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提问

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提问

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提问
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提问

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提问

1、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别

课堂提问要使全班幼儿都能参与思考,但不同幼儿学习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有差异,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符合不同认知水平的,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要求。无论哪个班,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在此基础上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某些问题分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向这些幼儿提出。总之应尽量使每个幼儿都有回答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科学活动《光滑的玻璃制品》,所设计的提问“看看桌子上的东西,找找哪些是玻璃做的?是干什么用的?”这是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你还知道哪些是玻璃做的?是干什么用的?”“你们摸摸、看看这些玻璃制品,它们是怎样的?”是针对大多数幼儿的:对能力教强的幼儿可以问他们“我们来看看、摸摸,比较一下,玻璃制品和我们认识的塑料制品有什么一样或不一样的地方?”

2、提问后应给予幼儿一定待答时间。

据研究,从孩子倾听问题——理解问题——言语组织至少需要2-10秒,依问题的难易程度而不同,如果请幼儿站起来回答,则依个人的性格特征(内向型、羞怯型、外向型)而差异较大,从5秒到30秒不等。因此,教师的提问需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语言表达,孩子的性格等因素,给予幼儿充分思考的时间。但在实际中,有很多教师

提问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仅1秒左右,这不仅没有发挥提问激发思考的作用,而且容易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例如在故事教学中,当教师讲述完故事后,往往会提“故事中有谁?”以此让幼儿来了解故事中的角色,这些问题比较表面化,那么等待的时间可短些,而且不用重复回答。像“你还能帮他们想出哪些更好的办法?”这种发散性思维问题,教师可以多等一下,而且可以请多一点幼儿回答。

幼儿教师活跃课堂的4个教学用语技巧

幼儿教师活跃课堂的4个教学用语技巧 一堂好课,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而教师的教学用语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教师用好了课堂教学用语,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幼儿教师更要重视课堂用语的运用。 对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表达仅仅做到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儿。教学实践也表明,用儿童化语言上课,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易于幼儿接受。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用语。 甜美 幼儿有一种本能心态,即期望得到教师的“爱抚”。如果教师用寡淡冷漠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报你,教师的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都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例如,大班讲《认识萤火虫》一课的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教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天,小白兔去采蘑菇,在回来的路上天黑了。小白兔找不到家了,急得哭了起来。几只萤火虫飞过来了,对小白兔说:…别着急,我们来帮助你。?说着,他们把身后的小灯点得更亮了,很快地帮助小白兔找到了家。小朋友们想一想,萤火虫身后那个发亮的小东西,真的是灯吗?它为什么会发光呢?好,今天啊,我们一起来认识萤火虫。”我认为,教师这样讲,语言就达到了一种“甜美”的要求。 使语言“甜美”的基本要求有: ①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纯真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 ②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处理好轻重、停顿、儿化、变调,做到抑扬顿挫,同时还可采用形容词叠用、摹声等修辞手段,以求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 ③为了增加“甜美”的效果,可适当用些“呀、啊、呢、啦”等语气助词。 童趣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容易为兴趣所左右。所以,教师要用生动、形象、具有儿童情趣的语言来描述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才会吸引他们的注意,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下面是幼儿学习汉语拼音“u”和“ü”)的指导语: “ü”的头上有两点(边说边用彩笔点出),这两个点呀,是小鱼的眼睛。小鱼身上穿着美丽的衣裳,它脸上的眼珠,黑黑的,亮亮的,我们一眼就看到了。 可是“u”贼鱼呢,它最好放乌气弹了,搞的全身黑黑的,眼珠也是黑黑的,这眼珠我们还看得清吗?对了,这眼珠我们就看不清啦。所以,“u”的头上就没有两个点了。” 由此得到启示,教学用语童趣性的基本要求如下:

有效性提问

一、什么是有效提问? 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活动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二、有效提问的意义何在?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你认为要使活动提问有效要注意哪些问题? 有效提问的意义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幼儿方面看,能促进其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 二是从教师方面看,能促进幼有效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有效提问的特征有: *要把握所提问题的难度水平 *要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 *要面向全体幼儿提出问题 *要学会控制等待时间 *要对幼儿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 *要鼓励幼儿自己提出问题 四、幼儿园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西方有些教育理论家甚至认为是集体教学的核心。然而目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作用远远发挥不够,影响着幼儿学习兴趣和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从幼儿实际出发的提问。有些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知识水平,不了解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与幼儿配合不好的现象。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一些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孩子们的回答、反问弄得十分尴尬,不得已用“先坐下”,“下课教师再回答你”,“长大就会了”等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一堂课中经常有许许多多的不满足,调动不了积极性。孩子们希望是新鲜的问题,是吸引人的问题,是能够答出来的问题,最好是启发性的问题。在提问上只是一个方式,或仅局限在几个提问词上,这样,很多孩子都不愿回答问题。 3、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说也说;一是幼儿不会回答问题的方法,不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五、幼儿教师如何在活动中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一)提问的类型 一个有效的“好问题”可以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师的提问 可以分为: 1、描述性提问:即指示幼儿细致的去观察并描述事物的基本特征。如:大象的鼻子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2、比较性的提问:即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如:西瓜和冬瓜有什么不同? 3、分类性的提问:即启发幼儿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如:说说哪些是蔬菜?哪些是水果?

绘本提问策略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绘本阅读活动的形式,包括亲子阅读、个别阅读和集体阅读,集体阅读是适用于幼儿园绘本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绘本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式,通过合理的设疑提问引发阅读的兴趣,将绘本生动有趣地展示给孩子们,让幼儿能一次又一次地主动阅读绘本,喜爱绘本。那么,什么是“提问”呢?所谓提问,一般是指把故事或事件、知识技能中的重点和难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孩子去思考。把未知抛给孩子,让他们去猜想,去交流、去验证、去实践,通过积极的思考设想各种可能的答案,激起孩子对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我们要依据孩子的认知规律,选择最恰当的引导方式,步步设疑,循序渐进地诱发孩子的问题意识,使其思考向前推进。 一、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现状分析 提问多。许多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很多,认为提问越多,就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知识,是机械教学。因此,绘本教学活动中谈话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回答问题或对问答的反应上,剥夺了幼儿观察画面,展开联想的时间,如果那样,就不是绘本教学了。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不应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而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 填空式提问占据的比例很大。我们发现有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诸类问题,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回答出来,这样的提问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作为教师其自身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真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思考,这就涉及到何为“问题”的问题,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激发幼儿思考的。 所以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幼儿积极思考,儿思考如何做好围绕目标而设问,应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功效,才有可能激发幼儿的阅读积极性。 二、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一)提问的设计 我觉得在阅读活动中,理解书本内容是首要目标,提问应紧紧围绕图画书内容进行。教师的提问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故事情节线索,抓住绘本特质进行引导。提问要预先设计,预先设计的提问能关注到图书中的主要情节,并让师幼讨论一直围绕主线进行。根据故事特点设计提问。 1.以故事、人物情节为发展线索的绘本,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幸运的一天》中猜猜看狐狸、小猪谁会是幸运的一天呢?《狐狸爸爸鸭儿子》中“狐狸还会吃小鸭子吗?”的猜测。 2.当出现故事发展的**时,可以设计一些假设性、创造性的提问,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幸运一天》中“假如你是小猪,你会想什么办法?”引导幼儿想象。 3.当故事中蕴涵着道德评判标准的,可以在读完故事后设计一些评价性提问,以挖掘图书中的教育价值。如“小猪是靠什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二)提问的组织 有了精心设计的提问还不够,关键还在于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教师应在调动全体幼儿集中注意力后紧接着提出问题,以便全体幼儿都能认真思考。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心理特点,指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画意,然后再引导幼儿抓住重点特征仔细地观察图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图画中每件事物之间、每幅图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中事物与全图之间、单幅图画与整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注重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 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我们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阶梯。 (一)问题设计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 问重点才能保持幼儿思维清晰。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设问,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如绘画《乘热气球旅行》,这次活动的重点目标就是要求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图案进行有规律的间隔装饰。为了帮助幼儿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在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热气球时提问道:“这些热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每只热气球上面的花纹排队有什么小秘密?”这样简单的一个设问,不仅让幼儿知道可以用各种图案装饰,而且也明白在装饰图案时,要有规律地间隔进行。 (二)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1、面向全体幼儿的原则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时时处处落实“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问设计也不例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向全班每一个幼儿的,要使每个幼儿都能感觉到这个问题是教师向我提出的,从而愿意参与问答活动。如《机

器兵》的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出示图片后就提出:“这三个机器兵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因为三个机器兵身上有太多容易发现的不同之处,所以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能根据颜色、高矮、胖瘦等来找出三个机器兵的不同,进而来参与回答。由于这个提问,既面向全班幼儿,又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所以孩子们回答问题非常踊跃。 2、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层次问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创造答案,这类问题问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故事活动《小野猪和它妈妈》活动中,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就设计了提问:“你怎么知道小野猪的妈妈送小野猪治病是很辛苦的?”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教师设计的提问是:“小野猪的妈妈明明知道小野猪的病会传染的,可为什么还是要背小野猪?”而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教师则提问:“野猪妈妈也得病了,小野猪会怎么想,它又会怎么做呢?”由于教师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从而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地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3、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

幼儿园教师提问方法

幼儿园教师提问方法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对提问方式的掌握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教师对提问技巧的掌握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做到根据不同的情形对不同提问方式的灵活使用,减少无效提问的次数,提高自身对于教学中出现随机事件的反应能力,使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为幼儿所服务。 幼儿园教师提问方法 一、承上启下法 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如在中班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的第二环节中,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寻找答案:(1)小花籽在找快乐的路上都遇到了谁?(2)太阳、小鸟、蜜蜂、青蛙它们快乐吗?为什么?以这些问题来帮助幼儿寻找快乐的原因,引导幼儿感悟蕴涵其中的哲理。 二、顺藤摸瓜法 幼儿的抽象思维比较弱,教师的提问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设计提问,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如在中班健康活动“早餐,你喜欢吃什么”中,老师提问:“如果早餐是小鱼,会是谁吃呢?”幼儿很快回应:“是小猫。”随后老师继续提问:“如果早餐是青草,会是谁吃呢?”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是多种多样的。 三、因果联结法 这种问题主要是让幼儿从事情的结果找出原因,从而诱发

其探索答案的动机。例如:科学活动《我们来造风》活动中,我出示风车,进行提问:这些风车在活动室能玩吗?孩子们肯 定会疑惑地说“怎么玩,没有风!”我一句话就燃烧起孩子制 造风的热情:“没有风不可以制造点儿风啊?”怎样制造风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孩子自己寻找材料,如吹风机、电风扇、扇子、气球打气筒……孩子们可以用纸板、扇子扇,把气球吹鼓后撒气……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尝试制造风。 四、自相矛盾法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惑,或对问题的看法出现分歧时,教师要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空间,把问题重新抛还给孩子。比如在绘本“国王生病了”中,孩子们通过阅读了解到周一至周日国王都做了各种不同的运动,但最后的结果却发现国王的病并没有医好。此时教师提问:“国王的病好了没有?既然国 王每天都运动,为什么国王的病没有好反而更严重了?是不是 搞错了?”很快孩子们又开始再次阅读绘本,发现了问题的关 键所在――运动的根本不是国王,而是周围的王公大臣们。 五、情感呼应法 针对现行幼儿园集体教学提问中出现的有关情感呼应不足问题,可以通过师幼之间亲切的互动来进行弥补。如在中班语言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教师讲完了故事后,可用联想替代的方式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晚上你睡觉的时候,会和爸爸妈妈说一句什么好听的话?如果用树、巧克力、大海,你会 怎么来表达对他们的爱呢?”孩子很快回应道:“大树有多高,我就有多爱妈妈。大海有多深,我就有多爱老师。巧克力有多甜,我就有多爱爸爸……”巧妙的联想,加深了亲子间、师生间、伙伴间浓浓的爱的氛围。 六、换位思考法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设计研究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十二圩中心园李海琴文章摘要: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效的提问对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思维,还能促进师幼对话,使师幼一起发现问题,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意义的互动、交流,从而获得新知和发展。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并不能很好从幼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表面上热闹活跃,而是大多出自教师教学的需要,对幼儿的有意义学习并未促进,甚至成为了一种阻碍。因此,对幼儿教师教学活动的提问进行研究,发现幼儿教师教学提问的实然,并探索如何促使其达到理想的应然状态。 关键词:研究方案教师提问现状研究策略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提问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提问的有效性是决定教学过程顺畅、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提问、适时的引导,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及幼儿的创作水平。在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自己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提问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有些提问对当前的美术教学活动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只是自己为了组织孩子或者是自己的口头禅,针对自己的发现,我在美术活动中针对提问的问题做了一些努力,力求使自己的提问真正做到有效性。 (二)基于对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的个人观察和感受 现在的教师在提问时不扣主题,提问面窄,并提经常提一些无实际意义的齐问齐答和暗含答案的封闭式问题的话,幼儿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套死搬的表现方法,作品表现也只会是千篇一律,这不仅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欲望,而且阻碍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如:《春雨》一画中春雨的画法,课前我有意识的让幼儿观察下雨天雨滴的几种形态,在课堂上运用诗歌进行启发提问:“前几天下了春雨,你

简笔画手工幼师美术教案

. 授课班级幼师授课时间第一周课型新授 讲解、示范教学方法认识简笔画课题 教认知了解简笔画的概念 学技能掌握风景、动物简笔画的画法 目情感热爱简笔画标教重点基本型的掌握 材难点简约概况 分关键构图析教具资料上网查找简笔画的各种图案、打印典型简笔画作品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学生活动教学环节 织教一组师生问好:学检查人数 导入二新授简笔画的概念: 1、请说出当你看到“简笔画”一词时,想到的一些关键词语,越分组讨论多越好。学生回答 2、你在教学中运用过简笔画吗? 学画简笔画: 用最简捷方法描绘一把靠背椅或一张课桌 范图展示欣赏 .. .

参与者个人画图 集体组内交流画图 全班展示成果 动物、景物、人物画法: 、简笔画的“简”决不是简单、随意或草率本课总结 、简笔画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简约概括状物造型,简明扼要的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作业:小动物8个,形象自定 板认识简笔画书设1、简单的线条计概括的形象、2 教学小结 .. . 授课班级幼师授课时间第二周课型新授 讲解、示范教学方法简笔画造型课题 教认知了解简笔画的造型 学技能掌握简笔画语言 目情感热爱简笔画标教重点抓取基本的个性特征。 材难点提炼、概括基本的符号语言。 分关键运用夸张、变形的多种手法析教具资料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学生活动教学环节 教组织一师生问好学 一、造型分析 分组讨论二新授1、每组出一名成员汇报讨论结果。 (1)同样的基本形能否画出不同的物象 (2)不同的基本形能否画出同一个物象 2、范图赏析

相同的符号可以表现不同的形象, 不同的符号也可以表现相同的形象。 .. . 全班展示交流 二、简笔画符号语言三、分组作画练习○代表圆以及相近的图形。 △代表各种特点的三角图形。 代表方、梯形以及相近的图形。□ I 代表直线、水平线以及相近的线条。 代表折线以及组合折线。 V 代表弧线以及组合弧 C S 代表各种曲线结合基本形,练习 代表螺旋线 e ·代表各种形态的点。

《幼儿教师如何在活动中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幼儿教师如何在活动中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一、什么是有效提问? ●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活动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二、有效提问的意义何在?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你认为要使活动提问有效要注意哪些问题? ●有效提问的意义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幼儿方面看,能促进其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二是从教师方面看,能促进幼有效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有效提问的特征有:△要把握所提问题的难度水平△要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幼儿提出问题△要学会控制

等待时间△要对幼儿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 要鼓励幼儿自己提出 问题 四、幼儿园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西方有些教育理论家甚至认为是集体教学的核心。然而目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作用远远发挥不够,影响着幼儿学习兴趣和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从幼儿实际出发的提问。有些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知识水平,不了解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与幼儿配合不好的现象。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一些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孩子们的回答、反问弄得十分尴尬,不得已用“先坐下”,“下课教师再回答你”,“长大就会了”等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一堂课中经常有许许多多的不满足,调动不了积极性。孩子们希望是新鲜的问题,是吸引人的问题,是能够答出来的问题,最好是启发性的问题。在提问上只是一个方式,或仅局限在几个提问词上,这样,很多孩子都不愿回答问题。 3、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说也说;一是幼儿不会回答问题的方法,不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五、幼儿教师如何在活动中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一、)提问的类型 一个有效的“好问题”可以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从而更好 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师的提问可以 分为: 1·描述性提问:即指示幼儿细致的去观察并描述事物的基本特征。 如:大象的鼻子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

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中的“常规武器”。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之则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那么,如何精心设计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使之真正能起到“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重点之处强调、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呢? 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 一、提问要围绕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用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会主动地探索原因,追求答案,但注意力又不会持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某些事物或某个话题感兴趣时。要积极利用,以此作为基础提问,因为幼儿之前已经表现了很强的兴趣,所以对教师的进一步提问会积极响应,从而使提问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进行科学活动“电池的妙用”中。笔者发现幼儿对于那些电线、电池、铜片和灯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材料会有什么样的组合,会有什么用。此时笔者趁机提问:运 用这些材料,怎样才能使灯珠亮起来?通过具体的操作,幼儿发现了灯珠亮起来的秘密,学习非常主动。 二、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巧妙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

探究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幼儿探究活动开始之前、活动过程之中和活动结束时的提问都十分必要.合理科学的提问能激励幼 儿专注于探究括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正如拉瓦特里所说,教师“在最为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 问题,这样就有可能推动儿童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活动。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该在提问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1.提问要目的明确 有效的提问应指向明确。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从而达成教育目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原有基础、原有能力、教育活动的主题及目标.用一种精心策划的活动程序提问,使问题以一定的逻 辑顺序展开,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2.提问要考虑幼儿年龄的特点 这是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教育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即根 据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提问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但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经验、不同水平、不同个性,正确估计幼儿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对班级中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经常让他们回答有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让他们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寻求答案,对中等能力的幼儿,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提问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教师则可以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xx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提问是教学中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更是引导孩子的最佳方法之一。那么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提问来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呢?这是教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提问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幼儿的学习思路,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并且可以把这种能力传承下去,让幼儿从小就具备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幼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一、xx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能否正常成长是父母最重视的问题,语言对幼儿发育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语言教学可以使孩子具有正确的思维,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与发展,能够用正常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保持冷静的思维,在与人们交往的生活中,运用语言知识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幸福。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问呢,下面进行简要说明。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不仅要具有合适的语言和词汇,更要有合适的表情和动作,这样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汉语的博大精深。 (一)语气策略 在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运用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舞台表演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动作和正确的语气,教师要求孩子上台表演的时候,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年龄,说明自己表演的是什么节目,然后教师进行演示,再让孩子进行模仿,那么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小明不太乐意表演,可以用温和的语气问:“小明,你愿不愿意和我们共同分享你的收获的呢?”这样小明就会自己选择是上台表演还是默默等待,教师若是直接说:“请小明同学为大家表演。”那么他就是被迫的,就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进行表演,第二种就是难过地拒绝表演。通过这样有技巧的提问,就会转变事情的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也是被尊重的。语气在

(完整版)幼师《美术》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美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担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完成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任务;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扎实的美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 2.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优秀美术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掌握比较系统的美术基础知识的和基本技能技巧,掌握幼儿园的美术教材和教学方法。能胜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 3.教学基本要求: 美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美术课为基础,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等课程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及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注意安排案例教学和实践操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图案、手工等多种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形式: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环境布置等实际工作。教学形式应以教师讲授为基础,同时组织小组活动和个别指导与之相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多种多样的操作实践。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了解幼儿园的节日装饰和日常环境布置,熟悉幼儿团美术教学过程,增加学生对美术运用的感性认识。 四、特殊说明: 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美术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美术鉴赏要注意安排儿童美术作品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幼儿园工作的适应能力。 ③绘画教学中,应根据幼儿园教学工作特点,以绘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通过临摹、写生、速写、默写、创编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兼备写实与装饰的造型能力。同时,应使学生将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及进行故事画、创编作品的绘制。 ④图案教学中,除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图案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联系学校和幼儿园节日装饰和日常的环境布置的实际进行教学。 ⑤手工教学应以纸工、废旧品工、泥工为主。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取手工材料,突出民族性和和地域特点,同时,结合教学时行教具、玩具制作。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教学单元 一、美术鉴赏 1.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专题学习,初步懂得鉴赏美术的知识,了解中国工艺美术悠久灿烂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以及新中国的美术成就和概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回应策略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回应策略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如幼儿在课堂上的突发其想,反对老师观点,对活动不感兴趣……面对不同课堂问题,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应对呢?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回应策略。 “回应”是维系师幼互动的重要纽带,是幼儿园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的重要保证。在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教材的把握与过程的预设,往往会忽视“回应”的研磨推敲,造成回应流于形式,停于表面。主要表现为:教师不会用各种回应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缺乏回应的艺术,抑制了师幼深层次的互动,影响了互动行为的连续性;有的教师虽有主动回应的意识,但不善于捕捉幼儿回应中的价值点,以致失去教育良机。 一、教师发起与幼儿发起平衡 回应的前提是发起。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发起的比例远远高于幼儿。教师的发起,常常以问题的方式进行驱动,通过抛问、接问、反问、追问来达成。而幼儿的发起往往是教师问题的承接、质疑与思索,有一定的被动性。因此,教师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注意为幼儿主动发起互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努力做到两者的总体平衡。 案例:承接要点,提升经验——《独一无二的我》活动案例 背景:这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为自己的特点感到高兴与自豪。教师以绘本《独一无二》作为切人点,向幼儿讲述人除了外貌的不同,还有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的不同。 事件:教师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一模一样的,我们总有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所以说我们都是特别的,都是——独一无二的。” 孩子们小声议论了起来:“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我们分不出来。”教师说:“那好,我们来猜猜他是谁。”(播放剪辑的照片,幼儿仔细辨别,区分双胞胎)“为什么是何家怡,不是妹妹何家甜呢?”一幼儿说:“我一看就知道啦!”教师追问:“是哪个地方让你一看就知道?”“她的眼睛有点小,妹妹的大!”教师顺应:“噢,原来是外貌上有细小的不同。”教师小结:“不管多么相似的人,总有和别人不同的特别的地方,只要大家细心观察,熟悉了,了解了便能发现。” 晶晶举手说:“老师,我听妈妈说有的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呢。”教师回应:“真是爱探究的孩子呀,你的问题很好,如果真的无法分辨,那怎么办呢?”“让他们穿不一样的衣服就行了!”很多孩子附和这一说法,教师说:“哦,穿衣打扮也可以独特呢。”一幼儿说:“看他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就可以分出来啦。”教师做茅塞顿开状:“哦,原来人的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呢!”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有“主动发问、主动探究”的权利,教师必须强化这一意识,更多地为幼儿创设发起互动的机会。以关怀、接纳的态度,去倾听、去鼓励、去引导幼儿,将生成性交互中的典型经验或能呈现的鲜活案例作为素材,帮助幼儿拓展思路,延伸主题发展。

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中的“常规武器”。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之则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精心设计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使之真正能起到“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重点之处强调、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呢?下面由中国幼儿教育网给大家讲一讲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 一、提问要围绕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用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会主动地探索原因,追求答案,但注意力又不会持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某些事物或某个话题感兴趣时。要积极利用,以此作为基础提问,因为幼儿之前已经表现了很强的兴趣,所以对教师的进一步提问会积极响应, 从而使提问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进行科学活动“电池的妙用”中。 二、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巧妙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幼儿探究活动开始之前、活动过程之中和活动结束时的提问都十分必要。合理科学的提问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括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正如拉瓦特里所说,教师在最为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就有可能推动儿童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活动。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该在提问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 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1.提问要目的明确 有效的提问应指向明确。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从而达成教育目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原有基础、原有能力、教育活动的主题及目标。用一种精心策划的活动程序提问,使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2.提问要考虑幼儿年龄的特点 这是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教育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即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提问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同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有效提问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有效提问 发表时间:2011-02-21T16:30:04.11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第12期供稿作者:黎革霞 [导读] 提问,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幼儿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 黎革霞(安阳市九府幼儿园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提问,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幼儿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重要的“激活”因素。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幼儿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要善于通过提问把个别孩子有价值的经验呈现在全体孩子面前,经此来提升所有孩子的经验,推动整个活动的发展。事实上,教师在提问时持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思维能起促进作用,孩子能从教师愉悦的态度中,得到鼓励和鼓舞,从而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关键词】提问;教学;理答 教师提问是一种普遍存在且发生频率很高的教学行为,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技能,而是由一系列可观察可分解的技能组成。提问,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幼儿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重要的“激活”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的本质就是交流,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而提问是构成教学活动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有效性,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1.有效提问的要求 1.1问题的预设性;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幼儿的一些奇怪想法和问题会在课堂中突然冒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和感知的,但教师不能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写到教案当中。这种做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备课时设计一些问题会增加课堂互动的可能性;事先准备好问题更有可能让幼儿聚集于教学的主要目标。 1.2问题的清晰性;如果教师想让自身的提问变得有效,他们必须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教师提的问题常常无法让幼儿明了教师究竟想要幼儿知道什么、回答什么、怎么回答。清晰的问题包括这样几个特点:使用简洁自然的、明确的与幼儿认知中水平相符合的语言;仅包括幼儿在回答该问题所需的词汇和等待幼儿处理的信息,这些问题是直接与课堂内容或课文主题相关的,而不是“天女散花”般随心所欲的。 1.3问题的启发性;要想使问题变得有效,问题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要求幼儿“探求”或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教师要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花哨的)问题。即使幼儿在回答“紧随反应问题”时会主动地去探寻他们所学的知识,他们仍然只是在“选择”一个答案而不是在“组织”一个答案。为了让幼儿有更进一步的反应,教师可以重组一下这些紧随反应问题,以期使其具有启发价值。 2.教师的有效理答 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应答和反馈,是紧随幼儿的反应。教师的理答反应,直接关系到幼儿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影响到课堂上幼儿的参与是否成功,并影响教师的长期教学效果。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理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质量的指标之一。实验表明,有效理答都直接与幼儿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的理答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幼儿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中。理答可以分4种类型:提供正确答案,追问,转问,澄清。我们主要探讨以下3种有效理答方式。 2.1追问;即向回答问题的幼儿提额外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回答正确或提升回答水平。很多时候,要说明原问题的重点或想引导幼儿取得正确或全面的答案时,教师要追加好几个问题。 追问也可用于提升幼儿回答的水平。通常,教师会问一些聚合式、内容性、低认知水平的问题,也可以使用追问以促进幼儿进入高层次的探索过程。常用的方法有:让幼儿解释一下他为何这样回答,让幼儿举个例子来说明他的回答。 2.2转问;即让另一幼儿来回答同一个问题。在幼儿回答错误但又不需要追问时,教师可使用转问。这种理答方式对于成就动机很强幼儿非常有效,他们受到挑战会更加努力学习。但是,转问对于那些很爱面子的幼儿来说,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教师要慎用转问。 2.3 澄清;即用不同的术语重新陈述同一个问题。当幼儿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常常是因为原问题的措词不当,幼儿难以理解。这就必须借助澄清使原问题变得清晰、简单或使幼儿关注问题的关键点,在使用澄清时应避免衍生出新的问题。提问时应避免使用澄清,因为这既是无效问题和低效教师的一个反映。 相对而言,使用追问是一种更好的理答方式,能帮助幼儿获取正确答案,能提升幼儿的思维水平,能增加有效教学的几率。当然教师还要学会用非言语方式进行理答,有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点头都能起到鼓励的效果。 3.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 3.1充分了解孩子,要精心设问;首先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幼儿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幼儿应该知道说、唱、画、想什么,更要让幼儿知道怎么表现。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还要抓住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例:为方便他们分清水果大小,老师可以双手各举起水果,举得有高度变化问他们高的大?还是低的大?这样很直观地提问,是适宜幼儿直觉思维的提问)等这样有助于引导幼儿进入学习情境,体会个中妙处,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这些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的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总之,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而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3.2善于捕促孩子的信息,适当询问,使活动层层推进;问题往往是教师在备课时事先设计好的,因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提问量要灵活运用,根据孩子的反应即时调整,围绕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追问。而不要在同一层面上反复提问同以问提,要善于通过追问让孩子把行为背后的思考表达清楚。由于教师没有及时追问,因而孩子不能将答案背后的信息表达出来,活动只能按部就班进行,失去了一次跳跃的精彩。所以我们要善于通过提问把个别孩子有价值的经验呈现在全体孩子面前,经此来提升所有孩子的经验,推动整个活动的发展。

幼儿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进阶)

一、小班新生幼儿入园不愿意午睡、一睡觉就哭闹不住,注意力不好转移怎么办?(1)在园:不要强求她睡——找到她喜欢的玩具/爱看的书……——边跟她玩,边聊天——引出:玩累了睡觉的话题如果累就睡一会——帮她找朋友挨着朋友睡——建立安全感和依恋情趣。 (2)跟家长沟通: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常规——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建立幼儿自信——引导幼儿与人交往——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养成必要的习惯。 二、老生上幼儿园还整天哭怎么办? (1)跟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升入了解孩子的习惯、性格、爱好。 (2)老师在幼儿园帮助她找几个好朋友; (3)老师每天抽出几个时间段(哪怕是5分钟)陪她。让其建立对教师的安全感。 (4)认真的观察孩子的喜好,教师可以从孩子的爱好入手。 (5)建议家长在家里多带孩子看一些上幼儿园孩子的活动场景,让其熟悉、了解幼儿园生活的意义,慢慢悦纳幼儿园生活。 三、刚入园的幼儿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也不怕,甚至还动手打老师怎么办? 1、家庭教育的不正当方法造成的; 2、教会幼儿在遇事时如何沟通,交流。 3、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可以采取严肃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但不批评,因为孩子叛逆。(4)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家是否存在此现象,如果有,引导家长 四、刚入园的幼儿不爱说话,脾气倔老师该怎么和他沟通? (一)在园: 1、用心观察孩子的喜欢什么---跟孩子聊她喜欢的话题 2、帮助他找朋友---多给他几个拥抱---多给她几个眼神交流---多跟她聊几句天---通过不同的途径建立孩子对教师的安全感 (二)要求家长: 1、跟孩子讲有关幼儿园的情景,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建立对幼儿园的安全感; 2、让孩子了解幼儿园是我们成长的象征。长大的宝贝一定会经历幼儿园生活的

幼儿园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幼儿园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提问是幼儿园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获得发展的关键,科学的提问能使幼儿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它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艺术。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不难发现一些现象的存在: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脱离幼儿了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水平、有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有的问题思维空间不够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影响了幼儿学习的情感态度、思维发展和艺术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然而目前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提问的作用远远发挥不够,影响着幼儿学习兴趣和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式。综观我们的课堂,教师的提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范围狭窄,目的性不强很多教师的提问常局限于活动内容本身。提问目的单一,往往只是为了诱导幼儿说出内容。如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很多教师在活动一开始就直入故事内容,问幼儿“这是什么地方”“家里有谁。可能发生什么事”等,而很少跳出故事的具体内容,激发幼儿自身的经验,体验故事情节的精妙等。事实上,除了针对活动内容设计问题,

提问还可以将幼儿的好奇与兴趣引向教师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可以激发和调动幼儿的相关经验,还可以调整课堂氛围或推动活动的发展等。 2.提问的条理层次不清晰教师的提问能引导幼儿的思维,如果教师的提问缺乏条理,幼儿的思维也会陷入混乱。如在故事《小熊让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后问幼儿“这是谁它长得怎么样”,接着开始讲述故事的开头部分,讲完之后又问“我带来了谁,小熊在路上遇到了谁,它是怎样叫小动物让路的,。类似的提问教师事先没有精心设计与编它为什么要让小动物让路,小动物们给小熊让路了吗……”排,活动时随口发问,意义相同的问题会在不同环节出现,问题之间也缺乏层次感,条理混乱,会对幼儿思维带来干扰。事实上,这种提问不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幼儿意图的基础之上,只能使幼儿或做出粗浅的、机械的回答,起不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3.给幼儿思考时间少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往往在心里已经有一个自认为满意的标准答案,活动中总期望提问后希望幼儿能够马上回答,有“聪明”的幼儿能够一语命中。若是遇到答非所问、不切题或者一时没人回答等情况时,教师要么打断或阻碍幼儿思考,批评幼儿不认真听,要么迫不及待地给出正确答案,应付结束这一问题。 教师过分注重正确答案,会让幼儿揣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或等待教师最终自己作答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4.提问存在不平等状态教学中的每一个幼儿都是平等的,他们应该享受平等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也理应保证每一个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并没有得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