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度方法

测度方法

测度方法
测度方法

众所周知,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大企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但长期以来,我国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始终不高,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如何推动和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度。这就需要根据当今测度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适合大企业实际情况的测度方法,来提高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准确性,增强测度过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大企业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基础。

一、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是现代创新经济学和创新管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大量的研究成果为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科学分析与决策提供了先进科学的方法手段。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和应用的测度方法达近百种之多,这些测度方法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科技研究和评价分析有着普遍适用性,而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可采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专家测度法,如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基于运筹学理论的测度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等方法;基于数理统计分析的测度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FA);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测度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等方法;基于智能原理的测度方法,如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粗糙度量评价法等方法。

2.测度方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相关领域学科的发展,新的测度理论与方法不断涌现出来并广泛应用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促进了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发展。但是仅仅对原有的测度方法的机理研究已经不能满足评价实践的需要,只有不断追踪新的测度方法,同时对测度对象、外部环境、测度的要求等综合要素有充分认识,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测度工作。目前,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向基于测度方法集的组合评价方向发展。

最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企业创新能力测度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获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经验,采用的方法也各有千秋,但是针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具有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有时候单独某一种或某一类测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创新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就形成了一系列基于多种方法集成的测度方法,如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模糊聚类方法、模糊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多目标决策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等测度系统的观点解决问题,从整体和全局的剖析问题的能力强,综合化程度高,比以往的测度方法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客观性,因此在诸多行业和领域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常用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应用较为成

熟的测度方法,能够较好地考虑和集成综合评价过程中的各种定性和定量信息,但是在应用中仍摆脱不了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评价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认识上的模糊性,这使得评价过程可能带有较大的主观臆断性,从而使结果的可信度下降。

2.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FA)的优点是可以对观测样本进行分类,并根据各因子在样本中所起的作用自动生成(确定)各因子权重,简化实测指标系统,克服了人为确定权数的主观性。但是,由于FA法中因子负荷符号交替使得函数意义不明确,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因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客观发展水平。

3.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 tion,FCE)是建立在模糊数学理论基础之上的,隶属函数和模糊统计方法为定性指标定量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有效集合;相比传统评价方法无法测度模糊因素的缺陷,在面对那些只能用模糊的、非定量的、难以明确定义的实际问题时,FCE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评价中的模糊性;同时,运用FCE法所得的结果为一个向量,这就克服了传统数学方法结果单一性的缺陷,结果包含的信息量丰富。

但是,FCE法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的重复问题,对于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在某些情况下,隶属函数的确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多目标评价模型,要对每一个目标、每一个因素确定隶属度函数,计算较为烦琐。

4.数据包络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以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权数为变量,以最有利于决策单元的角度进行评价,从而避免了确定各指标在优先意义下的权数,而且DEA不必确定输入输出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显式关系,这就排除了许多主观因素,因此具有很强的客观性。

DEA方法模型清楚,但其应用范围限于一类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对象系统的相对有效性的评价。此外,该方法对于有效单元所能给出的信息较少(对于非有效单元,DEA方法能够给出一些有用的管理信息,以指导各单元改进工作方式和提高管理水平),而如何指导这一类单元进一步保持其相对有效地位仍是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5.BP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较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和很好的函数逼近能力,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能很好地反映出对象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能够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从而提高评价可靠性,使评价结果更有效、更客观。

但是神经网络模型要求有一定的学习样本,学习样本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性能,但是,选取合适的学习样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网络的层数和隐含神经元数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但是,目前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指导性原则,在确定层数和隐含层神经元数时,往往会有人为因素,这就会降低BP网络的性能;而BP人工神经网络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在学习训练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这必然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已经有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法,但取得的效益还不是很明显。

三、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的选择确定

相比中小企业而言,大企业无论在资金总量、研发能力,还是在人才引进、设备先进程度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而且由于大企业对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控制和协调作用。大企业在数量规模上的特性,决定了其内部构成系统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大企业与外部各种环境联系的密切性。因此,在确定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时,就需要考虑这些复杂的内外部联系,从而才能得到客观、合理的测度结果。

在综合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因子分析法(FA)、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法等几种主要且常用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大企业自主创新的特征及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我们选取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Multi-Hierarch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MHFCE)来进行测度。

选取MHFCE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MHFCE法不仅体现了目前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也适合于反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各种模糊关系,有利于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复杂事物,因此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好地解决系统中定性和定量多指标的综合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是大企业内部和外部复杂关系的集合,其中一部分因素是具有模糊性的,特别是在进行定性分析时,由于主观的原因人们对某些因素的褒贬程度不尽相同,很难直接用统计学的方法确定这些因素的具体评价值。所以,在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中,对模糊信息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和综合测度尤为重要,MHFCE法就显得特别合适。

2.MHFCE法是从层次性的角度去分析企业内部各种复杂要素的状况,相对于其它测度方法能够更客观地描述被评价对象。同时应用AHP法能够准确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在通过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来确定权数时,如果把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看作是一个整体,当体系中包含的指标较多时,必然使某些指标的权重过小,指标之间的重要差异程度不易体现出来,不利于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情况。如果分开层次,每个层次的指标较少,指标的重要程度也比较容易确定。因而,对于越是复杂且结构层次越多的事物,应用MHFCE法的效果就越理想。

与中小企业的较小的规模不同,大企业自身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分支联系,其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从大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运行能力和外部支持能力两个大层次,递阶细分到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创建能力、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以及税收、法律、市场、文化的支持能力多个层次,进而划分为各个评价指标。因此,对于这种多层次结构的指标赋权,MHFCE法中的AHP部分就非常适合,同时由于AHP的成熟应用,也使评价过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由于大企业内部构成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对于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就不能像测度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那样,只是停留在某一方面的结果或是仅仅得出一个分数就加以测度,而需要对其各个方面都进行全面的分析。MHFCE法的最后计算阶段是运用FCE法的理论,因此计算结果本身是一个向量,而不像其它测度方法计算出的结果是一个单值,并且这个向量是一个模糊子集,能够比较准确地刻画大企业系统本身的模糊状况,其最终的评价结果在信息的质上和量上都具有合理性。此外,MHFCE计算出评价结果的模糊向量的单点值,还可以

计算出隶属于某个等级的隶属程度,这些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的评价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

4.MHFCE法本身的适用性很强,可以弥补其它测度方法的不足。MHFCE法既可以应用于主观指标的评价,也可以应用于客观指标的综合评价。由于客观实际中大量存在着主客观指标中间过渡状态,所以MHFCE法的应用性很广,特别是在主观指标较多的评价中,MHFCE法可以发挥其独特作用。

四、结论

MHFCE法体现了目前企业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的发展趋势,能够从层次性的角度去分析企业内部各种复杂要素的状况,可以较好地解决系统中定性和定量多指标的综合问题,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但是,应该考虑到MHFCE法的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首先,其中的模糊评价过程本身不能解决测度指标间的相关性而造成的测度信息重复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在进行指标筛选时,要特别慎重,以保证测度结果的正确;其次,在测度过程中,指标权重具有很大的人为主观性作用,解决方法是在确定指标权重时,要很好地把握测度指标的信息量。

由于对于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相关测度指标的筛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此外,对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的实证分析,也要进行大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Greco S,Matarazzo B,Slowingski R. Rough sers methodology fou sorting problems in presence of multip le attributes

and crteria[J].European Journal of Oerational Research,2002,7(6):247-259.

2.Jeffrey L. Furman,Michael E. Porter ,Scott Stern.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J].Research Polic y ,2002,31:899-93

3.

3.Wolfgang Kell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J].Journal of Economic Li terature,2004,24:752-782.

4.吴贵生。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几种测度方法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7)

5.任苹,李楠。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沈阳大学学报,2005(12)

6.张凌,傅毓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方法的比较[J].经济师,2005(7)

7.李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8.陈明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D],2005(12)

波浪理论及其计算原理

第七章波浪理论及其计算原理 在自然界中,常可以观察到水面上各式各样的波动,这就是常讲的波浪运动。波浪是海洋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是岸滩演变、海港和海岸工程最重要的动力因素和作用力。引起海洋波动的原因很多,诸如风、大气压力变化、天体的引力、海洋中不同水层的密度差和海底的地震等。大多数波浪是海面受风吹动引起的,习惯上把这种波浪称为“风浪”或“海浪”。风浪的大小取决于风速、风时和风区的太小。迄今海面上观测到的最大风浪高达34m。海浪造成海洋结构的疲劳破坏,也影响船舶的航行和停泊的安全。波浪的动力作用也常引起近岸浅水地带的水底泥沙运动,致使岸滩崩塌,建筑物前水底发生淘刷,港口和航道发生淤积,水深减小,影响船舶的通航和停泊。为了海洋结构物、驾驶船舶和船舶停靠码头的安全,必须对波浪理论有所了解。 当风平息后或风浪移动到风区以外时,受惯性力和重力的作用,水面继续保持波动,这时的波动属于自由波,这种波浪称为“涌浪”或“余波”。涌浪在深水传播过程中,由于水体内部的摩擦作用和波面与空气的摩擦等会损失掉一部分能量,主要能量则是在进人浅水区后受底部摩阻作用以及破碎时紊动作用所消耗掉。 为了研究波浪的特性,对所生成的波浪或传播中的波浪加以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讲,平衡水面因受外力干扰而变成不平衡状态,但表面张力、重力等作用力则使不平衡状态又趋于平衡,但由于惯性的作用,这种平衡始终难以达到,于是,水体的自由表面出现周期性的有规律的起伏波动,而波动部位的水质点则作周期性的往复振荡运动,这就是波浪的特性。 波浪可按所受外界的干扰不同进行分类。 由风力引起的波浪叫风成波。 由太阳、月亮以及其它天体引力引起的波浪叫潮汐波。 由水底地震引起的波浪叫地震水波 由船舶航行引起的波浪叫船行波。 其中对海洋结构安全影响最大的是风成波。 风成波是在水表面上的波动,也称表面波。风是产生波动的外界因素,而波动的内在因素是重力。因此,从受力来看,风成波称为重力波。 视波浪的形式及运动的情况,波浪有各种类型。它们可高可低,可长可短。波可以是静止的一一驻波(即两个同样波的相向运动所产生的波),也可以是移动的——推进波(以一定的速度将波形不变地向一个方向传播的波),可以是单独的波,也可以是一个接一个的一系列波所组成的波群。§7-1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

实验七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原理和条件设定方法。 3、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日常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借助于高压输液泵获得相对较高流速的液流以提高分离速度、并采用颗粒极细的高效固定相制成的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分析的一种色谱方法。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若采用非极性固定相,如十八烷基键合相,极性流动相,即构成反相色谱分离系统。反之,则称为正相色谱分离系统。反相色谱系统所使用的流动相成本较低,应用也更为广泛。 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 R= 2[t (R2)-t (R1) ] /1.7*(W 1 +W 2 ) 式中 t (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 (R1) 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 时间; W 1及W 2 为此相邻两峰的半峰宽。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本实验对象为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缩写PAE,常被用作塑料增塑剂。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但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待测物性质见表1。 表1色谱柱测试条件 如果要检测不同条件对谱图分离的影响,可按表1配制几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在不同条件下进行HPLC分离检测。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50ul微量注射器。 2、试剂 甲醇(色谱专用),高纯水 四.实验步骤 1、色谱条件 色谱柱: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8) 柱温:室温 流动相:初始为高纯水:30%,甲醇:70% 检测器:DAD检测器; 检测波长:220nm; 进样体积:100μl定量环,实际注射每次可控制在200μl。 2、待测溶液的配制 首先用甲醇做溶剂配制储备液:邻苯二甲酸二甲酯(0.3880g/L),邻苯二甲酸二乙酯(0.2770g/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3776g/L)。然后各取1mL储备液用水和甲醇(20:80)稀释至10mL,作为待测溶液。 3、色谱测定 (1) 按操作规程开启电脑,开启脱气机、泵、检测器等的电源,启动Agilent 1100在线工作软件,设定操作条件。流量为1.000ml/min。 (2) 待仪器稳定后,开始进样。将进样阀柄置于“LOAD”位置,用微量注射器吸取混合物溶液50ul,注入仪器进样口,顺时针方向扳动进样阀至“INJECT”位置,此时显示屏显示进样标志。 (3) 记下各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峰面积及分离比。 (4) 实验完毕,清洗系统及色谱柱。依次用甲醇-水(60:40)、甲醇-水(70:30)……直到纯甲醇作流动相清洗,每次清洗至基线走稳,至少清洗15min。 五.实验结果

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一 产业集聚度概念和测度方法 产业集中度的概念: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1、 集中度(Concentrion ration of industry ) 行业集中度是用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有关数值(销售额、就业人数、生产额等) 占整个行业的份额来度量。计算公式为: 11n i i n N i i X CR X ===∑∑ 其中n CR 代表X 产业的集聚度,1n i i X =∑代表规模最大几个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 或者生产额、就业人数等,1N i i X =∑代表全部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者生产额、 就业人数等。 优点:计算方法简单,采用最常用的指标,能够形象的反应产业集聚水平。 缺点:一是集聚度的测算季节容易受到n 值选取的影响,二是忽略了规模最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的规模分布情况, 三是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 2、 区位熵(Entropy index ) 所谓熵, 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 ·Haggett )首先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 又称专门化率,用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在产业结构研究中,通常用于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计算公式为: 11E /i i ij n n i i i i q Q q Q === ∑∑ 其中E ij 表示某区域i 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域熵;i q 为某区域部门的有关

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摘要】中国经济快速??长的同时却忽视了民生福利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长的福利效应并没有同步,己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产业经济福利水平,进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才能更好确保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于此情况,本文阐述一下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相关内容。 【关键词】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引言 以往都是以??进GDP增长为核心或标准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次升级,然而产业GDP在??长的同时,我国的民生福祉并没有同步??长,导致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较弱,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的福祉。对产业经济福利进行测度研究,目的是从福利的角度来衡量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益,现下文将会谈谈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一、产业的层次 为适应产业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在进行产业分析时的不 同目的的需要,可将产业划分成若干层次,这就是“产业集

合”的阶段性。具体地说,产业在产业经济学中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即产业组织,现实中的企业关系结构在不同产业中是不相同的。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对该产业的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要实现某一产业的最佳经济效益须使该产业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该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的性质使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压力;其次,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使该企业的单位成本最低。第二层次是以技术和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即产业联系。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关系发生着投入和产出,即中间产品的运动,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规律。第三层次是大致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即产业结构。 二、产业经济福利 (一)产业经济福利内涵于经济福利 产业经济福利本质是经济福利,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产业经济福利是社会总福利中受经济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那一部分,个体的主观感受等内容亦不是产业经济福利研究的内容。 (二)产业经济福利的构成 经济福利是由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共同组成的。个人实

波浪理论及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波浪理论及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近岸的波浪要素往往是多种波浪变形过程的综合结果,因而是十分复杂的。目前对波浪传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分析方法、物理模型实验和现场观测、数学模型。 1、理论分析方法 应用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等)去解决海岸地区各种动力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对海岸泥沙的作用(海岸动力学课本,25页)。由于涉及因素的复杂性,许多问题没有从理论上圆满解决,需要今后进一步去探索研究。 由于波浪的频散性、非线性、随机性和三维性等特性,经典波动理论沿Stokes波型(具有完全频散特性的线性及非线性波)与Boussinesq型非线性长波(具有弱频散性的非线性波)这两种基本途径发展。 对于规则波的研究主要基于无粘性无旋重力表面波控制方程,对具体问题进行假定和简化,建立波浪运动的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如微幅波理论、斯托克斯波理论以及浅水非线性波理论等),推导所研究问题的解析解,也为建立波浪数学模型提供依据。 对于不规则波(随机波)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特征波法和谱方法。特征波法只能反映海浪的外在特征,不能说明其内部结构,海浪谱可以用来描述海浪的内部结构,说明海浪内部的构成及内在关系,谱方法在研究海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阶段对波浪传播的理论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有的波浪理论和波浪方程的描述方法多为欧拉法,着重于对整个波浪场形态的研究,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趋向于综合考虑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进行考虑,如波浪边界水质点的追踪以确定波浪传播的波形[1],使用拉格朗日法描述波浪形态[2],拉格朗日坐标下的波浪方程的解法研究等[3]。在这个方面台湾学者陈阳益的建树颇多。 (2)对已有波浪理论或者波浪传播控制方程进行数学方法上改进,如改善方程的边界条件,加入各种参数等[4] [5]。使原有的理论或方程的适用范围增大,模拟的结果更加精确等。 2、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和现场观测多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处理观测到的数据,以进行分析或者是拟合经验公式。实验室的研究与现场的调研在海岸动力学研究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许多现象本身就要通过实验室或现场的研究来解释,各物理因素间的关系需要通过这些研究来揭示,尤其是海岸泥沙运动方面,关于泥沙运动的关系式大多是经验或半经验的(海岸动力学课本25页:海岸泥沙运动涉及到流体和固体颗粒的两相运动,靠理论分析研究还不能彻底解决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方法验证的目的 ?方法验证的内容 ?方法验证的项目及测定方法

方法验证的目的 目的: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相应检测的要求。 方法验证是实验室针对特定方法的研究过程,通过设计方案,有步骤、系统地收集、处理实验数据,最终形成文件,以证明所用试验方法准确、灵敏、专属并重现。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方法验证的内容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和范围 ?耐用性

准确度 定义: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1. 主成分含量测定 原料药:对照品或方法比对 2. 制剂、中药:标准加样回收 杂质定量 测定:加样回收(n 3 9) 杂质对照品 方法比对 回收率 C-A %=′ B 100% 杂质与主成分的相对含量 A:试验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量 (通常为含量测定量的50%) B: 试验供试品中加入的对照品的量 (通常为±20%) C:试验测定值

精密度 定义: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偏差,相对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 重复性(n 9) 3 2. 中间精密度 3. 重复性 测定:HPLC方法的精密度测试,应从样品制备开始,设计3个浓度, 分别平行制备3份,以测定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或同一样品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分别进样,以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同一份供试品连续进样6次,计算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只能表征进样精密度,不能作为方法精密度。

专属性 定义:在其它成分可能存在下,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1. 鉴别反应 2. 含量测定 杂质测定 测定: 限量检查 空白制剂,模拟复方 加速破坏试样测试 DAD峰纯度检查

(完整版)产业集聚测量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产业集聚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分析认为,E-G指数是测量产业集聚比较适合的方法,但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取性。 关键词:产业集聚测量 一、前言 区域经济理论认为,产业集聚对一个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及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推动产业集聚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制定产业集聚相关政策必须以实证研究为基本前提,而对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测度产业的集聚度水平,因为无论是单纯进行产业集聚的研究还是探讨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它都直接影响到最终研究结论的可信程度。 二、产业集聚常用的测量方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产业集聚测量方法主要有: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集聚指数。 1、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指标,用来衡量某产业规模最大的前几个地区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C代表行业集中度;A i代表产业A中排名第i位区域的产值或者销售额、从业人员等;N代表产业A中的地区数目。上式表明行业集中度等于产业A中规模排名前n位 (n一般取4或8)的区域企业规模之和占产业A 全国总规模的比例。由于IC主要反映行业在几个区域的集中程度,没有涉及到行业的企业数目与行业总规模之间的差异,行业集中系数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以P表示计算的企业占行业企业总数的比例:

那么,行业集中系数 CC可表示为: 行业集中度与集中系数能够形象地反映产业区域集中水平以及行业中企业数量的影响,测算方法便捷直观。 然而,行业集中度指标存在一些缺点:第一,仅说明了产业分布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的情况,而忽略了其余地区 的规模分布情况;第二,不能反映最大几个地区的个别情况;第三,存在选取规模最大的区域数目不同集中度 结果不同的问题。因此,一般较少单独用来测度产业集聚的情况,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辅助指标。 2、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 (HHI)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指标,也可以用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其计算公 式为: 其中A代表产业总规模,A i代表区域i的产业规模,N代表产业中的地区数目。HHI实质上是给产业中每个地区的市场份额赋予一个权重,此权重又以市场份额来代替。HHI的取值范围是[1/N,l],取值越大表示产业地理 集聚程度越高。极端情况下,如果一个产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一个地区,那么该产业的HHI为最大值l; 而如果该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匀分布在N个地区,那么这时HHI为最小值1/N。 赫芬达尔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产业地区集中程度,因为它考虑了地区数目和地区产业规模两个因素 的影响;计算上比较简便,容易理解。但是赫芬达尔指数的不足在于它没有考虑其他产业的空间分布,使得不 同产业之间难以进行比较。此外,这一指数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地域面积差异,因此难以反映产业分布的实际 情况。 3、熵指数 熵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线损理论计算方法

线损理论计算方法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 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波浪理论的计算方法

波浪理论的计算方法 1)第一浪只是推动浪开始 2)第二浪调整不能超过第一波浪起点 比率: 2浪=1浪0.5或0.618 3)第三浪通常是最长波浪,但绝不能是最短(相对1浪和5浪长度) 比率: 3浪=1浪1.618, 2或2.618倍 4)第四浪的调整不能与第一浪重迭(楔形除外) 比率: 4浪=3浪0.382倍。 5)第五浪在少数情况下未能超第三浪终点,即以失败形态告终 比率: 5浪=1浪或5浪=(1浪-3浪)0.382、0.5、0.618倍。 6)A浪比率: A浪=5浪0.5或0.618倍。 7)B浪比率: B浪=A浪0.382、0.5、0.618倍。 8)C浪比率: C浪=A浪1倍或0.618、1.382、1.618倍。 1、波浪理论基础 1) 波浪理论由8浪组成、1、3、5浪影响真正的走势,无论是下跌行情还是上升行情, 都在这三个浪中赚钱; 2) 2、4浪属于逆势发展(回调浪) 3) 6、7、8浪属于修正浪(汇价短期没有创新低或新高) 2、波浪理论相关法则 1) 第3永远不是最短的浪 2) 第4浪不能跌破第2浪的低点,或不能超过第2浪的高点 3) 数浪要点:你看到的任何一浪都是第1浪,第2浪永远和你真正的趋势相反; 4) 数浪规则:看到多少浪就是多少浪,倒回去数浪; 3、相关交易法则 1) 第3浪是最赚钱的一浪,我们应该在1、3、5浪进行交易,避免在2、4浪进场以 及避免在2、4浪的低点或者高点挂单,因为一旦上破或者下坡前期高点或者低点,则会出现发转,具体还要配合RSI和MACD指标进行分析;

4、波浪理论精华部分 1) 波浪理论中最简单的一个循环,或者说最小的一个循环为两浪循环,即上升浪或下跌浪+回调浪 2) 每一波上升浪或下跌浪由5个浪组成,这5浪中有两次2T确认进场; 3) 每一波回调浪由3个浪组成,这3浪中只有一次2T确认进场; 4) 波浪和移动均线共振时,得出进场做多、做空选择,同时要结合4R法则以及123法则进行分析 波浪理论图解 2011-10-21 19:14 每位投资者都希望能预测未来,波浪理论正是这样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它根据周期循环的波动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波浪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技术分析大师R.N.艾略特(1871~1948)正是在长期研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走势图后,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立了波浪理论。投资者一走进证券部就会看到记录着股价波动信息的K线图,它们有节奏、有规律地起伏涨落、周而复始,好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涵的韵律与协调。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研究波浪理论的资深专家杨青老师来与读者们一起“冲浪”。 1、基础课波浪理论在技术分析中被广泛采用波浪理论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通用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都遵循着波浪理论的基本规律,即在相似和不断再现的波浪推动下重复着自己。因为股票、债券的价格运动是在公众广泛参与的自由市场之中,市场交易记录完整,与市场相关的信息全面丰富,因此特别适于检验和论证波浪理论,所以它是诸多股票技术分析理论中被运用最多的,但不可否认,它也是最难于被真正理解和掌握的。专家导读:被事实验证的传奇波浪波浪理论的初次亮相极富传奇色彩。1929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引发了经济大萧条,美国股市在1929年10月创下386点的高点后开始大崩盘,到 1932年仲夏时节,整个市场弥漫着一片绝望的气氛。这时,波浪理论的始作俑者艾略特给《美国投资周刊》主编格林斯发电报,明确指出长期下跌的走势已经结束,未来将会出现一个大牛市。当格林斯收到电报时,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已经大幅飙升,从邮戳上的时间看,电报就在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见底前两个小时发出。此后道琼斯指数在9周内上涨了100%,而且从此开始一路上扬。 但是波浪理论在艾略特生前却长期被人们忽视,直到1978年,他的理论继承者帕彻特出版了《波浪理论》一书,并在期货投资竞赛中运用波浪理论取得了四个月获利400%以上的骄人成绩后,这一理论才被世人广泛关注,并开始迅速传播。 2、波浪周期及实例解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 .height*700/image.width;}}> 专家解读:五浪上升三浪下降组成完整周期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即完成所谓从牛市到熊市的全过程,包括一个上升周期和一个下跌周期。上升周期由五浪构成,用1、2、3、4、5表示,其中1、3、 5浪上涨,2、4浪下跌;下跌周期由三浪构成,用a、b、c表示,其中a、c浪下跌,b 浪上升。与主趋势方向(即所在周期指明的大方向)相同的波浪我们称为推动浪,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示例的方法再确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示例的方法再确证作者:张建芝冯顺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确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氨苄含量的方法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以Diamonsil CLC-ODS(150mm x 6mm,10 lm)为色谱柱,水-甲醇- 3.89% 醋酸钠溶液- 4% 醋酸溶液(700:300:1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头孢氨苄浓度线性范围为0.02~0.20mg / ml,相关系数r= 0.9991,方法重复性试验 RSD为 1.42%。结论:该方法可简单高效地完成,结果准确性好、稳定可靠,确证高效液相色谱依然为头孢氨苄制剂的质量控制中有效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头孢氨苄高效液相色谱法 头孢氨芐(Cefalexin,又译先锋霉素Ⅳ、头孢力新等)是一种半合成的第一代口服头孢霉素类类抗生素药物,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化学式C16H17N3O4S,在临床上广为使用。其含量测定在旧版的中国药典( 1995年版)采用碘量法○1。但此法不仅操作步骤繁多,费工费时,干扰因素多;然后人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内标法测定的方法,但内标物保留时间过长,依然存在问题。最后人们又发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外标法测定其含量,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数据准确可靠,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最终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2。现在本文对这个方法进行确证,以确定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仪器与试药 分析天平(precisa instrument ltd switzer land xs 225a precisa ),高效液相色谱柱(diamonsic C18 250 * 46mm),检测器(UVD 170v),泵(P680 HPLC pump),头孢氨苄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批号:2110102) 2.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水-甲醇- 3.89% 醋酸钠溶液 - 4% 醋酸溶液(700:300:1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塔板数按头孢氨苄峰计算不低于1500。 3. 实验试剂制备 3.1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取头孢氨苄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为对照品储备液。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去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量取适量(约相当于头孢氨苄0.1g),置于 100ml 容量瓶里,加流动相适量,充分振摇使溶解,再加流动相稀释至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2008/11 总第379期 商业研究  COMM ERC I AL R ES EARCH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8)11-0064-03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刘斯敖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产业集聚测度方法是产业集聚研究重要的工具,一直倍受经济学家关注。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 演变与发展,其测度方法也在不断演变与发展。对产业集聚测度方法进行输理与比较分析,以供更好地选择与运用。 关键词: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中图分类号:F2241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7-12-13 作者简介:刘斯敖(1975-),男,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与产业。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空间分布,一直以来备受经济学家的关注。从早期马歇尔的外部性和韦伯的区域经济理论开始,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胡佛,1990; Fujita&Thisse,2004);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等为代 表的新经济地理理论(Krug man,1991;Fujita etal, 1999)又提出了集聚经济的内部规模经济。中间投入 品和劳动力的共享、知识的溢出(马歇尔,1890)、运输费用的节约(韦伯,1909)以及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所带来的各种交易成本的降低,使产业集群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M ichael Por 2 ter,1990)。 早期的研究侧重于对产业集聚定性的观察与描述,随着研究地深入,产业集聚程度与影响集聚的关键因素的定量测度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课题。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有关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方法不断发展与完善,经历了有集中率、区位熵、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 指数等的发展过程。 一、集中度(Concentri on ration of industry )行业集中度是用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有关数值 (销售额、就业人数、生产额等)占整个行业的份额 来度量。计算公式为:CR n = ∑n i =1X i ∑N i =1 X i 其中,CR n 代表X 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n i =1 X i 代表 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生产额、就业 人数等, ∑N i =1 X i 代表全部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生产 额、就业人数等。徐康宁、冯春虎(2003)运用指标计算了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7年的地理集中度。在研究产业地理集聚中,CR n 也经常作为一个辅助的指标加以使用,如罗勇、曹丽莉(2005)和王子龙等 (2006)在测算制造业集聚程度和中国高科技产业集 聚程度时使用了集中度作为集聚程度测算一个辅助指标进行分析。 在各种测度产业集聚水平的方法中,集中度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计算指标,能够形象地反映产业市场集中水平。但是,集中度也存在不少缺陷:一是CR n 的值易受n 的影响,n 越大即选择地区越多,CR n 就会越大,二是忽略了规模最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的规模分布情况,三是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 二、区位熵(Entr opy index ) 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 ? Haggett )首先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又称 专门化率,用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在产业结构研究中,通常用于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崔功豪等,2003)。 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E ij = q i ∑n i =1 q i / Q i ∑n i =1 Q i 式中,E ij 表示某区域i 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域熵;q i 为某区域部门的有关指标(通常可用产值、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册 一目的:制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规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 三责任者:品控部。 四正文 1 简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有的药品需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具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其他检测器有如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 2.1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90)”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2.2 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死体积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2.3 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现象。南通应致力于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运用改进的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对南通2013年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得出南通现代服务业产业间集聚水平极不均衡,行业内部各指标间协调性较差等结论,由此提出优化布局、健全机制、创新驱动以及建设服务平台等产业集聚措施。 标签: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测度;空间基尼系数;改进区位熵 1研究背景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我国经济正由“服务经济”主导进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转变。现代服务业相比较传统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有着更低的资源消耗和更高的产业关联带动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地产业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战略任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分类标准,本文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查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划归为现代服务业范畴。 近年来,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现象。集群化,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集中。产业集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更有效的满足需求,现代服务业需要更接近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地,另外现代服务业对信息和知识的依赖性较高,信息和知识往往形成一定空间范围的集聚,从而导致服务业相关资源、要素和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化。 我国学者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研究相对比较晚,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学者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形成机制、动力机制、功能作用、发展演变机制、影響因素以及集聚水平测量等。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对产业聚集度研究进行检索。以“篇名=服务业+集聚+测度(测量)”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搜索,我国学者对服务业集聚水平测量的研究始于“九五”末期,利用测度模型对相关地区及产业的产业集聚度、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区域差异分析以及与制造业集聚比较等问题进行研究。 南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城市战略发展定位。南通应致力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南通目前服务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发展途径进行研究。 2南通服务业聚集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化。 2适用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检验操作全过程。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容 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各组分在柱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4.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色谱柱径一般为3.9~4.6mm,填充剂粒径为3~10μm。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是适应小粒径(约2μm)填充剂的耐超高压、小进样量、低死体积、高灵敏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4.1.1.色谱柱 反相色谱柱:以键合非极性基团的载体为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常见的载体有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和聚合物等;常用的填充剂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苯基键合硅胶等。 正相色谱柱:用硅胶填充剂,或键合极性基团的硅胶填充而成的色谱柱。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等。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也可用作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柱: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手性分离色谱柱:用手性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色谱柱的径与长度,填充剂的形状、粒径与粒径分布、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载体表面基团残留量,填充的致密与均匀程度等均影响色谱柱的性能,应根据被分

离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品种正文中未指明色谱柱温度时系指室温,应注意室温变化的影响。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温度,但一般不宜超过60℃。 残余硅羟基未封闭的硅胶色谱柱,流动相pH值一般应在 2?8之间。残余硅羟基已封闭的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或聚合物色谱柱可耐受更广泛pH值的流动相,适合于pH 值小于2或大于8 的流动相。 4.1.2.检测器 最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包括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其他常见的检测器有荧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为选择性检测器,其响应值不仅与被测物质的量有关,还与其结构有关;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为通用检测器,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结构相似的物质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响应值几乎仅与被测物质的量有关。 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被测物质的量在一定围呈线性关系,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被测物质的量通常呈指数关系,一般需经对数转换。 不同的检测器,对流动相的要求不同。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项下对溶剂的要求;采用低波长检测时,还应考虑有机溶剂的截止使用波长,并选用色谱级有机溶剂。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不得使用含不挥发性盐的流动相。 4.1.3.流动相 反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常用甲醇-水系统和乙腈-水系统,用紫外末端波长检测时,宜选用乙腈-水系统。流动相中应尽可能不用缓冲盐,如需用时,应尽可能使用低浓度缓冲盐。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时,流动相中有机溶剂一般不低于5%,否则易导致柱效下降、色谱系统不稳定。 正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等。 品种正文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填充剂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径与长度、填充剂粒径、流动相流速、流动相组分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调整流动相组分比例时,当小比例组分的百分比例X小于等于33%时,允许改变围为0.7X?1.3X;当X大于33%时,允许改变围为X—10%?X+10% 。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就不可能求解其Schrodinger 方程。这些近似使一般量子力学方程简化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方程。这些近似和关于分子波函数的方程形成计算量子化学的数学基础。 2.1 SCF-MO 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子轨道的自洽场计算方法 (SCF-MO)是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 核心部分,因此在介绍本文计算工作所用 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关键的部分作一简 要阐述。 2.1.1 Schrodinger 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为了后面介绍各种具体在自洽场分子轨道(SCF MO)方法方便,这里将主要阐明用于本文量子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近似,给出SCF MO 方法的一些基本方程,并对这些方程作简略说明,因为在大量的文献和教材中对这些方程已有系统的推导和阐述[1-5]。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解定态Schrodinger 方程 ''12121212122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 (2.1) R AB =R 图2-1分子体系的坐标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和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和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 ∑∑≠+?-=p q p pq p e r H 12121?2 (2.2) 以及原子核的动能 ∑?-=A A A N M H 2121? (2.3) 和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及核排斥能 ∑∑≠+-=p A B A AB B A pA A eN R Z Z r Z H ,21? (2.4) 式中Z A 和M A 是原子核A 的电荷和质量,r pq =|r p -r q |,r pA =|r p -R A |和R A B =|R A -R B |分别是电子p 和q 、核A 和电子p 及核A 和B 间的距离(均以原子单位表示之)。上述分子坐标系如图2.1所示。可以用V(R,r)代表(2.2)-(2.4)式中所有位能项之和 ∑∑∑-+= ≠≠p A pA A B A q p pq AB B A r Z r R Z Z r R V ,12121),( (2.5) ● 原子单位 上述的Schrodinger 方程和Hamilton 算符是以原子单位表示的,这样表示的优点在于简化书写型式和避免不必要的常数重复计算。在原子单位的表示中,长度的原子单位是Bohr 半径 A == 52917725.042220e m h a e π 能量是以Hartree 为单位,它定义为相距1Bohr 的两个电子间的库仑排斥作用能 2 1a e Hartree = 质量则以电子制单位表示之,即定义m e =1 。 ● Born-Oppenheimer 近似 可以把分子的Schrodinger 方程(2.1)改写为如下形式

游离色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八.饮料中游离色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合饮料中游离色氨酸的测定 本方法检测限:饮料中游离色氨酸为30μg/100ml。 (一)方法提要 试样的游离色氨酸经处理后,在高效反相色谱C18柱上分离,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游离色氨酸的含量。 (二)仪器 1.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2. 超声清洗仪(溶剂脱气用)。 3. 天平(精确到0.0001g)。 4. 微孔滤膜(HF 0.45 μm)。 (三)试剂 1. 1.0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g氢氧化钠(分析纯),加适量去离子水并稀释到100ml。 2. 甲醇(色谱纯)。 3. 0.1%(m/V)磷酸溶液:1.0g磷酸(分析纯)加水至1000mL,溶解混匀,过微孔滤膜0.45μm,待用。 4. 色氨酸对照品,Fluka公司(纯度≥99.5%)。 5. 色氨酸标准溶液:精密称取色氨酸对照品约0.0300g,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少许水,再加入50μL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超声溶解并用水定容到100mL,成浓度为300μg/mL的标准储备液。取标准储备液5.0mL用去离子水定容到50mL,成为浓度为30μg/mL的标准溶液。 (四)测定步骤 1. 样品处理: ①汽水、可乐型饮料:取均匀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微温除去二氧化碳(或超声脱气10min),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供进样用。 ②果汁类:取均匀试样置于离心管中,5000rpm/min离心20min,上清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供进样用。 2. 标准工作曲线制作。精密吸取色氨酸标准溶液1.0,5.0,10.0ml,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到100mL,摇匀。分别取10μL标准工作系列溶液进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