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2020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20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邓稼先》检测题

【主题思想】

这篇回忆性散文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一、基础检测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 B.殷红(y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ān) C.燕然(yàn) 癌症(ái) 鞠躬尽瘁(cuì) D.彷徨(huáng) 罗布泊(bō) 风悲日曛(x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悲惨孕育锋芒必露

B.宰割选聘家愉户晓

C.奠基颤抖马革裹尸

D.仰慕挚友至死不解

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华的作业做得不堪设想,受到老师的批评。

B.那是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老奶奶一直默默地把它记在心里。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张爱萍将军称他“‘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4.下面几句话选自《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和骄傲——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两周年》一文,请重新排列句子的顺序:

_____________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愈来愈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这个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这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愈来愈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5.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邓稼先是中国杰出的核研究科学家、“两弹”元勋,有人曾经问他:“您研究原子弹成功之后,国家给你奖励了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直到1985年6月他病危时,同乡和好友的杨振宁到医院看望他时,又提起了这件事,他才回答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1)请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语句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有一处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标点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你对这个“纯”字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阅读训练

(一)

阅读“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完成下面问题。

7.文中引用的《吊古战场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8.“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

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这段话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9.请结合选段,想象邓稼先在埋葬同事、战友时的心情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0.选段中多次出现“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相似的句式,流露出作者对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

绝密忠诚

——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

于敏。

一个绝密28年的名字,一段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的传奇。

9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获奖证书,紧握老科学家的手,温暖赤子报国的心。

1926年生的于敏,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一脸属于老科学家的谦逊与纯粹……

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出的本土核物理学家,究竟能迸发多么灼热的能量与光芒?

越神秘,人们越想要走近他。

东方巨响

那些不同寻常的日子,注定刻入中华民族的记忆。

沉默如金的戈壁见证——

1967年6月17日8时,罗布泊沙漠腹地。

徐克江机组驾驶“轰6”进入空投区。但听一声惊天“雷鸣”,万里碧空升腾起炽烈耀眼的火光,一朵蘑菇云顶天立地……

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

“百日会战”令人永难忘怀。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他带领小分队赶往华东计算机研究所。

“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参与“会战”的蔡少辉研究员说。

狂风,沙暴,饥寒;

休克,便血,失眠;

坚守,奋战,奉献……

于敏全凭满腔忠诚的热血拼搏、鏖战,和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核卫士”一道,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挺立起新中国不屈的脊梁。

绝密使命

核武器,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

即使时光倒流,老于仍会走这条路。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说。

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

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

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的《出师表》背诵到底。

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所有人真切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风高范远

德才兼备者,望众。

钱三强说:“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大家争论时,邓稼先说:“我相信老于的。”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1951年,于敏在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选自201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1.文章标题“绝密忠诚”中的“绝密”一词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2.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概括于敏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3.“‘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这句话中的感叹号能否改为句号?

14.“风高范远”部分,作者引用钱三强,邓稼先和张宗遂的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5.我国“两弹”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于敏等科技专家的努力。请你写一条微博,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拓展迁移

16.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升空爆炸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顺利返回,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学校要编辑一期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校报,请你为校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参考答案:

1、 A

2、C

3、A

4、③⑤②①④

5、(1) 邓稼先的“两弹”特等奖奖金只有20 元

(2)“原子弹10元”和“氢弹10元”中间应为“,”;将“同乡和好友”中的和改为“兼”。

6、纯真、纯朴、纯正、纯洁、纯美、纯净等。

7、描写了一幅阴森悲凉的景象,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突出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8、语言描写,表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9、为战友的牺牲而痛惜,坚信实验一定成功的决心,献身国防事业的无悔。

10、对朋友深切的关怀

11、于敏从事的是绝对保密的氢弹研制工作;于敏长期隐姓埋名,名字绝密28年。

12、忠诚爱国、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谦逊低调。

13、不能。感叹号表现出于敏答复钱三强的语气是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突出其不计个人得失、国家利益至上的可贵品质。

14、突出说明于敏学业优秀,专业研究成就斐然,是才华横溢的学术权威。

15、示例:你们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超越的精神创造了历史!向你们——新时代最可敬的人致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