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第十章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第十章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正如第一章中所述,我们强调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MP),提倡尽量采用非化学防治的办法,但就当今社会

的需求和科学的发展而言,在目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的需求和科学的发展而言在目前及今后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化学防治在IMP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农药仍然是植物

保护主要的物质基础。

保护主要的物质基础

农药是动态发展的特殊商品,新品种总要不断地取代老品种,以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特别是20世纪品种以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特别是

80年代以来,全社会对农药的属性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简单说来就是生物活性高、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和环境相容性好。因此,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始终是农药科学和农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我国在加入后为了应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情况

WTO后,为了应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情况,及时调整了我国农药产业的发展方针,逐渐由仿制转向创制。到目前为止,已有20余个我国自主开发的新农药获得临时登到目前为止已有

记,标志着我国新农药的研发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化学、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化学化工、生物、农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分工协作,按照严密组织的工作程序,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试验。新农药的研制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在研究阶段,主要目的是从大量的化合物中筛选出新的农药活性化合物,发现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优化,筛选供开发的候选化合物。在开发阶段,则主要是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开发试验和安全性评价,最后选定农药新品候选化合物进行开发试验和安全性评价最后选定农药新品种,进行工业化开发并商业化。

第一节化学合成与工艺研究

一、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

选定正确的先导化合物,是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核心环节。创制一个新的农药品种要耗费上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但节创制个新的农药品种要耗费上亿美的巨额资金但这些经费大部分花在后期的开发阶段。如果在前期研究阶段能正确选定先导化合物则有可能用相对少的人力和资金投能正确选定先导化合物,则有可能用相对少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就能使新农药开发成功。相反,如果选错了先导化合物,则会导致后期开发失败而造成人力和资金的巨大浪费因此,则会导致后期开发失败而造成人力和资金的巨大浪费。因此,发现和选定先导化合物对于提高开发成功率和节约开发成本有重大意义。

所谓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是指通过生物测定,从众多的候选化合物中发现和选定的具有某种农药活性的新化合物,一般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并有衍生化和改变结构的发展潜力,可以用作起始研究模型,经过结构优化,结构的发展潜力可以用作起始研究模型经过结构优化开发出受专利保护的新农药品种。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主要途

径有:

(一)随机筛选(Random screening)

g

这种途径的基础是直接针对作物的害虫、病原物和杂草,活体筛选供试化合物的可能活性用这种方法发现的活性化活体筛选供试化合物的可能活性。用这种方法发现的活性化合物完全是依靠机遇,化合物活性和生化机制是不可预测的。例如除虫脲和其它苯甲酰苯基脲类化合物是以敌草腈和敌草隆化学结构为基础设计的除草剂结构而合成的然而在活性隆化学结构为基础设计的除草剂结构而合成的,然而在活性筛选中却意外地发现了它独特的杀虫活性。

近年来,随机筛选的重点放在具有新颖化学结构的化合

物方面,特别是:①在分子中引入过去农药分子中少见的元

素,如氟、硅、锡等原子或基团,特别是含氟基团的引入,

往往可明显提高活性,近年来获得很大成功。②新型杂环化

合物。由于杂环化合物结构多种多样,潜力很大,有些杂环合物由于杂环化合物结构多种多样潜力很大有些杂环

可能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意想不到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同样

获得很大成功。

随机筛选的优点是思路广阔,发现新颖化学结构及新型

生物活性的机会较多。缺点是工作量大,相对成功率很低,生物活性的机会较多缺点是工作量大相对成功率很低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靠随机筛选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是越来越困难了。尽管如此,这种方法仍是目前采用的创制新农药的基本方法。

(二)类推合成(Analogue synthesis)

类推合成即对已经开发的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行衍生合成,类推合成即对已经开发的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行衍生合成开发新的农药品种或发现新的二次先导化合物,这样合成出来的化合物就是模仿分子(me-too molecules)。这种来的化合物就是“模仿分子”(me too)这种途径在磺酰脲类除草剂、三唑类杀菌剂、有机磷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开发中获得普遍成功这种办法最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开发中获得普遍成功。这种办法最省时省力、投资小、收益大,但很难发现有新的作用机制的新型先导化合物。

(三)天然产物模型(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 model)天然产物作为一种途径即从天然存在的化学品中获得具

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如从沙蚕中获得杀虫先导化合物

沙蚕毒素,然后进行类推合成开发出杀螟丹、杀虫双、杀虫

单、杀虫磺、杀虫环等。最有名的当然是从天然除虫菊中发

现除虫菊素这样的杀虫先导化合物,然后类推合成,开发出现除虫菊素这样的杀虫先导化合物然后类推合成开发出

当今几十个高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品种。天然产物毒扁豆

碱通常认为是合成稳定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先导化合物,

从而经设计改造合成了西维因、速灭威、异丙威、害扑威、

克百威和涕灭威等。

从天然产物模型发现先导化合物有利的一面是天然产物可提供多种新颖独特的分子结构,筛选的范围较广,成功率较高,可提供多种新型的作用方式。以杀虫活性物质为例,较高可提供多种新型的作用方式以杀虫活性物质为例

除对昆虫的毒杀作用外,还可能有忌避作用、抗产卵作用、拒食作用、干扰生长发育、影响行为控制等作用。天然产物本身有较好的环境相容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许多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过于复杂,用作先导化合物进行模拟合成或结构优化时难度较大;许多天然产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甚微,显示的生物活性不高,增加生物筛选的困难,容易漏筛;许多天然产物以多组分混合物形式存在,相当一部分对光和热不天然产物以多组分混合物形式存在相当部分对光和热不稳定,给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带来困难。但总体来说,天然产物模型是发现先导化合物的重要途径,近20年来直

年来一直是农药化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四)生物合理设计(Biorational design)

Bi ti l d i

以靶标生物体生命过程中某个关键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为研究模型人为设计合成扰此作用机制的化合物从中为研究模型,人为设计合成干扰此作用机制的化合物,从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然后进行结构优化开发。

生物合理设计的总体思维可分为下述三步(以杀虫剂为例):第一步:研究昆虫的某一生化途径,该途径对昆虫而言

第一步研究昆虫的某一生化途径该途径对昆虫而言是生命攸关的。研究该途径的某一环节,该环节是易受攻击的命过程的薄弱环节如果干扰这环节昆虫将死

的生命过程的薄弱环节,如果干扰这一环节,昆虫将死亡。

第二步:研究如何干扰上述的那个环节,即研究干扰的机制。昆虫生化途径几乎都和许多酶系或受体有关,如果干扰某种酶系或受体,则这一生化途径将中断,昆虫就会死亡。

第三步:根据研究清楚的靶标(酶或受体),人为地设计这种靶标的抑制剂,合成筛选出的杀虫剂就是生物合理设计的杀虫剂。

生物合理设计可分为已知靶标结构的分子设计和未知靶

标结构的分子设计。由于农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靶标通常都标结构的分子设计由于农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靶标通常都

是一些生物大分子(酶、核酸、受体等),它们的三维结构

在定程度上决定了个有效药物分子在化学结构上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有效药物分子在化学结构上的要求。因此,在已知靶标三维结构的情况下,科学家就可以从空间及电性等方面出发,在分子和电子水平上探索药物和靶标的相互作用及构效关系,进而采用数据库搜索、连接法、原子生长及碎片生长等方法进行药物分子设计。由于这种方法是从靶标的三维结构出发直接设计药物分子因此这种设计又从靶标的三维结构出发直接设计药物分子,因此这种设计又称为直接设计。

但目前绝大多数靶标的三维结构并不清楚。在这种情况

下就只能依靠诸如分子学、量子化学等理论计算方法、二维

或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及非线性定量构效关系分析等手段,

对不同结构类型但具有相同作用靶标的药物分子进行系统的对不结构类型但具有相作靶标的药物分进行系统的

构效关系研究,提取出共同的药效基团,进而反推靶标的三

维结构以指导药物分子设计。这是以假想的靶标三维结构间维结构以指导药物分子设计这是以假想的靶标三维结构间接地设计药物分子,因此这种设计又称为间接设计。

上述4种途径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途径发现先导化合物后,必然要经过系统的结构论采用何种途径发现先导化合物后必然要经过系统的结构修饰,获得一系列类似化合物,这个过程称为先导优化

(lead optimigation),从中筛选出可供商品开发的候选化合物。同时在优化过程中,由于一次先导化合物经过较大的结构改变,包括分子骨架的改变,可能产生二次先导化合物。这样反复进行多次结构改造,产生更高层次的先导化合物,这个过程称为先导展开(lead development)。这样,从一个原始的先导化合物就可展开产生多个层次的先导化合物,个原始的先导化合物就可展开产生多个层次的先导化合物进而优化获得多个候选化合物,使商品开发成功的机会大为增加。

二、小试研究和中试研究

在先导化合物发现及优化阶段,化学合成的目的是尽快

在先导化合物发现及优化阶段化学合成的目的是尽快获得化合物纯品提供作生物筛选,并不计较合成反应的收率多少和成本高低;而在小试研究(laboratory research)阶段,其目的在于选择适合于选定化合物工业生产的合成路线,工艺条件和设备,尽可能提高质量和收率,并提出分析方法,三废治理措施等,结合药效,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中试验研究提供依据。小试中的化学合成及工艺研究包括下列内容:

下列内容

()选择合成路线

1)选择合成路线。对某一选定化合物的主要合成路线进行分析和试验,通过原料来源、设备条件、能量消耗、反应收率、成本等综合比较,选出工业上合理的工艺路线和合成方法,并完成探索合成试验。

(2)合成条件优化。对影响质量和收率的各主要因素,原料配比、加料顺序、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物料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压力、反应时间及必要的宏观动力学研究等进行优选,确定优化反应条件,并多次实验证实。

(3)测定和合成反应有关的理化数据,如热量、黏度等,为设备选型及进一步的工业性试验提供依据。

(4)制定原料、中间体、产品的分析方法。

(5)进行物料能量衡算,初步评价其经济效益。

(6)提供适量合格产品进行田间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提供适量合格产品进行田间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中试研究即中间试验(scale up)是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下列内容:

(1)验证小试结果。

2)根据工程放大的需要,建立定规模的中间试验装置()根据工程放大的需要建立一定规模的中间试验装置(全流程或单元操作),考验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操作条件的靠性测定物料衡热衡及制定程控制方案的可靠性,测定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及制定过程控制方案。(3)主要设备材质选择和设备选型。

(4)较长周期稳定和连续运转。

)较长周期稳定和连续运转

(5)三废治理方案。

6)原材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分析方法和建立产品质量标()原材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分析方法和建立产品质量标准。

(7)产品应用研究。

)产品应用研究

(8)中试技术及中间评价。

(9)基础设计与最终评价。

新农药研究开发程序可简单归结为:小试研究(基础研究)→概念设计→中间试验(过程研究)→基础设计(工业规模)。

第二节生物筛选与作用机理

一、生物筛选在新农药研究与开发中的意义

生物筛选(Biological screeming)的含义是:采取一定的可重复的方法和步骤,用一定剂量的候选化合物处理供试生物材料,根据供试生物材料的反应并经过特定的统计分析后,选出有效化合物供进一步商品化开发,或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物进步研究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2018年度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8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落后,施肥施药装备差,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 —1—

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在2016年、2017年启动实施34个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拟发布15个任务方向,其中任务1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任务2-15为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类,拟安排国拨经费6.88亿元。 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 1. 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和制剂研发与示范 研究内容:围绕解决我国主要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品种—2—

新农药研究与开发重点

1.农药利弊 利:高效,速效,方便,适应性广,经济效益显著 弊:对非靶标毒害,环境污染,有害生物易产生抗药性,三致,三R 2.30年来农药发展面貌:品种在更新,活性在提高,毒性在降低 3.我国农药发展方针:仿制——以仿为主,仿创并举——自主创新 4.我国农药创制情况:乙蒜素杀虫双 5.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将合成工艺研究的结果转变为工业化生产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以工程的观点,收集整理与过程有关的技术资料,加上设计人员的经验等为依据进行设计,指导中试装置设计和中间试验,并对合成工艺不足进行完善。它是实验室工作到工业化生产的飞跃,重点在于经济和技术。 6.初筛分为普筛和定向筛选。可进入复筛的要求:杀虫剂初筛浓度1‰,死亡率>80%,杀菌剂活体测定浓度0.5‰~1‰,防效>65%,离体测定浓度0.05‰~0.1‰,抑制率>80%,除草剂浓度0.75~2.25kg/ha,抑制率>80%,植物生长调节剂0.01‰~0.1‰。 7.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内容:评价入选化合物对环境生物的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残留性、移动性和富集性,预测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为新农药的开发与安全使用,预防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8.农药登记时要求有两年四地的残留量测定数据。 9.在课题立项是,要对文献充分调研,是项目具有新颖性,避免重复研究不能取得专利而浪费投资。 10.农药登记包括临时登记、品种登记和补充登记。 11.先导化合物:指通过生物筛选,从众多化合物中发现和选出的具有某种农药活性功能的新化合物,一般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并有衍生化和改变结构的发展潜力,可以用作起始研究模型经过结构优化,开发出受专利保护的新农药品种。 12.现在新农药开发的重要的前提是考虑其环境相容性,其次是生物活性。 13.先导化合物的意义:可以缩短新农药的开发周期,降低投资,提高成功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14.什么是新化合物:未曾用于农药研究开发的化合物。包括全新合成的文献未报道过的新型化合物和未经农药筛选过的已知化合物。 15.新农药分子设计的基本思路必然要以化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化学角度要考虑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合理性和合成的可能性,预测理化性质;从生物学角度要考虑化合物对假定靶标可能产生的生物活性,预测生物效应。 16.新农药分子设计的演变 化学方面:早期——引入有毒原子或基团。70年代及以后——以现代有机化学为基础,分子设计中引入极性,电子排布概念,借助计算机实现定量计算及预测化合物性质;生物活性测定水平提高,构效关系定量水平;合成方法引进合成子途径。有经验发展到理论指导方面。近年来——发展到结构/抗性,结构/毒性,结构/环境归趋研究。 生物学方面:早期——分子设计依靠形态学,形态学,生理学研究,依据知识水平低,复杂无法处理,盲目性。近年来——设计思路提高至生化,分子生物学水平,减少盲目性,可进行毒性等研究。 最近,生物学化学结合。 17.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途径可归纳为四类:随机合成筛选法,类同合成法,天然活性物质模型法和生物合理设计 18.随机合成主要内容包括新化合物分子设计和合成以及生物测定活性。 19.随机合成中,分子设计的重点放在新颖的化学结构及新的分子骨架方面。 20.随机合成中新农药分子设计思路在以下几个领域: ①分子中引入少见元素②设计和合成新的杂环结构③利用有机化工副产物或其他化工行业中间体作为新化合物起始原料④立体化学思路⑤模拟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全合成或半合成进行结构衍生化改变⑥亚结构联结思路。 21.随机合成要求多靶标、全方位的探索生物活性。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化学农药的使用能够控制病虫害,增加作物的产量,但在土壤、空气和粮食中的残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微生物农药是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由它加工而成的、具有杀虫、杀菌、除草、杀鼠或调节植物生长等活性的物质,包括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Bt制剂、病毒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和真菌除草剂;后者主要指微生物所产生的一些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修饰物。微生物农药由于其广谱、高效、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农药的种类、特点、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1.传统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的比较 1.1传统化学农药产生的危害 1.1.1对土壤的影响 传统化学农药施用以后,一部分残留在农作物表面,一部分直接进入土壤,被土壤颗粒吸附。大气中的残留农药和农作物上的农药经雨水淋洗进入土壤,直接或间接与土壤接触,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影响土壤的腐熟和透气性,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1.1.2破坏生态平衡 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灭了害虫的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种群急剧上升。有些次要的害虫,由于天敌数量急剧减少,很快发展为主要害虫。 1.1.3产生抗药性 针对一种害虫长期使用同种农药,往往会使其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农药浓度及用药频率增加,使农药残留更高。 1.1.4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化学农药在蔬菜水果上的残留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农药通过饮食或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致癌,危害人体健康。 1.2微生物农药的优点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1)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良好。病原

新产品开发试卷(B)及答案

新产品开发试题(B) 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共15分,每体3分) 1、产品的核心层代表消费则者在使用该产品的过程中和使用后可以获得的基本消费利益。() 2、新产品必须需求以一定的技术进步为基础。() 3、产品组合是一个企业所经营生产的所有产品项目和产品项的总称。() 4、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投入生产至停止生产的全过程。() 5、市场营销业务包括产品、定价、促销和分销四个组成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下列不属于新产品实体特性的是() A、功能特性 B、改进特性 C、结构特性 D、美学特性 2、“3P”中的“促销”其英文拼写是() A、Product B、plqic C、Promotion D、Price 3、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需大量增加分销渠道的阶段是()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4、产品组成中消费者或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和感觉到的那部分是() A、产品有形层 B、产品无形层 C、产品核心层 D、产品延伸层5、产生新产品设想的直接原因是() A、顾客的需要 B、竞争对手 C、政府机关 D、科技 6、对新产品设计决策限制最严格的部分来自() A、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 B、企业条件的限制 C、目标市场消费行为 D、经营环境的限制 7、新产品的市场试验即() A、促销 B、试销 C、市场调查 D、投放市场 8、新产品站稳脚跟后,开始向纵身发展,表明新产品进入了() A、成长期 B、成熟期 C、衰退期 D、投入期 9、对于文化对消费影响的研究我们首要研究的是() A、文化变化 B、传统文化 C、地理环境 D、历史因素 10、下列不属于新产品有形层的是() A、质量 B、价格 C、品名 D、安装 三、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5分) 1、新产品开发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A、市场调研 B、概念开发 C、商品开发 D、样品开发 2、以技术为基础的新产品开发策略有() A、自主开发 B、联合研制 C、购买产品生产许可证或专利 D、企业兼并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任选两题作答)

国内外杀菌剂发展现状

国内外杀菌剂研究开发新进展 浏览人数:398 2009-04-07 目前世界农药市场杀菌剂销售额为75亿美元左右,中国市场为60亿元(人民币)。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水果蔬菜种植面积也将增加,病害的发生在所难免,因此杀菌剂的市场仍在扩大,预计2015年世界杀菌剂市场销售额将达到86亿美元。2008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有效成分)为29.82万吨,同比持平。其中,杀虫剂稳中有降,除草剂需求强劲,杀菌剂市场平稳。 国外杀菌剂发展趋势 农作物能否健康生长,除受虫、草害影响外,对病害的防治亦很重要。随着环保观念的加强和可持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效、低毒、高活性、低残留已成为农药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望21世纪的杀菌剂工业,将呈现以下特点: 1.作用机理独特、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已成为国际上近期的开发重点

近年来国外开发的杀菌剂品种主要是内吸性及选择性较好的,大多具有杂环结构,有些引入氟原子以增加杀菌活性。特别是作用机理独特、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已成为国际上近期的开发重点,总体有三个方向:①针对病原菌抗性开发的新型杀菌剂,如乙霉威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病害灰霉病有特效;②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新型杀菌剂,如吡咯类和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等不仅活性高,且与已知杀菌剂无交互抗性;③为增强作物自身对病害免疫能力的植物激活剂是近年来发展的,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一类新颖农药,如新一代植物防病激活剂活化酯具有“系统自动抗病性”。 2.非内吸性杀菌剂在国内外市场上仍将占据较大份额由于内吸性杀菌剂作用点较单一,病原菌的繁殖速度较快,因此抗性产生较快。同除草剂、杀虫剂相比,内吸性杀菌剂的寿命较短又由于短时期内农业上的转基因技术对杀菌剂工业影响最小对除草剂工业影响最大,因此,新杀菌剂的创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预计新型的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的内吸广谱杀菌剂的应用会逐渐扩大。但从长远看,由于硫制剂、铜制剂、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等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成本低、广谱和不

生物农药的发展与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研究现状_刘保民

2011.01B 总第206期生物农药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农业病虫害所造成的农产品损失每年达到15%~25%.大规模地使用化学农药是当前控制害虫的主要策略。这一措施虽然对于稳定农业产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化学农药的杀虫谱广,田间残效期较长,容易诱发害虫对其产生抗药性,特别是化学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导致妇女流产、婴儿畸变以及诱发人类癌症等各种疾病。因此,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生物农药发展概况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已成为当今农药的发展方向。生物农药是指非人工合成,具有杀虫、杀菌或抗病、除草能力的,并可以制成具有农药功效和商品价值的生物制剂,包括微生物源农药(细菌、病毒、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相对于常规的化学农药而言,生物农药具有作用方式独特,防治对象专一,对天敌等有益生物安全,用量小,降解快,对人、畜、环境风险性低,适用于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特点。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曾明确指出,到2000年要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化学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生物农药的用量达到60%,然而,目前生物农药在全球农药销售总量中仅占2%的市场份额,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我国有关部门提出到2015年,要求生物农药的使用占农药总量的30%~50%,按此比例计算,当前我国农药耗用量每年达120万t,年需生物农药量至少在60万t以上。至2002年底,包括转基因棉花,我国生物农药年产量仅占到农药总产量的10%左右,推广应用面积占到农药总应用面积的12%左右。可见发展生物农药已经成为我国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正式注册的农药生产企业近2000家,品种约250种,年产量近40万t,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其中,化学农药占农药总量的90%以上,生物农药所占比例不足10%,我国农药品种结构老化,高毒品种仍在继续使用,集中表现为“3个70%”,即杀虫剂约占农药总产量的70%,有机磷农药约占杀虫剂的70%,几个高毒老品种,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敌敌畏等约占有机磷农药的70%,这种现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生物农药在我国发展有两个高潮,即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前一个高潮阶段由于当时生物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满足不了生物农药对工艺、贮藏和运输要求的条件,除井冈霉素外,未形成有影响的产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生物技术尤其是微生物技术的进步,为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便利,形成了第二个高潮。据《农药登记公告》统计,我国已商品化的生物农药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和农用抗生素等。 不同种类的生物农药各有特点,病毒类生物农药由于病毒无法离体培养,生产中需要大量养殖昆虫,从而使大规模生产受到限制;真菌类生物农药,由于大量培养抗逆孢子技术没有突破,致使产品的保存期和稳定性达不到农药登记的要求,造成规模化生产存在一定的难度;植物源农药由于需要种植大量植物,工业规模化生产受到土地、植被和生态保护等限制;动物源农药主要是被开发成仿生合成农药,直接开发成生物农药难度很大;转基因植物,由于安全性评价问题也影响其推广应用。以苏云金杆菌为代表的细菌类杀虫剂,由于 山西省芮城县生物农药厂刘保民 与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研究现状 27 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新品开发的必要性

前进的帆 --记新品开发的必要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瞬息万变的国内国际市场中,在竞争越来激烈的环境下,开发新产品对企业而言,是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维护企业生存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新产品的开发可以促使企业迅速占领市场、树立企业品牌策略、做市场的领导者、使用多元化战略,降低公司运营风险、增加产品组合。这也是我司至2010年底走入稳步发展过程中寻找到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同产品一样,也存在着生命周期。如果企业不开发新产品,则当产品走向衰退时,企业也同样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终点。相反,企业如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就可以在原有产品退出市场舞台利用新产品占领市场。一般而言,当一种产品投放市场时,企业就应当着手设计新产品,使企业在任何时期都有不同的产品处在周期的各个阶段,从而保证企业盈利和稳定增长。同时,客户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客户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威胁,企业不得不淘汰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老产品,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机会。新型空调的出现就是对公司的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我们只有不断运用新的技术改造自己的产品,开发新产品,才不至于被挤出市场的大门。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我们不断的开发新产品。现代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想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增强企业的活力。 面对这样巨大的挑战,我司借力中航工业6S管理达标验收计划,开始启动6S管理达标工作,根据公司存在设施陈旧、现场管理落后的状况,对现场进行第一步改造,运用科学的设备布局办法,以本生产单位为中心,保持厂房内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合理划分区域,规划合理的物流路线,逐步展开环境改善工程,力图通过环境改善,强化基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公司形象塑造、制度建设、员工素质提升、良好习惯的养成。 所以,未来我们的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合理引导企业产能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成为拥有国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农药化学课程论文

农药化学课程论文 农药与人类社会 王丽泉2011级2011210423 摘要:农药是防治危害农林牧生产的有害生物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大量农药的使用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为此农药的发展力求“超高效、无毒、无污染”,从有机磷有机氯到新型杂环类的发展,都紧紧围绕着上述方向进行。 关键词:农药、贡献、危害、禁用、环境友好 (一)农药对人类的贡献[1][3] 人类在21世纪面临五大挑战,其中人口和粮食是并存的严峻问题和最严重的挑战之一,粮食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亿吨左右的庄稼毁于病虫害,,由于病、虫、草、鼠害等造成的作物减产幅度达20%~30%,如果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少收成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减少40~60%以至绝产,据统计,农药挽回了每年因其造成的30-35% 谷物损失,大约每年价值3000亿美元。 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仍低于需求,在一些贫困国家,仍有很多人在挨饿受冻,平均3.6秒就有一个人饿死。所以农药作为植物保护的重要手段,农药的使用有效的防治了作物的病虫害,以及杂草的疯长对作物造成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改善了人类的粮食紧缺问题;由于害虫的侵害使棉花大量减产,农药的使用有效的防治了棉铃害虫,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可以说农药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 杀虫剂在疾病载体控制以及生命健康保护的卫生项目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40-60年代,疟疾发生严重,全球有10亿多人口遭受疟疾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前线斑疹、伤寒流行,患者超过 4000万人,死

(完整word版)新产品定义

新产品定义关注的就是从倾听客户的声音出发,洞察市场需求,了解竞争环境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产品线策略并确保和企业业务策略一致,进行有效的产品规划和产品市场营销计划实施。转自 产品创新的流水线 新产品定义是完整的产品创新流程,即从创意产生,产品概念测试,产品定义,产品研发到产品上市推广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它是决定产品开发与否的关键评估,以产品创新获取利润的公司从不会把没有做好产品定义的产品推向市场。 新产品定义的前期阶段的任务是洞察行业及技术的发展趋势,倾听客户,将客户的需求融入到新产品开发中,对细分市场特征和客户价值取向进行认真的调研和预测,增加市场需求分析的准确度,同时将模糊的需求转化成清晰的产品概念,并明确产品的关键成功指标,包括产品功能的取舍。有了新产品定义这一套实用的、可衡量的、可考评的方法,就可以在产品的整个过程的各阶段,做到创新无限,需求清晰,定义明确,开发有序,测试有效,上市成功。 市场营销策划是跟着产品规划走的。具体来讲,“产品定义阶段”主要包括9个过程阶段。 产品定义的9个阶段: 1、了解企业业务策略,确保产品策略与之一致。 2、倾听顾客,将客户的需求融入到新产品计划。 3、制定产品线策略。 4、以客户市场为导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5、形成目标"产品定义"和项目支持计划。 6、与用户一起核对"产品定义",产品定义评审。 7、核对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水平,完成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 8、降低风险-解决"产品可能会成为……"项目。 9、最终产品定义。

第一个过程阶段,即“了解企业业务策略,确保产品策略与之一致”。需要了解公司业计划和策略,需要了解产品和服务事业部未来1到3年内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对客户,竞争对手和销售渠道进行描述,对必需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描述,潜在问题分析和建议,有关产品的第一年战术计划。有了上述的业务计划,就可以指派产品市场经理或项目经理,针对某个具体市场或细分市场中的市场需求,提供出初步的新产品计划。 上述的数据和分析为第二个过程,即“倾听顾客,将客户的需求融入到新产品计划”,提供背景材料。产品经理和产品市场营销工程师基于市场现状和前景,关键客户和目标市场,客户需求,业务策略,现有产品等方面阐述新产品立项的原因,并解释了新产品是否与当前的业务计划及策略保持一致。在这一过程中,要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并且重视这些声音,包括前瞻性地发掘一些消费者并未直说却隐含有此需求的一些期望,让客户在一开始就参与新产品设计,并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做市场细分时,确定产品市场范围,分析潜在顾客的不同需求,根据差异性、可衡量性、可进入性和效益性来决定、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细分市场作为服务对象,这些被选为服务对象的小市场群,称为目标市场。 通过精心准备的内部头脑风暴会议和客户焦点组访谈,检验当前产品可能的消费缺憾。对消费者要洞察产品是那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其感情诉求点是什么,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召开消费者座谈会更深入、细致地发现消费者满意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需求。 为了切身了解客户的需求,有些产品设计的市场和研发团队尝试运用基于客户情形,透过观察客户,叙说故事,编写剧本,再现客户情境和体验,从而沟通传达客户需求的剧本导引设计法,利用人类内心思考、言词表达的编故事、说故事的基本能力,将设计者及产品开发有关人员带入产品使用时的情境,透过这种情境故事,让设计者将与产品设计有关之信息自我内化吸收,转换对团队沟通。 第三个阶段“制定产品线策略”,包括以下工作:分析产品线各产品的销量,收入和利润,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客户需求和竞争优势的维持,评估产品技术,从而制定各种不同的产品策略,如基于收入利润最大化的产品线扩散和产品线填补或产品线削减策略,旨在推动产品创新成长的产品焕发新生和新产品开发策略,维持核心产品等策略,很多公司都有完善的产品上市计划及上市销售分析,但很少预先制定相应的退市计划和策略,如提高价格建议客户采用新的产品,将产品和技术转售给其它公司。 阶段四和阶段五,即“以客户市场为导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形成目标产品定义”,要求产品经理和产品市场营销工程师对数据进行研究,形成初步的“产品定义”。 “以客户市场为导向”指的是,在开发新颖的想法时,聆听客户和观察客户,看他们做什么常常比向客户提更直接的问题更有用。产品市场人员联系客户的原始反馈,内心独白和使用场景,将客户的需求总结为包含一个或几个关键要素的陈述,从而用有意义的消费者语言产生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的核心创意,并进一步将核心创意分解为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产品概念就是这种结构化的用消费者语言对产品创意及结构的详尽描述。有了产品概念,我们就可以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定性分析,如产品概念真实与否,是否理解,是否喜欢和需要。其它的定性研究分析工具有焦点组座谈,尝试访谈,神秘顾客,拼贴画图,构想绘图,情景想象,先导型客户分析。定量研究工具有一二手的市场,财务和销售数据分析,消费者价值观及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调查分析,客户需求分析等。 新产品定义的前期阶段的任务是洞察行业及技术的发展趋势,倾听客户,将客户的需求融入到新产品开发中,对细分市场特征和客户价值取向进行认真的调研和预测,增加市场需求分析的准确度,同时将模糊的需求转化成清晰的产品概念,并明确产品的关键成功指标,包括产品功能的取舍。 产品定义要交付的是完整的新产品计划书或商业计划,它包括产品市场分析、新产品财务分析、研发计划和新产品投放市场计划等,从而保证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四个目标同时实现:满足目标客户需求、不超出开发预算、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按时上市。 阶段六,是“与用户一起核对‘产品定义’”,并与管理人员一同对“产品定义”和项目支持计划进行评审,决定项目是否继续进行。

杂环化学综述

[xxxxxxx] 杂环化学论文 [噻唑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作者:[xxxxxx] 指导教师:[xxx] 专业名称:[精细化工] 学号:xxxxxxxxxxxxxxxxxx 2015年7月11日

噻唑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xxx xxxxx 摘要:噻唑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综述了噻唑类化合物在抗结核、抗癌、抗病毒、消炎镇痛、降血糖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噻唑杂环化合物医药病毒抗癌 一.前言 杂环化合物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O、N或S)的五元或六元环系或稠环系为主的一类化合物。自从Anderson在1857年从骨焦油中分离出吡咯,Scheele 在1870年制出呋喃和Meyer在1882年发现噻吩以来,至今一个多世纪中,被发现、制备的杂环化合物的数目已达到惊人的数字。近几十多年来,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化合物中所占的比例仍是有增无减。噻唑环是一类重要的五元芳香杂环,含有氮和硫杂原子,具有丰富的电子,易形成氢键、与金属离子配位以及∏-∏堆积、静电和疏水作用等多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这种结构赋予了噻唑类化合物许多特殊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引起众多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其合成方法日趋增多。尤其是随着一系列噻唑类化合物成功用于临床,噻唑类化合物的研发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基于噻唑类化合物的研发与其特殊性能的应用,以及近年来的新发展,本文综述了噻唑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二.医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噻唑类化合物作为药物显示出巨大的开发价值,至今已有众多噻唑类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为保障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噻唑类化合物相关医药研究工作众多,较为活跃,在抗结核、抗癌、抗病毒、消炎镇痛、降血糖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抗结核类噻唑化合物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死亡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等数十种药物,具有高效的杀菌活性。但是随着耐药菌株频发和临床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和肝损害等导致现有抗结核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亟待开发新类型的抗结核药物。以噻唑类化合物为代表的新型抗结核分枝杆菌含氮芳杂环类化合物得到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噻唑、三唑和二唑等唑类化合物具有与分支杆菌细胞壁相似的脂溶系数,可干扰细胞壁的生成,抑制菌株的繁殖。三唑硫醇类噻唑12具有优良的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

2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2017项目申报指南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研发相对落后,施肥施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

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本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设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三个任务方向。在2016年度首批启动13个项目的基础上,2017年度拟启动21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8.842亿元。其中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6个项目、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10个项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5个项目。项目实施周期为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由于控制全球化合物生物积聚的呼吁越来越强烈、新化学农药开发耗资巨大和周期延长、农业害虫对化学农药抗药性日益增强,以及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冲击,当今农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等正面临选择方向挑战,生物农药以其独特的优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 生物农药的发展 在农药的发展历史中,生物农药是最古老的一类。《周礼·秋官》就有“莽草熏之”“焚牡菊,以灰洒之”等防治害虫的记述;古罗马也有使用藜芦防治忍鼠类和昆虫的民间传说。19世纪以来,开发应用生物成分防治有害物逐渐从以经验上升到科学试验阶段,如除虫菊、鱼藤和烟草的应用。20世纪早期,微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以下简称Bt)的发现促进了微生物农药的开发。20世纪30年代以来,几类植物内源激素先后被发现和利用,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有机合成化学农药的发展,使生物成分农药的研究开发被相对忽视而发展缓慢,这段时期基于B.popillae、Bt的产品在美国上市.20世纪60年代,化学农药的弊端暴露出来,生物农药的研究又受到重视.在最近的几十年中,生物农药得到了长足发展,如农用抗生素、活体微生物农药等[15,30]。20世纪末,植物农药(或转基因植物农药)等的出现,极大丰富了生物农药的内容。 2生物农药的内涵 不同学者、不同机构、组织对生物农药的内涵意见不同。过去,生物农药就是指“微生物农药”。后来,其概念发展为“相对于化学农药而言的天然资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用于农药的有微生物、植物(除)虫菊”、菸碱等)、昆虫(性引诱剂、变态激素等)”[11]。FAO(中文名称)(1988)将其定义为生物害物控制剂(Biological pest control agents),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将传统的鱼藤酮、烟碱等具有直接毒性的物质排除在生物农药之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类》中生物农药(biogenic pesticides)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狭义概念,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广义概念,还包括按天然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类似衍生结构人工合成的农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农药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作物保护委员会根据来源将生物农药分为五类,来自微生物、植物、动物的相关基因也包括在内。美国环保署农药部(EPA)将生物农药(Bio-pesticides)分为三大类,其中一类为植物农药(Plant-pesticides)或转基因植物农药———将基因植入植物体内的农药,使得生物农药的概念进一步地得到延伸。2001年农业部参考FAO和EPA的定义界定了生物农药的内涵,加强了我国生物农药的管理工作。 在这些定义中,完全仿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人工合成与天然产物相同的化合物、人工合成的衍生物(如烯虫酯、米满等)、转基因植物,以及鱼藤酮、烟碱等具有直接毒性的天然产物农药的归属存在分歧。 笔者认为,张兴等(2002)对生物农药内涵的界定较为科学。生物农药是可以

新产品开发对企业的意义

新产品开发对企业的意义 新产品开辟是企业保存和成长的次要支柱,它对企业将来的运营情况和近景有严重的影响。 1.促进企业的发展 促进企业的发展是开辟新产品最底子的意义地点。据美国《研究与管理》杂志1980年统计,大大都公司发卖额和成本的30~40%来自5年前还不属于本企业产品范畴的那些产品,新产品已经在企业发展方面起了次要感化。从投资的角度看,发展即意味着成功。所以,大都企业都力求向市场投进更多的新产品,扩展本企业的市场份额。某类产品市场拥有率的进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成本率和资金周转率成为可以或许;反畴昔,仅靠现有产品往进步这些衡量企业发展的比率,是很坚苦的,企业要承担更为沉重的市场营销费用。据统计,但凡运营得好的企业大大都都有能向市场推出更多新产品的才能。 2.对合作做出反映 开辟新产品可以或许保护企业的合作地位。因为最先向市场投放某项新产品的企业老是多数一两家,其它企业出格是同业企业常常要对此做出反映。这种反映如扩展同类产品系列或品种、仿照或改进合作者已经上市的产品、推出本企业的雷同新产品等。反畴昔,前者又会对本人的新产品实施改进。总之,合作两边都力求经过新产品开辟往获得对某一特定市场的主导或安排地位。加拿大啤酒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米勒公司推出了LITE啤酒获告捷利后,几乎一切的啤酒公司都接踵投进了本人的雷同新产品,插手市场合作。在几个月之内雷同LITE的新产品有40多个。 3.操纵残剩的出产才能 开辟恰当的新产品可以或许使企业现有过剩的出产才能获得操纵,同时完成更为均衡的出产。在流动成本不变的环境下,如许开辟的新产品可以或许使总成本降低,进步企业资本操纵率。 4.促进其它产品的发卖 当一种新产品成功地进进市场后,跟着该新产品销量的添加,本企业其它相关产品的销量也随之添加。这也是开辟新产品的一个次要启事,出格是在财产品市场上。例如,美国的一家计较机公司――霍尼威(Honeywell)公司在前几年开辟了小型机零碎,跟着型机零碎销量降落,使它的保守产品大型机零碎也扩展了销量。财产品用户需求的改变,好比配备更新、工艺换代,常常有向统一供货商或制造厂购进更高档产品的趋势,以便阐扬他们已熟谙该类产品手艺的劣势。因此,开辟好新产品可以或许改善现有产品的市场地位。 5.对环境改变的反映 当耗损者需求爆发改变或许环境前提改动,预示着企业的现有产品已呈现阑珊可以或许时,企业必需寻觅可代替的产品,这常常是开辟新产品最间接的启事。以北美为例,村落居民对酒类的偏好,改动了过往饮烈性酒的习气,因此大批品类单一的低度软饮料新产品应运而生;在财产品市场上,因为动力完美和人们对环境净化所暗示的愈加关心,调拨不少工厂往开辟某种能效高、净化小的新机械和配备,以适应环境改变的需求。 6.加快老手艺、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使用 开辟新产品为老手艺、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使用供给了路子。这"三新"的使用是新产品开辟的次要根本。使用新材料、老手艺或新工艺而开辟的新产品不单成本低,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并且常常可以或许"创作发觉

当前农药产品研发理念

当前农药产品研发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并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已逐步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理想。在这种大环境下,农业病虫草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农药商品的发展理念也由过去一般的“3E”(Effectiveness(效力)、Efficiency(效率)、Environment(环境))学说发展为今天的“绿色农药”新概念,即当今农药更注重高效、安全、经济和与环境相容性,未来植物保护的趋势是将有害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有害种群的密度和数量,确保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而决不是将有害生物灭绝。因此未来的农药将与环境友好合作,即环境相容性更好。农药的主要作用是影响、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使有害物既得到控制,又不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不破坏生态环境。 一、21世纪农药产品研究开发的主要特点 1.1绿色农药已成为农药新产品研发的主旋律 绿色农药又叫环境无公害农药或环境友好农药,是指防治病虫草害效果高、而对人畜、天敌、农作物安全,在环境中易分解,在农作物中无残留或低残留。 应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原料尽量不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 2、合成工艺应符合“原子经济性” 合成路线尽可能短,尽可能多的使参加反应的原子转化为目的产物,尽量减少副产物,或是实现“封闭循环”和“零排放”。 3、使用过程中高效低毒或无毒 有效成分生物活性高,选择性强,对农作物无药害,用后无残留或少量残留。 以上三条要求已逐步成为农药新产品能否得到市场认可的主要条件之一。 1.2清洁生产工艺开发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农药产品生产涉及原料种类多、有毒有害物多,合成技术复杂等,过去农药行业的发展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目前尤其国内多数农药企业欠账较大;历史上农药技术开发重原药合成轻制剂研究,特别不重视清洁工艺技术研发,发展到今天对大量的保护环境问题想解决也一时难寻可行技术;在当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就中国农药行业而

生物农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姓名:班级:11生工2班学号: 摘要:文章介绍了生物农药的概念,综述了生物农药的发展史,重点阐述了生物农药的分类,分析了生物农药的优势,并对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农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生物农药主要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是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线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环境安全、原料来源广泛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1],已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等逐步渗入到生物农药生产中之后,各国对生物农药的发展更加重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物农药将成为今后农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生物农药的特点 所谓的生物农药,传统意义上来讲,主要是指可以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如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及拮抗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草的制剂。现在生物农药一般定义为,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线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的区别在于它们通常是控制而不是消灭病虫,具有延迟的作用,更具有选择性。生物农药有几大优势:首先生物农药的毒性通常比传统农药低;其次选择性强,生物农药只对目的病虫和与其紧密相关的少数有机体起作用,而对人类、鸟类、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无害;另外生物农药具有低残留、高效的优点,很少量的生物农药即能发挥高效能作用,而且它通常能迅速分解,从总体上避免了由传统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农药不易产生抗药性;它作为病虫综合防治项IPMP(Inergrated pestmanagement programs)的一个组成成分,能极大地降低传统农药的使用,而不影响作物产量,更安全有效地保护环境[5,6]。 2.1.传统农药 传统化学农药一般毒性较高,活性较低,使用量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而且一般采用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具有采用大量芳烃溶剂、粉尘大等不足,对环境及施用人员影响大;传统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的农药残留问题还会造成其毒性在生态系统中的富集,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对各级生物造成危害。 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除引起人畜的直接中毒死亡外,还由于它在土壤和作物上的残留,对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造成

新产品开发对企业的意义

新产品开发对企业的意 义

1.Propose you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lan and explain its necessity. 一、产品介绍: 产品名称: 泸州老窖盛世坊典藏级 原料:水、小麦、高粱、大米、糯米… 净含量:500ml 酒精度:45° 产品特征:该产品在保留浓香型白酒原有优点的基础上,糅合了多粮型风格,同时也发展了浓香淡雅的香型,把入口甘美醇和、回味悠长的传统风格挥洒得淋漓尽致,并将绵柔、爽净、幽雅丰满的全新工艺成果糅合得格外出色,实为消费者钟情、市场青睐的酒中佳品。 二、产品定位: 重点面向经典商务用酒为市场定位,以商务人士为主要目标人群,以商务接待、社交宴请为领先消费场所,期望凭借其独特的产品个性和卖点,在形象和品质严重趋同的白酒市场脱颖而出。 三、市场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白酒进入高速发展期,经过这一时间段得发展,如今白酒进入了一个理性的消费时代,现在的白酒消费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压力,最明显的就是白酒消费量在下降。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因素很多。 1、“新消费阶段”缺乏对白酒的认知。 2、卡拉OK、酒吧、茶道、足疗等新兴消费业态的出现,分割了部分白酒消费者。 3、进口酒对白酒的冲击。 4、国家产业方面的限制和政策的约束,包括禁驾令、禁酒令、广告费只能在利润后扣除、广告时段限制、产业政策限制等。这些都影响着白酒的消费,对整个白酒行业来说压力很大。但是中国白酒是蕴涵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的产品,在人们日常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目前中国白酒行业竞争空前惨烈,自国家调节白酒税收政策开始显现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加速了地产酒和打擦边球的酒及一些小型酒厂开始趁机崛起,目前中国有37000多家白酒生产企业,

浅谈农药的发展与前景

浅谈农药的发展与前景 摘要:农药与农业、畜牧业联系密切,与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农药造福人类,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副作用,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特别是高效农业不可 缺少的生产资料。新世纪中如何合理使用农药,使农药向高效、安全、经济和方便 方向发展,与环境相容,农药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是研究开发的重点并且值得我们 深思和探索的。 关键词:农药、化学、历程、发展、未来前景、环保 一、农药的含义 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在法律上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解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的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特异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按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农药、植物性农药、有机农药、微生物农药。 按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杀死害虫通常有触杀、胃毒、熏蒸和内吸四种作用方式。 按剂型分类,可分为老剂型乳油、悬浮剂、水乳剂既浓乳剂和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性化剂型及水分散粒剂等。 二、农药的发展历程 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和发展了使用化学药品与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我们现在称这些化学药品为农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国家,远在3000年以前人们就知道用草本灰杀虫,用草熏杀蠡虫。在国外,公元前1500年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就使用含砷矿物粉杀虫。 19世纪60年代前后,农药开始进入工厂生产,正式在市场上作为商品销售。1867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