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选手们:请将答案填在相应的表格中。

一、判断题。(每题5分)

1.经常洗手是预防病从口入的有效措施。(√)2.患腮腺炎的同学如果脸不肿了就可以来上学了。(√)3.身上出现小红点,由胸部、腹部,再扩展至全身,小红点变大,成为有液体的水泡可能是患了水痘。(√)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5、打预防针又花钱又疼,我身体好不用打预防针。(×)

6、如果不摸脏东西,饭前便后可以不洗手。( ×)

7、三(1)班的王芳得了腮腺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医院看望她。( ×)

8、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成年人不可能得手足口病。( ×)

9、冬天天气冷,为了不感冒,冬天课间可以不开窗子。( ×)

10、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应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二、选择题。(每题5分)

1.流行病高发季节教室应(A)。

A.多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B.关闭门窗保温

2.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为(A)

A.婴幼儿

B.青少年C.中老年

3.学校开展的( B )活动主要是预防传染病的。

A.大课间活动

B.晨检C.升旗仪式

4.一般认为腮腺眼在潜伏期( A )具有传染性。

A.有

B.没有

5、怎样预防感冒?( F )

A、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C、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D、不去有病人家串门

E、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

F、以上都是

6、水痘、麻疹通过那种途径传播?( A )

A、空气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蚊虫叮咬

7、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应不少于:( C )

A、半小时

B、四十五分钟

C、一小时

8、居室开窗通风的目的是:(C )

A、凉爽

B、日照充分

C、可使空气流通,保持新鲜清洁,减少病菌,预防疾病

三、问答题

如何预防冬季传染病?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晒被子、勤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和乱丢乱倒垃圾、不共用毛巾、不喝生水、不吃过期变质食品、不到人口密集的场所活动。(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3)均衡饮食,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少食辛辣的食物;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吃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提高抗病能力。

(4)积极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充足休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环境消毒,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门内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6)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治。

完整版小学生预防传染病教育教案20200930121227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教育教案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教育教案篇一: 小学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教案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教案 教学时间: 教学年级; 执教: 一、教学思路 本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相互置疑、讨论分析,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春季节常见的传染病。初步知道这些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人类传染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了。但春天刚刚来到,天气还较冷,不时有冷空气南下,这个季节是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比如说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春季传染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春季传染病及其预防。 2、学习新课。 师:谁得过感冒的, 感冒时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师: 请同学们能说说感冒是怎样传给健康人的吗, 说话--- 咳嗽---- 空气------- 呼吸 病人喷嚏--- 带细菌的飞沫----- 健康人----- 吐痰 师: 多数传染病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3、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 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 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 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 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 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 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 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 天 师: 刚才我们知道了像感冒等疾病是靠空气传播的。得了这些病影响我们的学习,会损害

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案

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知识,知道常见的传染病人哪些,传染途径有哪些。 2、培养学生讲究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3、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难点: 1、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及预防。 2、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患上传染病,如流感、痢疾等。生病是很痛苦、很烦恼的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二、常见的传染病: 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很快,流行广。 2、沙眼:是一种通过手指、手帕、毛巾、脸盆及其他公共物品传播的传染病。 3、水痘:主要发生于儿童身上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 4、细菌性痢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患上痢疾后,会有发烧、腹痛、腹泻、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

5、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具体时间暂不确定。 三:传染病的预防: 1、预防流感: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2、其他预防: (1)早发现、早诊断、站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2)将病人的衣物、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小学生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Word版

小学生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一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何谓传染病 ㈠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此类疾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内引起,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或产生毒素,并对正常细胞及其功能造成破坏,严重时可导致感染者死亡。这些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从一个传染源(例如病人、病畜)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在人与人或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使其他人也感染同样疾病。 ㈡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⒈病原体 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少数传染病的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 ⒉传染性 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

有关。 ⒊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⑴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间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 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 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患同一传染病的人。 ⑵地方性。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如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 ⑶季节性。季节性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出现季节性升高,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在夏秋季节流行。 ⒋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原体产生抵抗力,一段时间内再次遇到该病原体的入侵而不会再感染,称为免疫。 不同的传染病,病后的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

(完整版)小学生疾病预防知识

小学生疾病预防知识 一、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跳步、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二、我们的教室、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 三、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四、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五、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六、不能偏食,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 七、家里的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 八、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 九、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和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以后,还是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的作用的。 另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小朋友来讲,因为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很多很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别注意:如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我想,大家如能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会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中小学生常见6种疾病早预防近视眼就好像是学生的职业病。

据统计,小学生的近视眼患病率在30%到40%,初中生为40%到50%,高中生的患病率则在60%以上。一旦近视,对学习、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妨碍,所以,爱护双眼,正确用眼才是预防近视的良方。 护眼药方: 一、用眼不可过劳。 二、近距离用眼,需要间歇性休息。 三、照明亮度要适中。 四、充足的营养。眼睛是非常忙碌的细胞组织,需要大量的营养和能量。 五、睡眠充足。 六、巧看电视。看电视其实是项极其用眼的劳动,不过也有一些窍门儿可以帮助您保护双眼。一是看电视距离起码在1米以外,1米半以上最好。 电视和室内光线反差不能太大,特别是在晚上不要熄灭所有灯光看电视。另外电视机的亮度也不要调得太亮。看电视半小时最好适当休息几分钟。7、定期检查视力。如果视力出现下降趋势,就要开始寻找下降的原因,也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点眼药等。如果视力已下降至1.0或以下时,需到眼科散瞳验光。散瞳后如视力有提高,屈光检查属正视或轻度近视,就是假性近视。此时注意爱眼护眼,视力还有恢复正常的可能。但是大部分的视力下降都是真性近视,应尽早到正规医

预防春季传染病教案

预防春季传染病 ——“打造健康城市,享受幸福生活”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种类及如何预防这些传染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件,展示各类传染病的名称及症状。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又叫流感,是因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春季传染病中传染率最高的。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以空气飞沫为主要途径,因此在人群中感染的几率较高。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叫流脑,传染性较强。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传染性较强,只要是带菌者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儿童最容易感染。流脑发病初期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现象级易被错判为感冒。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患病后就具有持久的免疫力,二次复发极为少见。麻疹是也是通过病人的呼吸道飞沫来传染的。该病症0.5岁至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对于又打过麻疹疫苗者且未得过麻疹的人具有传染性。 4水痘 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水痘的表现是发热,并出现红色斑丘疹。该病症的传染的媒介有空气、水、饮食、接触、生物媒介等。 二、师生交流,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方法及措施 课件出示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方法及措施 当我们明白了上述常见的春季传染疾病后,我们可以遵循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的原则来预防春季传染病。 接种疫苗,免受感染 对于年幼的儿童或者抵抗力差的人,可以到妇幼保健所或者是当地疾控中心接种某些疫苗,使身体产生病毒抗体,避免病毒感染。 1、开窗通风,远离人员密集区 春天里要注意空气来流通,可以通过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对于教室、会议室等人员聚集的场合尤其要注意。此外不要到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2、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膳食,增加营养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糖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食品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并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

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一、基本知识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 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 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 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 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 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 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 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 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知识 1、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跳步、 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2、我们的教室、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 3、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4、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不能偏食,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 7、家里的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 勤晒) 8、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我们 的抵抗力下降。 9、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 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和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以后,还是能够起到一定预防的作用的。 另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小朋友来讲,因为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很 多很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别注意:如 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 下面是专家开具的护眼药方: 1、用眼不可过劳。 2、近距离用眼,需要间歇性休息。 3、照明 亮度要适中。4、充足的营养。眼睛是非常忙碌的细胞组织,需要大量 的营养和能量。5、睡眠充足。6、巧看电视。看电视其实是项极其用

眼的劳动,不过也有一些窍门儿能够协助您保护双眼。一是看电视距 离起码在1米以外,1米半以上。 电视和室内光线反差不能太大,特别是在晚上不要熄灭所有灯光 看电视。另外电视机的亮度也不要调得太亮。看电视半小时适当休息 几分钟。7、定期检查视力。如果视力出现下降趋势,就要开始寻找下 降的原因,也能够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点眼药等。如果视力已下降至1.0或以下时,需到眼科散瞳验光。散瞳后如视力 有提升,屈光检查属正视或轻度近视,就是假性近视。此时注意爱眼 护眼,视力还有恢复正常的可能。但是绝大部分的视力下降都是真性 近视,应尽早到正规医院验光并配戴眼镜。 龋齿小小虫牙不可忽视 学生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莫过于龋齿,也就是虫牙。其实,虫牙里 面并没有虫子,而是因为咀嚼食物后没有即时刷牙漱口,食物残渣在 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侵蚀牙齿使牙齿脱钙、软化,进而慢慢 形成空洞,也就是龋齿。据统计,我国儿童的乳牙龋齿患病率为80% 至90%,恒牙患病率为40%。 据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韩永成医师介绍,预防龋齿的方法 主要有三点:1、使用含氟牙膏。北京地区生活用水中含氟量较低,所 以选择含氟牙膏是个不错的补充。这种牙膏能够使牙齿更加坚固、抗酸,能够抑制细菌,还能增加牙齿再矿化水平。 经过科学论证,长期使用含氟牙膏对身体没有任何不利因素,是 一种安全的护牙方法。2、窝沟封闭方法。实际上这是防止龋齿的方法。每个人的后牙(磨牙)咬合面上总有一些深浅不一的沟,那就是窝沟。窝沟封闭是在这些容易生长龋齿的地方提前填满高分子树脂,隔绝外 来的致龋因素。在孩子的磨牙新萌出的一年之内实行窝沟封闭效果。 韩医生建议,家长能够带孩子到口腔医院的预防科实行窝沟封闭。3、 早期填充。发现了浅龋后应该尽快到医院实行充填治疗。

预防春季传染病活动方案资料

预防春季传染病活动 方案

2014年庵上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活动方案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学生是易感人群,极易被传染病感染并造成流行。为了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保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庵上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市、镇有关文件精神,以科学的观点,人本的意识,和谐的主题为中心,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和应急机制,切实做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实施措施 (一)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学宝 副组长:孟凡辉 成员:张喜萍教导主任、马凤香总辅导员、李爱军、殷新泉、李长胜、各班主任 (二)完善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建全传染病报告网络。 班主任、任课教师在晨检、午检中发现病例,应立即报告校主管领导,采取相应措施。学校疫情报告员向区疾控中心和教育局主管部门通报。 (三)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1.各班要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疫情统计报告,于晨检、午检后1小时内,统计出勤情况,严格筛查学生缺课原因,追查病因,并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病例。目前尤其对于水痘、腮腺炎、麻疹、风疹、流脑、手足口病的学生尤为关注。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进班,班主任教师首先要仔细观察学生精神状态,发现萎靡、发热和皮肤异常情况的学生及时通知领导小组进行筛查。 2.实行传染病快速报告制度 (1)同班级一天内发病3例或连续3天内多例(5例以上)学生患病,并伴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要在24小时内报告。 (2)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立即报告。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要在24小时内报告。 (4)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小时内报告。 (5)发现甲类或甲、乙、丙类传染病暴发出现,1-2小时内必须报告。

最新幼儿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1 幼儿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2 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3 边。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4 1.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 5 2.幼儿上呼吸道功能不健全,特别容易受到侵害。 6 3.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正常情况下,咽部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寄7 生,当突然受凉、抵抗力低下时,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细菌的侵害,引起炎症。8 4.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 9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0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 11 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12 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13 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14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15 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16 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17 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18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19 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20 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21 风一吹就易感冒。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 22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23 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24 5.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25 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26 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必须去人多的地方,必要时可以戴口罩。不

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

小学生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天万物复苏,不知小草、小动物们活跃起来了,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所以春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近期正值季节交替,天气多变,流感、猩红热、水痘等疾病极易在此时传播。小学生的抵抗力比较弱,容易被传染。一旦被传染,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学习成绩。 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在天气多变的时候,告知他们该注意哪些事项才能避免生病,让他们能健康开心的参与到学校生活中来。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生应该怎么办 1.主动学习传染病预防知识; 2.养成良好的群体卫生习惯,保持教室、宿舍多通风换气;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毛巾,勤晒衣被,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 4.发现有可疑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及时向老师报告。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生教室应该怎么办 教室应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和新鲜。如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应请当地疾病控制机构进行专业消毒处理。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厕所应该怎么处理 学校厕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注意每天及时清扫,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 ◆学生春季易患哪些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中小学生容易患以下疾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炎、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等。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而传播。 ◆为什么春季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原因有: 1、春季气候变暖,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 2、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 3、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疾病容易相互传染; 4、封闭的教室,空气流通不畅,疾病容易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1、如果班上有学生患呼吸道传染病,要尽快进行治疗和隔离,其他同学尽量不要与病人接触,或去病人家中串门; 2、保持教室和家庭环境的空气流畅,少去拥挤、密闭的公共场所;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如流行病期间出门戴口罩);

春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

春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1、春季传染病相关类型与相关知识了解。 2、学会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 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 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 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 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 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 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 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 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

2020年小学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2020年小学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往往有发热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养成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人们也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出现 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当发生传染病时,应 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患病者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麻疹、水痘、流脑等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人感染禽流感的预防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属正 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 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 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 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 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9、H7N2、H7N3等。 冬春季节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高发季节,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有助于预防人感染禽流感哦~ 尽量避免去活禽市场或摊档,不购买活禽、不自行宰杀活禽;要 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 如在野外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不要轻易接触,应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林业)管理部门。 注意饮食卫生,禽肉、禽蛋等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 注意厨房卫生,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一)勤洗手:接触禽鸟或其粪便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睛、口鼻。 (二)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小学生传染病防控知识

小学生传染病防控知识 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一些病毒性传染病也随之而来,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一旦出现传染病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传染病的暴发,会给学校的工作以及同学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传染病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有所了解。 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有通过呼吸的传播的,有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有通过血液传播的,还有通过动物、昆虫传播的。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肺结核、病毒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当传染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喷射出含有病菌的飞沫,这些飞沫里含有大量的病菌,这些飞沫被健康人吸入呼吸道,当免疫力(抵抗力)低下时,就会造成感染。健康人如果直接使用了病人用过的餐具、水杯或吃了病人剩下的食物,都有受到感染的可能。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甲肝、细菌性痢疾。(蛔虫病)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比如喝生水、吃不干净的食物、吃东西前不洗手等。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的,患者的唾液、粪便污染的手、用过毛巾、水杯、餐具、床上用品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造成流行。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7至10天可以自行痊愈。此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短时间内的大面积传播。手足口的十五字预防方针: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纸巾不随地乱扔。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共用餐具、水杯。 5、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6、多做室外活动,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7、传染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8、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及时送诊,让患儿居家休息,避免疾病扩散。 9、为学生提供做够的水龙头和洗手液等洗手设施,解决学生洗手问题。 10、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进行消毒。用500MG /L的84消毒液进行地面及桌椅的消毒。 甲肝、乙肝,进行疫苗接种!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案[1]

预防春季传染病,健康伴我行 学习目标: 1、了解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了解春季预防传染病的途径。 学习活动: 一、讨论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 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学校,幼儿园冬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随着天气转暖和气温上升,感染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和肠道疾病的儿童患者明显增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呢。 冬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手足口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等。 这些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飞沫等)传播的。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 2、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4、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5,风疹风疹(此病多见于1—5岁儿童),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1、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5、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二、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三、常见预防措施 ①加强体育锻炼,保证休息,提高抗病能力。 ②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例如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③传染病患者要进行隔离直至病情痊愈为止。 ④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⑤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⑥易感人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⑦药物预防,出现病情时应早诊断早治疗,不贻误病情。

四、正确的洗手方法: 1.打开水龙头,使双手充分淋湿,至手腕以上。 2.取适量的洗手液或肥皂。 3.搓揉双手,至起泡沫。 4.手心、手背、指缝间都要搓揉,要洗至手腕以上。 5.要特别注意指甲缝隙处和粗皮肤纹的地方。 6.整个搓揉的过程,至少要有二十秒或以上。 7.再次打开水龙头,让水从手腕到指尖,从上到下地冲洗,以免脏水再次污染双手。 8.用水冲洗水龙头开关,再关掉水龙头。 9.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可以的话,也可用风干机风干。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 流感与普通感有着区别。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亡。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预防措施有: ①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②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消毒。 ③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④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 春天来了,气温在逐渐回升当中,万物复苏,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同时也是各种细菌和病毒活动繁殖最旺盛的时期,春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等。这些传染病大多数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容易传播开来,为了师生们能健康的工作和学习,我们有必要对这些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三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三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三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

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成人感染症状加重。 3、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瘙痒。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4、风疹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

小学生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65264

学生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大家都知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因此细菌、病毒也不例外,它们加速繁殖,再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也使春天成为了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对小学生来说,春天容易患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但是,同学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害怕,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做到下面几点,这些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 1、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跑步、打球等,只有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2、我们的教室、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 3、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4、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不能偏食,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 7、家里的生活用品、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 8、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为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 9、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接种以后,可以起到有效的

预防作用。 学生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大家都知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因此细菌、病毒也不例外,它们加速繁殖,再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也使春天成为了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对小学生来说,春天容易患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但是,同学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害怕,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做到下面几点,这些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 1、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跑步、打球等,只有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2、我们的教室、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 3、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4、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不能偏食,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 7、家里的生活用品、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 8、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为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 9、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接种以后,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