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务段线路工业务培训班教案

工务段线路工业务培训班教案

工务段线路工业务培训班教案

一、工班三全检查项目表附表1:

跟班车间主任:工班长:检查日期:

二、线路设备技术标准、检查方法及要领

1、轨距、水平、91/48:用标准道尺量,检查时应注意轨距、水平递减率和超高顺坡率的变化。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表

线路轨距:经常保养-4~8mm;临时补修-4~9mm。

2、三角坑检查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距离内应无超限。

⑶直线和圆曲线三角坑:经常保养6mm;临时补修9mm。

⑷缓和曲线三角坑:经常保养5mm;临时补修7mm。

3、高低、方向:包括曲线地段及接头高低,以10米弦绳测量,全面看,重点量。

经常保养-4~8mm;临时补修-4~9mm。

4、道岔支距:用标准支距尺量,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⑺道岔支距:经常保养3mm;临时补修4mm。

5、曲线正矢:曲线正矢用20米弦绳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每10米1个测点,量取弦绳缓中央点正矢值。尺在下,弦在上用钢直尺测量。

6、道岔附带曲线正矢:岔后连接曲线以10米弦定点或不定点检查,包括前后20米直线段的正矢值。

7、道岔动程、开程、滑床板离缝、护轨轮缘槽宽度:用钢直尺或木折尺量。量动程、开程时,应注意尺子所放的位置及方向。滑床板离缝用塞尺(或2mm厚道尺调高板)测量,检查尖轨定反位滑床板离缝。道岔轮缘槽宽度量取位置与轨距量取位置相同。

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142rnm,曲尖轨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为180 mm,12号提速道岔为160 mm;18号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为160mm,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时为160mm或180mm(具体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办理);其他型号道岔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第3.9.4条轮缘槽宽度。

一、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侧向轨距为1441mm时,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mm。

二、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测量位置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为46mm,容许误差为mm。

轮缘槽宽度的量取位置与轨距量取位置相同。

三、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65mm,容许误差为-2mm。

第3.4.3条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一、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

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见表3.4.3—1、表3.4.3—2和表3.4.3—3。探伤人员、线路(检查)工长认为钢轨有伤损时,也可判为轻伤或重伤。

二、钢轨折断标准

钢轨折断是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 1.钢轨全截面断裂; 2.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

3.裂纹贯通整个轨底截面;

4.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mm且深度大于

10mm的掉块,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 mm且深度大于5 mm的掉块。

8、道岔叉心、尖轨、基本轨及钢轨伤损检查:尺量,镜子照检查,检查新旧伤是否发展。

钢轨轻伤和重伤标准表3.4.3—1

钢轨头部磨耗轻伤标准表3.4.3—2

注:①总磨耗=垂直磨耗+1/2侧面磨耗。②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1/3处

(距标准工作边)测量。③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 mm.处测量。

第3.9.7条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1mm。

二、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三、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

四、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n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高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

五、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可动心轨的可能。

六、内锁闭道岔两尖轨相互脱离时,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相互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时。

七、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3.9.8条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一、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二、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

/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 mm(33 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稠定)。

三、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3.9.10条道岔各种零件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

一、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二、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三、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颚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2mm。

四、护轨垫板折损。

五、钢枕和钢枕垫板下胶垫及防切垫片损坏、失效。

六、弹片、销钉、挡板损坏。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 mm,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5 mm。

七、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第3.9.11条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

一、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

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 kg/m 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4mm,到发线上超过6mm,其他站线上超过8mm; 60kg /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正线上超过4 mm,其他正线上超过6 mm,到发线上超过8 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4mm。

2.辙叉顶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

3.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1.5mm;在其他线路上长度超过15 mm,且深度超过3 mm。

4.钢轨探伤人员或线路(检查)工长认为有伤损的辙叉。

二、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

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 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 6 mm(33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规定)。

2.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表

3.9.11—1所列限度者。

垂直裂纹表3.9.11—1

3.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表3.9.11—2所列限度者。

纵向水平裂纹表3.9.11—2

4.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颚部位裂纹超过30mm。

5.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

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

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颚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

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 mm,且深度超过6mm。

9.钢轨探伤人员或线路(检查)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

三、钢轨组合辙叉的垂直磨耗比照高锰钢整铸辙叉办理,其他伤损比照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

辙叉有轻伤时,应注意检查观测,达到重伤标准时应及时更换。

第3.3.8条应保持正线及到发线接头轨枕无失效,其他处所无连续失效(含岔枕)。轨枕失效及混凝土枕严重伤损标准如下:

一、轨枕失效标准

(一)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混凝土岔枕及短轨枕)

1.明显折断。

2.纵向通裂:

(1)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1.5mm;

(2)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0.5 mm)。

3.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纹(残余裂缝宽度超过0.5mm或长度超过2/3枕高)。

4.挡肩破损,接近失去支承能力(破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1/2)。

5.严重掉块。

(二)木枕(含木岔枕)

1.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

2.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分离,不能保持轨距。

3.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线路,其厚度不足140 mm,其他线路不足100mm。

4.劈裂或其他伤损,不能承压、持钉。

二、混凝土枕严重伤损标准

1.横裂裂缝长度为枕高的1/2~2/3。

2.纵裂:

(1)两螺栓孔间纵裂(挡肩顶角处缝宽不大于1.5mm);

(2)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不大于0.5mm)。

3.挡肩破损长度为挡肩长度的1/3~1/2。

4.严重网状龟裂和掉块。

5.承轨槽压溃,深度超过2mm。

6.钢筋(或钢丝)外露(钢筋未锈蚀,长度超过100mm)。

7.斜裂长度为枕高的1/2~2/3。

9、线路、道岔爬行及钢轨接头相错量:线路按标桩及标记拉弦绳检查,普通线路混凝土枕每公里检查1处,每次拉轨匀缝后,重新做观测标记。道岔以方尺或支距尺检查尖轨尖端、跟端相对错位量或两股基本轨前顺坡终点相对错位量。线路钢轨接头相错量用方尺或支距尺检查(全面看重点量)。

10、警冲标位置及高度检查:尺量,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为4m的中间,线间距不足4m时设在两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中间。高度距轨枕面300-350mm。

11、接头支嘴、低扣、错牙、塌坍、轨端肥边、钢轨硬弯:接头支嘴、低扣、硬弯用1米弦或1米钢直尺测量。钢轨接头顶面或内侧错牙、轨端肥边用钢直尺测量,硬弯用1米直尺测量矢度。

12、接头螺栓、扣件、扣板松动、缺损、离缝,胶垫变形、锈蚀、串动,及护轨各种螺栓、扣件、钢轨标志标记检查:用检查锤检查螺栓、扣件松动情况,其他目视检查。

13、道床翻浆、冒泥、白碴:目视检查。

14、道口:道口各种基础设施及标志:尺量,目视检查。

15、线桥偏心观测,尺量,在桥栏杆上用油漆做固定观测点,每半年全面检查1次。

16、曲线钢轨磨耗,用钢轨测磨仪测量。车间提供钢轨磨耗里程,段业务室

组织进行测量,在轨腰用白油漆做固定观测点,每季度全面检查1次,严重磨耗地段可加密检查次数。

17、整体道床,拆除尼龙槽,对轨距水平、扣件、轨底胶垫进行检查,每季度至少全面检查1次。

18、涵洞检查,每年季节性检查1次,检查包含涵洞帽石、洞内淤泥、砌石离缝、露筋。

19、轨缝检查,轨缝检查前后测量钢轨轨温,用相同工具(轨缝尺或钢直尺)测量接头外口轨缝,以免造成误差。

20、接头扭矩值抽查,用扭矩扳手定450n·m抽查,每公里线路每组道岔路接头扭矩抽检不少于30%。

七、检查量具和用品数量

检查量具必须标准,符合标定精度,道尺、支距尺、轨温计等必须在校验使用期内使用,检查前,一切量具须检查确认无误方准使用,严禁非标量具上道使用。

一、预留轨缝计算

普通线路钢轨接头,应根据钢轨长度与钢轨温度预留轨缝。轨缝的标准尺寸按下列公式计算:

a0=aL(tz-t0)+ag/2

式中 a0---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预留轨缝(mm);

a---钢轨的线膨胀系数,为0.0118mm/(m·℃);

L---钢轨长度(m);

tz---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地区的中间轨温(℃),

tz=(tmax+Tmin)/2

其中Tmax,Tmin-当地历史最高、高低轨温(℃),

t0---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

ag---构造轨缝(mm),38、43、50、60、75kg/m钢轨均采用18mm。

最高、最低轨温差不大于85℃地区,按上式计算以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轨缝值减少1~2mm。

25m钢轨铺设在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差大于100℃的地区应个别设计。

12.5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不受限制。25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限制范围为(tz+30℃)~(tz-30℃);最高、最低轨温差不大于85℃地区,如将轨缝值减小1~2mm,轨温限制范围相应地降低3℃~7℃;特殊情况下,在轨温限制范围以外更换的25m钢轨必须在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调整轨缝。

轨缝应设置均匀,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80mm;

1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160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最大轨缝不得大于构造轨缝。

二、轨缝调整计算

轨缝的标准尺寸应按照《修规》规定的公式计算确定。规范过大,不仅给列车通过时增加额外的冲击和阻力,加速轨道结构的破坏,而且在温度降低时,还有可能把夹板螺栓拉弯或剪断。轨缝过小,轨温升高时就会形成瞎缝,此时若轨温继续升高,钢轨内部将产生很大的压力,就有可能发生胀轨跑道。

(一)调整轨缝的条件

(1)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的规定。

(2)轨缝严重不均匀。

(3)线路爬行量超过20mm。

(4)轨温在《修规》规定的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轨温限制范围以内,出现连续3个及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

(二)调整轨缝作业目的

调整轨缝作业是为了防止或消除线路爬行,接头相错超限,轨缝放置不当和线路大轨缝或连续瞎缝。避免接头病害或胀轨跑道故障。使线路上轨缝保持均匀,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木枕或混凝土枕线路使用液压轨缝调整器,进行调整轨缝作业。

2、作业条件

(1)每公里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80㎜;1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160㎜;绝缘接头轨缝超过6-15㎜范围内。

(2)12.5m的钢轨地段,调整轨缝时,轨温不受限制;25m钢轨地段调整轨缝时,轨温限制在±30℃范围内。

(3)防护条件:

(4)轨端肥边应事先打磨。

3、作业分工

(1)、轨缝及两股钢轨接缝直角错差量调查计算及作业安排2人。

(2)、调整轨缝7-9人,其中:施工负责1人;使用轨缝调整器2人;在前松接头螺栓1人;在后紧接头螺栓2人;卸防爬器、起道钉、松扣件及轨距杆1人;上防爬器、打道钉、松紧扣件及上轨距杆1人。

5、作业程序

(1)、调查轨缝:现场调查实际轨缝,左右两股钢轨接缝的直角错差量。错差量应以左股钢轨为准,沿测量方向,当右股往始端错动时,直角错差量为正,反之为负。同时要测量轨温并做好记录。

(2)、计算轨缝调整量及作业计划a、计划轨缝的计算:

根据《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的规定,轨缝尺寸应按下式计算:a0=aL(tz-t0)+ag/2

(3)、检查轨缝调整器及作业工具。

(4)、待防护设置好后开始施工。

(5)、打松影响钢轨串动的防爬器,起下个别影响钢轨串动的道钉,冒起道钉或松动扣件螺栓,扭松轨距杆,松开需串动钢轨接头一端的螺栓至弹簧垫圈完全松弛为止。

(6)、使用轨缝调整器按各节钢轨的计算串动量串动钢轨。

(7)、旋开回油阀,将手柄提起,送开斜铁,把轨缝调整器转移至另一地点。(8)、扭紧接头螺栓,打下道钉,安装好防爬器,上紧轨距杆及扣件螺栓。(9)、回检:每完成一作业段后,按作业标准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轨缝进行个别调整。通过列车后复拧螺栓至规定扭矩。

6、质量要求

(1)、轨缝均匀,误差应小于2㎜;接头应相对,在直线上不应超过40㎜;在曲线上不应超过40㎜=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相错式接头相错量不少于3m (2)、防爬器、轨距杆应安装好,接头螺栓及扣件螺栓扭力矩应符合规定,道钉无缺损、浮离。

(3)、钢轨串动后,如胶垫、轨枕位置偏斜超过规定的误差值时,应进行整正胶垫、方正轨枕等作业。

7、作业结束

清理料具、撤除防护、开通线路。

(三)调整轨缝作业方式

(1)不拆开接头调整轨缝,利用列车间隔,提前15分钟通知恢复线路。调整轨缝是指不拆开钢轨接头,串轨量较小的作业;一般在出现连续三处及以上瞎缝或大于构造轨缝以及绝缘接头轨缝小于6㎜时采用。

(2)拆开接头成段调整轨缝,封锁施工。整正轨缝是指拆开接头,串轨量较大的作业;一般在线路爬行超过20㎜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超过80㎜,12.5m钢轨地段超过160㎜时采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