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基础知识与训练(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学五年级基础知识与训练(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学五年级基础知识与训练(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学五年级基础知识与训练(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学五年级基础知识与训练(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____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

1. 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

练○一◇练 A .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是( )。 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B .74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C .65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3.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如:53的分数单位是51;74的分数单位是71。

练○一◇练 12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52

1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4. 分数可以用整数除法的商表示:用除数(不能是0)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即:

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用字母表示:a ÷b=b

a

(b ≠0) 如:3÷5=53 因此5

3

的意义是:把3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练○一◇

A .

7

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15

1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B .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5=

())

( 12÷13=

)()

( 23÷56=

)()

( 1÷37=

)()

( C .把下面的分数用除法表示。

43=( )÷( ) 127=( )÷( ) 4916=( )÷( )

9

9

=( )÷( )

5. 把低单位改成高级单位(大单位改成小单位),要除以进率。

3分米=(3÷10)=103米 23分=(23÷60)= 6023

练○一◇练 59立方分米=( ÷ ) =( )立方米 137毫升=( ÷ ) =( )升

9厘米=( )米 23千克=( )吨 17秒=( )分 37公顷=( )平方千米

6. 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同大>同

)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小同>大

) ◇

练○一◇练 在○里填上“>”或 “<”

138

○118 2313○32

13 157○1511 2512○2521 95○75 7.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

练○一◇练 下面是真分数的打“△”,是假分数的打“□”。 138 **** **** 313 1515 31131 13131 8.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

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分子÷分母=分母不变余数商

)如:38=8÷3=23

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5-46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找单位“1”,会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说清楚分数表示的意义; 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生活中现象,从具体的数量,求出其中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能根据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出单位“1”的总数量,并讲清楚道理。 (二)能力目标: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会找单位“1”。 四、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用具:电脑课件、糖。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汇报“分数的产生” 二、汇报展示,认识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单位“1” (一)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单位“1” 1.看到1 这个分数,大家想到了什么? 4

学生展示交流1 的含义 4 1个圆形、1个正方形、1把香蕉、1盘面包、一个班、一箱苹果、4个果都可以用“1”表示,这些都是要拿来分的东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位”1” 课件概括出示单位“1”: 里所包2.我们一起来看,一箱苹果的四分之一和4个苹果的四分之一,这两个1 4 含的数量一样吗? 不一样,一箱的可能是很多个,4个苹果的四分之一就是1个。 在这里“一箱苹果”的“1”和1个苹果的“1”的含义一样吗?(讨论)(二)巩固练习,学会找单位“1” 1.说说下面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的人不希望发生战争。 (1)全世界有4 5 (2)小瓜师傅吃了一块饼的3 。 4 种了西红柿。 (3)这一块菜地的1 2 。 (4)教育部和卫生部最近联合调查显示,小学生的眼睛近视率已达2 9 三、深刻理解分数、概括分数概念 老师演示: 一)课件出示“一个苹果、两个苹果、六个苹果”,老师都想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课件演示圈2个苹果,边圈说把两个苹果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两个苹果的2分之1,是1个;圈6个苹果,边圈说把六个苹果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6个苹果的2分之1,是3个) 二)想一想,说一说: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学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容: (一)分数意义 1、我们可以把1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将一个物体或是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它的分数单位。如: 74的分数单位是7 1 一定要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如果只取1份,也就是它的分数单位。如:全班有24名同学,其中男同学占全班的3 5 。 这里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3 5 的5是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3是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它的分数单位是1 5 ,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 5 表示的意义是: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男同学的人数占其中的3份。 例:某市今年修的公路总长是去年的1110,11 10 的意义是: (二)分数与除法 (0)a a b b b ÷= ≠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例: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 …… 被除数 …… 除数

填一填 1、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9个小组,其中4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 ),这里的单位“1”表示的是( )。 2、在城市绿化中,草坪面积约占 35。3 5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一项工程计划8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3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 ) 。 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结果。 (1)用4米长的布料做5个桌帘,每个桌帘需布料( )米。 (2)一根绳子长6米,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 )米。 (3)8厘米=( )米 45千克=( )吨 37秒=( )分 87立方分米=( )立方米 66克=( )千克 90毫升=( )升 涂一涂 1 2 3、涂出四分之二 做一做 妈妈买了16个苹果,小华前天吃了3个,昨天吃了2个,今天吃了2个。小华这三天共吃了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学 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教学重难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苏教数学五下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周测培优卷7

周测培优卷7 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填空。(每空2分,共56分) 1. 用分数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 2. 把3米长的铁丝剪成相等的10段,每段长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用整数表示是( )分米,每段铁丝是全长的( ),也就是1米的( )。 3. 一块菜地的16种了黄瓜,这里把( )看作单位“1”,平均 分成( )份,种黄瓜的是这样的( )份。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3分米=( )米 107分=( )时 1253千克=( )吨 3米71厘米=( )米 5. 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每人分得( )块,每人分到的是这盒巧克力的 ( )。

6. 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23,蜜蜂有( )只。 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14,苹果有( )个。 7. 修一条4千米长的水渠,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 )千米,相当于1千米的( )。 8. 某商场有男售货员16人,女售货员35人,女售货员占总售货员人数的( )。 9. 34米可以看成把3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也可以看成把1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 把单位“1”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用58来表示。 ( ) 2. 一堆煤,已经烧了27,是把这堆煤看作单位“1”。 ( )

3. 五(2)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7,则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7。 ( ) 4. 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5. 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16。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四个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小的一个是( )。 A. 13 B. 45 C. 79 D. 1910 2. 3千克的15和1千克的35比较,( )。 A. 3千克的15重 B. 1千克的35重 C. 一样重 D. 无法比较谁重 3. 在分数74x -12 中,x 不等于( )。 A. 0 B. 2 C. 3 D. 4 4. 一本200页的书,小明计划20天看完。那么他5天看了这本书的 ( )。 A. 120 B. 15 C. 140 D. 520 5. 一堆煤运走了3吨,还剩下4吨,运走的占这堆煤的( )。 A. 34 B. 47 C. 37 D. 43 四、用分数表示下面各个算式的商。(每题1分,共8分)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一填。(36分) 1.根据分数的意义,5 2 表示( )。 2.把5kg 大米平均分成6份,这样的2份占这些大米的( ),是( )kg 。 3.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5分=( )时 30千克=( )吨 】 53mL=( )L 13秒=( )分 25cm=( )m 48公顷=( )平方千米 4、五(1)班女生占全班总人数的9 4 ,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 ) 女生是男生的( )。 5、分母是8的最大真分数是( ),分母是8的最小假分数是( )。 6.小明存书的21是12本,小刚存书的3 2也是12本,小明有( )

本书,小刚有( )本书。 7.已知a=b+1(a ,b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一个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41,如果化成以12 1 作分数单位的 分数,则分子比原来的分子大6,这个分数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0分) ' 1.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一定相等。 ( ) 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都是最简分数。 ( ) 3.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 ) 4.大于1712而小于1714的分数只有17 13 。 ( ) 5.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将一根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段是全长的( )。 A. 31 B. 91 C.81 D.4 1 *

2.小红的卧室长4m ,宽3m ,用边长为( )dm 的正方形地砖能正好铺满。 3.如果b a (b ≠0)的分子加上2a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是( )。 A. 2ab +b D.不变 4.生产一个零件,甲要 32 小时,乙要 6 5 小时,( )做得快。 A.甲 B.乙 C.无法确定 ¥ 5.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 )。 个 个 个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8分) 8和24 7和13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测试题

分数的意义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 1、3÷( )= ( )÷( )= 2、 3、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它还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4、 一项工程9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4天完成 ,8天完成 。 5、 运送2吨货物,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 )吨,平均 每次运这批货物的 。 6、 一根绳子全长4米,把它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 米,每段占全长的 ,3段占全长的 。 7、 把一堆皮球看作单位“1”。 黑皮球占 ,白皮球占 ,花皮球占 , + + = 二、判断题。(10分) 1、 的分数单位比 的分数单位大。( ) 2、 把单位“1”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 。( ) 3、 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分数的分子。( ) 4、 单位“1”和自然数1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 5、 有10克盐,90克水,盐占盐水的 。( ) 三、用分数表示各题的得数。(6分) 75千克=( )吨 47分=( )小时 987克=( )千克 7厘米=( )米 5个月=( )年 103毫升=( )升 四、按规律填空。(5分) 1、 ( ),( ); 2、 ( ),( ); 3、4, 1,( ), 。 4320 7 ()().271274161163个里面有,个里面有9 8 () () ()()() () ()() () () ()( )()()()()() () ()()()()()()()() 5 4 53100 103 2 ,,,,87 654321,,,,155 124936264 1 161,

五、想一想,算一算。(57分) 1、把3千克的西红柿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千克?(3) 2、有10千克水果,拿走了3千克,拿走的是这些水果的几分之几?(3分) 3、有10千克水果,拿走了3千克,拿走的是剩下的几分之几? 4、一家公司有普通职员40人,管理人员10人。(10分)(1)普通人员是管理人员的几倍? (2)管理人员是普通人员的几分之几? (3)管理人员是这家公司全体员工的几分之几?5、工地上有黄沙8吨,水泥3吨。黄沙是水泥的的几倍?水泥是黄沙的几分之几?(6分) 6、学校种植了201棵树,死了2棵。成活的棵树占种植棵树的几分之几?(5分) 7、有15棵梧桐树和2棵香椿树,要求香椿树的棵树是梧桐树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棵是()棵的几分之几。把()棵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份,每份()棵,是单位“1”的,()棵就是单位“1”的。 8、把一根7米长的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绳子长多少米?(8分) 9、黄瓜占蔬菜总面积的几分之几?黄瓜占其他蔬菜面积的几分之几?(10分) 西红柿茄子黄瓜 15公顷8公顷一共35公顷 () 1() ()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练习 一、填空 1、把单位“1”平均分成a 份,表示这样的b 份的分数是( ),分数单位是( )。 2、分数单位是 71的分数你能写几个? 3、7 2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这里单位“1” 是( ),每份是5米( )。 5、11 7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自然数1。 6、2个 71是( ),6个61是( ),125中有( )个121。 二、判断 1、把单位 “1” 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2、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 3、1 和 单位 “1” 相等。( ) 4、用直线上点表示下面的分数: 21 41 31 125 1211 0 1 例题:比一比 3121O 7372O 11 111212O 751O 总结:5、当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母越大。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练习:小红看了一本书的21,小明也看了一本书的2 1,他们看的一样多?

6、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被除数 ÷ 除数 =除数 被除数 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 ÷b=b/a (b ≠0), 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思考:b 为什么不能等于0? 7、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8、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几倍),用除法。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例题 1、四年级同学植树80棵,活了72棵,活的棵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2、把8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 段,每段长多少米? 9、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10、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1、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3、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 1 5。 例1:将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12 311 829 12 141 175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1×44=44分) (1) (2) 7 4 里有4个()2 5 里面有()个 5 6个 3 1 是() 2 1 里面有()个 8 1 (3)用最简分数表示: 45分=()时380千克=()吨 13时=()日5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在括号里添上“﹥”、“﹤”、“=”: 5 3 () 5 4 7 4 () 9 4 4() 3 14 8 3 ()0.375 7 22 ( ) 8 25 (5) 4 = () 4 = () 4=3() 58 3=6÷()=() 24 =()←(填小数) 15 ) ( ) ( 4 12 ) ( 3 2 = = = ) ( 16 4 ) ( 8 4 ) ( 8 ) ( 1 = = = = (6)在0.75、 8 7 、 4 3 、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相等的数是()和()。 (7)如果a是b的8倍,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8)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9)分数 5 X ,当X=(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X=(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X=(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当X=( )时,它的分数值为0 。 (10) 4 3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11)、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2)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2和60的最大公约数,分母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个分数是(),化成最简分数是()。 (13)、小明把8米长的彩带分成12段,每段长()米,每段占总长的()。(14)把下列各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2×2=4分) (1) 4 3 、 5 2 、 5 3 (2) 7 4 、 5 4 、 8 3﹙﹚﹤﹙﹚﹤﹙﹚()﹤()﹤()

最新五年级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12.10) 【温故知新】 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3/7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3.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按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表示:把()米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 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7.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9.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1.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2.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5/1。 【例】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 )来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a 4 表示把( )( )分成( )份,这样的( )份是( )。 它的分母是( ),分数单位是( )。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 )计算。求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用 ( )÷( )=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3、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分子一定是分母的倍数。 如:714的分子是14,分母是7,14是7的倍数,所以714 =( )=2。 4、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 分母是原来的分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优

分数章节 知识概要: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除数不为零) 3、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4、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⑴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可以 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 5、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6、约分的意义:(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如: 215 \\346 等。 约分的方法: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最简分数为止。(约分时尽量口算,能看出最大公约数的直接去除) 7、通分的意义: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 数。(尽量口算,遇到有带分数的,只把分数部分通分,整数部分不变,但不能丢掉整数部分) 例题讲解: 例1:①把3千克糖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千克的几分之几是1千克的几分之几每份重多少千克 ②1米的45 与4米的1 5一样长吗 巩固: ①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的长是( )米。 ②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3份是这些苹果的( ),每份有( ) 个苹果。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a是自然数,化成最简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化成最简分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中的分母可以写成3×(3+a),此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有公因数3+a,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3+a进行化简,所得的最简分数是。 2.按要求写出分数. 以5为分母的所有真分数是________ 以3为分子的所有假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以5为分母的所有真分数是,,,;以3为分子的所有假分数 是和 【分析】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是等于分母的分数。 3.下面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B. C. 0.43 D.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0.45,所以最大的数是。 故答案为:D。 【分析】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都化成小数,然后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确定最大的数。 4.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按照每排4人、5人或8人都正好排完.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至少有()人.

A. 20 B. 40 C. 80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4、5、8的最小公倍数是40,所以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至少有40人。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学生按照每排4人、5人或8人都正好排完,说明学生的人数是4、5、8的公倍数,题中问的是至少有多少人参加表演,也就是求这3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把10g盐溶解到100g水中,盐占盐水的( )。 A. B. C. 【答案】C 【解析】【解答】10÷(10+100) =10÷110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用盐的质量÷(盐的质量+水的质量)=盐占盐水的分率,据此列式解答. 6.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米。 A. B. 1 C. 6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1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把6米长的绳子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6份,每段占总长的,即1米。7.在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接近1的是( )。 A. B. C.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这些选项中,计算结果最接近1的是A项。 故答案为:A。 【分析】A项中,=, B项中=, C项中=,所以计算结果最接近1的是A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教科书p60。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4.通过分数的产生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数的初步认识。 2.原型:⑴模拟古人测量石块的长度(分数的产生)。 ⑵利用图形、线段、一个物体、若干物体等表示出“1 4”。 3.探究的问题:⑴古人用结绳测量石块的长,石块比结绳的3段长一些,而又不足4段,如何表示石块的长? ⑵举例说明“1 4”。 ⑶分数是怎样的数。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与解决一: 1.分数的产生 ⑴情境模拟测量,演示古人测量石块的长或观察课本图示:石块3段长一些,不足4段,测量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 ⑵分实物。看课本图,思考平均分的结果是多少? ⑶小结分数的产生。 2.分数的意义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设计“直观——概括——具体化”三个环节。 ⑴直观。 提出问题:你能举例说明“1 4 ”的含义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后,引导学生看教材图示,并思考:每个图下面 的“1 4 ”分别是: ①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②平均分成了几份?③表示这样的几份? 在次基础上,把“1 4 ”改成“ 3 4 ”要求学生说出其具体含义,学生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板书要点。 ⑵概括。 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充分说一说分数是怎样的数。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并说明:一个整数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让学生说出上面三个例子中的单位“1”分别指什么。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上面的分数,说一说分子、分母具有什么含

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会寻找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学生在看一看、画一画、折一折、写一写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分数,进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结合小组协作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全面考虑数学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 (1)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2)理解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 课件,磁铁 2、学具准备: 彩笔、图画本、圆形、正方形纸片、线段、4根香蕉图片、一板面包图片(分格)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拍掌游戏导出分数的产生。 8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第三个问题学生没有拍掌,提问:“同学们为什么不拍掌?”(得出“不是一个整数”。)

引出:“生活中不光是分东西时得不到一个整数,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也不能正好得到一个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 学生看书45页了解分数的产生,并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 (2)复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初步认识了分数,(出示 41)你们会读这个分数吗?它的各部分分别叫什么? 明确: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单位“1” (1)操作探究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学具,用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方式,表示 41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表示4 1。 师:表示完的同学可以先和同桌说一说你表示的 41。 (2)反馈交流,概括总结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 41的? 投影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4 1的过程中,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想,再同桌交流。 学生观察、比较,再交流汇报。 师:你们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 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整体 单位“1” 师:这儿的“1”很特殊,加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它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为了和自然数1区分,所以加了“”。你能说出,刚才这些41 分别是以谁为单位“1”吗?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优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资料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姓名 一、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则这两个分数( )。 A.分数大小相同 B.分数单位相同 C.所含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2、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 A.32 B.3 2米 C.31 D. 31米 3、 小明把5个梨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 )个梨。 A.54 B.45 C.4 1 4、把15米长的铁丝锯成相等的5段共用20分钟,平均锯一段用( )分钟。 A.4 B.5 C.2 D.3 5、( )kg 的31是3 2kg 。 A.2 B.1 C.3 6、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 ),每段占全长的( )。 A.103米 B.103 C.101米 D.10 1 7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 )个。 A.3 B.4 C.5 D.6 8、 10里面有( )个5 1。 A.10 B.20 C.40 D.50 9、要使x 8是真分数,x 9是假分数,X 应取( )。 A.8 B.9 C.10 D.11 10、如果n m (m 、n 均不为0)是真分数,那么( )。 A.n >m B.m >n C.m ≤n D.无法确定 11、在分数12 47 X 中,X 不等于( )。A.0 B.2 C.3 12、把8 7的分子加上7,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A.7 B.8 C.9 13、与 表示的分数相等的分数是( )。A.43 B.246 C.12 5 14、 385里有( )个8 1。 A.5 B.15 C.29 15、在3、5、7、8中,只有公因数1的有( )对。 A.3 B.4 C.5 D.6 16、数a 是数b 的倍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1 D.ab 17、下列叙述的几组数中,( )的最大公因数是1。 A.两个不同的数 B.两个不同的奇数 C.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D.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知识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知识点 姓名: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 A 、分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可用分数来表示。 B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1个西瓜、一群羊)、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等。 C 、分数单位:像“21、31、41、51、…a 1等”,分子是1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我们也可以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叫分数单位。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 a ÷b=b a (b ≠0) 为什么除数不能是0?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用除法。 3、分数大小的比较: A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如 74<7 6。 B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如56>7 6。 C 、过一半,与21进行比较。如74>2511,因为74>21和2511<2 1。 D 、用与1的差进行比较。如87>65,因为1-87=81,1-65=61,81<6 1。 二、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像21、4 2、8 7…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假分数:像67、44、3 8…等,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3、带分数:像412、751、3 210…等,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一定大于1. 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像514=14÷5=2……4,514=5 42。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像537=5357+?=5 38。整数×分母+分子=新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转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73=3515=70 30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4、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A 、分数转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四舍五入”保留几位小数。背诵下面各数 41=0.25、43=0.75、 51=0.2、52=0.4、53=0.6、54=0.8 81=0.125、83=0.375、85=0.625、87=0.875 B 、小数转化成分数:先将小数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将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分解质因数:

五年级下册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_讲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 (一)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部分的最高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计数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十) (二)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单位“1”与自然数1的区别 自然数的单位是1,任何自然数都是由1组成的。 在自然数中,1表示一个物体;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 过关精炼 1. 用分数表示各图形的阴影部分. 2.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是( )。 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3.7 4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4.6 5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时 间 分 配 及 备 注 ( ) ( ) ( ) ( )

知识讲解 (三)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如 32的分数单位是31,32里面有2个31;85的分数单位是81,85里面有5个8 1) 如:的分数单位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 过关精炼 12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521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73 1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就变为0. 题海拾贝 (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 分数可以用整数除法的商表示:用除数(不能是0)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即: 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a ÷b=b a (b ≠0) 如:3÷5=53 因此5 3 的意义是:把3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分数与除法的区别: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是一个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率)。 过关精炼: A .7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15 13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B .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5= ()) ( 12÷13= )() ( 23÷56= )() ( 1÷37= )() ( C .把下面的分数用除法表示。 43=( )÷( ) 12 7=( )÷( ) 49 16 =( )÷( ) 9 9 =(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培优

培优: 1、41﹤3﹤52; 83﹤5﹤9 4。 2、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33332333和77776777 43254313和53115299 19995和15994 3、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加上一个数,这个分数就等于32;如果它的分子减去同一个数,这个数就等于 12 5。求原来的最简分数是多少? 分数补充(一): 1、大于21且分母是10的所有真分数有( );分数单位是101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写出只相差1个分数单位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1个。 2、一批货运走了7 4,表示把这批货看作( ),平均分( )份,运走( )份,剩( )份。 3、把5吨苹果平均分装到3辆卡车上,每辆车装了) () (,是) () (吨。( )

4、5) (=108=30) (=) (16=( )<小数>; 0.25= ) () (=3÷( )=8) (=( )÷16 5、24 18分母减少8,使分数不变,分子应( )。 6、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400平方米=( )公顷 15秒=( )分 20时=( )天 200毫升=( )升 150厘米=( )米 18个月=( )年 7、用分数表示下列各题的值。(能约分要约分,能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4÷16 35÷15 60÷75 15÷25 64÷16 8、哪些数可以用数轴上的同一个点表示,在数轴上标一标。 64 23 108 1015 54 411 0 1 2

9、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65和1514 107和52 32和43 1811和2419 10、下面是一条长4米的铁丝,请表示出这根铁丝43有多长, 21米有多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意义及答案(一)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的意义及答案(一) 一、填空 1.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 )。 2.12 7 表示的意义是( )。85表示的意义是( )。 3.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就是( ),它的分数单位是( )。 4.74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6 15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把4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的长是( )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单位“1”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 3 2 。 ( ) 2.3米的41和1米的4 3一样长。 ( ) 3.分母越大的分数,分数单位越 大。 ( ) 4.五(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3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8 25。 ( )

三、选择题 1.分子相同的分数( ) ①分数单位相同 ②分数的大小相同 ③所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2.在95、75、9 4三个分数中,最大的分数是( ) ①95 ②75 ③9 4 3.把3吨化肥平均分成5份,每份重( )吨. ①31 ②51 ③5 3 4.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95,则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①94 ②54 ③14 5 四、应用题 1.五(1)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优秀成绩的有17人,得良好成绩的有23人,其余的是中等成绩,中等成绩有9人,问三种成绩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工程队13天完成一项工程,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5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平均分成一份几份分数单位 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表示这样的7份的数。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的数. 3. 4. 4 15 5.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三、选择题 1.③ 2. ② 3.③ 4.①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优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资料(4)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姓名 一、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则这两个分数( )。 A.分数大小相同 B.分数单位相同 C.所含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2、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 A.32 B.3 2米 C.31 D. 31米 3、 小明把5个梨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 )个梨。 A.54 B.45 C.4 1 4、把15米长的铁丝锯成相等的5段共用20分钟,平均锯一段用( )分钟。 A.4 B.5 C.2 D.3 5、( )kg 的31是3 2kg 。 A.2 B.1 C.3 6、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 ),每段占全长的( )。 A.103米 B.103 C.101米 D.10 1 7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 )个。 A.3 B.4 C.5 D.6 8、 10里面有( )个5 1。 A.10 B.20 C.40 D.50 9、要使x 8是真分数,x 9是假分数,X 应取( )。 A.8 B.9 C.10 D.11 10、如果n m (m 、n 均不为0)是真分数,那么( )。 A.n >m B.m >n C.m ≤n D.无法确定 11、在分数12 47 X 中,X 不等于( )。A.0 B.2 C.3 12、把8 7的分子加上7,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A.7 B.8 C.9 13、与 表示的分数相等的分数是( )。A.4 3 B.246 C.125 14、 385里有( )个8 1。 A.5 B.15 C.29 15、在3、5、7、8中,只有公因数1的有( )对。 A.3 B.4 C.5 D.6 16、数a 是数b 的倍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1 D.ab 17、下列叙述的几组数中,( )的最大公因数是1。 A.两个不同的数 B.两个不同的奇数 C.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D.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18、最大公因数是1的一组数是( )。 A.7和14 B.12和20 C.15和35 D.13和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4、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约分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分数的意义 知识点1: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1、单位“1”的含义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四分,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片的( ),把一盘面包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都是这盘面包的( )。这里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明确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若干份是指: 3、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如 4 1 ,4是( ),表示( );“-”是( ),表示( );1是( ),表示( )。 知识点2:分数单位的意义 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注意:1、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 )。 2、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 ),分母越大,分数单位( )。 【例题讲解】 例1、(1)7 2 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 )份的数。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这里单位“1” 是 ( ),每份是5米的( ) (3) 5 2 千米是把( )平均分成( )份,取了这样的( )份。 例2、 练习: 1.判断。 (1)把单位 “1”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2)1 和 单位 “1”相等(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