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模制作教案

航模制作教案

航模制作教案
航模制作教案

航模制作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航模制作教案

项目介绍:

航模制作属于手、脑并用的综合性劳动教育技术。本项目所使用的材料是木条、木板和木片,其比例是依据飞机的比例缩小而制作的。以其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深受参训学生的喜爱。

学情分析:

本活动主要针对初一、初二学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值喜欢探索事物,勇于挑战,愿意动手,他们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能力,但缺少展现自我和动手制作的机会。另外,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感兴趣于航天事业,针对学生这些特点,我们开设这项活动。

活动目标:

⑴简要介绍飞机发展史和认真分析飞机基本构造。

⑵通过测量分析图形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动手操作中锻炼其动手能力,通过放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激发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

教、学相互交流探讨,学生分组合作。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机翼的打磨及固定位置

难点:机翼打磨的程度

活动材料、工具:

木条、木板、木片、锯、铅笔、锉、钢尺、砂纸、美工刀、101胶水。

材料工具图

活动过程组织设计:

情境导入→了解原理→动手制作→放飞→总结

一、情境导入

教师讲解飞机发明人(莱特兄弟)的小故事,然后请学生谈谈感想?

教师思考:利用古人发明飞机的故事,激发学生在当前情况下,想要创作

的激情,培养他们的挑战精神,使他们在目标驱动下更好的进行学习。

二、了解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鸟飞行图,请学生分析其结构特征。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航模示意图,并分析其机构,两者对比分析,更明确飞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机身、机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鸟空中飞行图

翘翼航模示意图

总结各部分的作用:

机身:固定连接机翼、尾翼和起到承载作用

机翼:为飞行提供动力

尾翼:控制飞机飞行方向和保持飞机飞行平衡

三、航模制作

⒈针对上边的展示图,请同学们熟悉材料与各部分的关系。然后请同

学们观察黑板上的示意图,最后请同学试着描述各个部分操作步骤(具体到尺寸)。

航模各部分尺寸展示图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航模制作步骤:

测量——切割——打磨——组装

针对这一步骤,在动手制作前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把每个部分制作好,然后组装。

机身:截取一根长30CM的木条,作为飞机的长机身,截取一根长

15CM的木条作为短机身,然后用101胶把两机身一段对齐了固定在一起,最后为减少阻力需要把对齐的一端磨成鸟嘴的形状。

鸟嘴图机身图

机翼:按照所要求的尺寸截取五边形机翼后,再进行打磨。根据飞行原理,用锉和砂纸将机翼打磨成一个前、后两侧稍薄一些的流线型样式。

机翼流线型示意图

五边形机翼示意图

在打磨完成后做翘翼飞机模型时,机翼要向上折起一个角度,两侧机翼与水平的角度在15°-25°之间。具体做法:用锯在机翼中心线上锯木板厚度的一半,然后向上折起,并在“V”字型机翼底部用锉或砂纸稍作打

磨,目的是利于跟机身的固定,最后,将机翼固定在距离飞机前端8.5CM 的机身上,并且注意机翼的对称。

鸟的翅膀图“V“

机翼示意图“V”

思索:鸟飞行时,两个翅膀不停的做“V”形运动,我们做的飞机是翘翼的原理是一致的,这里就又追溯的飞机发明主要的原理是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得来的。

尾翼:按要求尺寸从木偏上截取五边形水平尾翼和直角梯形的垂直尾翼。先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尾翼,再把尾翼组装到机身的尾翼部位。

教师思索:学生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求准确、精细,教师应予以指导纠正。

端正:俯瞰飞机,应以机身为轴,机翼、水平尾翼左右对称。

平行:俯瞰,机翼后缘与水平尾翼后缘平行,正看,机翼千元与水平尾翼前缘平行。

垂直:垂直尾翼与水平尾翼垂直,机翼、水平尾翼与机身垂直。

首先让学生明白机翼需要打磨的目的;其次,根据物理学知识,机翼上表面是弯曲的,下表面是平坦的,因此在机翼与空气相对运动时,流过上表面的空气在同一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比流过下表面的空气的路程相对远,因此机翼上表面的空气相对速度比下表面的空气相对速度快。

小资料:

帕奴利定理:“流体对周围的物质产生的压力与流体的相对速度成反比。”因此上表面的空气施加给机翼的压力就小于下表面的压力。这样上下两个合力必然向上,就产生了升力。

⒉分组合作操作

教师强调每三个人一组,保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部分。另外强调安全,每个学生既要注意自身安全也要注意他人安全。

教师思索:理论的东西是易忘的,实践才是真理。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理解和体验飞机的奥秘的。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突破难点。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实践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户外放飞

放飞之前,把工具收拾好,然后由教师带到放飞场,指导学生放飞。

小资料

放飞要领:

放飞站姿:两脚左右并列,微微分开,两膝略弯,身体向右转过一些。

手执模型的部位:拇指和食指、中指一起捏住机翼下方机身的重心部位,手腕、手臂自然放松。

模型的前端略微抬高,模型飞机向右倾斜,模型高度比自己的肩膀略高一些。

模型起飞时,要正对风向略偏左,这样有利于模型飞机的起飞和爬升。

让大家的飞机安全飞翔吧!对于飞行中出现的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最后进行一次比赛。户外放飞,享受成功的喜悦。

注意:在飞机试飞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

常见问题:飞机头部撞地,在手送出飞机的时候,飞机的头部过重,导致飞机直接向地面飞行。修改时,可以选择头部减轻或尾部加重。飞机机身反身飞行,这证明飞机的机翼不对称或尾翼的左右不对称。修改时可以调试飞机的机翼或尾翼,使之达到最好的飞行效果。

教师思索:学生放飞模型时,会不顾一切的奔跑,知道收回模型。通过比赛,锻炼了互帮互助的能力,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飞机。可以让飞机飞的更高、更远。从而说明学生能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另外户外放飞也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对学生的灵敏度、耐力、臂力、腰部和腿部的力量的锻炼也都有好处。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小小的飞机模型,里面的学问有很多,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能完成。这节课,我们不仅制作出了飞机的模型,还了解了飞机的构造及飞机原理。制造真正的飞机,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航天梦想从这里起飞,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索,也希望我们的同学有一天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六、活动评价:

对整个制作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态度的评价

对放飞效果的评价

学生自评:

利用下图评价量表对活动进行全程、多元化评价。评价的重点在于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这种评价能够较客观的反映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促使每个学生在评价中反思。

评:

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飞机的飞行原理,再去制作其他式样、材料的飞机模型。再次让学生自发的组成小组,制作更有趣的、新颖的模型。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实践过程中成功的艰辛与快乐。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通过活动,也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指导。

本次活动开展后,很多学生在课外制作出一些更好的模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