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草生产学

饲草生产学

饲草生产学
饲草生产学

饲草生产学

一、考察要求

全日制攻读草业科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饲草生产学是草业科学牧草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并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内容各部分所占分值为:

基础知识:约占50分

基本技术方法:约占40分

解决实际问题的:约占1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题4分,计40分

简答题: 6小题,每题5分,计30分

论述题: 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分析解答题:1小题,每小题10分,计10分

三、参考教材

董宽虎、沈益新主编:《饲草生产学》,200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科学类专业用)

陈宝书主编:《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200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草业科学专业用)

韩建国主编:《草地学》,2007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四、考察目标

饲草生产学是草业科学牧草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属于植物生产范畴,考试内容包括牧草与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态学基础、田间栽培技术

与管理、良种繁育与种子生产、主要饲草与生理作物生物学及栽培特点、饲草调制及草产品加工等部分。通过学生对本科目的考试,考察学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技能、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对主要饲草与饲料作物生物学和栽培技术特点的认识与实际的应用,以及综合运用本学科知识、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1.饲草的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学基础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基本规律,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各生态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相互作用;

土壤组成与土壤类型,土壤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饲草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土壤耕作的作用与措施,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田间水肥管理及综合运用;

田间病虫害发生与防控防治方法;牧草与饲料作物收获技术及方法。

3.饲草良种繁育与种子生产

良种的意义与良繁技术和方法;种子生产的栽培要点;种子的收获与储藏。

4.主要饲草的生物学与栽培特点

各主要豆科饲草(苜蓿、红豆草、三叶草、野豌豆等)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栽培技术要求和饲用价值评定,各主要禾本科饲草(无芒雀麦、鸭茅、黑麦草等)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栽培技术要求和饲用价值评定。5.干草调制及草产品加工

牧草的适宜收割时期与刈割方法;牧草的调制方法与储藏;干草的品质鉴定;

草产品的加工技术等。

6.青贮饲料与调制

常规青贮发酵原理,影响青贮饲料品质因素;青贮饲料调制技术与添加剂的合理应用,青贮饲料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7.粗饲料加工调制

限制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因素;粗饲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

8.饲料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单位对饲草需要计划和饲草种植生产供应计划制定;饲草供需平衡计划及方法;青饲轮供制的组织技术方法等。

家禽生产学复习资料

2)质的限制即对日粮中某些营养物质进行限制,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生产上常用的是低能量饲料、低蛋白质饲料和低赖氨酸饲料等。例如:育成鸡饲喂代谢能11.72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4%的日粮,对鸡群及以后的产蛋无影响。或将赖氨酸的含量降为0.39%、或能量降为9.2兆焦/千克的饲料对鸡都无影响。 一、请列举9种鸡的重要标准品种? 白来航鸡、洛岛红鸡、新汉夏鸡、洛克鸡(白洛克,横斑洛克)、白科尼什鸡、澳洲黑鸡、狼山鸡、丝毛乌骨鸡。 二、目前,我国黄羽优质肉鸡分为那几种?各是如何生产的? 分为特优质型、高档优质型、优质普通型三类。 特优质型:优良地方鸡种 高档优质型:父本/地方鸡种母本/中小型石歧杂鸡 优质普通型:父本/中型石歧杂鸡母本/快大型肉鸡 三、如何控制蛋鸡的性成熟? 性成熟过早会使鸡开产过早,致使蛋小,种蛋合格率低,日后产蛋持续性差,鸡群死亡率高,因此,要注意控制性成熟。(1)尽量避免过长光照在生长期间,特别是后半期,尽可能使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一些。(2)限制饲养这样不仅可以节省饲料,也可以防止体重增长过快,发育过早,提前开产。(3)停止饲喂这对减轻体重效果大,能控制早熟,且能减少体脂,也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注意饮水不能断。 四、如何养好雏鸡? (一)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1、温度:适当保温 (1)温度控制 1~3天,34~35℃,4~7天,32~33℃,以后每周平稳↘2~3℃,至室温20℃恒定;使用围栏,逐日向外扩展。 (2)影响因素 品种、年龄、群体大小、雏鸡体质及气候等 3)脱温 室内外温差不大时,逐渐,避开各种逆境 (4)看鸡施温 2、密度调整根据:雏鸡日龄、品种、饲养方式、季节、通风条件 3、通风 方法:提供稳定的气流和风速,杜绝贼风。 要求:不刺鼻和眼,不闷人,无过分臭味。 影响因素:日龄、体重、气温、鸡舍类型 4、湿度 湿度的作用 适宜范围:56%~70%,前高后低 补湿的方法:水盘、带鸡消毒、水蒸气 适宜湿度判断:自身的感觉和观察雏鸡表现 5、光照 (二)雏鸡的管理技术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限制性氨基酸绝食代谢RDP 理想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热增耗(HI)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氨基酸拮抗 二、辨析题(判断并改正) 1.反刍动物消化的特点是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中进行。() 2.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的最有效的营养素。() 3.当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会下降,生长会受阻,严重时会引起动物死亡。() 4.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低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5.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故现行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都用ADE。() 6.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但甲状腺肿不全是因为缺碘。() 7. 脂溶性维生素的排泄途径主要经胆汁从粪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从尿排出。() 8.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和改变核酸代谢。() 9. 消化实验与代谢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化实验在代谢实验的基础上准确收集排粪量,排尿量。() 10.“标准”为了适应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对每一种动物或每一类动物分别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性能制定营养定额。() 11. 妊娠期营养水平对母猪体重的影响:高营养水平下,增重与失重表现明显,妊娠期增重越多,哺乳期失重就越多,其净增重较低;低营养水平下,增重和失重均较小,则净增重较高。() 12. 由于反刍动物能将NPN转化为菌体蛋白供宿主的利用,故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不需考虑蛋白质的品质。()

13. 一般以水中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盐类含量指标来评价水的品质。() 14. 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15. 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黏,进而增强养分接近肠黏膜 表面,最终增加养分消化率。() 16. NPN对非反刍动物基本上没有利用价值。() 17.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大于0.01%。() 18. 只要动物的体重不变,维持需要量就不会改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通常作为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 A、中性洗涤纤维 B、酸性洗涤纤维 C、淀粉 D、酸性洗涤木质素 2.动物对理想蛋白的利用率是()。 A、100% B、90% C、80% D、50% 3.通常,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赖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色氨酸 4.下列元素以离子的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选项是( )。 A、Na、K、Cl B、Mg、S、Fe C、I、F、Cu D 、Zn、Mn、Se 5.幼龄动物缺钙会造成( );成年动物缺钙会导致( )。 A、骨松症 B、佝偻症 C、骨软化症 D 、草痉挛 6.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哪三类( )。 A、丁酸 B、丙酸 C、戊酸 D 、乙酸 7.下列属于常量矿物元素的是() A、Ca P Mg Cu B、Ca Co Fe Mg C、Ca P Cl Mg D、P Cl Se Mg 8.营养性添加剂包括以下哪些?() A、维生素 B、微量元素 C、氨基酸 D、益生素 9.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的利用率。() A、N B、P C、Ca D、Mg 10.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牧草:广义:泛指能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包括草本型、藤本型、小灌木、半灌木、灌木以及部分乔木的枝叶。 狭义:仅指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饲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家畜饲用的作物。 牧草生长发育: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产生,要经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复杂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牧草的生长发育。 人工草地建植:人们有计划开垦一部分土地,采用翻耕、播种的方法,因地制宜的人工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饲用灌木或半灌木,从而获得优质丰富的饲草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牧草混播:在同一地块,同期混后种植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 草田轮作:以粮棉油为主要任务的轮作中加入多年生牧草的轮作方式。 多年生牧草保护播种:多年生牧草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 土壤耕作:是指在牧草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农机具的物理机械作用,调节土壤耕作层和表层状况,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关系得到改善,为牧草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二、各章重点 绪论 1、栽培种与野生种在适应性和外部性状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1)株体及各器官变大 2)可利用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变大 3)生育期和成熟期变得整齐集中 4)种子休眠性减弱或缩短 5)防护功能减弱 6)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减弱 7)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 第一章 1、牧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主要有哪些 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部分。植株的各个部分称为器官,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色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引昆虫传粉授粉,等等。其中,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的基础。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2、牧草根的主要生理功能 ?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 ?贮藏养分的作用 ?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

饲草生产学资料 (整理版)

饲草生产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牧草、饲料作物 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和野生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类及 可供家畜采食的小半灌木和灌木。 饲料作物:一般是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各种家畜饲料用的各种作 物。 2、环境:指大气因素(光照、温度、降雨、湿度、风)、土地因素(土壤 质地、土壤有机质等土壤方面和地形、坡向、坡度、海拔等地形方面)、 生物因素(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微生物活动等)和生产劳动因素等 条件的综合。 3、分蘖期、分枝期 分蘖期:禾本科牧草幼苗在茎的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为分蘖,有50%的幼苗在幼苗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时为分蘖期。 分枝期:豆科牧草从主茎长出侧枝叫分枝,当50%植株主茎长出侧枝时为分枝期。 4、基肥、种肥、追肥 播种或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播种时与种 子同时施用的肥料称为种;根据牧草和饲料作物的需要,在其生长发育期 内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 5、撒播、条播、点播(穴播)、混播 撒播:把种子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耙覆土。平地撒播时应先将整好的地用镇压器压实,撒上种子,然后用轻耙或再用镇压器镇压。 条播:每隔一定距离将种子播种成行并随播随覆土的播种方法。 点播(穴播):方法是在行上或垄上开穴播种,或在行中开沟隔一定距离点播种子。混播: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和生物学类群的牧草的种植方称为混播。 6、发芽率和发芽势 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0—250C,空气流通,水分充足,有光照),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检验种子的百分率就是发芽率。

发芽势:表示种子的发芽快慢和是否均匀。指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时间内正常 发芽种子数占供试验种子数的百分率。牧草视种类不同而分别予以规定计算发芽 势的日期约为3—7天。 7、草地、草业 草地: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或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 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活产品等 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草业:以草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生产牧草及草产品和家畜及畜产品为 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8、放牧强度、载畜量。 放牧强度:草地被放牧利用的轻重程度,在理论上的表现:利用率=采食率…… 适当放牧,利用率<采食率……重牧,利用率>采食率……轻牧。 载畜量:指一定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在放牧适度的 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天数及放牧头数。 8、青贮饲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9、以磷增氮: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轮作、混作中,优先把磷肥分配给豆科 植物,在改善豆科作物磷素的同时,可促进其生物固氮作用,提供氮素营养。 10、土壤、土壤肥力: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上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 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满足和协调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 热量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水、肥、气、热被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 11、根瘤菌接种 根瘤菌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播种前一定要注意选择同一种族的根瘤菌与种子 混拌均匀即进行接种。 12、秸秆氨化 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无水氨、尿素或异尿素溶液等,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 13、草地农业 草地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把畜牧业和草地充分纳入农业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 饲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总水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干至恒重,失去的游离水和结合水质量总和。烘干后的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 初水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干至恒重,失去的初水。烘干后的剩余物在空气中平分可制得风干样品。 粗蛋白CP: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 无氮浸出物NFE: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一、叙述题:动植物体在化学成分上有何不同? 1)水分: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 2)碳水化合物: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动物无;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体碳水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 3)蛋白质: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 4)脂类: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二、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过程及主要成分? (一)水分:饲料除去水分后的剩余物质称干物质。干物质有风干物质和全干物质之分。样品在60-6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风干物质;样品在100-10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全干物质。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均集中于干物质中,所以干物质是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二)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三)粗蛋白质:是饲料有机物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分析上=N×6·25,凯氏定氮法 (四)粗脂肪: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五)粗纤维: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聚糖等,它是影响饲料利用率的重要限制因素。(六)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非淀粉多糖(NSP)是植物组织中出淀粉外所有多聚糖的总称,非淀粉多糖可分为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果胶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组成。其部分

饲料厂生产工艺流程介绍完整版

饲料厂生产工艺流程介 绍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略) (二)、原料的接收 1 、散装原料的接收以散装汽车、火车运输的,用自卸汽车经地磅称量后将原料卸到卸料坑。 2 、包装原料的接收: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接收两种。 3 、液体原料的接收:瓶装、捅装可直接由人工搬运入库。 (三)、原料的贮存 饲料中原料和物料的状态较多,必须使用各种形式的料仓,饲料厂的料仓有筒仓和房式仓两种。 主原料如玉米、高粮等谷物类原料,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多采用筒仓贮存,而副料如麸皮、豆粕等粉状原料,散落性差,存放一段时间后易结块不易出料,采用房式仓贮存。 (四)、原料的清理 饲料原料中的杂质,不仅影响到饲料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饲料加工设备及人身安全,严重时可致整台设备遭到破坏,影响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清除。 饲料厂的清理设备以筛选和磁选设备为主,筛选设备除去原料中的石块、泥块、麻袋片等大而长的杂物,磁选设备主要去除铁质杂质。 (五)、原料的粉碎 饲料粉碎的工艺流程是根据要求的粒度,饲料的品种等条件而定。 按原料粉碎次数,可分为一次粉碎工艺和循环粉碎工艺或二次粉碎工艺。 按与配料工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工艺与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1 、一次粉碎工艺: 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原始的一种粉碎工艺,无论是单一原料、混合原料,均经一次粉碎后即可,按使用粉碎机的台数可分为单机粉碎和并列粉碎,小型饲料加工厂大多采用单机粉碎,中型饲料加工厂有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粉碎机并列使用,缺点是粒度不均匀,电耗较高。 2 、二次粉碎工艺 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单一循环粉碎工艺、阶段粉碎工艺和组织粉碎工艺。 ( 1 )单一循环二次粉碎工艺 用一台粉碎机将物料粉碎后进行筛分,筛上物再回流到原来的粉碎机再次进行粉碎。 ( 2 )阶段二次粉碎工艺 该工艺的基本设置是采用两台筛片不同的粉碎机,两粉碎机上各设一道分级筛,将物料先经第一道筛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物直接进行混合机,筛上物进入第一台粉碎机,粉碎的物料再进入分级筛进行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进入混合机,其余的筛上物进入第二台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进入混合机。 ( 3 )组合二次粉碎工艺 该工艺是在两次粉碎中采用不同类型的粉碎机,第一次采用对辊式粉碎机,经分级筛筛理后,筛下物进入混合机,筛上物进入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 3 、先配料后粉碎工艺 按饲料配方的设计先进行配料并进行混合,然后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4 、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本工艺先将待粉料进行粉碎,分别进入配料仓,然后再进行配料和混合。

饲料添加剂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 饲料添加剂: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以微小剂量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的总称。 使用饲料添加剂的目的包括:①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②改善饲料的物理特性,增加饲料耐贮性;③增进动物健康,改善畜产品品质等;④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添加剂预混料: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简称预混料。 “料精”预混料成分:除了各种添加剂外,还包括钙、磷、食盐等常量矿物元素,这些成分与蛋白质饲料及部分谷物饲料混合即成料精 第二章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 综合饲料添加剂原料生产技术包括:分离提取技术、化工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四大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 饲料添加剂微生物发酵法与化工生产相比有以下的特点: 1、微生物一般特点(繁殖快、易于变异、易于培养) 2、生物学特性(所有中间步骤在细胞中完成,合成复杂化合物容易) 3、生产安全,能源消耗低 4、原料便宜,易于选材 5、投资少,成本低 6、有利于环保 基因技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产品、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 第三章营养性添加剂 营养性添加剂:指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平衡饲料养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直接对动物发挥营养作用的少量或微量物质,主要包括合成氨基酸、合成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及其他营养性添加剂。 氨基酸添加剂的一般作用:①改善饲料氨基酸平衡,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促

进动物生长;②改进肉的品质;③促进钙的吸收;④抵抗应激症;⑤提高抗病力; ⑥改善和提高动物消化机能,防止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⑦引诱鱼群和作为调味剂。 ※添加合成氨基酸,可以降低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从而减少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 赖氨酸添加剂:可以利用的添加剂产品形式为L-赖氨酸盐酸盐和L-赖氨酸硫酸盐。 蛋氨酸添加剂:可以利用的添加剂产品形式为蛋氨酸(DL型)或其衍生物。 ※动物对L型蛋氨酸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比D型高,D型要经异构酶转化为L型蛋氨酸后,才能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色氨酸添加剂:DL-色氨酸对猪的相对活性是L-色氨酸的80%,对鸡是50%~60%。 苏氨酸添加剂:在以小麦、大麦等谷物为主的饲料中,苏氨酸的含量往往不能满足需要,故需要添加。常用的添加形式为L-苏氨酸 维生素A添加剂:如果血液中维生素A水平过低时,就不能合成足够的视紫红质,从而导致功能性夜盲症。 维生素D添加剂:猪对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利用率相同,而家禽对维生素D2的利用率仅是维生素D3的1/30~1/40。因而对于家禽来说只能用维生素D3。 ※维生素D缺乏家禽产软蛋,蛋壳变薄,甚至停产。 ※无论补充多少维生素D也不能补偿钙和磷的严重缺乏。 维生素E添加剂:亦称生育酚,其α-生育酚具有吸收氧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抗氧化特性,常用做抗氧化剂,用以防止脂肪、维生素A等氧化分解,但能被酸败的脂肪破坏。 ※维生素E粉剂由DL-α生育酚乙酸酯油剂加入适当的吸附剂制成,一般有效含量为50%。

动科饲草生产学复习资料

动科2011级《饲草生产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牧草、饲料作物 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和野生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类及可供家畜采食的小半灌木和灌木。 饲料作物:一般是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各种家畜饲料用的各种作物。 2、环境 所谓环境是指大气因素(光照、温度、降雨、湿度、风)、土地因素(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等土壤方面和地形、坡向、坡度、海拔等地形方面)、生物因素(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微生物活动等)和生产劳动因素等条件的综合。3、分蘖期、分枝期 分蘖期:禾本科牧草幼苗在茎的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为分蘖,有50%的幼苗在幼苗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时为分蘖期。 分枝期:豆科牧草从主茎长出侧枝叫分枝,当50%植株主茎长出侧枝时为分枝期。 4、基肥、种肥、追肥 播种或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播种时与种子同时施用的肥料称为种;根据牧草和饲料作物的需要,在其生长发育期内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 5、撒播、条播、点播(穴播)、混播 撒播:把种子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耙覆土。平地撒播时应先将整好的地用镇压器压实,撒上种子,然后用轻耙或再用镇压器镇压。 条播:每隔一定距离将种子播种成行并随播随覆土的播种方法。 点播(穴播):方法是在行上或垄上开穴播种,或在行中开沟隔一定距离点播种子。混播: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和生物学类群的牧草的种植方称为混播。 6、发芽率和发芽势 0C,空气流通,水分充足,有光照),进行发芽试验,温度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20—25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所占的百分率就是发芽率。 发芽势:表示种子的发芽快慢和是否均匀。农作物种子以第3—5天之发芽率作为发芽势;牧草视种类不同而分别予以规定计算发芽势的日期约为3—7天。7、草地、草业 草地: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或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活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 业生产基地。 草业:以草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生产牧草及草产品和家畜及畜产品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8、放牧强度、载畜量。 放牧强度:草地被放牧利用的轻重程度,在理论上的表现:利用率=采食率……适当放牧,利用率<采食率……重牧,利用率>采食率……轻牧。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教案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 教案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草业教研室 伍莲 二00八年2月25日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牧草的栽培技术、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就饲草生产本学科的性 质而言,属于植物性生产的范畴,在种植业中居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应用而言,饲草生产直接服务于畜牧业,是畜牧生产中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课程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深刻揭示牧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 生长发育规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丰产潜力,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高产、高效的饲料, 并通过科学的加工调制,提高饲草的利用率。 二、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牧草的起源、分布和分类; 2、牧草的特征特性; 3、牧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4、主要牧草的生产性能和栽培技术; 5、牧草的利用途径和加工原理(青贮)。 (二)能力技能方面 1、掌握主要牧草栽培的全程技术; 2、掌握青贮的一般技术和操作方法; 3、掌握饲草料均衡供应技术。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一)使用教材:本课程选用《饲草生产学》(董宽虎主编,第一版)为教材。实验 指导书采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草业教研室编写的《牧草栽培及草地学实习指导》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共4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9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

讲授纲要 第一章绪论(6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基本概念(1学时) 2、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学时) 3、国内外牧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1学时) 4、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1学时) 5、前景展望(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饲草的概念 2、了解饲草生产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概念 难点: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1、饲草的概念 2、饲草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饲草地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4、饲草生产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5、前景展望 第二章农学基础(6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牧草的生长发育(2学时)

饲草生产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牧草与饲料作物得类别及生物学特性 一、牧草与饲料作物得株丛类型 根据叶在枝条上得着生位置,可分为上繁草、下繁草与莲座叶丛草3个类型。 1、上繁草:植株上部分枝较多而下部分枝较少,适合刈割利用得牧草。 刈割留茬产量不超过总产量得5%~10%; 2、下繁草:植株下部分枝较多而上部分枝较少,适合放牧利用得牧草。 3、莲座丛草:叶簇状,没有茎生叶或茎生叶很小。全部叶片放射状向四周展开呈莲座状,上部得叶片较下部得叶片小,叶柄较短。大白菜、胡萝卜、菊苣等叶菜类饲料作物属于此类。 6大经济类群:禾本科、豆科、莎草科、菊科、藜科与杂类草。 适口性:家畜对某种牧草得喜食与采食程度。 分蘖:禾本科等牧草生长到一定时期在距离地面较近得几个节上向上发出新枝、向下生根得现象。 牧草与饲料作物得寿命 根据寿命将牧草与饲料作物分为:一年生、二年生与多年生牧草。 一年生牧草:当年即可完成整个发育过程,开花结实后死亡。 两年生(越年生)牧草:当年不能开花结实,第二年才开花结实,之后死亡。 多年生牧草:寿命两年以上。 多年生牧草根据寿命长短又可分为:短寿命、中寿命与长寿命牧草: 短寿命牧草:平均寿命年为3~4年。发育速度快,当年萌发,形成生殖枝,第二年发育完全,产量达到最高峰。第三年产量逐渐下降。如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 中寿命牧草:平均寿命年为5~6年。发育速度较慢,种子萌发当年不能形成生殖枝,2~3年后发育完全,产量最高,生长第4年产量开始下降。如紫花苜蓿、百脉根等。 长寿命牧草:平均寿命10年或更长。发育速度慢,种子萌发当年不能形成生殖枝,3~4年后发育完全,产量达高峰。如紫羊茅、鸭茅等 生长发育: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新得种子产生,这个过程称为植物得生长发育。 牧草与饲料作物得生长发育过程: 萌发—出苗(返青)—分蘖(分枝)—抽穗(现蕾)—开花—结实—枯黄 萌发: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得一系列有序得生理过程与形态发生过程。 出苗:指幼苗露出地表面;返青:指植物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 分蘖: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得分枝。分枝:豆科牧草在根颈附近,长出嫩枝。 抽穗:禾本科类牧草发育完全得幼穗从叶鞘内伸出得时期或状态。现蕾:豆科牧草出现花蕾得时期。 生育期:牧草从出苗(返青)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得天数(收获种子得牧草);出苗(返青)到地上营养体收获所持续得总天数(收获营养体得牧草)。 生育时期:指牧草在一年中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得若干时期。如现蕾期、抽穗期等。 生长期:牧草从出苗(返青)到地上部分枯黄所经历得天数。 第二章牧草与饲料作物得栽培管理 土壤耕作:指在作物生产得整个过程中,通过农具得物理机械作用,调节土壤耕作层与表层得土壤状况,使土壤得水肥气热状况得到改善,为作物播种出苗与生长发育提供适宜得土壤环境得农业技术措施。 耕作层(表层):位于土壤得最上部、受耕作影响而被搅乱得土层 土壤耕作措施

饲草生产学复习指导

一、名词解释 饲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饲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用的作物。 饲草生产学:是研究牧草饲料作物的栽培技术、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 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root system)。 根瘤:是由固氮细菌、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花梗:是花连接茎枝的部分,是各种营养物质由茎输送至花的通道,并起支持花的作用。果实形成时花梗成为果柄。 生长:指牧草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发育:指细胞的分化、组织器官功能的特化过程,也就是植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发育是可逆的过程。 牧草生育期:牧草种子田生育期是指种子出苗(返青)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总天数。 春化作用:低温促使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够不断供应和协调植物对水分、空气、养分、热量要求的能力。 土壤耕作:是指在作物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农机具的物理机械作用,调节土壤耕作层和表层状况,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关系得到改善,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产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也称“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发芽率: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5℃左右,空气流通,水分充足)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检验种子的百分率。 发芽势:指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验种子数的百分率。 复合肥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肥料要素组成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料。在复合肥料中又可分为二元复合肥料、三元复合肥料和多元复合肥料。 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指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饱和现象: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限度后逐渐缓慢,最终达到一个限度,光强度超过这个限度光合作用不再增加,有时甚至下降,这一限度的光强度称为光饱和现象 光补偿点:光强度大于某一限度时才能测出净光合,此时的光强成为光补偿点 光能利用率:指太阳光能被光合作用转化成为化学能而储存在光合产物中部分占太阳有效辐射能的百分比 春化现象:某些作物在幼苗期需要获得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使后来开花结果光周期现象:许多作物在他发育的某一阶段,要求一定的长短昼夜交替才能使后来开花结实,这一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土壤:地球陆地上疏松的能生长植物的表面 土壤肥力:土壤某种程度上满足植物对土壤因素(水分和养分)的要求能力 腐殖质化的过程: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成简单化合物,这些物质在另一群系作用下,经生化作用又重新合成新的复杂而又稳定的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这种新的复杂的而稳定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腐殖质 土壤质地:粗细不同的土粒,在自然界土壤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吸收性能:质土壤吸收分子态离子态液态气态固态养分的能力 间作: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相间播种的方式 混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种子,按一定比例同时混合播种的方式 套种:不同季节的两种作物,利用后作苗期生长缓慢,占地少,对光要求不严等特点在前作生长的后期,将后作种在前作的行间或套种在行内。 种子农业生产所指种子指所有的播种材料,包括植物学中的种子,果实块根块茎等一切用于播种的材料

牧草生产学参考复习题

1.牧草生育期 2.积温 3.春化现象 4.种子纯净度 5.发芽率 6.发芽势 7.种子活力 8.青贮饲料 9.土壤耕作 10.牧草混播 11.干草 12.特种草粉 13.半干青贮 14.牧草混播 15.特种草粉 16.牧草营养生长期 17.牧草萌发期(返青期) 18.土壤比重 19.种子用价 20.二次发酵 21.绿肥 22.堆肥 23.厩肥 24.牧草繁殖生长期 25.间作 26.基肥、种肥、追肥 27.中耕

28.饲草 29.分蘖、分枝 30.土壤容重 31.土壤空隙度 1.牧草播种前土壤耕作的作用? 2.简述青贮的原理和发酵过程 3.青贮饲料品质鉴定的方法 4.间作/混播牧草品种选择的原则及牧草各自的优点(与单作相比) 5.解释苜蓿的秋眠性,简述苜蓿秋眠性对生产有何指导意义? 6.简述牧草干燥过程中饥饿代谢期营养物质的变化? 7.写出牧草的一个生育期中所包括的八个阶段? 8.简述牧草的营养繁殖方式,并举例说明 9.牧草种子播前处理的措施 10. 简述牧草干燥过程中凋萎期(饥饿代谢阶段)营养物质的变化? 11.试述干草调制过程中引起营养物质损失的原因 12.饲料作物间作与作物单作相比的优势? 13.牧草间作品种选择的原则?举例说明生产中常用的间作组和。 14.反刍动物日粮中精粗比变化对甲烷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 15.植物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16.解释牧草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生长相关性及其在牧草生产中的应用? 17.叙述粗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成分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发酵过程? 18.甲烷在反刍动物体内产生过程及影响产量的因素? 19.列举常用测定反刍动物甲烷产量的方法? 20.简述普通青贮饲料调制的原理、基本步骤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何防止二 次发酵? 21.常用青贮饲料添加剂的原理? 22.列举牧草种子播前处理的措施。

牧草栽培学复习资料

牧草的概念: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型,藤本型,小灌木,半灌木等各类型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栽培植物与野生植物相比,有何区别(牧草是如何由野生牧草进化的)?株体及各器官变大,可利用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变大,生育期和成熟期变的整齐集中,种子休眠性减弱或缩短,防护功能减退,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功能退化,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根颈:指“根”与“干”的交接处,通常称为地上部与地下部的交界处。 根蘖:部分植物的根具有横向生长的特性,当生长一定距离又可向上发枝向下生根,这种习性。 草类植物根据寿命分为几类?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长期多年生,短期多年生)分蘖性分为几类?根茎型,疏丛型,根茎-疏丛型,密丛型,轴根型,根蘖型,匍匐型。 区域气候特点分为几类?冷地型,暖地型,过度带型。 牧草适应性的概念?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为适应相应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种特有形状。 生长:牧草整体或部分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或数量增多。 发育:指植物体的生命周期中,构造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生育期:种子出苗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生育时期:指其一年中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豆科牧草生育时期:出苗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再生期。 禾本科牧草生育时期: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收获期,再生期。 豆科牧草结实器官分化过程:苞叶→小花→萼片→雌蕊→雄蕊→花冠 简述禾本科牧草幼穗分化过程:以茎尖生长锥生长开始,生长锥顶端从半球形显著伸长,扩大成圆锥体,渐渐在两侧由下向上分化苞叶原基,在苞叶原基的叶腋处分化出小穗原基。 影响生育期长短的因素:牧草的遗传性,环境,栽培技术, 土壤耕作:根据牧草、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土壤和环境的要求,采用机械或人工田间作业的方法以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建立适宜的耕层构造,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和微生物活动,消灭杂草及病虫害,从而达到为牧草作物生育提供良好的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间作:在同一块地内成行或成条带相互间隔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在同一块地内当一种作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后,在其行间播下另一种作物,从而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的一种种植方式。 复种:在同一块耕地上,于同一年播种一茬以上生育季节不同,依秩接替作物的少耕: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耕作项目,作业次数和作业面的一类耕作方式。 免耕:指作物播前不用犁,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用农具进行土地管理的耕作方式。 土壤耕作任务:改善耕层构造,清除前作物的根茬,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清除杂草,消灭病虫害,为作物提供良好的耕作条件。作用:松土,翻土,切土,混土,平土,压土。措施:基本耕作(犁耕深松耕旋耕),表土耕作(浅耕灭茬耙地耱地镇压中耕开沟作畦) 常规耕作少免耕:常规:优点(创造适宜的一定深度的耕层,控制杂草,防治病虫害,根茬肥料的翻埋)缺点(风蚀水蚀严重,水分损失,破坏土壤耕层结构,耗能与成本增加)少免耕:优点(减少风蚀水蚀及土壤水分蒸发,秸秆覆盖使表土有机物增加、土壤好气性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农耕时间少,节约成本)缺点(残茬覆盖导致地温下降,多年土壤有变实的趋势,耕作表层有几只的养分富化,下层贫化,影响有机质化肥残茬的翻埋,土肥难融合,杂草虫害发生加剧,加重了少免耕对除草杀虫剂的依赖性)

饲草生产学题库

饲草生产学题库 一、名词 1.牧草:广义上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木、藤木、小灌木、半灌木、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2.饲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用的作物,如玉米、高粱、大麦、燕麦、黑豆、大豆、甜菜、胡萝卜、马铃薯、南瓜等各类作物。 3.分蘖:是指枝条自地表或地下茎节、根颈、根蘖上形成枝条的过程。 4. 草地的载畜量:指在一定的放牧时间内,一定的草地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地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5. 生长:从细胞水平上说,是指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扩大,外观上表现为植株的长大,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6.发育:指细胞的分化、组织器官功能的特化,如茎、叶、穗、花的分化。 7.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当光照强度超出某一范围后光合速率便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只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达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光饱和点。 8.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在光饱和点以下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减小,当光照强度小到某一值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的光照强度称光补偿点。 9.苜蓿的秋眠性:是指苜蓿生长习性的差异,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苜蓿品种分为9个秋眠等级或3个秋眠类型:1—3级为秋眠型,4—6级为半秋眠型,7—9级为非秋眠型。1级最耐寒,9级最耐热。 10.干草调制:是指把天然草地或人工种植的牧草和饲料作物进行适时收割,晾晒和贮藏的过程。 11. 植物的生活型:是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表现形式,是自然地区特定生物气候作用下的产物。可分成: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类、一年生草类、苔藓、地衣类。 12.青贮饲料:经过在青贮容器中的厌氧条件下发酵处理的饲料产品。更确切地说,是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13.青饲轮供制:是指一年四季为家畜连续不断地均衡供应青饲料的制度。 14.自由放牧也叫无系统放牧或无计划放牧,即对草地无计划的利用,放牧畜群无一定的组织管理,牧工可以随意驱赶畜群,在较大的草地范围内任意放牧。可分为:连续放牧、季节牧场(营地)放牧、抓膘放牧、就地宿营放牧。15.划区轮牧也叫计划放牧,是把草地首先分成若干季节放牧地,再在每一个季节放牧地内分成若干轮牧分区,然后按照一定次序逐区采食,轮回利用。 16.仿生饲料(人工瘤胃发酵饲料):是根据牛、羊瘤胃转化功能的特点,采用人工仿生技术,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降解纤维素,增加秸秆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而制成的饲料。 17.秸秆氨化:是指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无水氨、尿素或异尿素溶液等,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 18.秸秆:也称稿秆,指农作物子实收获后剩余的茎杆和残留的叶片。 19. 花序:指花在花轴上的排列情况。分为有序花序和无限花序(又分为总状、穗状、圆锥、 伞形、头状花序。) 20. 草地: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 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 和生产场所,并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 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 草叶生产基地。 21. 植物的适口性:指家畜对某种植物的喜食 程度。一般分为:特别喜欢的植物(5级)、 喜爱植物(4级)、采食植物(3级)、不太喜食 植物(2级)、不愿采食植物(1级)、和不食植 物(0级)六个级别。 22. 家畜臌胀病(嗳气):苜蓿鲜草中含高达 3.5%的皂素和大量可溶性蛋白质,能在反刍动 物瘤胃内发酵,形成大量持久性泡沫,难以排 除,阻碍瘤胃中气体的排出。 二、简单或论述 1.划区轮牧(计划放牧)的优点有哪些? (1)减少牧草浪费,节约草地面积 (2)可改进 植被成分,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3)可增加 畜产品 (4)有利于加强放牧地的管理 (5)可防 止家畜寄生性蠕虫病的传播。 2. 草地放牧利用的基本要求:*合理的载畜量 *适宜的放牧强度 *适宜的放牧时间 *牧草的 留茬高度。 3.组织青饲轮供需要掌握的技术环节:选择适 宜的牧草和饲料作物 *掌握青饲料的生长发育 规律 *选择适宜的骨干饲草和搭配饲草 *运用 综合农业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 *种、采、贮 配套 *建立稳定的青饲料生产基地。 4.根据干草调制的基本原理,结合苜蓿在牧草 干燥过程中,必须掌握哪些基本原则? *尽量加速牧草的脱水,缩短干燥时间,以减 少由于生理、生化作用和氧化作用造成的营养 物质损失,尤其要避免雨水淋 *在干燥末期应 力求植物各部分的含水量均匀 *牧草在干燥过 程中,应防止雨露的淋湿,并尽量避免在阳光 下长期曝晒,应当先在草场上使牧草凋萎,然 后及时搂成草堆进行干燥,干旱地区,干草产 量较低,刈割后直接将草搂成草垄进行干燥 * 集草、聚堆、压捆等作业,应在植物细嫩部分 尚不易折断时进行。 5.为防止臌胀病发生应采取的措施:*饲喂前先 让家畜多采食一些青干草、青贮料或补充一定 量的盐水 *将鲜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混喂,其禾 本科牧草保持在50%以上 *禁止饲喂家畜带有 雨水或露水的苜蓿 *将鲜苜蓿晒1—2小时至 半干再饲喂 *对采食苜蓿后已发生臌胀病的家 畜,应停止饲喂,并注射阿托品救治,重度臌 胀病时应请兽医诊治。 6.牧草饲料作物合理施肥的原则:*根据饲草的 种类和生育时期施肥 *根据收获的对象决定施 肥 *根据土壤状况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水分状 况等施肥 *根据肥料的种类和特性施肥 *施肥 与农业技术结合。 7.氮(N)肥对苜蓿的生理作用:*N是蛋白质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 *N 是 核酸核蛋白的成分 *N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 *N 是许多酶的主要成分。 8.磷(P)肥对苜蓿的生理作用:*P是构成大 分子物质的结构组分,磷酸是许多大分子结构 物质的基础 *P是细胞核、原生质、核酸、磷 脂酶等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P能促进 体内新陈代谢,促进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促进 硝态氮的还原与含氮化合物的代谢和对氮素的 吸收,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干物质积累 *P 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P能促进种子形成和发育成熟。 9.钾(K)肥对苜蓿的生理作用:*K能增强光 合作用 *K能激活酶并控制反应速度,促进碳 水化合物的运输和积累 *K为蛋白质合成所必 需 *K维持细胞渗透压,调节气孔运动,有利 于水分的利用 *K可促进有机酸代谢,提高作 物的抗逆性。 10.钙(Ca)肥对苜蓿的生理作用:*Ca对细胞 壁和细胞膜的合成与稳定有重要作用,有利于 茎叶生长 *Ca是酶的活化剂,能促进硝态氮的 吸收利用,抑制细菌的侵染,提高苜蓿产品的 贮存期 *Ca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运转 *Ca能 中和体内有机酸,减轻土壤中钠铝过多引起的 毒害,因此在植物体内起到解毒作用 *Ca通过 改善根系生长状况,刺激微生物 11.简述苜蓿的适宜播期,并简述春播不易成功 的原因?苜蓿的播期有春播、夏播、秋播及冬 播(临冬寄籽播种) *苜蓿的适宜播期为秋播, 并阐述原因(包括温度、水分等因素) *春播 不易成功的原因:春天杂草多,且在春季容易 发生春旱。春季风沙大,经常发生沙尘暴 12.结合苜蓿,简述确定牧草适宜刈割期的原 则?确定牧草最适宜刈割期,必须考虑两项 指标:产草量、可消化营养物质的含量。牧草 在幼苗及营养生长初期,虽营养成分高,但牧 草含量低。当牧草产量达到高峰时,营养成分 却明显降低。在牧草的一个生长期内,只有当 产草量和营养成分之积(即综合生物指标)达 到最高时,才是最佳收割期。 13.确定牧草适宜刈割期的原则:*牧草适宜刈 割期以单位面积内营养物质产量的最高适期或 以单位面积的可消化总养分(TDN)最高时期为 标准 *以有利于牧草的再生,多年生或越年生 (二年生)牧草的安全越冬和返青,并对一年 的产量和寿命无影响 *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来 确定牧草适宜刈割期,如生产蛋白质、维生素 含量高的苜蓿干草粉,应在孕蕾期进行刈割, 虽然产量稍低一些,但可以从优质草粉的经济 效益和商品价值方面予以补偿。若在开花期刈 割,虽然草粉产量较高但草粉质量明显下降 * 天然割草场,应以草群中主要牧草的最适刈割 期为主。 14.苜蓿的适宜刈割期在初花期,因此时的单位 面积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最高。过早刈割会降 低产草量,并损害苜蓿的根部且使草地寿命缩 短,随着苜蓿生育期的延长,产草量虽在增加, 粗纤维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大大降低,从而 使草品质降低,适口性与消化率也降低。 15.豆科牧草的最适刈割期:*豆科牧草的茎叶 比虽生育期而变化,在现蕾期叶片重量要比茎 杆重量大,而至终花期则相反。 *早春收割幼 嫩的豆科牧草对其生长是有害的,会大幅度降 低当年的产草量,并降低来年苜蓿的返青率。 * 豆科牧草的最适刈割期应为现蕾盛期至始花 期。 16.禾本科牧草的最适宜收割期:根据多年生禾 本科牧草的营养动态,同时兼顾产量、再生产 性以及下一年的生产力等因素,大多数多年生 禾本科牧草在用于调制干草或青贮时,应在抽 穗至开花期刈割。 17. 人工种草特点、作用? 特点:*产量高、稳定 *营养丰富 *柔嫩多汁, 适口性好,易消化 *饲用形式多样 *产品种类 繁多。作用:*畜牧业提供高产优质的饲草饲 料 *为发挥优良畜种的生产性能提供物质保障 *是现代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前提 *是稳定畜 牧业周年高效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 18.干草调制过程中养分的损失? *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 *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 失 *雨淋损失 *微生物引起的损失 *牧草干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