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论文

城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论文

城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论文
城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论文

一、问题的叙述

2010年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刚刚过去,一场五十年或百年一遇的旱灾正在袭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截止到五月三十一日,仅湖北省受灾人数就超过一千万人,长江中下游的洪湖、洞庭湖、鄱阳湖正在集体饱受史无前例的浩劫,其中的生物链也正在经受毁灭性的打击。接连不断的旱情进一步加剧了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本来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据国务院权威部门的消息:我国655个城市中近400个缺水,近200个严重缺水。以北京市为例,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 /30。北京的用水总量和水资源存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缺口,北京已沦为全世界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大都市之一。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在内的重要举措来缓解首都水资源的短缺,相信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是,由于全球气候的恶化以及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必将长期存在。因此如何有效保护水资源,降低水资源风险就成为了一个长期的甚至永恒的话题,这既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请你根据附表中给出的北京市水资源数据,利用包括《北京统计年鉴》在内的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料,借助合法获取的一切信息,讨论下列问题:

1.以北京市水资源资料为例,分析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因子,并对这些风险因子进行重要性

分析;

2.建立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

3.从用水量、用水结构、水资源存量几个方面对北京市未来五年水资源进行预测;

4.给有关部门提交一份研究报告,至少从水资源短缺成因、水资源风险控制以及水资源保

护几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二、风险因子分析

根据附表可知,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均是影响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风险因子。随着近些年北京地区食品饮料产业、炼钢产业、电力煤气供水业的急剧发展和增加,工业用水量也在增加,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风险。

而根据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北京市在1979至2000年中,用水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农业用水从总体趋势来由1979年的56.34%小幅度上升至1983年的66.44%,又逐渐减少至2000年的40.82%;工业用水在小幅度增长至54.24%又逐渐下降至26.04%,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他用水由1979年的10.18%上升至2000年的33.14%,而水资源总量在此过程中基本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之中。因此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及生活质

量的改善,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他用水已逐渐成为水资源短缺的重大风险因子之一。

综上所述,可知影响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因子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

三、问题的假设与模型的建立

(1)建立风险因子论域U={U1,U2,U3,……,U n}

(2)建立评语论域V={V1,V2,V3,……,V n}

(3)以U与V为模型,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

设函数……

(插入计算过程……我不知道你的综合评价具体是评价什么。。。。。)

四、预测

……

从用水量、用水结构、水资源存量几个方面对北京未来5年水资源进行预测。。。

依然还得你来。。我基本没看懂你的计算过程。。。

五、研究报告

关于北京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研究报告

水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目前北京市的水资源短缺现状,针对农业用水,工业污水,生活用水三方面进行主要情况报告。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成为茫茫宇宙中唯一的生命绿洲。水也被喻为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也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一切。如果我们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那么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眼泪!

我们简单的从农业用水,工业污染,生活用水三方面来作出合理建议。

首先从农业用水方面来分析: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农业方面就会更加废水,所以从农业方面来考虑节水意识就更为重要了。

(1)要建设北京城市间的输水工程,用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2)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四个环节。

(3)化农作物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农产品出口。

(4)把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5)强化废水再利用。

其次从工业污染方面来分析:

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水质存在较大差异,且含有毒性,因此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也有别于生活污水。

(一)、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在交联聚合物结构中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酸、碱溶液及各种有机溶剂,结构上属于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多孔性固体高分子物质。

1、处理含汞废水。含汞废水是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离子交换树脂法适用于处理浓度低而排放量大、含有毒金属的废水。配合硫化钠明矾化学凝聚沉淀法作为二级处理对低浓度含汞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汞废水有以下特点:m用树脂交换法除汞作为化学法的二级处理系统,能保证达到排放标准,且能实现封闭循环、连续稳定的运行,排放的废水可作为冷却水加以回用;bJ提高了生产能力,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节约了治理费用:c.应用树脂交换法还能对废水起到脱色作用,处理的水清晰透明。失效后的树脂不再回收,作为汞废渣回收汞肪止了二次污染。因此,应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低浓度含汞废水,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处理含铜废水。工业排放废水如有色冶

炼、电镀、化工、印染等行业的废水中常含有铜。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有效地除去废水中的

cu 以达到高度净化,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

3、处理含钼废水。20世纪6O年代末期就

有关于采用离子交换法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钼的

报导。迄今为止,离子交换法仍然是治理含钼废

水的最主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1×7强碱阴

离子树脂吸附钼的过程是一个离子交换过程,吸

附在树脂上的钼占有树脂的交换基团。当含钼溶

液的pH>6.1时,钼在溶液中主要以MoO4广泛

存在,并与氯型树脂进行交换,当pH<3.5时,钼主

要以Mo8026和更高聚合度的聚钼酸盐离子存

在,并与树脂进行交换。即使是高价钼酸聚合物,

在pH<3的条件下,树脂吸附钼的量和速度都大

大降低。

4、其它。除上述之外,离子交换树脂还在

含锌、含铀、含镉废水等含有重金属离子废水分

离和提纯金属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离子交换树

脂法处理废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已有

不少经验可以借鉴。正如一项有用的治理技术总

存在其适用范围,离子交换法也有不足,如一次性

投资高,操作要求及管严格,有的还存在生问

题、树脂的【fl毒和老化问题等。但有的问题已有

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也是可以做到的。充分发

挥离子交换法的回收功能,不仅能护环境.而且在经济效益方面极有优势。因此,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加以重视。

2反渗透水处理技术

从1953年提出用反渗透技术淡化海水,到20世纪60年代的商业化运营,时至今日经过50

多年的发展,反渗透水处理技术成功地运用于许多领域。从反渗透技术最初只用于海水淡化来逐步扩大到苦成水淡化、食品加工、医药卫生、饮料净化、超纯水制备等方面,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膜分离技术作为新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方法,与传统分离操作洳蒸发、萃取、沉淀、混凝和等组成。离子交换树脂等)相比较,过程中大多无相变化,可以在常温下操作,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投资小等特| 。膜分离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

领域,形成了新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包含微滤 (M 、超滤(U 、渗析、电渗析 D)、纳滤(N 和反渗透fRo)等。反渗透技术是2O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该技术是从海水、苦咸水淡化而发展起来的,通常称为“淡化技术”。由于反渗透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耗电低等优点,因此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目前反渗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水苦咸

水淡化,纯水、超纯水制备,化工分离、浓缩、提纯等领域。工程遍布电力、电子、化工、轻工、煤炭、

环保、医药、食品等行业。在美国,反渗透法曾作

为生活污水是一种深度处理方法而进行研究。过

去深度处理一般是将污水的二级处理的排水(活

性污泥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再进行混凝、过滤、活性炭吸附处理等,但对除盐过程却一直未予考气。

虑。目前由于全球性水源紧张,各国都在大力推

行节约用水,在大型工业城市,将城市污水处理

后再回用于工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或将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大型建筑物、家庭洗刷的用

水、灌溉及绿化用水,即“中水”来源。以往的除盐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树法和电渗析法,但这些方法不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及不溶性杂质,把反渗

透法作为弥补这一不足的一种方法,并进行研究。流道无规律可循,对生物反应过程中流体的

反渗透技术于2O世纪8O年代初在我国得控制到应用,首先用于电子工业超纯水及饮料业用水

的制备,而后用于电厂用水处理,20世纪9O年

代起在饮用水处理方面获得普及。反渗透技术在

我国工业水处理方面应用得比较多。最初反渗透是以脱盐为目的开发的,对膜的要求也只是为分、

离无机盐和水,随着反渗透用途的扩大,目前已

达到根据用途对膜的构造进行设计的阶段。目前将传统的中压膜改为低压膜或超低压膜的动向,

非常活跃。反渗透工程应用的另~个发展方向是

反渗透膜组器与超滤、微滤、纳滤、EDI等组器的有机地组合应用,充分发挥各种膜分离技术的特

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达到浓缩、__

最后从生活用水方面分析:

认识节约用水在可持续发展中有很大的意义,节水有两大功能,一个是保护了水资源的量和质,一个是减少废污水的排放,降低环境成本,所以节水有一箭双雕的功能。

生活中很多小事都能体现节水意识,市政府应该从根本上来改变居民的节水意识,让他们真正了解到节水的重要性,能从生活中开始自觉节约用水,这才是最重要的。如下一些简单的生活节水小方案:

1.洗手间:洗漱时应缩短用水时间,用完后立即关闭用水器具;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定得太高。

2.洗澡: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尽可能先从头到脚冲洗一遍,然后全身涂香皂冲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和洗脚;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

3.厕所:发现漏水器具应及时修理;垃圾不论大小,都应从垃圾道清除,而不应从便池用水冲掉。如果厕所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

4.洗衣: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太高;手洗应先用洗衣粉泡15分钟左右再用手揉搓,漂洗时不要开大水龙头冲,应用一盆水仔细漂洗。

一水多用: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养鱼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

5.收集废水: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后的废水冲厕所;

6.洗餐具:最好先用纸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用热水洗一遍,最后才用较多的温水或冷水冲洗干净;

7.生活习惯:刷牙、取洗手液、抹肥皂时要及时关掉水龙头;不要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洗水果应先削皮后清洗;正在用水时,如需开门、接电话等应及时关水龙头。

2011年6月14日星期二

六、参考文献

这个也是你比较清楚吧。。

[1] 黄明聪,解建仓,阮本清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及其应用[J].水利学报,2007,33(3):255-259.

[2] 阮本清,韩宇平,王浩等,水资源短缺的模糊综合评价[J].水利学报,2005,36(8):906-912.

[3] 阮本清,韩宇平,解建仓,水资源系统风险评估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3,19(1):41-45

[4]黄强,苗隆德,王增发.水库调度中的风险分析及决策方法[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9,15(4):6-10.

[5] 周春玲,浅谈几种工业污水处理方法,黑龙江科技信息报。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论文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用水量的增加,我国水资源日益匮乏。合理使用水资源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力度,将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产生极大影响。针对我国水资源匮乏的严峻现状,本文对如何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提高我国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节约优先,高效利用,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现状;节约;可持续利用 1水资源的特点[1] 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球上的水,包括咸水和淡水、液态水和气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等,与通常意义上的水概念等同。狭义的水资源,仅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并能逐年恢复的淡水的总称[2]。从法律层面来讲,作为研究对象的水资源则属于狭义的范畴。水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1) 水资源本身具有不可替代性。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水对地球而言,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突发情况下,人没有食物可以维持生存七天,但没有水,存活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所以不难看出,水对于一切生物来说,是其他资源所不可替代的。 ( 2) 水资源本身具有不断更新性。水资源与其他的矿藏资源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不断地被更新补充,只要我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可以实现永久持续利用的。水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水资源可以利用自身的不断更新性,来进行自我恢复。要想和其他可更新资源一样做到永久持续利用,水资源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为它的更新恢复能力是受到自然条件制约的,比如对污染物的自净能 力等。 ( 3) 水资源本身具有广泛性。水资源除了给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命和生活所需之外,还可以被用来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这些用途表现出了它具有功能上的广泛性。( 4) 水资源本身具有公共性。在水资源中,特别是在流域水资源中,它的公共资源属性明显,表现出自然性和整体流动性,比如供应的联合性、使用的分散性、相互依存性等。而水的流动性又决定了它的流域性,在同一流域内,水不会因为地域的行政划分而改变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在同一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上游和下游、左岸和右岸则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流域系统。 2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经济不发达、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由于环境污染,再加上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对落后,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我们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来保护水资源;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们进行

我国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措施探讨学术论文

我国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措施探讨学术论文 基于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应该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放在放在第一位,应建立常态化的机制来引导生产、生活用水,避免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影响一个节约用水,自居保护水环境的氛围。因此,文章对我国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 流经浙江天台县的河流有赭溪、三茅溪、崔岙溪、始丰溪等,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尽管总体水资源相当丰富,但也存在水体会污染的风险,多条河流、湖泊尽管水质达标,但水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有时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1].加强公共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目的是避免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具体举措有:水资源治理的统一规划,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制定水污染综合治理的规划与措施;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同时,要配合城建部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减少污水排放。加大对天台县备用水源地的深度保护。 注重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逐步完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和工艺,尽快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运行流程和出水水质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抓好水环境保护改善工作,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做活水资源综合利用,惠及广大市民。污水的处理应站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高度上,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以进一步提升水质为核心、以建设污

水处理厂为重点来开展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为保护水资源和提升水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2].在开展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应秉承“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规划理念,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切实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推进中水使用工作,促进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充分了解新建污水处理厂环境友好、经济高效、节能降耗、绿色低碳的优势,营造全民关心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水资源匮乏与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凸显我国水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污染防治要统筹兼顾。一要抓紧制定水安全保障的战略,做好用水、管水、治水制度的顶层设计。二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合理保藏、科学有效利用的相关政策措施。三要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强化水资源保护工作。陈竺强调,应认真总结地方政府用水、管水、治水的成功经验,在国家政策顶层设计时予以吸收采纳。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过程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解决好市民的水源问题,更要探索出了许多水污染综合防治的经验[3].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当制定节约用水措施,配套建设相应的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且,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应当有市城市综合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趋势/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 第二章水循环及水资源形成 3、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5、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 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江、河、湖、水库等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水,在洼地形成湖泊或沼泽。固体降水长期积累演化成冰川。 6、地下水运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迟缓的流速/层流与湍流/非稳定、缓变流运动达西定律v=KJ(雷诺数<1-10)谢才公式 第三章水循环量的计算与评价 1、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2、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A.算术平均值法。X=ΣXi/n适用于计算区域内各雨量取样站点分布均匀、且密度较大时;B.泰森多边形法。适用于当流域内的雨量和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为了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就假定流域个点降水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的雨量代表;C.等雨量线法。适用于在较大流域和区域内,如地形起伏,降水量影响显著,且有足够的雨量站时,可用等雨量线法推求区域平均降雨量。(区域降水量资源的计算)W=1000FX,F区域面积,X区域平均降水量 3、地下水地表水资源量如何计算?P50 5、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为什么有重复计算问题? 在分别计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那一部分会都计算到,从而产生了重复计算问题。所以,在进行水资源总量评价时,要去掉重复计算的水资源量部分。 6、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评价? 7、水资源总量评价方法有哪些? 1)按地表水地下水总和:总资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重复量。2)按补给条件:总资源量=地表地下径流净补给+降水的径流补给+水资源地区初始储存量(地下水)。3)简单对比法4)典型年法5)开采试验法 8.典型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水资源论文()

关于生活污水回用典型工艺的初探 摘要:本文通过各国对水资源的一个利用情况,指出污水回用的必要性,并引 出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生物膜法,分别从生物膜的四种膜反应器(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滤池)一一介绍了其构造,反应原理以及其工艺流程,让我们对膜处理工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最后分析了膜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并对本文的介绍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膜处理工艺 1 引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地球上虽然“三分陆地七分水”,水资源总量达14亿立方公里,但海洋咸水占97.2%,淡水仅占2.8%,储量仅3.7亿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蕴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中,人类生产和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淡水仅为105万亿立方米。[1]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污染日益严重,水、旱灾害愈演愈烈,使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并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快,许多国家陷入缺水困境,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然而,水资源开发的多部门性,各部门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政出多门,阻碍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城市污水是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一种潜在水资源。因此,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当前缺水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2 污水再生利用状况及必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遍布于海洋及陆地上。城市污水是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一种潜在水资源。因此,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程度、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1再生水利用现状 早在 1950 年,美国污水研究者俱乐部就利用模型进行了污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1965年将其成果用于加利福尼亚的南塔湖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了28400m3/d。目前,美国城市污水回用量达260×104m3/d,其中62%的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30%用于工业,其余用于城市设施和地下水回灌。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因此污水已经成为该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目前,以色列 100%的生活污水和 72%的城市污水得到了回用。现有200多个污水回用工程,规模最小为 27m3/d,最大为20×104m3/d,处理后的污水42%用于农灌、30%用于地下水回灌,其余用于工业及市政建设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城市污水回用量就达到了0.63×108m3/d。污水再生后用于中水道系统、农田或城市灌溉、河道补给等。[4] 我国的再生水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历了“六五”期间的起步阶段,“七五”到“九五”期间的技术储备和示范工程引导阶段和目前的发展阶段,十五期间,在

[应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期末论文

[应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期末论文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期末论文 ——西渠污水处理 (一)、现状介绍: 青山湖位于南昌市城区东北角,东接南昌大学,南临江西省广播电视中心,西靠京九铁路线,北依赣江,原为赣江一个河汉,富大有堤(城防堤)修筑以后成为独立内湖,现为城区最大湖泊,北宽南窄,为典型的牛扼湖(弓型),南北长近3.6公里,东西长近1.5至2公里,水域面积4600亩,陆地面积2000亩。因“山清水秀”而得名,晋代道教祖师许旌阳先生(许真君)数度钟情于青山湖,曾经在湖东、湖西先后兴建丹霞观、龙泉寺、郭王庙等道教胜地。然而青山湖一直以排污、调蓄为主要作用,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多,城乡建设用地增大,污水直接排入青山湖,致使青山湖水质遭受严重污染,湖水水体在V类水域水质标准以下,常年臭气熏人,湖床平均积淤近70公分,环绕青山湖的东、西明渠,常年污水流淌,严重影响青山湖周边环境。市民称青山湖为污水湖、臭水湖,称城南排渍道为“龙须沟” 2001年10月起,南昌市委、市政府作出对青山湖进行综合整治的重大决定,把青山湖综合整治工程列为建设花园城市的标志工程、为民造福的“民心工程”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工程”。实施清淤护坡、截污引水、美化亮化三大工程。2003年市里专门成立排水规划领导小组,按照“提高标准、超前建设、雨污分流、就近排放、分区治理、合理调蓄、分流调剂、联网运行、增设出口、加泵强排、适当沉淀、管养并重”的原则,制定了实施方案。这些方案主要是结合城市景观建设,着力改造排水总干渠;解决老城区积水问题,提高城市五大排水主干管排水能力;结合老城区原有排水设施的整治,着力提升排水功能;围绕雨污水的提升,加快建设一批雨污水提升泵站工程;提高排水总出口过水能力的青山湖总出口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试卷A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 1. 广义水资源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2.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是在河心设置_____________,从河心取水的构筑物。 3. 凿井过程中,向井内灌注泥浆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冷却钻头。 4.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缆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牵引设备及安全装置 组成。 6. 海水取水构筑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7. 地下水源卫生防护时,在单井或井群_____________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 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毒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等。 8. 井群干扰的两种情况是指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计10分) 1. 管井过滤器的适宜长度不宜超过_____________米。 (A)20 (B)25 (C) 30 (D)35 2.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管冲洗时,在洪水位时利用____________冲洗,枯水位利 用_________冲洗。 (A)正向,正向(B)正向,反向(C)反向,正向(D)反向,反向3. 对含沙量比较高的河流,采用斗槽式取水构筑物时,斗槽形式不可采用___________。(A)顺流式(B)逆流式(C)双向式(D)侧坝进水逆流式 4. 对于埋藏深度小于2m,厚度小于6m的含水层地下水,宜采用___________。 (A)大口井(B)辐射井(C)复合井(D)渗渠 5. 某城镇设计用水量1200m3/d,采用管井取地下水,已知每个管井出水量100 m3/d, 备用井数为10%-15%,设计最少的管井数为___________。 (A)12 (B)13 (C)11 (D)14 三、问答(共计55分) 1.湖泊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应注意什么?( 6分)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总结材料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Urban technological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姓名:唯薇 学号:13252208 年级专业:13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指导老师:孟靖华

第一章绪论 1、水资源的概念: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1.水资源的特性:a资源的循环性。水资源与其他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具有的流动性,它是在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循环性;b 储量有有限性。水资源处在不断的消耗和补充过程中,具有恢复性强的特征,但世界上全球淡水资源的储量是十分有限的,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8%;c时空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水资源的又一特性,我国总体为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陆少,山区多,平原少;在同一地区中,不同时间分步差异性很大,一般夏多冬少。d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被人类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生产e利害两重性。水资源即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生存。 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水圈全部的水体总储量1 3.86×108km3.人类可利用的水只有0.1*108km3,占淡水总量的30.4%,主要分布在600m深度以的含水层,湖泊、河流、土壤中。3.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周而复始,不停的运行着,通常把自然水的这种运动成为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4.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根据其循环途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小循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5参与全球动态平衡的循环水量为0.0057*108km3,仅占全球水储量的0.049%。 6.更替周期: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的时间,T=Q(t)/q(t)——(Q(t)某一时刻水体储存的水量,q(t)单位时间水体中参与循环的水量) 7.水量平衡:地球上任意区域在一定时间,进入的水量与输出之差等于该区域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8.全球水量平衡方程:E=P,冀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E等于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P.对于闭合流域:P=R+E(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径流量,年蒸发量) 9.流域: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区域 分水线:当地向两侧倾斜,使降水分别汇集到两条不同的河流中心,这一地形上的脊线起分水的作用,即为分水线。 10全球水资源的利用量总体上为0.324*104km3,其中69%用于农业,23%用于工业,8%用于居民生活。 11.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为1788k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我国水主要分为两大类:地下水,地表水。我国水资源特征主要表现为时空变化大,分布极不均匀。.我国地下水资源总的分布特点是南方高于北方,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2全国总用水量为556.6km3,农业用水392.0km3(70.4%),工业用水112.1km3(20.2%),生活用水52.5km3(9.4%) 13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速度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开采过量,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修订稿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 护论文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 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57.06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由于地面下沉的危害性是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其灾害不像洪水暴发来得急促,也不像沙漠化那样一目了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一旦地面下沉到与海平面近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那将是比黄河、长江的洪涝灾害,比草原沙漠化的灾害更为严重。 城市废水污水排放总量增大,而污水处理能力则严重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河道水系严重破坏,河水的自然流动速率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顺,九龙治水导致水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诚然,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苏州水资源状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要积极努力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洪水以出路,这一思路,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还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制度,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做好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是保障饮水安全。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1/3。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论文

中国水资源危机 经过一学期的《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概论》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有益的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在杜英君老师的细心讲解下,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当前我国水资源存在的几点问题,并在课下细心地查阅有关水资源现状的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出了五点解决办法。下面就谈一下我国的水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办法。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但当我们沉浸于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时,却也开始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果。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其中以水资源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也最为直观。事实上水危机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从四面八方开始蔓延。清茶一杯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但在甘肃省的很多地区,能喝上一杯干净的水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很多人因为水源干涸而不得背井离乡。华北地区的打井高潮时,每年打井在三百万眼以上,而如今,这些井已经无水可取。在衡水市,以前打井只需要100多米便可,如今须打300多米才可见水,取水工具最初是离心泵,后来是工业泵,现在必须用深潜水泵才能抽出水来,水源的干涸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但昆明市每天有约25万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滇池,导致滇池生态承载能力越来越弱。我国的东南地区是著名的水乡,随着经济发展,污染十分严重,已成为缺水地区。黄河源头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因缺水要搬迁了;世界第四大淡水湖的咸海已消失了一半;淮河因污染导致岸边所有河蟹养殖户破产;在长江,人们花费巨资,只为寻找白鳍豚;“太湖美”、“汾河清”已是曾经的景色。水资源危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制约了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我国水资源现状和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均目前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约为日本的1/2,美国1/4,俄罗斯的1/12。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调查等方式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水被污染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明确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节约用水及防止水污染;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工具 [创设学习情景] 在充满神奇变化的物质世界里,水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引入新课] 既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过渡]首先看看我们目前水资源是一个什么现状。 [投影资料] 地球上水的总量估计有1.39×1018m3,其中有96.5%是海水,2.15%是冰山和冰川,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有水总量的0.65%左右。土壤和地下岩石中也含有水,大气中存在着大量水蒸气和云。在动植物机体中也饱含着水分,大多数细胞原生质中含水分约80%。如人的

体重有2/3是水分,鱼体含水70%~80%,黄瓜的重量中水分竟占95%。 [讲解]水在地球上以海洋、湖泊、河流等形式存在。另外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也是水存在的主要形式,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思考: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湖泊还是河流? 介绍 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化学元素有80多种。请看表格。 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 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

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57.06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由于地面下沉的危害性是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其灾害不像洪水暴发来得急促,也不像沙漠化那样一目了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一旦地面下沉到与海平面近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那将是比黄河、长江的洪涝灾害,比草原沙漠化的灾害更为严重。 城市废水污水排放总量增大,而污水处理能力则严重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河道水系严重破坏,河水的自然流动速率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顺,九龙治水导致水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诚然,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苏州水资源状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要积极努力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 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 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 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 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 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 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 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 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 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5.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 方法一:算术平均值法。X=1/nΣX i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总结知识分享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总 结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Urban technological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姓名:陈唯薇 学号: 13252208 年级专业:13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指导老师:孟靖华

第一章绪论 1、水资源的概念: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1.水资源的特性:a资源的循环性。水资源与其他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具有的流动性,它是在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循环性;b 储量有有限性。水资源处在不断的消耗和补充过程中,具有恢复性强的特征,但世界上全球淡水资源的储量是十分有限的,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8%;c时空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水资源的又一特性,我国总体为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内陆少,山区多,平原少;在同一地区中,不同时间分步差异性很大,一般夏多冬少。d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被人类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生产e利害两重性。水资源即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生存。 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水圈内全部的水体总储量1 3.86×108km3.人类可利用的水只有0.1*108km3,占淡水总量的30.4%,主要分布在600m深度以内的含水层,湖泊、河流、土壤中。 3.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周而复始,不停的运行着,通常把自然水的这种运动成为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4.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根据其循环途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小循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5参与全球动态平衡的循环水量为0.0057*108km3,仅占全球水储量的0.049%。 6.更替周期: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的时间, T=Q(t)/q(t)——(Q(t)某一时刻水体储存的水量,q(t)单位时间内水体中参与循环的水量) 7.水量平衡:地球上任意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8.全球水量平衡方程:E=P,冀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E等于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P.对于闭合流域:P=R+E(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径流量,年蒸发量) 9.流域: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区域 分水线:当地向两侧倾斜,使降水分别汇集到两条不同的河流中心,这一地形上的脊线起分水的作用,即为分水线。 10全球水资源的利用量总体上为0.324*104km3,其中69%用于农业,23%用于工业,8%用于居民生活。 11.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为1788k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我国水主要分为两大类:地下水,地表水。我国水资源特征主要表现为时空变化大,分布极不均匀。.我国地下水资源总的分布特点是南方高于北方,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关于水资源论文保护水资源论文

关于水资源论文保护水资源论文 浅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摘要]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人就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谈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生活或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又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2/3,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每天每人至少需要2-3L 水。同时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但是当今世界,水资源不足和污染构成的水源危机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尤其做为西北内陆地区的宁夏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首先,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

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属于国家所用,因此,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作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水利工程进行环境评价。我国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即进行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报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表。另外,一些采矿行业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如煤炭开采中每采一吨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采煤3亿吨计算,每年仅因采煤损失地下水资源高达2.5亿立方米,并对地下水体地质构造造成极大的破坏。

最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总结

第一章 1简述水资源含义、分类及特征 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按存在形式: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特性:①资源的循环性;②储量的有限性;③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④利用的多样性;⑤利害的两重性。 中国水资源面临哪些主要问题: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 尖锐;地下水开采过量,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统筹规。 第二章 1简述地球上的水循环与其作用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入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变、能量交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水循环的作用:水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水体的更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水源,同时在全球起到热量传递等重要作用。 水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大循环:指水灾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海洋中的水蒸发到大气中以后,一 部分飘移到大陆上空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到地面。降落到地面的水,其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通过江河汇流入海洋;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又以地下径流或泉流的形式慢慢地注入江河或海洋。 小循环: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包括江、河、湖、水库等水面蒸发、潜水蒸发、陆面蒸发及植物蒸腾等)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海洋本身的水循环主要是海洋通过蒸发成水蒸 气而上升,然后再以降水的方式降落到海洋中。 作用:(1)输送热量和调节气候; (2)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 (3)水的不断循环和更新为淡水资源的不断再生提供条件,为人类和生物的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 2 ?简述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一)空间分布特征 (1)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 表现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东南部丰水,西北部属少水、缺水带。 (2)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南方高于北方,地下水丰富程度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时间分布特征 时间分布很不均匀:(1)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持续发生。(2)我国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间相差悬殊。 (3)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 3?简述中国水资源的面临主要问题(五个大点) (1 )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