业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总表与用户分表 累积总是相差较大,从而经常引发用户拒缴水费。在水表运行中计量缩小,致使水厂产销 差增大,影响了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由来已久。 二、在供水过程中输差原因 新装管道中有的开发商或有的安装方未按规定的管道进行运行前冲洗,管网的残留物会影 响水表计量。其中包括麻丝、生胶带、砂石、塑料袋(纸)等杂物。这些杂物在管网中最终 都会随水流到水表处沉积下来,在我们平常的实际工作中遇到过不少水表的滤水网积满了

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临床意义

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1.细菌内毒素的本质 细菌内毒素为革蓝氏阴性菌及某些阴性菌样微生物,如立克次体、螺旋体、衣原体细胞壁外膜中的一种脂多糖(Lipoplydscharide, LPS)成分,它往往在细菌生长时释放或细菌死亡时裂解出来。 2.细菌内毒素在机体内反应及临床表现 微量的细菌内毒素进入机体后即可引起机体内发热、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补体激活、机体血压下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直至休克、死亡。细菌内毒素(内毒素)作为革蓝氏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中的脂多糖(LPS),当严重细菌感染以及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浓度升高,而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内毒素水平不会升高,但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不会导致其升高。内毒素水平的升高一般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和多多脏器功能紊乱综合症(MODS),无细菌性感染患者中水平通常低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而从肠道释放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起诱导。 3.细菌内毒素水平检测在临床上应用 体液细菌内毒素水平检测是诊断和监测细菌性(尤其是革蓝氏阴性菌)疾病感染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内毒素水平的定量快速检测可以预示: (1)作为一个急性重要参数用来鉴别诊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和炎症。(2)监测有感染危险的患者(如外科术后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期以及多处创伤后)以及需要重症监护患者,用来探测细菌感染的全身影响或检测脓毒性并发症。(3)评价严重炎性疾病临床进程及预后,如腹膜炎、脓毒症、SIRS和MODS。4.体液内毒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体液内毒素水平是严重细菌性炎症(尤其是革蓝氏阴性菌)的一个重要的特异性指,而且也是脓毒症和炎症活动有关的多脏器衰竭的可靠指标。内毒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Approach),又称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因素分析法是现代统计学中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方法,它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分支。使用这种方法能够使研究者把一组反映事物性质、状态、特点等的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能够反映出事物内在联系的、固有的、决定事物本质特征的因素。 因素分析法的最大功用,就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可观测的事物在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和联系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得出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其次,使用因素分析法可以使复杂的研究课题大为简化,并保持其基本的信息量。 2应用编辑 是通过分析期货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来解释和预测期货价格变化趋势的方法。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商品供求状况及影响其供求的众多因素对现货市场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也必然会对期货价格重要影响。所以,通过分析商品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可以帮助期货交易者预测和把握商品期货价格变化的基本趋势。在现实市场中,期货价格不仅受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他许多非供求因素的影响。这些非供求因素包括: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投机因素、心理预期等。因此,期货价格走势基本因素分析需要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商品供求状况对商品期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关系。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动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商品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商品价格与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商品价格变化,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受供给和需求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这种供求与价格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复杂化,即不仅要考虑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还要考虑价格变化对供求的反作用。 连环替代法 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设某一分析指标M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实际)指标和基期(计划)指标为: 报告期(实际)指标M1=A1 * B1 * C1 基期(计划)指标 M0=A0 * B0 * C0 在测定各因素变动指标对指标R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 基期(计划)指标M0=A0 * B0 * C0 (1)

最新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因素的计量分析

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因素的计量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与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之间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选取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个因素,即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建立线性计量回归模型,分析它们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从而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这个服购买;模型;经济一、引言: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在经济学中,常用GDP来做为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此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影响GDP的因素很多。消费水平的提高能够通过乘数效应,提高极大地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消费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在短期内可以认为是固定的,因此,消费水平在某一时期是由收入水平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因此,本文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时,旨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支出对GDP的实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和政府购买明显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GDP总量也迅速得到增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在经济贸易方面不断对外开放,同时,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状态呈效好的趋势。对外贸易的适度增长和政府购买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对外贸易的增长,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的收入,从而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1985-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支出数据为样本,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国内生产总值与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之间的关系,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检验。 二、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 创建一个时间范围为1985-2007年的表格,然后创建四个序列对象,分别命名为GDP(国内生产总值)、x1(外商直接投资)、x2(净出口)、x3(政府支出)。如下图所示: 表1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外商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情况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净出口(亿美元)政府支出(亿元 ) 1985 9016 19.56 -11.4 2004.25 1986 10275.2 22.44 -19 2232.1 1987 12058.6 23.14 -149 2458.3 1988 15042.8 31.94 23.1 2658.36 1989 16992.3 33.93 53.2 2879 1990 18667.8 34.87 87.4 3083.59 1991 21781.5 43.66 81.2 3386.62

水表计量的常识问答

水表计量的常识问答 一、引起水表计量偏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水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产生计量偏差的情况。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1、水表使用时间过长,造成水表计量装置磨损。 2、水表过滤网结垢,影响水表计量。上海老城厢旧式小区的进户管原先多为镀锌管(即“白铁管”),管材中的锌、铅等元素与自来水中的氯发生化学反应,使用一定期限后,产生的杂质吸附在水表进、出口,造成水表过滤网结垢,导致进水管口径缩小,流速加快,水表示值误差增大。 3、部分表具安装不规范。由于部分居民中存在水表私自移位的现象,加之水表计量工作环境较差,都影响到水表的正确计量。 二、除了正偏差之外,有没有出现负偏差的情况? 正偏差、负偏差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水表的使用环境、安装位置、水表类型及水流波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水表检定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水表检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效检定规程JJG162-2009《冷水水表》的要求执行。 水表的示值误差检定必须满足相关技术条件和检定条件: 1、标准水表检定装置——装置(或标准器)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标准考核,具有有效的计量标准证书,其不确定度(俗称精度等级)应不大于水表最大允许误差的五分之一;使用中水表检定时,装置(或标准器)的不确定度应不大于水表最大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 2、被检水表安装要求——检定时应尽可能避免有弯头、泵、椎管和上游管道直径变化,并

规定被检水表上游直管段不少于10DN(注:DN为水表标称口径),下游直管段不少于5DN,或安装等效的整直器;检定介质应为清洁水,水中不应含有气泡。 3、水表检定必备要求——①检定水压:水表入口处应不大于被检水表的最大工作压力,出口处应不小于0.03MPa。②检定工作水温在20℃±10℃,并在检定的过程中,水温变化应不超过5℃。③在一次检定过程中,检定流量应恒定在选定值上,检定时其相对变化在低区不超过±2.5%,高区不超过±5%。④一次检定的用水量不小于被检水表最小检定的分格值200倍,且一般不小于检定流量1分钟对应的体积,常用的检定用水量分别为100L、20L、10L。 四、居民在家中自行检测水表是否科学? 水表作为用于测量自来水流量的计量仪表,有着严密的技术要求和特定的计量检定条件。任何未达到技术要求和计量检定条件的自测或估算,如用可乐瓶、豆浆机量杯,甚至采用自来水水斗体积测量水表的计量都是不够准确和科学的。 五、居民可以通过何种渠道申请水表检测? 如果认为家中水表存在失准情况,可以按如下步骤寻求解决: 1、首先与供水部门取得联系,要求其上门做一个初步的检查和判断; 2、如怀疑是水表计量不准,可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市水表强制检定站进行检定; 3、如果对水表强制检定站的检定结论仍有怀疑,可以向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仲裁检定。 六、水表问题的咨询报修电话是多少? 咨询、报修电话:供水热线 962470 监督电话:市水表强制检定站 55212073

地区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期末作业

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因素的计量分析 经贸学院孟毅201201370 一、选题背景 (一)、选题意义与原因 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一个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认为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类似,在核算方法也存在相似之处。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有3中。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各部分项目的加总即构成了GDP总量。同样,地区生产总值也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也可以通过这三种方法加总核算。 然而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项目众多,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而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预测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确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极为重要。 这就是选题的意义和原因。 (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选择 被解释变量为地区生产总值。 这里选取了3个解释变量。分别为:分地区货物出口额、分地区普通高校授予学位数、分地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下面分别阐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过程与方向: 1.货物出口额 我国是贸易大国,货物出口会对地区经济有着促进作用。 2.普通高校授予学位数 大学城的建立会带来土地补偿效应、乘数效应和消费效应。同时大学生可以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消费、促进生产,就业人员的素质也相应提高。故对地区生产总值有提升作用。 3.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投资的重要来源,也反映了居民的收入。投资和收入都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所以方向是正向的。 二、数据收集和整理 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b615861952.html,/tjsj/ndsj/。选取了中国31个省市(不含港澳台)2009年至2012年的相关数据。面板数据如附件所示。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一)、散点图 1. RGDP与deposit

水表小常识

水表小常识 发表时间:2016年09月27日点击数:3820 次水表是水资源计量付费之公正器,住宅用水表则是千家万户必配的器具,也是节能降耗和经济支出的依据。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明确规定:对于标称口径≤50mm、且常用流量Q3不超过16m3/h,用于贸易结算的水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标称口径≤25mm的水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6年;标称口径>25mm至50mm的水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标称口径>50mm或常用流量Q3超过16m3/h的水表检定周期一般为2年。 由于现在家用水表一般都是速度式水表,水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水表的进口和出口处会出现一定的积垢现象,也就是说水表的进口面积变小了,在相同压力相同流量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水表处流速变快,使水表读数失真。所以,水表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会出现读数越走越快的现象。 水表是供水单位与千家万户老百姓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为确保其公正性、准确性,国家明确将其纳入强制检定范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认清检定合格标记,并且注意出厂日期,如有疑问可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投诉。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您发现指针滞止、指针跳跃及读数不明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供水单位报修。如果确定不用水的情况下水表仍在走动,那就说明管道存在泄漏现象,必须查清原因。 由此教你一招:你不妨拿纯净水桶自做一个计量容器,用电子秤

称重也可以,对自己住宅用水表使用作个测验,如果误差过大,则有必要进行仲裁检定了。 注:住宅用水表准确度等级为2级,常用流量(Φ15mm口径为1.5m3/h)下最大允许误差为±2%;使用中水表在常用流量下最大允许误差为±4%。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一)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一) 1.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②大气状况(天气、气候) ③海拔高低(主要是大气密度) 2.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地形地势(海拔?闭塞?背风坡?迎风坡?对气流阻 隔?) ③大气环流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海洋性?大陆性?) ⑤洋流⑥下垫面热容虽,反射率等(植被状况) 3.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 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阻隔?) ③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向岸风?) ④洋流 4. 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①地势(海拔)7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气温7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 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大气环境(降水)

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等) 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 6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热虽收支)—纬度 ②洋流③陆地气候 10. 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虽、蒸发虽(河川径流虽大小) ②水循环活跃程度 11. 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 ②径流:营养物质多少 ③纬度:温带水域 ④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 影响降水形成的因素: ①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 ②大气环流③地形④洋流 13. 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 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

②强烈上升气流 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14. 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②地表状况(震中距大小) ③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育?) ④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 15. 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农业机械 16. 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气候适宜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 ②市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 ③交通:交通便利④科技:先进的科技 17. 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原料,动力(燃料)②土地、水源 ③劳动力④市场⑤交通运输 ⑥农业基础、技术⑦政府政策 18. 新义工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区位因素: ①地理置优越②环境优美与气候宜人

中国GDP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建立国内生产总值模型。通过计量软件对模型进行OLS参数估计,得到模型的数学方程,说明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人口数这些指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从回归的结果看,上诉四个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不一,根据计量规则,剔除了一些不合规则的因变量,最终做出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分析参数估计计量建模出口销售额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很多,这里只选取四个指标进行计量建模分析。GDP是一个颇为全面的经济指标,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 也是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本文以1988年至2008年的数据为标准, 分析了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些因素,并根据计量建模结果分析影响因素的意义以及提出部分建议。 一、数据及变量选择 从《中国统计年鉴》得出如下数据,Y表示GDP(亿元),X1表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X2表示出口总额(万元),X3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4表示人口总数。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固定投资出口总额消费总额总人口数1988 15042.82301 4446.59 279193 7440 111026 1989 16992.31911 4137.73 304657 8101.4 112704 1990 18667.82238 4449.29 416107 8300.1 114333 1991 21781.49941 5508.8 552774 9415.6 115823 1992 26923.47645 7854.98 444894.4 10993.7 117171 1993 35333.92471 12457.88 435144.96 14270.4 118517 1994 48197.85644 16370.33 876213.94 18622.9 119850 1995 60793.72921 20019.26 1133587.65 23613.8 121121 1996 71176.59165 22974.03 1027968.29 28360.2 122389 1997 78973.035 24941.11 1066616 31252.9 123626 1998 84402.27977 28406.17 983816 33378.1 124761 1999 89677.05475 29854.71 934720.92 35647.9 125786 2000 99214.55431 32917.73 1236518.64 39105.7 126743 2001 109655.1706 37213.49 1419864.26 43055.4 127627 2002 120332.6893 43499.91 1754333 48135.9 128453 2003 135822.7561 55566.61 2467779.48 52516.3 129227 2004 159878.3379 70477.43 3457810.8 59501 129988 2005 183217.4 88773.61 4131243.21 67176.6 130756 2006 211923.5 109998.16 5289240.28 76410 131448 2007 257305.6 137323.9381 6424771.04 89210 132129 2008 300670 172828.3998 7504743.46 108479.4 132802

内毒素测定方法

2005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Ⅺ E 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 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杆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设置的各种阳性对照。 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的灭菌注射用水。定量测定用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其内毒素的含量应小于0.005EU/ml。 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常用的方法是在250℃干烤至少30分钟,也可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若使用塑料器械,如微孔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一般要求供试品溶液的PH值在6.0-8.0的范围内。对于过酸、过碱或本身有缓冲能力的供试品,需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PH值,可使用酸、碱溶液或鲎试剂生产厂家推荐的适宜的缓冲剂调节PH值。酸或碱溶液须用检查用水在已去除内毒素的容器中进行配制。缓冲液必须经过验证不含内毒素和干扰因子。 内毒素限值的建立药品、生物制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式确定: L=K/M 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或EU/U(活性单位)表示; K为人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表示,注射剂K=5E U/(kg?h),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 EU/(kg?h),鞘内用注射剂K=0.2 EU/(kg?h)。 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剂量,以ml(kg?h)、mg (kg?h)或U/ (kg?h)表示,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注射时间若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按人用剂量计算限值时,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生产和临床用药实际情况做必要调整,但需说明理由。 确定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最大有效稀释倍数是指供试品溶液被允许稀释的最大倍数,在不超过此稀释倍数下可进行内毒素限值的检测。用以下公式来确定MVD: MVD=CL/λ 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 C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当L以EU/ml表示时,则C等于1.0ml/ml,当L以EU/mg或EU/U表示时,C的单位需为mg/ml或U /ml。如供试品为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原料药,则MVD 取1,计算供试品的最小有效浓度C=λ/L。 λ为在凝胶法中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EU/ml),或是在光度测定法中所使用的标准曲线上最低的内毒素浓度。 方法1 凝胶法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高三地理复习材料(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1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②大气状况(天气、气候);③海拔高低(主要是大气密度)。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地形地势(海拔?闭塞?背风坡?迎风坡?对气流阻隔?); ③大气环流;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海洋性?大陆性?);⑤洋流;⑥下垫面热容量,反射率 等(植被状况)。 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阻 隔?);③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向岸风?);④洋流。 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①地势(海拔)t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气温t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大气环境(降水);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 等);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 6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热量收支)-纬度;②洋流;③陆地气候。 8.海水盐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气候、纬度);②洋流;③结冰、融冰;④河流径流的注入;⑤与外 界海水交换状况(海域是否闭塞)。 9?影响潮汐大小的因素: ①地形条件(是否呈口大内小喇叭状开口);②气象条件(风向);③天文条件(日、月、地位 置)。

10?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大小);②水循环活跃程度。 11.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②径流:营养物质多少;③纬度:温带水域;④洋流:寒 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影响降水形成的因素: ①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②大气环流;③地形;④洋流。 13?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 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②强烈上升气流;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14. 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②地表状况(震中距大小);③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育?): ④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 15. 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农业 机械。 16. 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气候适宜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②市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③交通:交通 便利;④科技:先进的科技。 17. 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原料,动力(燃料);②土地、水源;③劳动力;④市场;⑤交通运输;⑥农业基础、 技术;⑦政府政策 18?新兴工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区位因素: ①地理置优越;②环境优美与气候宜人;③科技基础;④教育和劳动力素质水平;⑤交通运输;⑥地 价、地租高低。 19. 古代中低纬度河流冲积平原区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 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地形平坦;③水源:灌溉水源充足;④土壤:土壤深厚肥沃,导致 灌溉农业发达,提供农副产品多。 20. 城市的区位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