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市上饶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零班奥赛班word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75.50 KB
- 文档页数:8
上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 物 试 卷(零班)
命题人:徐洪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2.下列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3.某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此判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有①号和⑤号家兔
B.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
C.该实验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
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4.下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考试时间:2016年3月17-18日 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5.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6. 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胰岛素浓度升高时,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胰岛素浓度降低时,GLUT﹣4通过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B.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C.GLUT﹣4从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GLUT﹣4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7.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肝糖原分解,则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有关
B.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
C.如果X代表CO2,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
D.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8.正常人体处于0℃、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恒定,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30℃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因此a1>a2,b1<b2
B.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C.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
D.人体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9.进行异体器官移植时,器官在被剥离后必须马上放入一种“特殊液体”中,对这种“特殊液体”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红细胞,为离体器官提供氧气 B.有免疫细胞,清除抗原
C.有氯化钠,保持细胞形态 D.有多种水解酶,为细胞提供生物催化剂
10.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B.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
C.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F点
D.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
1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农民最终收获的草莓与生长素有关而与乙烯无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1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植物生长 D.适宜生长素浓度能促进生长
14.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形增长
15.下图a-b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的高低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种群b种内斗争最激烈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b系统的稳定性最强
C.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种群,则a是最高营养级
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16.下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B.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
C.到3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17.下图表示 3 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 a 和图 b 中 3 个 物种的资源利用 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 a 中 3 个物种与图 b 中 3 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a 中 3 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 b 中 3 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 a 中 3 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 b 中 3 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 a 中物种 2 有被排除的危险,图 b 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同
18.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
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图中0→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
D.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19.调查发现某种蜣螂不仅吃粪便,还捕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蜣螂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蜣螂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这种蜣螂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0.下列生命系统的活动中,不是单向进行的是
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
B.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D.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
21.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植食动物,这种动物不直接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下树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大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大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 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且易被天敌捕食
C. 树懒蛾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来自三趾树懒的同化量
D. 三趾树懒、树懒蛾和绿藻构成的生物群落相对稳定
22.如图是关于生物学中某些变化趋势的曲线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表示时间,y表示生理作用,则a、b可以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横放根的远地侧和近地侧的促进作用
B.若x表示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y表示稳定性,则a、b可以分别表示恢复力稳定性、抵 抗力稳定性
C.若x表示喷施农药的浓度,y表示基因频率,则a、b可以分别表示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和不抗药基因频率的变化
D.若x表示时间,y表示变化量,则a、b可以分别表示适当提高CO2浓度后,某植物叶绿体内C3、C5的含量变化
23.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24.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自从在英国诞生后,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
B.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加速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细胞膜上的HLA有关
25.对以下几种育种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
B.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最简单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C.单倍体育种没有生产实践意义,因为得到的单倍体往往高度不育
D.经人工诱导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植株与普通西瓜植株是同一物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
26.(8分)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 。
(2)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 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 。
(4)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 (填序号)。
①A
(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在“之前”、“之后”、“同时”中选择) ,这是因为 。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 (填序号)。
①胰淀粉酶 ②胰高血糖素 ③促甲状腺激素 ④神经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