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解读

中华民国十五年①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②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③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④,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①中华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②段琪瑞执政府: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失败,奉系军阀推段祺瑞为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生于1864年,死于1936年,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曾经几度把持北洋军阀的中央政权,1926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③杨德群:湖南省湘阴县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预科学生,遇害时年仅24岁。④程君:指程毅志,湖北省孝感市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这是叙述写作的缘起,抒发极度悲伤的心情。文中起笔点明时间,巧妙地将“民国”,即人民民主之国和刘和珍遇害联系在一起,揭露段祺瑞执政府行民主是假,搞专政是实的反动本质。“独在礼堂外徘徊”,这是因为对刘和珍的遇害,作者心情非常沉重,他无法承爱礼堂内那种悲哀的氛围,欲以此来排解心中的悲哀。要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还得了解如下事实:3月24日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月25日,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②全年的就有她。(①寥落:稀少。②《莽原》:鲁迅编辑的一种文艺刊物。)[读这个句子,能激起我们许多疑问:鲁迅先生是大文学家,为什么他编辑的期刊会“有始无终”,竟至于“销行寥落”?刘和珍仅是预定一份杂志,鲁迅先生却为什么赞之曰“毅然”?“生活艰难”是不是指刘和珍出身微寒、家境贫穷?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考虑时代背景。刘和珍生活的时代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的时期,是最黑暗、最反动、最专制的时期,“生活艰难”是指政治生活的艰难,进步的言论和刊物都备受压抑,鲁迅先生编辑的革命刊物更是经常被反动政府查封,所以常常“有始无终”,一般的人害怕接触革命刊物,以免惹火烧身,所以“销行寥落”,但是刘和珍却不畏反动政府的淫威,敢冒坐牢杀头的危险,“预定了《莽原》全年”,正表现了她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点明写作的目的在记念死者。代词“如此”,指代“写一点东西”来祭奠烈士英灵。血债本当用血偿还,但是,现在却不能。作者反复申述“只能如此”,抒发了不能用仇敌之首祭奠烈士的无可奈何的悲哀。]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①里还能有什么言语?(①那:这里表示反问,现在写作“哪”。)长歌当哭①,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②,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③了。(①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dànɡ,当作。②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指陈西滢等。陈西滢在3月27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一篇评论“三一八”惨案的《闲话》,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并且把杀人责任推到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陈西滢所说的“群众领袖”,就是影射鲁迅等进步教师。鲁迅在《死地》一文中说:“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当自蹈死地,前去送死的。”③出

离愤怒:超脱愤怒,意即愤怒到不知道愤怒。出离,超出。)[这是本段第1层,抒发了作者对反动派无比愤恨的感情。“我实在无话可说”是本层的中心句。为什么无话可说?下面讲了两个原因,一是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二是“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因此,“我出离愤怒”,愤怒到说不出话来了。作者用“非人间”三个字形容当时如同“地狱”一般的黑暗现实。副词“尤”表现了鲁迅对反动文人的极端鄙视和仇视,这是因为作者认为笔杆子杀人远甚于枪杆子阴狠歹毒。]我将深味①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②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①深味:深深地体会、回味。②菲薄:这里是微薄的意思。) [这是本段第2层,点明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用它作为“菲薄的祭品”来祭奠烈士亡灵。“浓黑的悲凉”描写了极度悲哀的心情。“悲凉”是一种心境,无颜色之分,用“浓黑”来形容,采用了移觉修辞格,把抽象的心情赋予视觉,使其形象化。“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表明自己对反动派的仇恨和蔑视。“它们”,指反动派,不用“他”而用“它”,表示反动派是一群丧失人性的畜牲。“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其意是说,我要用这篇文章告诉世人,它们是一群以我的痛苦为快乐,以人民的痛苦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禽兽不如的刽子手。]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①,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①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着反动派统治下的悲惨凄凉的黑暗现实。“直面”,和下句的“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这是本段第1层,写猛士,抒发了对猛士的崇敬。真的猛士,就是真正的革命者,这既是泛指,又实指了刘和珍。“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专制、凶杀这种黑暗现实。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猛士精神”的内涵,热情地讴歌了“猛士”的伟大和崇高。真正的猛士,不回避严酷的现实,不逃避残酷的斗争,不惧怕血醒的屠杀,不吝惜捐躯牺牲。他们因祖国衰亡、民族沦丧、人民涂炭而哀痛,他们以挽救祖国和民族的沦亡为己任,把勇往直前、浴血奋战当作最大的幸福,这是多么崇高和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指谁?有人说指鲁迅。毫无疑问,鲁迅是“猛士”,但说文中的“猛士”指的就是鲁迅本人,这恐怕有悖鲁迅的本意。我们认为“真的猛士”,指的是刘和珍这些革命的前驱者。文中说的很明白:“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真的猛士”就是指“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用这句话抒写了他对刘和珍这些革命者的尊敬。]然而造化①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②的悲哀。(①造化:造物主,指自然界。②微漠:依稀,淡薄。)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①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①人:这里的“人”即“庸人”。)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本段第2层,写庸人,抒发了对庸人的悲哀。作者把庸人与猛士对照着写,含意更加深刻。这里说的庸人,是平常人,他们良知未泯,尚能看见“血色”,尚能心有“悲哀”。但是他们健忘,“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他们淡漠,“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他们不敢直面人生,不敢正视现实,而是在“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苟且偷生,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而这样的庸人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作者悲叹道: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①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①这样的世上:指“似人非人的世界”,即“非人间”。)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①,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①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这是讽刺的说法。意思是犯有“健忘症”的庸人们快要忘记“三·一八”惨案这件事了吧。忘却的救主,使人忘却的神。)[文章第一部分说,为了悼念烈士,“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里又说,为了这“非人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了犯有健忘症的庸人,“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个“必要”概括了本文三点主要内容,也说明了写作本文的三个目的: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①,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①云者:助词,表示提顿,以引起下文。)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这一段抒写对“为中国而死”的刘和珍的尊敬和悲哀。“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照常情说来,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当以老师为楷模,老师自然应该受到学生的尊敬,但是现在还能说我应当受到刘和珍的尊敬吗?应该颠倒过来,“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因为我还“苟活”着,而她却“为中国而死”了。“苟活”,与“为中国而死”相对,意思是我苟且地活着而于中国未能有什么作为,这是鲁迅的自谦自责之词。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①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①扬荫榆:江苏省无锡市人。1924年开始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依附北洋军阀势力,迫害进步学生,镇压学生运动。后因参加抗日活动,被日寇杀害。)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①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①刘百昭:当时任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兼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教育总长章士钊派亲信刘百昭雇用男女流氓殴打学生,并把学生强行拖出学校。)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①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②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①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羽翼,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②桀骜:jié‘ào,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①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①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反对杨荫榆的女师大学生被赶出学校后,在西城宗帽胡同租赁房屋作为临时校舍,于1925年9月21日开学。当时鲁迅和一些进步教师曾去义务教课,表示支持。偏安,原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部分领土,这里的意思是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宗帽胡同。胡同,hú·tòng,小街道。赁,lìnɡ,租借。)待到学校恢复旧观①,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②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③至于泣下。(①学校恢复旧观:指女师大复校。②引退:本指辞去官职。这里是以为大功告成,退出斗争行列的意思。③黯然:忧伤的样子。黯,àn。)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这一段文字叙述刘和珍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潮中的事迹。刘和珍一生虽然短暂,但也是轰轰烈烈的光辉的一生,可写的事迹很多,但作者统统避开不述,只述学潮之事。刘和珍作为学潮的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可写的东西也有很多,但作者仅仅从中择取三个镜头,而对学潮中的这三个关键性的环节,又统统略去刘和珍的所说所做所想,只是反复地描写她的神态。作者为什么如此吝啬笔墨,他的旨意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把这段叙述概括一下:

第一个镜头:“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际,面对反动势力的强暴镇压,刘和珍“正视淋漓的鲜血”,“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第二个镜头:“待到租赁宗帽胡同,赁屋授课”,这时罢课斗争处于最艰难的时期,刘和珍“直面惨淡的人生”,“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第三个镜头:“待到学校恢复旧观”,罢课斗争取得初步胜利,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而“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大功告成,“准备陆续引退”,这时的刘和珍“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刘和珍以什么为乐,以什么为哀?综合这几个镜头,一座年轻的丰碑陡然矗立在我们面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由上述分析也便见出,这第三节的叙述是紧承第二节而来,作者突出这三个镜头,就是为了突出刘和珍的猛士形象。当然也不要忽略,它同时也描写了刘和珍的温和善良,为下文揭露反动派的“凶残下劣”,作了巧妙的铺垫。同时又为第七节的议论:“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提供了依据。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①,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①噩耗:èhào,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①为怀疑。(①颇:pō,很。)我向来是不惮①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①惮:dān,怕。)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①在府门前喋血②呢?(①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②喋血:流血满地。喋,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课文的第四节,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是全文的高潮。阅读时,要很好地体会那排山倒海惊天动地而来的怒火,体会那雷霆万钧所向披靡的笔力。

第1句概述“三?一八”惨案、刘和珍遇害的事实,看似出笔平凡,实则笔底藏有万千杀机。副词“才”说明“我”知道消息之晚,这便用铁的事实驳斥了所谓“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副词“就”说明惨案发生之快,雄辩地证明这是敌人预先设置的“罗网”。副词“居然”,强调了事情的发生既不合事理,也不合情理,更不合法理,“请愿”是完全合法的行为,竟然遭到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卑劣行径。至于“死伤至数百人”的巨大数目,更见出惨案的触目惊心,反动政府的暴戾残忍。

第2、3句笔锋陡然一转,反过来陈述自己对于这个事实的怀疑。“不惮”,即不怕,敢于。“最坏的恶意”,指如何如何的下劣凶残。“中国人”,指上文提及的段琪瑞执政府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凶残到这地步”,指让徒手请愿的群众和和蔼可亲的刘和珍“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死伤至数百人”。“下劣到这地步”,指反动派不仅暗设“罗网”,残杀了手无寸铁的弱女子,而且反过来诬陷说“她们是暴徒”、“她们是受人利用的”。作者说,不仅一般的人不曾预料也不会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我”这样一个“心怀叵测”敢干用“最坏的恶意”进行推测的人也不曾预料、也不敢相信会发生这样的惨案,会造出这样的流言。但是,它确确实实地发生了!作者用的是以退为进的手法,看似为敌人开脱罪责,实际是将敌人推至极高极险之处,然后猛一用力,反戈一击,置其于死地。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补充一个更值得怀疑的理由:“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退

一步,再退一步,这好比射箭,把弦向后一拉,再向后一拉,弦向后拉得越多,弓就张得越满,射出的箭也便越有力。

作者把弓拉满了,马上就射出他的利箭,扔出他的投枪和匕首。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一口气列出一连串的铁证,好比机关枪射出的一排排子弹。让每个证据独自成段,又多用短句,恰如投枪、匕首,急射而出,雷霆万钧。“然而”、“但”、“但”这几个转折词的连用,一再突出这都是人们不能预料也不敢相信的罪恶行径,让人惊心,让人发指。

作者在控诉了敌人的凶残和卑劣之后,愤怒的感情如汹涌的波涛决堤而出,仇恨的烈焰如奔突的岩浆冲天而起,他在沉默中爆发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鲁迅说:“在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尤”表达了鲁迅的这一深刻认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镇压民众,而且还用笔杆子,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舆论控制和思想统治。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沉默呵,沉默呵!”“沉默”的反复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国人麻木的焦虑,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对革命爆发的渴望。“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表达了一种非此即彼,不容置否的坚定语气,一切不愿也不忍我们民族衰亡的有血性的中华儿女啊,别犹豫了,赶快从沉默中爆发吧!在极尽全力的呐喊中充满了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①。(①这样的罗网:鲁迅在《可惨与可笑》一文中指出:“三月十八日的惨杀事件,在事后看来,分明是政府布成的罗网。”在《空谈》一文中指出:“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罗网,捕鸟用的罗和捕鱼用的网,比喻陷阱、阴谋。)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①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②。(①张静淑:湖南省长沙市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受伤后经医治,幸得不死。伤愈后,去南洋群岛。1928年回国复学,毕业后在女师大附中任教。抗战开始,张静淑回长沙,后辗转于益阳、沅陵、桂林等地。解放后,致力于初等教育。1978年逝世于长沙。②立仆:立刻倒下。仆,pù。)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本段紧承第四节而来,叙述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如果说第四节是用概括的事实,控诉敌人的残暴卑劣,那么这一段则是用具体的事实揭露敌人的下劣凶残。文中叙述几个女子的互相救助,既反衬了敌人的残暴,又赞颂了她们的沉勇友爱,为第七节的议论作铺垫。]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①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①沉勇:沉着而勇敢。)[用反复的手法,强调敌人的血腥暴行,铁证如山,毋庸置疑;把“微笑和蔼”“沉勇友爱”与暴行对照,突出敌人的凶残。]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段祺瑞执政府用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攒射三个从容转辗的弱女子,这是怎样的一个令人惊心动魄、毛骨悚然的暴行呵!“伟大”是反语,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前所未有。“文明人”是对西方侵略者的讽刺,他们标谤“文明”,却发明这杀人的武器而且又用来装备中国的反动派,“文明”是假,暴徒是真。]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①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①惩创:chénɡ chuànɡ,惩罚,惩治。) [这个句子是把上句所说的“伟大”坐实,揭露“三·一八”惨案是史无前例的暴行。“武功”“伟绩”是反语,“八国联军”泛指外国侵略者,并非实指。“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是互文,即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妇女儿童的罪行。“这几缕血痕”照应上句的“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攒射三个女子”,即“三·一八惨案”。这句话把以往中外反动派的屠杀与“三·一八“屠杀比较,意思是:几十年来,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人民所创建的“伟绩”“武功”,不幸全被段祺瑞执政府这一次屠杀所创建的“伟大”抹杀了,以往反动派犯下的罪行与这一次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鲁迅在“三·一八”惨案的当天所写的《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课文中的这个句子表达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昂起头”,一幅得意洋洋的丑态。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大概是: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血债必得用血来偿。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①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②作“流言”的种子。(①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即上文提到的“庸人”。②有恶意的闲人:在本文是指前文提到的“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如陈西滢之流。)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两个句子说明,鲁迅是不主张徒手请愿的。这是鲁迅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一个结论。鲁迅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民主可言的国家,生硬地照搬西方“游行、请愿”的斗争形式是不适宜的。]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①,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②,更何况是徒手。(①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在流血斗争中向前发展的历史。这是鲁迅对人类历史特征所作的科学概括,他指出人类历史永远是向前发展的,但是前进要以血战为代价,没有牺牲,就不会有进步。②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鲁迅认为,为了积聚革命的力量,必须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因此,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方式的。参看他在作《记念刘和珍君》后第二天写的《空谈》一文。) [在这句话里,鲁迅用比喻的方式陈述了他不赞成“三·一八”徒手请愿的理由。鲁迅把“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比喻为“煤的形成”,两者有什么相似之点呢?煤的形成需要花去大量的木材,才能得到很小的一块煤;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要经历无数的血战,付出无数的牺牲,才能前行那么很小的一步,这是历史前行的必然规律。由此也便可知,鲁迅是提倡血战,不惧怕流血的。事实上,鲁迅先生就自许为“后死者”,时刻准备为民族献身。但是,他为什么反对“三·一八”的流血呢?这是因为“三·一八”徒手请愿“是不在其中”的。“其”指代“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三·一八”请愿虽然“血战”了,却未能使历史前行,鲁迅不赞成的就是这种无谓的牺牲。]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①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①浸渍:jìnzì,浸润,渗透。) [这里指出革命者的牺牲虽然无助于社会的进步,但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她们。]陶潜①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①陶潜:即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这里所引的四句诗出自他的《挽歌》。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人死了还有什么可说,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和山陵同化而已。山阿,山陵。鲁迅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与天地长存的深挚感情。)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引用陶潜诗,赞颂烈士精神不死。本段语意承上段一转,鲁迅虽然不赞同徒手请愿,但是并不否定这次流血牺牲的意义。]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照应第四节,概括这几节的内容:揭露敌人凶残下劣,歌颂女性临难从容。凶残下劣已如前述,临难从容引出下文。由揭露转为歌颂,这段文字起到过渡的作用。]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①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①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yǔn,死亡。恤,x ū,顾虑。)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段文字深刻地阐述了“三·一八”事件的意义,作者从女师大学潮中看出了中国女子有着“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又从“三·一八”事件中看到了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几千年来,中国的女子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遭受阴谋密计,饱受欺诈压抑,素来以孱弱著称,而这两次事件却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女子尚能如此,须眉自不待多说,它向全世界宣告,无论中外的反动派多么凶残、多么卑劣,中国人民是吓不倒的,是欺骗不了的!所以鲁迅赞道:“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点明写作本文的真正目的,记念死者,揭露敌人,目的是为了唤醒苟活者,激励真的猛士,推翻这“非人间”。“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是第二节所说的“庸人”。“奋然而前行”,方向、目标在哪里?作者在本文中虽然没有直述,但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可见作者“前行”的目标就是要推翻这非人的世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此:指代这篇文章。)[赏读结尾这段文字,要注意它与文章第一节第三段遥相呼应:“呜呼,我说不出话”呼应“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呼应“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种首尾呼应的结构特征,形成了情感上的回旋复沓。 ]

2012-10-09 人教网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1(名师解析)语文版必修1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1(名师解析)语文版必修1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13.简要分析“街市依旧太平”的深刻含意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文中的词语及短语,一定要注意其出现的语言环境。此处前面说“时间永是流驶”,后面又说“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因此不难判断出鲁迅先生是想借此说明黑暗统治依旧,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答案】形象地反映了段祺瑞执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改变,引出下文对学生请愿的评价。 14.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语句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此处有“血战前行”“大量的木材”“只是一小块”“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根据这些词句可以推断这句话主要是用来阐述鲁迅先生自己的关于历史进步的看法,借以评价刘和珍等人的请愿活动。 【答案】(在鲁迅先生看来)人类历史的进步往往要以流血牺牲为代价,而且往往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历史不过前进一点点;但是徒手的请愿虽有流血,也有牺牲,可是却并不能改变黑暗的现实,从而推动历史前进。 15.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其作用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关键在“托体同山阿”。 【答案】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借以抒发对死者深切的悼念之情。 16.根据选文分析鲁迅对刘和珍等人请愿死难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以及“有了血痕”“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 【答案】肯定其爱国精神,对其牺牲无比悲痛,但是不赞成她们的斗争方式。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三一八”惨案七十二周年祭那一天,阳光如此灿烂。那一天,人潮如此汹涌。那一天,青春如此妩媚。那一天,枪声如此清脆。 七十二年了,岁月无声无息地过去。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一天之前,有比这一天更沉重的记忆;在这一天之后,也有比这一天更沉重的记忆。于是,我们忘却了这一天:1926年3月18日。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课堂实录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课堂实录 一、又见鲁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册教材中对大家来讲最难的一课:《记念刘和珍君》我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本册里面最难的呢?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确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是有中学生说嘛: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笑) 师:鲁迅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人的觉醒和进步,塑造新的国民精神用北京大学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的话讲:“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情——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钱教授概括为“立人”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名言,点明了他一生关注的核心问题请记下:“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魂”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 一个懦弱的民族是会挨打的,一个没有骨气的民族是猥琐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就是鲁迅 二、重温历史 师: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请愿群众的一部血的历史包括很多青年学生在内的两百多名请愿群众惨烈地倒在了血泊之中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

22岁的女大学生和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来谴责邪恶的统治者警醒国人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去缅怀那些烈士,领会文章的深意重点放在体味作者的情感上面,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师:3月18日,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事件发生以后,著名作家刘半农和作曲家赵元任作了一首歌: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师:表达了国人的义愤,说我们的政府“甘拜异种作爹妈”,我们要“枭其首”,要革命 师:使鲁迅先生尤其气愤的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像陈西滢之流,居然说学生“受人利用”“作了无谓的牺牲”,他们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即刘和珍、杨德群等人,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对爱国青年作这样的评价,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总结人物品质,体会作者的评价。(重点)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作者情感,理清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感受鲁迅愤怒如火、哀心如海的胸怀,学习鲁迅充满正义感、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心性。(难点) 3、结合全文和段落的语境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难点)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情之情。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3、了解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分析人物 阅读课文,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概括段意,总结人物品质;品读作者的评价和情感。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作者介绍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4.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5.散文集:《朝花夕拾》 6.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其中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二、朗读课文,掌握下列字音 屠戮lù寥落liáo 长歌当哭dàng 殒身不恤yǔn xù 菲薄fěi 踌躇chóuchú桀骜jié’ào 立仆pū 租赁lìn 黯然àn 噩耗è惩创chuàng 不惮dàn 喋血dié尸骸hái 浸渍zì 干练gàn 攒射cuán 三、分析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本文写了什么? 纪念刘和珍君,评述“三一八”惨案,表达了作者的“悲哀”和“愤怒”之情。 2、纪念刘和珍君,哪里是写刘和珍君的部分?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什么特点?作者有怎样的评价和情感? 设题意图:1、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先找出刘和珍的每个方面的行事,不要遗漏,再总结分析刘和珍的精神品质。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录课文关键语句,有的要点则是对课文语句进行改造或补充后形成。2、学习本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品评人物,要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有时人物的性格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如刘和珍既是温和的又是英勇的。品评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时代因素,将对人物的分析,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相结合。如刘和珍身上具有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的执著追求精神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是和平年代的青年所没有的特点; 参考答案: 写刘和珍的行事,按文章顺序有: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2、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学校开除,甚至强拖出校; 3、来听我的讲义,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4、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枣庄八中南校高二语文组王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文本研习与对话)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PPT) 齐读“课前小积累”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有一天会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师:同学们知道这几句话是形容谁的吗? 生(齐):老师 师:是呀。老师“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今天我们就共同领略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的老师的风采。 (PPT) 梁实秋(1903——1987) :号均默,原名梁冶华、梁秋实,字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师: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且因洞察

1 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板书)。我们先来展示一下我们预习的成果: (PPT) 1.给下面加点的字的注音: 有棱有角椭圆形狞笑 油渍瓢淘汰 鼾声敷衍鼻涕 荪琅琅上口胡诌

历史幽愤的现代回响——《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历史幽愤的现代回响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执教:文勇评点:孙绍振 时间:2009年10月 班级:华师大一附中高一(16)班 【孙绍振评点】 当前语文教学的潮流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规定情景,进行对话。但是,文本并未得到深入的理解。王荣生先生指出热衷于如何教,而不知教什么。就成了当前的最大问题。造成这种偏颇的原因是北欧教育思想的教条主义,以为只要把学生主体调动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在这背后,有一个最大的误解乃是教师水平是足够的,问题只在方法观念。近十年来暴露出来的问题提醒我们,只有知道教什么,才能确定如何教的途径。老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是语文教改成败的关键。而对文本的理解,每深入一步,就要求老师的学识增加一份。在这方面比较清醒,在文本的钻研中提高学养,至今还不是多数。文勇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可爱、可喜、可贵。就在于不时有学养和才智的闪光。《记念刘和珍君》,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阅读肯定是有难度的,多媒体的运用并不一定降低其难度。这里,迫切需要的是学问。没有学问,滥用对话。只能在感知的平面上滑行! 文勇在课堂上,显示了他的学养。首先,是还原历史语境,把时代背景交代得很清楚。其次,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感性材料:这里有陈西滢的言论、赵元任的歌曲、还有鲁迅差不多同时写作的《无花的蔷薇》等等。有了这些,就是不用太多对话,学生也不难感觉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 如果仅满足于这些学问,那还不能成其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因为光有学问,也可能是僵死的知识,毕竟历史太遥远了。文勇的才智表现在把学问变成了现场的、感性的、带着自己生命化的体验的语言。把鲁迅先生的文章核心指向归结为“立人”,这就缩短了历史的距离。他引用了钱理群的话:“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情——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他说,请记下“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魂”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这就抓住了本文的思想纲领。 但是思想纲领如果不落实在文本的解读上,则仍然是空热闹。 文勇的学问,不但在于提供知识背景。更在于对文本进行了学术性的研究,提出了鲁迅这篇杂文在抒情上的独特之处,富于创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两个观点:第一,鲁迅这篇文章,把“情感和理性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这就获得了一种高度。”还用歌德的话来解释说:“感情愈和理性结合,就愈显高贵。到了极境就出现了诗和哲学。”第二,反复诉说。“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都是很有见地,对学生又是很有启发的。 【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册教材中对大家来讲最难的一课:《记念刘和珍君》。我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本册里面最难的呢?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确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是有中学生说嘛: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笑)

高中语文必修五《记念刘和珍君》陈有斌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公开课教学设计 授课人:陈有斌 学科:语文 班级:高一(15)班 课题:记念刘和珍君(第三课时)(录播课) 时间:2017.10.2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探究赏析法啊,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体悟作者的情感如何表达。 教学难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时数: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的最后两节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1、“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用作 ‘流言’的种子”形象反映了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徒手请愿代价大作用却很小。 2、“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的徒手”用“煤”作对比, 说明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为情愿而流血是不值得提倡的。 3、引用陶诗的作用。 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永垂不朽的思 想感情。这就是纪念的最终目的所在。 4、“我已经说过……”“向来”“不惮”“最坏”几词重复出

现的 作用。 突出表现了鲁迅对自己观点的执着和自信。同时指出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 下劣、中国女性的从容。 5、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更将奋然而前行”理解。 作者看到了中国女性的民族性终于没有消亡而从中看到了希 望,中国女性的从容将激励“猛士”愤然前行。 6、“我说不出话来”为什么? 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意。 三、问题讨论 1、刘和珍的人物形象特点。 2、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3、文章涉及了哪三类人,对他们作者各持怎样的态度?(1)反动势力(学者文人) (2)爱国青年 (3)“庸人” 四、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部编版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以上预习力争在20分钟内完成)。 三、研习新课。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 一、内容结构 首先,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和归纳七节要点。 提示: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第四节,刘和珍“蝶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 提示:第一段(l、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第二段(3~5),记叙刘和珍的行状,共三节,三学潮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第三段(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足取、七精神显希望。 二、探究总体思路 可以分两个层面来探究。 1.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这就是全文的整体思路。 2.第二层面。(1)关于写作缘由,思路分两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先说为纪念死者这一面,再说为使庸人不致忘却,揭露反动政府罪行,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种的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话,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②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 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括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是“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得一驳,只能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悲、憎恶、鄙弃。作者写刘和珍的斗争,又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置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惨案的意义。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肯定,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且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师:今天我们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 生:老师,写错字了。 师:“记念”等同于“纪念”,因为鲁迅那个年代白话文刚刚兴起,没有今天这么规范。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有特殊含义,大家感兴趣可查阅资料。 (继续板书)作者是鲁迅 现在,我想请咱们班最能代表男生意愿的男生一位,最能代表女生意愿的女生一位来做一道填空题。大家先选,我来出题: 我鲁迅先生 我鲁迅先生的作品 男同学请在横线上画微信表情,女同学在横线上填一词语。要求写真心话。 (学生很快写好了) 我(双目仰视的表情)鲁迅先生(无法粘贴表情) 我(无言以对的表情)鲁迅先生的作品 我尊敬鲁迅先生 我读不懂鲁迅先生的作品 师:请男同学解释一下你画的表情的含义 生:我双目仰视鲁迅先生,我无言以对鲁迅先生的作品

师:这两位同学能代表大家的想法吗? 学生笑着点头。 师:我的学生读不懂鲁迅,鲁迅故乡绍兴的孩子们也这样吗?不应该啊! 有学生说:惭愧惭愧 师:那这节课我用一种方法和大家一起阅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看看能不能读懂?好吧! 同学们,从题目我们得到哪些信息? 生(七嘴八舌):记念说明这个人死了, 刘和珍君,是刘和,珍君,两人,还是怎么回事? 师:刘和珍是人的名字,君是对她的尊称。那这个人应该是不一般的人,因为鲁迅写文章纪念她。那我们先来读课文。我想请七位同学来读,愿意读的请站起来。 (学生很配合) 好,每人读一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划住有刘和珍三个字的句子,当然用代词代刘和珍的也划住。 学生按序读课文,老师在其读完后,纠正读错的字,读错的句子,表扬读得好的地方。 师:现在我们来读大家划住的句子(下面是课文原句) 1、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2、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3、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人教版-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人教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执教:凌宗伟 班级:高二(4) 课时:共一课时 课型:长文短教 时间:2011.10.07 整理:曹伟娟葛杨红 师:你们语文老师实在厉害,都是踢球的高手,从语文组长刘进老师开始。为什么这么说?这一学期,我给语文组提了个要求——教材上的每篇课文最好用一两课时上完。后来我对语文组老师说“这一周我给大家上课”。他们就帮我挑了这么一篇课文,估计他们想,你要让我们一课时上完,今天就看你一课时怎么上《记念刘和珍君》。说实话,我也是踢球的高手。为什么?书下面有注释,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答案教参、网络上都有,这些就不讲了。我今天上午在家里梳理了一下,注意了这么8句话(黑板上板书),那么今天要给大家讲什么呢?等会我们上课的时候就会知道了。阅读有一个基本的方法,要在看似矛盾的文字当中寻找合理性,同时又要在合理性当中寻找矛盾。(板书) 师:上课! 生:起立、立正、敬礼。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记念刘和珍君”,你们怎么理解这个“君”? 生—:对刘和珍的敬称。 师:我们习惯上用“君”表示对人的尊敬。除此之外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思考、互相交流) 师:(引导)刘和珍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女的。(异口同声) 师:我们一般用什么尊称女子?比如我们讲话“女生们,先生们”,尊称“女士”。同时刘和珍君又是一个在抗议当中被枪杀的,按照我们现在的逻辑她应该是什么? 生:烈士!(异口同声) 师:那为什么不说“记念刘和珍烈士”,而是“记念刘和珍君”?我讲她是“烈士”或“女士”是不是也很合理呀? 生二:表示女学生在鲁迅心中的地位。 师:什么样的地位? 生二:非同一般。 师:如何理解这个“非同一般”?例如我称张文质,不称“张文质老师”,也不称“教授”,我就称“文质君”,或者称“先生”。这是对他的尊重,同时我也有别的用意。君最常用的意思是“君子”。有名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请大家现在查查字典。 生:(拿出字典查) 生三:古代是指地位高的人,现在是指人格高尚的人。 师: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女士”有没有这个意思?“烈士”有没有这个意思? 生:没有。(异口同声) 师:所以不要小看这个“君”,参考资料上就认为是敬称。其实不仅仅是敬称,它除了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的敬意,更说明了了刘和珍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看上去“君”很合理,是个敬称,但是你回过头来一想,为什么不是女士,为什么不是烈士,而是君呢?这是一个矛盾。于是回过头来再研究这个词义。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学大师、文学巨

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

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案例几天来的培训,我认识到我们这些老师都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热烈 讨论,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化发展,可老师的愿望是美 好的,实际操作起来,学生却不领情。课堂上常出现尴尬现象: 一种是学生只是回答“是”“不是”;一种是学生无所依傍的乱答一气, 整个课堂进入一种无序状态;一种是老师一问,学生一答的毫无波澜的问答式; 还有就是任凭老师怎样启发,学生茫然不知怎样作答……出现这些现象我们能 只怪学生吗?哪个学生不想表现自己?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我认为多数情 况是老师设计的课堂问题不够科学,过难或过易,或者问题的衔接不科学…… 致使老师美好的愿望得不到实现。下面我以教读《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谈一谈 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教学设想:如若根据传统教法教授,让学生先分析刘和珍的形象,再分析各类人的表现,然后再去探究作者的情感等。虽然环环相扣,但这种课堂设计导致老师必须站在主角的位置上,去设计一个个的问题,领着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失去自主探讨的机会,课堂效果也不会太好。于是,我决定用通过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为契机,牵动对整篇文章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以下就是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那国土沦丧,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执政府软弱无能,国将不国,风雨如晦的年代。你将何去何从?我想你一定会挺身而出。因为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祸福避趋之”的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谭嗣同为变法而大声疾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历史上那些

为了祖国而甘愿流血牺牲的中华民族的脊梁,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二、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蕴含的感情 三、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原因。 讨论结果1: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国家、思想进步、和蔼可亲的女子,这样的人牺牲了,作为有正义感的生者,写一篇文章作为微薄的祭品,以此来纪念死者,是很有必要的。 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提示:从3、4、5部分找出描写刘和珍的语句。 分组讨论明确:毅然预定《莽原》全年——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反抗广有羽翼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讨论结2:我觉得“这么一个热血青年,鲁迅称她是真的猛士,并且是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女子,却被反动者“虐杀”了。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等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对刘和珍等人的死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反动派的暴行感到无比的愤慨。 讨论结果3:我组认为,面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的情况,写一篇文章来唤醒他们,唤醒麻木的国民。也很有必要。而反动文人的阴险的论调,段政府的虐杀及其诽谤,面对这些,写一篇文章来澄清事实、戳穿反动者的无耻谰言,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再读第四部分认真体会。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含答案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 “树人”需要鲁迅 在当下,中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文、怕鲁迅。对于前两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对于后者,我不仅不怕,反而喜欢。 当今中国的中学生,目光盯着升学,压力山大。奥数、英文是两种特别的东西,它能帮助中学生走上升学的捷径,中学生总是怕学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语文学科无论怎么考,分数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这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识”),且语文课程中的“鲁迅”更是难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学都“仰天胁息坐长叹”。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涩难懂,确实并不浅显。但这能成为我们怕的理由吗?纵观先秦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又有哪一个是既浅显的?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发人深省,难道都让红尘掩盖了它们? 世事沧海桑田,思想却亘古不变。 “鲁迅”这个名词就其本质,已经不再是周树人的笔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称,而是正义力量的象征。试看当今社会,孔乙己化身为教授,不是“窃书”,而是“抄书”;阿Q复活了,在网络炫富炫阔;祥林嫂复活了,在底层呻吟;乏走狗复活了,披着专家学者的镀金外衣,依然向着穷人狂吠;闰土复活了,失学打工,没有了美丽的家园……谁怕鲁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鲁四老爷之流。 中学生不应怕鲁迅,应当正视社会现实,不能只沉迷于书本。脱离社会的书本知识断然不能有助于中国的进步! 如果中学生只被奥数、英文统治头脑,只为分数而学,到头来,思想必定是一片废墟。急功近利的学习只能损毁我们的未来,未来中国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学者。怕鲁迅,就必定不能“树人”。“人”树不起来,地平线上就不会升起复兴崛起的希望晨曦! 一、学习目标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练习

记念刘和珍君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读音及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长歌当.(dàng当作)哭桀骜.(ào不顺从) 喋.(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血 B.立仆.(pū倒下)惩创.(chuāng创伤)殒.(yǔn死亡)身不恤 C.尸骸.(hái 尸骨)攒.射(zuán 聚拢)菲.薄(fěi 微薄) D.租赁.(lìn 租借)抹.杀(mǒ勾掉)桀骜.(ào 不顺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落暗然永葆生机洋洋洒洒 B.屠戳菲薄毛骨悚然广有羽翼 C.俳徊编辑默无声息惊心动魄 D.蹂躏噩耗焦躁不安拖沓累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泣下。 ③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前往的。 ④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A.奋然黯然欣然毅然 B.毅然黯然欣然奋然 C.欣然奋然毅然黯然 D.欣然奋然毅然黯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不会画,你偏叫我画,这不是赶旱鸭子上架 ......吗? B.面对光怪陆离 ....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C.看着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他下决心做个悬壶济世 ....的企业家,援助那些失学的孩子重返学堂。 D.做学问需要坚持不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是不行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被这位老学者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心深深感染了。 B.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 C.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D.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所决定的。 二)点击课堂 6.鲁迅先生为在“三·一八”惨案中死去的刘和珍等青年写下了这篇纪念性的文章,那么,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教案(系列四)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教案(系 列四)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研讨课文,揣摩重点语句 一、研讨一、二节 、二小节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 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祭奠烈士 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唤醒庸人 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①青年的牺牲,使我悲痛万分艰于呼吸视听; ②所谓“文人学者”阴险论调,又使我的悲哀出离愤怒。

这样写既揭露了政府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二章,提到了哪几种人?他们对烈士的态度如何?作者的感情又是怎样的? 真的猛士程君等人 悼念、悲痛、怀念悲 所谓的学者文人反动势力 阴险、诬蔑愤愤揭反动当局 愤斥文人嘴脸 庸人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愤批庸人麻木 本文有很强的战斗性,在斗争矛头直指反动势力和反动文人的同时,鲁迅特别提到了“庸人”。“庸人”是些怎样的人?鲁迅为什么很注意他们的存在? 政府是凶手,反动文人是帮凶,这是造成社会黑暗的根本原因。那么庸人呢? 社会中那些无恶意的闲人,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他们善于遗忘,善于麻木自己的精神,偷生在这黑暗的世界;对于他们,革命者的牺牲的惨痛最后只会成为饭后的谈资。非人间依然能维持,在于庸人太多。 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拯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素材积累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后撷珍新人教版必修1 素材点说 鲁迅先生的爱与恨 点说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者,他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者。他一生敢爱敢恨,他一生也会爱会恨;他把他的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青年。他用他的血来“荐轩辕”,他用他的情来为“孺子牛”,他用他的爱来滋众生。正因为有这强烈的爱,才有了那深深的恨,他恨一切吃人者的凶残,他恨一切帮凶的无耻;他恨那政府的反动,他恨那制度的腐朽。他用他那锋利的匕首,将这一切的面皮剥开,使之在国人前显露原形。他可能有过彷徨,但更多的恰是呐喊,他把国家、民族的命运肩上担。他是用文字承担救国大 任的人,他是中国近代的脊梁。历史已无法复制、精神却可以永存,我们要承继鲁迅的精神, ........................... 爱得其所,恨得其地,直面惨淡或灿烂的人生,奋勇前行.........................。 评说天下 记取匹夫有责的担当 2014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李克济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先生弥留之际的这段话,曾经让多少仁人志士感动不已。放在现代社会,它代表着一个公民的责任与担当,对公共事务保持参与热情,对左邻右舍有着守望相助的深情。人民网连续5年举办责任中国评选,就是要赓续公民责任,传递守望深情。 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们不会忘记全面深化改革的扬帆起航,犹然记得嫦娥携玉兔登月的从容淡定,但同样会铭记时代洪流中的那些平凡面孔:黑龙江的刘海涛创建了“一米阳光爱心联盟”,寻找并帮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辽宁的赵君路花光积蓄,卖掉房子放弃结婚,15年间救助了120多个孩子;河南的王铭从北漂保安自学考取律师资格,坚持提供

人教版高一语文 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解析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三一八”惨案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了,但是刘和珍、杨德群等青年在反动政府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至今令人佩服。 ②西方人弄不明白,面对自然灾难,中国人为什么举国支援;西方的诗人搞不清楚,面对汶川大地震,中国的诗人为什么痛心疾首,长歌当哭。 ③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已开始冷静地思考环境保护问题。 ④刘和珍等进步青年在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中遇害,鲁迅先生忍不住内心的悲愤,提笔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记念刘和珍君》。 ⑤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创造,无疑都取决于艺术家们苦心孤诣、孜孜不倦地耕耘和探索。 ⑥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答案】C 【解析】①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褒贬误用。②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使用正确。③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此处望文生义。④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此处应该用“骇人听闻”。⑤苦心孤诣:苦心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使用正确。⑥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请教。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鲁迅说,“看客”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这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被看者给看客提供了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 B.我将深味这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C.在不少省份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新建或改建的视频监控点迅速扩张,有的地方出现了商业机构为攫取巨额利润而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 D.大学通识教育近年来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各大学纷纷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许多高校开设的人文素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55430115.html,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思路 作者:毛明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4年第10期 高二第三册第三单元《生命的芦笛》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写的都是真实的人物,充满浓郁的情感意蕴和厚重的人文意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分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学习本文对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虽然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对鲁迅先生以及他沉郁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但学生阅读《记念刘和珍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如何直面社会人生,学生没有体验;其次,特殊的纪念文章,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品文、品人、还要品情,所以围绕以上三个方面,结合新课标“知、过、情”三个维度,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重新审视中国女性的人格魅力。 “情”是贯穿散文的灵魂,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把品情作为教学重点,也就是品出作者悼念死难烈士、痛恨反动派、批判庸人、鼓舞革命者奋起战斗的思想感情。其次鲁迅的语言虽意蕴丰富,但对于学生来说,却艰涩难懂,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针对性地制定教学难点,即体会重要语句和难句的深刻含义。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教师传递教学理念和信息的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准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事先的教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本文的特点,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将本文的教学分为三个课时,分别对应三个篇章(思路篇、人物篇、情感篇)。 第一课时侧重理清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会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理清思路是理解文章的枢纽,是形成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技能。在理清思路之后,让学生从“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等矛盾的语句中初步体会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因为只有正确地把握了散文的感情基调,才能透彻地分析它所蕴含的思想。 第二课时侧重分析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以四个动词贯穿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一找,找出文中涉及的有关刘和珍的一些事情;二析,分析本文在刻画刘和珍时所采用的写作手法,三探,探究刘和珍的性格特点;四品,品悟鲁迅对刘和珍的情感。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浣花草堂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