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水资源及防洪规划专题研究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08.27 KB
- 文档页数:48
XX省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
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
水资源及防洪规划专题研究
XXXXXXXXXXXXXX
XXXX年XX月 XX省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
上篇 XX县水资源研究
1. 气象水文条件 ...................................................... 2
2. 水资源现状及特点 .................................................. 4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9
4. 用水预测 ........................................................ 12
5. 水资源供需与配置 ................................................ 16
6. 城市发展的水资源解决策略 ........................................ 19
7. 主要研究结论 .................................................... 21
下篇 XX县防洪规划研究
1. 防洪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1
2. 防洪目标与原则 ................................................... 23
3. 防洪水利计算 ..................................................... 24
4. 防洪工程设施规划 ................................................ 34
5. 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 .............................................. 36
括拠發涙*音XX 變丁
(7ljO£Ot-6OOC)底裾対貫眄音音XX M XXXX省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
2
1.气象水文条件
1.1气象
XX县地处XX省XX市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无酷热、冬少严寒的气候特征,有“XX小 昆明"之称。县域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主要特征以山地为主,四面环 山、丘岗地相间,县域内海拔绝对落差1566.6m,气候的垂直变化和地域差异 比较明显,具有立体气候的特征。
根据多年气象观测记录,XX县内年平均气温16.6C,最冷月平均气温
6.2°C,最热月平均气温25.5C:全年平均日照时间1731小时:年平均无霜期 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569.9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63.9mm。
1.2水文
XX县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共有大小河流共计696条,河流总长 1766.2km,河网密度为0.73km/km2,其中集雨面积大于lOkm?、河长大于5km 的河溪77条,河流等级、长度、流域面积分类情况见表1-1。河网分布呈辐射 状,向东流入赣江(如上犹水等),向北注入北江(如淡水等),向西北纳入湘 江耒水(如派江、浙水、滁水等)。河流特点是水流急、落差大、河面狭、暴涨 暴落,有利于发展水电事业。
衰1-1 XX县河流统计表
水系 用 流等级 按长 度分类(km) 按流域面4 只分类(km?) 合计
1 2 3 4 5 6 <1 1-5 5-10 >10 <1 1-10 10-20 20-50 50-100 >100
湘江 1 38 128 130 125 43 238 178 29 20 244 172 21 15 6 7 465
赣江 1 26 66 38 62 52 10 7 52 63 7 3 4 2 131
北江 0 1 20 41 38 57 33 6 4 60 28 5 4 1 2 100
合计 2 65 214 209 163 43 357 263 45 31 356 263 33 22 11 11 696
县内5条主要水系,在县境内全长228.6km,流域总而积与县域面积相当, 基本情况见表1-2。
表1-2 XX县主要水系情况表
项目 湘江水系 赣江水系 北江水系
双江 浙水 滁水 上犹水 城口水
本县境内集雨面积(km?) 554.02 751.78 284.45 501.78 308.82 XX省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
3
本县境内河长(km) i 15.58 75.52 34.5 46.08 22.3
纵坡降(%) 5.48 8.52 14.11 5.6 18.92
首尾高差(m) 446 965 780 319 757
河网分布密度(km/knrO 0.096 ().1 0J2 0.092 0.072
集雨面积50km2以上河流(条) 5 5 3 6 3
(1) 浙水
浙水属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XX县南部与广东省乐昌县交界的乌龙白骑 山,到两水口的原墙会资水注入耒水,全长75.52km,流域面积751.78 km2. 流域内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处于年降水量1500mm以上的多雨区, 平均年产水量11-605亿m3,年平均流量2L95m3/s,年平均径流总量6.75亿 m3,径流变差系数0.45。
(2) 近江
泯江属湘江一级支流耒水的上游河段,发源于桂东县烟竹堡,在XX县濠 头入境,至衡阳耒河口注入湘江,在XX县境内全长115.58km,流域而积 554.02 km2,年平均径流总量4.703亿n?,径流变差系数0.44。
(3) 滁水
滁水属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XX县任洞的丫头山,到文明的下青山流入 资兴县境内,全长34.5km, XX县境内流域面积284.45km2,年平均径流总量 2.315亿m3,径流变差系数0.45。
(4) 上犹水
上犹水属赣江二级支流,发源于XX县土桥镇的大石脑,至江西博罗汇章 水后注入赣江,在XX县境内全长46.08km,流域而积501.78 km?,年平均流量 16.4m3/s,年平均径流总量5.158亿n?,径流变差系数0.39。
(5) 城口水XX省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
城口水属北江二级支流,发源于XX县大坪内的上走马坪,至广东注入北 江,在XX县境内全长22.3km,流域面积308.82 km2.年平均流量7.67m3/s, 年平均径流总量3.646亿m3。
2 .水资源现状及特点
2.1水资源量
2.1.1降水量
根据2007年XX市水资源公报,XX县属降水丰富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1569.90mm,高于 XX 市(1524.12 mm)和 XX 省(1450.04 mm)年平均降水 量,约为全国平均降水量(642.78mm)的2.5倍,多年平均降水总量38.07亿 m3。2007年降水量为1481.20 mm,降水总量35.92亿n?,比多年平均偏少5.6%。
在空间分布方面,总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多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南部的 2048mm递减为西北部的1372mm。降水高值区为北江流域,为1822.8mm,其 次是赣江流域为1669.6mm,最低值是湘江流域的滁水流域为1413.4mm。
在时间分布方面,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有一定的丰枯周期性。降水最大年
与最小年倍比为1-84-2.47,丰水年与枯水年相间出现。同时受大陆性季风气候 的影响,年内降水分配不均,3-8月的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2.3%,连续最大四个 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3.2%。平均每年有暴雨3V次,以4、5、6、8月出现 次数为多,尤其6月降水量集中,有效雨量利用率低,而7月降水却为低谷, 形成梅汛洪涝,七月夏旱,洪旱频繁。 XX省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
图2-1多年平均降水it年内分配图
2.1.2地表水资源量
根据2007年XX市水资源公报,XX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2.42亿 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924.52mm,径流系数为0.59。2007年地表水资源量为 20.14亿m3,平均径流深为830.50mm,比多年平均偏少10.2%,属平水年。
XX县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与降水大致吻合,并与地形、岩性、植被等下 垫面条件密切相关,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多年平均径流深由东南部的 1400mm递减为西北部的736mm,径流高值区为北江流域,低值区为滁水流域。 地表径流年际变化大,丰枯周期较明显,年径流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4: 1, 根据《XX县水资源调査和水利区划报告》(1985年),不同保证率下地表水资 源量详见表2-1 °年内分配也不平衡,与降水分配一致,连续最大4个月的水量 12亿nP,占全年径流量的50%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内分配柱状图详见图
2-2 <,
表2-1典型年XX县地表水资源量表
保证率 多年平均 50% 75% 95%
地表水资源量(亿n?) 22.42 21.70 16.44 10.51 XX省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
6
图2-2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内分配图
2.1.3地下水资源量
根据《XX县水资源调査和水利区划报告》(1985年),XX县地下水主要 为红层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以及碳酸盐岩岩溶水,大部分地区富水中等, 主要受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08亿n?,地下水可采 量为1.73亿m3。
2.1.4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水资源总量为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之和减去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 重复水量。根据《XX县水资源调査和水利区划报告》(1985年),不同保证率 TXX县水资源总量详见表2-2。根据2007年XX市水资源公报,2007年XX 县水资源总量为20.14亿m3。
表2-2不同保证率下水资源量 单位:亿m3
保证率(%) 多年平均 50 75 95
地表水 22.42 21.70 16.44 10.51
地下水 4.08 4.05 3.49 2.79
合计 22.42 21.70 16.44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