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蔬干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果蔬干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水果干制品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水果干制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果干制品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干、无花果干、杏干、椰枣干、桑葚干为原料,经分选、去核(或不去核)、切片(或不切片)、干燥、混配(或不混配)、包装而成的水果干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6325 干果食品卫生标准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NY/T 1041 绿色食品干果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产品分类 按原料不同分为单一品种和混合品种。 4 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1、什么是非酶褐变 非酶褐变是指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褐变。 2、什么是加压杀菌 是在完全密封的加压杀菌器中进行,靠加压升温来进行杀菌,杀菌温度在100°以上3、什么是分段冷却 4、什么是脱气 脱气是去氧或脱氧,亦即在果汁加工中除去果汁中的氧。 5、简述影响果蔬干制速度的因素。 6、简述碱液去皮的原理。 其原理是是利用碱液使表皮和表皮下的中胶层皂化溶解,从而使果皮脱落、分离。绝大部分果蔬(如桃、梨、苹果、胡萝卜等)表皮是由角质、蜡质、半纤维素等组成的,果皮与果肉的薄壁组织之间主要由厚角组织组成,在碱的作用下,容易溶解 7、简述影响罐头杀菌的主要因素 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的微生物抗热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而芽孢又比营养体更加抗热,即嗜热性最强。食品中细菌数量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芽孢存在的数量,即数量愈多,在同样的致死温度下所需时间愈长。 原料的新鲜程度、从采收到加工要及时,加工的各工序之间要紧密衔接,工厂要注意卫生管理、用水质量以及与食品接触的一切机械设备和器具的清洗和处理, ②食品的性质和化学成分 在pH值以下的酸性或高酸性食品中,酶类、霉菌和酵母菌这类耐热性低的作为主要杀菌对象,所以比较容易控制和杀灭。而pH值以上的低酸性罐头食品,杀菌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仍然活动而且产生孢子的厌氧性细菌,这类细菌的孢子

抗热力是很强的。 ③罐头在杀菌锅中的位置 在采用静止杀菌时,由于罐头在杀菌过程中固定不动,所以罐头在上、中、下都受热不匀,易发生受热过度或杀菌不彻底的现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使用回转式杀菌方法。 8、简述葡萄的自然干制技术 9、论述硫处理在果蔬加工上的应用 (最后一行,2.后面的东西不是) 10、论述罐头保藏的机理 11、什么是烫漂 烫漂即是将预处理后的新鲜果蔬原料在温度较高的热水、沸水或常压蒸汽中进行短时间处理的工序 12、什么是食品败坏 13、什么是巴氏杀菌 巴氏灭菌法,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一般在60~82℃)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14、什么是水分活度 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水分活度值越高,结合程度越低;水分活度值越低,结合程度越高。水分活度数值用Aw表示的,水分活度值等于用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湿度,其数值在0-1之间。溶液中水的蒸气分压P与纯水蒸气压Q的比值,Aw=P/Q 。

果蔬加工工艺学-第三章 果蔬罐藏

第三章果蔬罐藏 主要内容: 1、罐藏的基本原理和果蔬罐头制品简介 2、罐头制品加工工艺 第一节食品罐藏的基本原理和果蔬罐头制品简介 一、罐藏加工简介 罐藏食品即先把整理好的原料连同辅料(盐水、糖液等)密封于气密性的容器中,以隔绝外界空气和微生物,再进行加热杀菌,使内容物达到“商业无菌”状态,且维持密封状态,防止食品继续感染,借以获得在室温下较长时间的贮藏。所以,凡是密封容器包装,并经加热杀菌保藏的食品,都称为罐藏食品,习惯上称之为罐头。 罐藏作为食品保藏的一种方法也有其自己的发展过程。 罐藏食品的正式出现,始于法国,是由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大约在200年前的1809年法国人Nicholas Appert首先发明了食品罐藏。1810年Appert 发表了关于罐头食品加工的专著,书中描述了50种食品原料的罐藏加工方法,将食品放置在广口罐中,密封好,然后放置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可以长期贮存食品。由于他的发明,法国政府给予了他重奖。由于当时法国正处同几个其它欧洲国家的战争中,而在此之前,唯一的可以向军队连续不断地提供食品的方法便是干制。食品对居民和军队都是短缺的。 Appert虽然发明了罐藏技术,但对食品腐败变质的科学原理没有足够的认识,故在以后的半个世纪内,技术上改进缓慢。直到1864年,另一位法国人,Louis Pasteur第一次指出了饮料酒和啤酒的变质起因于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打破了长期的“自生”学说的束缚,找到了真正败坏的原因。1895年 H.L.Russel发现青刀豆罐头爆裂是杀菌后残存的产气菌活动的结果。1897年 S.C.Prescott 和W.L.Vnderwood在青刀豆罐头内接入各种腐败菌,发现有些菌的抗热性比另一些强,这就需要更高的温度,如115.6℃,才能杀死。1920年 C.Olin Ball经过不断研究,积累了微生物耐热性和罐藏食品传热性的资料,提出了用数学方法确定罐藏食品的合理杀菌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从而使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加工成熟度(也称食用成熟度) 果蔬加工 催熟 最大冰晶生成带 顺流式隧道式干燥机 复水 酒度 干红葡萄酒 前发酵和后发酵 重结晶 新含气调理食品 商业无菌 罐头杀菌规程 F值、D值、TDT值、Z值 伤乙稀 栅栏技术 二、问答题 果蔬加工过程中进行热烫处理有何作用和目的? 简述果胶物质在果蔬生长和贮存过程中的变化,并说明在果蔬保鲜与加工中的应用。 什么叫导温性和导湿温性?请指出在果蔬干制过程中的实际意义。 为什么干制果蔬时要将果蔬切成丝、片、块等? 简述人工干燥设备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简述干制过程的三个阶段,并说明各阶段干燥条件变化的原理。 简述冷冻升华干燥的原理。 怎样降低糖制品的含糖量而不影响其保藏性? 为什么糖渍食品可以用高温和高糖浓度,而盐腌食品只能用低温和低盐浓度?简述果胶的凝胶机理。 果蔬糖制品返砂和流汤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蔬菜腌制品亚硝基化合物形成的机理和如何防止? 发酵性腌制品和非发酵性腌制品的保藏机理分别是什么? 简述桔子罐头加工工艺,并说明每步工艺参数。 写出加压杀菌方式的杀菌公式并指出其代表的意义。 什么叫反压冷却?在什么种类罐头加工中才可应用? 画出铁罐二重卷边结构图,并标出各部位名称。

导致果蔬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简述葡萄酒的发酵工艺,说明每步的主要要点 简述SO2对葡萄酒的作用? 说明葡萄酒金属破败病害和生物病害主要种类及防治措施 什么叫葡萄酒的前发酵和后发酵? 简述菠菜冷冻工艺,说明每步的操作原理。 什么是果蔬速冻?影响果蔬速冻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冻结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如何理解快速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是保证冻品质量的最重要的温度区间? 什么叫重结晶现象?如何防止? 冻藏果蔬制品在冻藏期间有哪些不利变化?防治措施是什么? 果蔬半成品的保藏方法有哪些? 设计一个速冻芦笋的生产工艺。要求写清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果蔬汁澄清的方法有哪些?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果蔬汁褐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保持采后果蔬品质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分析果蔬加工变色的原因并提出护色措施。 简述果醋发酵的原理?固态发酵法与液态发酵法有何区别? 果醋的混浊有哪几种?如何防止? 果醋酿造和果酒酿造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分析果品涩味形成的机理及脱涩的原理。 鲜切果蔬褐变的机理与防止措施。 鲜切果蔬微生物的污染及控制方法。 描述果蔬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机理。

果蔬的干制与复水

果蔬的干制与复水 摘要:果蔬干制食品是原料脱水后经过加工制成,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果蔬干制保藏原理的理解,熟悉实验室的烫漂操作,熟悉一般果蔬的实验室干制方法,探究护色处理对干制果蔬品质的影响。苹果因为含有大量酚类物质,在酚酶的作用下氧化发生褐变,通过护色与不护色进行干燥实验,得到进行抗氧化处理的苹果褐变程度较未处理的苹果样品轻,也保留了较好的风味;苦瓜和小白菜未经烫漂处理和经过处理褐变差别不大。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可以比较不同类型的果蔬的干制、复水的效果以及加工后的感官性状差异,进一步改善干制工艺。 关键词:果蔬干制复水护色 1 前言 食品干制是指脱出一定水分并尽量保持食品原有品质的干燥方法(即将食品原料经过处理,使含水量降低到足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始终保持低水分在室温下进行贮藏的食品保藏方法)。 食品脱水干制是一种最古老的食品保藏方法,能使食品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藏,延长食品的供应季节,平衡产销高峰。食品脱水后重量减轻,体积缩小,可节省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便于携带,有利于交流各地特产。干燥时,物料细胞容易遭到破坏,使干燥产品复水性能不好,并会引起色泽、组织、风味及营养价值方面的不理想变化。为了阻止或降低这些负面影响,对干燥前的物料进行热水烫漂处理[1]。复水后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是衡量干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衡量。因此,干制品复水性也是干制过程中控制干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 果蔬中应用的护色剂有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多用于酒类生产中。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与食品中某些成分作用,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这类物质称为发色剂或呈色剂。能促使发色的物质称为发色助剂。最常用的护色剂为L-抗坏血酸(即VC)、L-抗坏血酸钠及烟酰胺(即VPP)等。 烫漂是蔬菜原料在加工或烹调之前常用的预处理方式。果蔬经过烫漂,可有效杀死原料表面的微生物,破坏或钝化酶的活性,防止酶促褐变;脱除组织表面或内部空气,减缓蔬菜的氧化变质,降低营养成分损失及蔬菜中硝酸盐等有害物含量。因此,在干制前进行必要的烫漂处理,对提高物料的干燥效果有促进作用。柠檬酸对铜、铁等金属离子具有螯合能力,在烫漂液中添加适量柠檬酸,可有效防止果蔬的非酶促褐变。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一章 1.果品蔬菜加工概念:指以新鲜的果品或蔬菜产品为原料,根据其加工适应性,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制成各种无生命特征的、能长期保藏的加工制品的过程。 2.茂名地区果蔬加工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茂名地区果蔬加工现状: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全省第一;蔬菜总产量保持第一,以北运菜、水东菜闻名。 存在问题: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偏低。 发展对策:杜绝市场上销售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铵等禁用高毒农药,杜绝在蔬菜生产上使用违禁农药的行为,防止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发生。 3.果蔬加工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和关键领域。 现状:我国的果蔬加工业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外向型果蔬加工产业布局已基本完成,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存在问题:①标准体系尚不完善②综合利用水平低③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④专用加工品种缺乏和原料基地不足。 发展方向:加强果蔬种植和加工区域和加工区域化格局;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加强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扩大国内外市场;完善果蔬产品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 关键领域: ①果蔬优质加工专用品种型原料基地的建设 ②果蔬采后防腐保鲜及商品化处理 ③特色果蔬保鲜、预切果蔬及净菜加工与产业化 ④果蔬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利用与产业化 ⑤果蔬汁饮料的加工与产业化 ⑥果蔬速冻加工与产业化 ⑦果蔬脱水、果蔬脆片及果蔬粉加工与产业化 ⑧现代果蔬加工新工艺、关键新技术及产业化 ⑨传统果蔬加工的工业化、安全性控制与产业化 ⑩果蔬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 4.果蔬败坏的原因 ①微生物活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时导致果品蔬菜及一切食品的首要原因。

水果干制品(国标)

前言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制定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由组织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于2019年10月10日首次发布。

水果干制品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果干制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干制红枣、去核红枣、红枣片(条、块)、红枣粉为原料,经挑选、分级、精洗、经切片或不经切片(条、块)、烘干(50-90℃、1-4h)、粉碎(或不粉碎)、包装制成的水果干制品。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本)适用于本文件。 GB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刷定 GB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测定 GB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 GB16325 干果食品卫生标准 GB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4789.3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0157:H7/NM检验 GB/T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5835 干制红枣 GB/T6543 运输包装用的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GB/T26150 免洗红枣 NY/T1041 绿色食品干果 NY/T435 绿色食品水果、蔬菜腌片 QB2076 水果、蔬菜腌片 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疫总局第75号令(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方法》

果蔬加工工艺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烫漂:生产上常称预煮,就是将以切分整理的新鲜原料在温度较高的热水,沸水或常压 蒸汽中加热处理。 2.食品败坏:指饰品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状态,质量变差而不宜食用的现象。 3.无菌罐装:无菌灌装是近50年来液态食品包装最大进展之一,它包括产品的杀菌和无 菌充填密封两部分,为了保证充填和密封时的无菌状态,还须进行机器,充填式等地杀菌和空气的无菌处理。 4.过冷却现象: 5.单体速冻法:在鼓气设备中,如果让气流从输送带的下面向上鼓风并流经其上的原料时, 在一定的风速下,会使比较小的颗粒状食品轻微跳动,或将原料吹起浮动,形成流化现象。这样不仅能使颗粒食品分散,并且还能使每一颗粒都能和冷空气密切接触,从而解决了食品冻结时常互相粘连的问题,这就是流化冻结法,也是一种空气冷冻法。流化冻结法适合于冻结散体食品,散体食品的速冻又称为单体速冻法,即IQF。 6.巴氏杀菌:是应用研究较早的一种方法,是低温杀菌,杀菌温度85~100℃,杀菌时间较 长,一般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这种杀菌方式可以杀灭致病菌,但是不能把非致病菌的腐败芽孢杆菌完全杀死。他们在常温下可能繁殖,因而,只有有限的货架寿命。 7.均质:均质即将果蔬汁通过均质设备,使制品中的不同粒度、不同相对密度的果肉颗粒 进一步破碎并使之均匀,促进果胶渗出,增加果汁与果胶的亲和力,抑制果蔬汁分层并产生沉淀现象,使果蔬汁保持均一稳定状态。现代果蔬汁加工业常采用胶体磨,先将颗粒磨细,再经均质机均质,从而使细小颗粒悬浮。 8.水分活度: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为水分活度。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26分,每空1分) 1、水果蔬菜的品质包括色、香、味、质地差异, 根据构成果蔬品质化学成分功能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四类即:色素 风味物质、营养物质、质构。 2、绿色蔬菜加工时为保持蔬菜绿色人们常用烫漂护色、食盐溶液护色、有机酸溶 液护色、抽空处理护色等进行护色。 3、影响果蔬干制品贮藏的因素主要有原料的选择与处理、干制品的含水量、 贮藏环境条件、包装. 4、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罐藏容器为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 5、果蔬汁饮料按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澄清汁、浑浊汁、浓缩汁。 6、真空冷冻干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制冷系统、冻干工作室、冷凝捕水器、 真空装置、加热装置、控制装置。 三、简答题: 1、果蔬原料漂烫的作用。 答:(1)钝化酶活性、防止酶褐变(2)软化或改进组织结构(3)稳定或改进色泽(4)除去部分辛辣味和其他不良风味(5)降低果蔬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数量 2、柑橘类果汁如何脱苦? 答:(1)选择优质原料(2)改进取汁方法(3)酶法脱苦(4)吸附或隐蔽脱苦 3、果蔬人工干制的设备主要有哪些? 答:烘房、隧道式干燥机、滚筒式干燥机、带式干制机、常压带式干燥机、喷雾式干燥机 4、果蔬糖制品低糖化的途径有哪些? 答:(1)选择蔗糖替代物(2)添加电解质和亲水胶体(3)改进渗糖工艺(4)降低水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三种方式制得的菠菜、水菜及胡萝卜干制产品为对象,对其复水性、色泽、营养指标等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产品质地疏松、复水性好、色泽保存好;热风干燥的产品密度大、复水性差、颜色有显著变化;胡萝卜干制品的品质优于菠菜和水菜干制品。 干制品需经过复水以后食用,所以其复水性是衡量干燥工艺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复水性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参数对于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近年来国内外对干制品的品质研究有较多相关报道。研究表明,用3%的盐和6%的蔗糖的混合溶液对蔬菜原料进行渗透性预处理,将显著提高产品的复水性同时减少产品皱折的产生;热风干燥在处理过程中因为容易引起蔬菜表面硬化和皱折收缩,因此热风干燥得到的产品难于复水。 有学者以三种干制方法制得的胡萝卜、菠菜、水菜干制品为对象,研究它们的产品复水性以及色泽、质地、营养成分等指标差异。研究发现:(以下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干制品分别简称为HD、VD和FD) 复水性 菠菜干制品:用沸水和冷水进行复水试验时复水比都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而上升。HD、VD 和FD用沸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3.27、4.68和4.78,用冷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2.47、3.29、3.97;100℃的复水比均高于25℃的复水比;在100℃复水时间约为8min,8min以后复水比变化很小,25℃下大约需45min。相同温度下,复水比最高的是FD,在25℃和100℃时分别为3.97和4.78,而相应的HD只有2.4和3.37。 水菜干制品:用沸水和冷水进行复水试验时复水比都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而上升。HD、VD 和FD用沸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5.37、5.16和5.90,用冷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3.01、2.76和4.0;FD和VD菠菜比HD复水比高,复水比最高的是FD,在25℃和100℃时分别为4.0和5.90;100℃的复水比均高于25℃的复水比;在100℃复水时间约为8min,8min以后复

果蔬加工工艺学-第二章 果蔬加工原料预处理

第二章果蔬加工原料预处理 主要内容: 1.加工对原料的要求:品种、成熟度、新鲜程度 2.原料预处理:包括分选、清洗、去皮、切分、漂烫灭酶、护色等 第一节果蔬加工对原料的要求 原料是加工的物质基础。一种加工品是否优质,除受设备和技术影响外,还与原料是否对路、品质好坏和加工适性的优劣有密切关系,要使加工品高产、优质、低消耗,就要特别重视加工原料的生产,了解对加工原料有哪些具体要求。在此,简单介绍果蔬加工对加工原料要求的共性,至于每一种产品的具体要求,会在讲到具体产品时详细介绍。 一、原料种类和品种 果蔬的种类和品种繁多,虽然都可以加工,但由于各种原料自身的组织结构和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所适宜加工的产品也不同。例如:国光苹果适宜制作果汁、果酒,不适合作脆片,富士苹果则适合鲜食、制脆片和加工罐头等。同时,各种加工产品对加工原料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制作蜜饯类产品要求原料为组织致密、肉质厚、耐煮制、果胶含量高的品种。 所以,根据加工的要求,选用适宜的果蔬种类和品种,是获得加工品高产、优质的首要条件。 二、原料成熟度 果蔬的成熟度是表示原料品质与加工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果实的成熟即完成了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发育之后进行的一系列营养积累和生化变化,表现出特有的风味、香气、质地和色彩的过程,该过程中果蔬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均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例如,可食部分由小长大,果实由硬变软,果实中糖分增加,酸分减少,苦味物质减少,淀粉和糖类发生相互转化等。 各类加工品对原料成熟度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加工中严格掌握成熟度,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均由重要的实际意义。 下面介绍几个关于成熟度的概念。

可食成熟度(绿熟):果实到这个时期基本上完成了生长发育过程,体积停止增长,种子已发育成熟,已可采收。从外观来观察,果实开始具有原料的色泽,但风味欠佳,果实硬,果胶含量丰富,糖酸比值低,生产上俗称五六成熟。此时,果实类原料只适合做果脯、蜜饯,不能做其它产品,因为色泽差,风味差会使产品品质低劣。 加工用成熟度(坚熟):果实充分表现出品种应有的外观、色泽、风味和芳香,在化学成分含量和营养价值上也达到最高点,生产上常称为七至九成熟,是制作罐头、果汁、干制品、速冻食品和腌制品的良好原料。 过熟成熟度(完熟):果实在生理上已经达到完全成熟,组织开始松弛,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营养物质开始转化分解,此时,还可以作果汁、果酒的原料,对于一些要求积累脂肪和淀粉的原料,如核桃、板栗等必须要在此时才开始采收。后熟:对一些质地柔嫩的果蔬,采收较生,采收后使其在自然条件下继续成熟,称为后熟。利用人工的方法加快后熟,称为催熟。 三、新鲜度 加工所用果蔬必须新鲜、完整,否则,果蔬一旦发酵变化就会有许多微生物的侵染,造成果蔬腐烂,这样不但质量差,而且导致加工品带菌量增加,使杀菌负荷加重,而按原定的杀菌公式即有可能导致加工品的杀菌不足。若增加杀菌时间或升高杀菌温度则会导致食用质和营养成分的下降。 果蔬原料的生物性决定了其新鲜度不容易保持,但是,果蔬采收季节性强,上市集中,加工需要量又大,为了维持均衡生产和延长加工期,不能及时进行加工的原料,可以采用暂时贮存的措施,以保证原料的新鲜度。常用的保存方法有:短期贮存:设置阴凉、清洁、通风、不受日晒雨淋的场所,在自然条件下临时贮存。由于贮存条件不能控制,贮存时间只能很短。 较长期贮存:通过控制贮存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使采收后的果蔬的生命活动仍在进行,但养分消耗降到最低,使原料保持新鲜和较好的品质,可以较长期贮存。 防腐保存:防腐保存主要盐腌、亚硫酸防腐和防腐剂防腐三种方法。

果蔬加工工艺设计复习资料整理

果蔬加工工艺复习提纲 填空题 1、果蔬干制要求原料有的干物质含量。 2、大小分级是分级的主要内容,方法主要有分极和分级。 3、常用的化学洗涤剂有盐酸、、漂白粉和。 4、果蔬去皮的方法主要有手工去皮、、热力去皮和真空去皮。 5、果蔬所用的抽空液常用盐水和护色液。 6、酶褐变的关键作用因子有酚类底作物、和。 7、果蔬罐藏容器主要有、和蒸煮袋。 8、装罐方法可分为和。 9、在干燥介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湿度愈低,则空气的愈大,果蔬的干燥 速度。 10、果蔬汁澄清的方法有、明胶单宁法、和其它方法。 11、蜜饯的糖制方法可分和两种。 12、果蔬汁原料要求出汁率,取汁。 13、蔬菜腌渍加工原料一般要求水分含量,干物质多,肉质厚,风味, 粗纤维少者为好。 14、目前常用的果蔬分级机械有分级机,振动筛和。 15、液去皮处理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16、果蔬抽真空方法具体有法和法。 17、果蔬罐头排气的方法有和真空排气法。 18、绝大多数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在基质中具有最大的抗热力,随着食品 下降,其抗热力逐渐下降甚至受到抑制。 19、罐头冷却用水必须清洁,符合标准。 20、影响果蔬干燥速度的因素有干燥介质的温度,相对湿度、、果蔬的种类状态 和。 21、对果蔬汁能起到均质作用的设备有、趋声波均质机和。 22、高甲氧基果胶胶凝过程中,酸起到消除果胶分子中的作用,使果胶分子因 氢键吸附而相互连成网状结构。 23、果蔬干制要求原料内质厚而,粗纤维。 24、果蔬加工原料选择时应考虑原料的、和新鲜完整、饱满的状诚。

25、常用的化学洗涤剂有、氢氧化钠、和高锰酸钾。 26、果蔬去皮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去皮、碱液去皮、和真空 去皮。 27、抽空处理的条件和参数主要有真空度、、抽气时间和。 28、酶褐变的关键作用因子有、酶和氧气 29、罐藏工艺中空罐的准备工作包括空罐的检验、和。 30、排气方法主要有和。 31、自然干燥一般包括的干燥作用和干燥作用两个基本因素。 32、酶法澄清果蔬汁时果胶酶作用的适合pH为,温度。 33、形成良好果胶胶凝最适合的比例是果胶含量,糖浓度65-67%。pH值2.8-3.3。 34、果蔬干制要求内质而致密,粗纤维少。 35、蔬菜腌渍加工原料一般要求水分含量较少,干物质,风味特殊,粗纤维少 者为好。 36、果蔬分级包括大小分级、分级和色泽分级。 37、碱液去皮时三个重要的参数是、和碱液温度。 38、果蔬常用的抽空液为糖水、和。 39、在果蔬加工预处理中常用的防止酶褐变的方法有食盐水护色、、酸溶液 护色、热处理护色和。 40、影响罐头食品传热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罐头容器的种类和型式、食品种类和装罐状态、 和。 41、罐头的冷却按冷却介质可分为和。 42、影响果蔬干燥速度的因素有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气流循环速度、 和原料的装载量。 43、果蔬汁的脱气方法主要有、置换脱气法和。 44、果胶物质以原果胶、和三种状态存在于果蔬中。 45、果酱类制品浓缩的方法有常压浓缩和。 46、果蔬干制要求原料厚而致密,粗纤维少。 47、果蔬原料根据其成熟度的不同,一般可划分成绿熟、和。 48、果蔬分级包括分级、成熟度分级和分级。 49、碱液去皮时三个重要的参数是碱液浓度,处理时间和。 50、抽空处理的条件和参数主要有、温度、和果蔬受抽面积。 51、在果蔬加工预处理中常用的防止酶褐变的方法有食盐水护色,亚硫酸溶液护色、

果蔬加工工艺学尔雅满分答案

—————————————————————————————果蔬加工工艺绪论(一) 1 下列不属于果蔬加工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包括()。 A、长期保存 B、经久不坏 C、物美价廉 D、随时取用 正确答案:C 2 蔬菜加工量占蔬菜生产总量的(大致的数据)()。 A、0.05 B、0.1 C、0.15 D、0.2 正确答案:B 3 下列国家中,蔬菜和瓜果收获面积居于世界第二位的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正确答案:C 4 果蔬产品加工是食品加工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确答案:√ 5 我国果蔬产品加工水平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正确答案:× 果蔬加工工艺绪论(二) 1 下列不属于我国果蔬加工集中区域省份的是()。 A、浙江 B、山东 C、河北 D、福建 正确答案:C 2 中国番茄酱的生产居世界第几位?()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正确答案:C 3 下列不属于脱水蔬菜种类的是()。 A、洋葱 B、香菇 C、银耳 D、菠菜 正确答案:D 4 中国果蔬产品的加工程度比较低。() 正确答案:√ 5 中国果蔬加工工业的发展目标中提出采后损失率要下降到30%。()正确答案:×

原材料及其预处理(一) 1 下列因素能够对产品加工工艺产生影响的是()。 A、原料的基本化学组成 B、原料的组织结构 C、原料采后的生理特性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D 2 下列不属于新鲜果蔬原料的特点的是()。 A、易腐性 B、季节性 C、稀有性 D、区域性 正确答案:C 3 下列不属于罐头制作的基本工艺包括()。 A、排气 B、杀菌 C、真空 D、密封

正确答案:C 4 柠檬是适合鲜食的水果。() 正确答案:× 5 在南方,水果加工不存在季节性。() 正确答案:× 原材料及其预处理(一) 1 下列因素能够对产品加工工艺产生影响的是()。 A、原料的基本化学组成 B、原料的组织结构 C、原料采后的生理特性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D 2 下列不属于新鲜果蔬原料的特点的是()。

果蔬干制加工

果蔬干制加工 一、原料处理 大部分果蔬均可干制(除芦笋、黄瓜、番茄等)。对原料的总体要求:果品干物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风味好,核小皮薄;蔬菜原料要求肉质厚,组织致密,粗纤维少,新鲜饱满,色泽好,废弃部分少。不同的果蔬种类和品种原料选择和处理方法不同。 二、干制方法: 分为自然和人工干燥两大类。 (1)自然干制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干制食品的方法:晒干、风干、阴干。 优点:方法和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管理比较粗放,能在产地和山区就地进行,且能促使未完全成熟的原料进一步成熟。 缺点:干燥过程缓慢,时间长;干燥过程不能人为控制,产品质量较差;劳动力多场地大,易遭受污染和灰尘、虫害;受气候条件限制。 (2)人工干制 在常压或减压环境重用人工控制的工艺条件进行干制,有专用的干燥设备。常见的干燥形式及特点如下: 空气对流干燥:最常见,常压下进行,物料可分批或连续。 滚筒干燥:适宜于番茄酱、马铃薯泥及耐热的果蔬酱类的干燥;滚筒表面温度高(145℃),使产品出现煮熟味和不正常的色泽,若采用真空降低温度,则设备和使用成本高。 真空干燥:适合于高温下易氧化或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的食品,能基本保持食品原有的结构、质地、外观和风味,并可轻微膨化。气压332~665 Pa,37~82℃。冷冻升华干燥: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的色香味;特别适合热敏性高和极易氧化的食品,能保存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冻干食品具多孔结构,具有理想的速溶性和快速复水性;最好地保持原物料的外观形状;低温脱水抑制了氧化过程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升华过程中避免了果蔬内部成分的迁移;保存期长,食用方便;生产成本高。

三、干制品的包装、贮藏和复水 (1)包装: 包装前干制品的处理 回软处理使干制品变软,水分均匀一致 防虫处理烟熏,严格控制甲基溴的使用量 速化复水处理压片、刺孔和破坏细胞等 压块脱水蔬菜的压块必须同时利用水、热与压力的作用,常用螺旋压榨机。环境要求:低温干燥清洁通风气调(RH<30%) (2)贮藏: 影响贮藏效果的因素:原料的选择与处理,干制品的含水量,包装、贮藏条件及贮藏技术等。含水量越低,保藏效果越好;贮藏环境低温干燥、避光,0~2℃,不可超过10~14℃。 (3)复水 干制品复水后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是衡量干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 干制品的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干制品的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一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水的用量和质量关系很大。复水率 R复 = m复/m干

蔬菜干制品

上海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Q/SHYK0003S-2017 蔬菜干制品 2017-09-18发布 2017-09-30实施 上海贻坤农产品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结构和格式按照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编制。 本标准参照 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限量》、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制定。 本标准由上海贻坤农产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贻坤农产品有限公司、上海贻坤农产品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俊伟、周新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蔬菜干制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蔬菜干制品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及保质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鲜蔬菜为原料,经过挑选,自然晾干或人工加工烘干,分装而成的蔬菜干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贺志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物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 5009.1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14553 粮食、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NY/T 1081 脱水蔬菜原料通用技术规范 NY/T 761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果蔬加工工艺复习材料教学提纲

果蔬加工工艺复习材 料

果蔬工艺学复习材料 绪论 1果蔬加工的概念:指以新鲜的果品或蔬菜产品为原料,根据其加工适应性,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制成各种无生命特征的、能长期保藏的加工制品的过程。 2果蔬加工工艺学:研究果蔬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果蔬采后处理方式: 一是贮藏保鲜,依靠维持产品本身的生命活动,即耐贮性和抗病性使产品得以保存,最后仍以鲜品形式供应消费; 二是加工,它是以新鲜果蔬产品为原料,经过各种处理,制成加工品后供应消费。 但两者的目的相同,均延长了果蔬产品的供应期,提高其附加值。 4果品蔬菜加工的意义 ⑴使产品长期保藏,减少损失——最初动因 (2)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满足物质需求,使产品升级增值,获得更高经济价值 ⑶果蔬加工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⑷果蔬加工可以为特殊行业提供必需品。 5果蔬加工工艺学的研究内容 ①加工过程,即工艺流程或工艺路线 ②加工方法,即每道工序的具体操作规范 6.确定某一具体加工工艺的注意点: ①要有经济头脑②要有安全意识③要有营养观念④要有环保精神 第一章果蔬加工的保藏原理 1果蔬及其制品败坏的主要原因

食品败坏:指食品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状态,质量变差而不宜食用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变色、变味、浑浊、沉淀、生花、长霉、腐烂等。 ⑴生物因素(主要是微生物活动) 首要原因:有害微生物(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 重要原因:产品杀菌不彻底; (2)化学因素(引起变色、变味、维生素损失等) ①酶的作用(引起变色、变味、变软、营养价值降低等) ②非酶作用(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等引起的非氧化褐变) (3)物理因素(光、温度、压力和湿度等) 通过引起化学变化或改变微生物生存环境引起食品败坏。 (4)物理化学因素 混浊果汁、果肉饮料、蛋白质饮料等不稳定体系,颗粒分散或乳化得不好,会在保质期内发生沉淀,引起败坏。 2果蔬加工保藏的主要方法 (1)加热杀菌,如:巴氏杀菌,常压杀菌,高压杀菌 (2)冷杀菌,如:紫外线杀菌,辐射杀菌,超高压杀菌等。 (3)控制水分活度,当食品的Aw<0.7时,食品具有比较好的微生物安全性。 如:脱水,添加亲水性物质(盐,糖,多元醇) (4)提高渗透压(5)控制pH (6)降低温度 (7)改变气体条件(8)使用添加剂 3 果蔬加工保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保藏原理:无生机原理、假死原理、不完全生机原理和完全生机原理。 (1)无生机原理:

果蔬加工工艺学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果蔬加工保藏原理及预处理 1、简述糖、果胶、有机酸、维生素、含氮物质、色素、单宁、芳香物质等果蔬主要化学成分的加工特性。 1. 单糖、双糖、多糖的某些加工特性 a糖是果蔬体内贮存的主要营养物质,是影响果蔬制品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b 糖是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结合果蔬含水量高的特点,加工中应注意糖的变化及卫生条件, c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 d糖在高温下自共存时,是发生美拉德非酶褐变的重要反应底物,影响制品色泽;身的焦化反应,影响制品色泽。 e淀粉与加工相关的特性:①淀粉不溶于冷水,当加温至55-60度时,即产生糊化,变成带黏性的半透明凝胶或胶体溶液,这是含淀粉多的果蔬罐头汤汁混浊的主要原因。②淀粉在与稀酸共热或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5.含氮物质与加工的关系 色素:果蔬产品及原料的色泽对人们有着很大的影响,正常的鲜艳的色泽对人们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色泽作为判定成熟度的一个指标,同时,果蔬的色泽同其风味、组织结构、营养价值和总体评价也有一定的关系。 2.果胶的加工特性: ①利用原果胶可在酸、碱、酶的作用下水解和果胶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等性质,可以从富含果胶的果实中提取果胶。 ②果胶在人体内不能分解利用,但有帮助消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属膳食纤维范畴,是健康食品原料。 ③果胶作为增稠剂且具很好的胶凝能力,广泛用于果酱、果冻、糖果及混浊果汁中。 ④果胶酸不溶于水,能与Ca2+.Mg2+生成不溶性盐类,常作为果汁、果酒的澄清剂。 3果蔬中有机酸对加工的影响 a对风味的影响果蔬及其加工品的风味决定于糖和酸的种类、含量和比例 b. 对杀菌条件的影响酸或碱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热变性,微生物细胞所处环境的PH值,直接影响微生物的耐热性,一般说来细菌在PH6-8时,耐热性最强。 c. 对容器、设备的腐蚀作用由于有机酸能与铁、铜、锡等金属反应,促使容器、设备的腐蚀,影响制品的色泽和风味,因此加工中凡与果蔬原料接触的容器、设备部位,均要求用不锈钢制作。 d.对加工制品色泽的影响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脱镁,变成黄褐色的脱镁叶绿素;花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中性、微碱性条件下呈紫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单宁在酸性条件下受热,变成红色的“红粉”(或称鞣红)等。 e.对加工品营养成分和其他加工特性的影响 1.使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和多肽片段 2.导致蔗糖水解为转化糖 3.影响果胶的胶凝特性等。 4.维生素的加工特性: 1、色泽变化的影响

果蔬加工工艺学试卷2

一、填空题(1分×10) 1、和是限制和消除盐渍制品酶促褐变的主要方法。 2、食品中所含的水分有和 3、果蔬原料破碎前应加入或进行 4、蜜饯的糖制方法可分和两种 5、酶法澄清果蔬汁时果胶酶作用的适合pH为,温度 6、酶褐变的关键作用因子有酚类底作物、和 7、果胶物质以原果胶、和三种状态存在于果蔬中 8、影响罐头食品传热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罐头的初温和杀菌锅的形式及罐头在杀菌锅中的状态。 9、酶法澄清果蔬汁时,加入酶制剂的与澄清时间成 10、液去皮处理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二、选择题(1分×40) 1、导致食品败坏的因素里能可以使大部分食品失去食用价值的因素() A、化学因素 B、生物因素 C、物理化学因素 2、采取降低PH、提高渗透压等措施属于以下哪种保藏原理() A、无生机原理 B、假死原理 C、不完全生机原理 3、以下可以作为干制产品最好的原料是() A、苹果 B、白菜 C、枣 4、以下哪种气体可作用于果品蔬菜加工中原料的护色气体() A、CO2 B、SO2 C、O2 5、果蔬汁按照工艺和状态分类,以下不符合的是() A、混浊果蔬汁 B、浓缩果蔬汁 C、糖浆果蔬汁 6、澄清果蔬汁加工特有工序均含以下哪种工艺() A、均质 B、脱气 C、精滤 7、含糖量≤45.0g/L的葡萄糖酒称为() A、干葡萄酒 B、半甜葡萄酒 C、甜葡萄酒 8、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最适温度为() A、14-16℃ B、18-20℃ C、>30℃ 9、白葡萄酒向以下哪个工艺中添加SO2可以防止其褐变() A、压榨取汁 B、澄清 C、陈酿 10、葡萄哪个部分富含葡萄酒特殊成分() A、果梗 B、种子 C、果皮 11、在以下葡萄酒酿制工艺过程中,不属于SO2处理作用的是() A、沉淀作用 B、抗氧化作用 C、增酸作用 12、醋酸发酵中醋酸菌利用何种原料进行发酵的() A、乙醇 B、乙酸乙酯 C、葡萄糖 13、下列条件中不是发生果蔬酶促褐变的必要条件的是()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果蔬加工工艺学思考题 一、1、果蔬加工、预处理、工艺成熟度的概念? 2、糖、果胶、有机酸、单宁等成分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3、食品败坏的原因及主要的保藏方法及原理? 4、果蔬原料分级、清洗、去皮、漂烫、抽空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果蔬变色的原因及加工工序中采取的护色措施? 二、1、果蔬罐藏、商业无菌、F值、罐头顶隙、罐头食品的冷点等概念 2、罐藏食品有哪些优点? 3、罐藏食品按酸性大小分哪几类? 4、影响罐头食品传热的因素? 5、影响罐头食品杀菌的因素? 6、果蔬罐头加工工艺过程 7、罐头食品排气的目的意义? 8、罐头食品加热杀菌有哪几种方法?杀菌后为什么要立即冷却? 三、1、水分活度与干制品保藏的关系? 2、干制机理? 3、影响干制速度的因素? 4、果蔬干制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有哪些? 5、隧道式干制设备的种类及其特点? 6、果蔬干制品后处理包括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 7、如何提高干制品的质量? 四、1、简述食糖的保藏作用? 2、高甲氧基果胶、低甲氧基果胶的凝胶原理及影响因素? 3、糖制的方法有哪两种?对原料有何要求?各有什么特点? 4、果脯蜜饯在加工贮藏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5、果蔬糖制品的返砂、流汤? 6、转化的意义和作用? 7、糖的溶解度与晶析、吸湿性与潮解和果蔬糖制品品质的关系?

8、生产中如何保证生产高质量的果蔬糖制品? 五、1、蔬菜腌制的概念?食盐的保藏作用? 2、蔬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发酵作用有几种,产物各是什么? 3、腌制蔬菜保脆、保绿的方法? 4、蔬菜腌制品色、香、味形成的机理? 5、发酵性和非发酵性蔬菜腌制品的特点? 6、如何提高蔬菜腌制品的质量? 六、1、果蔬速冻的概念? 2、水分冻结和食品冻结有何不同? 3、快速冻结和慢速冻结对速冻果蔬食品品质的影响? 4、速冻果蔬在冻藏期间的变化有哪些? 七、1、鲜切果蔬的概念? 2、鲜切果蔬加工的技术基础? 3、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有哪几个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