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2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2)

第3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3)

第4课时问题解决(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3页及练习三1、2、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探索综合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数

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2.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从多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还记得运动会的情景吗?运动会中你参加了什么项目?

师:说起团体操,咱们训练时可认真了。瞧,在这个团体操队伍中,还藏着不少数学信息呢。从中你获得了哪些?

生:同学们站成了4列,每列18人。

师:“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列18人”是什么意思?

生:每所学校的学生站的列数一样多,每列的人数也一样多。

(出示问题)

师:要求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通常需要先知道什么?

生:要知道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

师:题目里直接告诉我们这个信息了吗?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方法探索

方法一

师:孩子们,谁来谈一谈你的好办法

生:用18×4×22

师:4表示什么意思?(每所学校站4列)18呢?(每列18人)那18×4,你求到了什么?

生:18×4表示先算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

师:这个意义很有价值。(板书)

师:看,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求22所学校的总人数,那就可以先算出1所学校的人数。再用1所学校的人数乘22,得到22所学校总的人数。

师:我们列了综合算式,能计算吗?(学生计算)

师:别忘记写单位,还要作答。

方法二

师:要求22所学校的总人数,除了这种做法外,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谁来

挑战?生:可以先算4×22,再乘18

师:4表示什么意思(每所学校都站4列同学)

22呢?(一共有22所学校)

那4×22求到了什么?

生:4乘22求到的是22所学校一共站了多少列?

师:先求出了22所学校共站的总列数(板书),再怎么办?

生:乘18,因为每列有18人,所以也求到了22所学校一共的学生人数。

师:谁再来谈谈这样的思路。

师:通过计算,看答案是否和第一种做法的结果同样多?

(结果都是1584。)

师:孩子们,我们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2种)

在数学上,经常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比较一下,这2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课堂练习:数学书练习三1、2题。

四.课堂收获

通过刚才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吧!

第5课时问题解决(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4页及练习三3、5、

6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主要探索运用“归一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倍

比”关系,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解题思路的表述和交流。

2. 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从多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运动场上团体操队伍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关注运动场上的事情。瞧,超市阿姨给运动员们送来了矿泉水,给我们提出了问题,请你读一读?(课件出示:手推车、问题:这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师:要知道24箱一共有矿泉水多少瓶?首先得知道什么?

生:每箱有多少瓶?

(课件出示:3箱共有36瓶矿泉水)

师:你又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3箱里有36瓶矿泉水

师:知道每箱的瓶数吗?(不知道)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二.方法探索

师:谁来谈一谈你的想法。

生:要求24箱的瓶数,首先得知道1箱里有多少瓶?

通过3箱共有36瓶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每箱里的瓶数。

师:这个推理非常棒,谁再来说一说。(多名学生说思路。)

师:36 ÷ 3求到了什么?

生:每箱里的瓶数。

师:数学上,比如像这样求“每箱的瓶数”、或“每班的人数”、“每排的棵树”等这样的问题,咱们都可以叫做求“每份的数量”,这样的求法,也叫做“归一法”。

师:什么是归一法呢?

生:就是求每份的数量的方法

师:要得到每箱里的瓶数,怎样列式?(36 ÷3)

师:知道每箱里有12瓶矿泉水,接下来24箱共有多少瓶怎样解决呢?

生:再乘24

师:因为1箱12瓶,24箱就有(24 个)12瓶。像这样在1份量的基础上,再求出很多份的数量,这就是归总法。所以,这一题就采用“先归一,再求总”的办法来做(板书).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作答)

三.多种方法解决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提倡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办法吗?大家合作探讨一下。

生:汇报

(课件显示:把24箱矿泉水分了分,摆放成每3箱一堆。)

师:看着这样的分法,想到了什么?

生:阿姨每3箱放一堆

师:那24箱能分成几堆?(8堆)看出24箱和3箱之间有倍数关系,

根据这个关系你能怎样列式?

生:24 ÷3

师:这样求的是什么?

生:24箱里面有多少个3箱?

师:1个3箱里有多少瓶呢?(36瓶)8堆就有(8个36)瓶。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谁能列出算式来?

生:36÷ 3 × 36

师:通过这种方法的检验,也求出共有432瓶。和刚才结果是一样的。

但今天我们主要提倡用“先归一,再求总”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孩子们,你学会了吗?

四.课堂练习:练习三3—6题。

五.课堂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理所学单元知识的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感受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整理

1、在第一单元里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2、请学生说回忆所学知识。

3、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汇报。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内容。

5、揭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二、复习

1、出示两个类型的口算题。说说怎样算。

2、出示计算题,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指名全班交流并板书。

3、小结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1、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2、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练习拓展:练习四第1、2、4、10。

1、练习第1题。(直接口算在书上)

2、指名说出其中几题的口算方法。

3、找朋友。(第4题)

4、在○里填上<、>或=。(第10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全班交流汇报。

第7课时中国古代数学家杨辉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

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

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