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矛盾修辞法的应用与翻译
- 格式:pdf
- 大小:355.85 KB
- 文档页数:6
英语矛盾修饰法及翻译策略作者:于冬梅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10期摘要:矛盾修饰法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它是由名词、形容词副词、副词按照不同排列,字面不和逻辑的,意义又具有反义关系的短语构成。
矛盾修饰法利用词语的反义关系,揭示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具有深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语句幽默、风趣、言简意赅的修辞效果,语用具有意想不到的语言意义功能,本文通过示例,从概念内涵、结构形式、修辞功能三个方面分析矛盾修辞翻译策略。
关键词:矛盾修饰法;反义关系;效果;翻译矛盾修辞法的概念,Oxymoron来源于希腊语Oxusmous一词,由“oxys”与“moros” 两部分组成,oxys意为sharp, keen(尖刻的,敏锐的); moros 意为foolish(愚蠢的),其涵义是聪明的愚笨。
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组合。
《朗文现代英语词典》对其定义为:“a figure or speech in which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n epigrammatic effect”。
(1976:799)《牛津英语大词典》的定义是:“a rhetorical figure by which contradictory or incongruous terms are conjoined so as to give point to the statement or expression; an expression in its superficial or literal meaning self-contradictory or absurd, but invol ving a point. ”(1978:353)矛盾修饰法是指词义相对、相互矛盾的反义词词组置于一处,形成一种字面不和逻辑的反义聚合的修饰方法。
这种对形式逻辑超越、灵活运用的反义聚合,能达到修辞效果。
矛盾修饰法矛盾修饰法(Oxymoron)矛盾修饰法矛盾修饰法(Oxymoron)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
用它来状物写景,能突出事物的实质;用它来描绘人物,能使其更加鲜明;用它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或意味深长的哲理,能使其更强烈,更深刻。
它是一种紧缩隽语。
矛盾修饰法是将两个意思截然不同的词放在一起,结合成一个词组,而对语是通过平行结构引起两个概念的对比。
矛盾修饰法:从哲学上讲,是对立的统一;从艺术上讲,更能体现出描写主体的个性化,更具渲染力。
例如:1.a clever fool聪明的傻瓜2.a victorious defeat胜利的失败3.cruel kindness残酷的仁慈4.expressionless expression毫无表情的表情5.sick health憔悴的健康6.a living death行尸走肉7.with careful carelessness小心翼翼又漫不经心地8.bright and dark既光彩夺目,又朦胧黑暗9.dove-feather’d raven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10.with her disagreeably pleasant laugh(她)自鸣得意却令人讨厌地笑起来11.an honorable villain体面的恶棍12.There was an audible stillness, in which the common voice sounded strange.(from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这时是一片听得见的寂静,连人声听起来都是异样的。
(选自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作者用audible来修饰stillness,匠心独具地从反面烘托环境,使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矛盾的对立面取得了高度的一致,形成了完美的统一。
矛盾修辞法概念简介矛盾修饰法:一种把互相矛盾或不调和的词合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如在震耳欲聋的沉默和悲伤的乐观( A rhetorical figure in which incongruous or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as in a deafening silence and a mournful optimist. )修辞效果在阅读理解解码过程中,矛盾修辞法可以产生出两种强烈的修辞效果。
第一,出人意料。
由于两部分语义相互矛盾,合并使用有悖常理,所以矛盾修辞强烈碰撞读者的神经思维,起到意想不到,启发思维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化理解奠定了基础。
例如英语的cruel kindness,汉语的“真实的谎言”和“甜美的复仇”便是矛盾修辞法的具体表现。
读到上述那样的矛盾词语组合读者肯定会有出乎意料的感觉。
第二,引人入胜。
矛盾词语的冲击会激发读者进一步深化理解的欲望。
在仔细推敲这种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之后,读者会发现矛盾修辞法所表示的语义矛盾不仅符合逻辑,而且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意蕴丰富且深刻。
徐志摩的《赠日本女郎》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是徐志摩于1924年陪泰戈尔游历东瀛岛国日本时写的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
这首玲珑之作表现了浪漫诗人的灵动与风流情怀。
诗中末尾的“密甜的忧愁”作为全诗的诗眼,就是运用了矛盾修辞法。
这里,诗人采用对立情绪产生的矛盾效果,浪漫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真可谓悠悠离愁,万种风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Alfred Tennyson的诗句再如,英国桂冠诗人Alfred Tennyson(1809——1892)一句诗:His honour rooted in dishonour stoodAnd faith unfaithful kept him falsely true.他那来源于不名誉的名誉依然如故,而那并不诚实的诚实保持虚伪的忠诚。
Metonymy和Synecdoche:Metonymy译作“换喻”,Synecdoche译作“提喻”。
这两种修辞格十分相近,其共同点是不直接说出所指对象的名称,而采取某种替代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metonymy是借与某事物密切相关的东西来表示该事物,因此亦称之为“借代”,而synecdoche是以某事物的局部表示整体,或反过来以整体表示局部。
例如人在幼年离不开摇篮,因而借用the cradle表示“婴儿时期”,这就是metonymy: He must have been spoilt from the cradle.又如:“头”和“手”等是人体的部分,用他们表示整个人,则是常见的synecdoche形式:More hands (=working men) are needed at the moment. We had dinner at ten dollars a head (=each person).注意这两种辞格与其他比喻形式之间的区别,试比较:Greece was the cradle of Western culture. –metaphor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analogy.Exercises:1.The grey hair should be respected.2.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3.The famous port used to be a harbor which was crowded with masts.4.“Einstein is my admiration,” the little girl said.Oxymoron:矛盾修辞法,例如cruel kindness, bitter-sweet memories等,修饰成分与被修饰成分内部看起来有矛盾,实则相反相成。
浅析英语中的矛盾修辞作者:程亮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8期摘要:矛盾修辞法在英语中运用广泛,体现辩证统一的语义特征。
它是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词或词组结合在一起构成。
从语用功能来看,矛盾修辞法是通过同一事物中两个对立因素的相互映衬来表达新颖的涵义。
通过语言实例对英语矛盾修辞格的基本构成,语用功能及其翻译方法作简要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矛盾修饰法。
关键词:矛盾修辞法;语用功能;翻译英语矛盾修辞法(oxymoron)通常译为“矛盾修辞法”,又译为“反义法”或“矛盾格”等。
“oxymoron”一词源于希腊语,《朗文现代英语词典》(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n epigrammatic effect.”《牛津语言学词典》(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Linguistics)定义为:“term in rhetoric for the deliberate coupling of words that are strictly contradictory.”它是将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互相矛盾的词或词组结合在一起来构成一种思辨巧妙的修辞手法。
它以简洁的语言,描述生动而微妙的内涵,表达复杂深刻的思想情感,揭示意味隽永的人生哲理,收到一种出人意料、耐人回味的艺术表达效果,从而体现了客观事物相辅相成,在对立中求统一的深层辩证关系。
矛盾修辞法在英语中运用广泛,本文对矛盾修辞法的结构构成,语用功能及其翻译方法作简要分析。
一、矛盾修辞法的构成矛盾修辞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常见搭配模式如下:第一,adjective+ noun(形容词+名词):这是矛盾修辞法中最重要的结构,描述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统一的本质特征。
矛盾修饰法矛盾修饰法(Oxymoron)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
用它来状物写景,能突出事物的实质;用它来描绘人物,能使其更加鲜明;用它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或意味深长的哲理,能使其更强烈,更深刻。
它是一种紧缩隽语。
矛盾修饰法是将两个意思截然不同的词放在一起,结合成一个词组,而对语是通过平行结构引起两个概念的对比。
矛盾修饰法:从哲学上讲,是对立的统一;从艺术上讲,更能体现出描写主体的个性化,更具渲染力。
例如:1.a clever fool聪明的傻瓜2.a victorious defeat胜利的失败3.cruel kindness残酷的仁慈4.expressionless expression毫无表情的表情5.sick health憔悴的健康6.a living death行尸走肉7.with careful carelessness小心翼翼又漫不经心地8.bright and dark既光彩夺目,又朦胧黑暗9.dove-feather’d raven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10.with her disagreeably pleasant laugh(她)自鸣得意却令人讨厌地笑起来11. an honorable villain体面的恶棍12.There was an audible stillness, in which the common voice soundedstrange.(from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这时是一片听得见的寂静,连人声听起来都是异样的。
(选自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作者用audible来修饰stillness,匠心独具地从反面烘托环境,使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矛盾的对立面取得了高度的一致,形成了完美的统一。
)矛盾修饰法:名言警句及分析1、Every white habits black, and every sweet habits sour.(白中有黑,甜里带酸)在这句谚语中,使用了两组反义词“white”与“black”;“sweet”与“sour”,强烈的对比表现了世界万物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哲学思辨以及酸甜苦辣交织的人生百味。
矛盾修辞格论文对立统一论文:英汉“矛盾”修辞格的比较与翻译[方案]矛盾修辞格论文对立统一论文:英汉“矛盾”修辞格的比较与翻译摘要:“矛盾”修辞格是通过词语表面的语义矛盾来揭示事物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本文通过实例比较,旨在阐明英汉“矛盾”辞格的结构差异及翻译方法。
指出正确理解原文内涵,摆脱原语语法规范和思维模式, 重建符合汉语修辞规范的语义关系,是有效翻译该辞格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矛盾修辞格;对立统一;翻译英语“矛盾”修辞格 (oxymoron) 一词来自希腊语 oxusmoros, oxus (oxy-) 意为“聪明、机灵”,moros (-moron) 意为“蠢笨”,合在一起就是“聪明的愚笨”。
这个词本身就揭示了该辞格的特点,即将两个字面意义相互矛盾甚至对立的词语紧密地置于一处,形成修饰与被修饰或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
处于矛盾修辞格之中的词或词组,从字面上看,其语义自相矛盾,似乎违背逻辑和常理,但细加揣摩却意味深长,尽在情理之中,如:open secret (公开的秘密)。
英语矛盾修辞格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通过表面的语义对立反映人物内心的矛盾,在矛盾中见统一,在对立中见和谐,具有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修辞表达法,如“陌生的朋友”,“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于无声处听惊雷”等。
充分认识和研究英语矛盾修辞格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为出发点,探讨英语矛盾修辞格的特点及其汉译方法。
一、矛盾修辞格的构成方式及其汉英差异英语修辞格 (oxymoron) 通常被译为“矛盾修饰法”,有时又被称作“对顶”、“映衬”、“反衬”、“烘托”等。
实际上,英语矛盾修辞格的结构和语义与汉语的这几个辞格又有不同之处。
汉语的“对顶”指的是“两个在意义上相互对立或相互排斥的词或词组,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在一起构成句子,用来描述事物、说明事理,形成某种情趣的修辞方式”。
oxymoron矛盾修饰法例句1. 什么是oxymoron矛盾修饰法?矛盾修饰法(oxymoron)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它通常指的是通过将两个自相矛盾的词语或短语放在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意义上的矛盾或对比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和口语中都有广泛应用,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显出作者的文学造诣和思维深度。
2. 典型例句2.1 “冰火两重天”——这个经典的oxymoron例句常常被用来形容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或状态。
冰与火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元素,但在“冰火两重天”中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2.2 “孤独的拥挤”——这个例句中,“孤独”和“拥挤”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但将它们放在一起却能够产生独特的内涵。
这种用词的巧妙之处在于,它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矛盾而又微妙的情感。
3. 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在文学作品中,oxymoron矛盾修饰法常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莎士比亚的诗歌与戏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像“甜蜜的痛苦”、“明亮的黑暗”等oxymoron例句的出现。
这些例句不仅在语言层面上呈现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更能够深刻地触动读者的内心,使作品的意义更加丰富和多维。
4. 在口语中的应用除了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之外,oxymoron矛盾修饰法在口语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人们常常会在日常交流和表达中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生动性。
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无声的喧嚣”、“无味的美食”、“甜蜜的痛苦”等oxymoron例句的使用。
这些例句能够使语言更具传神,同时也能够引起听者对语言背后意义的深入思考。
5. 总结oxymoron矛盾修饰法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能够在文学作品和口语表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将两种截然相反的词语或短语放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义和效果,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中,还是在日常交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oxymoron矛盾修饰法的踪迹,它已经成为了丰富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Oxymoron---------by 辛, class 2, 20150201099 Functions:1.通过鲜明的对比,描述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抒发人物强烈的思想感情,揭示事物本身的矛盾性。
2.描述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把思想观点、心境和情绪表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具有嘲讽、诙谐、幽默的效果,使表达效果更加强烈明显。
Forms:1.adj.+n.2.adj.+adj.3.adv.+adj.4.n.+n.5.adv.+participle6.v.+adv.7.of-phraseExamples:1. open secret 公开的秘密2.sweet sorrow 甜蜜的悲伤3.a wise fool 聪明的笨蛋4.painful pleasure 悲喜交集5.a love-hate relationship 又爱又恨的关系6.the sound of silence 沉默的声音7.gentle nightmare 温和梦魇8.the feather of lead 铅铸的羽毛9.a living death 行尸走肉,虽生犹死10.sick health 憔悴的健康11.poorest millionaire 贫穷的富翁12.same difference 相同的差异,半斤八两Sentences:1.Would you have the cruel kindness to give me a quick death?求你发发残忍的善心,让我快点死吧。
2.His honour rooted in dishonour stoodAnd faith unfaithful kept him falsely true.他那来源于不名誉的名誉依然如故,而那并不诚实的诚实保持虚伪的忠诚。
--------by Alfred Tennyson。
矛盾修辞法的翻译
甄春亮
【期刊名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矛盾修辞法(Oxymoron)是把两个互相矛盾的词语结合在一起,凭借简洁、自相矛盾的性质和概念,产生某种修辞效果.矛盾修辞法来源于希腊词汇Oxumorun,意为sharp-foolish(聪明——愚蠢),因此,它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修辞法的例证.在英
语中,类似的例子很多,如a mournful optimist(悲哀的乐观主义者),eloquent silence(雄辩的沉默),defeated joy(失败后的欢乐),cruel kindness(又冷酷又仁慈),和strenuous idleness(费劲力气却闲暇无事).这些例子中的形容词和名词在概念
上似乎互相矛盾,但正是这种矛盾才揭示出所描述对象的矛盾特征.
【总页数】3页(P14-15,48)
【作者】甄春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
【相关文献】
1.矛盾修辞法与翻译 [J], 赵月玲
2.矛盾修辞法与翻译 [J], 赵月玲
3.英汉矛盾修辞法的比较与翻译 [J], 李季
4.语用学视角下的矛盾修辞法翻译研究 [J], 吴枫北
5.矛盾修辞法的认知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J], 马慈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矛盾修饰法及其翻译
万琼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6(000)06X
【摘要】矛盾修饰法(oxyrnoron)作为一种常用英语修辞格,往往体现辩证统一的语义特征。
在特定的语境中,矛盾修饰法的巧妙运用被具艺术魅力。
本文从oxymoron在语言实践中的运用分析它的构成方式并且探讨其翻译方法。
【总页数】2页(P90,142)
【作者】万琼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湖北黄石43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英语矛盾修饰法及其翻译
2.矛盾修饰法的语用含义及翻译
3.英语矛盾修饰法的理解与翻译探析
4.英语矛盾修饰法之翻译探析
5.矛盾的和谐--谈英语矛盾修饰法的构成、意义及翻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