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通信技术专题实验

无线通信技术专题实验

无线通信技术专题实验
无线通信技术专题实验

无线通信技术专题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一 微波通信系统视频与音频传输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波发信平台与接收平台的基本结构与主要设计参数。

2.利用实验单元电路的实际测量了解发信机与收信机的特性。

二、实验设备

三、理论分析

本设计平台是一套短距离、点对点的微波电视发送和接收系统,它将现场摄得的视频、音频信号以微波方式传送,再向电视中心站或有线电视站发送。

伴音采用FM ,图像采用AM ,分别调制到中频信号70MHz 附近

(双载波),经过中频滤波,再经上变频输出为2.0-2.7GHz 射频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最终由天线发射出去。

四、发信平台原理简介

1、原理方框图

2、发信平台物理链路基本概念:

发信系统如图1所示。当输入信号(话音、数据和图象)对中频70MHz进行调制后,得到一个中心频率为fm的调制信号,通过20dB可调衰减,经中频滤波器滤去信道通带外的各次谐波,然后用一个本振信号与中频信号送至混频器,混频器执行乘积功能,得出双边带信号产生已调载波。也就是说,混频输出包含有下边带f LO-f m和上边带f LO+f m。后送至微波带通滤波器,得出上变频载波信号(和频),并滤除带外无用信号。功率放大器放大此信号,最后送到天线发射。

五、收信机原理简介

1、原理方框图

2、收信机物理链路基本概念:

收信机如图3所示。在接收平台处,接收天线收到的信号是发射机发出的射频信号,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首先经低噪声放大器抑制噪声放大信号,经微波带通滤波器滤波后,送至混频器与接收平台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差频),得出下边带信号。也就是,使用的本振频率与发射机本振频率偏移的方向不同,得出中频IF信号。

中频信号经中频滤波器消除不必要的谐波成分,送至中频AGC放大器放大。中频AGC 放大器和滤波器有高的增益和窄的带宽,比单独使用高增益RF放大器时有较小噪声功率。采用中频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当发生传输信号衰落时,它可以自动的提高增益来补偿衰减。当传输信号增大时,它可以减小增益抑制信号过强,从而保持信号传输的平稳性。最后中放输出送至解调器恢复语音和视频信号。

六、实验线路连接

发信机信号发出端与发射天线相连,接收机信号输入端与接收天线相连,调节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方向,直至在接收平台的监视器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

七、实验步骤

1、连接好解调器和J21接头处的电缆,摄像头电源线为红色,语音线为白色,视频线为黄色。监视器视频线为黄色,音频线为红色。

2、接上稳压电源。

3、开机预热5分钟,开启监视器。此时应出现清晰的图象,对摄像头话音口说话,监视器能听到清楚的声音。

4、调节发信平台中的可变衰减器(0~20dB),图象和语音质量会因衰减的大小而变化,衰减越大图像语音质量越差。

实验二中频调制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调制器的基本结构与主要设计参数。

2.利用实验模块的实际测量了解调制器的特性。

二、理论分析

调制过程是将低频信号搬移到高频段的过程,是用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器,使高频振荡器输出信号的参数(幅度、频率、相位)随着低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将低频信号搬移到高频段,由高频信号携带进行传播。调制过程在发信端,完成调制过程的装置叫调制器。解调过程是调制的反过程,即把低频信号从高频载波上搬移下来的过程。解调过程在接收端,实现解调的装置叫解调器。

调制器原理

为了实现图像和语音信号的同步传播,往往在发送端同时采取幅度和频率两种调制方式。其中,图像采取幅度调制,语音则采取频率调制。同时为了避免相互干扰,采用双载波分别携带两种低频信号。

(1) 图像调制

图像视频信号VF对70MHz载波Fp信号进行幅度调制(AM), 其原理见图1所示。

(2) 语音调制

音频信号SF对63.5MHz载波Fs进行频率调制(FM), 其原理见图4所示。

(3) 信号的合成传播

将两路分别携带图像和语音信号的高频载波合成同时发送,其原理见图7所示。

三、硬件测量

1.用频谱仪测试调制器输出端已调制载波信号。

2.同上仪表测试不加调制信号时载波输出信号。(断开图象和语音信号)

四、实验线路连接

在实验接收平台上连接好语音图像信号的输入,在中频输出端口选择监控,用信号线将中频输出端口与频谱仪紧密连接。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实验三中频解调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解调器的基本结构与主要设计参数。

2、利用实验模块的实际测量了解解调器的特性。

二、理论分析

完成调制过程的装置叫调制器。解调过程是调制的反过程,即把低频信号从高频载波上搬移下来的过程。解调过程在接收端,实现解调的装置叫解调器。

对于普通的单载波AM信号,由于载波信号的包络反映了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因此常采用非相干解调,即普通的检波方式实现解调。但对于合成双载波调制信号的解调则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方式,往往采取“同步检波”(相干解调)。其原理见图1所示。

在此解调过程中,接收端的本振70MHz要与发送端的本振载波同步较为重要。否则,即使能够保证音频FM信号的解调,也难以保证图像AM信号的解调。为此,接收端采用锁相环PLL方式产生本振。

三、硬件测量

1.用示波器测试解调器监测点已调载波输入信号。

2.同上仪表测试不加调制信号时载波输出信号。(断开图象和语音信号)

四、实验线路连接

在信号接收平台上,选择接收端采用锁相环PLL方式产生本振,在中频解调器输出端选择监控,用信号线将中频解调器输出端口与频谱仪紧密连接。

五、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七微波锁相振荡器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波锁相振荡器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加深对基本锁相环工作原理的理解。

2、熟悉微波锁相环数字频率合成器的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测量以了解微波锁相振荡器的特性。

3、学会使用微波软件对射频微波锁相振荡器的设计和仿真,并分析结果。

二、实验内容

测试仪表:频谱仪

1、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以及谐波电平值。

2、测试输出频率,输出功率。

测试仪表:频谱仪

1、将锁相输出J8直接连到频谱仪的输入端,测试锁相输出的频率及功率值。

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以发信机为例,将拨段开关S2拨到锁相输出端,将输出开关S3拨到监测端。

2、用射频电缆线将J8输出信号连接到频谱仪输入端(RF INPUT),按下Span键,选择全跨频,显示频上显示被测信号的频谱。

3、调出Marker键,将其打开,按下“搜索峰值”按钮,记录待测信号的频率及功率大小。

四、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八压控振荡器(VCO)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变容二极管的基本原理与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2、利用实验模块的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压控振荡器的特性。

3、学会使用微波软件对压控振荡器进行设计和仿真,并分析结果。

二、硬件测量

以发信机为例

1、将锁相环工作开关S2拨至压控VCO电压工作状态(左边),开关S3拨到左边监测端。

2、通过射频电缆线将J8连接到综合测试仪的功率/频率输入端,同时调节电位器W2,观察输出电压的改变,用万用表在测试点PLO处测量电压,同时观察频率的变化并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调整VCO可调电压电位器,并记录所测频率值,电压值在”VOLTAGE”处测得。

将VCO输出端接到综合测试仪的频率测试输入端,直接测得压控振荡的频率,并进行记录.

最大________ MHz。

最小________ MHz。

3、测试项目:

(1) 工作频率范围:

指满足各项指标要求的电调谐或机械调谐频率范围 ,用起止频率表示, 单位为MHz 或GHz。

(2) 射频输出功率:

指给定条件下输出功率的大小,以 dBm表示(1mw为0dBm),比锁相环输出信号功率值略低,在5dBm左右。

(3) 功率平坦度(需频谱仪测试):

指输出功率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的变化。以± dBm表示。

(4) 调谐电压范围:

指对应电调带宽起止电压,用伏特( V)表示。测得数值在0到5V左右。

(5) 推频系数(需频谱仪测量):

指振荡器输出频率随电源电压变化的敏感程度用 MHz/V表示。

(6) 谐波电平(需频谱仪测量):

指与输出频率相干的邻近基波的谐波或分谐波含量与载波电平之比.

(7) 杂散电平或寄生频率范围(需频谱仪测量):

指出输出频率不相干的无用频率含量与载波电平之比。用 -dBc表示。

(8) 电源要求:

指直流工作电压±V。电流 mAmax及电源纹波大小(mV)。

(9) 相位噪声:

指短期频率稳定度。用频域的单边带相位噪声谱密度表示。通常以—dBC/Hz/100KHz 表示。其中的100KHz表示偏离载频100KHz处。

测得以上数值,并进行记录。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监测数据

2.压控振荡的振荡最大频率234

3.2MHz,最小频率2083.2MHz

实验九微波带通滤波器设计及其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基本带通滤波器之设计方法。

2、利用实验模组实际测量以了解滤波器的特性。

3、学会使用微波软件对低通和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并分析结果。

二、微波带通滤波器的测量

以发信机上面的带通滤波器为例,点频法测试带通滤波器的特性:

1,因为点频信号源输出频率范围为2.2GHz-2.5GHz,先确定待测滤波器是否在其带宽范围内。

2,取下带通滤波器,将点频信号源输出调节至f1:2.2 GHz,记录下输出功率P0

3,将点频信号源输出信号送至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将频谱仪连接至带通滤波器输出端,记录下输出功率P1

4,每隔20M测试一次,记录输出功率为P2,P3,P4,P5…..

5,记录下对应的频率点,及带通滤波器的输出功率。

6,准备好坐标纸,X坐标为频率范围,Y轴为功率大小。(注意:P0为功率最大值)7,将上述测得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连线,为保证测试精确,可适当增加测试点数.

8,根据描点后的滤波器特性图计算分析下列参数:

三、参数注释:

中心频率:滤波器通带的频率f0,一般取f0=(f1+f2)/2,f1、f2为带通滤波器左、右相对下降1dB或3dB边频点。窄带滤波器常以插损最小点为中心频率计算通带带宽。

通带带宽:指需要通过的频谱宽度,BW=(f2-f1)。f1、f2为以中心频率f0处插入损耗为基准,下降X(dB)处对应的左、右边频点。通常用X=3、1、0.5 即BW3dB、BW1dB、BW0.5dB 表征滤波器通带带宽参数。

插入损耗:由于滤波器的引入对电路中原有信号带来的衰耗,以中心频率处损耗表征。

阻带抑制度:衡量滤波器选择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对带外干扰信号抑制的越好。

带内波动:通带内插入损耗随频率的变化量。1dB带宽内的带内波动是1dB。

四、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十微波放大器设计与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波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

2、利用实验单元电路实际测量以了解放大器的特性。

3、学会使用微波软件对射频放大器的设计和仿真,并分析结果。

二、硬件测量

以发信机为例:

1、准备频谱仪,测量软件,电脑、相关模块,电缆线,若干小器件等。

2、用点频信号源及频谱仪,用点频测试法测试放大器幅频特性和增益的步骤

(1)将开关S1拨到监测端,此时J4为信号输入端,J1为信号输出端。

(2)首先将点频输出信号调节至 2.2GHz,将点频信号源输出端接上外配的固定衰减器,防止送入信号进放大器饱和,通常输入信号在-20dBm左右,记录经衰减器输出信号功率P。

(3)关闭实验箱电源,将信号送至功率放大器输入端,频谱仪脸上电缆连接至信号输出口J1.

(4)记录下频率值f0及放大器输出P0.

(5)每隔30M左右测试一次,依次记录下频率点f1,f2,f3…及放大器输出值P1,P2,P3…

(6)准备好坐标纸,X轴为频率测试范围,Y轴为功率数值表示,先对数值进行打点,继续连接成平滑的线,为保证数据准确,可适当多选取测试点。

(7)根据描出的实验结果图,计算出下列参数:

1.放大器增益

2.带内波动值

3.分析放大器的性能

三、实验结果分析

频率(GHz)输出功率(dBm)输出功率(mW)输出电压(mV)

2.2436-30.10.0492916790.222017294

2.253-34.10.03304120.181772386

2.254-36.10.027*******.164474457

2.2548-34.10.03304120.181772386

2.2612-35.10.029*******.172907242

2.2764-36.10.027*******.164474457

2.2846-36.10.027*******.164474457

2.2922-35.10.029*******.172907242

2.2958-29.10.054475730.233400364

2.3034-35.10.029*******.172907242

2.3152-35.10.029*******.172907242

2.3168-29.10.054475730.233400364

2.3304-30.10.0492916790.222017294

2.3398-36.10.027*******.164474457

2.3412-36.10.027*******.164474457

2.3586-36.10.027*******.164474457

2.3802-37.10.024*******.156452943

2.3854-36.10.027*******.164474457

2.3922-37.10.024*******.156452943

2.4062-37.10.024*******.156452943

2.418-40.10.0181333950.134660296

2.4404-39.10.020*******.141564477

2.447-41.10.0164077750.128092836

2.4816-41.10.0164077750.128092836

2.4908-42.10.0148463680.121845674

2.4982-44.10.0121551780.110250525

2.5472-39.20.0198410950.140858421

实验十七传输线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基本传输线、微带线的特性。

2、通过实际测量以了解微带线的特性。

二、硬件测量

频谱仪点频法测试步骤:

1,将点频信号源输出调节至f1:2.2 GHz,记录下输出功率大小P0。

2,将点频信号源输出信号送至传输线输入端,将频谱仪连接至微带传输线的输出端,记录下输出功率P1

3,每隔20M调节下频率并测试一次,记录输出功率为P2,P3,P4,P5…..

4,记录下对应的频率点,及经过传输线后的信号输出功率大小。

5,准备好坐标纸,X坐标为频率范围,Y轴为功率大小。(注意:P0为功率最大值)6, 将上述测得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传输的功率坐标点并连线,为保证测试精确,可适当增加测试点数.

7,测得个频率点的插入损耗,分析幅频特性图。

注:开路、短路传输线为网络分析仪配套附件

三、实验结果分析

无线电能传输(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1.实验原理 与无线通信技术一样摆脱有形介质的束缚,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是人类多年的一个美好追求。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也称之为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 Contactless PowerTransmission, CPT),是一种借于空间无形软介质(如电场、磁场、微波等)实现将电能由电源端传递至用电设备的一种供电模式,该技术是集电磁场、电力电子、高频电子、电磁感应和耦合模理论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能源传输和接入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解决了传统导线直接接触供电的缺陷,是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电能传输方法,因而它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该技术不仅在军事、航空航天、油田、矿井、水下作业、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无线传感器网络、医疗器械、家用电器、RFID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对电磁理论的发展亦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在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中,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被列为“10 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之一。 到目前为止,根据电能传输原理,无线电能传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感应耦合式、微波辐射式、磁耦合谐振式。作为一个新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磁耦合谐振式是基于近场强耦合的概念,基本原理是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物体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交换,而非谐振物体之间能量交换却很微弱。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传输尺度介于前两者之间,因此也被称之为中尺度(mid-range)能量传输技术,其尺度为几倍的接收设备尺寸(可扩展到几米到几十米)。 除了较大的传输距离,还存在以下优势:由于利用了强耦合谐振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功率(可达到kW)和效率;系统采用磁场耦合(而非电场,电场会发生危险)和非辐射技术,使其对人体没有伤害;良好的穿透性,不受非金属障碍物的影响。因此该技术已经成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无线通信第二次Labview实验

《无线通信基础》课程研究性学习手册数字调制解调实验Ⅱ 时间:2016年5月15日

目录 一.实验任务 (1) 1. 发送端top_tx主程序 (1) 2. 发送端top_rx主程序 (1) 3. 添加QPSK调制解调模块 (1) 二. 理论分析 (2) 1. 发送端介绍 (2) 2. 接收端介绍 (4) 三. 实验步骤 (7) 1. 设置IP (7) 2. 更改参数 (7) 3. 运行程序 (7) 四. 结论及分析 (7) 1. BPSK信号发送接收实验 (7) 2. QPSK调制解调 (8) 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9) 六.扩展问题 (9) 七. 心得与体会 (10) 八. 参考文献 (11)

一.实验任务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用USRP来实现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并且通过LabVIEW 来实现对不同调制信号的同步性能的对比,由于在实验一中已经完成了数字调制的实验,所以在做这部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之前的调制解调模块。该实验将通过配置USRP的参数来使你了解把基带信号上变频到射频信号以及把射频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的过程,并熟悉LabVIEW中的各种USRP模块的配置方法。 本次实验中需要完成的有top_tx和top_rx两个主程序,完成实验后。完成的任务是下面这三个,目标是在进行完这三个任务后得到一个完整的程序,使其可以实现全部的功能。 1. 发送端top_tx主程序 实验要求描述:在学生版程序中,BPSK的调制解调模块是完整的,需要在BPSK 选板中完成发送和接收的USRP配置工作。程序中通过USRP发送数据所需的VI 都已经添加好,把这些VI与数据流和这些VI之间通过适当的连线相连,同时修改一些发送所需的参数。 2. 发送端top_rx主程序 这也是基于BPSK调制解调完整的情况下,在接收端完成USRP模块的连接,同时修改接收所需的参数。之后通过USRP发送和接收BPSK信号来检验你配置的USRP是否正确。在确认USRP配置正确后,再进行任务。 3. 添加QPSK调制解调模块 实验要求描述:在程序中完成QPSK的调制和解调。实现方式可以参考BPSK 或者上一个实验。在整个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添加的调制解调模块的数据类型与提供给你的模块之间的数据类型的匹配。

无线通信试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2 班学号321200976 姓名周琪协作者陈玉红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FH-CDMA(跳频码分多址)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原理。 2.了解一种常用的正交跳频序列-RS编码序列。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测量FH-CDMA移动通信实验系统发射端及接收端锁相频率合成器控制电压,了解收发两端频率是否按同一跳频序列同步跳变(同地址FH-CDMA)按不同跳频序列跳变(不同地址FH-CDMA)。 2.测量同地址与不同地址FH-CDMA发射端及接收端的有关信号与数据。 三、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记录,画出图1-3所示FH-CDMA系统在同地址同步FH-CDMA工作方式下,跳频工作过程图及数据传输处理波形图,结合不同地址FH-CDMA工作方式下接收端接收不到发端信号、AF0输出恒一片噪声的情况,说明FH-CDMA的基本工作原理。 1、uct及ucr 2、占空比分别为0.9和0.1时的输出波形 3、发端D1及收端AFO、DK1、DK2、CLK、DK波形 D1与AFO D1与DK1

D1与DK2 D1与CLK D1与DK 六、思考题 1.结合不同地址FH-CDMA工作方式下接收端接收不到发端信号、AFO输出恒为一片噪声的情况,说明FH-CDMA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FH-CDMA的基本原理是优选一组正交跳频码(地址码/扩频码),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跳频码,并用该跳频码控制信号载频在一组分布较宽的跳频集中进行跳变。可将FH-CDMA看作是一种由跳频码控制的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从每一时隙来看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FDMA;但与普通FDMA的最大不同是,FH-CDMA的频率分配是由一组相互正交的具有伪随机特性的跳频码来控制实现的,仍然将其归属于码分多址,同时它又是一种扩频多址。因为,虽然单独从每一跳变时隙的内部来看,FH-CDMA是一个窄带系

RFID通讯技术实验报告

· RFID通讯技术试验 专业: 物流工程 班级: 物流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RFID相关知识,了解RFID模块读写IC卡数据的原理与方法(电子钱包试验);

2. 模拟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料跟踪情况,掌握RFID的应用(企业物流采集跟踪系统演示)。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RFID模块完成自动识别、读取IC卡信息,实现RFID电子钱包的功能,给IC卡充值、扣款(电子钱包试验); 2.利用4个RFID模块代替4个工位,并与软件系统绑定(添加,删除),由IC卡模拟物料的移动,并对物料在生产线上所经过的工位的记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物料的当前工位定位。 四.实验设备 《仓库状态数据检测开发系统》试验箱、IC卡、、锂电池、ZigBee通讯模块、RFID阅读器,ID卡、条码扫描器。 五.实验过程 5.1电子钱包试验 (1)先用电源线将试验箱连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然后打开Contex-A8电源开关,如图1所示。

短距离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3.5 无线数据传输控制实验 3.5.1 实验目的 1. 在ZX2530A 型CC2530 节点板上运行自己的程序。 2 .通过发送命令来实现对其它节点的外设控制。 3.5.2 实验内容 实验中一个节点通过射频向另一个节点发送对LED 灯的控制信息,点亮LED 灯或让LED 熄 灭,节点接收到控制信息后根据控制信息点亮LED 或让LED 熄灭。 3.5.3 实验设备及工具 1.硬件:ZX2530A 型CC2530 节点板、USB 接口的仿真器,PC 机Pentium100 以上。 2.软件:PC 机操作系统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监控程序。 3.5.4 实验原理 LED 灯连接到CC2530 端口P1_0,程序中应在初始化过程中对LED 灯进行初始化,包括端口 方向的设置和功能的选择,并给端口P1_0 输出一个高电平使得LED 灯初始化为熄灭状态。无线 控制可以通过发送命令来实现,在main.c文件中中添加宏定义#define COMMAND 0x10,让发送

数据的第一个字节为COMMAND,表明数据的类型为命令,同时,发送节点检测用户的按键操作当 检测到用户有按键操作时就发送一个字节为COMMAND 的命令。当节点收到数据后,对数据类型进 行判断,若数据类型为COMMAND,则翻转端口P1_0 的电平(在初始化中已将LED 灯熄灭)。即可, 实现LED 的状态改变。 3.5.5 实验步骤 1. 打开工程,在“物联网光盘\无线射频实验\5 无线控制”文件夹下 2. 将节点类型变量NODE_TYPE 设置为0,编译工程,并下载到ZX2530 节点板中,作为接收节点。 3. 将节点类型变量NODE_TYPE 设置为1,编译工程,并下载到ZX2530 节点板中,作为发送节点。 4. 复位接收节点和发送节点。 5.按下发送节点板上的key1 按键,观察接收节点上led 显示情况 6. 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宏定义#define LED_MODE_BLINK 0x02,在对数据的解析中添加对 LED_MODE_BLINK 的解析,让LED 灯每隔250 毫秒闪烁一次,让发送节点发送的数据为 LED_MODE_BLINK (代替LED_MODE_ON,紧接在COMMAND

常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解析

常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解析 发表时间:2017-10-19T10:33:32.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陶庆东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促进了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GPS检测、挖掘机器人设计等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常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促进了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GPS检测、挖掘机器人设计等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常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分析 无线网络随着局域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无线网络不需要进行布线,就可以实现信息传输,为人们的通信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无线网络不仅具有质量高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降低通信成本,所以在许多的领域中,都可以应用无线网络通信,以此提高各领域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无限网络的的应用优势。目前我国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有很多种,与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所以应常用网线网络技术的深入的分析,以此不断提高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水平。 1 无线广域网 无线广域网不仅可以实现与私人网络进行无线连接,同时还可以与遥远的观众进行无限连接。在无限广域网中,常使用的通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GPS、GSM、以及3G,下面就针对这三种技术进行探讨。 1.1 GPS GPS是一项重要的定位技术,其主要基础为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在海陆空进行三维导航,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定位能力,美国在1994年全面建成。GPS系统主要由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以及GPS信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GPS系统的卫星共有24颗,它们在轨道平面上均匀分布,其主要负责两方面工作,其一是对卫星进行监控,其二计算卫星星历;对于GPS用户设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GPS信号接收机硬件,另一部分为GPS信号接收机处理软件。GPS在工作过程中,通常利用GPS信号接收机,对GPS卫星信号进行接收,并对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行确定相关的信息,包括用户位置以及速度等等,以此实现GPS定位以及导航的目的。GPS系统具有一定的特点,包括操作简便、高效率以及多功能等,最初,在军事领域中应用GPS,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发展,GPS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民用领域中应用力度逐渐加大,特别是在工程测量中,可以实现全天候的准确监测,大大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度,促进工程测量的行业的不断发展。 1.2 GSM 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是蜂窝系统之一。GSM发展的较为迅速,在欧洲和亚洲,已经将GSM作为标准,目前在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都建立的GSM系统,这主要是因为GSM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稳定性强、通话质量高、以及网络容量等等,这主要是因为GSM系统在工作中,可以实现多组通话在同一射频进行,GSM系统一般主要有包括三个频段,即1800MHZ、900MHz以及1900MHz。 1.3 GPRS GPRS是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它是一种新的分组传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GPRS具有较多的优点,包括广域的无线IP连接、接口传输速率块等等。在GPRS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分组交换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多个无线信号共一个移动用户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一个无线信道共多个移动用户使用。信道资源会在移动用户进行无数据传输过程中让出来,这样可以实现无线频带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2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主要指的网络传输主要通过无线媒介,包括无线电波以及红外线等。对于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覆盖范围,一般情况下,在半径100m左右,目前IEEE制订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采用的是IEEE802.11系列标准,对于网络的物理层,作出的主要规定,同时还规定了媒质访问控制层。该系列的标准有很多种,包括IEEE802.11、IEEE802.11a、IEEE802.11b等等,对此进行简单的介绍。 2.1 IEEE802.11 对于无线局域网络,最早的网络规定为IEEE802.11,2.4GHZ的ISM工作频段是其工作的主要频段,物理层主要采用技术主要有两项,即红外线技术、跳频扩频技术等等,主要能够解决两项问题,一种为办公室局域网问题,另一种为校园网络用户终端无线接入问题。IEEE802.11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bps,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IEEE802.11也得到了研究和发展,陆续推出了IEEE802.11b和IEEE802.11a,其中陆续推出了IEEE802.11b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1Mbps,IEEE802.11a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4Mbps,以此满足不断发展的高带宽带网络应用的需要、 2.2 IEEE802.11b 在现实生活使用中,我们可以将IEEE802.11b称作为Wi-Fi,2.4GHz频带是IEEE802.11b工作主要的频带之一,物理层主要由支持两个速率,即5.5Mbps和11Mbps,IEEE802.11b传输速率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干扰和传输距离等,传输速率可以进行相应的切换。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是IEEE802.11b主要采用的技术。对于IEEE802.11b,可以将其工作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点对点模式,另一种为基本模式,其中点对点模式是指两个无线网卡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基本模式还包括两种通信方式,一种为无线网络的扩充的时的通信方式,另一种指的是有线网络并存时的通信方式。 2.3IEEE802.11a 在美国,IEEE802.11a主要有三个频段范围,即5.15-5.25GHz、5.725-5.825GHz,物理层和传输层的速率可以达到54Mbps和 25Mbps,正交频分复用的独特扩频技术是IEEE802.11a主要采用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传输范围的扩大,同时对于数据加密,可以达到152位的WEP。 3 无线个域网 在网络架构的底层,设置无线个域网WPAN,一般点对点的短距离连接使用无线个域网。对于无线个域网,使用的通信技术包括红外、蓝牙以及UWB等等,对此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3.1 蓝牙 蓝牙作为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小范围的无线连接。蓝牙技术的传输速率为1Mbps,有效的通信范围在10m-100m范围,2.4GHz频段是蓝牙运行的频段,传输速率可以通过GFSK调制技术来实现,同时通过FHSS扩频技术还可以将信道分成若个的时隙,

北京理工大学微波实验报告——无线通信系统

实验一无线通信系统(图像传输)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线通信(图像传输)收发系统的工作原理; 2、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a)测试发射机的工作状态; b)测试接收机的工作状态; c)测试图像传输系统的工作状态; d)通过改变系统内部连接方式造成对图像信号质量的影响来了解各电路模块的作用。 三、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是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已调波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大、变频)之后,送给天馈系统,发向对方或转发中继站;接收系统再将空间传播的信号通过天线接收进来,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大、变频)之后,送到后级进行解调、编码等。还原出基带信息送给用户终端。为了使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同时工作,并且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实验箱中的天线模块和摄像头及显示器,使得发射和接收系统自闭环,通过图像质量来验证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各个电路模块的作用和连接变化时对通信或图像质量的影响。 以原理框图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摄像头采集的信号送入调制器进频率调制,再经过一次变频后、滤波(滤去变频产生的谐波、杂波等)、放大、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经过空间传播,接收天线将信号接收进来,再经过低噪声放大、滤波(滤去空间同时接收到的其它杂波)、下变频到480MHz,再经中频滤波,滤去谐波和杂波、经视频解调器,解调后输出到显示器还原图像信号。 四、实验仪器 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等。 五.测试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发射机测试 图1原理框图 基带信号送入调制器,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等调制),调制后根据频率要求进行上变频,变换到所需微波频率,并应有一定带宽,然后功率放大,通过天线发射或其它方式传播。每次变频后,会相应产生谐波和杂波,一般变频后加响应频段的滤波器,以滤除谐波和杂波。保证发射信号的质量或频率稳定度。另外调制器或变频器本振信号的稳定度也直接影响发射信号的好坏,因而,对本振信号的

RFID通讯技术实验报告

RFID通讯技术试验 专业: 物流工程 班级: 物流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RFID相关知识,了解RFID模块读写IC卡数据的原理与方法(电子钱包试验); 2. 模拟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料跟踪情况,掌握RFID的应用(企业物流采集跟踪系统演示)。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RFID模块完成自动识别、读取IC卡信息,实现RFID电子钱包的

功能,给IC卡充值、扣款(电子钱包试验); 2.利用4个RFID模块代替4个工位,并与软件系统绑定(添加,删除),由IC卡模拟物料的移动,并对物料在生产线上所经过的工位的记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物料的当前工位定位。 四.实验设备 《仓库状态数据检测开发系统》试验箱、IC卡、、锂电池、ZigBee通讯模块、RFID阅读器,ID卡、条码扫描器。 五.实验过程 电子钱包试验 (1)先用电源线将试验箱连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然后打开Contex-A8电源开关,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a)(b) 图 1 连上电源 (2)将RFID模块下方的开关拨至ON位置,给RFID模块上电,LED5灯会红色常亮。 (3)将RFID模块下方的4位拨码开关1234 在编号1、2、3中选择一个拨到上侧,同时保证该选择的编号在ZigBee、IPV6、 Bluetooth下方的拨码开关中没有拨到拨到上侧,否则会起冲突(例 如,RFID模块下方的拨码开关选择1拨到上侧,那么ZigBee、IPV6、

实验报告_实验六 (学号_姓名)zigbee无线通信实验(2)

试验六zstack无线通信实验(2) 注意:本次实验需完成实验报告,第10周周五前上传至小课老师的作业上传目录 一、试验目的 1.掌握zstack自带led驱动的移植方法; 2.掌握zstack的广播编程; 3.掌握zstack的组播编程。 二、实验任务 1、构建一个zigbee网络:1个协调器、3个终端节点,该网络完成如下功能:协 调器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通过广播的形式发送给3个终端节点,终端节点如果接收到数字1,则点亮其上的发光二极管D1,否则熄灭D1; 2、构建一个zigbee网络:1个协调器、3个终端节点,该网络完成如下功能:协调 器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通过组播的形式发送给2个终端节点,终端节点如果接收到数字1,则点亮其上的发光二极管D1,否则熄灭D1; 问题: (1)请选择你是用哪种途径完成了本次实验( A ) A、完全阅读老师提供的代码并运行最终得到了实验结果; B、参照老师的代码得到了实验结果; C、自己独立完成得到了实验结果。 (2)简单描述实现任务的原理; 构建一个zigbee网络:1个协调器、3个终端节点,协调器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通过广播的形式发送给终端节点,以完成实验代码需要的变化。 (3)贴出你认为的你所写的最有价值的求解问题的关键代码(要有注释); //初始化串口、打开串口 halUARTCfg_t uartCfg; uartCfg.baudRate=HAL_UART_BR_115200; uartCfg.flowControl=NULL;

uartCfg.callBackFunc=UartReceiveCB; if(HalUARTOpen(HAL_UART_PORT,&uartCfg)==ZSuccess) { HalUARTWrite(HAL_UART_PORT,buffer,osal_strlen(buffer)); } dstAddr.addr.shortAddr=0xffff;//全网广播 dstAddr.endPoint=MYTASK_ENDPOINT_ID; //初始化端点、注册端点 myTaskEndPoint.endPoint=MYTASK_ENDPOINT_ID; https://www.doczj.com/doc/b58994426.html,tencyReq=noLatencyReqs; myTaskEndPoint.simpleDesc=&myTaskSimpleDesc; myTaskEndPoint.task_id=&myTaskId; (4)任务完成的运行截图;

无线通信与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通信与网络 实验项目:matlab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4月12日

实验1 卷积编码和译码的matlab仿真实现 一、实验目的 了解掌握如何使用matlab来进行卷积编码和译码的仿真。 二、实验内容 1、SIMULINK仿真模块的参数设置以及重要参数的意义 2、不同回溯长度对卷积码性能的影响 3、不同码率对卷积码误码性能的影响 4、不同约束长度对卷积码的误码性能影响 三、基本原理 本实验分为卷积编码和卷积译码两部分: 卷积编码的最佳译码准则为:在给定已知编码结构、信道特性和接收序列的情况下,译码器将把与已经发送的序列最相似的序列作为传送的码字序列的估值。对于二进制对称信道,最相似传送序列就是在汉明距离上与接收序列最近的序列。 卷积码的译码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大数逻辑译码,又称门限译码(硬判决);另一种是概率译码(软判决),概率译码又分为维特比译码和序列译码两种。门限译码方法是以分组码理论为基础的,其译码设备简单,速度快,但其误码性能要比概率译码法差[2]。 当卷积码的约束长度不太大时,与序列译码相比,维特比译码器比较简单,计算速度快。维特比译码算法是1967年由Viterbi提出,近年来有大的发展。目前在数字通信的前向纠错系统中用的较多,而且在卫星深空通信中应用更多,该算法在卫星通信中已被采用作为标准技术。 采用概率译码的基本思想是:把已接收序列与所有可能的发送序列做比较,选择其中码距最小的一个序列作为发送序列。如果发送L组信息比特,那么对 于(n,k)卷积码来说,可能发送的序列有2kL个,计算机或译码器需存储这些序列并进行比较,以找到码距最小的那个序列。当传信率和信息组数L较大时,使 得译码器难以实现。维特比算法则对上述概率译码做了简化,以至成为了一种实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4.基于PGP的Email安全安全通信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安全通信实验 姓名: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址: 实验日期:

说明 一.排版要求 1.实验报告“文件名”按模板要求填写。 例:《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14网络1班.090214101.蔡同寒.实验1.数据加密实验.doc 2.一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四号字体,加粗。 3.二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小四号字体,加粗。 4.三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五号字体。 5.正文:每段缩进量:2个汉字。两端对齐;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6.图形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图名,图名位于图的下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图和图名“居中”。 7.表格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表名,表名位于表的上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表和表名“居中”。 二.注意事项 1.复制、拷贝、抄袭者取消成绩。 2.没有安实验报告排版要求者不及格。

实验3.2 基于PGP的Email安全通信实验 1.请回答实验目的中的思考题。 (1)网络通信中有哪些应用需要用到加密? 答:压缩文件、电子邮箱和网络云盘等。 (2)在网络通信中如何安全交换密钥? 答:1)密钥预分发 2)密钥在线分发 3)基于身份的密钥预分发 (3)在公钥密码系统中,密钥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答:密钥尺寸大、解密密钥需要自己保管好、加解密速度慢; (4)在网络通信中,Email通信应用存在哪些网络安全问题? 答:一:是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全,包括网络安全以及如何从服务器端防范和杜绝垃圾邮件、病毒邮件和钓鱼邮件等。 二:是如何确保电子邮件用户的电子邮件内容不会被非法窃取,非法篡改和如何防止非法用户登录合法用户的电子邮件账户。 (5)如何实现Email的安全通信? 答:通过基于PGP的Email安全通信。 (1)签名消息 (2)加密消息 (3)解密消息 (4)论证消息 2.说明在本次实验中对那类信息进行安全保护? 答:Email信息。 3.说明在本次实验中使用了哪些网络安全通信软件? 答:Microsoft Outlook 2003 、163邮箱、PGP Desktop 8.1。 4.分析这些网络安全通信软件的实现原理,采用了哪些加密算法? 答:实现原理:PGP的实际操作由五种服务组成:鉴别、机密性、电子邮件的兼容性、压缩、分段和重装。 加密算法:PGP实际上用的是RSA和传统对称加密杂合的方法。PGP将传统的对称性加密与公开密钥方法结合起来,兼备了两者的优点。PGP提供了一种机密 性和鉴别的服务,支持1024位的公开密钥与128为的传统加密算法,可以 用于军事目的,完全能够满足电子邮件对于安全性能的要求。 5.结合本次的实验操作,说明PGP解决了哪些网络通信安全问题? 答:如何确保Email内容不会被非法窃取和伪造的安全性问题; 及提供对邮件的保密性和发送方身份认证服务。 6.结合实验说明PGP的密钥交换方式。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篇一: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 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0级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杨静 2013 年 10 月 24 日 实验一qpsk信号的误码率仿真 1. 实验分析 四相相移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是四进制移相键控。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45°,135°,225°,275°,调制器输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和四进制的载波相位配合起来,需要把二进制数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表四进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 2. 源代码: close all;clc;clear all; snr_db=[0:1:12]; sum=10000; data= randsrc(sum,2,[0 1]); [a1,b1]=find(data(:,1)==0&data(:,2)==0); message(a1)=-1-j; [a2,b2]=find(data(:,1)==0&data(:,2)==1); message(a2)=-1+j; [a3,b3]=find(data(:,1)==1&data(:,2)==0); message(a3)=1-j; [a4,b4]=find(data(:,1)==1&data(:,2)==1); message(a4)=1+j; a=1;tb=1;eb=a*a*tb; p_signal=eb/tb; no=eb./(10.^(snr_db/10)); p_noise=p_signal*no; sigma=sqrt(p_noise); for eb_no_id=1:length(sigma) noise1=sigma(eb_no_id)*randn(1,sum); noise2=sigma(eb_no_id)*randn(1,sum); receive=message+noise1+noise2*j; resum=0; total=0; m1=find(angle(receive)<=pi/2&angle(receive)>0); remessage(1,m1)=1+j; redata(m1,1)=1; redata(m1,2)=1;

移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_实验报告_321321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内容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BPSK/Q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 SIMO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课程教师胡苏 成员姓名成员学号成员分工 独立完成必做题第二题,参与选做题SIMO仿 真中的最大比值合并模型设计 参与选做题SIMO仿真中的 等增益合并模型设计 独立完成必做题第一题 参与选做题SIMO仿真中的 选择合并模型设计

1,必做题目 1.1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1.1.1实验目的 1)了解无线信道各种衰落特性; 2)掌握各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 3)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实验内容 1)基于simulink搭建一个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经过了瑞利衰 落信道,观察信号经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察信道特性。仿真参数: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 4e-06 8e-06 1.2e-05]秒,相对平均功率为[0 -3 -6 -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例如信道设置如下图所示:

1.1.3实验仿真 (1)实验框图 (2)图表及说明 图一:Before Rayleigh Fading1 #上图为QPSK相位图,由图可以看出2比特码元有四种。

图二:After Rayleigh Fading #从上图可以看出,信号通过瑞利信道后,满足瑞利分布,相位和幅度发生随机变化,所以图三中的相位不是集中在四点,而是在四个点附近随机分布。 图三:Impulse Response #从冲激响应的图可以看出相位在时间上发生了偏移。

无线通信技术实验一卷积码

实验二:卷积码 一、实验仪器: PC两台、USRP两台 二、实验目的: 1、了解grc仿真中的信号处理模块、流程图以及使用方法 2、了解卷积码的基本原理 3、了解GunRadio实现信道编码的方法 4、了解不同SNR对于误码率的影响 5、了解卷积码对误码率的影响 6、了解不同的卷积码对于误码率的影响 三、实验要求: 1.了解Grc的基本操作方法,要求仿真的流程中信道编码部分使用卷积编码 2.通过单机实验和GnuRadio+USRP的实验两种实验方式进行仿真 3.搭建有信道编码与无信道编码的Grc仿真模型 4.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误码率,并且分析结果 5.比较不同的卷积码对于误码率的影响,并且分析结果。 四、实验原理: 卷积码将k个信息比特编码成n个比特,但k和n通常很小,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时延小。与分组码不同,卷积码编码后的n 个码元不仅与当前段的k个信息有关,还与前面的N-1段信息有关,编码过程中互相关联的码元个数为nN。卷积码的纠错性能随N的增加而增大,而差错率随N的增加而指数下降。卷积码的纠错能力不仅与约束长度有关,还与采用的译码方式有关。 GRC提供译码方式是维特比译码,它是卷积码译码方式中非常经典的以及广泛使用的一种译码方式。该实验可以考察编码前后数据有什么

变化,译码后能不能恢复原来数据,通过Number Sink考察加噪声后误比特率怎么样,对性能有什么提高,并且划出BER图形。下面为卷积码的一般流程: 五、实验步骤及分析: 1、单机实验: 单机实验分成(2,1,3)码、无信道编码、(2,1,8)码三个部分进行。 (一)实验流程图: 首先,我们利用(2,1,3)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用DPSK进行调制,来进行单机实验,最终设计的流程图和参数如下图所示: 先是Vector Source,即信源,设置的数据是1,0,0,1,1。然后是Throttle限流模块。接下来是Packed to Unpacked模块,将pack成byte或short型的数据以unpacked型的数据输出。然后就是卷积码编码模块,这里需要找到(2,1,3)卷积码在电脑中的位置,再将路径设置到这个模块相应的位置中。接下来一个模块叫做Packet encoder,然后便是调制模块DPSK Mod,我们使用的便是DPSK调制。在噪声模块中设置噪声的大小为0.31,这个数字不能太大,否则就会是解码完全错误,也不能太小,否则误比特率几乎一直为零。

常用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 本栏目责任编辑:冯蕾 第8卷第5期(2012年2月) 常用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陈高锋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通信与交流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无线通信技术以其成本低、扩展性好、使用方便等优势,近些年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该文从远距离和近距离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关键词:无线通信;远距离;短距离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1062-03 Introduction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d CHEN Gao-feng (Yangli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Yangling712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work and life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with its low cost,scalable,easy to use and other advantages,and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In this paper,both distance and close-introduced the pop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wireless communication;long distance;short distance 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在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自身有很多优点,成本较低,无线通信技术不必建立物理线路,更不用大量的人力去铺设电缆,而且无线通信技术不受工业环境的限制,对抗环境的变化能力较强,故障诊断也较为容易,相对于传统的有线通信的设置与维修,无线网络的维修可以通过远程诊断完成,更加便捷;扩展性强,当网络需要扩展时,无线通信不需要扩展布线;灵活性强,无线网络不受环境、地形等限制,而且在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线网络只需要做很少的调整,就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1常用的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目前偏远地区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它主要使用在较为偏远或不宜铺设线路的地区,如:煤矿、海上、有污染或环境较为恶劣地区等。 1.1GPRS/CDMA无线通信技术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由中国移动开发运营的一种基于GSM通信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技术,通常称为2.5G。它是利用“包交换”概念发展的一种无线传输方式。包交换就将数据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包,再将这些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寄包裹,其优势在于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而且是以资料量计价,有效的提高网络的利用率。GPRS网络同时支持电路型数据和分组交换数据,从而GPRS网络能够方便的和因特网互相连接,相比原来的GSM网络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的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实时在线、按量计费、高速传输等优点[1]。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由中国电信运行的一种基于码分技术和多址技术的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原理基于扩频技术。其最早是由于军事上对高质量无线通讯技术的需要而开发设计。CDMA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将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然后经载波调制将数据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进行相反过程的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从而进行解扩,以实现数据传输。其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抗衰落能力强、信号隐蔽性强、抗截获的能力强、可以多用户同时接收发送。 1.2数传电台通信 数传电台是数字式无线数据传输电台的简称。它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调制解调、具有前向纠错、均衡软判决等功能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电台。数传电台的工作频率大多使用220~240MHz或400~470MHz频段,具有数话兼容、数据传输实时性好、专用数据传输通道、一次投资、没有运行使用费、适用于恶劣环境、稳定性好等优点。数传电台的有效覆盖半径约有几十公里,可以覆盖一个城市或一定的区域[2]。数传电台通常提供标准的RS-232数据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数据采集器、RTU、PLC、数据终端、GPS接收机、数码相机等连接。传输速率从9600到19200bps,误码低于10-6(-110dBm时),可工作于单工、半双工、时分双工TDD、全 收稿日期:2012-01-15 作者简介:陈高锋(1976-),男,陕西杨凌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E-mail:info@https://www.doczj.com/doc/b58994426.html, https://www.doczj.com/doc/b58994426.html, Tel:+86-551-56909635690964 ISSN1009-3044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 Vol.8,No.5,February2012 1062

无线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扩频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组员:12211008 吕兴孝 12211010 牟文婷 12211096 郑羲 12211004 冯顺 任课教师:姚冬萍 1

实验四扩频实验 一、实验目标 在本实验中你要基于LabVIEW+USRP平台实现一个扩频通信系统,你需要在对扩频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编写程序,完成所有要求的实验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会让你对扩频技术有更直接和感性的认识,并进一步掌握在LabVIEW+USRP平台上实现通信系统的技巧。 二、实验环境与准备 软件环境:LabVIEW 2012(或以上版本); 硬件环境:一套USRP和一台计算机; 实验基础:了解LabVIEW编程环境和USRP的基本操作; 知识基础:了解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介绍 1、扩频通信技术简介 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抗干扰通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系统的 抗干扰性能,在电磁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扩频技术在诸多通信领域都有了 十分广泛的应用。 扩频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将信息扩展到非常宽的带宽上——确切地说,是比数 据速率大得多的带宽。在扩频系统中,发端用一种特定的调制方法将原始信号的 带宽加以扩展,得到扩频信号;然后在收端对接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处理,把它恢复为原始的窄带信号。 扩频系统之所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是因为接收端在接收到扩频信号后,需要通过相关处理对接收信号进行带宽的压缩,将其恢复成窄带信号。对于 干扰信号而言,由于与扩频信号不相关,所以会被扩展到很宽的频带上,使之进 入信号带宽内的干扰功率大幅下降,即增加了相关器输出端的信号/干扰比。因 此扩频系统对大多数人为干扰都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