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弯桥计算模型的研究

钢筋混凝土弯桥计算模型的研究

钢筋混凝土弯桥计算模型的研究
钢筋混凝土弯桥计算模型的研究

压弯构件稳定计算

压弯构件稳定计算 (1)概述 压弯构件实际上就是轴力与弯矩共同作用的构件,也就是轴心受力构件与受弯构件的组合,典型的两种压弯构件如图所示。 同其他构件一样,压弯构件也需同时满足正常使用及承载能力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刚度条件;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 (2) 类型与截面形式

?单向压弯构件: 只绕截面一个形心主轴受弯; ?双向压弯构件: 绕两个形心主轴均有弯矩作用。 ?弯矩由偏心轴力引起的压弯构件也称作偏压构件。 ?截面形式: 同轴心受力构件一样,分实腹式截面与格构式截面。 ?实腹式:型钢截面与组合截面 ?格构式:缀条式与缀板式 ?按截面组成方式分为型钢(a、b),钢板焊接组合截面型钢(c、g),组合截面(d、e、f、h、i) ?按截面几何特征分为开口截面,闭口截面(g、h、i、j)

?按截面对称性分为单轴对称截面(d、e、f、n、p),双轴对称截面(其余各图) ?按截面分布连续性分为实腹式截面(a~j)格构式截面(k~p) (3)破坏形式 强度破坏、整体失稳破坏和局部失稳破坏。

强度破坏:截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应力都达到甚至超过钢材屈服点的状况。 整体失稳破坏: ?单向压弯构件: 弯矩平面失稳:极值失稳,应考虑 效应(二阶效应)。 弯矩平面外失稳:弯扭变形,分岔失稳。 ?双向压弯构件:一定伴随扭转变形,为分岔失稳。 7.2.1 强度计算 ?两个工作阶段,两个特征点。 ?弹性工作阶段:以边缘屈服为特征点(弹性承载力); ?弹塑性工作阶段:以塑性铰弯矩为特征点(极限承载力)。

7.2.2 极限承载力与相关条件 联立以上两式,消去η,则有如下相关方程

拧紧力矩的计算方法

拧紧力矩的计算方法 1. 螺栓和螺母组成的螺纹副在紧固时,紧固力是通过旋转螺母或螺栓(通常是螺母)而获得的,紧固力与旋转螺母所用的扭矩(拧紧扭矩)成正比,为了保证达到设计所需的紧固力,就要在工艺文件中规定拧紧扭矩,并在实际施工中贯彻实施。 2. 机械设计中拧紧扭矩计算方法 M = KPD 式中: M — 拧紧扭矩,Nm K — 扭矩系数 P — 设计期望达到的紧固力,KN D — 螺栓公称螺纹直径,mm K 值表(参考) 3. 紧固力P 一般在设计上选取螺栓屈服强度σs 的60~80%,安全系数约为以上。 4. 扭矩系数K 是由内外螺纹之间的摩擦系数和螺栓或螺母支撑面与被紧固零件与紧固件接触的承压面的摩擦系数综合而成。它与紧固件的表面处理、强度、形位公差、螺纹精度、被紧固零件承压面粗糙度、刚度的许多因素有关,其中表面处理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不同的表面处理,其扭矩系数相差很大,有时相差近一倍。例如:同螺纹规格,同强度的螺纹副,表面处理为磷化时,扭矩系数约为~,而表面处理为发黑时,扭矩系数可达~。 5. 对于M10~M68的粗牙钢螺栓,当螺纹无润滑时,拧紧力矩粗略计算公式: 0.2M PD = 6.VDI 2230中的拧紧力矩计算方法 22(0.160.58)2 : :::::Km A M G K M G Km K D M F P d F P d D μμμμ=?+??+式中: 装配预紧力螺距 外螺纹基本中径 螺栓螺纹摩擦系数螺栓头部下面的摩擦直径 螺栓头支承面摩擦系数 ()()0s 2s 23310 :/4 :=+/2 /6 :=0.50.7 :s s s s s s P A A A d d d d d d d H H σπσσσ=?=?=-?也可以由下表查出 螺纹部分危险剖面的计算直径螺纹牙的公称工作高度 ~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

迈达斯斜桥与弯桥分析

斜桥与弯桥分析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2007年8月

目录 1. 斜桥 (1) 1.1 概述 (1) 1.2 斜交桥梁的受力特点 (1) 1.3 建模方法 (2) 2. 弯桥 (3) 2.1 概述 (3) 2.2 弯桥的受力特点 (3) 2.3 建模方法 (4) 2.4 弯桥建模例题 (5)

1. 斜桥 1.1 概述 桥梁设计中,会因为桥位、线型的因素,而需要将桥梁做成斜交桥。斜交桥受力性能较复杂,与正交桥有很大差别。平面结构计算软件无法对其进行精确的分析,限制了此类结构桥型的应用。 1.2 斜交桥梁的受力特点 a) 钝角角隅处出现较大的反力和剪力,锐角角隅处出现较小的反力,还可能出现翘 起;(图1.2.1) b) 出现很大的扭矩;(图1.2.2) c) 板边缘或边梁最大弯矩向钝角方向靠拢。(图1.2.3 ~ 图1.2.4) 图1.2.1 斜交空心板桥支点反力 图1.2.2 斜交空心板桥扭矩图

图1.2.3 正、斜交板桥自重弯矩图(板单元) 图1.2.4 正、斜交空心板桥自重弯矩图(梁格单元) 这些效应的大小与斜交角度大小也有很大的关系,斜交角度越大,上述效应就越大。一般来说斜交角度小于20度时,对于简支斜交桥的上述影响可以忽略。如果斜交角度超过20度就必须考虑上述效应的影响。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适当的处理方案。 1.3 建模方法 对斜交桥梁多用梁格法建立模型。可用斜交梁格或正交梁格来建模。对于斜交角度小于20度时,使用斜交梁格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对于大角度的斜交桥,根据它的荷载传递特性,建议选用正交梁格,而且配筋时也尽量沿正交方向配筋。 图1.3.1 斜交梁格与正交梁格

斜拉桥设计计算参数分析

斜拉桥设计计算参数分析 1 概述 斜拉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安装程序与成桥后的主梁线形、结构内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施工阶段随着斜拉桥结构体系和荷载状态的断变化,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亦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对斜拉桥的每一施工阶段进行详尽的分析、验算,从而求得斜拉索张拉吨位和主梁挠度、主塔位移等施工控制参数,并依此对施工的顺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施工中加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设计参数分析 2.1 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 主梁的中、边跨跨径比反映了结构体系的变形特性和锚索的抗疲劳性能: 从图1、图2可见,三跨钢斜拉桥的中边跨跨径比较多地位于2.0~3.5之间,集中在2.5处;三跨混凝土斜拉桥的相应数值则为1.5~3.0,较集中于2.2处。 就一般而言,中、边跨跨径的比值大于2.0,将能控制锚索的应力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提高结构体系的总体刚度。在许多斜拉桥中,虽然中、边跨跨径的比值较小,但边跨中往往采用设置辅助墩或将主梁与引桥连接形成组合体系以提高结构刚度,适应结构的变形要求。 2.2 主梁自重分析 选取某斜拉桥桥5号、9号梁段(见图3),各自增重5 %(其它参数取理论值) ,分别计算得到在浇筑完5号、9号梁段后各控制点挠度及主梁控制截面弯矩变化情况,见图3 、图4 。 图3:主梁自重增大5 %的梁段挠度影响图4:主梁自重增大5 %的梁段弯矩影响 从图3 、图4可见,梁段自重对控制点挠度的影响较大,且悬臂越大,影响越明显。梁段自重对控制点弯矩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 9 号梁段自重增大5 %,导致6 号梁段的弯矩值增加至1 200 kN •m ,达到合理成桥状态下该截面弯矩值的7 %。 2.3 主梁弹性模量分析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与稳定计算.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与稳定计算 1.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考虑部分截面发展塑性,《规范》规定的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式 f W M A N nx x x n ≤+γ (6-1) 承受双向弯矩的拉弯或压弯构件,《规范》采用了与式(6-1)相衔接的线性公式 f W M W M A N ny y y nx x x n ≤++γγ (6-2) 式中:n A ——净截面面积; nx W 、ny W ——对x 轴和y 轴的净截面模量; x γ、y 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当压弯构件受压翼缘的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t b />y f /23513,但不超过y f /23515时,应取x γ=1.0。 对需要计算疲劳的拉弯和压弯构件,宜取x γ=y γ=1.0,即不考虑截面塑性发展,按弹性应力状态计算。 2.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 目前确定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很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边缘屈服准则的计算方法,一类是精度较高的数值计算方法。 按边缘屈服准则推导的相关公式 y Ex x x x x f N N W M A N =???? ? ?-+??11 (6-4) 式中:x ?——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系数。 边缘纤维屈服准则认为当构件截面最大受压纤维刚刚屈服时构件即失去承载能力而发生破坏,更适用于格构式构件。实腹式压弯构件当受压最大边缘刚开始屈服时尚有较大的强度储备,即容许截面塑性深入。因此若要反映构件的实际受力情况,宜采用最大强度准则,即以具有各种初始缺陷的构件为计算模型,求解其极限承载力。

弯矩沿杆长均匀分布的两端铰支压弯构件,《规范》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考虑构件存在l/1000的初弯曲和实测的残余应力分布,算出了近200条压弯构件极限承载力曲线。然后《规范》借用了弹性压弯构件边缘纤维屈服时计算公式的形式,经过数值运算,得出比较符合实际又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实用相关公式 y Ex px x x f N N W M A N =???? ? ?-+8.01? (6-5) 式中:px W ——截面塑性模量。 弯矩沿杆长为非均匀分布的两端铰支压弯构件,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将比由上式算得的值高。为了应用于其他荷载作用时的压弯构件,可用等效弯矩x mx M β (x M 为最大弯矩)代替公式中的x M 来考虑这种有利因素。另外,考虑部分塑性深入截面,采用x x px W W 1γ=,并引入抗力分项系数,即得到《规范》所采用的实腹式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式 f N N W M A N Ex x x x mx x ≤? ?? ? ? -+'18.01γβ? (6-6) 式中:N ——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x M ——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x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x W 1——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对受压最大纤维的毛截面模量; 'Ex N ——参数,' EX N =) 1.1/(22 x EA λπ; mx β——等效弯矩系数,《规范》按下列情况取值: (1)框架柱和两端支承的构件: ①无横向荷载作用时:mx β=0.65+0.351M /2M ,1M 和2M 为端弯矩,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无反弯点)时取同号,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有反弯点时)取异号,1M >2M ; ②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时,mx β=1.0;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时,mx β=0.85; ③无端弯矩但有横向荷载作用时:mx β=1.0。

什么是扭矩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什么是扭矩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2008年01月07日 10:07 转载作者:本站用户评论(0) 关键字: 什么是扭矩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扭矩越

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9.8N,所以1kgm =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 =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 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3×4=2400Nm(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排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米) 小结: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一般来说,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缸径小,行程长的汽缸较注重扭矩的发挥,转速都不会太高,适用于需要大载荷的车辆。而缸径大,行程短的汽缸较注重功率的输出,转速通常较高,适用于快跑的车辆。简单来说:功率正比于扭矩×转速 补充一点: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呢? 我们知道,功率P=功W÷时间t 功W=力F×距离s 所以,P=F×s/t=F×速度v

1使用MIDAS Civil做斜拉桥分析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使用MIDAS/Civil做斜拉桥分析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与一般梁式桥的设计过程有所不同。对于梁式桥梁结构,如果结构尺寸、材料、二期恒载都确定之后,结构的恒载内力也随之基本确定,无法进行较大的调整。对于斜拉桥,由于其荷载是由主梁、桥塔和斜拉索分担的,合理地确定各构件分担的比例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斜拉桥的设计首先是确定其合理的成桥状态,即合理的线形和内力状态,其中起主要调整作用的就是斜拉索的张拉力。 确定斜拉索张拉力的方法主要有刚性支承连续梁法、零位移法、倒拆和正装法、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内力平衡法和影响矩阵法等,各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对象请参考刘士林等编著的公路桥梁设计丛书-《斜拉桥》。 MIDAS/Civil程序针对斜拉桥的张拉力确定、施工阶段分析、非线性分析等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下面就一些功能的目的、适用对象和注意事项做一些说明。 1.未闭合力功能 通常,在进行斜拉桥分析时,第一步是进行成桥状态分析,即建立成桥模型,考虑结构自重、二期恒载、斜拉索的初拉力(单位力),进行静力线性分析后,利用“未知荷载系数”的功能,根据影响矩阵求出满足所设定的约束条件(线形和内力状态)的初拉力系数。此时斜拉索需采用桁架单元来模拟,这是因为斜拉桥在成桥状态时拉索的非线性效应可以看作不是很大,而且影响矩阵法的适用前提是荷载效应的线性叠加(荷载组合)成立。 第二步是利用算得的成桥状态的初拉力(不再是单位力),建立成桥模型并定义倒拆施工阶段,以求出在各施工阶段需要张拉的索力。此时斜拉索采用只受拉索单元来模拟,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选择“体内力”。 第三步是根据倒拆分析得到的各施工阶段拉索的内力,将其按初拉力输入建立正装施工阶段的模型并进行分析。此时斜拉索仍需采用只受拉索单元来模拟,但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选择“体外力”。 但是设计人员会发现上述过程中,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的最终阶段(成桥状态)的结果是不闭合的。这是因为合拢段在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时的结构体系差异,导致正装分析时得到的最终阶段(成桥阶段)的内力与单独做成桥阶段分析(平衡状态分析)的结果有差异。即,初始平衡状态分析(成桥阶段分析)时,同时考虑了全部结构的自重、索拉力以及二期荷载的影响;而在正装分析时,合拢之前所有阶段的加劲梁会因为自重、索拉力产生变形,合拢时合拢段只受自身的自重影响而不受其它结构的自重和索拉力的影响。 MIDAS/Civil能够在小位移分析中考虑假想位移,以无应力长为基础进行正装分析。这种通过无应力长与索长度的关系计算索初拉力的功能叫未闭合配合力功能。未闭合配合力具体包括两部分,一是因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位移和结构体系的变化而产生的拉索的附加初拉力,二是为使安装合拢段时达到设计的成桥阶段状态合拢段上也会产生附加的内力。利用此功能可不必进行倒拆分析,只要进行正装分析就能得到最终理想的设计桥型和内力结果。 重新说明一下的话,首先倒拆分析和正装分析的结果是不可避免存在差异的,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倒拆分析得到的施工阶段张力,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进一步地调索或者调整施工步骤或施工工法,从而才能得到既满足施工阶段的结构安全要求,又满足成桥状态的线形和内力条件的斜拉索张力。 其次利用MIDAS/Civil的未闭合力功能,设计人员可以不必繁琐地建立倒拆施工阶段的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全)

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是电机学中常用的关系式,近期在百度知道上常有看到关于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相关计算式的问答,一般回答者都是直接给出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常数采用近似值,常数往往不容易记住,本文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方便的记住这些公式,并在工程应用中熟练的使用。 一记住扭矩和功率的公式形式 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一般用于描述电机的转轴的做功问题,扭矩越大,轴功率越大;转速越高,轴功率越大,扭矩和转速都是产生轴功率的必要条件,扭矩为零或转速为零,输出轴功率为零。因此,电机空转或堵转就是轴功率等于零的两个特例。 功率和扭矩及转速成正比,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具有如下形式: P=aTN 上式中,a为常数,对应的有: T=(1/a)(1/N)P 即扭矩和功率成正比,和转速成反比。 记忆方法: 记住扭矩T和功率P成正比,扭矩T和转速N成反比,而系数a不必记忆。 二记住力做功的基本公式 提问者通常都知道上述关系式,问题的焦点在于常数a的具体数值。 如果不是经常使用该公式,的确很难记住这个常数,本人亦是如此。 不过,只要记住扭矩和转速公式的推导方式,可以很快推导出结果,得到系数a的准确值。 我们知道力学中力做功的功率计算公式为: P=FV(2) 上述公式为力做功的基本公式。然而,基本公式中没有出现扭矩T和转速N。 如果我们注意到:扭矩实际上就是力学上的力矩。就很容易联想到扭矩T和力F的关系。 由于力矩等于力F和力臂的乘积,而力臂是轴的半径r,因此有: T=Fr或 F=T/r(3)

图2 扭矩和力臂的关系 记忆方法: N是力的单位,m是长度的单位,因此,力等于扭矩除以长度,而长度就是半径r。扭矩的单位是N.m, 三掌握角速度和速度的转换方法 第二节告诉我们,扭矩与轴的半径有关,可是,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1)中,并无轴半径的参数r,也无力做功基本公式(2)中的速度V。 这就引导我们去思考,将速度V变换为转速N后,转速N与扭矩T相乘,应该可以抵消掉轴半径r。实际正是如此: 电动机轴面上任意一点的速度与旋转的角速度及轴半径成正比,即: V=ωr(4) 记忆方法: 圆弧的长度等于角度乘以半径,圆周运动的速度等于角速度乘以半径。 四扭矩和功率的基本公式 将式(3)和(4)代入式(2),得到: P=Tω(5) 式(5)为扭矩和功率的基本公式,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推导,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记住。 记忆方法: 角速度ω和转速N都可以反映转速,采用角速度时,扭矩和功率成正比,扭矩和转速成反比,且正反比的系数均为1,因此,这是扭矩和功率的基本公式。 五单位转换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 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扭矩越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公里/小 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 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 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 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 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3×4=2400Nm(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 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排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 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米) 小结: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电机扭矩计算方法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计算公式 含义: 1kg=9.8N???? 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9.8牛顿????? 含义:9.8N·m????? 推力点垂直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了9.8N。 转速公式:n=60f/P (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 扭矩公式:T=9550P/n ????? T是扭矩,单位N·m ?????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扭矩公式:T=973P/n ???? T是扭矩,单位Kg·m ????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形象的比喻: ????? 功率与扭矩哪一项最能具体代表车辆性能?有人说:起步靠扭矩,加速靠功率,也有人说:功率大代表极速高,扭矩大代表加速好,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错误解释,其实车

辆的前进一定是靠发动机所发挥的扭力,所谓的「扭力」在物理学上应称为「扭矩」,因为以讹传讹的结果,大家都说成「扭力」,也就从此流传下来,为导正视听,我们以下皆称为「扭矩」。 ????? 扭矩的观念从小学时候的「杠杆原理」就说明过了,定义是「垂直方向的力乘上与旋转中心的距离」,公制单位为牛顿-米(N-m),除以重力加速度 9.8m/sec2之后,单位可换算成国人熟悉的公斤-米(kg-m)。英制单位则为磅-尺(lb-ft),在美国的车型录上较为常见,若要转换成公制,只要将lb-ft的数字除以7.22即可。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将扭矩除以车轮半径即可由发动机功率-扭矩输出曲线图可发现,在每一个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些数值要如何转换成实际推动汽车的力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得「力」的数据。举例而言,一部1.6升的发动机大约可发挥15.0kg-m 的最大扭矩,此时若直接连上185/ 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公分,则经由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15/0.41=36.6公斤的力量(事实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是重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才是力的标准单位「牛顿」)。 ???? 36公斤的力量怎么推动一公吨的车重呢?而且动辄数千转的发动机转速更不可能恰好成为轮胎转速,否则车子不就飞起来了?幸好聪明的人类发明了「齿轮」,利用不同大小的齿轮相连搭配,可以将旋转的速度降低,同时将扭矩放大。由于齿轮的圆周比就是半径比,因此从小齿轮传递动力至大齿轮时,转动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数,都恰好等于两齿轮的齿数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所谓的「齿轮比」。

sap2000精华贴(受益匪浅)

sap2000入门栏2005年精华贴整理(zz) 2011-07-24 11:33:35| 分类: application of f | 标签:sap200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局部坐标系 在sap2000中点、线、面等单元都有局部坐标系,且用了三种颜色(红、蓝、白)来表示其局部坐标。但我不明白这三种颜色究竟谁代表了axial 1、 axial 2、axial 3? 答: (a)红色----1轴、白色----2轴、蓝色----3轴。king.zk (b)局部坐标系的规定如下: 1轴为轴向,从i点到j点。当杆件为水平时,2轴的方向与整体坐标系的z轴正向一致;而当杆件为竖直时,2轴方向与整体坐标系X轴正向一致,3轴为右手螺旋规则,依据1、2轴而定。 lijianning 2、SAP2000软件在建立模型时,无法考虑箍筋间距和箍筋直径大小,软件仅能就所配置的端面大小给予适当的箍筋量,而在实际工程中是要考虑这些的,涉及到截面剪力强度大小计算等问题。想问的是,现在很多设计院和研究所已将SAP2000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抗震性能评估,这些结果可靠吗?不知SAP新版本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2005-04-19 答:在实际设计的时候,sap会给出所需要的剪切钢筋面积,这与截面设计时候是否有箍筋没有关系。至于做抗震评估,如果这里你的抗震评估是指使用pushover方法的话,那么也许可以这么做:混凝土的本构关系采用受限制混凝土的曲线,让它来考虑箍筋的作用,这样将问题转移到定义合理的本构关系上去了。ocean2000 3、SAP2000截面设置的梁配筋问题 各位大侠:小弟初涉sap,有几个比较初级的问题: (1)在sap2000中,对于梁、柱的配筋,只对纵筋的截面进行定义,而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还存在箍筋配筋的问题。 (2)在sap2000中,对于梁、柱的配筋,只给了一个截面进行定义,而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梁两端和中间段的配筋有时是不一样的,还有柱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家如何处理的?(3)在进行pushover推覆分析中,要设置塑性铰特性,sap2000给出了默认值,而实际的铰特性小弟认为应该对杆件进行试验,或者用专门的软件来计算,不知大家如何处理?如果用软件来计算,望能告知或者提供上来,不胜感激! (4)sap2000中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用到的地震波,其文件格式是什么?地震波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还是完全按照自己处理的地震波的时间间隔来定? 答: (1)、sap2000在采用混凝土设计的时候会计算判断出所需要的纵筋和箍筋的面积,以结果的形式体现出来,定义截面的时候只是一个初始设置。 (2)、定义截面钢筋面积,是从杆系结构模拟的角度出发的,因此钢筋面积定义在两边和中间并没有什么差别,倒是箍筋的问题很难受,因为箍筋对延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没有考虑箍筋的作用也算是一种保守的做法吧。 (3)、关于塑性铰参数的问题,可以自定义,这个参数可以计算的软件也很多,应该能计算截面M-转角,或者M-曲率的就可以,这两个可以根据塑性铰长度进行转化,自己编写程序也可以啊,采用条带法,可以参考一些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的资料。 (4)、地震波文件采用txt就可以,时间可以自己设置。 4、如何输入fy(屈服强度),fu(抗拉强度)?? 答:输入标准值, 而不是设计值 cmliu 5、SAP20009.04版本中的“Pattern Live Load Factor”的含义?2005-01-06 答:样式活荷载折减系数。

电机以及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

电机及减速机扭矩、功率计算公式 减速机使用系数u 原动机——工作平稳轻微冲击中等冲击严重冲击工作机 | 均匀平稳 1.00 1.25 1.50 1.75 轻微冲击 1.10 1.35 1.60 1.85 中等冲击 1.25 1.50 1.75 2.00 严重冲击 1.50 1.75 2.00 2.25或更大 四、电机输出扭矩与电机转速、功率的关系。 1、公式:T=9550P/n 此公式为工程上常用的:扭矩;功率;转速三者关系的计算公式。式中: T--扭矩(N.M);9550--常数(不必追究其来源);P--电机的功率(KW);n--输出的转速(转/ 分) 注:需要注意的是:若通过减速机计算扭矩时,要考虑齿轮传动效率损失的因素。 2、伺服电机扭矩计算公式:T=F*R*减速比。 例子:带动100kg的物体,R=50mm,减速比为:1:50,求伺服电机的扭矩? 答案:100x9.8(重力加速度)x0.05x0.02=1.98N.M 五、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 1、速比 速比=电机输出转数÷减速机输出转数 ("速比"也称"传动比") 2、知道电机功率和速比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 减速机扭矩=9550×电机功率p÷电机功率输入转数n1×速比i×使用系数u 3、知道扭矩和减速机输出转数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所需配电机功率如下公式: 电机功率=扭矩T÷9550×电机功率输入转数n1÷速比i÷使用系数u 链式输送机的电机如何选择电机功率怎么计算? 链式使用寿命长,用合金钢材经先进的热处理加工而成的输送链,其正常寿命>3年,输送长度长,水平输送距离可达60米以上,根据不同型号和输送长度来选择电机计算功率,电机功率计算方法如下: 已知输送速度0.1m/s 输送重量16kg 链板重量也已知水平输送输送链拉力怎么计算传递功率怎么算是用摩擦力算吗?

最全木结构计算

最全 2-6 木结构计算1 2-6-1 木结构计算用表 1.承重结构构件材质等级(表2-97) 承重结构构件材质等级表2-97 注:1.屋面板、挂瓦条等次要构件可根据各地习惯选材,不统一规定其材质等级。 2.本表中的材质等级系按承重结构的受力要求分级,其选材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材质标准的规定,不得用一般商品材等级标准代替。 2.常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2-98) 常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表2-98 1因新的木结构设计规范尚未出版,此处仍按“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编写。

强度设计值,应按“局部表面及齿面”一栏的数值采用。木材树种归类说明见《木结构设计规范》附录五。 2.当采用原木时,若验算部位未经切削,其顺纹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可提高15%。 3.当构件矩形截面短边尺寸不小于150mm时,其抗弯强度设计值可提高10%。 4.当采用湿材时,各种木材横纹承压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以及落叶松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宜降低10%。 5.在表2-99所列的使用条件下,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及弹性模量应乘以该表中给出的调整系数。 木材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的调整系数表2-99 注:1.仅有恒荷载或恒荷载所产生的内力超过全部荷载所产生的内力的80%时,应单独以恒荷载进行验算。 2.当若干条件同时出现,表列各系数应连乘。 木材强度检验标准见表2-100。 木材强度检验标准表2-100 注:1.检验时,应从每批木材的总根数中随机抽取3根为试材,在每根试材髓心以外部分切取3个试件为一组,根据各组平均值中最低的一个值确定该批木材的强度等级。 2.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并应将试验结果换算到含水率为12%的数值。 3.按检验结果确定的木材强度等级,不得高于表2-98中同树种木材的强度等级。对于树名不详的木材,应按检验结果确定的等级,采用表2-98中该等级B的设计指标。 3.新利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表2-101)新利用树种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表2-101

基坑工程常用计算参数简表

表1 常用混凝土、钢材料力学参数简表 表2-2 常用型钢几何参数简表 注:表中设计轴力、设计弯矩均为纯压或纯弯构件,作为型钢位檩使用时,双拼其值均乘2。 表2-4 常用型钢立柱、钢管支撑几何参数简表

说明:1、灌注桩强度为水下C25、C30(表中计算按水下C25); 2、采用均匀配筋; 3、钢筋建议优先采用Ⅲ级钢,表中所列为Ⅱ级钢,保护层厚度为50mm; 4、弯矩值为灌注桩单根分担的弯矩配筋计算; 注:启明星灌注桩计算所得弯矩为单根灌注桩弯矩的标准值。5、含钢量约为110~130kg/m3。

注:表格中上排为计算配筋面积,下排为建议配筋; 说明:1、混凝土强度为C30、C35(实际计算按C30); 2、采用双面均匀配筋; 3、钢筋建议优先采用Ⅲ级钢,表中所列为Ⅱ级钢,,保护层厚度为35mm; 4、配筋弯矩为①、②中大者。 ①按受弯构件计算: β × =计算弯矩 弯矩 (1) 式(1)中:计算弯矩为支撑平面计算弯矩的最大值;β,支撑体系为开口时取1.13,其余按下式计算, β=0.85(计算长度/实际长度)×1.25(荷载分项系数)=1.0625(实际计算时不得低于1.1); ②按压弯构件计算: 弯距=计算弯矩×1.25, 压力=计算弯距x0.5 5、含钢量约为120~140kg/m3。 6、钢筋最小净间距不宜小于1.5d(d为主筋直径)。

说明:1、混凝土强度为C30、C35(实际计算按C30); 2、采用对称均匀配筋; 3、钢筋采用Ⅱ级,保护层厚度为35mm; 4、轴力值为支撑的计算值; (除按抗弯构件验算外,按纯压构件及压弯构件双向控制进行设计,计算弯矩的偏心矩按支撑宽度的10%,配筋率按0.8~1.2%,含钢量80~115Kg/m3考虑)。(稳定系数为0.75考虑,整体安全度大于2.3)。 5、表中()内数值表示该种截面支撑所能承担的轴力标准值。

第2章 斜拉桥计算

第二章 斜拉桥的计算 第一节 结构分析计算图式 斜拉桥是高次超静定结构,常规分析可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法,即基于小位移的直接刚度矩阵法。 有限元分析首先是建立计算模型,对整体结构划分单元和结点,形成结构离散图,研究各单元的性质,并用合适的单元模型进行模拟。 对于柔性拉索,可用拉压杆单元进行模拟,同时按后面介绍的等效弹性模量方法考虑斜索的垂度影响,对于梁和塔单元,则用梁单元进行模拟。 斜拉桥与其它超静定桥梁一样,它的最终恒载受力状态与施工过程密切相关,因此结构分析必须准确模拟和修正施工过程。 图2-1是一座斜拉桥的结构分析离散图。 图2-1斜拉桥结构分析离散图 第二节 斜拉索的垂度效应计算 一、等效弹性模量 斜拉桥的拉索一般采用柔性索,斜索在自重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垂度,这一垂度的大小与索力有关,垂度与索力呈非线性关系。斜索张拉时,索的伸长量包括弹性伸长以及克服垂度所带来的伸长,为方便计算,可以用等效弹性模量的方法,在弹性伸长公式中计入垂度的影响。 等效弹性模量常用Ernst 公式,推导如下: 如图2-2所示,q 为斜索自重集度,m f 为斜索跨中m 的径向挠度。因索不承担弯矩,根据m 处索弯矩为零的条件,得到: 22111cos 88 m T f q l ql α?==? 2 cos 8m ql f T α= (2-1)

图2-2 斜拉索的受力图式 索形应该是悬链线,对于m f 很小的情形,可近似地按抛物线计算,索的长度为: l f l S m 238?+= (2-2) 223 228cos 324m f q l l S l l T α?=-=?= 23 23cos 12d l q l dT T α?=- (2-3) 用弹性模量的概念表示上述垂度的影响,则有: () 33 22321212cos f dT l lT E d l A Aq l L σαγ=?==? (2-4) 式中:/T A σ=,q A γ=,cos L l α=?为斜索的水平投影长度, f E :计算垂度效应的当量弹性模量。 在T 的作用下,斜索的弹性应变为: e e E σε= 因此,等效弹性模量eq E 为: 1e eq e e f e f f E E E E E E σ σσσεε===+++ 即: ()23 112e eq e e E E E L E μγσ= =+ (μ<1) (2-5)

扭矩计算方法

扭矩计算方法 2008-10-02 21:23 扭矩 计算电机的扭矩,计算公式是扭矩T=9550*P*I/转速,旋转物体的扭矩计算公式为T=9550P/n p是功率,单位是kW,n是转速,单位是转/分,r/min 扭矩单位为Nm 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力的作用距离) 什么是扭矩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

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扭矩越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3×4=2400Nm(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排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米) 小结: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一般来说,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缸径小,行程长的汽缸较注重扭矩的发挥,转速都不会太高,适用于需要大载荷的车辆。而缸径大,行程短的汽缸较注重功率的输出,转速通常较高,适用于快跑的车辆。简单来说:功率正比于扭矩×转速 补充一点: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呢? 我们知道,功率P=功W÷时间t 功W=力F×距离s 所以,P=F×s/t=F×速度v 这里的v是线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轴的线速度=曲轴的角速度ω×曲轴半径r,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径r×角速度ω ;而力F×半径r=扭矩 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所以引擎的功率能从扭矩和转速中算出来

结构设计表格

结构设计表格 在陈洪伟\结构共享目录中有结构设计计算系列表格,如果有兴趣欢迎试用。所有表格都是用Excel编制,并且完全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由于表格中有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和逻辑运算,为了避免误操作破坏公式及表格结构,所有公式栏均用密码锁住,填写表格时只需输入基本数据即可,所有中间计算都是表格自动进行,选取单元格正确输入各种基本数据,一般而言,表格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须注意的是,用Excel时应关闭拖放功能(在工具菜单——选项——编辑中,不选取拖放功能即可),否则会出错。如有问题或不明之处请与陈洪伟联系。 1、结构计算简图; 2、结构主要数据统计; 3、楼面荷载计算表格; 4、梁墙荷载计算表格; 5、矩形板强度、裂缝弹性计算表格——查表法; 6、矩形板强度弹性计算表格——查表法; 7、矩形板强度塑性计算表格; 8、抗拔桩裂缝计算表格; 9、梁裂缝计算表格; 10、梁挠度计算表格; 11、预应力梁挠度计算表格; 12、梁正截面强度计算表格——拉弯、压弯构件; 13、楼体计算表格; 14、SATWE总信息表格。 本人编制了施工图设计提纲(征求意见稿)和SATWE总信息表格,希望大家提出各自的建议及意见,也可以根据这个意见稿的思路编制各自喜爱的版本。以后的工程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以前专业负责人最好先编制一份施工图设计提纲及结构设计计算总信息表格,并在建筑提资图上绘制结构布置草图,经过校对、审核后再进行施工图设计,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和矛盾,校对、审核也可以提前介入、了解工程的情况,否则往往是要出图时才知道工程具体情况,如果这时提出较大的原则问题大家都比较麻烦,修改工作量也较大。在设计分工时建议整体计算由一个人负责完成,最好是专业负责人,不同的子项可以由不同的人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