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良英教授同病(症)异治、异病同治经验举隅

张良英教授同病(症)异治、异病同治经验举隅

张良英教授同病(症)异治、异病同治经验举隅
张良英教授同病(症)异治、异病同治经验举隅

张良英教授同病(症)异治、异病同治经验举隅

发表时间:2012-05-22T15:57:17.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姜丽娟卜德艳张良英

[导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它有一整套理法方药的理论原则,而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关键在于辨证。

姜丽娟卜德艳张良英(指导老师)(云南省中医院云南昆明 650021)

【摘要】本文重点总结了导师张良英教授在从事妇科临床50余年灵活应用中医同病(症)异治,异病同治之法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游刃有余,灵活多变,疗效卓著。经多年经验总结,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关键词】张良英教授同病(症)异治异病同治经验举隅

导师张良英教授系云南省名中医,云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二批、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我有幸成为张教授学术继承人,随师学习受益匪浅,临床上张教授重视同病(症)异治,异病同治的重要性,将其经验举隅如下,以飨同道。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它有一整套理法方药的理论原则,而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关键在于辨证。导师认为辨证是治法与方药的根据,通常所说的“随证治之”、“依法治之”,就是这个意思。同病(症)异治,异病同证同治,主要是抓住整个机体反应的“证”出发,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机以及患者个体反应的差异,发展阶段的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证”。

1 同症异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三病(症),临床多以闭经,闭经-泌乳,月经后期,排卵异常,无排卵性不孕等为就诊原因,看似同病,但导师在临证中治疗各异,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中医痰湿闭经。痰湿闭经,临诊辨治要点有二:一是多见于体质肥胖或素体痰湿之妇人;二是必兼有痰湿为患的证候。其特点为闭经后形体肥胖或肥胖后形成闭经。本病特点为月经稀发,甚至闭经,闭经后形体肥胖或肥胖后形成闭经,闭经者通常秉赋不足,而又虚实兼症。本病治疗有一定难度,颇为棘手。临证常用化痰通经,益肾消脂,并随证加减变通。兼高雄激素血症者多有肾阴亏损;催乳素血症者,则多与肝气郁结相关;高胰岛素血症者,则以脾胃虚损特征为多见。肾精充盈是卵子发育成熟的前提,肾精亏虚致卵子难以发育成熟是排卵障碍的根本原因。肾阳亏虚,排卵缺乏内在动力,阳主乎动,卵子发育成熟而释放的原动力来自于肾阳的鼓动,肾主生殖,在肾—冲任—天癸—胞宫轴的控制和调节中有重要的作用。认为此病主要为肾虚、痰湿、肝郁化火、气滞血瘀,导致肾气不足,冲任失荣,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经络不畅,痰湿黏膜聚积而致闭经、不孕、月经失调。治疗应以补肾健脾、化痰祛湿为主,兼以行气活血调经。自拟经验方调经Ⅰ号及化脂调经方:全当归、川芎、苍术、制香附、云茯苓、制南星、枳壳、生山楂、丹参。非经期服5~7剂。方中当归、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辛香行血调经;苍术健脾燥湿;香附为气中之血药,助归、芎以利气调经;茯苓和中健脾渗湿,治腹中痰湿;南星燥湿化痰,散结攻积;枳壳理气化痰消积;白芥子温中利气豁痰;青陈皮疏肝破气,燥湿化痰;生山楂破气消积,化痰行瘀。痰涎多而欲呕者可加姜半夏;经前头晕如蒙,或语无伦次,或情绪异常者加菖蒲、郁金开壅宣闭;大便不通者枳壳易枳实,或加全瓜蒌;经闭不行者可加牛膝、泽兰以引血下行,通达调经。痰湿壅滞、络道阻塞者可加皂角刺、路路通、山甲片、王不留行等。痰涎多而欲呕者可加姜半夏;经前头晕如蒙,或语无伦次,或情绪异常者加菖蒲、郁金开壅宣闭;大便不通者枳壳易枳实,或加全瓜蒌;经闭不行者可加牛膝、泽兰以引血下行,通达调经。痰湿壅滞、络道阻塞者可加皂角刺、路路通、山甲片、王不留行等。

卵巢早衰在育龄妇女中发生率有逐年升高趋势,且向低龄化发展。是指妇女40岁以前卵巢功能衰退出现闭经,伴有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的一组疾病。祖国医学虽然没有“卵巢早衰”这个病名,但其相似证治散见于“月经过少”、 “月经后期”、“闭经”、“血枯”、“年未老经水先断”、“不孕”、“带下过少”等病之中。导师临床中发现卵巢早衰呈年轻化趋势和部分患者从事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和生活作息不规律,致肝气不和,疏泄失常,气血不和。瘀血瘀阻日久致胞脉血瘀,冲任失养而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卵巢早衰。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多是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亏血燥,实者则为气滞血瘀、痰湿阻滞、脉道不通,均致经血闭而不行。从中医学理论探讨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目前未有统一的认识,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认为常见病因病机有肾气精血虚滞,肝肾阴虚血瘀、肾脾阳虚血瘀和血枯瘀阻之异。同时,患者未老先衰,给夫妻生活带来莫大的难言之苦,尤其对未婚未育者更是痛苦万分,长此以往,身心受伤,从而产生悲观、抑郁、焦虑、恐惧、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不同程度的肝郁气结之象。由于病多虚损,日久难复,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互损,脏腑相生相克,脏腑与气血津精又互相影响,互相依存,故该病错综复杂,往往是脏腑、气血津精、天癸、冲任、胞宫先后受病,互为因果,互为影响,其病机本质主要是肾脾亏虚,肝郁血瘀,导致天癸竭,肾气衰,任虚冲衰,胞宫失养,发为卵巢早衰。采用补肾活血法为治疗原则,导师自拟抗衰方,抗衰方:熟地黄、党参、山茱萸、白芍、续断、肉苁蓉、制何首乌、女贞子、当归、覆盆子、黄精、香附、炙龟板、炙甘草、川芎、菟丝子,兼阳虚者加巴戟、淫羊藿。在临床治疗中,一般以本方为基础,根据辨证分型加减用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方以补肝肾、养气血、理气活血为主,益气养血,既滋肾阴又补肾阳,滋肾阴增加阴液,则阴道分泌物增多,性欲增强。全方为气血阴阳交补之剂,使肾气得充,精气和调,经血俱旺,冲任得养,天癸泌至,血海渐盈而经期可复,月经自调。

高泌乳素血症(溢乳闭经综合征)为西医学病名,临床特征除闭经外,还有不随意的持续性乳汁分泌及内生殖器萎缩,本病常发生于妇女断乳以后,属中医闭经范畴。导师认为本病与肝肾脾胃功能失常,冲任督带损伤密切相关。其病机多为阴虚肝旺、热结胞络,阻滞经脉致病,为虚中夹实之证。认为胞宫为奇恒之府,“府以通为补”,又气血为病,当顺其气而调其血,培其本而资其源。治疗上或清或通,或固或涩,不拘一法一方,随证加减。自拟调经回乳方:小茴香、生麦芽、全当归、生地、白芍、川芎、怀牛膝、川郁金、鸡血藤、石菖蒲、穿山甲片。便秘者加大黄,方用四物汤养血调经,唯川芎香燥有上窜之弊,加牛膝活血下行,通利下焦;调胃承气汤泻胃肠实热,大黄苦寒攻下,不仅祛下焦积滞,又能祛瘀生新,寓攻于补。元代罗天益血极膏,一味大黄治妇人干血经闭,被称为妇人之仙药。山甲片散血中之滞,通经络之闭;鸡血藤气清而香,补血和血,宣通经络;川郁金顺气开郁,活血调经;小茴香、麦芽健脾下气,回乳消胀,具有抗泌乳素分泌的作用;菖蒲辛温芳香,通脑髓而利九窍,除痰湿而宁心神。全方养血活血,通脑利窍,顺气舒络,退乳行经。

2 异病同治

补中益气汤是调理脾胃名方,源于李东垣《脾胃论》一书。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等多种病证。临证中导师应用此方游刃有余,灵活多变,疗效卓著。常巧用补中汤治疗前置胎盘、子宫脱垂、盆腔淤血症,经多年经验总结,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是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则称为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前置胎盘属祖国医学的“胎漏”、“胎动”不安范畴,导师认为前置胎盘的分期以在什么期就称什么期前置胎盘

(完整版)沈绍功教授月经病的治疗

沈绍功教授月经病的治疗 中医治疗妇科呀,那优势就更大了,西医那是它的弱点。好多西医治疗妇科病就利用激素;另一个手术,这个危害都很大。尤其妇科医生,没有医德,对不对?一看囊肿,一看肌瘤,一刀切了,而且吓唬病人,你不切就麻烦了,容易转变成癌症。病人无知,一说要转成癌,那只能上在手术室上让你切了,叫任人宰割。切完以后呢,没有后果吗?第一女士的子宫和卵巢是重要的器官,受损以后,这些都拿掉了,能好吗?最后成了内分泌紊乱,比肌瘤囊肿还要痛苦。第二复发率相当高。我看过病人,切了几刀?切了五刀,还想切。我就问她:“人家五刀都宰了,怎么还要切呢”?她说:“我就怕得癌症,还不如切了好,切了就不得癌了。”我说:“你不能欺骗自己容易得癌了,我说癌症是增生的加速。良性肿瘤为什么长了?比正常细胞分裂加速了六倍,加速呀,分裂加速就长了良性肿瘤。再刺激,再增长三倍,那就细胞分裂10倍以上就恶性肿瘤了。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西医老师教我们学生的。你切得多,越刺激,越长着癌,到容易得癌了,这是一条。”另外功能紊乱相当痛苦,西医没办法。碰到神经它就软弱了,一提神经,西医就头痛了;一提病毒,头就痛了。我们安然自得,没要紧,神经病毒我们都心中有数,稳扎稳

打,能给你治好。第二个呢,西医还有办法就是用激素。比如肌瘤、闭经、囊肿,它就大量的用激素。黄体酮、孕酮,特别是打针用激素。你不知道激素人的差异很大,激素是个好药,但是副作用特别大,个体的差异不一样。比如书上讲了,这个人10g就能弥补,不一样,有的人用6g 就多了,有的人到10g也不多,你不好掌握,个体差异相当大,激素用多了,那全都转成癌证。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就是激素分泌的紊乱,这西医已经明白了,妇科的癌症就是激素紊乱。你为了调经,为了消瘤,你冒这个风险,所以西医治疗妇女病,它绝对是个劣势,中医是个优势病种,尤其我们家祖祖辈辈搞女科,里面包括妇科,那都有绝招,靠这个吃饭。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月经病的治疗,注重4个大法:1,必先调气。“百病皆生于气”。夫人多郁善怒,情志变化最显,气结则血亦结,故“调经而不理气,非其治也”。理气有行气、破气、补气3法。行气多选用柴胡、香附、木香、乌药、佛手、陈皮、炒橘核;破气多选用青皮、枳壳、大腹皮、川朴、沉香;补气多选用生黄芪、党参、白术、黄精、仙鹤草、太子参、山药、扁豆衣、大枣。2,调养脾胃。“脾胃为生化之源”。妇人以阴血为主,月经失调者大多有脾胃之证,如纳差便溏,面浮肢肿,故“脾气一旺,胃气自兴,精微敷布,新血化生,月经自调。”调养脾胃有醒脾、健脾2

带下病的辨证治疗

带下病的辨证治疗 通过多年对带下病进行临床观察和系统总结,认为带下的病机是湿浊内停,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带下病因多种,但均缘于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化生气血,反而潴留为湿,流注下焦停滞胞宫,损伤冲、任、督、带脉所致,其湿浊来源多因脾阳不振,湿浊不化;肾阳不足,水失气化;肝气犯脾,脾虚湿盛,或久而化热;外湿湿毒内侵。所以治法多端,当以祛湿为先,湿为阴邪,重浊黏腻,只有通过健脾、温肾、疏肝,才能使水湿清者输布,浊者排泄,水液代谢恢复正常,湿祛则带止。湿邪抑遏阳气,郁久化热生虫,故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也为本病所常用。带下质稠气秽,多以芳淡宣化以祛湿,参以外治;赤带多以苦寒燥湿,参以活血化瘀摄血;久带正虚,宜扶正固涩。只要辨证无误,用药中肯,则疗效可期。现对带下病提出8种证治。 1 脾气虚弱证 脾主运化,脾健则升,津液输布全身。若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肝郁气滞乘于脾土;或命火衰微不暖脾土,均能损伤中气,使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反聚为湿浊,流于下焦,损伤任带,带脉失约,任脉不固,而致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绵绵不断,劳累后加重,局部无瘙痒、灼热、疼痛。伴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气短神疲,腹胀、纳呆、便溏,或面肢浮肿。舌质淡胖而嫩,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缓弱。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苍白术各10 g、炒山药10 g、陈皮10 g、柴胡6 g、车前子12 g、党参15 g、茯苓15 g、芡实15 g、煅龙牡各15 g、鸡冠花15 g。带下量多加海硝,湿重重用二术、茯苓、加半夏,浮肿重用茯苓、车前子。 2 脾虚痰湿证 形体肥胖,脾虚生湿,积湿生痰,痰湿下注,而致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无臭秽。外阴无不适。伴形体肥胖,神倦嗜睡,胸膈痞闷,胃脘胀满,痰多泛恶,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苔白腻,脉沉滑。治宜健脾化痰,祛湿止带。方用苍白术各12 g、厚朴12 g、陈皮12 g、茯苓20 g、半夏15 g、藿佩梗各15 g、芡实15 g、炒薏苡15 g、鸡冠花15 g。带下量多加海硝、煅龙牡,痰多泛恶习加枳实、制南星,便溏加赤石脂、车前子。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一、温胆汤: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 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的失眠、多梦、惊恐。 3、加味方: (1) 高枕无忧散 <古今医鉴>,即本方 +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症见烦躁、肤红有光泽,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症见神智恍惚、神经症、脉不滑、舌不红,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 (栀子厚朴汤),症见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 1. 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 (战争恐惧忧虑症) 2. 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3.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是心理障碍)可用 4. 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5. 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汇总

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 1. 排脓散 组成:枳实芍药桔梗 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 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可称“排痰散” 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 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治偏头痛,伴吐水者。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 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 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

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疗抑郁症专方。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 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 惊:做恶梦,心慌心悸 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 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 7.温胆汤 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五苓散 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 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 9.半夏泻心汤 治胃炎专方,治上消化道炎症。中青年男性,喝酒者多有 用法:

经方治愈二十顽固鼻炎 ()

[转载]经方治愈二十年顽固鼻炎 原文地址:经方治愈二十年顽固鼻炎 男,农民,40岁,上初中时患上鼻炎,反复发作,发作时流眼泪打喷嚏,开始时流清鼻涕,之后流黄鼻涕、绿鼻涕、粉鼻涕,每次都要靠抗生素才能结束。几十年来鼻子总是有一个孔不通气,睡觉时侧身下面的鼻孔不通气,翻过身来还是下面的鼻孔不通气。治鼻炎的药吃了无数,千百鼻炎片守方10瓶也没管用。 2004年接诊,当时没有大发作,与麻黄9,杏仁12,桂枝6,炙甘草3,黄芩9,6剂。 服一剂鼻孔即全通气,自诉感觉头目清爽,呼吸特别顺畅,6剂服完,观察至今没有复发。 经方治疗鼻炎一例 谭姓同学,就读高中二年级,男,诉说每天早晨起床后必频喷嚏,并流清涕,但至上午9时半左右症状消失,日复一日,历时年左右,其间西医以慢性鼻炎治之而不得根治.其症只在早上发生,且偶有头痛,其人较常人穿衣多一件,流清涕并频打喷嚏,脉细无力,辨为太少两感,表里两虚之症.桂枝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主之,桂枝15白芍15生姜15炙甘草10大枣15麻黄10细辛10炮附10,日服三剂, 三天后来诊,流清涕症状消失,打喷嚏减少很多,方改桂枝汤加玉屏风,桂枝15白芍15生姜15炙甘草10黄芪15防风15苍术15,每天三剂,连服一周,全愈.随访一年未发.

按:小小经方,短时间解西药难治之症,神也.西医老是消炎杀菌,看来有时是行不通的. 常某,女,39岁.辽宁人,幕名来诊.2007年12月3日诊,主诉鼻塞,流清涕.询问得知此人经营汽车配件兼修理,昼夜不缀,时常夜间工作,并见脉沉细尺更甚,口不干,腰酸腹胀,颇合经文'脏寒生腹满'之旨.从六经来辩显然不是阳证(虽晨起鼻涕略黄,但其他时并不黄),那三阴来讲更符合太阴少阴范畴,暂与肾着汤一试: 茯苓30克,白术15克,苍术10克,甘草10克,干姜20克,代煎,今日先针灸,取双迎香,印堂,双合谷,用平补平泻法(脉细而虚). 第二日来针灸,言昨夜仍鼻塞,只是刚针灸完时通了气,其孩子称母亲睡觉和小猫似的.呵呵!针灸用上法,加左列缺.药已煮好(我们代煎中药都需要先浸泡两个小时以外,如果病人多则一般当天去不了),嘱咐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日来,称好一大半了,即不鼻塞了,呼吸通畅,感觉没来没有的舒服.并积极介绍自己的感受.大夫此时真的心情不亚患者,如果治疗比较顺利,我想医患关系多能大大改善. 第四日没来,我想乡下人可能好一些就见好就收了呢!此事在此地也不足为奇. 今天,患者带着一个亲属来诊,其人也是鼻炎,可这个就要重新再辨证了,并不可能向患者所想的那样,我有什么秘诀妙药! 按:本病能从太阴辨证,得力于六经和方证的辩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老想着什么病,什么药?其实中医真的很简单,经方更是如此,希望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一、温胆汤: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 、陈皮5~10g、生甘草3~6g 、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得失眠、多梦、惊恐。 3、加味方: (1) 高枕无忧散〈古今医鉴〉,即本方+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症见烦躁、肤红有光泽,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症见神智恍惚、神经症、脉不滑、舌不红,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栀子厚朴汤),症见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 1、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战争恐惧忧虑症) 2。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3、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就是心理障碍)可用 4. 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5。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1.排脓散组成:枳实芍药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可称“排痰散”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2.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治偏头痛,伴吐水者。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3.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4.栀子厚朴汤组成:栀子厚朴枳实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治焦虑症专方。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5.甘草泻心汤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专方。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症状: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惊:做恶梦,心慌心悸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7.温胆汤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8.五苓散治疗脂肪肝专方。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9.半夏泻心汤治胃炎专方,治上消化道炎症。中青年男性,喝酒者多有用法:如果舌淡,脸较晦暗,病程较久:加点肉桂,即与黄连汤合方如果大便干结,糜烂出血,脸色通红,少加大黄,即与三黄泻心汤合方10.猪苓汤治膀胱炎,泌尿道感染专方。比八正散疗效稳定用法:若尿痛甚,尿黄加栀子尿路结石合四逆散,通淋排石,比金钱草好11.黄连阿胶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养阴药基本无效,小柴胡汤有一点效果许多干燥综合征是女性,皮肤白,嘴唇通红,舌红,睡眠差,月经淋漓不尽或量较多症状缓解很快,眼干,口干好转,睡眠好转12.小柴胡汤治小柴胡汤综合征治疗感冒。头面部炎症:中耳炎、鼻窦炎,虹膜炎;皮肤科:过敏性皮炎;呼吸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内分泌科:桥本氏病;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伏邪在少阳经);精神科: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往来寒热:疾病处于迁延期,进入慢性化半表半里:军事上的概念,和:求和。不断发作,反复发作的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不断发烧的免疫性疾病13.大柴胡汤治大柴胡汤综合 征最关键指征:《金匮》:心下按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用大柴胡汤一定要腹诊,心下按之疼痛、硬满者用之。痛得厉害的用最好,肚子饱满、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2008-09-02 18:49:25) 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 1.排脓散 组成:枳实芍药桔梗 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 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可称“排痰散” 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治偏头痛,伴吐水者。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 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 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 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疗抑郁症专方。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

神阙穴贴敷联合完带汤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研究

神阙穴贴敷联合完带汤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神阙穴贴敷联合完带汤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带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神阙穴贴敷配合完带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8周观察组复发率为6.67%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阙穴贴敷联合完带汤治疗带下病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等优势,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神阙穴;完带汤;带下病;贴服DOI:10.14163/https://www.doczj.com/doc/b615288189.html,ki.11-5547/r.2015.32.133 带下病是妇科临床多发病,有统计显示已婚育龄妇女31%以上人群患有此病,如果治疗不当,可引发阴道炎、盆腔炎,甚至肿瘤等疾病[1]。西医治疗虽见效快,但易复发;而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因此,作者开展中药贴敷神阙穴联合完带汤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60例患者,均符合中医妇科学(第9版)的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5.7±10.6)岁,观察组平均年龄 (44.9±1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年龄25~75岁;②知情自愿参加本次观察;③无其他影响临床观察系统疾病。 1. 2. 2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引起本病;②4周内经过系统治疗;③妊娠哺乳期妇女。 1. 3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20 min/次,2次/d;浴后可涂抹紫草油。观察组给予完带汤(白术30 g、山药30 g、人参10 g、白芍15 g、车前子10 g、苍术10 g、甘草6 g、陈皮5 g、黑芥穗5 g、柴胡5 g)50 ml/次,早饭前1. 4评价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利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2结果指导原则》[3],评价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情况;总有效两组治疗2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均为96.67%,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在治疗结束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复发率比较,观察后随访复发情况。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一、感冒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辛温解表。葱豉汤、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发热恶寒,头胀痛,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辛凉解表。银翘散。 时疫感冒: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不退,周身酸痛,伴明显的全身症状,呈流行性。清热解毒解表。清瘟解毒丸。 体虚感冒:发热恶寒,无汗,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益气解表。参苏饮。 二、咳嗽 风寒犯肺: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疏散风寒,宣肺止咳。杏苏散。 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咳痰黏,痰色白或黄,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辛凉解表,宣肺止咳。桑菊饮。 燥邪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舌红少津,脉细数。润肺止咳。桑杏汤。痰热郁肺: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肺肾阴虚: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滋补肺肾之阴,止咳。百合固金汤。 三、喘证 风寒闭肺:喘咳气逆,呼吸急促,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宣肺散寒平喘。麻黄汤合华盖散。 痰热郁肺:喘咳气涌,痰稠黏色黄,苔薄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肾虚作喘: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舌淡苔薄,脉沉弱。补肾纳气。金贵肾气合参蛤散。 四、不寐 心火炽盛证:口舌生疮。清心泻火,宁心安神。朱砂安神丸。 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 阴虚火旺: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五、胃痛 胃寒胃痛:胃痛暴作,得温痛减,苔薄白,脉弦紧。温中散寒,和胃止痛。良附丸或良附汤。食滞胃痛:胃痛,脘腹胀满,嗳腐恶食,苔厚腻,脉滑。导滞和胃。保和丸。 肝气犯胃:上腹部胀痛,痛连胁肋,生气时胃痛加重,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多弦或弦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舒肝和胃丸。 肝胃郁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疏肝泄热,和胃止痛。化肝煎。 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温中健脾。是阳虚。黄芪建中汤。 六、呕吐 外邪犯胃:突然呕吐,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饮食停滞:呕吐酸腐,大便秽臭,苔厚腻,脉滑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肝气犯胃:呕吐吞酸,可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疏肝理气,降逆和胃。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 七、泄泻 伤食泄泻: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消食导滞。保和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1.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看。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敏状态。所谓“往来”也有特殊意义。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有时”。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小柴胡汤主治的这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寒热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主治。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胸胁苦满”是小柴胡汤证的另一种表现。“胸胁”提示了小柴胡汤主治的病位。肝、胆、胰腺、肺、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表现为胸胁的不适。但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苦满”是患者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

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除了自觉的胀满外,他觉的柴胡带的触痛、肿块也可以作为“苦满”的特殊表现形式。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疾病累及胃肠,消化道功能受影响的结果,“烦”、“喜”、“默默”这些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反映了患者主观感觉的过于敏感和情绪的相当低落。此证当与百合病作鉴别。百合病也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但其不同于此证的是“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可见,百合病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而躯体症状则很少。从症状的不定性来看,很类似于今天的神经官能症,而小柴胡汤证却是躯体有实在病变的。 小柴胡汤之所以能治疗上述疾病在于它合理科学的配伍结构。方中柴胡甘草主治寒热往来与胸胁苦满,黄芩主治心烦,半夏生姜主治喜呕,人参、甘草、大枣主治默默不欲饮食。其中柴胡和甘草是本方的核心成分,这一点从方后的条文加减可以看出。黄芩可去,半夏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可去,柴胡与甘草却不去。柴胡甘草配黄芩以清热,黄芩所主为“烦热”,如三物黄芩汤主“四肢苦烦热……头不痛但烦者”,又如《伤寒论》333条“而反与黄芩彻其热”;配半夏生姜以止呕。配人参以助正驱邪;配姜枣以调理消化功能,即“和胃”。 小柴胡汤是临床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张处方,其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中就有20条的记载。据不

带下病中医诊疗方案

带下病(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2012版)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本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主要表现为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改变,并根据此而辨别寒热虚实。 一、诊断 (一)中医诊断:带下病 1、脾虚 证候: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绵绵不断,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2、肾虚 肾阳虚:证候:白带清冷,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肾阴虚:证候:带下赤白,质稠粘无臭,阴部灼热,头昏目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艰尿黄,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3、湿热(毒) (1)湿热: 症候: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黏腻,有臭味,胸闷口腻,纳食较差,小腹作痛,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或厚,脉濡略数。具备两项可诊断。 (2)热毒: 症候:带下量多,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带下量多,如脓样有臭味,或腐臭难闻,小腹作痛,烦热口渴,头昏晕,午后尤甚,大便干结或臭秽,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干,脉数。 (二)西医诊断 参照郑怀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妇产科学第三版 1、急性盆腔炎 (1)症状:恶寒发热,甚则寒战高热。下腹部疼痛,拒按。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

质稠,有秽臭。有腹膜炎时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尿道受累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直肠壁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腹泻或便秘。 (2)体征: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心率快,腹胀,下腹有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盆腔检查:阴道充血,大量脓性分泌物,后穹窿有明显触痛,宫颈充血水肿,剧痛明显,子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度受限。 (3)辅助检查 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白细胞明显升高。 ②病原体培养: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找到致病的病原体。如败血症、菌血症时,血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③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或有炎性包块。 ④后穹窿穿刺:子宫直肠窝积脓时,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脓液,经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2、慢性盆腔炎 (1)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月经失调、白带增多、不孕等。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2)体征: 盆腔检查:子宫活动受限,一侧或两侧可触及输卵管增粗,呈条索装,有轻度压痛。 二、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治疗 1、脾虚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剂:完带汤 药物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车前子 2、肾虚 ①肾阳虚

黄煌教授儿科经方

黄煌教授儿科经方 绪言 小儿体质的特点:多变,易愈。 小儿诊断的重点: 1、望诊——精神状态、心理行为特征、体型体貌特征、舌诊、咽喉诊; 2、切诊——腹诊。 服药问题: 1、用量:小儿用量是成人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2、疗程:小儿服中药,中病即止,不宜长期服药,特别是那些味苦、具有清热泻下发汗作用的药物; 3、慎用的药物:麻黄、大黄、黄连、黄芩、人参、附子等。 较多见的儿科疾病:1.过敏,2.精神性疾病,3.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者,用抗生素无效), 4.功能性疾病(类固醇及抗生素无效,且用错了药会造成易感,将来更易发病。因为破坏了免疫系统). 经方为何有效? 1. 历代相传的经验。适应证明确,方证明确,所以有效。>1800years 2. 注重整体,个别差异。中医治病的人。西医治人的病。病皆与人体结合。中医重视”人”。人就是一个整体,如胖瘦,精神状态…..等等。重视精神状态,心里特征,感觉。调体质,调精神,心里,将内在平衡调好,病就好了。例如,半夏厚朴汤. 3. 天然植物药材,甚至是食物,如生姜,大枣,山药。相对的安全,可长时间使用。 4. 以口服为主,不打针。甘草泻心汤治口疮,可服许多年,味道好,不必加减。 儿科经方 一、半夏厚朴汤古代治疗咽中异物感的专方,有理气除胀、化痰利咽的功效,适用于以咽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二十二) 【体质要求】 1、营养状况较好; 2、易于精神紧张,目睛大而明亮,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而起伏较大; 3、食欲不佳,受情绪影响较大。 适用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鼻衄; 2、厌食症、消化不良; 3、神经性皮炎、湿疹; 4、过敏性紫癜; 5、儿童睡眠障碍、儿童焦虑症与抑郁症、自闭症。 适应症:小儿发烧咽痛,伴上消化道症状:腹胀,呕吐,食欲不振 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生姜,紫苏(葉)梗15克,7à4碗,分4碗。日四服。 (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连翘15克,枳实15克为八味除烦汤) 原用于妇人,感觉,呼吸,与消化道疾病有关。功效: 1. 消除咽喉异物感,咽痒,疼痛,不适,恶心。也可消除全身其它器官异样感觉。 2.缓解心理压力,使人觉得舒服。例如,小孩哭后不适,可服此。 3.促进胃肠蠕动。因使全身放鬆。心理变化大,会影响到消化道。Monday morning syndrome: 因未放鬆。星期日晚紧张后,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所以开始出现喉痒等感冒症状。 先伤气(情绪)emotional upset 后伤食(消化不良)digestive trouble 再伤寒(喉痛,发烧,扁桃体肿大swollen gland.苔厚等食积症状之感冒)coldfever 。苔厚,腹诊较硬,有气。敲有咚咚声。

完带汤

4.结合病机分析完带汤的组方原理,方中配伍柴胡、芥穗、白芍有何意义?\ 【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之带下症。带下色白,清稀无臭,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证治机理】本证乃由脾虚肝郁,带脉失约,湿浊下注所致。《傅青主女科》云:“带下俱是湿证……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脾虚则水湿内停,肝郁则疏泄失权,带脉不固,湿浊下趋,故带下绵绵、色白、清稀无臭。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不能上荣,故肢体倦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清气不升,故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濡弱为脾虚湿盛之象。法当益气健脾,疏肝解郁,化湿止带。 【方解】: 方中重用白术、山药益气补脾,白术尤善燥湿化浊,山药并能补肾以固带脉,共为君药。 人参补中益气,以助君药补脾之力。 苍术燥湿运脾,车前子利湿泄浊,以增君药祛湿之能。白芍柔肝理脾,使肝木条达而脾土自强,为臣药。 佐以陈皮理气燥湿,既可使君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柴胡、芥穗之升散,使白术可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可舒达肝气郁滞,均为佐药。 甘草和中调药,为使药。 诸药相配,使脾气健运,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清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配伍特点】:本方补脾与祛湿相配,浮土与抑木相合,肝脾同治,寓补于散,寄消于升,使脾旺则湿浊自化。 临床应用:带下病 带下病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带下病指带脉以下的所有疾病,而狭义则指与女性相关的疾病,即常说的带下病。相当于西医妇科疾病中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肿瘤等疾病。 《傅青主女科》阐述了带下的病因病机: “白带乃湿盛而火衰, 肝郁而气弱,青带乃肝经之湿热;黄带乃任脉之湿热;黑带乃火热之极;赤带亦湿病,火热之故也”。临床上带下病证型虽多,但以脾虚型为多见,《女科经纶·带下门》中记载: “白带多是脾虚……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荣血而下白滑之物”。因此完带汤在带下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多。 临床表现: 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或粘稠无臭味, 面部浮肿, 脘闷纳呆, 腰膝酸软, 疲惫肢重, 少腹畏冷, 或大便溏泻, 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药用完带汤加减: 炒白术、炒山药、苍术各 30g, 党参、白芍各 15g,车前子 10g,甘草、陈皮、黑荆芥、柴胡各 6g。 白带如崩者加乌贼骨 10g,煅牡蛎 30g, 煅龙骨 20g, 赤石脂 30~ 50g; 阳虚腰痛者加鹿角霜、巴戟天、补骨脂各 10g, 杜仲 15g; 白带兼黄色或有气味者,加黄柏 10g;

黄煌经方体质学说

“桂枝体质”: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体型偏瘦者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患者。桂枝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桂枝以及桂枝汤类方的一种患者体质类型。代表方为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这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心肾阳气的不足,或肝胃阴液的不足,易于表虚,易于阳越,易于气脱,易于气阴两虚。 “柴胡体质”: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疾病患者。柴胡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以及柴胡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气机的郁滞或逆乱,或外邪郁于半表半里不易透发,或肝胆胃的气机易于逆乱,或气滞,或血瘀。 “麻黄体质”,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咽喉多不红,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多见于体格壮实的中青年和体力劳动者。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痛、寒冷、疲劳等常是这种体质患者患病的主要诱因。麻黄体质是适合较大剂量服用麻黄以及安全使用麻黄以及麻黄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寒气郁表,或肺气郁闭,或寒湿滞留经络之间,或表里俱实。 “大黄体质”: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但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红或暗红,舌苔多厚。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血粘度偏高。精神状态饱满,易烦躁,易激动。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病、感染性疾病等多见这种体质。这种患者长期使用大黄比较有效而且安全。大黄体质多见于中老年人。代表方为大柴胡汤、三黄泻心汤、桃核承气汤、黄连上清丸、防风通圣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积滞伤食,或腑气不通,或瘀热于内,或积热上冲,或积热逆于营卫之间。 “黄芪体质”: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精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易于浮肿,特别是下肢肿,手足易麻木。咽喉多不红,舌质淡胖,舌苔润。这种体质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外,尚与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等有关。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的中老年人多见黄芪体质。黄芪体质是适用长期服用黄芪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肺脾气虚,或表气不固,或气虚血瘀,或气虚湿阻,或中虚等。 “防已黄芪汤证,妇女比男子多,特别是所谓的贵妇人最为常见,一般皆呈皮肤白嫩的虚胖状。这些人大都希望再瘦一点。她们身体沉重,动作迟钝,浑身倦懒、连扫地做饭都懒得干,外出也是坐汽车,长期不活 动身体,于是便越来越肥胖。饭量也很小,即使有一次两次不吃饭也没关系。多数人好喝茶。大便基本上 每天一次,很少便秘。亦有月经量少不调者。因为胖,大都好出汗,夏季则汗流浃背。这类妇女一超过50岁,便有相当多的人诉关节痛,到晚上双足肿胀,自觉鞋袜紧箍。尿检查亦不见蛋白。腹部整体柔软而膨 满,但无抵抗压痛。”

李遇春教授治疗疑难杂病用方经验

李遇春教授治疗疑难杂病用方经验 李遇春教授对张仲景学说研究较多,临证时多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使用“经方”,临证时宜针则针,宜药则药,疗效满意。 标签:中医;金匱要略;经方 李遇春教授长期从事《金匮要略》以及针灸的临床与教学工作。对张仲景学说研究较多,临证时多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使用“经方”,尽量做到“药随证变”、“有是证则用是药,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则易一药”。除此之外,还特别喜欢针灸,故临证时宜针则针,宜药则药,针药并用往往可使疗效大大提高。 李遇春老师虽擅用“经方”,但决不排斥各家,对古今中医各家均有涉猎,上溯汉唐,下至明清,乃及近、现代各家精华无不汲取之,熔“经方”、“时方”于一炉。 李遇春老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善治中医内伤杂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以下介绍几首李老临床常用的验方以及心得体会,供大家临床参考。 1清眩止呕汤 由生龙骨、生牡蛎、白术、泽泻、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天麻、生姜、藿香组成。 本方适用于梅民埃病眩晕呕吐者。梅民埃病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内耳迷路水肿,乎衡失调所致,属中医“眩晕”范畴。有关本病历代多有论述:《金匱要略》“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济生方》亦主张“胖人停饮而眩”,《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根据临床观察,本虚标实是眩晕发作之根本,脾虚生痰,痰饮内停,加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风动,引动伏痰,痰湿内蕴,痰浊蒙蔽清阳而致本病。脾虚为本;湿痰壅遏,肝风上扰为标。 本方由泽泻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而成。泽泻汤方出《金匱要略·痰饮咳嗽病》,主治支饮冒眩证。冒眩,即头昏目眩。泽泻汤证的“苦冒眩”,言其头目冒眩之苦,有莫可言状之意,它异于普通的头目眩晕症状。这和梅民埃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泽泻汤药仅两味,由泽泻、白术组成,但功效甚捷。方内泽泻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且不伤阴;白术健脾燥湿,运化水湿:二药合用,使水湿浊阴之邪下降,清阳得清而病自解。清人林礼丰认为:“心者阳中之阳,头者诸阳之会。人之有阳气,犹天之有日也。天以日而光明,犹人之阳气会于头,而目能明视也。大心下有支饮,则饮邪上蒙于心,心阳被遏,不能上会于巅,故有头冒目眩之病,……故主以泽泻汤。盖泽泻气味甘寒,生于水中,得水阴之气,而能利水。一茎直上,能从下而上,同气相求,领水饮之气以下走。然犹恐水气

完带汤在临床上的运用

完带汤在临床上的运用 第二组全体成员 关键词:完带汤举案 摘要:通过讨论完带汤在临床上的运用,让我们去发现它的灵活运用,发散我们的思维,敢于创新,大胆时心细,敢于灵活运用古方治今病。 完带汤首先出自于《傅青主女科》,由炒百术,炒山药,人参,白芍,炒车前子,制苍术,甘草,陈皮,黑荆芥蕙,柴胡组成,原治脾虚不运,湿浊不化,肝郁乘脾,带脉失摄所致的带证。本方肝脾同治,升降并用,消补兼顾,以健脾补气,燥湿运脾为主,兼疏肝解郁,补中寓散,化浊于升清之中。 傅青主对白带的解释: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并而带脉始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胞胎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上则胎不牢。……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补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病,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有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百带之患矣。方用完带汤。 据其舒肝,升阳化湿之功,效情化哉,治脾虚肝郁,湿浊所致并者,可收佳效,举案如下1. 肥胖 胡某,男,48岁。平素喜吃甜食,多生肥腻,近6个月来,胀闷神疲,体重逐渐增加,乏力而来诊。诊见形体肥胖,大腹便便,身高186cm,体重103kg,骨节酸软,腹胀痞满,大便不干但粘滞不爽,舌胖大,边有齿印,苔黄腻,脉濡细数。 证属脾虚湿阻,湿浊蕴于肌肤,且有发热之势,治宜健脾益气,渗利湿浊,佐以清化。 治以完带汤加减:炒白术20g,苍术10g,陈皮10g,荆芥6g,柴胡10g,荷叶6g,泽泻15g,生山楂15g,黄芩9g,甘草3g.每日一剂,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服药十剂,药已中病。 按:《素问·奇病论》中有:“素食甘美而多肥“的记载,谘食肥甘导致脾虚失运,以致水谷不化精微,反为水湿,湿浊聚集于肌肤而致肥胖,且水湿郁久不化能发热,故治疗应健脾补气助运治其本,利水渗湿清热燥湿治其标。用具有健脾化湿功效的完带汤为主方治疗,且柴胡用量较重是取其:“推陈致新,久服轻身”。 2.过敏性鼻炎 单某,女,25岁。反复鼻流清涕,喷嚏鼻痒5年。患者5年前因感冒后出现鼻流清涕,喷嚏鼻痒,以后病情发福,多在天气转冷时发作,初则喷嚏鼻痒,继则鼻流清涕,晨起为著,伴有白带较多。诊见性情忧郁,形体稍胖,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