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6.4.2.2病理诊断报告签发时限的规定

4.16.4.2.2病理诊断报告签发时限的规定

4.16.4.2.2病理诊断报告签发时限的规定

病理诊断报告签发时限的规定

1、常规病理报告自接受标本日起3-5个工作日内签发;

2、会诊报告一般在接受会诊申请1个工作日内签发;

3、细针吸取及脱落细胞学检查报告一般在2个工作日内签发;

4、尸解报告一般在一个月内签发;

5、术中冰冻诊断意见在收到标本后30分钟发出,同一时间段内相继收到的多例患者标本或是同一患者的多次标本,其发出报告的时间依次类推。

由于某些原因(如深切片、补取材制片、免疫组化染色、脱钙、疑难病例会诊或传染性标本需延长固定时间等)延迟取材、制片,或是进行其他相关技术检测等需延迟签发报告的,我们将会以口头、书面或电子版形式告知有关临床医师或患者并说明原因。

检验科报告签发、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 一、检验报告单发出前,除主要操作人员签字外,还应有另一有资格的检验人员核查并签字,最好由本工作室负责人或高年资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核查签名;但在危急情况下或单独一人值班时(如夜班)除外,值班人员必须有资格认定。 二、诊断性的检验报告单必须有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检验人员发。 三、实习学员不得单独签发检验结果报告单。 四、核查的基本内容有:临床医师所申请的检验项目是否已全部检验,有无漏项;检验结果的填写是否清楚、正确;检验报告单上所有内容是否全部填写完整;有无非常异常的、难以解释的结果;有无书写错误;是否有需要复查的结果等。 五、特殊项目的检验结果及一些关系重大的检验结果:如抗HIV初筛阳性的检验结果;初次诊断为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的检验结果;发现罕见病原体的检验结果;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等,需有科主任复核无误签名后,方可发出。 六、异常结果、危重患者、疑难患者等的检验结果复核或复查制度:此处所谓异常结果并非单纯指高于参考区间上限或低于参考区间下限的那些检验结果,而且还包括以下情况的检验结果。 1、检验结果异常偏高或偏低。 2、与临床诊断不符的检验结果。 3、与以往结果相差过大的检验结果。 4、与相关试验结果不符的检验结果。 5、有争议的结果。遇到上述情况之一,应复查送检标本情况,并考虑是否用原送检标本复查,还是需要另行采集标本复查,或与临床医师联系;必要时查阅病历、查询患者情况。当然还应检查当天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当检测结果有争议而不能决定时,如某些特殊细菌的鉴定、寄生虫及细胞的识别,也包括某些难以解释的结果,除上述处理方法外,尚可采用外送会诊方法处理。 47

检验结果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结果报告审核制度 一、定义 1检验结果审核是检验人员对本岗工作范围内,实验项目的结果进行核对确认的过程。 2检验报告审核是被授权人员对一个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病人信息、医嘱信息、标本情况、实验结果等)进行核对、分析和确认的过程。 3本制度的报告审核包括打印形成的正式文字报告,直接审核的报告。 4根据检验人员的工作岗位和职责不同,一个报告中的不同实验结果可由不同实验人员审核,也可由同一实验人员审核。 5报告审核人员可以对有疑问的结果提出复测建议,对已审核的结果负责。 6急诊值班、指定设备、特殊项目或特定岗位等条件下,不具备审核人时,结果报告人员可以同时成为结果审核人员。 二、审核权限 1.管理员级:科主任具有全部审核权限。 2.主管级:各实验室主任、主管技师具有审核权和常规数据的修改权,不 具有历史数据修改权限。 3.操作员级:普通实验操作人员,在以下第[1]条件的基础上,满足任意另 外一个条件即获此权限。本权限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有危急结果、有疑 义或需要特别报告的结果应向主管级报告。 [1]具有本院检验专业任职资格,经专业技术资格考核取得资格证书,科 主任授权具有出具检验报告资格的本科室在岗检验人员。 [2]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在本科室连续从事检验专业工作1年以上。 [3]原已参加工作的人员,更换专业岗位后1个月以上。 [4]经过培训取得指定实验项目的资格证或培训证书的人员。 4.审核权限的批准:符合上述条件,由科主任确认后,赋予不同的报告和 审核权限。 三、审核方法 1.按条形码申请项目顺序审核,对已分析完成的实验项目进行逐项审核: ①病人条形码申请项目与报告审核项目是相符。 ②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申请目的及临床诊断。 ③一般项目明显异常的结果、连续观察项目的结果、特殊项目异常结 果,要查找历史记录进行比较分析。 ④与标本质量相关项目异常,查看原试管标本质量。标本不合格时按 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处理,并在备注中说明。

检验报告单回报时间控制及管理制度

检验报告单回报时间控制及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出。 二、范围: 检验科各小组。 三、职责: 检验科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报告单回报时间控制及管理制度,保证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出。 四、工作程序: 1、检验报告单由实验操作人员完成后核对发出,住院报告单由报告单管理员送交 临床各科室,门诊报告单由报告单管理员凭门诊病历本发放。 2、检验报告发放时间,住院病人的检验报告按医务科规定的时间发放,门诊病 人按本院检验科公示的时间(见附件1、附件2)发放,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发放时,必须向申请医生或病人说明。 3、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来取报告单者,可以通过电话查询。 4、需要电话查询结果的,在取样时将电话和查询时间和取单凭证留给患者。 5、接到查询电话时,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和取单凭证上的号码,准确无误时 方可发出口头结果,同时提醒患者方便时到取单处取化验单,实验结果以发出的报告单为准。 6、建立保密措施,所有报告单原始资料均应保存2年以上。 7、特殊情况时可为患者邮寄报告单,但要求病人写好邮寄信封及邮票。 附件1:门诊抽血各类检验取报告时间 ①血常规:≤30分钟; ②血沉:≤2小时; ③急诊生化≤2小时,普通生化项目2~6小时; ④凝血项目(PT、APTT、FIB、TT、)≤1小时; ⑤免疫、PCR、电泳等项目按抽血时通知的时间;

⑥一般细菌培养结果四天,血培养五天,也可在标本送检两天后与细菌室联 系,了解是否有细菌生长。 取报告地点:各类检验报告单到门诊大厅、二楼抽血室窗口。 附件2:门诊化验室检验项目检测与报告时间一览表 取报告地点:报告单均可于当日在一楼服务台查询,上午11:30及下午(15:30以后)时间请到一楼服务台查询。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汇总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 1.目的 对检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审核、签发及修改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向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验报告。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出具的各科检验报告。 3.检验报告内容 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3.1医院名称与报告标题。 3.2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室、床号、病历号。 3.3送检样品号(唯一识别号),送检日期、时间,送检医师,样品性质,对不符合要求样品的状态描述。 3.4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名、中文名),检验结果、结果单位、参考值。 3.5报告日期、时间,报告人,审核人。. 3.6仅对被检样品所检项目负责的声明。 4.检验报告的格式, 4.1检验科主任设计各类检验报告格式。 4.2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编制检验报告。 4.3各类检验报告需满足第3条要求。 5.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存档

5.1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确认所检项目结果受控。 5.2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验样品与检验报告一一对应的唯一性。 5-3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判断其技术误差的可接受性。有疑问时进行复检。复检包括:核查样品性状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与样品号是否对应,重作检测。复检后仍有疑问需报告审核人处理。 5.4检测人员核查后在报告人栏签名。 5.5审核人必须核查整批检验结果的质控数据,判断是否在控及误差的可接受性。 5.6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分析可疑结果原因,确定复检方案,督促复检。。’、。 5.7复检后仍有疑问,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组织复检。必要时科主任联系临床科室查寻异常原因,确认复检结果,发出报告。 5.8审核合格,审核人签名,发出报告。 5.9检验科报告的电子版由检测人员输入微机,签名贮存。其它人员不能改动。文字版由管理人员保管。 6.检验报告的更改 已签发的检验报告需要作补充或修改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 6.1对不影响原有检测结果的补充,由报告人、审核人签发新报告,收回原报告归档备查。

检验科报告时限PDCA

检验科报告时限(TAT)PDCA 随着条形码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医学实验室的信息化程度正在变得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相结合,转变或再造了实验室的操作方式和业务流程,使得管理目标和政策要求逐步扁平化。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明确指出,实验室质量管理不仅包括对检验结果数据真实可靠性的管理,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的管理也必不可少。而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urn-around time,TAT) 它的及时性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TAT又称为结果回报时间,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单到接收报告的时间。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的临床实验室都将TAT作为其质量持续改进的观察指标。检验科于2014年对影响TAT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定位,完善检验分析前流程、仪器速度、复审流程和人工操作等环节的信息化监控。通过PDCA 循环应用确定延误检验报告的原因,优化了检验报告时限的各环节流程,有效的缩短TAT,提高报告及时率,检验部在提高临床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计划(Plan) 1、收集资料: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无缝连接并作为一个系统平台,应用条形码技术,对带有条形码标签的标本在各时间节点进行监控,对LIS 系统提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2014年1月开始每月统计TAT,内容包括:检测日期、标本号、申请科室、检测项目、结果、标本申请时间、采集时间、核收时间、检测时间、报告审核时间、临床科室接收时间等。《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中对检验结果的报告及时性明确规定急诊标本TAT血常规为≤30 min,生化、免疫等常规检验项目≤1个工作日,微生物常规项目≤4个工作日,时限符合率≥90%。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检验科把常规生化等检验项目的目标值定为2小时。全血细胞分析的TAT目标值为30min,急诊生化、凝血、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的TAT目标值为60min。急诊项目有:全血细胞常规分析、凝血检验包括凝血常规(PT,APTT)及DIC检查等项目、生化检验包括电解质(K、Na、Cl、Ca)、肾功检测(Urea,Cr)、血糖等检测项目。 2、分析原因:从2014年1月至12月开始收集检验科各检验项目的报告周

2021年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科陈述审核制度 欧阳光明(2021.03.07) 1.目的 对检验陈述的格式、内容、编制、审核、签发及修改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向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验陈述。 2.规模 适用于检验科出具的各科检验陈述。 3.检验陈述内容 检验陈述至少应包含下列信息。 3.1医院名称与陈述题目。 3.2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室、床号、病历号。3.3送检样品号(唯一识别号),送检日期、时间,送检医师,样品性质,对不合适要求样品的状态描述。 3.4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名、中文名),检验结果、结果单位、参考值。 3.5陈述日期、时间,陈述人,审核人。. 3.6仅对被检样品所检项目担任的声明。 4.检验陈述的格式, 4.1检验科主任设计各类检验陈述格式。 4.2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编制检验陈述。 4.3各类检验陈述需满足第3条要求。

5.检验陈述的审核、签发和存档 5.1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确认所检项目结果受控。 5.2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验样品与检验陈述一一对应的唯一性。 53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判断其技术误差的可接受性。有疑问时进行复检。复检包含:核查样品性状是否合适要求,样品与样品号是否对应,重作检测。复检后仍有疑问需陈述审核人处理。 5.4检测人员核查后在陈述人栏签名。 5.5审核人必须核查整批检验结果的质控数据,判断是否在控及误差的可接受性。 5.6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阐发可疑结果原因,确定复检计划,催促复检。。’、。 5.7复检后仍有疑问,陈述科主任。科主任组织复检。需要时科主任联系临床科室查寻异常原因,确认复检结果,收回陈述。 5.8审核合格,审核人签名,收回陈述。 5.9检验科陈述的电子版由检测人员输入微机,签名贮存。其它人员不克不及修改。文字版由管理人员保管。 6.检验陈述的更改 已签发的检验陈述需要作弥补或修改时,根据不合情况采取不合方法。 6.1对不影响原有检测结果的弥补,由陈述人、审核人签发新陈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1 目的 对检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审核、签发及修改等全过 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向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验报告。2 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出具的各科检验报告。 3 检验报告内容 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1)医院名称与报告标题。 2)被检者姓名、年龄、门诊/病室、床号、病历号。 3)送检验品号(唯一识别号),送检医师,样品性质, 对不符要求样品的状态描述。 4)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名,中文名),检验结果、 结果单位、参考值。 5)报告日期、时间,报告人,审核人。 6)仅对被检样品所检项目负责的声明。 4 检验报告的格式 1)检验科主任设计各类检验报告格式。

2)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编制检验报告。 3)各类检验报告需满足第 3 个要求。 5 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存档 1)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确认所检验项目 结果受控。2) 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验样品与检验报告一一对应的唯 一性。3)检 测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判断其技术误差的可接受 性。有疑问时进行复检。复检包括:核查样品性状是否符 合要求,样品与样品是否对应,重作检测。复检后仍有疑 问需报告审核人处理。4)检测人 员核查后在报告人栏签名。 5)审核人必须核查整批检验结果的质控数据,判断是否 在控及误差的可接受性。 6)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分析可疑结果原因, 确定复检方案,督促复检。7) 复检后仍有疑问,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组织复检。必要时 科主任联系临床科室查寻异常原因,确认复检结果,发出 报告。 8)审核合格,审核人签名,发出报告。 9)检验科报告的电子版由检测人员输入微机。签名贮存。

检验科检验项目报告时间公示

检验科检验项目报告时间 一、检验科检验项目 1、临检常规项目包括: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粪便常规、隐血试验、尿HCG、血型鉴定、分泌物检查。 2、生化、免疫常规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流变、电解质、凝血四项、血尿渗透压、同型半胱氨酸、心肌酶谱、脑钠肽、尿微量蛋白测定、甲肝、乙肝、丙肝、抗“O”类风湿、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甲状腺功能七项、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胰岛素C肽两项、血清肺炎支原体测定。 3、微生物常规项目包括:一般细菌(血、尿、痰)培养及鉴定。 二、检验科检验项目报告时间 1、临检检验项目≤30分钟可取结果; 2、生化、免疫检验项目当日下午3点取结果; 3、微生物常规项目:细菌(尿、痰)培养及鉴定≤2日取结果 细菌(血)培养及鉴定≤4日取结果 温馨提示:如出现仪器故障、停电、停水等因素,可能延误报告时间,届时以检验科通知为准。 关于医技科室24小时急诊值班的通知为了保证医院急诊日常工作的开展,满足门急诊患者就诊需求,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经医院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我院医技科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各医技科室根据承担的任务在非办公时间和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提供24小时急诊值班服务。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如需短暂离开,应在值班门上有明显标志的去向牌。 3、值班人员负责检查各种仪器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应立即处理;如处理困难,应向上级医师及有关部门报告。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者应给下一班做好必需的准备工作,如有尚待处理的工作,要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做好值班记录。 5、对急诊标本要及时、快速、准确地进行检验并报告结果。抢救病人标本应优先检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报告。出现危急值时,排除检验因素后,要立即电话联系经治医师,做出口头报告,并做好记录。 6、值班人员遇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应逐级上报以取得指导和支持,不得回避和推诿。 7、值班人员对门、窗、水、电、气等的安全负有责任。

检验记录、化验报告书管理规定.doc

1目的 明确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检验报告单的填写及其存档和保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2 范围 适用于质监科化验室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书的管理。 3 责任 质监科有关人员。 4 内容 4.1 检验人员应按规定做好检验记录,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4.2检验原始记录是检验人员对其检验工作的全面记载,是产品质量信息的主要 来源,因此一定要保持它的正确性、严密性、全面性和可靠性。 4.3检验记录要按规定内容逐项进行填写,记载检验过程的一切原始数据和现 象,其中包括鉴别试验、测试数据及演算过程、结论意见、化验员签章、化验室负责人复核并签章。 4.4检验报告单要以检验原始记录为依据,是决定物料、中间产品是否流入下道 工序,成品是否出厂的依据。因此填写检验报告单时,检验依据必须明确,检验结论必须清楚,并有化验员签章、化验室负责人复核签章、质监科科长审查和部门签章。 4.5检验记录、检验报告书必须按品种分类、以批号顺序装订,同时检验报告单 还需编号,建立检验台帐,并归档专人专柜保存。不得外借,内部查阅要登记并及时归还保管人。 4.6成品检验报告书为一式3份、中间体为2份、物料为2份,分别交仓库或车 间,另一份质监科存档,仓库、车间也要设专人保存检验报告。 第2页/共2页 4.7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书须按批号保存三年或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方可 销毁。 5 记录

记录名称保存部门保存时间 中间产品检验记录质监科三年 中间产品检验报告单质监科三年 检验原始记录质监科三年 检验报告单质监科三年 物料检验台帐质监科三年 成品检验台帐质监科三年 QF-01-005-00 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科报告材料审核规章制度00966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1.目的 对检验报告的格式、容、编制、审核、签发及修改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向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验报告。 2.围 适用于检验科出具的各科检验报告。 3.检验报告容 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3.1医院名称与报告标题。 3.2被检者、性别、年龄、门诊/病室、床号、病历号。 3.3送检样品号(唯一识别号),送检日期、时间,送检医师,样品性质,对不符合要求样品的状态描述。 3.4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名、中文名),检验结果、结果单位、参考值。 3.5报告日期、时间,报告人,审核人。. 3.6仅对被检样品所检项目负责的声明。 4.检验报告的格式, 4.1检验科主任设计各类检验报告格式。 4.2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编制检验报告。 4.3各类检验报告需满足第3条要求。 5.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存档

5.1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室质量控制数据确认所检项目结果受控。 5.2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验样品与检验报告一一对应的唯一性。 5-3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判断其技术误差的可接受性。有疑问时进行复检。复检包括:核查样品性状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与样品号是否对应,重作检测。复检后仍有疑问需报告审核人处理。 5.4检测人员核查后在报告人栏签名。 5.5审核人必须核查整批检验结果的质控数据,判断是否在控及误差的可接受性。 5.6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分析可疑结果原因,确定复检方案,督促复检。。’、。 5.7复检后仍有疑问,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组织复检。必要时科主任联系临床科室查寻异常原因,确认复检结果,发出报告。 5.8审核合格,审核人签名,发出报告。 5.9检验科报告的电子版由检测人员输入微机,签名贮存。其它人员不能改动。文字版由管理人员保管。 6.检验报告的更改 已签发的检验报告需要作补充或修改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 6.1对不影响原有检测结果的补充,由报告人、审核人签发新报告,收回原报告归档备查。 6.2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出疑问时,立即报告科主任。科主

检验科报告时限PDCA

检验科报告时限(TAT)PDCA 随着条形码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得广泛应用,医学实验室得信息化程度正在变得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相结合,转变或再造了实验室得操作方式与业务流程,使得管理目标与政策要求逐步扁平化。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准则》中明确指出,实验室质量管理不仅包括对检验结果数据真实可靠性得管理,对影响检验结果得各种因素得管理也必不可少。而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urn-around time,TAT) 它得及时性就是影响检验质量得重要因素。TAT又称为结果回报时间,就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单到接收报告得时间、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得临床实验室都将TAT作为其质量持续改进得观察指标。检验科于2014年对影响TAT得因素进行分析与定位,完善检验分析前流程、仪器速度、复审流程与人工操作等环节得信息化监控。通过PDCA循环应用确定延误检验报告得原因,优化了检验报告时限得各环节流程,有效得缩短TAT,提高报告及时率,检验部在提高临床与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计划(Plan) 1、收集资料: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无缝连接并作为一个系统平台,应用条形码技术,对带有条形码标签得标本在各时间节点进行监控,对LIS系统提供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从2014年1月开始每月统计TAT,内容包括:检测日期、标本号、申请科室、检测项目、结果、标本申请时间、采集时间、核收时间、检测时间、报告审核时间、临床科室接收时间等、《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中对检验结果得报告及时性明确规定急诊标本TAT血常规为≤30min,生化、免疫等常规检验项目≤1个工作日,微生物常规项目≤4个工作日,时限符合率≥90%。根据本院得实际情况检验科把常规生化等检验项目得目标值定为2小时。全血细胞分析得TAT目标值为30min,急诊生化、凝血、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得TAT目标值为60min、急诊项目有:全血细胞常规分析、凝血检验包括凝血常规(PT,APTT)及DIC检查等项目、生化检验包括电解质(K、Na、Cl、Ca)、肾功检测(Urea,Cr)、血糖等检测项目。 2、分析原因:从2014年1月至12月开始收集检验科各检验项目得报告周

检验报告单签发制度

检验报告单签发制度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检验报告单签发制度 1、检验报告单应包含以下信息:实验室名称、唯一性编号、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标本状态、检测项目、方法及结果、参考区间;定性结果必须以中文形式报告,不得以符号表示。 2、检验报告单还须包括标本采集时间、标本接收时间、结果报告时间以及实验室声明。 3、严格执行检验报告双签制度,每份报告单需有检测者和审核者双人电子签名(急诊、节假日和特殊项目除外)。 4、检验报告必须由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授权人员审核签发,必要时需经专业主管或检验医师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检验项目室内质量控制是否在控。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 (2)识别分析前阶段,由于标本不规范所带来的结果错误。 (3)检查项目是否符合临床、检验报告是否完整。 (4)病人做多项目组合检查时,应审核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5)同一病人多次进行同种项目检查应审核前后结果的一致性。 5、实习、进修生与见习期检验人员无报告权,需由有权限的带教老师签发;新分配毕业生见习期满后,取得执业资格,经专业主管考核合格并经检验科主任批准授权后,方可独立签发报告,并登记存档。 6、检验科已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可将申请单和报告单分开,格式及内容参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执行。

7、当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有疑义时,应采取复查或复检等手段核实并保留相关的记录。 8、实验室数据应根据医院管理制度妥善保存。 9、检验检测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和尊重患者的隐私。门、急诊检验报告单采取自助打印方式发放。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日期:2008-03-05]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吉林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1.为了保证检测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能够真实地反映检测结果的全部信息, 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检测报告的编号、格式和信息要求,检测报告的审核和批准,对报 告内容的意见和解释,报告发送和报告的修改补充。 3.职责 3.1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原始记录的如实填写,并填写检测结果汇总单。 3.2检测人员及同室人员负责审核检测原始记录及结果汇总单。中心主任负责复核 检测报告书。 3.3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签发检测报告。 3.4业务办公室负责检测报告的打印和归档。 3.5检测报告经签发后,由业务办公室负责向有关单位或客户发送。 4程序 4.1检测报告编制要求 4.1.1报告序号YY-MM-XXX(年份-月份-顺号)。 4.l.2本中心的检测报告应能够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的检测结果,并符合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检测报告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a)检测报告的标题; (b)实验室的名称; (c)检测报告的唯一性(编号)标识,以及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d)客户的名称; (e)所用方法的标识; (f)检测物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 (g)样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 (h)检测的结果,用国际标准测量单位(SI)表达;

(i)中心授权签字人的签字、职务、标识以及签发日期; (j)结果仅与被检物品有关的声明。 4.1.3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声明; (b)必要时,在检测报告上加注使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提出要求时,或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 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 (c)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 (d)特定方法、客户和客户群体的附加信息。 4.1.4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对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除上述要求之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抽样日期; (b)抽样地点; (c)抽样执行标准或规范。 4.1.5意见和解释。当报告包含意见解释时,则应把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制订成文件,意见和解释应在报告中被清晰地标注。 4.1.6设计后的检测报告格式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批使用。 4.2检测报告编制 4.2.1各检测室应将由检测分析人员签字并由同室人员、中心主任审核无误并签字 的检测原始记录、检测结果汇总表、样品检测通知单、样品检测传递单等送至业务 办公室,业务办公室负责根据检测结果汇总表按照承检产品项目的标准格式打印检 测报告。检测报告如无特殊要求打印两份,分别交给客户和留中心存档。 4.2.2当客户有要求时,则报告格式应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4.2.3检测报告的打印存储,使用中心检测程序管理系统,以做到检测报告登记、 查询、报出微机化管理。 4.3检测报告的审核 打印出的检测报告,由所承担检测项目的中心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 4.4检测报告的签发 4.4.1审核无误的检测报告由业务办公室送交中心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发。 4.4.1.1对外咨询超标样品的检测报告,或可能对中心造成重大影响的检测报告由中

医院检验报告单签发制度

医院检验报告单签发制度 1.住院部标本每天早晨由检验科工作人员到病房收取,所收标本检验科统一分检后进行检测。工作人员在收取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不合格标本应退回或与临床科室联系。 2.各个实验室对分检的标本进行编号,并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验单联号,并通过患者的门诊号/住院号核对患者的检验项目及收费情况,发现不符者及时与临床或门诊联系解决。 3.各个实验室的检验标本由专人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检验操作规程及医院检验规章制度等。检验报告由检验者审核后签名。 4.检验完毕,应认真核对所检标本、检验结果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门诊号等是否一致,无误后方可填写检验报告单,并做好记录工作。 5.检验报告单包含:实验室名称、唯一性编号、日期、检测项目、方法及结果、参考值;定性结果必须以中文形式报告,不得以符号表示。 6.报告单书写应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内容准确规范,不得涂改,签名要能辨认。检验后的标本由另一名检验人员或上一级人员进行核查,并对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签名,由检验人员分检后发送。 7.各实验室报告单完成后,需填写准确、清楚并签名盖章后,分类发出,实习、进修人员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工作,报告单需经带教老师审核后同时签发。

8.各实验室的报告单每日应由专业主管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9.审核过的报告单,应由专人放入消毒柜,每日下午进行集中消毒处理后,负责送往各临床科室。 10. 科主任应定期(每周1~2次)抽查检验报告单,并做好记录,进行讲评,对不合格的报告单及时处理。 11.所有报告的原始数据及申请单应保留2年。

医院检验科基本制度

医院检验科基本制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 (1)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系统。加强医德教育、坚持以患者 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检验理论与方法学研究,不断开展新的 积极开展检验教学,不断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室联系,参与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工作前、后要进行卫生打扫和整理。 (3) 检验单由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士)逐项填写,字迹要清楚,临床诊断 (印象)和检验目的应明确,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样,全名签字。 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标本采集和送检等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 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新采集。普通检验:一般于当天 下午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根据时限规定即使发出报告。 (4)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职资后方能签发报告。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 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 应由带教老师审核签发,院外的标本应由科 主任或科主任指定人签发报告。 (5) 各检验项目应遵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制订标准操 作规程,并有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对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 密度进行校正,定期修订操作规程,以推进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 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订质量工作手册。健全 室内质量控制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7) 健全各项制度,做好各项工作记录,填写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归 档保存至少3年。 、检验科工作人员守则 (1) 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一视同仁,满腔热 忱,耐心、细致、周到、认真,尊重患者隐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尽力缩短患 者等候报告的时间。 (2)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注意维护知识产权,未经上级同 意,不向外泄露本单位保密范围内的技术与资料。 检验项目, 临床医学、 教学与科研工作。 (2)

试验检测报告的格式填写签发及管理保密制度

检测报告管理制度 一、检验报告的格式依据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和技术条件制定。 二、检验报告应逐栏填写,空白栏应划斜线占空。 三、检验数据填写要标准,结论要明确,字迹要清晰工整。 四、检测报告必须由检测人、校核人、签发人逐级签认。审查无误后加盖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CMA章发出。 五、检测报告一律采用与原始记录相同的编号。 六、存档检测报告与原始记录一起,交由资料员登记存档,要查阅检测资料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七、已发出的检验报告需要更改时,应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进行更改。 检测原始数据管理制度 一、原始记录格式依据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和技术条件制定。 二、填写原始记录,不得用铅笔书写,字迹必须清楚,纸面整洁。 三、原始记录应按表格内容逐栏填写,做到真实完整,空白栏应划斜线占空。 四、试验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五、原始记录填写完并由记录人签字后,交由校核人员进行校核并签字。 六、原始记录不准涂改、刮改,只准划改,划改处由划改人盖上红印私章。 七、原始记录与试验报告一起,交由资料员存档。 八、原始记录的查阅应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检测仪器管理,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设备管理应按照制度进行。 二、保持检测中心测试手段保持处于最佳状态,使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频率达100%,在用仪器设备的合格率达100%,确保试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和科学。 三、检测设备仪器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周期检定、自检及故障维修事宜,设备使用人负责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四、试验检测仪器自验收之日起,进行分类编号、上帐、建档。

五、设备档案资料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借阅,必要时,可用复印件。 六、设备的维护工作由使用人负责,其检查考核由设备管理员进行。 试验检测安全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电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经检查确认后方可使用。 二、仪器设备使用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三、加强仪器设备检测维修,确保其性能稳定、示值准确,严禁“带病”使用。 四、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使用、处理应符合国家安全规程的规定。 五、配备满足安全需要的消防器材。 六、试验检测人员应熟悉设备仪具的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七、操作中如发现设备仪具运转异常,或有异味,或遇停电、停水,漏油、漏水时,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水源。属于故障应及时排除故障。 八、预制构件检验或现场结构试验,必须采取符合要求的安全措施。 九、试验完毕和下班时,应切断不用仪器的电源、水源,关好门窗。 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一、技术档案管理由检测中心资料员负责。 二、技术档案保管期限: 1、试验方法标准,试验规程,检测规范,检测方法(国外的、国内的、自编的)长期存放。 2、设备仪器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验收、维修、使用、报废记录,长期保存。 3、试验仪器、设备汇总表,台帐、长期保存。 4、各类检测原始记录,委托单和检测报告、保存至该项目结束后一年。 三、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1、技术档案是检测公司的技术机密,应妥善存放。 2、技术档案的借阅、复制,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检测中心计量管理制度 一、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负责计量管理工作。 二、所有出据测试数据的仪器设备的量值传递,必须有正确的溯源。 三、所有计量设备、计量仪具,必须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周期检定设备,

检验报告单书写制度

文件编号:TCWSY-JYBGSXZD文件类型:工作制度 版本:2016新版 文件主题:检验报告单书写制度生效日期:2016-01-01 检验科检验报告单书写制度 1、检验报告单是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病人知 情权的一种体现,因此,对检验单内容、格式、报告及发放有必 要作详细的规定,指导检验人员正确书写检验报告,为患者提供 完整、正确、规范、及时的检验报告。 2、检验结果审核人员和检验人员对检验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 及规范性负责,实行双签字制度。科主任对检验报告发放流程及 监督负责。 3、临床医生(具有职业医师的资格)申请检验项目(化验单申请)必 须规范填写(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临床 诊断、科别、标本种类、送检日期、送检医生),对申请内容含 糊不清或缺项的,本科人员应退回修改,并在标本拒收记录本上 登记。 4、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检验项目中文名称、报告单位、标本类 型、参考范围、异常值提示、唯一编码、标本采集和接收日期时 间、报告日期时间、备注、检验者和报告者的双签名。报告单书

写必须规范,严禁涂改,严禁使用热敏打印或打印不清楚的报 告。 5、检验报告经审核后,门诊病人自取,病区的检验报告单由病 房值班护士来取送到病区。在报告单发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 病人的隐私,不得随意泄漏病人检验结果,病区办公室只限于医 务人员进入电脑(或病历)查看病人检验报告。 6 、 即 时 检 验 ( P O )验报告:由检验科负责质量监督,报告单 书写要求有专用POCT 报告格式,检验科定期检查POCT 检验报 告书写质量,对书写不规范、采用热敏纸打印,单位用错,缺项 等报告单,及时纠正。 7、发送报告单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报告单的丢失、遗落。 报告单如有丢失,实验室负责查找、补发报告。 8、检验报告单应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相关规定,污染的报告单必 须经消毒后再发放。 9、检验报告单发放时间的规定:急诊优先原则。 10、临床医生和护士收到报告单应妥善保管,粘贴在病历上应整 齐,严禁在检验报单上任意的涂改、划线、做记号或列公式等不 规范的行为。

检验科门急诊报告时限PDCA

检验科门急诊报告时限PDCA

检验科门急诊报告时限PDCA 随着条形码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医学实验室的信息化程度正在变得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相结合,转变或再造了实验室的操作方式和业务流程,使得管理目标和政策要求逐步扁平化。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明确指出,实验室质量管理不仅包括对检验结果数据真实可靠性的管理,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的管理也必不可少。而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urn-around time,TAT)它的及时性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TAT又称为结果回报时间,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单到接收报告的时间。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的临床实验室都将TAT作为其 质量持续改进的观察指标。检验科于2014年对影响TAT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定位,完善检验分析前流程、仪器速度、复审流程和人工操作等环节的信息化监控。通过PDCA 循环应用确定延误检验报告的原因,优化了检验报告时限的各环节流程,有效的缩短TAT,提高报告及时率,检验部在提高临床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计划(Plan) 1、收集资料: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无缝连接并作为一个系统平台,应用条形码技术,对带有条形码标签的标本在各时间节点进行监控,对LIS 系统提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2014年1月开始每月统计TAT,内容包括:检测日期、标本号、申请科室、检测项目、结果、标本申请时间、采集时间、 核收时间、检测时间、报告审核时间、临床科室接收时间等。《综合医院评价标 准实施细则》中对检验结果的报告及时性明确规定急诊标本TAT血常规为W 30 min,生化、免疫等常规检验项目W1个工作日,微生物常规项目W4个工作日,时限符合率>90%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检验科把常规生化等检验项目的目标值定为2小时。全血细胞分析的TAT目标值为30min,急诊生化、凝血、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的TAT目标值为60min。急诊项目有:全血细胞常规分析、凝血检验包括凝血常规(PT,APTT)及DIC检查等项目、生化检验包括电解质(K、Na、Cl、Ca)、肾功检测(Urea,Cr)、血糖等检测项目。 2、分析原因:从2014年1月至12月开始收集检验科各检验项目的报告周

检验报告单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单审核制度 篇一: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 1.目的 对检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审核、签发及修改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向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验报告。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出具的各科检验报告。 3.检验报告内容 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3.1医院名称与报告标题。 3.2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室、床号、病历号。 3.3送检样品号(唯一识别号),送检日期、时间,送检医师,样品性质,对不符合要求样品的状态描述。 3.4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名、中文名),检验结果、结果单位、参考值。 3.5报告日期、时间,报告人,审核人。. 3.6仅对被检样品所检项目负责的声明。 4.检验报告的格式, 4.1检验科主任设计各类检验报告格式。

4.2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编制检验报告。 各类检验报告需满足第3条要求。 5.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存档 5.1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确认所检项目结果受控。 5.2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验样品与检验报告一一对应的唯一性。 5-3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判断其技术误差的可接受性。有疑问时进行复检。复检包括:核查样品性状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与样品号是否对应,重作检测。复检后仍有疑问需报告审核人处理。 5.4检测人员核查后在报告人栏签名。 5.5审核人必须核查整批检验结果的质控数据,判断是否在控及误差的可接受性。 5.6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分析可疑结果原因,确定复检方案,督促复检。。’、。 5.7复检后仍有疑问,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组织复检。必要时科主任联系临床科室查寻异常原因,确认复检结果,发出报告。 5.8审核合格,审核人签名,发出报告。 5.9检验科报告的电子版由检测人员输入微机,签名贮存。其它人员不能改动。文字版由管理人员保管。

医院检验项目报告时间规定

XXXX医院检验项目报告时间规定 1、为减少平均住院日,检验科对免疫四项等项目增加检测次数,缩短报告等待时间,接收及报告时间作相应调整。 2、新开展部分检测项目,并对免疫四项、凝血七项、肝功十一项、血脂六项、大生化、生化全套系列等组合项目新增添项目,价格按照收费标准做相应调整。为下医嘱方便,医嘱还用原来名称。免疫四项在原来乙肝五项、丙肝、梅毒、艾滋病基础上增添了戊肝,收费价格由xxx元调整为xxx元。凝血七项新增添了ATⅢ活性测定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两项,价格由xxx元调整为xxx元。肝功十一项增添了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价格由xxx元调整为xxx元,血脂六项增添了血清载脂蛋白a,价格由xxx元调整为xxx元,大生化增添了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价格由xxx元调整为xxx元。新建生化全套系列,项目包括大生化、前白蛋白、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免疫球蛋白三项、载脂蛋白a、血同型半胱氨酸、铁测定、心肌酶谱等项目,价格xxx元。收费目录内其它小组合价格不变,各科室根据需要开立组合项目。 3、N端-B型钠尿肽前体代替原来B型钠尿肽,价格执行新收费标准,B型钠尿肽即将停用。 4、由于夜间标本送检不规范,真正急诊不能按时报告,还望临床医生勿浪费急诊资源,非急诊请勿开急诊项目,优先保证急诊报告,平诊放到清晨空腹抽血,夜间只接收项目后面带急诊的项目,如血常规(急诊)、尿常规(急诊)、粪便常规(急诊)、凝血七项(急诊)、

肝功(急诊)、肾功(急诊)电解质(急诊)心肌酶(急诊)、血清脂肪酶(急诊)、淀粉酶(急诊)、葡萄糖测定(急诊)等急诊项目。请各护理站告诉病人白天送检大便,请勿夜间急诊送检平诊尿及大便标本,占用急诊资源。 5、细菌培养需要特殊高压处理,除血培养及手术特殊培养标本随时送检外,其余痰等细菌培养请在工作日白班送检,夜间勿送检。 6、x月x日后血培养执行新标准,每次送检不同部位两套(每套包括一瓶需氧、一瓶厌氧)。 7、各护士长培训本科室新护士,请将血尿便等标本的条码顺管子标签方向竖直贴正,切勿倾斜,影响仪器扫描。务必告知病人拧紧尿、便标本盖子,切勿溢洒,溢洒标本按不合格标本处理。 8、打印“检验科项目接收及报告时间表”放置于医办和护办。 检验科各组常用项目接收及报告时间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审核制度 1.目的对检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审核、签发及修改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向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验报告。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出具的各科检验报告。 3.检验报告内容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3 .1 医院名称与报告标题。 3 .2 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室、床号、病历号。 3 .3 送检样品号(唯一识别号),送检日期、时间,送检医师,样品性质,对不符合要求样品的状态描述。 3 . 4 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名、中文名),检验结果、结果单位、参考值。 3 .5报告日期、时间,报告人,审核人。. 3 .6仅对被检样品所检项目负责的声明。 4.检验报告的格式, 4 .1检验科主任设计各类检验报告格式。 4 .2 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编制检验报告。 4.3 各类检验报告需满足第3 条要求。 5.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存档

5 .1 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确认所检项目结果受控。 5 .2 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验样品与检验报告一一对应的唯一性。 5-3 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判断其技术误差的可接受性。有疑问时进行复检。复检包括:核查样品性状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与样品号是否对应,重作检测。复检后仍有疑问需报告审核人处理。 5 .4检测人员核查后在报告人栏签名。 5 .5 审核人必须核查整批检验结果的质控数据,判断是否在控及误差的可接受性。 5 . 6 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分析可疑结果原因,确定复检方案,督促复检。。 '、。 5 .7 复检后仍有疑问,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组织复检。必要时科主任联系临床科室查寻异常原因,确认复检结果,发出报告。 5 .8审核合格,审核人签名,发出报告。 5 .9 检验科报告的电子版由检测人员输入微机,签名贮存。其它人员不能改动。文字版由管理人员保管。 6 .检验报告的更改 已签发的检验报告需要作补充或修改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 6 .1 对不影响原有检测结果的补充,由报告人、审核人签发新报告,收回原报告归档备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