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教学篇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教学篇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教学篇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教学篇

【最新资料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教学篇

Word 版可自由编辑! !】

不会游泳的鱼儿发表于2007-3-28 9:05:00

教学篇(实验稿)

(一)学生课堂常规

一、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

(书本放在书桌的左上角,笔盒放在书桌的正前面)

二、预备铃响,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安静坐好,值日生指挥唱歌、口算或朗读诗词;教师迅速到达教室门口,环视全班,检查课前准备或令学生按规定要求摆放好学习用具,集中思想,安定情绪,进入学习准备状态。

三、上课铃响,教师精神饱满地步入课堂,值日生口令:“起立”,全体学生立正行注目礼,师生相互问好(例:“老师,您好!” “同学们好”),教师回礼,值日生口令:

“请坐下!”教师上课。

四、迟到的学生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意进入课堂,教师应在学生喊“报告”或敲门后,迅速问明情况,令其归位上课,不得拒学生于门外。学生归位时应轻手轻脚走进教室,不得妨碍同学上课。

五、上课时,精神饱满,坐姿端正,自然挺胸,两手放在规定的位置,

不做小动作,未经老师许可,不能随便离开座位和教室。

六、课堂上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听清教师和同学讲的每句话的意思。读书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努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发言、提问,要按规定的姿势举手(举起右手,肘关节不离开桌面,五指并拢伸直),在教师指名后才能发言,发言时要姿势端正,说普通话,声音响亮,语句完整,并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发言完毕即自动坐下。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取同学发言并做出评价。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便发言。

七、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独立完成,遇到困难时,如果经过思考还是不懂,要主动请教师辅导。作业要整洁,格式符合规范,做到按时

八、读书写字时,做到“肩平背直头摆正,两脚平放有精神”。读书时,双手持书,尽

量做到目光与书面垂直并距离一尺;写字要严格保持"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握笔

手指离纸一寸"的正确姿势。不能躺着看书、写字。

九、下课时,教师宣布”下课”,班长发出"起立"口令,在教师招呼后学生起立喊“谢谢老师!”,教师点头行礼。学生立即准备好下一节课所需的书本及学习用具,方可平静有序地走出教室。

十、值日生应督促全体同学保持教室整洁,一下课就帮助教师整理教具,擦净黑板。

十一、自习课上课时间,整个教室须保持肃静,严禁在上课时间疯狂打

闹、高声喧哗、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二)小学教学常规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原国家教委的《小学管理规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拟订了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五个环节的常规要求,目的是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所遵循,使教学工作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化。

一、备课常规要求

1、制定教学计划

学期初,各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改精神,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要求, 明确全学期的教学任务,依据课标和教材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人手一份。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周次、教材分析、分单元教学总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及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写好教案。备课前,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按单元、按课时写好教案。备课要分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整课书备课及每一课时备课。

具体如下:

全册备课:在备课本开头写上对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教学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

难点、进度安排(周次、内容、课时数)

单元备课及整课书备课:教学内容及课题、教学的目标、设计思路、教学重点、教学难

点、课时数。

课时备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的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体现教学改革精神,重视学法指导,既备教师的“教”,又备学生的“学”。)、课内练习、课外作业和板书设计。教案的详略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水平和教学内容、教学需要而定。

3、加强集体备课。按学科实际建立年级或年段备课小组,定期研究教材教法。每单元

教学前组织集体备课小组,由中心发言人提出单元教学意见。通过集体备课和个人钻研,

弄清各课、各章节、各单元的教学目的(或目标)、任务、重点、难点,以及它们在整个学段、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对教学如何联系实际,有机地开展德育、环境教育进行研

究,对如何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也要进行研究。

4、注意课后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每周写一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一学期不少于20篇。

5、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大练基本功,对写字、语言、板书、画图要从严要求自己。

6、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在正确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不得上无准备之课,无教案之课(老教师可酌情写简案)。

教案的储备不少于3个课时。

7、教导处或科组长每月10日检查教师备课(语、数、英)一次,并及时提出商讨意见。思品、自然(科学)、社会、体育、艺术等科目的备课(可以简单些),每学期检查两

次。凡备课检查必须作好登记。

二、上课常规要求

上课教师要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耗费师生最少时间的情

况下,取得最大教学效果。即:短时高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要求做到以下

几点:

1必须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上课。预备铃后,任课教师就得在教室门口候课,检查学生上课前的准备情况。上课铃响后,教师应立正讲台面向学生宣布“上课”。班长发令:“起立”学生起立齐声:“老师您好!”教师目视全班学生站立整齐后还礼“同学们好!”

2、上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中途不离开课堂,拒会客,不准带通讯工具。

3、在课堂上,应当精神饱满,举止端庄,教态亲切,音量适中,语言准确、生动、规范,用普通话讲课(英语课尽量使用英语教学),注意以姿势助说话。

4、课上不嘲讽、训斥学生,不责令学生退出课堂,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衣着整洁、举止端庄,不得穿汗背心、拖鞋上课。

6、实验示范操作,正确熟练,作图正确,板书工整,字迹规范。

7、教学过程中应紧扣课标、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正确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揭示知识规律,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8、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要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迎头赶上,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9、采用合适的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10、合理安排讲、练活动,保证学生有巩固、反馈和完成课堂作业的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练习时要多给机会,当面辅导。

11、课堂模式:课前激趣一一课中自主、合作、交流一一课后及时反馈。

语文:课前3分钟(古诗、课文诵背),课后5分钟达标训练。数学:课前3分钟口算训练,课后10分钟当堂训练(注意练习的层次性)。

英语:课前5分钟(歌曲、口语训练),课后5分钟达标练习。

12、不拖课不占课。下课铃响后,应准时下课,教师宣布“下课”学生起立喊“谢谢老师!”,教师点头行礼。

10、争创“优质课”、“示范课”,创新出“特色课”,让学生乐学习轻负提高素质。

三、作业常规要求

作业布置要适量,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检查批改。具体要求如下:

1、精心设计作业。力求精、巧、活。作业设计要以课标或新大纲、教材和《教师用书》为依据,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注意基础题与综合题结合,反对机械抄写的重复性作业。

2、布置作业要适度。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内完成,原则上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

作业,三、四语、数、英的课外作业每天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语、数、英的课

外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其中包括每天布置预习的家庭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全面发展。

3、严格要求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按“三个一”的要求作业习惯,特别是要求作业书写要工

整,作业格式要规范。

语文:课题、题次、项目都要写在一定位置上,横格每行字数统一,题头空两格。错题要补做,并在一个练习之后写上“补做”字样。

数学:练习和题次要写清楚。每行前后左右要对齐,计算在前,答案在后,答案位置全班统一。做错的题目要订正,并标明“订正”。

4、统一学生作业格式,作业开始第一行注明日期“xx月xx日”、星期“星期x”;最

后写上“整洁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作业按学科或作业类型

的特点用适当的评价方式,一般使用等级评价(具体标值等第由教导处定)。

5、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提倡当天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应在分发给学生前批改完成;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

6、各学科的作业设置:语文:抄写、听(默)写、作文(中高年级)、写话(低年级)、阅读积累、周记;数学:堂上练习本、课外作业本;英语:抄写、听写、课堂练习本、

五、六年级设英语周记。

7、学生作业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注意分析原因,作好批改情况摘录,摸索规律,“对症下药”,课堂上公开讲评。在复习时加强练习中时常出现错误的难点为重点进行复习。同时,对少数作业差错多的学生要面批面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8、批改文字要端正,书写工整,记号和位置一致,要用红笔。

四、辅导常规要求

课内外辅导是教学的一个必要的环节。教师要及时主动地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下班进行个别辅导。严禁教师占用自学课或课余时间进行全面性的集体讲课或有偿补课。课内外辅导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组织讨论、解答疑难问题。

2、指导学生读书、复习、预习,培养学生自习能力。

3、启发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别出心裁,创造性完成作业。

4、对个别学生面批作业,面改试卷,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解题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学习方法、自能学习、自主学习。

5、为因故缺课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弥补缺课,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迎头赶上。

6、为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科任教师要配合班主任进行家访,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环境、学习习惯、时间安排等具体情况,以便有的放失地帮助学生解决具体

问题,改进学习方法。

7、“尖子生”和“学困生”的辅导。利用托管课或第二课堂辅导时间,由各任课教师或负责教师做好计划,定时、定人、定内容、定地点,做好记录。同时注意堂上落实,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五、考核常规要求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有考查和考试两种。

1、考查有课堂提问、作业考查、书面小测以及口头考查等,考试包括单元测试、学期考试。要以平时课堂提问和作业考查为主,抓好单元知识过关工作。

2、考查、考试内容要遵循课标或新大纲,依据教材,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又要考查运用能力,注意试题的深度、广度,不出偏题怪题,要重视年段质量过关。

3、要及时、认真完成改卷工作,要正确掌握评分标准,客观地、科学地进行评分,全面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更新水平。

4、考试或单元测验后要进行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缺漏的及时补,不足的及时改,有效提高质量。

5、端正考风、杜绝舞弊,培养学生诚实品质。

6、每月组织一次语、数、英学科知识检查,做好总结分析工作。

(三)小学教研工作常规

1、学期初,各科组要根据学校工作意见和学校教学计划订立各学科组的教学研究计划,安排各项活动。

2、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科组长会议,语文、数学、英语每周开展一次;综合科组每两周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教学教研活动。

3、按学校工作计划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了解学校各课题的研究情况,并做好阶

段性小结工作。

4、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汇报课(研究课)的教研活动,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

5、建立学校教师“结对子”档案,按照经验和能力的不同组织教师进行结对子。

6、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抽查学生作业和试卷分析情况,及时了解教师的

教学情况,吸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7、关心和组织教师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进修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

究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