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农大339土壤学

河北农大339土壤学

河北农大339土壤学
河北农大339土壤学

《土壤学》

一、土壤重要性及土壤学发展趋势

1.土壤在人类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1)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

(2)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3)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4)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土壤圈的概念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地圈系统(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交界面,既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又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3.土壤及土壤肥力

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

4.土壤的主要功能

①土壤的生产功能土壤是农业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具有肥力的本质特性,是作物生长的基地;

人类生活的 75%以上的蛋白质和纤维产品都来直接来自于土壤;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土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②土壤的生态环境功能。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生产的主要基质,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

节;它是生态系统的缓冲与调节剂,又是吸收、容纳、转化与净化环境污染物的重要介质;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栖居地,有许多动物栖身于土壤中,且土壤中尚有数以亿计的微生物;

③土壤的健康功能土壤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粮食质量的好坏,土壤生态状况直接影响土壤动物、微

生物的生存状况。

另外土壤也是各种工业原来、建筑材料的来源。如粘土砖、陶陶瓷、铝土矿的原来,以及文化遗迹的保存场所。

5.了解土壤学的任务发展趋势

(1)合理利用土壤

(2)中低产土壤改良

(3)基础理论研究

6.掌握我国土壤主要类型名称

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和

高山土。

二、土壤矿物质

1.土壤粒级及其特性

土壤粒级:按照土粒的大小,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但是土壤的形状多是不规则的,为了按大小来进行土粒分级,以土粒的当量粒径或者有效粒径代替。

土粒的特性:土粒由大到小,保水能力增加,但通透性降低。随着土粒由大到小 , 土壤湿胀性和可塑性增加,对耕作带来不利影响。

2.土壤质地和土体构型的概念

土壤质地:按土壤颗粒组成进行分类,将颗粒组成相近而土壤性质相似的土壤划分为一类并给予一定名称,称为土壤质地。

土体构型:是各土壤发生层在垂直方向有规律的组合和有序的排列状况。

3.土壤质地测定方法(实验室、野外手摸质地)

实验室:筛分法、流水冲洗法、吸管法、比重计法

野外手摸质地:

4.掌握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征和利用改良方法

(一)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征

1. 砂质土类

(1)水: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而保水性弱,水气易扩散,易干不易涝;

(2)气:大孔隙多,通气性好,一般不会累积还原物质;

(3)热:水少气多,温度容易上升,称为热性土,有利于早春作物播种;

(4)肥:养分含量少,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劲猛,但不持久,易造成作物后期脱肥早衰;

(5)耕性:松散易耕。

2. 粘质土类

(1)水:粒间孔隙小,毛管细而曲折,透水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 , 保水抗旱力强,易涝不易旱;

(2)气:小孔隙多,通气性差,容易累积还原性物质;

(3)热:水多气少,热容量大,温度不易上升,称冷性土,对早春作物播种不利;

(4)肥:养分含量较丰富且保肥力强,肥效缓慢,稳而持久,有利于禾谷类作物生长,籽实饱满。

早春低温时,由于肥效缓慢易造成作物苗期缺素;

(5)耕性:耕性差,粘着难耕。

3. 壤质土类

土壤性质兼具粘质土和砂质土的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耕性好,宜种广,对水分有回润能力,是较理想的质地类型。

(二)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改良方法

1. 客土法:客土是质地改良中通常采用的方法。粘质土掺砂改良,砂质土掺粘改良,由于粘

或砂是搬运来的,故称“客土”。客土是质地改良中通常采用的方法。粘质土掺砂改

良,砂质土掺粘改良,由于粘或砂是搬运来的,故称“客土”。

2. 改良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结构是改善土壤不良质地状况的有效方法。改良土壤结构的最好方

法是大量施用有机肥,通过有机质胶结作用,便使土粒团聚。

5.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类型及性质

类型:1. 高岭 ( 石 ) 组( 1:1 型):包括高岭石、埃洛石、珍珠陶土等。

2. 蒙脱石组:包括蒙脱石、绿脱石、蛭石等。

3. 水化云母 ( 伊利石 ) 组(又称 2 :1 型非膨胀性矿物)

4. 绿泥石组(以绿泥石为代表,富含镁、铁)

特点:1. 高岭 ( 石 ) 组:(1单位晶胞(层)化学式为 Al 4 Si 4 O 10 (OH) 8 ,硅铝铁率为

2 (2) 膨胀性小 (3) 电荷数量少 (4) 颗粒较大,可塑性、粘结性、吸湿性、粘

着性弱。

2. 蒙脱石组:(1) 2:1 型 (2) 膨胀性大 (3) 电荷数量大 (4) 颗粒较细,呈片状,可塑性、

粘结性、吸湿性、粘着性显著,对耕作不利。

3. 水化云母组:(1)2:1 型 (2) 非膨胀性 (3) 电荷数量大 (4) 可塑性等性质介于高岭组和

蒙脱组之间。

4. 绿泥石组:(1) 2:1:1 型 (2) 同晶替代现象普遍 (3) 颗粒较小可塑性、粘结性、吸湿

性、粘着性居中

三、土壤有机质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①原始土壤中,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动、植

物残体及其分泌物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

②在自然土壤中,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如树木、灌丛、草类及其残落

物,每年都向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残体。

③农业土壤中,土壤有机质的来源较广,主要有:a.作物的根茬、还田的秸秆和翻压绿肥;b.人畜

粪尿、工农业副产品的下脚料(如酒糟、亚胺造纸废液等);c.城市生活垃圾、污水;d.土壤微生物、动物的遗体及分泌物(如蚯蚓、昆虫等);d.人为施用的各种有机肥料(厩肥、堆沤肥、腐植酸肥料、污泥以及土杂肥等)。

2.土壤有机质组成与转化

组成: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转化:一、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和转化:矿质化

二、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转化:1.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以及部分类似有机物入土壤后的头几个月

很快矿化;2.残留在土壤中的木质素、蜡质和第一阶段未被矿化的植物残体碳相对缓慢分解。

三、土壤腐殖物质的分解和转化:1. 腐殖质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降解,使其芳香结构

核心与其复合的简单有机物分离,或是整个复合体解体;2. 释放的简单有机物质被分解(矿

化)和转化,酚类聚合物被氧化;3. 脂肪酸被分解,被释放的芳香族化合物(如酚类)参与

新腐殖质的形成。

3.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

组成:胡敏酸、富啡酸、胡敏素

胡敏素:碱可溶、水和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

富啡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和分子量最浅

胡敏素:水、酸、碱都不可溶,颜色最深和分子量最高,但其中一部分能被热碱所提取

4.掌握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

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氮、磷、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

二、改善土壤肥力:

1、物理性质:促进良好结构体形成;降低土壤粘性;改善土壤耕性;降低土壤砂性,提高保蓄性;

促进土壤升温。

2、化学性质:影响土壤表面性质;影响土壤的电荷性质;影响土壤保肥性;影响土壤的络合性质;

影响土壤的缓冲性质。

3、生理性质:影响根系生长;影响植物的抗旱性。

三、促进养分有效化、提高土壤保肥性、土壤緩冲性

5.掌握土壤有机质的管理(土壤有机质的调节途径)

1. 大量施用有机肥;

2. 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沃土计划)

(1) 直接还田

(2) 过腹还田,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蓄牧业。

3.免耕

4.施用氮肥

5.有机、无机肥料配合使用

6、强调有机质中要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有机质组成

四、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

1.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及有效性

根据水分被土壤保持的力,将水分划为不同类型:

1.吸湿水

2.膜状水

3.毛管水

4.重力水

土壤水的有效性:指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难易程度。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无效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有效水。有效水的范围是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的水分。

2.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1. 经典烘干法

2.中子法

3.TDR 法(时域反射仪法)

3.土水势及其分势

土水势:土壤水的自由能与标准状态水自由能的差值称为土水势

分势:①基模势Ψ m ②溶质势Ψ s ③重力势Ψ g ④压力势Ψ p

总土水势Ψ t

土水势是这些分势的总和,即Ψ t= Ψ m+ Ψ s+ Ψ g+ Ψ p

4.土壤水吸力

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简称吸力,但并不是指土壤对水的吸力。

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其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示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所用到的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性的曲线。

6.土壤水分入渗

土壤水分入渗:一般是指水自土表垂直向下进入土壤的过程,但也不排斥如沟灌中水分沿侧向甚至向上进入土壤的过程。

7.土面蒸发特性

土面蒸发:土壤水不断以水汽的形态由表土向大气扩散而逸失的现象。

土面蒸发的形成和蒸发强度的大小取决于:

1、受辐射、气温、湿度和风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

2、受土壤含水率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

土面蒸发的过程:

1、表土蒸发强度保持稳定的阶段

2、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变化的阶段

3、水汽扩散阶段

8.了解土壤水的调节原理和技术(农业生产中合理灌溉的原理与应用技术)

1.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 开发土壤蓄水功能,有效拦蓄雨水,开源节流

3. 发展节水灌溉

智能化灌溉—灌水期(土壤临界含水量)、灌水定额(土壤蓄水能力)和灌水周期。节水灌技

术——管道灌、喷灌、滴灌等。

4.增加土壤有效水数量

五、土壤结构与力学性质

1.掌握土壤容重,土壤三相组成,土壤孔隙及其分级;土壤孔隙度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自然状态土壤体 ( 含粒间孔隙 ) 的重量。( g/cm 3 )

土壤三相比=固相 : 液相 : 气相

土壤孔隙容积:土壤液相和气相两者的容积之和

土壤孔隙度(孔度):土壤中各种形状的粗细土粒集合排列成固相骨架。骨架内部有宽狭和形状不同的孔隙,构成复杂的孔隙系统,单位土壤全部孔隙容积与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土壤孔隙度。孔隙度=1-固相率=液相率+气相率

2.掌握土壤结构、结构体、结构性的概念;土壤结构体类型

土壤结构:是土粒(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

土壤结构体:土粒在胶结物(有机质、碳酸钙、氧化铁等)的作用下,相互团聚在一起形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土团。

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土壤结构体类型:

1. 块状结构

2. 核状结构

3. 柱状

4. 棱柱状结构

5. 片状、板状结构

6. 团粒状结构

3.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团粒结构是疏松的小土团,具有小水库、小肥料库、空气走廊的作用,协调水气状况能力强,因而是理想的结构体。

①能解调土壤水分与空气的矛盾

②能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

③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

④改善土壤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4.土壤结构改良的措施

1. 大量施用有机肥;

2. 实行合理耕作;

3. 施用石膏或石灰;

4. 施用结构改良剂

5.土壤物理机械性和土壤耕性的概念及类型

土壤物理机械性:是指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以及其它受外力作用(农具的剪切、穿透压板等作用)而发生形态变化的性质。

土壤耕性:是指由耕作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物理性质。

类型:(1)耕作时土壤对农具操作的机械阻力,即耕作的难易问题;

(2)耕作后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土壤物理性状,即耕作质量问题。

6.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1. 土壤空气中的 CO 2 含量高于大气;

2. 土壤空气中的 O 2 含量低于大气;

3. 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

7.土壤热量的来源;土壤热性质

来源: 1. 太阳辐射能; 2. 生物热; 3. 地热

土壤热性质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影响热量在土壤剖面中的保持、传导和分布状况的土壤性质。包括3个物理参数:土壤热容量、导热性和导温率。土壤热性质是决定土壤热状况的内在因素,也是农业上控制热情况,使其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物理因素,可通过合理耕作、表面覆盖、灌溉、排水以及施用人工聚合物等措施加以调节。

8.掌握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调节方法

土壤水分调节:

(1)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合理灌溉(4)提高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

(5)多余水的排除

土壤空气调节:

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孔隙度;通过调节水分,控制通气状况

土壤热量调节:

(1)合理耕作与施用有机肥

(2)以水调温

(3)覆盖与遮荫

六、土壤胶体与离子的吸附交换作用(土壤化学性质)

1.土壤胶体的概念、种类及性质

土壤胶体:土壤中的固相、液相和气相呈互相分散的胶体状态,其固体颗粒直径小于1μm,土壤胶体常指这些固相颗粒。

种类和性质:

1、含水氧化硅胶体:土壤反应越偏碱性,硅酸的解离度也越大,所带的负电荷也越多。

2、含水氧化铁、铝胶体:铝硅酸盐深度风化的产物,均为两性胶体,其电荷随土壤溶液酸碱反

应的变化而变化。

3、水铝英石:水铝英石表面带净正电荷,从而可吸附 H2PO4-、SO42-、NO3-、Cl-等阴离子。

4、粘土矿物

2.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及其特点

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与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互换位置。

特点:1. 可逆反应 2. 以离子价为基础的等价交换 3. 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3.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盐基饱和度

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溶液为中性(pH = 7)时,每千克土所含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表示即:cmol/1000g土。

土壤盐基饱和度:盐基离子占吸附阳离子总量 (CEC) 的百分数。

4.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

交换性阳离子对植物都是有效性的,但有效程度却不一样,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 离子饱和度

2. 互补离子效应

3. 粘土矿物类型

5.土壤中的阴离子的负吸附

土壤胶体带负电荷的表面对阴离子的排斥作用,其斥力的大小,视阴离子距土壤胶体表面的远近,距离愈近对阴离子排斥力愈大,表现出较强的负吸附,反之负吸附则弱。

七、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1.土壤酸性、交换性酸、水解性酸

交换性酸:土壤胶体吸附的氢离子或铝离子通过交换进入溶液后所反映出的酸度

水解性酸:具有羟基化表面的土壤胶体,通过解离氢离子后所产生的酸度。

2.土壤酸性、碱性的形成原因;土壤酸度的调节

(1)土壤酸化的原因:

土壤中 H 离子的来源:在多雨的自然情况下,降雨量大大超过蒸发量,土壤及其母质的淋溶

作用非常强烈,土壤溶液中的盐基离子随渗滤水向下移动,使得土壤中易溶性成分减少。这时

H 离子取代土壤吸收性复合体上的金属离子,而为土壤所吸附,使土壤盐饱和度下降、氢饱和

度增加,引起土壤酸化,在交换过程中由水的解离,碳酸解离,有机酸的解离,酸雨和其他无

机酸组成引起的。

(2)土壤碱性的形成:

土壤碱性反映及碱性土壤形成是由自然成土条件和土壤内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碱性土壤的碱

性物质主要是钙、镁钠的碳酸盐和重要碳酸,以及胶体表面吸附的交换性钠。形成碱性反应的

主要机理是碱性物质的水解反应。主要包括碳酸钙的水解、碳酸钠的水解、交换钠的水解等。

土壤酸度的调节:

改良土壤酸性主要是向土壤加入碱性物质,中和土壤活性酸和潜在酸,从而提高土壤 pH 值。

土壤酸度主要取决与土壤胶体上致酸离子的数量。

常见方法:施石灰改良(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均可);改进栽种技术,使用水旱轮作等方

法;平整土地,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地温,以防因水过多的酸性上升;施用有机肥,

培肥土壤;保用碱性、中性肥料;种植耐酸作物等。

3.土壤缓冲性的概念及其机制

土壤缓冲性:狭义是指把少量的酸或碱加入到土壤里,其pH值的变化却不大,这种对酸碱变化

的抵抗能力,叫做土壤的缓冲性能或缓冲作用。广义: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对营养

元素、污染物质、氧化还原等同样具有缓冲性,具有抗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缓冲机制为:

(1)土壤中弱酸及其盐类的存在,是良好的缓冲物质。pH=pKa+log(盐)/[酸],表示土壤对酸碱缓冲能力与酸和盐的总浓度及酸,盐的比值关系。

(2)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作用。通常把土壤胶体看作是具有弱酸或弱碱性质的酸胶基和碱胶基组

成,胶粒—M+HCl==胶粒—H+MCl。

八、土壤养分特征(了解)

1.植物营养必需养分(大量、中量、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

中量元素:钙、镁、硫

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和氯

2.土壤中氮的来源及其损失途径

来源:雨水、灌溉水、微生物固氮和施肥

损失途径:

(1)随地表水的冲刷而流失

(2)自然分解,以氨气的形式散逸至空气中

(3)随着地下水的渗透而流失

3.土壤氮素的调控

(1)增加地表覆盖率,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改善土壤的结构,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保水保肥的能力

(2)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的含量,通过使用农家肥或绿肥来改善

4.土壤磷、钾的固定、流失及调控(了解)

磷的固定:在酸性土壤中由于有大量的活性铝、铁离子,会和施入土壤的磷形成磷酸铝铁沉淀,而在碱性土壤中由于存在大量的重碳酸盐,能与磷肥形成磷酸钙,使磷的活性下降,所以磷肥

的容易固定的。

磷的流失:随着泥土流失,因为磷酸盐极易被土壤固定,水溶态的磷很少

磷的调控:长期施用磷肥或有机肥

钾的固定:施入钾肥后,钾或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的交换性钾进入这些层间的吸附位点,使钾的移动性和有效性明显降低

钾的流失:随着水分流失,因为钾几乎都是以水溶态存在,所以,流失也是随着水流失

钾的调控:土壤中施用石灰提高土壤钾素的释放速率

有机肥单施或与无机肥配施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

利用稻草还可以缓解钾的流失

九、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1.土壤退化、土地退化的概念及二者差异

土地退化: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的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降低。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人类开发利用不当而加速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

差异:

(1)土地退化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的破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与土壤肥力下降等。

(2)土壤退化数量减少可以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的毁失,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质量下降。

2.土壤退化的分类

1. 土壤侵蚀

2. 土壤沙化

3. 土壤盐化

4. 土壤污染

5. 土壤性质恶化

6. 耕地的非农业占用3.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

背景:1. 土壤(地)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

(1)人均土壤资源占有率低

(2)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开发压力大

(3)生态脆弱区,范围大

(4)耕地土壤质量总体较差,自维持能力弱

2.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壤退化的制约

3. 水资源短缺对土壤退化的制约

基本态势:1. 土壤退化的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

2. 土壤退化的发展快、影响深远

4.土壤沙化的基本概念、类型、危害及防治途径

土壤沙化:指土壤在风蚀作用下,表层土壤细颗粒减少而粗质砂粒增多的过程。

类型:(1)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漠化;(2)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3)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危害:(1)使大面积土壤失去农、牧生产能力,使有限的土壤资源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2)使大气环境恶化

(3)造成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威胁人类的生存。

防治:(1)营造防沙林带(2)实施生态工程(3)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4)合理开发水资源(5)控制农垦(6)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5.土壤质量的概念及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土壤质量主要是依据土壤功能进行定义的,即目前和未来土壤功能正常运行的能力。

指标体系:

1. 选择评价土壤质量参数指标的条件:代表性、灵敏性、通用性、经济性

2. 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1)农艺与经济学指标(2)微生物学指标

(3)碳氮指标(4)生态学指标

09农学

0901 植物生产类 090101 农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作物学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 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主要专业实验:作物发育形态、田间诊断、作物杂交和选择、种子生产等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相近专业:园艺、植物保护 开设院校: 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藏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总结.

《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总结 2010-12-14 《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总结 为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6月3日-6月14日,进行了《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现将实习总结如下: 一、标本的采集、制作 6月3日-6月8日。6月3日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在毛庄及其附近的古树苑采集,随后几天的采集在农大三区、绿茵广场、东风渠、以及森林公园进行。标本采集完之后便是标本整理、针插标本的制作、鉴定。鉴定要求鉴定到科,并且加上标签,注明所属科、采集地点、采集人采集时间。我组共采集标本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标本共计150个左右。 二、绘图 6月9日-6月11日。共绘两类图,一类是模式图,另一类是实物图。模式图绘在牛皮纸上,可印在模式标本上绘制,实物图则根据实物标本绘出!所有图要求线条柔顺,粗细分明,点样细致均匀,轻重有度! 三、小题昆虫标本的制作 6月12日-6月14日。此次制作的标本有三个:蚜虫标本、夜蛾科生殖器标本、夜蛾翅标本。(具体操作步骤略) 四、实习感想及建议: 本次实习,丰富了我在专业方面的知识,我在课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习中得以巩固!我充分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捕虫、制作标本等工作中组员间的'协作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在捕虫工作中唯有不怕苦与累,积极踏实才能有所收获!在绘图工作中,我认识到自己的水平是如此不足,今后在这方面还需不断学习提高。 实习最终完满结束,美中不足的是毛庄、公园等地方昆虫稀少,实习过程中并没有采集到相应数量的标本,且标本种类单一,建议下一学年标本采集在附近或更远的山区进行。由于采集标本数量少,借用实验室标本发现其标本保存上不够妥善,以至于很多虫体出现不同程坏损,建议实验室认真妥善处理学生采集标本!以上是我的个人感想和建议,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2010年6月16日 xxx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胚胎分节后,每个体节上发生一对囊状突起,其中一些突起以后延伸,分节形成附肢 2、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直接产生性细胞的性腺和进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的构造截然不同外,雌雄的区别也常常表现在个体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到方面。如鍬形虫科的雄虫的发达得多,有的甚至与身体等长、或分枝如鹿角。 3、开放式循环:昆虫的血液绝大部分是在体腔中流动,没有固定管道,叫开放式循环。 4、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包括神经细胞体及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5、世代交替:昆虫两性世代与孤雌世代交替进行,叫世代交替。 6、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2.轴突传导:是指一个神经元内的信息由轴突传导细胞体或由细胞体传给轴突的过程。3.授精:交尾时,雄虫将精子注入雌虫生殖腔内,并不立即与卵进行受精作用,而精子被储藏在受精囊中,这个过程叫授精。 4.胚胎发育:是指从单细胞的合子卵裂开始至发育成为内外器官俱全的胚胎个过程。5.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阶段性变化称变态。

普通昆虫学试题与答案

一,拉汉互译 1. 同翅目H omo pt era 2. 鞘翅目C ole op ter a 3. Hem ip ter a半翅目 4. Man to dea螳螂目 5. Bl att od ea蜚蠊目 二,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胚后发育:是从卵孵化出幼体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 3.世代交替:是指一些多化性昆虫在年生活史中出现两性生殖世代和孤雌生殖世代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的现象。 4.迁飞:是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5.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6.微气管:昆虫的气管由粗到细进行分支,当分支到直径为2~5um时,伸入一个掌状的端细胞,然后由端细胞再形成一组直径在1um以下末端封闭的气管为微气管。 7.世代:昆虫的新个体(卵或幼虫或稚虫或若虫)自离开母体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发育过程叫生命周期,通常称这样的一个过程为一个世代。 *8.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9.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二性征的不同外,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0.信息素:又称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11.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接点,神经传导的联络区。 12.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 13.迁飞: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地现象。*14. 后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骨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称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15.脉序:又叫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16. 滞育:由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昆虫才能在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17.抗生性:食物不能全面满足昆虫营养上的需求,或含有对昆虫有毒的物质.或缺少一些对昆虫特殊需要的物质,因而昆虫取食后发育不良,寿命缩短,生殖力减弱,甚至死亡;或者由于昆虫的取食刺激而受伤部位产生化学变化或组织上的变化而抗拒昆虫继续取食。 18.耐害性:有些植物在被害虫为害后具有很强的增殖和恢复能力,能显著减轻被害的损失。 19.不选择性:植物不具备昆虫产卵或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食物具有拒避产卵或抗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或者昆虫的发育期与食物的发育期不适应而不被取食为害。 20.翅脉:是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纵横行走的条纹.由气管部位加厚所形成,对翅膜起着支架的作用。 三,填空题 1. 昆虫的消化道起源于外胚层的部分是前肠和后肠,起源于内胚层的部分是中肠,中肠是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植物保护专业怎么样

植物保护专业怎么样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植物保护专业怎么样》的内容,具体内容:植物保护专业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那么植物保护专业你了解是怎么样的吗?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植物保护专业的详细 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植物保护专业介绍植物保护学是... 植物保护专业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那么植物保护专业你了解是怎么样的吗?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植物保护专业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植物保护专业介绍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其下分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植物保护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鼠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植物保护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植物保护专业主要课程 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农药学原理、蜱螨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相近专业:农学、园艺。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具备的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技能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岗位有:高级销售、产品经理、销售经理、农艺师、业务员、苗圃技术助理、

昆虫学实习心得体会5篇

昆虫学实习心得体会5篇 昆虫学实习心得体会1 经过两天半的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真是感受很多,收获颇大。 算是天公作美,这几天的天气都不错,但是由于季节关系,昆虫出现得并不频繁。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利用午休的时间去收集昆虫,因为老师讲过午休时气温较高,昆虫活动会较为大些。从这我知道了昆虫的活动受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的影响很大。在采集昆虫的时候,还要求我们对昆虫的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方便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植物上的不同部位会存在些什么昆虫。 通过本次实习,还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学会了各种采集工具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标本的制作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我做的标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针插标本,一种须展翅的标本。两种都对针插的位置很讲究,不是随便找个位置就下手的。展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翅膀都很脆弱。而且应该使用镊子,避免翅膀上的鳞片被弄掉。制作昆虫标本一定要小心翼翼。 对昆虫的分类检索是对昆虫加深认识的一个过程。一些昆虫的基本特征,外表的比较大的特征,在捉昆虫的时候已经可以了解到了。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则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昆虫各部分的特征。同时还要注意比较,有些种类之间的差别是十分小的,须要细心地观察才能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分类检索不仅仅是为了知道昆虫的类别,更是为了去更好地认识昆虫,更重要的是检索的过程,而不是结

果。通过检索,还可以学习到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到检索表的编写依据。 总之,这次的教学实习让我受益很多,希望能多多参与这类很有意义的实习活动。 昆虫学实习心得体会2 这几周的普通昆虫学让我感受颇多。 首先,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通过自己捕捉昆虫、自己制作标本、最后自己鉴定,不仅对各类昆虫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还让我们同学们之间增进了友谊。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捕虫器,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获得不同的昆虫,如何将昆虫放进毒瓶毒死,能给如何将昆虫做成标本保存,如何鉴别各类昆虫等等。让我们对各类昆虫印象更为深刻。 其次,这几天过的真的很开心。我们组从农大西边跑到东边,又从北边跑到南边,从试验田跑到了滨湖,又从校内跑到浏阳河,都要跑遍整个农大了。突然感到农大真的好大啊!跑的我们腿都发酸了,但是我们仍乐此不疲,我们收获真的很大。我们捉到了很多我们从没见过的不同的昆虫。其中我们的招牌是一个超级大螳螂和一个蝼蛄(呵呵,别的组都想要)。在我们寻找昆虫的过程中,边说边聊,边玩边干。发生了好多趣事,邓哥说:“我们如果再拿上吃的就像是在秋游啊!”德哥在浏阳河窜上窜下的捉蝴蝶,差点掉进浏阳河,哈哈哈!那个大螳螂就是我们吃苦耐劳的谭敏丰捉到的!呵呵,我们组这几天过的很融洽!我们这组有三个男生和六个女生,收获也是相当的

普通昆虫学-在线作业-

普通昆虫学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5-27 11:14:30 一、单选题 1. (5分)胡蜂前翅纵折。()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2. (5分)鞘翅目中叶甲与瓢甲可以从跗节上区分,叶甲跗节为隐5节,而瓢甲跗节为隐4节。()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3. (5分)下列蝶蛹金小蜂的拉丁学名表达方式是正确的?() ? A. Pteromalus puparum(L.) ? B. pteromalus puparum(L.) ? C. pteromalus Puparum(L.) ? D. Pteromalus puparum(L.)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4. (5分)可以生物防治叶螨的有()。 ? A. 蚜茧蜂 ? B. 蜻蜓 ? C. 捕食螨 ? D. 七星瓢虫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5.

(5分)触杀剂通过气孔进入害虫体内。()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6. (5分)利用白僵菌等是害虫防治中主要生物防治措施之一。()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7. (5分)二斑叶螨属于()目。 ? A. 膜翅目 ? B. 蜱螨目 ? C. 半翅目 ? D. 鞘翅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8. (5分)小菜蛾幼虫属于咀嚼式口器。()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9. (5分)下面哪一个属于钻蛀类害虫()。 ? A. 蝼蛄 ? B. 桃小食心虫 ? C. 黄条跳甲 ? D. 烟粉虱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一、重点 1、体腔:昆虫的体壁包被着整个体躯,形成一个相通的腔,称体腔 2、外骨胳:防止水份过度蒸发、调节体温、表现物理性色彩以及阻止水分无机离子、 病原菌、杀虫剂等外物侵入,其内陷形成的内骨,用以附着体壁肌的肌纤维,组成 昆虫的运动机构 3、色素色:化学色,虫体一定部位存在某些化合物而产生,这些物质吸收某种光波反 射其它光而形成各种颜色。这些物质同多半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如黑色素、嘌呤色 素等 4、结构色:光学色,发生于表皮。由于昆虫表皮结构性质不同,发生光的干涉、衍射 而产生各种颜色。用沸水和漂白粉不能使其退色和消失 5、背血管:位于背中线体壁下方,纵贯于背血窦内的一条管状构造,由前段的大动脉 和后段的心脏两部分组成,心脏两侧着生有成对的翼肌 6、大动脉:背血管前段,一条简单的直管,粗细一致,没有翼肌和膈膜相 连,没有心门 7、心脏(heart):背血管后段呈连续膨大的部分,每个膨大部分为一个心室 8、辅搏动器:心脏外的一类具有搏动性能的结构,功能是辅助心脏、促进血液在部分 血腔、附肢及其它远离心脏的附属器官内循环,保持血腔中各部位的血压平衡 9、血液(血淋巴):体腔内循环流动的淋巴样液体,浸浴着所有的内脏器官和组织 10、血液循环过程:心脏舒张,血液由心门进入心脏,心脏收缩,把血液推向前方,经 由主动脉由头部前端流出,在头的内壁形成一个反作用力,使血液向后流动,由于 背膈和腹膈的作用,血液由前向后流回心脏 11、昆虫的呼吸系统:担负自外界吸收氧并释放出虫体内二氧化碳的器官系统 12、气管系统:外胚层内陷形成的管状气管网络 13、气门:气管内陷留在体壁上的开口,通常位于中胸、后胸和腹部各节的两侧;胸部 气门位于侧板上,腹部气门多位于背板两侧或侧膜上 14、气管:胚胎发育时外胚层沿体壁内陷形成的盲管。

普通昆虫学

普通昆虫学 概述 一、普通昆虫学考试科目包括: 普通昆虫学。 二、考试比例: 基础理论80%,昆虫学发展现状20%。 三、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10分(20小题,每题0.5分,占10%) 拉丁学名10分(中、拉互换等形式,10小题,每题1分,占10%) 填空或选择题30分(30空或题,每1空或题0.5分,占30%) 编制昆虫分目或科检索表20分(20个科目,占20%) 简答题20分(4小题,每题5分,占20%) 论述题10分(1题,占10%) 四、考试时间:3小时。 五、参考教材: 1. 雷朝亮,荣秀兰主编,《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 2. 彩万志主编,《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7 一、考查目标: 普通昆虫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均较强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内部解剖以及昆虫分类。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昆虫学发展前沿动态。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1)节肢动物门及各纲的特征; (2)昆虫纲的特征 2昆虫的外部形态 (1)昆虫身体的一般构造:体躯的基本构造;体躯的分节方式;分节的附肢 (2)昆虫的头部:头部的分节、头壳的构造、头式、头部的感觉器官、口器 (口器类型、为害特点及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3)昆虫的胸部:胸部构造的特点、胸部的基本构造(前胸、具翅胸节)、胸足的构造及其类型、翅(构造及变化、关节、翅脉及脉序、翅室、连锁和飞行) (4)昆虫的腹部:腹部构造的特点、腹部的基本构造、腹部的附肢 (外生殖器、尾须、无翅亚纲腹部的附肢、幼虫的腹足) 3昆虫的生物学 (1)昆虫的生殖方式: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卵胎生和幼体生殖 (2)昆虫的胚胎发育:卵的类型及产卵方式、卵的构造 (3)昆虫的胚后发育:孵化、生长发育、变态(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全变态、全变态)、幼虫期、蛹期、成虫的形成

《森林昆虫学(本科)》重点复习题山西农大

两性生殖:是指需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或女性生殖,是指不经雌雄交配(或需经交配),卵不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幼虫和成虫之间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迥然不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无蛹期;成虫特征随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积温: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称为积温。积温是一常数。表达式为NT=K。 有效积温: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应是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表达式为N(T-C)=K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用农药防治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趋光性: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向着光源或背离光源的反应。 趋化性:是通过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向性反应。 周期性孤雌生殖:是指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交替进行,亦称“异态交替”。偶发性孤雌生殖:指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偶尔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性二型:不同性别的同种个体间除了第一性征外,还有其它形态和习性差异,这种现象叫性二型。 性多型是指同一性别的个体存在形态和习性上差异,可分为多个类型。 补充营养:成虫期为了生殖细胞发育成熟而进行的营养活动。 恢复营养:有的昆虫能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补充营养一次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而产出,这种特殊的补充营养称为恢复营养。 孵化:昆虫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始发育,完成胚胎发育后,新的幼体破卵而出的过程就叫孵化。 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个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叫羽化。 拟态:是昆虫“模仿”环境其它动、植物的形态,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的现象。 保护色:指昆虫具有同生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有利于躲避捕获食者的视线而保护自己。 卵生:绝大多数昆虫以产卵的形式繁殖后代,称为卵生;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胚胎分节后,每个体节上发生一对囊状突起,其中一些突起向后延伸,分节形成附肢 2、雌雄二型现象:除性器官有明显区别外,雌雄二者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现象 3、开放式循环:血液只有一段途程流经背血管,其他在血腔和器官间流动 4、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包括神经细胞体及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5、世代交替:昆虫两性世代与孤雌世代交替进行。 6、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为头、胸、腹 3个体段。 (2)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1~3对单眼 (3)胸部生有3对胸足和1~2对翅,是运动中心。 (4)腹部通常由9~11节组成,有气门和外生殖器。 (5)昆虫属于变态发育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中也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现象

4.胚胎发育:从卵孵化后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 5.变态:昆虫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触角由3节组成,即柄节、梗节、鞭节。 2、昆虫体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3个体段。 3、昆虫的头部位于体躯的前端,着生有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是感觉、联络和取食的中心。 4、口器也称取食器,由属于头部体壁构造的上唇和舌以及头部的三对附肢(即上颚、下颚和下唇)组成。 6、贲门瓣的主要功能是使食物直接从前肠导入中肠腔,而不与胃盲囊接触。同时阻止中肠内食物倒流回前肠。 7、昆虫的排泄作用主要是由马氏管和后肠的直肠部分共同完成。(脂肪体) 8、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昆虫的口式不包括( D) A、下口式 B、前口式 C、后口式 D、上口式 2、雄性龙虱的前足是(B) A、捕捉足 B、抱握足 C、开掘足 D、攀握足 3、从功能上分,( B)不属于神经元中的一种。 A、运动神经元 B、中枢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 D、神经分泌细胞

昆虫学实习的感悟体会6篇

昆虫学实习的感悟体会6篇 昆虫学实习的感悟领会1 一、史无前例的“游戏” 第一堂课朱教师就把昆虫学实习的昆虫捕捉任务布置了下来,当时只觉得一帮大学生在一起捉虫时一定会像小孩子一样。也是因为第一次课我才第一次知道昆虫是六条腿。因为从小就在城市中,四周遍及工厂,小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到野外去抓虫子的经历,所以对于我来说,一是兴奋,二是也算对于童年乐趣的一种弥补。但是正是因为从小从未与虫子有过“亲密接触”也就自然有点害怕虫子,或多或少也是有些担忧的。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游戏”。于是我们马上分好了组,紧锣密鼓的好好准备这次虫害实习。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方法和工具对于从事一项活动的成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到了实验楼领到了瓶装的酒精和捕虫网的时候大家还都是挺兴奋的,毕竟从来没有用过工具对虫进行捕捉。有了捕虫网和酒精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假如单纯的用一个酒精水瓶装虫子携带会不方便,别离会造成较大的问习题,观察起来也是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这时候需要用一种方法改良它,让昆虫的捕捉存放便捷,高效,整齐。 这时我想起了曾经才生物化学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用过的小型离心管,用它可以将酒精分装到每一个小管,节省了酒精的用量,同

时昆虫的捕捉也变的简便,每个昆虫分装入瓶省去了日后的别离归类的繁琐,此外小巧便于野外携带,也利于捕捉后的观察和进一步的学习。 思考过之后我就在网上预订了一袋的离心管备用。但是问习题又来了,离心管散装起到了别离但是归类其实不直观较混乱。于是我们找到了若干块泡沫薄板,按照离心管的直径大小打孔,将小管依次放入孔内,编号,这样就便于查找和分类,外观上也整齐美观。工具和方法的问习题解决了下面就开始了昆虫的捕捉。 三、最美妙的回忆 符教师对我们说;“你们以后想想,大学的这次抓虫一定是你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次最美妙的回忆,以后再也不会有了。”确实对我们来说是大学期间最美妙的一件事。 第一次小组集体去捕虫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用尽了各种方法。我们先到了一片杂草茂密的场地,先用捕虫网大面积的挥扫,然后将口扎住用镊子一点一点去除杂草,将昆虫夹住,拿出装上酒精的离心管,将昆虫放进去。大面积的挥扫可以捕捉较多而且一般较难捕捉的昆虫,但是品种却略显单一,都集中在蝗科,叶蝉,蝽科。在大面积的捕捉之后我们更换了场地,选择了作物果树蔬菜较多的农学基地,果树上有很多不同昆虫的幼虫,有的很艳丽,有的却伪装的不认真看就根本无法分辩,但是这些幼虫都很容易捕捉,拿镊子轻轻一夹然后送入管中就可以了果树叶和蔬菜叶上发现了很多,这时就很纳闷为什么平常经过都没有注意过呢,这次才真正找到了让菜叶上出现一

普通昆虫学试题(第1组)有答案

普昆试题 一.名词解释(18分,每题3分) 1.附肢2.雌雄二型现象3.开放式循环4.神经元 5.世代交替6.羽化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蝉的头式为() A 下口式 B 前口式 C 后口式 D 上口式 2.蓟马的口器属于() A 锉吸式口器 B 咀嚼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 嚼吸式口器 3.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是() A 脉序 B 翅肋 C 翅脉 D 翅气管 4.昆虫的盾间沟位于()上。 A 头部 B 背板 C 腹板 D 侧板 5.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A 端骨片 B 盾片 C 前盾片 D 后盾片 6.低等蛾类的连锁器叫() A 翅轭型 B 翅缰型 C 翅钩型 D 翅褶型 7.家蝇的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裸蛹 D 围蛹 8.在翅脉命名时将第一径脉写成() A 1R B 1r C R1 D r1 9.昆虫胚胎发育的三个连续阶段顺序是() A多足期,无足期,寡足期 B 无足期,寡足期,多足期 C 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 D 寡足期,原足期,多足期 10.一个新个体昆虫(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A 一化性 B 多化性 C 一个世代 D 多个世代 11.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解除时,就可恢复生育的停育现象叫()A 滞育 B 休眠 C 越冬 D 越夏 12.昆虫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也就是说,滞育可出现在不同的世代,这种现象叫() A 休眠 B 兼性滞育 C 专性滞育 D 确定性滞育 13.膜翅目中寄生性昆虫幼虫的足属于() A 寡足型B多足型 C 无足型 D 原足型 14.蛹体被第三、四龄幼虫所蜕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这种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15.蝶类的变态类型是() A 增节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半变态 D 渐变态

普通昆虫学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40、血腔 141、血淋巴142、血窦143、腹血窦144、腹膈145、背血窦 146、围心窦147、围脏窦148、腹血窦149、围神经窦150、色素色 151、结构色152、结合色153、孔道154、蜡道155、围食膜 156、胃盲囊157、滤室158、消化系数159、食物转化率160、背血管 161、动脉162、心脏163、辅搏器164、造血器165、马氏管 166、脂肪体167、尿酸盐细胞168、围心细胞169、肠外消化170、气门 171、微气管172、气管173、支气管174、气囊175、螺旋丝 176、多气门型177、全气门式178、周气门式179、半气门式180、寡气门型 181、二端气门式182、前气门式183、后气门式184、无气门式185、外闭式气门 186、内闭室气门187、背纵干188、侧纵干189、内脏纵干190、腹纵干 191、气管连锁192、腹气管连锁193、背气管连锁194、呼吸系数195、呼吸商 196、呼吸代谢率197、气管鳃198、神经细胞199、神经原200、轴突 201、侧支202、树状突203、端丛204、神经围膜205、单极神经元 206、双极神经元207、多极神经元208、感觉神经元209、运动神经原210、联系神经元 211、神经节212、突触213、反射弧214、神经传递215、无滋式卵巢管 216、多滋式卵巢管217、端滋式卵巢管218、激素219、外激素220、前胸腺 221、咽侧体222、心侧体223、脱皮激素224、保幼激素225、促前胸腺激素 226 性信息素227、警戒信息素228、聚集信息素229、踪迹信息素230、脑激素 三、选择题(单项选择) 20、下列表皮中无几丁质成份() A、原表皮 B、内表皮 C、上表皮 D、外表皮 21、下列器官来源于内胚层的是() A、前肠 B、气管 C、中肠 D、马氏管 22、下列器官来源于中胚层的是() A、神经系统 B、血细胞 C、体壁 D、气管 23、下列组织器官来源于外胚层的是() A、中肠 B、马氏管 C、血细胞 D、卵巢 24、昆虫蜕皮脱去的是() A、原表皮、内表皮 B、内表皮、上表皮 C、上表皮、外表皮 D、外表皮、内表皮 25、消化道的下列组成哪个没有吸收作用() A、中肠 B、前肠 C、前后肠 D、后后肠 26、下列组织器官无排泄作用() A、脂肪体 B、体壁 C、围心细胞 D、血淋巴 27、下列组织器官无呼吸功能的是() A、体壁 B、气泡 C、气管鳃 D、围心细胞 28、下列组织器官有呼吸功能的是() A、背血管 B、腹神经索 C、体壁 D、脂肪体 29、不完全变态昆虫为() A、外翅部无蛹期昆虫 B、内翅部无蛹期昆虫 C、外翅部有蛹期昆虫 D、内翅部有蛹期昆虫 30、下列组织器官为控制触角的中心() A、前脑 B、中脑 C、后脑 D、咽下神经节 四、回答下列问题 45、昆虫内部器官系统分哪几部分?它们的体腔中位置及功能如何? 46、昆虫体壁的功能与基本古交及性能如何?

(完整版)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每套试题由5种题型组成,共100分。各部分的题量与得分分配如下: 一、名词解释:选10个名词,共30分,每小题3分 二、单选题: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三、多选题: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四、是非判断:选6个小题,共6分,每小题1分 五、问答题:选3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一、名词解释 二、单选题 1. 蝗虫的后足是:

A.跳跃足B.开掘足C.游泳足D.步行足 2.昆虫的气门多位于昆虫的腹部两侧,请问,气门属于: 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 3.有一昆虫,已经脱了三次皮,,请问该昆虫应处在几龄? A.2龄B.3龄C.4龄D.5龄 4.蝗虫的前翅是() A.膜翅 B.鞘翅 C.半鞘翅 D.覆翅 5. 蝉的口器是() A.咀嚼式口器 B.刺吸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6. 螳螂的前足是: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7.蜜蜂的前足是()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携粉足 8.蝼蛄的前足是()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9. 蝶和蛾的前后翅都是() A.膜翅 B.半鞘翅 C.鳞翅 D.鞘翅 10. 蝶和蛾的口器是() A.刺吸式口器 B.虹吸式口器 C. 嚼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11.甲虫的前翅为()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2.蝽象的前翅是: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3.蜂的前后翅是()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4.蝇的后翅是() A.膜翅 B.半鞘翅 C.覆翅 D.平衡棒 15.属于排泄器官的是() A.消化道 B.马氏管 C.背血管 D.腹神经索 16.蝗虫的变态属于()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7. 蝶和蛾属于()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8. 螨是属于哪个纲( ) A.昆虫纲B蛛形纲 C.有爪纲 D.唇足纲 19. 家蝇的幼虫属于() A.原足型 B.寡足型 C.多足型 D.无足型 20. 下列哪些虫的口器着生位置是属于后口式( ) A. 蝗虫 B.小地老虎 C. 蚜虫 D.虎甲 21.步甲的口器着生位置式属于哪种类型( )

普通昆虫学试题

普通昆虫学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下列昆虫中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 A. 蚜虫 B. 叶蝉 C. 瓢虫 D. 蝗虫 2.?蓟马的口器属于() A 锉吸式口器 B 咀嚼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 嚼吸式口器 3.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是() A 脉序 B 翅肋 C 翅脉 D 翅气管 4.昆虫的盾间沟位于()上。 A 头部 B 背板 C 腹板 D 侧板 5.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A 端骨片 B 盾片 C 前盾片 D 后盾片 6.完全变态的昆虫不要经历以下哪几个时期() A.卵B.蛹C.拟蛹期D.成虫E.幼虫 7.家蝇的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裸蛹 D 围蛹 8.昆虫胚胎发育过程0中从幼期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 A. 孵化 B. 脱皮 C. 羽化 D. 变态 9.昆虫胚胎发育的三个连续阶段顺序是() A多足期,无足期,寡足期??? B 无足期,寡足期,多足期 C 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 D 寡足期,原足期,多足期 10.一个新个体昆虫(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A 一化性 B 多化性 C 一个世代 D 多个世代

11.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解除时,就可恢复生育的停育现象叫()A 滞育 B 休眠 C 越冬 D 越夏 12.昆虫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也就是说,滞育可出现在不同的世代,这种现象叫() A 休眠 B 兼性滞育 C 专性滞育 D 确定性滞育 13.膜翅目中寄生性昆虫幼虫的足属于() A 寡足型B多足型 C 无足型 D 原足型 14.蛹体被第三、四龄幼虫所蜕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这种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15.蝶类的变态类型是() A 增节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半变态 D 渐变态 二.填空题(15分) 1.蜜蜂口器类型属于()。 2.引起昆虫滞育和重要生态因素有(),(),();起滞育的内在因素就是()。 3.雄性龙虱的前足是()。 4.蝶类的变态类型是()。 5.按照胚体分节和附肢发生的顺序,将昆虫胚胎的外形发育分3个连续的阶段,即(),(),()。 6.变态的类型(),(),(),(),()。 7.触角由3节组成,分别是:(),(),()。 8.昆虫的个体发育包括(),(),()3个阶段。 9.昆虫的腹部是()和()的中心。 10.昆虫翅胸背板三条次生沟是()()和()。 11.昆虫生殖系统包括()和()两部分。 12.许多昆虫随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的现象称为()。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世代:昆虫一个新个体(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2.年生活史:一种昆虫一年内的发育史,或更确切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代结束止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 3.两性生殖:昆虫经过两性交配而产出后代的生殖方式叫两性生殖。 4.孤雌生殖:昆虫不经过两性交配或经交配但不产生受精卵而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叫孤雌生殖。 5.变态: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的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 6.不全变态:一生经历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3个虫期,而且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而逐步显现,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称为不全变态。 7.休眠:常常是由不良环境引起的昆虫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当不良环境消除后昆虫可马上恢复活动,继续生长发育的现象。 8.滞育:由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昆虫才能在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9.羽化:昆虫由蛹或老熟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叫羽化。 10.补充营养:成虫期所进行的营养。 11.趋光性:就是昆虫对光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活动的习性。 12.完全变态:一生经历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四个时期,其翅是在幼虫的体壁下发育,不显露在体外的变态方式叫完全变态。 13.化蛹:昆虫由老熟幼虫脱皮而产生蛹的过程叫化蛹或蛹化。 14.孵化:昆虫完成胚胎发育后,卵破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15.虫龄:幼虫的大小或生长进程叫虫龄。虫龄以蜕皮次数做为指标,虫龄=蜕皮次数+1 16.龄期:相邻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就是该虫龄的龄期。 17.生长脱皮:昆虫在幼虫阶段所进行的蜕皮,脱皮后伴随着体积的增大,而没有重大的形态上的改变。 18.离蛹:附肢和翅悬垂游离于蛹体外,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也能自由活动。 19.渐变态: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很相似,只是翅未成长和生殖器官未成熟。 20.半变态:幼期水生生活,成虫陆生,以致成幼期具有明显的形态分化。 21.多足型幼虫:既有胸足又有腹足的幼虫。 22.鳃叶状触角:触角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开合,状似鱼鳃。 23.具芒状触角:触角三节,第三节较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为触角芒)。 24.丝状触角: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部一二节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缩小。 25.脉序:翅脉的分布型式。 26.肘状触角:触角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膝状或肘状弯曲。 27.羽毛状触角:触角柄节各亚节向两边突出成细枝状,很像鸟类羽毛。 28.寡足型幼虫:只有胸足,无腹足的幼虫。 29.鳞翅:质地为膜质,翅面布满鳞片的翅叫磷翅。 30.半鞘翅:翅的前半部分加厚呈革质,而后半部分仍为膜质的翅叫半鞘翅。 31.膜翅:质地膜质、透明。 32.鞘翅:翅的质地为角质,坚硬,翅面无可见翅脉的翅叫鞘翅。 33.覆翅:翅的质地革质、半透明,翅脉仍可见。 34.无足型幼虫:既无胸足也无腹足的幼虫。

普通昆虫学

《普通昆虫学Ⅱ》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昆虫分类学基本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Insect Taxonomy 基本内容: (1)物种概念Species concept(2)分类阶元Category(3)分类特征Characters (4)学名Scientific names(5)模式标本Type specimens(6)异名与同名Synonymy and homonymy 基本要求: (1)掌握昆虫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了解动物命名法的主要原则(3)学习检索表的原理与制作 教学重点: (1)物种概念(2)学名与俗名 教学难点: (1)模式标本(2)同物异名 第二章六足总纲的系统发育 The Phylogeny of Haxapoda 基本内容: (1)系统发育学Phylogenetics(2)现生六足总纲Extant Hexapoda 基本要求: (1)了解六足总纲的分类和系统发育(2)掌握各目的识别特征 教学重点:各目的识别特征教学难点:各目之间的亲缘关系 第三章直翅目Orthoptera 基本内容: (1)识别特征Diagnosis(2)生物学特性Biology(3)经济重要性Economic significance (4)娱乐性Recreation(5)分类Systematcis 基本要求: (1)掌握剑尾亚目Ensifera和锥尾亚目Caelifera的特征 (2)识别螽斯科Tettigoniidae、蟋蟀科Gryllidae、蝼蛄科Gryllotalpidae、蝗科Acrididae、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癞蝗科Pamphagidae、菱蝗科Tetrigidae 教学重点: (1)亚目的识别(2)重要科的识别 教学难点:系统发育 第四章缨翅目Thysanoptera 基本内容: (1)识别特征Diagnosis(2)生物学特性Biology(3)经济重要性Economic significance (4)分类特征Taxonomic characters(5)分类Systematcis 基本要求: (1)掌握锯尾亚目Terebrantia和管尾亚目Tubulifera的特征(2)识别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蓟马科Thripidae 教学重点: (1)亚目的识别(2)重要科的识别 教学难点:系统发育 第五章同翅目Homoptera 基本内容: (1)识别特征Diagnosis(2)生物学特性Biology (3)经济重要性Economic significance(4)分类Systematcis

普通昆虫学习题及答案举例 (1)

一、名词解释: 1.初生分节:昆虫在幼虫期,相邻两个体节之间以节间褶作为体节分界线的分节方式。 2.后生分节:昆虫在成虫期,以节间膜作为体节分界线的分节方式。 3.蜕裂线:在头部背面的一条倒“Y”字形的缝。 4.内生翅类:幼期翅芽在体外发育的昆虫,其变态类型属于不完全变态。 5.外生翅类:幼期翅芽在体内发育的昆虫,其变态类型属于全变态。 6.翅脉:是位于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的纵横条纹,是由气管所在部位加厚形成的。 7.脉序(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排列形式。 8.闰脉:在两条相邻的纵脉间,加插的两端游离的纵脉,叫闰脉或伪脉。 9.脱皮:幼虫体外表有一层坚硬的表皮限制了它的生长,所以当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形成新 表皮,脱去旧表皮,这种现象称为脱皮。脱下的旧表皮称为蜕。 10.雌雄二型:同种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了生死器官不同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构造等 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11.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在身体大小、体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2.世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为一个世代,简称为一代或一化,一个世代通常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等虫态。 13.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的发育过程,即昆虫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起,到第二年的越冬虫 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14.休眠: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当不良条件消除时,昆虫可立即恢复 生长发育。 15.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或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滞、 不食不动的现象。滞育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17.生物钟:生物钟是指由于长期受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昼夜节律及季节变化的影响,使生物 的生命活动和行为反应表现出特定的时间节律现象。 18.昆虫钟:昆虫钟是昆虫体内的生物钟,即昆虫生命活动和行为的时间节律。 23.趋性: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 动。趋向活动称为正趋性,负向活动称为负趋性。 24.趋光性: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 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 25.趋化性: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其正、负趋化性通常与觅食、求偶、 避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 26.警戒色:是指昆虫的鲜艳色彩或斑纹,具有使天敌不敢贸然取食或厌恶的防御行为。 27.拟态:指昆虫在外形、姿态、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它种生物或非生命物体,以躲避 天敌的现象。 28.鞣化作用:指昆虫表皮蛋白与醌类类化合物交联脱水变硬的过程。 29.食物消化率:也称消化系数,指昆虫的取食量干重减去排出的粪便干重的差除以取食量的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