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本科教学1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本科教学1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本科教学1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本科教学1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转载自: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viewthread.php?tid=276233

第一章

[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有那些?

[3] 人文地理学都有哪些研究方法?

[4]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1] 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具有那些特点?

[2] 环境与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 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4] 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文地理学。

第三章

[1] 我国人口分布表现出那些特征?

[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3] 人口迁移的机制是什么?

[4] 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

[5] 举一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后果?

第四章

[1] 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和影响?

[2] 当前我国人口的转变表现为何种模式,并简述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和国外人口转变模式的异同?

[3] 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如何?

[4] 简述适度人口的概念及其应用价值?

[5] 适度人口的确定方法是什么?我国适度人口规模应为多少?如何达到该规模?

第五章

[1]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

[2] 简述农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 现代农业的类型与特征?

[4]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会出现在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有和共性?

[5] 都市农业如何发展?

第六章

[1] 影响工业分布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 世界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

[3] 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遇到了那些问题?

[4] 简述二战以来,工业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5] 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比重是否合理?应如何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第七章

[1] 世界种族是如何划分的?

[2] 地理人种的概念及分类?

[3] 民族的特征及分布?民族整合的意义是什么?

[4] 试从民俗的各方面说明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5] 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 以中国为例,分析种族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章

[1] 世界主要语系有哪几种?

[2]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3] 语言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性?

[4]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5] 试举例说明语言景观的特征。

[6] 语言景观的涵义和内容。

[7] 语言从那些方面体现了其文化特性?试举例说明语言景观的特征。

第九章

[1] 世界主要宗教类型及其分布?

[2]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有何关系?

[3]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 巴以冲突产生的根源,怎样用宗教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5] 宗教景观。

第十章

[1] 分析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几种类型?

[3] 如何理解城市景观?

[4] 乡村聚落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5] 阐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原理。

[6] 户籍制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那些影响?

第十一章

[1] 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2] 区域旅游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3] 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应如何建设?(可以某城市为例)

[4]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区别、联系与形成条件?

[5] 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冲突?

[6]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战略(SWOT分析),对西部大开发有哪些影响?

第十二章

[1] 感知环境与认知环境有何区别与联系?

[2]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有哪几种?

[3] 分析人类行为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 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因素分析。

[5] 举例说明普雷德行为矩阵的应用。

[6] 感知空间与认知空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第十三章

[1] 简述当代全球的政治地理格局?

[2]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有哪些主要学说?

[3]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4]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及演变趋势分析。

[5] 科学技术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生活具有哪些影响?

[6] 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形成的影响。

第十四章

[1]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2] 当代人文地理学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3] 评述地缘政治学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缘政治模式。

[4当前人文地理学研究都有那些前言课题?如何使得PRED协调发展?

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合计3 学时)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1. 概念

2. 研究主要方面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 希腊

2. 中国

3.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德国

2. 法国

3. 英国

4. 美国

5. 俄国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2.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3.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的方法论(1 学时)

一、传统方法

1. 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 利用和编制地图

3. 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二、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1. 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过渡。

2. “3S”合成技术简介及其对地理物象的立体刻画与分析。

3.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三、哲学方法论*

1. 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 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合计3 学时)

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0.5 学时)

一、文化概念:

1. 中国

2. 西方

二、文化结构*

1. 物质文化

2. 制度文化

3. 精神文化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0.5 学时)

一、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1. 生物适应

2. 文化适应

二、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1.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2.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1.5 学时)*

一、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

1. 形式文化区

2. 功能文化区

3. 乡土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1. 扩展扩散

2. 迁移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 核心观点

2.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文化景观

第四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0.5 学时)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合计 4 学时)

第一节人口分布(2 学时)

一、人口密度

1. 概念

2. 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指标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 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

2.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的表现

三、中国人口分布—胡焕庸线*

1. 总体特征

2. 胡焕庸

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 自然因素

2. 社会经济因素。

3.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4. 其它因素

第二节人口移动(2 学时)

一、概述

1. 概念

2. 重要性

3. 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二、人口迁移的形式

1.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2. 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三、人口迁移的机制

第四章人口与发展(合计4 学时)

第一节人口增长过程(1 学时)

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 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2. 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3. 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第二节人口转变模式(1 学时)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1.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2. 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1.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2.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第三节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1 学时)

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 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提供生存空间(直接作用);

2. 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提供生存必需品(直接作用);

3. 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提供生存环境(间接作用);

4. 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提供生存能源(间接作用)。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1. 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2. 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1. 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2. 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第四节人口与发展( 1 学时)

一、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二、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 概念

2. 意义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合计4 学时)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 2 学时)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1. 以博塞洛普(E.Boszerup) 为代表的人口压力说

2. 海登(B.Hayden) 提出的宴享说

3. 二者的比较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1. C.O. 索尔的推论

2. 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3. 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业的形成

2. 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3. 人类文明的出现

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2 学时)

一、原始农业

二、传统农业

1.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2. 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3. 传统农业的类型

三、现代农业

1.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2. 现代农业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合计8 学时)

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1.5 学时)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1. 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2. 钢铁工业

3. 采煤工业

4. 运输业

6. 化学工业

7. 食品工业

第二节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2 学时)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1. 向欧洲的扩散

2. 向北美的扩散

3. 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产业类型和工业区( 2 学时)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1. 伐木业

2. 捕捞业

3. 采矿业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1. 北美工业区

2. 欧洲工业带

3.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4. 日本工业区

5. 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三、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1. 第三产业

2. 第四产业

3. 第五产业

第四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1.5 学时)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 自然条件

2. 资源条件

3. 能源条件

4. 市场条件

5. 劳动力条件

6. 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 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2. 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3. 微电子工业

4. 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

第五节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1 学时)一、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1. 需求不旺

2. 生产能力过剩

3. 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4. 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合计5 学时)第一节种族与地理人种( 2 学时)一、种族的起源

1. 种族的起源

2. 种族与环境

二、种族的划分

1. 划分种族的标志

2. 世界种族划分

三、地理人种

1. 概念

2. 分类

四、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第二节民族(2 学时)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1. 概念

2. 民族的形成

3. 民族的特征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1. 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

2. 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 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2. 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3. 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4. 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5. 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1. 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2. 西班牙人在垃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3. 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第三节民俗与文化( 1 学时)

一、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1. 民俗的形成

2. 民俗的特点

二、民俗与环境

1. 民居

2. 饮食民俗

3. 服饰民俗

三、流行文化

第八章语言地理(合计6 学时)

第一节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1.5 学时)一、语言的产生

二、语言的本质特征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2.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3.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4.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三、语言的发展

1. 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2. 汉语的发展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1.5 学时)一、世界语言谱系

1. 语系

2. 语族

3. 语支

4. 语种

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1. 印欧语系

2. 汉- 藏语系

3. 闪- 含语系

4. 乌拉尔- 阿尔泰语系

5. 非洲语言

6. 马来- 波利尼西亚语系

7. 其它语言

第三节语言的扩散与影响( 2 学时)一、语言传播特性

1. 外延性

2. 连续性

3. 层序性

4. 复合性

5. 竞争性

6. 演化性

7. 阶层性

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1. 地理集团的影响

2. 行政区划的影响

3. 人口迁移的影响

4. 经济条件的影响

三、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 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 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 新来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6. 多语言国家出现

第四节语言景观(1 学时)

一、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1. 文字的本质特征

2. 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二、地名景观

1. 我国的地名景观

2. 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

第九章宗教与宗教地理(合计 6 学时)

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1.5 学时)一、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1. 特点

2. 性质

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1. 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

2. 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

三、民族宗教

1. 犹太教

2. 印度教

3. 道教

4. 儒教

5. 神道教

四、世界三大宗教

1. 佛教

2. 基督教

3. 伊斯兰教

第二节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2 学时)

一、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1. 移民

2. 传播

3. 领土竞争

4. 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

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1. 神权政治

2. 政府与宗教

3. 民族与宗教

三、宗教组织

四、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第三节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 1.5 学时)一、守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二、宗教与文化

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第四节宗教景观(1 学时)

一、基督教堂

二、伊斯兰清真寺

三、佛教寺庙

第十章聚落地理(合计5 学时)

第一节聚落(2 学时)

一、起源和发展

1. 西方城市的发展

2. 中国城市的发展

3. 村落的发展

二、城镇标准

1. 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2.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3. 聚落体系

第二节城市(2 学时)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1. 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2. 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1. 地质环境与城市

2. 地形与城市

3. 气候与城市

4. 水资源与城市

5. 城市的生物环境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1. 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2.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四、城市景观与感知

1. 城市景观

2. 城市感知

第三节集镇与农村( 1 学时)

1. 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2. 集市

二、乡村

1. 一般类型的乡村

2. 活动型村落。

3. 特殊类型

第十一章旅游地理(合计6 学时)

第一节旅游业的兴起(1 学时)

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二、大众旅游的发展

第二节旅游的区域特征(1 学时)

一、客源地(origin) 与目的地(destination)

1. 客源地

2. 目的地

3. 交通连接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1.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2.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3.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第三节旅游者动机与决策( 1.5 学时)一、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2. 旅游动机的类型

3. 影响因素

二、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1. 感知环境

2. 最大效益原则

3. 旅游偏好

第四节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1.5 学时)一、旅游资源

1. 定义

2.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3.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

二、旅游地

1. 风景名胜区

2. 自然保护区

3. 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

4. 国家森林公园

5. 国家旅游度假区

6. 主题公园

第五节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 学时)一、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1. 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2. 旅游与经济发展

3. 旅游与收支平衡

4. 旅游与就业

5. 旅游与税收

6. 旅游与经济结构

7. 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二、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1.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2. 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1. 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2. 示范效应

3. 旅游和社会道德

4. 旅游与宗教

5. 旅游与语言

6. 旅游与健康

四、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1. 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2.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

第十二章行为地理(合计3 学时)

第一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1 学时)一、环境知觉与认知

二、地理物象

三、物象评价与行为

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1 学时)一、行为空间

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

1. 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2. 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3. 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

三、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

1. 迁移的距离偏;

2. 迁移的方向偏移

第三节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1 学时)一、行为矩阵模型

二、报偿矩阵模型

第十三章政治地理(合计5 学时)

第一节政治地理要素(1.5 学时)

一、政治地理现象

二、政治地理单元

三、政治地理结构

1. 政治空间结构

2. 政治实力结构

四、政治地理过程

1. 政治扩散

2. 政治整合

3. 政治分离

4. 主权的变化

第二节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5 学时)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1. 概念

2. 特征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1. 领土规模

2. 领土形状

3. 领土位置

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1. 首都

2. 核心区

四、边界与边疆

第三节国家权力(1 学时)

一、国家权力要素

1. 概念

2. 要素

二、国家实力分析

1.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2. “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第四节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 学时)

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1. 欧洲的殖民扩张

2. 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3. 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4. 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1. 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2. 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1. 马汉的“海权论”

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第十四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合计3 学时)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问题( 1 学时)

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

1. 对资源的压力

2. 引起的环境问题

3. 引起的社会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问题

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地理信息系统高校排名

近日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评介中了解到,武汉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被评为A+级,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A级,具体如下: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武汉大学 A+ 5 南京大学 A 9 首都师范大学 A 2 南京师范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10 中山大学 A 3 北京师范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11 中南大学 A 4 华东师范大学 A 8 兰州大学 A B+ 等 (18 个 )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福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 B 等 (17 个 ) :长江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南林学院、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C 等 (11 个 ) :名单略。 本篇文章来源于GIS动力站|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xxky/kyxd/2007/1013/0710131173GHG9KABAEH1BF1497GHE. html 华北地区(3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 东北地区(4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黑龙江科技学院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 华东地区(5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江西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 中南地区(5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 西南地区(3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 西北地区(2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2005-2006 ? 坤特教育网所有

文化遗产概论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概论》 一、课程名称:文化遗产概论 二、课程类型:本科学科平台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文博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文保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刘军民、魏女 七、课程简介: 《文化遗产概论》是一门以文化遗产及其发展为主要讲解对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发展、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理念比较、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研究进展等;第二部分主要讲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与文物学的概念和内涵、中国文物学发展简史和中国几种主要文物种类的基本知识讲解,包括瓷器、青铜器、玉器,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文物种类的常识性内容,如概念、分类、特点等。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1.课程的主要内容:见后附的大纲 2.课程要求 (1)必须熟悉我国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2)重视文化遗产与其他学科(如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的关系,不能孤立的学习文化遗产; (3)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研究思路,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综合价值。 第一部分 第一章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文化遗产 第二节文化景观 第三节大遗址 第二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第一节理念变迁历程

第二节保护利用现状 第三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第一节欧美国家 第二节亚洲国家 第三节启示及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考古遗址及其保护 第一节考古遗址属性 第二节考古遗址价值 第三节考古遗址与区域关系 第四节大遗址及其保护 第五章世界文化遗产与申遗 第一节申遗的意义 第二节申遗工作流程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四节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第六章其他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节工业遗产保护 第二节建筑遗产保护 第三节传统村落保护 第四节非物质遗产保护 第二部分第一章文物与文物学(4个课时) 第一节什么是“文物学” 一、“文物”的概念与内涵 二、“文物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中国文物学简介 一、何谓“文物学” 二、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章思考题:

北京大学2020年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2020年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 植物学李月93.7四川大学生物科学 李欢93.7四川大学生物科学 王子朝92.6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 李展90.5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 张思煜90深圳大学生物技术 张羽飞89.8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邓文辉89.5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 勾润宇89.2南京农业大学生物技术 徐昇89南京农业大学园艺 张萃雯86.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 动物学倪嘉欣96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科学 阿卜杜赛麦 提·买尔迪亚 力 95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王一丹92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睢峥岩90兰州大学生物科学王昊然8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生理学徐爽95武汉大学生态学 姚浩煊94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宋珂鑫94郑州大学生物技术 徐泽88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制药 张园园86山东农业大学生物技术 刘家琪85.8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陈雨8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兰广毅85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 陈琦84西北大学生物学基地班汪瀚83南京大学生物科学 马思行83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余思涵82.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魏昌盛8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 陈聪8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 细胞生物学潘明慧99中山大学生物技术 钟博元9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 吴顺康94.8四川大学生物科学 武振鹏94中南大学生物信息学 周阳92华南理工大学生物技术 林沁华90中山大学生物技术 郝静90东北林业大学 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 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杨琪90兰州大学生物科学类 孔凌云90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 申钰荧90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生物学 王济安90兰州大学生物科学类 祁淑悦89南开大学生物科学

文物分析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物分析技术实践》 一、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实践 二、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程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七、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主要是在学生了解文物分析技术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的仪器设备,首先介绍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偏光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显微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光谱仪、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热重示差同步分析仪、气相色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的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测试前样品的准备与处理,然后上机进行操作性实践。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如何规范使用和操作仪器,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实验技能。 考核形式:实践课程论文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践一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二偏光显微镜的使用(2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2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四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五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六显微红外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七X射线衍射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八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九热重示差同步分析仪的使用(2课时)

普通高校中实力最强专业一览

2011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1] 2011-06-05 13:01:56 作者:佚名来源:新浪网浏览次数:1113 文字大小:【大】【中】 【小】 ?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薪资、就业率持续走 ... 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黄牌专业: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 绿牌专业: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 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高职高专专业

普通高校中实力最强专业一览 每年的高考来临时,如何选择一个好学校和一个好专业成为许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最大的问题。当大家都把目标锁定在北大、清华或者一批超一流的高校时,你是否注意到,一些一般院校(基本上属于重点批次中中档偏下层次,分布在一批A类或B类高校中,甚至属于二批院校)的某些特色专业,其实力与北大、清华相比并不占劣势,甚至有些专业和学科都超过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所以在填报志愿时,避免唯名校是从,不妨树立一种普通观念:“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在学校选择上退而求其次,反倒会加强在专业选择上的竞争力。 大气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它培训了全国各地地级以上城市中绝大部分的气象业务骨干,几乎全国每一个气象部门都有这所学校的毕业生,甚至全球94各国家和地区的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它所颁发的文凭已经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在2008年全国高校重点学科评估中,与北京大学齐名,同列为全国重点学科。目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三所学校的大气科学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特色,三者互为补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建立了“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为世界80多个国家培训了480多名高级气象人才。大气科学类专业对数学、物理、化学水平要求较高,另外不招收色盲和色弱的学生。这个专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 地质学——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的地质学、地址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三,是一个与北大和中国地质大学三足鼎立的学科。虽然北大地质学历史辉煌,其他很多高校包括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领域都是靠北大起步的,但处于西北地区的西北大学近年来风头正劲,先后摘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其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学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强大的地质学科研究室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在全国14个大油田中,曾经一度有13个油田的局长或总地质师为西北大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本科教学大纲 专业:文物保护技术 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 周学时:2 总学时:36 授课班级:本科三年级 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文物分析技术》 一、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 二、课程类型:跨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及其他,三年级 四、计划学时:36课时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七、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主要通过文物研究和保护中常用现代科技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特点、样品处理过程等的讲授,并结合具体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来研究和解决文物研究与保护问题的思维能力。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八、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4课时) 1.1 文物 1.1.1 什么是文物 1.1.2 文物的分类 1.2 现代仪器分析概述 1.2.1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 1.2.2 仪器分析的类型 1.2.3 仪器分析的一般过程与基本特点 1.2.4 分析仪器 1.2.5 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2.6 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 1.2.7 计量学与误差 1.3 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 1.3.1 电磁辐射 1.3.2 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1.3.3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过程 1.3.4 光谱的产生与光谱的分类

1.4 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 1.4.1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与仪器分析 1.4.2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的特点 1.5 试样的采取与调制 1.5.1 取样的原则 1.5.2 样品的采取和前处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过程;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的特点。 难点: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思考题: 1、什么是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有哪些种类? 2、仪器分析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有何特点? 3、怎么描述电磁辐射? 4、电磁辐射与物质有哪些作用过程? 5、什么是文物? 6、简述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特点。 7、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应用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8、取样的原则是什么?对不同的样品如何进行前处理? 第二章文物的影像结构分析技术(4课时)2.1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 2.1.1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 2.1.2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特点 2.1.3 样品处理 2.1.4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应用实例 2.2 红外成像技术 2.2.1 红外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2.2.2 红外成像技术的特点 2.2.3 样品处理 2.2.4 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实例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开通院校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开通院校(据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总数52所其中211院校27所985院校13所 注:蓝色的为985院校红色的为211院校(985一定是211,211不一定是985) 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北京 兰州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甘肃 中国地质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湖北 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江苏 中国人民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北京 武汉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中山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广东 首都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陕西 中南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湖南 北京林业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山东青岛 中国矿业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北京 吉林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科学院-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华南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广东 东北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吉林 西南交通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四川 成都理工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福州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西南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重庆 中国农业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北京 山东科技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上海 辽宁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江苏 华中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湖北 长安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河北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陕西兰州交通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内蒙古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湖北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河南理工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长江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彩绘类文物保护专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彩绘类文物保护专题》 一、课程名称:彩绘类文物保护专题 二、课程类型:方向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学一年级硕士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王丽琴 七、课程简介: 该课程为文物保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科方向课。彩绘类文物是文物的一个重要类别,通常是在某种基质材料上施加彩绘制作而成。由于彩绘的存在,增加了文物的价值,但同时也增加了对其保护的难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了解中国古代彩绘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主要病变及其产生原因,掌握该类文物材质分析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保护材料、保护方法和和保护技术。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考核: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古代彩绘的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研究——以古建油饰彩画为例第一节古建油饰彩画制作材料及工艺 第二节古建油饰彩画分析技术路线 第三节古建油饰彩画文物分析案例 第二章正交设计法及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第一节正交设计法在科学试验中的意义 第二节正交设计法简介 第三节正交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第五节文物保护实验条件优选案例设计 第三章秦始皇兵马俑保护的最新进展 第一节秦兵马俑彩绘的结构及成分分析 第二节秦兵马俑彩绘残留物的GC-MASS分析 第三节秦兵马俑彩绘的考古现场保护材料最新进展

第四章莫高窟壁画的主要病害及保护现状 第一节莫高窟壁画的主要病害 第二节莫高窟及其壁画的保护 第五章其他彩绘类文物保护 第六章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第一节光导纤维技术简介 第二节光导纤维反射光谱仪 第三节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技术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第七章有机高分子保护材料及其改性研究 第一节文物防水保护材料 第二节文物加固保护材料 第三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文物保护材料 第四节纳米材料改性文物保护材料 第五节位阻胺改性文物保护材料 (二)考核方式 论文考查

2019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丝绸之路研究院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2019年硕士招生复试工作方案一、 招生单位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卢山冰 赵万峰 组员:卢山冰 李海波 席会东 赵斌 王静 张健 二、 各学科复试分数线 学科 招生计划 推免生人数 参加复试人数 复试分数线 备注 中国史 6 0 2 355 满足国家线考生2人 三、 参加复试人员名单 序号姓名考试编号初试总分备注 1 赵东旭106979614407476377 2 杨浏依106979511107474355 3 4 5 6 7 注:调剂考生另行通知。 四、复试工作流程及原则 复试工作流程: 1.电话通知复试,遇到放弃复试资格的依次递补。 2.考生报到、资格审查。 3.专业课笔试。 4.综合面试、外语测试。 5.确定复试成绩及总成绩排名。

6.资格复查、体检、政审,确定拟录取名单和类别。 复试原则: 1.贯彻“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 原则,公开、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2. 按照考生总成绩排序依次录取,复试结果及时张榜公布。 六、复试工作时间表(包括复试时间、地点)。 1.3月25日通知考生复试。 2.3月26日09:00—12:00,考生在丝绸之路研究院办公室报到,并进行资格审查。 3.3月26日下午14:00—17:00,中国史专业笔试。地点:丝绸之路研究院会议室 4.3月27日09:00—11:00,各专业综合面试、外语面试。地点:另行通知。 3月27日下午,计算总成绩和排名,资格复查,政审,确定拟录取名单,连同相关材料一起提交招办审核。经招办审核后,公布拟录取名单,签订相关协议。 七、说明 1.考生来校报到后请自行安排时间到西北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北校区)。体检 具体时间地点见西北大学官网首页通知栏。 2.考生报到参加复试时,必须验证以下相关材料:(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1 份(2)准考证(3)学生证原件、复印件1份(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供)(4)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1份(往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供(5)政审表(母 校签章)。 3.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等三个方面。所有复试 成绩之和满分为300分(其中专业课笔试150分,专业综合面试100分,外语 听力与口语测试50分)。总成绩(750分)=初试成绩*90%(450分)+复试成 绩(300分)。复试结束后,把初试成绩(满分450分)和复试成绩(满分300 分)相加所得的总成绩重新排序,确定录取名单和各自类别。复试总成绩低于 180分,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 2019年3月 19 日

2017 年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7年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院(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专业代码:071002 专业名称:动物学主管领导: 填表说明:1.总成绩(500分)=初试成绩(300分)+复试成绩(170分)+外语复试成绩(30分) 2.请各招生单位分别按专业填写; 3.表上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对照考生报考基本信息表填写; 4、其中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定向单位不能为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在开学一周内必须将个人档案转入所在院系所; 2017年 5 月 16 日

2017年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院(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专业代码:071005 专业名称:微生物学主管领导: 填表说明:1.总成绩(500分)=初试成绩(300分)+复试成绩(170分)+外语复试成绩(30分) 2.请各招生单位分别按专业填写; 3.表上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对照考生报考基本信息表填写; 4、其中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定向单位不能为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在开学一周内必须将个人档案转入所在院系所; 2017年 5 月 16 日

2017年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院(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专业代码:071009 专业名称:细胞生物学主管领导: 填表说明:1.总成绩(500分)=初试成绩(300分)+复试成绩(170分)+外语复试成绩(30分) 2.请各招生单位分别按专业填写; 3.表上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对照考生报考基本信息表填写; 4、其中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定向单位不能为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在开学一周内必须将个人档案转入所在院系所; 2017年 5 月 16 日

中国内地高校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数大排名

中国内地高校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数大排名 1 清华大学22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数学、物理学、药学 2 北京大学18 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理论经济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口腔医学、药学、哲学 3 浙江大学14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 4 复旦大学11 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哲学 5 上海交通大学9 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5 哈尔滨工业大学9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

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7 南京大学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 7 西安交通大学8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 核科学与技术、力学、地球物理学、化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数学、物理学 7 中国人民大学8 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哲学 12 华中科技大学7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12 天津大学7 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筑学、水利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14 南开大学 6 光学工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化学、数学、历史学 14 中国农业大学 6 农业工程、农业资源利用、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

2020版博士培养方案-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黑体小四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 本学科点有长久的研究历史和良好的工作基础,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招收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生。在西北大学“211工程”中一直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于2001年获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2年获批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项目),也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专业点”的主要支撑学科。本学科点拥有良好的研究平台,是“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分,拥有可进行全球变化生态、群落与种群生态、生理生态和分子生态研究的实验室

群及智能型人工气候室1座和秦岭野外研究监测基地1个。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5人。近五年来,共承担了各类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16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和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各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项。近五年共获得包括省部级一、二等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科技成果奖励11项,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入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前沿动态;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在科学研究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动物生态学:秦岭被列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依托此自然资源优势,着重开展秦岭动物多样性、物种濒危灭绝机制、自然保护区理论及功能区确立等研究。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对秦岭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和维持群稳定性机制及其生态学和保护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以及保护生物学、冬眠生理学、白蚁生理与生态研究等。 2、进化生态学:利用最新的、高效的分子技术,研究濒危种、特有种和具有重大生态经济价值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合古地质、气象、生态数

西北史前考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史前考古》 一、课程名称:《西北史前考古》 二、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专业、年级)文化遗产学院考古专业本科生 四、计划学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陈洪海、郭梦 七、课程简介: “西部考古之一——西北史前考古”,地域包括今之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全部及陕西、内蒙古两省区之一部,时间为被中原文化直接统治之前,内容为西北地区史前环境下的文化(在时间、空间、内涵方面)关系的演化。本课不是资料堆砌,而着重于对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让学生清楚西北史前考古的研究现状,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培养。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有四讲。第一讲西北史前考古绪论主要目的是厘清西北、史前两个空间、时间上的概念,并介绍这一地区史前考古学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历史。第二讲甘青地区史前文化,通过期中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自学掌握此部分内容。第三讲围绕二次扰乱葬、火葬、尸骨摆放姿势、男女合葬墓、特殊随葬品等西北地区史前时期的特殊埋葬习俗展开深入讨论,目的是从葬俗窥见史前人群交往、流变的信息。第四讲新疆史前考古,在使学生掌握新疆史前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基础上,对岩画、青铜器、游牧经济、人种组成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专题展开深入讨论。 第一讲西北史前考古绪论 第一节西北地区空间概念 1.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甘、青、新、宁,陕西西部、内蒙中西部。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单元: 黄土分布区:陇山、六盘山为界分作东西两部分,乌鞘岭西界。 青藏高原区:东部河谷地带、西部高原草地、高山 蒙新荒漠区:冲、洪积平原、戈壁荒漠、沙漠地带、绿洲、草原。

3.西北地区全新世环境的变迁:7500-3500气候最适宜期,三部曲。 4.西北地区的文化环境单元:陇东、甘青、新疆三区域。 第二节史前时期的时间概念 1.史前期的开始时间 2.史前期的结束时间:汉通西域之前 第三节西北史前考古历史的回顾 1.外国学者的早期探险活动以及科学考察:斯文-赫定、安特生。 2.我国学者建国前的科学考察:夏鼐 3.五、六十年代西北地区的考古学进展 4.八十年代以前的发现与研究 5.八十年代以来的进展 第二讲甘青地区的史前文化 通过完成期中作业的方式,自学此章节内容。 第三讲甘青地区史前葬俗 第一节葬俗的内容 1.位置:墓地位置、地形地貌、墓葬布局 2.形制:平面形状、立体结构、方向、制作方法 3.葬具:种类(棺、椁)、质料(石、木、土坯)、形状、制法 4.葬式:人数(单人、多人)、次数(一次、二次)、性别、年龄、姿势(躯体的仰、俯、侧,四肢的伸直与弯曲) 5.随葬品:种类、数量、摆放位置 第二节二次扰乱葬辨析 1.发现与认识过程 2.辨析的标准 3.统计分析结果 第三节火葬墓研究 1.火葬墓的发现 2.火葬墓存在的时间和分布范围 3.火葬墓与二次扰乱葬

各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

什么专业好--国家重点学科 经常有朋友问什么是好专业,首先专业一定要结合学校,法学在北京大学是好专业,在某某学院就是差专业,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国家重点学科。 以下是各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 1清华大学22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数学、物理学、药学 2北京大学18 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理论经济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口腔医学、药学、哲学 3浙江大学14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化学、数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 4复旦大学11 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哲学 5上海交通大学9 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5哈尔滨工业大学9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 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7 南京大学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 7 西安交通大学8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

生物学考研专业方向与院校推荐

2011年生物学考研专业方向和院校推荐 21世纪被称为生物世纪,可见生物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生物学技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食品生产中的转基因大豆、啤酒、瘦肉型肉猪,用于制衣的优质棉料和动物皮革,医学上疫苗、药品的生产和开发以及试管婴儿技术的应用,逐渐流行推广起来的生物能源如沼气、乙醇等,都包含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作为一门意义重大、极富发展潜力的学科,生物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制药学等主要传统学科。同时,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又新兴起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学、海洋生物学等。 微生物学:微生物制药最热门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中最早出现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研究大方向可以分为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两类。在基础微生物学的培养中,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创新性思维、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该方向的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而在应用微生物学的培养中,除了上述培养要求外,有些专业还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工程设备的使用原理。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里的一个大学科,就读于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就业上所处的境遇会不同。就读于偏向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在工作选择上,一般只能选择到大学或研究所工作,而这些单位对招聘对象的要求也很高,一般要求应聘者拿到博士学位。如果所学专业偏向于应用的领域,就业的选择面要广得多,可到企业、政府部门、学校从事生产、检测和教学等工作。目前在微生物专业中,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是生物能源和微生物制药,尤其在制药方面,就业率一直都比较高。 在微生物方面有良好声誉和不俗实力的院校较多,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各院校在微生物专业上的招生人数也比较多。 以山东大学为例,山东大学1952年就设立了微生物专业,是国内大学中最早开设微生物专业的院校。山大的微生物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生物资源转化、环境保护为主要研究方向,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山大生命科学院院长曲音波教授,主要研究纤维素酶和可再生资源微生物转化技术。 推荐院校: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汇总

GIS试题 中国科学院 1995年博士入学试题 一、简述题(40分) 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2.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及其特征。 4.空间数据库主要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 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应用。 2.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比较。 3.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 (GIS与RS的相互关系 GIS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相互关系) 1996年博士生(GIS)入学试题 一、简述题(40分) 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2.地理信息输入方法及其特点 3.地理信息数据结构的类型 4.空间拓扑叠加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 1.综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 2.试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网络的关系及其综合应用。3.结合你的经验,谈GIS应用前景 1997年GIS 一、名词解释 拓扑关系 缓冲分析 关系数据模型 空间叠加 二、简答题 1、GIS的主要功能(略) 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 三、问答题(选2) 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 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 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

1998-1999 GIS概论 GIS概论 一、简答: 1. 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99) 2. 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99) 3.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99) 4.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99) 5.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制图关系剖析。(99) 6. 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98) 二、问答(任选二) 1. 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99) 2.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连接方式比较。(99) 3. 结合你的专业,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 99 ) 4. GIS产生、发展过程及前景。(98) 5. RS 与GIS 结合。(98) 1999 一、名词解释 数字地图、地理编码、拓扑叠加 二、问答 1、OpenGIS的特点 2、GIS的基本功能 3、空间坐标的转换方式和方法 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空间拓扑关系 2.地址匹配 3.元数据 4.栅格数据结构 5.空间数据精度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 6.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7.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 8.叠加分析 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 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2.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 3.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 一、名词解释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一、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英文名称:Archaeology of Qin, Ha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二、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54课时(18周,每周3学时,其中秦汉考古10周课,魏晋南北 朝考古8周课)。 五、学分:3 六、任课教师:任萌、李雨生 七、课程简介: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系考古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主要教授从秦统一至隋再度统一中国期间中国境内考古学文化的面貌与发展变化情况,分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两部分,分别由任萌和李雨生讲授。 秦汉部分课程的课程任务是是学生能够总体了解秦汉时期都城、地方性城邑、交通和边防设施、帝王陵墓、中小型墓葬、工商业、农业、出土文献以及边疆地区考古学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以及在当时世界文明圈的地位和影响。修完秦汉考古之后,魏晋南北朝部分呈现出跟大一统时代考古较为不同的面貌,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并掌握汉唐之间考古材料的地区性和过渡性特征。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秦汉考古导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秦汉时期的基本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秦汉考古的研究简史,秦汉考古的分期、分区等内容。掌握秦汉时期时代特征形成的原因,秦汉考古分期、分区的主要观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秦汉考古的分期与分区,难点是如何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与考古学文化的关系,不同分期分区观点的主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华中师范大学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复旦大学 中山大学 博士点 安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内蒙古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政治学院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中央党校

硕士点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委党校 渤海大学 长安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师范学院 长春税务学院 长江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大理学院 大连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第二军医大学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第四军医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复旦大学

生物科学专业排名国内排名

生物科学专业排名国内排名 国内排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 厦门大学 兰州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西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大学 吉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解放军军需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 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 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 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信息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安全

GIS专业的学校排名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前面的字母是专业等级)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18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B(17)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C(11个)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可见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xxzx/2004/index.asp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new/index.php 成都理工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石家庄经济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长安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中国矿业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8080/www/ 西安石油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index.jsp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index.asp 南京大学地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ab/dili/NJ-Geoscience.htm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http://202.117.105.63/jxyd/models/cn/index.htm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暨研究所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tw/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tw/home/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http://202.197.67.197/dxy/index.asp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chs/ 中国海洋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b66564011.html,/index.ht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