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办公场所停车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pdf

新版办公场所停车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pdf

办公场所、停车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部门:

序号区域

作业活动

/设备名称危险源特性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

风险

分级

风险控制措施

L E C

D=

LEC

程序

/作业

指导书

目标和

管理

方案

教育

培训

应急

准备

和响应

其他

一日常办公

1

办公区域电脑设备的使用电磁辐射辐射0.2 10 1 2 √

2 电器的使用线路老化导致漏电触电0.5 6 15 45 四级

3 电器的使用线路短路火灾0.2 10 40 80 三级√√√

4 移动电气设备

/电动工具

带电移动电气设备/电动工具

导致触电伤人

触电0.2 3 3 1.8 √

5 关闭电源下班未切断电源导致短路火灾0.5

6 40 120 三级√

6 使用办公刀具裁纸刀操作不当引起人身伤害割伤 1 6 1 6 √

7 物品的堆放堆放高处物品导致坠落伤人砸伤0.1 10 2 2 √

8 使用饮水机电源短路导致火灾火灾0.2 10 40 80 三级√√√

9 使用电气设施电气设施导致人员触电触电0.5 10 7 35 四级

10 使用电脑长期使用电脑引发眼疾和其他职业病其他伤害 6 10 1 60 四级√

11 使用电脑电脑旁乱堆杂物引起火灾火灾 1 6 15 90 三级√√√

12 使用电水壶干烧导致过热失火火灾0.5 10 7 35 四级√√

13 使用办公座椅长期使用后松动不牢固,导致人员摔倒摔伤0.5 10 2 10

14 使用办公桌长期使用后松动不牢固倒塌引起砸伤砸伤0.5 10 2 10

15 玻璃门窗的使用玻璃破碎导致人员受伤割伤0.2 10 3 6

16 使用文件柜柜子摆放不规范造成松动倾倒砸伤0.1 10 3 3

17 地面积水地面积水造成湿滑导致人员滑到摔伤0.5 10 2 10

18

使用空调氟利昂泄露导致空间中氧气的

减少引起人员窒息

窒息0.1 6 2 1.2

19 空调主机脱落造成人员受伤砸伤0.2 10 7 14

20

使用照明长期使用未及时进行清洗,造成

细菌繁衍导致人员生病

疾病0.5 6 3 9

21 灯管爆裂导致人员受伤割伤0.1 10 7 7

22 灯具漏电伤人触电0.5 10 3 15

23 灯具连接不牢导致坠落坠物伤人 1 1 2 2

24 节能灯管碎裂导致汞泄漏中毒0.5 10 2 10

25 天花板天花板盖松动脱落导致人员受伤砸伤0.2 10 2 2

26 玻璃窗玻璃窗玻璃松动,在风雨天或

特殊条件下脱落导致人员受伤

砸伤0.5 1 7 3.5

27 清洗玻璃窗清洗高处玻璃窗时不慎摔下摔伤0.5 2 7 7 √

28 使用复印机使用过程中溢出碳粉等粉尘吸入人体呼吸道疾

0.2 10 2 4

29 使用电风扇使用中被风叶打伤物体打击0.1 6 3 1.8 √

30 使用打印机操作不当引起人员触电触电0.2 10 2 4 √

31 使用激光打印机使用过程中溢出碳粉等粉尘吸入人体呼吸道疾

病0.2 10 2 4

32 电脑维护带电清洗或维护熬成人员触电触电0.2 2 2 0.8 √二办公环境

34

室外

悬挂户外高处物品广告牌、喇叭、宣传画等物品高空悬挂不牢导致掉落伤人砸伤0.2 10 7 14 √台风暴雨

自然灾害引起人身伤害人身伤害0.5 1 15 7.5 √√35 室内

办公室吸烟

烟头遇到助燃物

火灾0.5 10 15 75 三级

36 盆栽摆放

盆栽摆放不牢固导致掉落砸伤人砸伤0.2 10 2 4 37

楼梯

上下楼梯

楼梯湿滑,上下楼不小心摔倒

摔伤0.5 10 3 15 √

38 照明设施失效、夜间或特殊情况下导致人员摔倒

摔伤 1 4 2 8 39

办公室

办公室纸张等堆放

纸张杂物堆放杂乱遇到明火引起火灾

火灾

0.5

10

15

75

三级√√

三清洁卫生40

盥洗室

地面湿滑

易滑倒

摔伤

0.2

3

2

1.2

四停车场

42 停车场

停车场管理

停车无序交通事故0.1 6 15 9 √43 应急装备过期

安全风险不可控

1 6 7 4

2 √√44 人员吸烟,动火火灾爆炸

3 6 15 270 二级√√√45 车辆自燃火灾爆炸0.5 6 15 45 四级√

√√46

雷击灾害

火灾爆炸

0.5

6

15

45

四级

评价人:评价组长:日期: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环境因素 评价会议记录 时间:2017年2月6日 地点:电视xx会议室 参加人员:管理者代表、安全生产科、各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 主持:杨庆军 1、主持人: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公司2017年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于2016年12月份开始进行,各厂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本单位的辨识工作,同时鲁中公司的单位还成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小组,对本单位的危险源、环境因素重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识评价,制定了控制措施,形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及《环境因素清单》。今天我们召开会议,在各厂队识别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归纳后,评价形成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和《环境因素清单》,以便在工作中加强控制。 2、安全生产科宣读,与会人员讨论评价。 3、评价方式:对危险源识别、级别仍继续沿用“LEC”判断法并结合专家判断法,对环境因素识别及判定采用专家判断法。 4、评价结果: (1)危险源: 经讨论,共评价出汽车运输作业方面的危险源72项,其他汽车作业28项,车辆日常维护及出入库检验16项,汽车修理139项,危险货物运输78项,办公及其

他方面的17项,合计350项,详见《汽运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 (2)重要危险源: 根据公司生产现场及汽车运输行业性质,对评价出的危险源经与会者评价最终确定5 项为公司重要危险源,具体内容见《重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对重要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应急预案的演练、安全知识的培训、特殊劳保护品配备以及日常的监视与测量等措施来控制,以降低和消除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根源和状态性的程度。 (3)子公司危险源 经讨论,共评价出汽车维修作业的危险源157项,机械加工方面的危险源22项,行车制造、安装、维修作业活动的危险源166项,办公方面的危险源5项。 (4)子公司重要危险源: 根据子公司生产经营性质,在其作业活动中其中电焊、行车操作业务活动较多,且一旦发生事故对伤害严重,故将金属气(割)焊作业及行车作业过程、现场维修等4项危险源列为重要危险源,详见《重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对重要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安全知识的培训、特殊劳保护品配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及日常的监视与测量等措施来控制,以降低和消除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根源和状态性 的程度。 (5)子公司环境因素: 经评价,子公司环境因素共42项,修理方面的13项,机械加工8项,特种设备制造13项,办公及其他8项,详见《鲁中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重要环境因素: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讲解学习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 单位:广西五建审批人:胡小冬填表人:张强强 2016年4月21日 NO:1 序号活动 /工 序/ 部位 作业 项目 危险源形成 原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LEC值法 重大 危险 备 注 L 值 E 值 C 值 D值是否 1 施工 准备临时 用电 乱搭乱设用 电线路,未按 规定设漏电 保护器 触电 火灾 1、机械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并符合标准要求; 2、 接、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 现场电缆线布设规范;5、雨天严禁露天电焊作业;6、制订重大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 6 7 126 √ 2 临近 高压 线施 工 防护不到位、 接触损坏电 线 触电 火灾 1、作专项施工方案; 2、搭设楠竹防护棚; 3、对操作工人进行详 细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4、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0. 5 6 40 120 √ 3 场地 平整 违章作业车辆伤害 1、土方设备必须由专人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持证上岗; 2、 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铲车等机械的操作范围;3、设专人指挥。 1 6 7 4 2 √ 4 搭建 临时 设施 违章作业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1、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人员严格按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操作;3、现场设专人统一指挥协调;4、划出施工 警戒区,并加设围栏,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 6 3 5 4 √ 5 材料 机械 进场 吊装 违章作业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1、吊装时应把吊物捆绑牢固; 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 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3、被吊物严禁从人上 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4、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 保持安全有效;5、遇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1 6 7 4 2 √ 6 进场 安全 教育 未严格按规 定 内容教育 多种伤害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 试合格。 3 6 3 5 4 √ 只供学习交流用

(精选文档)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I)

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 1术语和定义 1.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由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 1.2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依此划定,公司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分为:三酸车间、酒精库。 1.3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辨识依据 本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辨识

依据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均为达到临界量。 3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3.1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 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均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性及数量。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211Q q Q q ……+Qn qn ≥1 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 Q 1,Q 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 3.2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重大危险源的判定首先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当达不到重大危险源标准时,再采用《关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1 术语和定义 1.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 辨识依据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相关规定进行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及数量。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1+……+q n/Q n ≥1 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1,……Q 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 存区的临界量,t 《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属重大危险源: ①蒸气锅炉额定蒸气压力大于,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编号:ZNJ-4.3.1-3 序号作业活动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涉及相 关方 危险性评价现有控 制措施 危险级 别 L E C D 一、三通一平 1 挖沟作业人员间距太小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5 7 35 运行 2 2`埋管碰撞伤人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5 3 15 运行 1 3回填土操作不当人身伤害作业人员1515运行1 4压实操作不当人身伤害作业人员1515运行1 5 埋设线杆倒塌物体打击作业人员0.5 5 1 2.5 运行 1 6杆上作业未系安全带高空坠落作业人员1515运行1 7架设电线违章操作触电作业人员151575运行、预案3 8装卸变压器物体打击人身伤害作业人员0.5537.5运行1 9变压器使用超负荷运转电器火灾作业人员0.551 2.5运行1 10 使用大型机械机械伤人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5 7 35 运行 2 11 拆除地面附属物物体坠落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3 5 3 45 运行 2

编号:ZNJ-4.3.1-3 序号作业活动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涉及相 关方 危险性评价现有控 制措施 危险级 别 L E C D 12 使用运输车辆违章驾驶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5 7 35 运行 2 二、临时设施 13 搭设临时建筑倒塌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3 6 3 54 运行、预案 3 14 使用电器违规操作触电作业人员 1 3 15 45 运行 2 15 使用电器违规操作火灾作业人员 1 3 15 45 运行 2 16 拆除临时设施物体伤人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6 3 18 运行 1 17 砌围挡围挡倒塌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6 1 6 运行 1 18 机械就位物体倒塌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3 3 9 运行 1 三、土方工程 19 临时支护坍塌人身伤害作业人员 1 6 15 90 运行、预案 3 20 打夯噪声噪声危害作业人员 1 3 1 3 运行 1 21 打夯震动震动伤害作业人员 1 3 3 9 运行 1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 n/Q N≥1 式(3-1) 式中q1、q2、…、q 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量(t),Q1、Q2、…Q n为与各种危险物相对应的临界量(t)。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确认储罐区储存的甲醇列入标准中表1的易燃物质甲醇,属重大危险源物质。 (1)生产装置区 生产装置区布置1个60m3的甲醇溶液中间储罐,按充装系数80%,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中间储罐贮存量为37.92t。 高位槽及装置管道内甲醇液体的最大储量约为5t,甲醇过滤器、气化器内甲醇以气态存在,相对高位槽储量可忽略不计。故生产装置甲醇总贮存量为42.92t。 (2)储罐区 储罐区共设有4个400m3甲醇储罐,充装系数按0.8,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 甲醇的最大可能储量为:4×400×0.79×0.8=1011.2t 辨识结果见表1.1. 表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单元危险物 质临界量 Q(t) 最大可能存量 q(t) 结果 是否重大危 险源 生产场所甲醇500 37.92 q/Q<1 否 储罐区甲醇500 1011.2 q/Q>1 是备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 置、设施或场所为一个单元。 按(3-1)式计算得: ∑qi/Qi =2.09>1 因此,福州市闽侯县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2.1 分级方法 (1)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3-2)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α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附表2.1和表2.2: 表2.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 β见表 3.3.3 2 1.5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分值.doc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 3.1危险源识别准备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 (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的标准见表1: 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F.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 制程序

1目的为保证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效辨识工作中的危险源,评价和控制风险,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活动、设备和服务,包括生产活动、服务、交通、设施、设备、检维修、消防、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服务和设备。 3定义 3.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3.2危险源辨识:认识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的可能性与由该事件或暴露导致的伤害或残病的严重程度的组 合。 3.4风险评价:评价来自危险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的适当性和决定该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 4权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审核与批准。 4.2行政部负责指导各部门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并汇总辨识和评价结果。 4.3行政部负责对本公司办公楼或办公场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4.4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4.5公司所属各部门负责对本公司范围内的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 别、排查。 5参考文件无 6程序 6.1危险源的分类: 6.1.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详见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 危险源分类与代码》的规定。 危险因素包括六大类: 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第三类:生物性危险、 危害因素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六类:其它 6.1.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详见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和卫生 部、总工会、原劳动部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共分16 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 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6.2选择和确定辨识与评价范围和对象 6.2.1辨识和评价对象包括: 6.2.1.1日常生产活动及紧急情况; 6.2.1.2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的活动; 6.2.1.3设备运行及维修活动。 6.2.1.4包括改扩建、工艺设备变更、新装置设备投用、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完美

LEC评价法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3~9人死亡 15 1~2人死亡 7 严重 3 重大,伤残 1 引人注意 风险分析 根据公式: 风险D=LEC 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D值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新版办公场所停车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pdf

办公场所、停车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部门: 序号区域 作业活动 /设备名称危险源特性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 风险 分级 风险控制措施 L E C D= LEC 程序 /作业 指导书 目标和 管理 方案 教育 培训 应急 准备 和响应 其他 一日常办公 1 办公区域电脑设备的使用电磁辐射辐射0.2 10 1 2 √ 2 电器的使用线路老化导致漏电触电0.5 6 15 45 四级 3 电器的使用线路短路火灾0.2 10 40 80 三级√√√ 4 移动电气设备 /电动工具 带电移动电气设备/电动工具 导致触电伤人 触电0.2 3 3 1.8 √ 5 关闭电源下班未切断电源导致短路火灾0.5 6 40 120 三级√ 6 使用办公刀具裁纸刀操作不当引起人身伤害割伤 1 6 1 6 √ 7 物品的堆放堆放高处物品导致坠落伤人砸伤0.1 10 2 2 √ 8 使用饮水机电源短路导致火灾火灾0.2 10 40 80 三级√√√ 9 使用电气设施电气设施导致人员触电触电0.5 10 7 35 四级 10 使用电脑长期使用电脑引发眼疾和其他职业病其他伤害 6 10 1 60 四级√ 11 使用电脑电脑旁乱堆杂物引起火灾火灾 1 6 15 90 三级√√√ 12 使用电水壶干烧导致过热失火火灾0.5 10 7 35 四级√√ 13 使用办公座椅长期使用后松动不牢固,导致人员摔倒摔伤0.5 10 2 10 14 使用办公桌长期使用后松动不牢固倒塌引起砸伤砸伤0.5 10 2 10

15 玻璃门窗的使用玻璃破碎导致人员受伤割伤0.2 10 3 6 16 使用文件柜柜子摆放不规范造成松动倾倒砸伤0.1 10 3 3 17 地面积水地面积水造成湿滑导致人员滑到摔伤0.5 10 2 10 18 使用空调氟利昂泄露导致空间中氧气的 减少引起人员窒息 窒息0.1 6 2 1.2 19 空调主机脱落造成人员受伤砸伤0.2 10 7 14 20 使用照明长期使用未及时进行清洗,造成 细菌繁衍导致人员生病 疾病0.5 6 3 9 21 灯管爆裂导致人员受伤割伤0.1 10 7 7 22 灯具漏电伤人触电0.5 10 3 15 23 灯具连接不牢导致坠落坠物伤人 1 1 2 2 24 节能灯管碎裂导致汞泄漏中毒0.5 10 2 10 25 天花板天花板盖松动脱落导致人员受伤砸伤0.2 10 2 2 26 玻璃窗玻璃窗玻璃松动,在风雨天或 特殊条件下脱落导致人员受伤 砸伤0.5 1 7 3.5 27 清洗玻璃窗清洗高处玻璃窗时不慎摔下摔伤0.5 2 7 7 √ 28 使用复印机使用过程中溢出碳粉等粉尘吸入人体呼吸道疾 病 0.2 10 2 4 29 使用电风扇使用中被风叶打伤物体打击0.1 6 3 1.8 √ 30 使用打印机操作不当引起人员触电触电0.2 10 2 4 √ 31 使用激光打印机使用过程中溢出碳粉等粉尘吸入人体呼吸道疾 病0.2 10 2 4 32 电脑维护带电清洗或维护熬成人员触电触电0.2 2 2 0.8 √二办公环境

危险源识别登记表

危险源识别登记表 部门:填表人:时间:年月日 序号 作业位置 (或区域) 作业活动 (内容) 危害 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害类别) 现有的控制措施 1 各岗位、办公室、 值班室 操作电气开关电器开关、插座破碎、电线老化失修触电部门自查、电工定期检查 2 卫生区域擦窗或清理卫生高处作业、窗体不牢固摔伤、玻璃割伤检查作业环境的安全状态,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高处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身体重心在室内。 3 电脑屏幕进行计算机操作长时间注视屏幕,对眼睛有害辐射注意自我保护,不能长时间操作电脑 4 安全检查、日常巡 检进入生产作业场 所 安全检查、厂区 巡查 容易遇到毒物、酸碱泄漏、高处摔伤、 带电设备易触电、落物砸伤等 中毒、灼烫、高 处坠落、触电摔 伤、砸伤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提高意识 5 上下班、外出办公 事 路途中 过马路违反交通规则、安全意识,易发 生车祸 车辆伤害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6 警卫室大门检查人员遵守交 通规则 例行检查时,易发生冲突人身伤害 严格执行交通管理规定,说话要礼 貌 7 硫酸生产系统干吸 岗位、转化岗位安 装抽负压系统 生产不正常二氧化硫气体容易泄漏,造成人员伤害灼伤、中毒 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现有系统 内抽负压装置、生产异常时立即启 动系统内抽负压系统

8 油罐检查灭火器的完 好情况及消防设 施的完好情况 如遇加油时易产生火花,引发火灾事故火灾、爆炸 尽量减少,在加油时进行现场检 查,检查时必须采取避免产生静电 火花的设备及方法 9 吊装作业现场检查人员的安全 作业状态及设备 的完好情况 易发生起重吊装事故,物体打击 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吊装物品 捆扎牢固,吊装臂下禁止站人,所 有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 10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 辆 指导车辆停放及 装卸危险化学品 司机不遵守公司规定,超速行驶,易发 生人身伤害,装卸作业时,装卸人员不 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安全意识,劳 保用品佩戴不符合规定。 车辆伤害、人员 受伤 严格执行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危险化学 品装卸规定,指导穿戴好劳保用 品,正确操作。 11 干吸、净化岗位取酸样或开关阀 门 稀酸容易泄露,造成人员伤害灼伤 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采用 专用劳保防护用品 12 干吸、净化岗位擦拭电机设备接触高压电,容易造成触电事故触电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采用专用劳保防护用品 13 干吸、净化、转化 岗位 生产不正常,进 行岗位检修,进 入塔内作业 有毒气体泄露,容易中毒中毒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制度,作业 时要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加强通 风 14 原料段各岗位岗位巡检运转设备、输送带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挤伤转动设备、输送带尾轮加防护装置,严格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接触转动部位禁止戴手套 15 行车上下行车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高空坠落爬梯设置防护栏杆,上下爬梯抓好扶手 16 行车行车检修容易发生高空坠落、触电事故高空坠落,挤伤, 触电 行车运动时大梁上不得站人,检修 电器时必须断电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枣庄市海龙化工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对枣庄市海龙化工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根据枣庄市海龙化工的生产实际,重大危险源为异丁烯罐区一个单元。对本公司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的异丁烯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异丁烯储罐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本单元内只有一种危险化学品,且存量大于临界量,故构成重大危险源。 辨识结果:异丁烯储罐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 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