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门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江门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江门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江门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江门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火柴长()厘米。

A. 1

B. 3

C. 4

2.下面线段中长为2厘米的是()。

A. B.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猫比1米高

B. 房间高4厘米

C. 跳绳长2米

4.下面的物体中,()的高度最接近1米。

A. 台灯

B. 写字台

C. 教室的门

5.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A. 文具盒的厚度

B. 液晶电视机的厚度

C. 食指的宽度

6.想测量长方形的长,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7.把2米9厘米改成用米作单位的三位小数是()

A. 2.090米

B. 2.009米

C. 2.09米

D. 2.900米8.在尺子上,从刻度2到刻度8,长度是()厘米。

A. 6

B. 8

C. 10

9.长1米的木棒和长100厘米的铁丝相比,()。

A. 铁丝长

B. 木棒长

C. 同样长

D. 无法比较10.有一条90厘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了22厘米,第二次用去了48厘米,现在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列式正确的是()。

A. 90-22-48

B. 90-(22+48)

C. 22+48

11.一根彩带长60米,李叔叔剪去7米,钱叔叔剪去18米,一共剪去()米。

A. 35

B. 25

C. 42

12.这根铁钉长()。

A. 4厘米8毫米

B. 48毫米

C. 2厘米8毫米

二、填空题

13.下面所量的线中,最长的线是________,最短的线是________。

A.

B.

C.

D.

14.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食指宽约1________;小朋友的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约是1________;井深约18________;台灯高约45________。

15.1米=________厘米 45厘米-17厘米=________厘米

16.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________。

17.(对的画“√”,错的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在横线上填厘米或米。

火柴棒长4________

大树高9________

身高136 ________

19.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厘米,也就是________

米,1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米,1亿张纸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米。

20.大树高16________;一块橡皮的长约6________(填:米或厘米)。

三、解答题

21.量一量下图中每条边的长度。

22.

(1)这支铅笔长________毫米。

(2)画一条比2厘米多10毫米的线段。

23.我们身体上有很多“尺子”可以帮助我们测量。

(1)比如聪聪的指甲盖宽约为1厘米,他正在用指甲盖量下图中铅笔的长度。请你估计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厘米。

(2)下面是与明明身体有关的一些数据。现在明明想要测量绕篮球场一圈的长度,你觉得选择下边哪个“尺子”最合适?如何测量?(写出测量过程)

24.一把破损的直尺,最小刻度是5厘米,最大刻度是18厘米,这把尺一次最长可以量多少厘米?

25.一个小组8个学生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并记录如下。

试估计这支铅笔的长度。

26.爸爸的身高是1.82米。1.82米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4-1=3(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

2.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A项中的线段长2厘米。

故答案为:A。

【分析】量线段的长度时,先把线段的一个端点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然后观察另一个端点所在的刻度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

3.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A项中,小猫没有1米高;B项中,房间高4米;C项中,跳绳长2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4.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A:台灯的高度比1米低得多;B:写字台的高度接近1米;C:教室的门大约2米高。

故答案为:B。

【分析】1米=100厘米,教室门的宽度大约1米,由此选择即可。

5.C

解析: C

【解析】【解答】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食指的宽度。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根据生活实际可知,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6.C

解析: C

【解析】【解答】选项A,直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左端对齐,测量方法错误;

选项B,直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测量方法错误;

选项C,测量方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

7.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2米9厘米=2.090米。

故答案为:A。

【分析】1米=100厘米,所以2米9厘米=2.09米,因为不改变数的大小,那么在9后面加上1个0即可。

8.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尺子上,从刻度2到刻度8,长度是8-2=6(厘米)。

故答案为:A。

【分析】不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可以用一端指向的刻度减去另一端指向的刻度来确定长度。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100厘米=1米,所以1米的木棒和100厘米的铁丝是一样长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单位换算,1米=100厘米来进行选择。

10.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正确的列式是22+48。

故答案为:C。

【分析】求现在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实际就是求两次一共用去了多少厘米,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7+18=25(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共剪去的长度=李叔叔剪去的长度+钱叔叔剪去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12.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起始刻度为2厘米,4厘米8毫米-2厘米=2厘来8毫米。

故答案为:C。

【分析】不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用右端指向的刻度减去左端指向的刻度即可确定这根铁钉的长度。

二、填空题

13.C;D【解析】【解答】选项A长度是30cm;选项B长度是90-10=80cm;选项C长度是3m;选项D长度是5-3=2dm;3m>80cm>30cm>2dm最长的线是C最短的线是D故答案为:C;D【

解析: C;D

【解析】【解答】选项A,长度是30cm;

选项B,长度是90-10=80cm;

选项C,长度是3m;

选项D,长度是5-3=2dm;

3m>80cm>30cm>2dm,最长的线是C,最短的线是D。

故答案为:C;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读数;

注意: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据此计算并对比大小。

14.厘米;米;米;厘米【解析】【解答】食指宽约1厘米;小朋友的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约是1米;井深约18米;台灯高约45厘米故答案为:厘米;米;米;厘米【分析】长度的单位有米和厘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

解析:厘米;米;米;厘米

【解析】【解答】食指宽约1厘米;小朋友的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约是1米;井深约18米;台灯高约45厘米。

故答案为:厘米;米;米;厘米。

【分析】长度的单位有米和厘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

15.100;28【解析】【解答】解:1米=100厘米;45厘米-17厘米=28厘米故答案为:100;28【分析】1米=100厘米据此作答即可

解析: 100;28

【解析】【解答】解:1米=100厘米;45厘米-17厘米=28厘米。

故答案为:100;28。

【分析】1米=100厘米,据此作答即可。

16.厘米【解析】【解答】解: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故答案为:厘米【分析】根据图钉的实际长度作答即可

解析:厘米

【解析】【解答】解: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故答案为:厘米。

【分析】根据图钉的实际长度作答即可。

17.×;×;√【解析】【解答】解:第一幅图:×;第二幅图:×;第三幅图:√故答案为:×;×;√【分析】量线段的长度时先把线段的一个端点与一个刻度对齐然后观察另一个长度所示的刻度那么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两个

解析: ×

;×

;√

【解析】【解答】解:第一幅图:×;第二幅图:×;第三幅图:√。

故答案为:×;×;√。

【分析】量线段的长度时,先把线段的一个端点与一个刻度对齐,然后观察另一个长度所示的刻度,那么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两个刻度之差。

18.厘米;米;厘米【解析】【解答】火柴棒长4厘米;大树高9米;一名小学生身高136厘米故答案为:厘米;米;厘米【分析】根据对火柴棒长度大树高度和小学生身高的了解及对长度单位的把握即可解答

解析:厘米;米;厘米

【解析】【解答】火柴棒长4厘米;

大树高9米;

一名小学生身高136厘米。

故答案为:厘米;米;厘米。

【分析】根据对火柴棒长度、大树高度和小学生身高的了解及对长度单位的把握,即可解答。

19.100;1;10;10000【解析】【解答】10000÷100=100(厘米);100厘米

=1米;100000÷100=1000(厘米);1000厘米=10米;100000000÷100=10000 解析: 100;1;10;10000

【解析】【解答】10000÷100=100(厘米);100厘米=1米;

100000÷100=1000(厘米);1000厘米=10米;

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1000000厘米=10000米。

故答案为:100;1;10;10000。

【分析】纸的厚度=纸的张数÷100,单位是厘米,然后把它换算为米即可。

20.米;厘米【解析】【解答】解:大树高16米;一块橡皮的长约6厘米故答案为:米;厘米【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长度作答即可

解析:米;厘米

【解析】【解答】解:大树高16米;一块橡皮的长约6厘米。

故答案为:米;厘米。

【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长度作答即可。

三、解答题

21.

【解析】【分析】测量时用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一端,尺子紧贴线段,看线段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22.(1)60

(2)10毫米=1厘米

2厘米+1厘米=3厘米

【解析】【解答】(1)6厘米=60毫米

这支铅笔长60毫米。

故答案为:(1)60.

【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0”刻度和物体的一端对齐,另一端指向几厘米,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第(1)小题需要把量出的长度转换成毫米。第(2)小题,把10毫米转化成1厘米,计算出线段的长度,再画出线段。

23.(1)9

(2)解:步长,测量过程:先确定起点,作上记号,然后围绕篮球场走一圈,记下步数,然后用步数×60=篮球场一圈的长度。

【解析】【解答】(1)如聪聪的指甲盖宽约为1厘米,他正在用指甲盖量下图中铅笔的长度。我估计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9厘米。

【分析】(1)观察可知,铅笔的长度大约有9个指甲盖的宽度,据此估算;

(2)根据题意可知,用步长来测量即可。

24.解:18-5=13(厘米)

答:这把尺一次最长可以量13厘米。

【解析】

25.解:估计这支铅笔9厘米长。

【解析】【分析】测量是由误差的,观察这几个同学测量的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铅笔的长度。

26.解:1.82米表示1米82厘米。

【解析】【解答】1.82米=1米+0.82米,0.82×100=82(厘米),1.82米表示1米82厘米。

答:1.82米表示1米82厘米,是指爸爸的身高。

【分析】1.82米表示爸爸的身高,具体是1米82厘米。

【精】二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笔盒的宽用()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作单位。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手掌宽大约7()。 3.线段有()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厘米。 4. 钢笔大约()个长树叶大约()个长 5. 铅笔长()厘米木条长()厘米 木棍长()厘米钉子长()厘米 6.2米=()厘米1米35厘米=()厘米400厘米=()米160厘米=()米()厘米 7.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蜜蜂身长约2()马高约2()

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每空1分,共10分) 1. 2. 三、我会比。(6分) 8厘米8米1米96厘米200厘米2米 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83米38米 四、我会画。(4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0分)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五、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三个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2.黑板的长大约是()。 ①40厘米②4米③15厘米 3.笑笑参加短跑比赛用了18秒,她跑完了100()。 ①厘米②元③米 4.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①绳子长②铁丝长③同样长 六、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同样长。() 2.小明一拃长20米。() 3.教室门高比1米高。() 4.方桌边,书本的边,黑板的边,圆桌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5.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10厘米。() 七、我会排。(5分) ()>()>()>()>()

【上海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 1.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8)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 天数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20) (1)每个表示( )辆车。 (2)小轿车比客车多( )辆。

(3)( )最少,( )最多。 (4)货车和面包车相差( )辆。 (5)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 )同样多。 (6)这四种车一共有( )辆。 3.下面是森林动物园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22) (1)小刺猬有( )只; 小象有( )只; 小猴子有( )只 (2)小猴子的只数是小刺猬的( )倍。 口○口=口 (3)小象的只数是小猴子的( )倍。 口○口=口 (4)小象的只数是小刺猬的( )倍。 口○口=口 (5)这些小动物一共有( )只。 口○口=口 4.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12) 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人数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7人 (1)我最喜欢( )小组。 (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5.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18) 5.0以上 4.9~4.7 4.6~4.3 4.2以下 一年级(1 )班 29 11 5 2 四年级(2 )班 27 12 6 3 六年级(1 )班 18 20 5 5 (1)一年级5.0以上有( )人。 (2)六年级5.0以上有( )人。 (3)四年级4.2以下有( )人。 (4)六年级( )的人数最多。 (5)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的有( )人;六年级的有( )人。 (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6.下面是二年级四个班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0) (1)男生同样多的班是( ),女生同样多的班是( )。 (2)( )班和( )班的学生人数同样多。 (3)二(3)班比二(2)班少( )人。 二(一)班 二(2)班 二(3)班 二(4)班 男 女 班 别 人 数 (人) 性 别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 一端对着几。 3、1米=()厘米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 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 6、30米+8米=()米12厘米-7厘米=()厘米 27厘米+6厘米=()厘米54米-4米=()米 7、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3米()2米75厘米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

4、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 )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 5、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 6、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6、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7、5厘米比2米长。() 8、一根电线杆高8厘米。() 9、一本书厚3米。() 四、量一量。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六、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先圈一圈,再填空。 (1) 11棵,每2棵一份,分成了()份,还剩()棵。 11÷2=□(份)……□(棵) (2) 13块,平均分成4份,每份()块,还剩()块。 13÷4=□(块)……□(块) (3) 14只小鸭,每()只一份,有()份,还剩()只。 15÷□=□(份)……□(只) 14只小鸭,平均分成()份,每份有()只,还剩()只。 15÷□=□(只)……□(只)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 )。 3.算式24÷7=3……3中,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4.一个数除以9,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 ),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最小的余数是( )。 5.在5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6.一个星期有7天,五月份有31天,有( )个星期余( )天。 7、()÷()=()……6 除数最小应是(),把算式补充完整。 8、()÷ 5= ()…… ()余数最大应是(),把算式补充完整。 9、19根小棒可以摆()个小正方形,还剩()根。 10、有31个乒乓球,要装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子的个数一样多,每个盒子装()个,还剩()个。

二、判断对错。 1、28÷5=5 (3) 2、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5。() 3、9×()<68,括号里最大能填 8。 ( ) 4、( ) ÷8=4……3,()里应填35。()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要比余数小。() 6、从40里面连续去6,6次正好去完。() 三.选一选。 1.余数是4的算式有( )。 A.36÷8 B.10÷4 C.18-14 D.32÷7 2.一辆游览观光车限载8人,我们班有45人。可以坐满()辆车,至少需要()辆车。 A.5辆 B.6辆 C.4辆 3.每种机动游戏4元,东东带了33元,最多可以玩多少种游戏?() A.5种游戏 B.6种游戏 C.8种 D.7种 四、用竖式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8=34÷7=74÷9=48÷6 =23÷3=17÷6= 54÷9=19÷2=24÷5=63÷7 =82÷9=77÷8= 730-30= 240+6= 560+300= 7300-7000= 700+80= 200+800= 900-200= 560+300= 70+80= 1300+2500= 500+6000= 3600-2300= 1400-700= 40+1200= 360-80= 2. 用竖式计算: 23÷3= 50-36= 67÷9=

【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用数字7、8、6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你一一列举出来,并从中选出两个数组成减法算式。 【答案】解:876,867,786,768,687,678, 876 - 678=98 【解析】 2.接着往下画 (1) (2) (3) 【答案】(1) (2) (3)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两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往下画; (2)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往下画; (3)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四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往下画。 3.给下面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2时30分) 【答案】解:

【解析】 4.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答案】解: 【解析】 5.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答案】解: 【解析】

6.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答案】解: 【解析】 7.有一袋大米,第一次用去这袋大米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余下的大米刚好是4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是多少千克? 【答案】解:4×2=8(千克) 8×2=16(千克) 答:这袋大米原来是16千克。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逆推问题,根据余下的大米是4千克,用4×2=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大米质量,根据条件“ 第一次用去这袋大米的一半”可知,用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大米质量×2=这袋大米原来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8.小明从家去猴山有()条路可走。 设计一条能参观全部景点的线路。(线路不要重复) 【答案】解:3×3=9(条) 所以小明从家去猴山有9条路可走。 设计路线:家→熊猫馆→狮虎馆→猴山→鸟语林→海豚馆→大象馆→家。(路线不唯一)。【解析】【分析】小明从家经过熊猫馆然后经过狮虎馆(海豚馆、鸟语林)3条,再从家经过大象馆、鸟语林又各有3条,即可用乘法解答。只要设计的路线不重复,且能参观全部景点即可。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课程标准要求: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基础,但是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身边物体的长,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能运用。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长度的认识也较模糊,因此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和事物去观察和认识米和厘米。 教学目标: 1.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 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单元主要研究问题: 1.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线段。 2. 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直尺、米尺、课件 课时分配:6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笔盒的宽用( )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 )作单位。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 ),手掌宽大约7( )。 3.线段有( )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 )厘米。 4. 钢笔大约( )个长树叶大约( )个长 5. 铅笔长( )厘米木条长( )厘米 木棍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 6.2米=( )厘米1米35厘米=( )厘米400厘米=( )米160厘米=( )米( )厘米7.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 ) 蜜蜂身长约2( ) 马高约2( )

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每空1分,共10分) 1. 2. 三、我会比。(6分) 8厘米8米1米96厘米200厘米2米 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83米38米 四、我会画。(4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0分)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五、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三个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 2.黑板的长大约是( )。 ①40厘米②4米③15厘米 3.笑笑参加短跑比赛用了18秒,她跑完了100( )。 ①厘米②元③米 4.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 ①绳子长②铁丝长③同样长 六、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同样长。( ) 2.小明一拃长20米。( ) 3.教室门高比1米高。( ) 4.方桌边,书本的边,黑板的边,圆桌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 5.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10厘米。( )七、我会排。(5分) ( )>( )>( )>( )>(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二年级数学科单元检测卷(一) (内容:至练习二完)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当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 2、笔算两位数加法,首先要()对齐,从()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就向()位进1。 3、15厘米+8厘米=()厘米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厘米这支铅笔长()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哥哥的身高1()28() 6、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8刻度是()厘米。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条()条()条()条二、在○里填上“>”“<”或“=”。(12分) 15厘米+12厘米○27米15-5○15-1048○30+18 1米○50厘米18+12○12+1823+32○23+40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8分) 1、1米的木棒和100厘米的铁丝一样长。……………………() 2、长度单位米可以用“cm”来表示。…………………………………………() 3、小明每天上学大约要走30厘米。……………………………………() 2、小红的爸爸身高是170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面三条线中,()是线段。 【①②③】 2、你的椅子大约高()。 【①45厘米②45米③100米】 3、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①厘米②米】 四、量一量。(4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厘米 第二条()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厘米。 五、画一画。(6分)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笔盒的宽用()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作单位。 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手掌宽大约7()。 3.线段有()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厘米。 4. 钢笔大约()个长树叶大约()个长5. 铅笔长()厘米木条长()厘米 木棍长()厘米钉子长()厘米 6.2米=()厘米1米35厘米=()厘米400厘米=()米160厘米=()米()厘米7.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蜜蜂身长约2()马高约2() 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每空1分,共10分) 1. 2. 三、我会比。(6分) 8厘米8米1米96厘米200厘米2米 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83米38米 四、我会画。(4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0分)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五、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三个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2.黑板的长大约是()。 ①40厘米②4米③15厘米 3.笑笑参加短跑比赛用了18秒,她跑完了100()。 ①厘米②元③米 4.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①绳子长②铁丝长③同样长 六、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同样长。() 2.小明一拃长20米。() 3.教室门高比1米高。() 4.方桌边,书本的边,黑板的边,圆桌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 5.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10厘米。() 七、我会排。(5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 家长签名:_____ 一.填一填。(25 分) 1.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或()。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3.曲别针的长是3()。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6.1 米 =( ) 厘米,操场跑道长 )作单位。 )作单位。400()。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着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 9.你的尺子上,从 5 到 18 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11.一条线段长是 100 个 1 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是125()。 13. 1 米=()300 厘米=()米 4 厘米 +20 厘米 =()厘米 1 米-20 厘米 =()厘米 1 米+30 厘米 =()厘米18 厘米 -13 厘米 =()厘米 60 厘米 +40 厘米 =()厘米 =()米 二、从小到大排列: 3 厘米 3 米30 厘米120 厘米15 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的长是 2() 2 、爸爸的身高大约是 175() 3、学校操场的长是40() 4 、一把手机厚1() 5 、一张标准双人床长2(),宽 150() 6、一棵大树高20()。7 、桌子高 60()。 8、门高 200()。9 、小红身高 1()32()。

四.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 3 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 5 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 4 厘米长 2 厘米的线段。 5.画一条比 5 厘米短 1 厘米的线段。 四.应用题: 1、一张桌子高 80 厘米,一把椅子高55 厘米,桌子比椅子高多少厘米? 2、二年级有男生 35 名,女生比男生多 3 人,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45 页,还剩 55 页未看,这本书共几页? 4、一套桌椅 93 元,已知一张桌子50 元,一把椅子多少钱?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多少钱?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精品数学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6分) 1.量比较短的物体或线段,可以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可用( )作单位. 2.曲别针长( )厘米:橡皮长( )厘米;铅笔长( )厘米。 3.聪聪身高90厘米,他再长( )厘米就有1米高了。 4.在O中填”>”“<”或”=“ 45厘米O 54厘米1米O 99厘米5米O5厘米 7米O 70厘米1米30厘米O135厘米2米O 200厘米 5.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ニ、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四条线中,( )是线段. 2.下面两条线段( )。

A.一样长 B.①更长 C.②更长 D.无法比较 3.下面的物体中,高度最接近1米的是( )。 A.台灯 B.写字台 C.教室的门 D.茶几 4.一推长大约是( )。 A.1米 B.1厘米 C.12厘米 D.12米 5.如图共有( )条线段。 A.3 B.4 C.5 D.6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一支铅笔长约20米.( ) 2.妈妈的身高大约为160厘米。( ) 3.小明每分钟大约走60厘米。( ) 4.一棵树高约6米。( ) 5.1米长的绳子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 四、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分别能找出几条线段?)(每空2分,共8分) 五、估一估。(每空2分,共14分) 1.我的身高大约( )米( )厘米 2.高大约( )厘米。 3.一把高约( )厘米。

4.我的课桌宽大约( )厘米,长大约( )厘米. 5.我的一步长大约是( )厘米。 六、动动手。(共22分 1.画一画。(6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接着右端向右画3厘米。 2.量一量。(8分) 3.比一比。(8分) (1)谁走的路长?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2)在你认为合适答案后面的□里画”√”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 ) 蜜蜂身长约2( ) 马高约2( ) 2. 铅笔长( )厘米木条长( )厘米 木棍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3.线段有( )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 )厘米。 4. 钢笔大约( )个长树叶大约( )个长5.测量笔盒的宽用( )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 )作单位。

6.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 ),手掌宽大约7( )。7.2米=( )厘米 1米35厘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160厘米=( )米( )厘米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每空1分,共10分) 1. 2. 三、我会比。(6分) 8厘米8米 1米96厘米 200厘米2米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 83米38米四、我会画。(4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0分)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五、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三个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 2.黑板的长大约是( )。 ① 40厘米② 4米③15厘米 3.笑笑参加短跑比赛用了18秒,她跑完了100( )。 ①厘米②元③米 4.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 ①绳子长②铁丝长③同样长六、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同样长。 ( ) 2.小明一拃长20米。 ( ) 3.教室门高比1米高。 ( )

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共计4课时) 第一教时(1) 一、教学内容: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认识厘米(P1例1)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 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量物体有多少个测量 标准那么长,培养估计的意识。 2、 过师生的操作活动,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 长。 4、了解厘米是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单位。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 四、教学难点: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 五、教具准备:1角硬币、小刀、曲别针、1厘米为边长的小正方体、三角 形等若干个、尺子、图钉 6、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师手拿两支铅笔)提问:这两支铅笔谁长谁短? 师:你们真棒,一眼就看出来了。 提问:(指着说)那它比它长多少呢? 怎么能准确的说出它比它长多少呢?怎么办呢? 师:对,用尺子一量就可以知道它比它长多少了,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 尺子还没有发明出来,那在那个时候可怎么办呢?请你们猜一猜。(生猜) 那你们想体验一下没有尺时人们是怎么量东西吗?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从前。 (2) 探索新知 1、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用不同的测量标准量同一长度 操作:数学书的这条边(用手指)也就是它的宽是多少呢?请用桌子上的学具来量一量。 汇报:这边大约有7个1角硬币那么长,有15个小正方体那么长等。

提问:为什么量同一条边而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同位说)→汇报 师:对,因为使用的测量物体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提问:我想用小刀和小正方体测量这幅画的边有多长,你们猜猜得到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生动手测量再次验证) (2)、用不同的测量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操作:请1-4组同学用曲别针量数学书的宽是多少? 请1位同学到前面用小刀两画的边有多少? 师:数学书的宽大约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画的边大约有5把小刀那么长,你们都量对了。 提问:都是5个那么长,那能说他们这两条边一样长吗?为什么? 操作:用小正方体分别测量数学书的宽和画中的边。 提问:现在你能比出画的这条边比数学书的宽长多少吗? (3) 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提问:画的这条边比数学书的宽长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对了,用同样的东西也就是同一标准去测量物体才可以比较出物体的长短等。 练①

【最新】2016-2017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2016-2017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数:一、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1、大人一步长60厘米。()2、直尺上刻度从“1”到“6”,长度是6厘米。()3、1米和100厘米同样长。()4、一个加数是20,另一个加数也是20,和是0。()5、一棵大树高6厘米。()二、我会填。(6+6+16+6+12+8)分。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2、看一看,填一填。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3、 1米=()厘米1米+50厘米=()厘米15厘米-7厘米=()厘米 60米+9米=()米5厘米+60厘米=()厘米 9米-600厘米=()米3米=()厘米+200厘米1米+5米50厘米=()厘米4、在线段下面的()里打“√”。()()()()()()5、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①小林的食指宽大约1()②一栋楼房高72()③语文教科书长22()④一支粉笔长8()⑤教室黑板长3()⑥游泳池长60()6、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条()条()条()条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共2页)第1页 学校班 级姓 名座 号密封线内不答题2014、08

三、我会操作。(3+4+9)分。 1、分别量出以下线段的长度,并填空。 2、先量一量,再填空。第一条: 第二条:第一条比第二条短()厘米 3、按要求画线段。 三角形的三条边共()厘米(1)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2)画一条比3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线段,比下面图中的线段短2厘米 四、我会应用。(6×3+7)分。 1、一块布长12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米? 2、一条线段长30厘米,另一条线段长8厘米。两条线段连接在一起后是多少厘米? 3. 大生和小明从一条路的两头面对面走来,两人相遇时,大生走了 50米,小明走了40 米,这条路长多少米?4、一根绳子对折后是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这根绳子剪去3米后,还剩多少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共2页)第2页( )厘米( )厘米 ( )厘米( )厘米( )厘米

二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动脑筋填一填。(每空1分,共27分) 1、22÷4=5……2读作()。 2、()里最大能填几? 2×()<15 4×()<37 32> 5×() 3、1万里面有()个一千,有()个一百。 4、从17里面连续减去5,最多减()次,余()。 5、文化馆展览的绘画有4005张,约()张。 6、用4、0、5、8四个数字,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7、在?÷7=5……?中,余数最大是(),最小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8、比一比 357〇452 1280〇976 675〇657 9、找规律填一填 高考篇:靠着信念坚持着,不管有没有未来,都想为青春拼一把,当时我非常喜欢俞敏洪的演讲,特别是那一段“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怜悯你,因为你是一棵草,人们根本就没有看见你。”正是因为憋着这样一种改变命运的一口气,最终我考进了大学,去了那个一直梦想的城市。高考是残酷的,是百万人超越梦想一齐涌向现实的时刻,在其背后还有牵挂你的人,和你一齐走向考场,他们的心情和你们一样紧张,自始至终陪伴你们一起努力。你的未来有他们的一份功劳。高考必胜!

(1)2360、2370、()、2390、() (2)300、600、900、()、() (3)1092、1093、()、()、1096 10、一千零七十二是由()个千,7个(),()个一组成,写作()。 二、考考你的计算能力。(23分) 1、直接写得数。(每个1分) 100-50= 64÷9= 2000+60= 5600-600= 4000+3000= 63÷7= 7000-6000= 180-90= 2、竖式计算(每个3分) 43÷8= 60÷7= 47÷5= 3、在〇里填上“<”“<”或“=”(每个2分) 750+50〇1200-400 2000+3000〇2500+2000 2800-800〇1800+200 2800-600〇2800-400 三、动脑筋,选一选。(10分) 1、下面()最接近500. A、498 B、501 C、524 高考篇:靠着信念坚持着,不管有没有未来,都想为青春拼一把,当时我非常喜欢俞敏洪的演讲,特别是那一段“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怜悯你,因为你是一棵草,人们根本就没有看见你。”正是因为憋着这样一种改变命运的一口气,最终我考进了大学,去了那个一直梦想的城市。高考是残酷的,是百万人超越梦想一齐涌向现实的时刻,在其背后还有牵挂你的人,和你一齐走向考场,他们的心情和你们一样紧张,自始至终陪伴你们一起努力。你的未来有他们的一份功劳。高考必胜!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长度单位》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我们一般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测量铅笔盒的长度用()作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楼房的高度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3. 回形针长()厘米。油画棒长()厘米。 4.2米=()厘米 300厘米=()米 5.东东的身高是80厘米,再长()厘米就是1米高了。 6.一根毛线,将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将这根毛线的一端对准厘米尺的刻度“3”,另一端正好对准刻度“20”,那么这根毛线长()厘米。 7.比一比。 1米-50厘米〇60厘米 4米+2米〇6厘米 60厘米+40厘米〇1米 1米20厘米〇30厘米 8.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二、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2分) 1.一条直直的线就是线段。() 2.左图中的纸条长7厘米。() 3.弟弟的身高是76米。() 4.1米的一半是50厘米。() 5.1米长的彩带比100厘米的绳子短一些。() 6.方桌的边和圆桌的边都可以看作线段。() 三、选一选。(每题2分,共12分)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把直尺的()对准物体的左端。 ①左端②刻度“0”③右端 2.下面量法正确的是()。 3.线段的特点是()。 ①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能量出长度④以上都是 4.门大约高()。 ①20米②20厘米③2米④2厘米 5.下图中,()是一条线段。 6.左图中有()条线段。 ①3 ②4 ③5 ④6 四、在()里填上“厘米”或“米”。(共6分) 五、算一算,填一填。(共4分) 30米+7米=()米 1米-20厘米=()厘米 39厘米+6厘米=()厘米 1米30厘米+40厘米=()米()厘米 六、排一排。(共4分) 羊村的小羊们体检时量了身高,它们的身高情况如下:

2018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同步测试 一、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如下: 1.数一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水果葡萄苹果菠萝草莓香蕉火龙果人数 2.喜欢吃()的人数最少,有()人。 3.喜欢吃()的人数与()的人数同样多。 4.明明的班级一共有()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将收集的数据记录整理到统计表中,呈现出统计结果。 二、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 名称 人数 看动画片 13 读课外书 2 打游戏机 18 去户外玩 8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的人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人。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 三、下面是调查二(2)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统计表 课外书《宠物小精灵》《少儿百科全书》《奥特曼》 人数 2.喜欢()的学生人数最多,有()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四、调查全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玩具变形金刚美洋洋柯南赛车喜洋洋 人数 1.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 2.我喜欢()玩具,喜欢这种玩具的有()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玩具厂要生产玩具,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建议玩具厂多生产哪种玩具,为什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同步测试(2) 一、体育课上,老师对二年三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了统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表后回答问题。 运动项目人数跳绳 9 跑步 14 踢毽子 6 篮球 10 1.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少。 2.喜欢跑步的比喜欢跳绳的多()人, 3.二年三班一共有()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并解答出来。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整理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设计 第1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1、例2、例3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第2题。 内容简析 例1借助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这一情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例2先借助厘米尺感知1厘米有多长,再通过比画、比较等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1厘米长度的认识,同时认识表示厘米的字母符号“cm”。借助估计图钉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一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 例3通过量纸条的长度,教学生用厘米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1.运用设疑引入法创设认知冲突,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引导探究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巩固练习法等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交流归纳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讨论总结法。承前启后链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相声导入: 课件播放郭德纲与于谦表演的《卖布头》片段。 出示几句关键台词: 郭:真正烟薰皂,烟煤搀煤灰,……什么汽车马车飞机那迫击炮那机关枪都追不上它,怎么回子事? 于:怎么回事啊? 郭:刮跑啦。 于:那不废话嘛!可不刮跑了嘛! 郭:那位先生说,卖布头儿的,多少钱一尺?站稳脚儿,庹一庹尺寸,一庹五尺长,两庹这么一丈,三庹一丈五。 于:诶,连我一块儿卖啊! 教师问:听了相声,笑一笑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郭德纲说的“庹一庹、一庹五尺长、两庹这么一丈、三庹一丈五”是什么意思? 学生叽叽喳喳地回答。 教师:很不错!一庹就是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前,两手指尖之间的距离。古时人们用庹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一庹五尺长,两庹这么一丈,三庹一丈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人用庹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品析:运用相声片段引入,情景有趣,引导学生在笑声中思考,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很自然地由“庹”的认识进入长度单位的探究学习中,不留任何做作痕迹,感悟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情景)大头儿子看到学校的小栏杆坏了,想让小头爸爸帮忙重做一个,他身边没有任何工具,只好用手指一拃、一拃地量起来,正好5拃。他回家要求爸爸做5拃长的小栏杆。师:你们觉得,大头儿子的做法可行吗?你想到用身边的小物体来量物体的长度吗?【品析: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和情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大头儿子所遇到的问题情景中,思考“拃”的含义、用“拃”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 儿歌导入: 师:同学们的文具盒里都有一把小尺子,可是我们平时学习很少用到它。它有什么用途呢?还是让儿歌来告诉我们吧!课件出示儿歌:小尺子,细又长,测量东西本领强。比一比,量一量,分清宽窄和短长。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1单元试卷 一、青蛙回家:用线把青蛙和荷叶连起来。 二、你能算得又快又对吗? 22+13-6 65-5×9 63÷(32-23) 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4支钢笔,每支8元,又买了1支毛笔,每支5元,妈妈买笔共用了 多少钱? 2、二年级同学去图书馆看书,女同学有18人,男同学有27人。每5个人坐一张 桌子,一共需要几张桌子? 3、李老师买这套衣服够钱吗? 四、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1、小青有30元,买了6支钢笔后,还剩多少钱?

2、小青妈妈有60元,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能买几个笔盒?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2单元试卷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 6 4×5 8÷2 ×2 1+1 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 3=15 5=25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6分) 1.量比较短的物体或线段,可以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可用( )作单位. 2.曲别针长( )厘米:橡皮长( )厘米;铅笔长( )厘米. 3.聪聪身高90厘米,他再长( )厘米就有1米高了. 4.在O中填“>”“<”或“=” 45厘米O 54厘米1米O 99厘米5米O5厘米 7米O 70厘米1米30厘米O135厘米2米O 200厘米 5.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ニ、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四条线中,( )是线段. 2.下面两条线段( ).

A.一样长 B.①更长 C.②更长 D.无法比较 3.下面的物体中,高度最接近1米的是( ). A.台灯 B.写字台 C.教室的门 D.茶几 4.一推长大约是( ). A.1米 B.1厘米 C.12厘米 D.12米 5.如图共有( )条线段. A.3 B.4 C.5 D.6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一支铅笔长约20米.( ) 2.妈妈的身高大约为160厘米.( ) 3.小明每分钟大约走60厘米.( ) 4.一棵树高约6米.( ) 5.1米长的绳子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 四、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分别能找出几条线段?)(每空2分,共8分) 五、估一估.(每空2分,共14分) 1.我的身高大约( )米( )厘米

2.高大约( )厘米. 3.一把高约( )厘米. 4.我的课桌宽大约( )厘米,长大约( )厘米. 5.我的一步长大约是( )厘米. 六、动动手.(共22分 1.画一画.(6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接着右端向右画3厘米. 2.量一量.(8分) 3.比一比.(8分) (1)谁走的路长?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