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无性系测定

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无性系测定

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无性系测定
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无性系测定

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无性系测定

法桐https://www.doczj.com/doc/b515422723.html,

无性系育种不仅不排斥有性过程的作用,而且还提倡“有性制种,无性繁殖”的原则。

由于我们的选种性状是以树木营养为主体,据认为营养性状的早期选择是有效的,因而更加

确定了无性系选择在树木遗传改良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二)无性系寅种在树木改良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于1973年、lW7年和1981年先后召开3次大型

国际学术会议专门讨论林木无性繁殖的方法、进展问题及遗传改良问题。由于世界各国对无

性系育种的高度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来,树木的无性繁殖应用在林木遗传改良上取得了

很大的进展,开辟了无性系林业的新阶段。无性系育种不仅从无性繁殖和无性系改良中,拓

开了一条良种生产的新途径,而且是一个潜力很大的领域。无性系改良包括无性繁殖和无性

系选育两个方面。无性系改良的许多作用是由无性繁殖所带来的。据目前国内外经验,无性

繁殖在林木改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良基因型和基因的保存

应用无性繁殖方法,将分散在各林分中优良基因型或基因包装收集于无性系档案、无性

系库或基因库小,可作为基因保存之用。如建立良种收集园、良种保存园,是指将散生优良

树木,通过嫁接或择插的方法,移栽到一个方便的地方作为基因保存之用。由于基因集存于

无性繁殖体中,基因是不会变化和损失的,通过无性繁殖这一手段,以达到优良基因保存、

基因繁殖(或称基因复制)之目的o

2.营建无性系种子园

各种形式的无性系种子园是通过嫁接或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建立起来的,它既保存了良

种,又在此基础上,由手相互授粉结实,实现了优良基因的重新组合。它产生的后代,通过

选育比亲本价值还高,可以获得遗传性更优的良种。

3.中选单株(优树、实生苗、杂种苗)的直接大量繁殖

当一个优良单株被无性系测定证实其基因型确实优良以后,就采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大

量繁殖,实现优良无性系或无性系混系进行造林,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技术进步。我

国目前在板栗、核桃、枣、油茶、油桐、乌柏、油檄榄等许多经济林树种都己攻克了无性繁

殖的困难,开始大规模无性系或混系造林,使无性繁殖为良种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就。

据国内外报道,由于无性系苗木能保持和利用母株优良基因型效应(加性和非加性效

应),具有产量高、遗传品质优良、性状整齐一致等特点,其遗传增益提高到40%以上,所

以世界许多国家开始大规模选育优良无性系或混系造林,其理由是很显然的。

4.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无性系测定

无性系测定的目的,是为了筛选优良无性系以用于造林。对于无性繁殖技术过关的树

种.对中选单株进行筛选就较为容易了,只要对它们进行无性系测定就行。当然,无性系测

定的前提,是要排除待测材料位置效应和成熟作用的干扰,这可以将持测成年优树枝条嫁接

到幼年砧木经过复壮,然后再作测定。或者从成年优树基部取根聚苗扦插,或挖根进行人工

根萌,然后嫩枝扦插,再作天性系测定。至于劝龄实生苗或杂种苗的无性系测定,因材料处

于幼年期,重复稳定性小,年青时的排列很难维持到轮伐期末。这时早期测定的风险将比复

壮了的无性系测定要大。对这类材料的无性系测定,最好分期分批进

行。先对土地状况均一

的苗圃进行低强度的选择,然后一边作多点测定,一边结合造林进行试种,进行高强度的筛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概要

Q/KF KF X X X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KF·10L·CX701-2011 代替Q/KF·10L703-2003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 编制:校核:审定: 标准化检查:复审:批准: 2011-07-15发布2011-08-01实施 XXX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更改记录

Q/KF·10L·CX701-2011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 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以下简称“六性”)的设计要求和实施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六性”的设计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JB/Z 23-1991 可靠性和维修性工程报告编写一般要求 GJB/Z 57-1994 维修性分配与预计手册 GJB/Z 91-1997 维修性设计技术手册 GJB/Z 768A-1998 故障树分析指南 GJB 150A-2009 环境适应性 GJB 190-1986 特性分类 GJB 368B-2009 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 GJB 450A-2004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451A-2005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GJB 813-1990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 GJB 841-1990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GJB 899A-200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GJB 900-1991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JB 1032-1990 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GJB 1371-1992 装备保障性分析 GJB 1391-199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程序 GJB 1407-1992 可靠性增长试验 GJB 2072-1994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GJB 2547-1995 装备测试性大纲 1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 考试时间:2011年 月 日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分数 一、 判断题(1'×15,共15分) 1.不可靠度F(t)为在规定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它是增函数。 ( ) 2.同一产品越新,可靠性越高。 ( ) 3.为提高可靠性试验的效率,在做加速寿命试验时,可以改变产品失效机理。 ( ) 4.某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则该产品工作一段时间t 0后,其故障率λ上升。 ( ) 5.一个系统的逻辑图和原理图是一一对应的,他们在联系形式和方框联系数目 上是相同的。 ( ) 6.可靠性筛选可以提高一批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但不能提高每一个产品的固有 可靠性。 ( ) 7.通过对系统可靠性模型中串联模型与并联模型的分析可知,可靠性并联等于 不可靠性串联,他们之间存在对偶性。 ( ) 8.采用贮备模型可以提高产品的任务可靠性和基本可靠性。 ( ) 9.割集是指故障树中一些底时间的集合,当这些底事件的任一事件发生时,顶事件必然发生。 ( ) 10.系统结构可靠性分配过程中,对重要的单元,应分配较高的可靠度。( ) 11.FMEA 是一种自下而上(由元件到系统)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而 成绩

FTA是一种由上而下(由系统到元件)的系统完整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 ()12.在各个底事件发生概率差别较大时,阶数越小的最小割集越重要。()13.老练的目的在于元器件投入使用前,先把使用后可能发生的参数漂移消除掉,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14.区间估计的置信度和精确度是相互矛盾的,置信度越高,估计精度越低。 ()15.机械结构设计中使用安全系数就是已经考虑了产品的可靠性,因此选用安全系数可以替代可靠性设计。() 二、填空题(1'×10,共10分) 1.产品的失效率曲线一般分为早期失效期、、三个阶段。2.可靠性预计方法包括、故障率预计法、相似产品法等。 3.可靠性试验中,环境应力筛选最有效的办法是和。4.可靠性的发展趋势有、。 5.系统可靠性模型包括、、n中取r模型(r/n)、混合式贮备模型、多数表决贮备模型等。 三、选择题(2'×15,共30分) 1.为了验证开发的产品的可靠性是否与规定的可靠性要求一致,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作的试验叫()试验。 A.环境应力筛选 B.可靠性增长 C.可靠性鉴定 D.可靠性测定 2.设t=0时,投入工作的1000只灯泡,并以天作为度量时间的单位,当t=365天时,又发现有2只灯泡坏了,则该种灯泡的故障率约为。

林规发〔〕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林规发〔〕号防护林造 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2016·北京

目录附表: 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 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 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 附表D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 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62) 附加说明 (63) 附录: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 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产品设计五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测试性和保障性

3 “五性”的定义、联系及区别 3.1 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称为可靠度(GJB451-90)。 可靠性工程:为达到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一套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工作。 (GJB451-90) 显然,这个定义适用于各种装备、设备、系统直至零部件的各个产品层次。可靠性是产品的一种能力,持续地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因此,它强调“在规定时间内”;同时,产品能否可靠地完成规定功能与使用条件有关,所以,必须强调“在规定的条件下”。 为了使产品达到规定的可靠性要求,需要在产品研制、使用开展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活动,这些工程活动就是可靠性工程。即:可靠性工程是为了达到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一套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工作。(GJB451-90)。实际上,可靠性工程还应当包含产品使用、储存、维修过程中的各种保持和提高可靠性的活动。 3.1.1可靠性要求

3.1.1.1 定性要求 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可以用定性方式来表达,满足这些要求使用中故障少、即使发生故障影响小即可靠。例如,耐环境特别是耐热设计,防潮、防盐雾、防腐蚀设计,抗冲击、振动和噪声设计,抗辐射、电磁兼容性,冗余设计、降额设计等。其中冗余设计可以在部件(单元)可靠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使系统(设备)达到比较高的可靠性水平。比如,采用并联系统、冷储备系统等。除硬件外,还要考虑软件的可靠性。 3.1.1.2 定量要求 可靠性定量要求就是产品的可靠性指标。产品的可靠性水平用可靠性参数来表达,而可靠性参数的要求值就是可靠性指标。常用的产品可靠性参数有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以及可靠度。 故障率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产品的故障总数与时间(寿命单位总数)之比。即平均使用或储存一个小时(发射一次或行驶100km)发生的故障次数。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产品寿命单位(时间)总数与故障总次数之比。即平均多少时间发生一次故障。通常可以用故障率的倒数表示。 可靠度R(t)是可靠性的概率表示。即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即:

林规发〔2016〕58号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2016·北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 (2) 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 (4) 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 (17) 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20) 第六章附则 (21) 附表: 附表A 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22) 附表B 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4) 附表C 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 (47) 附表D 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 (52) 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 (62) 附加说明 (63) 附录: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 (64) 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 (72)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 (8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 第五条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 第六条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 第七条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

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

国外直升机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发展综述 1. 引言 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RMS)是响影军用直升机作战效能、作战适用性和寿命周期费用的关键特性。特别是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RMS成为武装直升机战斗力的关键因素。美国武装直升机AH-64“阿柏支”由于在研制中重视RMS工作,具有较高的RMS水平,保证AH-64具有较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概率。在1990年12月至1991年4月的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101师攻击直升机营的8架AH-64直升机,突袭伊拉克,摧毁了通往巴格达沿途的雷达站,为盟国空军执行空战任务开辟了空中通道,仅在2月28日,第一武装分队的AH-64摧毁了36辆坦克,俘获了850名伊军官兵。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出动了288架AH-64,累计飞行18700小时,仅有一架AH-64被地面炮火击落,在“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中,AH-64的能执行任务率分别达到80%和90%,超过了设计要求。AH-64的战例充分表明,RMS是现代武装直升机形成战斗力的基础,是发挥其作战效能的保证,也是现代军用直升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与性能同等重要的设计特性。 2. 国外直升机RMS技术的发展 随着直升机在现代战争中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的日益提高,直升机RMS越发引起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特别是对直升机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早就得到重视;随着武装直升机的应用与发展、机载雷达及火控系统的可靠性及维修性也相继引起各国军方的重视;近十多年来,尤其是海湾战争之后,为了满足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要求直升机具有快速出动能力和高的战备完好性,降低武装直升机的寿命周期费用,要求直升机具有低的维修工时、少量维修人力、少量备件和良好的测试性和保障性。总的说来,近50年来,国外直升机RMS技术的发展大至可划分为如下3个阶段。 2.1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 50年代中期或末期开始研制或6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在60年代投入服役的直升机,如美国的CH-47A、CH-53A、AH-1A、AH-56A、OH-58A、UH-1A等。这些直升机主要是采用工程设计和试验的方法来保证直升机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没有专门制订RMS 大纲,既没有提出专门的RMS指标,也没有开展专门的RMS分析设计和专门的RMS试验工作。因此,这一批直升机普遍存在着故障多、可靠性低、维修工时较高,因此使用和保障费用较高。美国陆军和直升机公司都建立了直升机的RMS信息系统,收集大量的RM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找出了影响可靠性及维修性的主要原因和部件,并随后进行改进改型。例如,CH-47D制订了专门的可靠性改进计划,投资237 万美元,使整个直升机的MTBF 提高一倍,维修工时降低28%。 2.2 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经过越南战争后,军用直升机的作用更加引起世界各军事大国的重视,在执行战斗保障和后勤支援任务中,直升机充分显示了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快速反应能力和不受地形限制的特点。此外,装备武器的武装直升机用于对地火力支援和护航任务中,出色地完成任务。在战争实践中证实了武装直升机对现代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现代战争不可缺少的

17个速生及高价值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潘潘 1、马尾松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是我市优良的乡土用材树种,常绿乔木,极喜光,深根性,适应性强,耐瘠薄,喜酸性土壤。生长迅速,每亩年生长量可达0.67~1m3。培养纸浆纤维板12年可主伐,培养建筑材20~30年主伐。 一、种苗要求: 1、种源:我市马尾松良种有: (1)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嫁接种子园生产的良种:或经选育鉴定的优良无性系:经子代测定,8年生的每亩平均树高、胸径、蓄积分别达7.2m、8.9cm、4.5162m3,分别超过省定丰产林标准的42.8%、78%、282%;最大单株树高9.4cm,胸径13.4cm。 (2)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武平十方、永定仙师91-92营建的实生种子园生产的良种。 2、苗木规格: (1)裸根苗(播种苗):苗龄1年,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Ⅰ级苗地径>0.35cm,苗高>20cm,根系长度15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10条以上,Ⅱ级苗地径0.25~0.35cm,,苗高15~20cm,根系长度12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8条以上。 (2)播种容器苗:苗龄半年的容器苗高度>10cm;苗龄1年的容器苗苗高>16cm,地径0.3cm。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苗木长势好,苗干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已形成良好根团。容器不破碎,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3)无性系扦插容器苗:苗龄0.5年,苗高>8cm。其它要求与播种容器苗相同。 二、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较肥沃的林地。 2、造林地准备: (1)林地清理:全面炼山或全面劈杂,带状整地。全面炼山要求8~9月份开设炼山防火线,平行等高线20m宽,垂直等高线10m宽,局部危险带加宽,全面劈草炼山,炼山要彻底,对未燃烧的灌木、枝桠等要集中堆烧。 (2)整地挖穴:10~12月份进行整地挖穴,造林密度167株/亩,株行距为2×2m,穴位沿等高线水平设置,上、下行穴位“品字形排列。挖明穴,穴规格为60×40×30cm,挖穴时,表土、心土必须分开堆放。 (3)回表土、施基肥:一般在12月份进行,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回表土必须拣净枝桠和草根等杂物,根据立地质量情况,每穴施过磷酸钙200-250g,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 3、栽植:栽植时期为每年1~2月份。 (1)容器苗必须将塑料袋撕破,栽植深度比营养土深3~5厘米,做到栽直、穴中、压实、培土。 (2)裸根苗在起苗、运苗过程中,要保持苗根湿润,切忌风吹日晒。起苗后,立即把苗根蘸上黄泥浆。栽植做到栽直、舒根、压实。 三、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后一般连续抚育和施肥三年,每年4~5月扩穴抚育,9~10月全面锄草一次,次年根据立地质量情况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每株施用氮肥200-250g。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即:在每株树上坡开一弧形沟,沟长40~60cm,宽10~20cm,深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论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意义及造林方法

摘要:生态防护林,是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分。它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在我国,根据其防护目的和效能,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海防林、环境保护林等。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严重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生态防护林,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走进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所重视。为此,本文以防护林建设为切入点,通过规划方案、苗木处理、后期管理等环节论证了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一、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战略意义 生态防护林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增强人民身体健康等多种功能。 一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 当今社会,人们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极为严重,已经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不仅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巩固国防,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生态防护林建设主要包括三北、长江、沿海、珠江、太行山、平原绿化等防护林工程。这些地区战略地位突出,有我国重要的国防基地。由于生态条件恶化,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加强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不仅对增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维护国家安全,巩固国防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衣食等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对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向往也越来越迫切。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也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些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二、提高造林质量的具体方法 1、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 苗根是苗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掘苗时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是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基础,一般树种须根较多,失水较快,特别是针叶树失水更快。据我们测定,侧柏苗在日晒3h 后,根系含水率降低21.70%,茎杆降低14.10%,叶子降低5.20%。因此,保护根系是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2、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期春季是多数树种造林的最好季节。但由于气温差异,各树种生物特性的差异,各树种本身所需最适温、湿度的差异,因而各树种在造林时间的早晚程度上也有差异,对于发芽早的树种如落叶松、油松、沙棘、侧柏等树种宜早栽,一般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据调查,3月下旬栽植的油松、侧柏、沙棘等比4月中旬后栽植的成活率分别高出12.80%、21.00%和50.70%,泡桐、河北杨、新疆杨等树种适4月上旬栽植,此时成活率分别为90.40%、

防护林树种选择

防护林树种选择 防护林和其它林种的树种无明显区别,这是因为用材林和经济 林也同样有防护作用。有的树种是多用途的,作防护林的树种, 一般也可以作用材林和经济林培育。只是用材林树种,要考虑培育大宗的木材产品和高的木材生长量,经济林树种要考虑较大量林副产品生产,要求副产品高产。而防护林培育木材和副产品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生态环境上的效益。 有些造林则有具体的目标。防护林中有农田防护林、护岸护路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都要求选择具有不同特性的树种。比如,适于营造纤维林的有桉树、杨树、松树、日本落叶松、相思树等;适于营造胶合板材的有泡桐、杨树、枫香等;适于用作农田防护林的有泡桐、杨树、池杉等;适于水土保持林的有松树、刺槐、栎类、桤木、紫穗槐等。 西南地区用作防护林树种的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柏木、巴山松、云杉、高山松、红杉、车桑子、余甘子等。西南地区经济林树种有:油桐、油茶、漆树、盐肤木、黄檀、黑荆树、杜仲、黄檗、乌桕、白蜡、八角、厚朴、茶树、棕榈及竹类。近十多年来,以上树种已在遗传改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选出了一批优良种源、家系及无性系,可以选择适合于各地的良种进行造林。例如这个地区目前用于发展用材林的树种就有:杉木、马尾松、云南松、柏木、火炬松、桉树等。 为了发展多树种造林,避免造林树种的单一化,开发优良造林树种,还要推荐一些有发展前途的树种作造林试验或推广培育的造林树种。比如,鹅掌楸、光皮桦、西南桦、麻栎等;木荷、木莲、含笑属树木。云杉属树木,目前用作造林的很少,主要是粗枝云杉、红杉、桤木、榉树等。一些珍贵用材树种,如桢楠、栲类(如红椎)、麦吊杉、黄杉等,通过试验研究,将发展造林,或作四旁植树。 表一 抗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的各类树种

统可靠性设计分析赵廷弟综合测试题

1.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答错倒扣1分) (1)()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决定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信性。 (2)()为简化故障树,可将逻辑门之间的中间事件省略。 (3)()在系统寿命周期的各阶段中,可靠性指标是不变的。 (4)()如果规定的系统故障率指标是每单位时间0.16,考虑分配余量,可以按每单位时间0.2 进行可靠性分配。 (5)()MTBF和MFHBF都是基本可靠性参数。 (6)()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愈高,并不一定表示其可靠性愈高。 (7)()事件树的后果事件指由于初因事件及其后续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所导致的不良结果。 (8)()对于大多数武器装备,其寿命周期费用中的使用保障费用要比研制和生产费用高。 (9)()所有产品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都要经过浴盆曲线的早期故障阶段、偶然故障 阶段和耗损故障阶段。 (10)()各种产品的可靠度函数曲线随时间的增加都呈下降趋势。 2.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MFHBF的中文含义为。 (2)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与可靠度R(t)之间的关系式是。 (3)与电子、电器设备构成的系统相比,机械产品可靠性特点一是寿命不服从分 布,二是零部件程度低。 (4)在系统所处的特定条件下,出现的未预期到的通路称为。 (5)最坏情况容差分析法中,当网络函数在工作点附近可微且变化较小、容差分析精度要求不 高、设计参数变化范围较小时,可采用;当网络函数在工作点可微且变化较大,或容差分析精度要求较高,或设计参数变化范围较大时,可采用。 (6)一般地,二维危害性矩阵图的横坐标为严酷度类别,纵坐标根据情况可选下列三项之一: 、 或。

3.简要描述故障树“三早”简化技术的内容。(10分)

三北防护林的树种有哪些

三北防护林的树种有哪些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那么三北防护林的树种有哪些呢?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呢? 三北防护林的树种有 1、沙柳。沙柳是灌木或小乔木。树皮幼嫩时多为紫红色,有时绿色,老时多为灰白色。叶互生,条形或条形倒披针状,边缘外卷。花期3月,果期5月。分布于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沙柳是沙漠植物,耐一定盐碱,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是固沙造林树种,是三北防护林的首选之一。 2、梭梭。梭梭是小乔木。树皮灰白色,木材坚而脆。叶鳞片状,宽三角形,稍开展,先端钝,腋间具棉毛。花期5-7月,花着生于二年生枝条的侧生短枝上。果期9-10月。产于宁夏西北部、甘肃西部、青海北部、新疆、内蒙古。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均有分布。梭梭生于沙丘上、盐碱土荒漠、河边沙地等处,根系发达,有固定沙丘作用,是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荒漠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木材

可作燃料。 3、中国沙棘。中国沙棘是落叶灌木或乔木。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单叶通常近对生,狭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上面绿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果实圆球形,橙黄色或桔红色。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山西也称其为醋柳,陕西也称其为黄酸刺、酸刺柳,青海也叫黑刺,内蒙古也叫酸刺。中国沙棘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漠绿化。 4、胡杨。胡杨是落叶乔木,稀灌木状。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状卵圆形或肾形,两面同色。花期5月,果期7-8月。产于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蒙古、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埃及、叙利亚、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均有分布。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树种,要求沙质土壤,喜光、抗热、抗旱抗盐碱、抗风沙,是绿化西北干旱盐碱地带的优良树种。

探讨保障机械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探讨保障机械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发表时间:2018-09-10T15:42:34.0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作者:林鸣精 [导读] 所谓的机械可靠性,指的是机械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摘要:可靠性、稳定性是衡量机械产品的重要指标,也是工业生产中机械正常运行的可靠性保障。工业的发达是依靠科技推动的,科技推动工业发展的承载点则表现在机械产品中。因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要想保障机械产品能够发挥其使用功能,就必须要注重其可靠性设计。 关键词:机械;可靠性;设计方法 1.机械可靠性设计内涵 所谓的机械可靠性,指的是机械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衡量一种机电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机械产品规定功能是可靠性设计的实质,可靠性设计是在保证机械系统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其使用功能的存在时间。 如下图1中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可以直接快速地对单颗粒气溶胶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不仅避免了传统离线分析方法中样品前处理的困难,而且可以获得单颗粒粒径、化学成分及其随时间和空间分布变化的信息,为研究大气气溶胶快速变化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如气溶胶的形成,迁移和传输、气溶胶的种类识别和PM2.5的在线源解析,以及气溶胶对环境、气候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提供重要数据。因此,要想保障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功能的正常使用,就必须要保障其机械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图1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2.机械可靠性设计特点 2.1种类繁多的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不一用途不同,机械产品的种类也跟着有很多不同,各不相同的还有其组成结构及运行原理,有的机械产品需要的零件也比较特殊。当使用条件、零件以及机械结构等都不同时,肯定会存在不同的可靠性设计要求,其适用的理论或计算方式也不相同。 2.2复杂的使用条件使得基本荷载的确定比较困难在很多情况下,当工况发生变化时,处于工作状态中的机械产品的各个系统、零件所承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因此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验,才能够对荷载谱进行确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荷载变化实验不可能长期在每个系统或零件中加以实施,因此在确定机械产品的荷载谱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对进一步的可靠性设计有严重影响。 2.3可靠性设计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 设计因素、使用环境、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及制造工艺水准等都对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有很大影响,对于这些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可靠性设计都需要将其影响充分考虑在内。 3.保障机械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3.1简化设计 在满足预定功能的情况下,机械设计应力求简单、零部件的数量应尽可能减少,或者机械一些零部件的面积应尽可能减少,越简单越可靠是可靠性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减少故障提高可靠性的最有效方法。但不能因为减少零件而使其它零件执行超常功能或在高应力的条件下工作。否则,简化设计将达不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如在本人曾参与设计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机械设计中,为了对气溶胶颗粒成分进行快速、准确及全面的分析,本仪器采用双极性、有网反射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双极性分析器采用Z字型结构,水平放置并垂直于颗粒的入射方向,通过软件(SIMION 7.0)对其进行性能模拟,优化Z-TOF结构及几何尺寸,分析器总体积减小为56.8×32.8×11.8 cm。 3.2降额设计 降额设计是使零部件的使用应力低于其额定应力的一种设计方法。降额设计可以通过降低零件承受的应力或提高零件的强度的办法来实现。工程经验证明,大多数机械零件在低于额定承载应力条件下工作时,其故障率较低,可靠性较高。为了找到最佳降额值,需做大量的试验研究。当机械零部件的载荷应力以及承受这些应力的具体零部件的强度在某一范围内呈不确定分布时,可以采用提高平均强度(如通过大加安全系数实现)、降低平均应力,减少应力变化(如通过对使用条件的限制实现)和减少强度变化(如合理选择工艺方法,严格控制整个加工过程,或通过检验或试验剔除不合格的零件)等方法来提高可靠性。 3.3耐环境设计 耐环境设计是在设计时就考虑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影响,例如装配、运输时的冲击,振动影响,贮存时的温度、湿度、霉菌等影响,使用时的气候、沙尘振动等影响。因此,必须慎重选择设计方案,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或消除有害环境的影响。具体地讲,可以从认识环境、控制环境和适应环境三方面加以考虑。认识环境指的是:不应只注意产品的工作环境和维修环境,还应了解产品的安装、贮存、运输的环境。在设计和试验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单一环境和组合环境两种环境条件;不应只关心产品所处的自然环境,还要考虑使用过程所诱发出的环境。控制环境指的是:在条件允许时,应在小范围内为所设计的零部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或人为地改变对产品可靠性不利的环境因素。适应环境指的是:在无法对所有环境条件进行人为控制时,在设计方案、材料选择、

浅述防护林树种选择原则和造林技术

浅述防护林树种选择原则和造林技术 【摘要】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生态效益。本文作者从山区县实际出发,对营造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原则、营造林技术进行了粗略的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防护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紫金县 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生态效益。通过林业生态建设,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对促进植被恢复和发展,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物种多样性,达到减弱动力源和物质源的双重效果,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近年来,紫金县在依托国家、省重点林业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下,不断加大营造防护林工程建设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目前防护林工程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营造质量离高标准、高质量还有一定差距,在防护林规划设计、苗木选育、施工技术、养护管理等环节的工作经验十分有限,还处在摸索阶段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提高防护林工程造林质量,作者根据本县山区的实际情况,现就有关营造防护林工程的树种选择原则和造林技术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防护林树种选择原则 1.1科学规划,依据防护目的确定树种,并与原林种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要基于环境保护理念出发进行分析和总结,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备的生态防护系统,是恢复当前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因此,防护林树种应具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树体高大、树冠适宜、深根性、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在规划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全县实际情况,整体规划,因害设防。在针对不同防护目的选定树种种类时,应和当地林种类型、优势树种、适生树种相结合,充分发挥林种的功能。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分别优先选用耐干旱的灌木树种、亚乔木树种;严重风蚀、干旱地区,要注意选择根系发达、耐风蚀的树种。 1.2严格标准,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多样性、立地类型复杂性的特点,严格按照有关重点防护林建设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科学技术,进行综合性、示范性和时效性的分析,确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做好防护林营造规划设计,将建设任务落到实处。而适地适树原则是林业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造林成功的首要前提。由于各树种的生态适应幅度差异不同,在选择防护林树种时,必须明确各树种的生态特性和生态适应幅度,依据当地立地条件和灾害特点选择主要造林树种和伴生树种。因此,树种选择的主要原则为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因地制宜地营造防护林。

中国三北防护林树种有哪些

中国三北防护林树种有哪些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么中国三北防护林树种有哪些呢?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呢? 中国三北防护林树种有 1、泓森槐有一定的抗旱、抗烟尘、耐盐碱作用。适生范围广,是改良土壤、水土保持、防护林、“四旁”绿化的优良多功能树种。可作为行道树、住宅区绿化树种、水土保持树种、荒山造林先锋树种等。 泓森槐 生长迅速,木材坚硬,纹理细致,耐水湿,抗腐朽,易燃,热值高,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能源树种。可做为矿柱及建筑用材,也是制作家具,木地板的优质原料。 现在全国造林树种单一,土壤地力衰退严重,而营造泓森槐混

交林可大大改良土壤,根瘤菌,能固氮,落叶可肥土。用榆树、杨树、柳树等混交,长势都会更好。泓森槐根系发达,具根瘤,可以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故其耐瘠薄、耐旱性优于杨柳科品种,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较正常生长。 2、胡杨。胡杨是落叶乔木,稀灌木状。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状卵圆形或肾形,两面同色。花期5月,果期7-8月。 产于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蒙古、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埃及、叙利亚、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均有分布。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树种,要求沙质土壤,喜光、抗热、抗旱抗盐碱、抗风沙,是绿化西北干旱盐碱地带的优良树种。 3、樟子松。樟子松是常绿乔木,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树干挺直,大树树皮厚,下部灰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鳞状深裂,上部树皮及枝皮黄色至褐黄色,内侧金黄色,裂成薄片脱落。叶2针一束,

防护林及林种划分

防护林及林种划分 任何森林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不能把所有的森林都视为防护林。因此,只有那些为了达到某种防护意义而划定的森林才叫做“防护林”。比如在大江大河的上游集水区的森林叫“水源涵养林”,在表土疏松土壤易于被水冲走的山区陡坡上的森林叫做“水土保持林”,在平原农区所营造的农田林网叫做“农田防护林”。这些都是“防护林”。随着工业发展而带来的大气和水质的污染,森林的不断减少和由之而来的环境沙漠化和各种灾害性气候等,经常给交通、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损失。因此,人们逐渐把对森林的注意力从生产木材转向发挥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例如,中国自70年代末在西北、华北、东北营造的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全长约7000km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就属此目的。根据发挥的主要防护作用不同,防护林又分为若干具体林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海岸防护林、护路林等。 一、水源涵养林 河流两岸和上游水源区以及水库周围以涵养水源为目的的森林叫做“水源涵养林”。理想的水源涵养林应该是由比较高大的乔木和比较矮小的灌木相结合,并且由多树种和不同年龄的林木组成。林冠密集,多层次,枝叶茂盛。这样的林子,在林学上叫做复层异龄混交林。 森林为什么能够涵养水源呢?在森林覆盖下,每当降雨,会有10%~30%的雨水阻滞在林冠枝叶上。其中林木本身吸收一些,雨停后蒸发一些,其余的雨水顺枝干流下,或辗转周折通过林冠层滴落到林地上。在这种混交林内,枯枝落叶多,长期堆积在地表,构成厚厚的枯枝落叶层,叫做“死地被物”。一部分枯枝落叶经真菌、细菌分解成一层厚厚的碎屑和腐殖质。这些腐殖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非毛细管孔隙度,从而大大增加了土壤贮存雨水的空间。在许多情况下,林冠下还聚生了厚厚的一层植物,叫做“活地被物”。它和“死地被物”一起统称“地被物”。滴落在林地的雨水,由于受到林冠的阻隔,大大降低了对地表的冲击力,并且很快被地被物所吸收,然后慢慢渗入到土壤和基岩,被“贮存”起来。这就是森林涵养水源的物理机制。水源涵养林就是在需要的地方专为发挥这种作用的森林。 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是由树木本身的吸附量、地被物贮存量和土壤、基岩的贮存量三部分组成的。一片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的大小,决定于这三部分的条件。通常林冠层次越多、越浓密、地被物和土层越厚、基岩空隙度越大,贮水能力就越大,反之,贮水能力就越小。因为森林贮存的水分缓慢地流动,降水停止后,下游将在较长的时期内以溪流、泉水、潜流等形式得到水源补给。根据观测,森林涵养水源保证补给水分的时限,因坡度、基岩、坡面状况而不同,从两个月到一年不等。由此可似看出森林涵养水源的巨大能力。林地坡面平缓、土层深厚、林木郁闭好的针阔叶混交的复层异龄林贮水能力最大;基岩坚硬和空隙度小,土层浅薄,林木郁闭差且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单层同龄林贮水能力最小。不同的林子贮水能力千差万别,有的十分悬殊。没有森林覆盖的光山秃岭,涵养水源的能力就大不一样。雨水因无林冠阻拦,直接冲击地表。地表又缺少地被物覆盖,雨水直接冲击地面泥沙,来不及渗入土壤,就汇成径流,顺着倾斜的坡面,挟带泥沙,迅速流走。无数径流又汇成大股洪流,激浪翻石,汹涌奔腾,形成山洪暴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都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现在全世界都提倡在河流两岸和河源区以及水库周围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强山坡蓄水、保土的能力,力求在雨季能够大量贮存雨水,暴雨不成灾;在无雨或少雨的季节,又能源源不断地补充下游的径流量。

产品设计五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测试性及保障性

3 “五性”得定义、联系及区别 3、1 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得条件下与规定得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得能力。可靠性得概率度量称为可靠度(GJB451-90)。 可靠性工程:为达到产品得可靠性要求而进行得一套设计、研制、生产与试验工作。 (GJB451-90) 显然,这个定义适用于各种装备、设备、系统直至零部件得各个产品层次。可靠性就是产品得一种能力,持续地完成规定功能得能力,因此,它强调“在规定时间内”;同时,产品能否可靠地完成规定功能与使用条件有关,所以,必须强调“在规定得条件下”。 为了使产品达到规定得可靠性要求,需要在产品研制、使用开展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活动,这些工程活动就就是可靠性工程。即:可靠性工程就是为了达到产品得可靠性要求而进行得一套设计、研制、生产与试验工作。(GJB451-90)。实际上,可靠性工程还应当包含产品使用、储存、维修过程中得各种保持与提高可靠性得活动。 3、1、1可靠性要求 3、1、1、1 定性要求

对产品得可靠性要求可以用定性方式来表达,满足这些要求使用中故障少、即使发生故障影响小即可靠。例如,耐环境特别就是耐热设计,防潮、防盐雾、防腐蚀设计,抗冲击、振动与噪声设计,抗辐射、电磁兼容性,冗余设计、降额设计等。其中冗余设计可以在部件(单元)可靠性水平较低得情况下,使系统(设备)达到比较高得可靠性水平。比如,采用并联系统、冷储备系统等。除硬件外,还要考虑软件得可靠性。 3、1、1、2 定量要求 可靠性定量要求就就是产品得可靠性指标。产品得可靠性水平用可靠性参数来表达,而可靠性参数得要求值就就是可靠性指标。常用得产品可靠性参数有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以及可靠度。 故障率就是在规定得条件下与规定得时间内,产品得故障总数与时间(寿命单位总数)之比。即平均使用或储存一个小时(发射一次或行驶100km)发生得故障次数。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就是在规定得条件下与规定得时间内,产品寿命单位(时间)总数与故障总次数之比。即平均多少时间发生一次故障。通常可以用故障率得倒数表示。 可靠度R(t)就是可靠性得概率表示。即在规定得条件下与规定时间内,产品完成规定功能得概率。即: R(t)=P{T>t}

生态公益林造林主要乔木树种

生态公益林造林主要乔木树种 表A1水土保持林主要适宜树种表 区域:主要造林树种 东北区: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樟子松、油松、黑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冷杉、中东杨、群众杨、健杨、小黑杨、银中杨、旱柳、白桦、黑桦、枫桦、蒙古栎、辽东栎、槲栎、紫椴、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色木、刺槐、白榆、火炬树、山杏、暴马丁香 三北区: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杜松、油松、云杉、侧柏、祁连圆柏、群众杨、中东杨、健杨、箭杆杨、银白杨、二白杨、胡杨、灰杨、旱柳、旱布329柳、垂暴109柳、白榆、白蜡、槭、刺槐、大叶榆、复叶槭、臭椿、心叶椴、白榆、四翅滨藜、山杨、青杨、桦树 黄河区:油松、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云杉、侧柏、旱柳、新疆杨、群众杨、河北杨、健杨、白榆、大果榆、杜梨、文冠果、槲树、茶条槭、山杏、刺槐、泡桐、臭椿、蒙椴、山杨、楸、槭树、白桦、红桦、山杨、青杨、桦树、麻栎、栓皮栎、苦楝、中林46杨、沙兰杨、毛白杨、黄连木、山茱萸、莘荑、板栗、核桃、油桐、漆树、香椿、四翅滨藜 北方区:油松、赤松、华山松、云杉、冷杉、落叶松、麻栎、栓皮栎、槲栎、蒙古栎、白桦、色木、桦树、山杨、槭、椴树、柳、剌槐、槐、臭椿、泡桐、黄栌、毛白杨、青杨、沙兰杨、旱柳、漆树、盐肤木、白檀、八角枫、天女木兰、中林46杨、黄连木、板栗、香椿 长江区: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高山松、落叶松、杉木、云杉、冷杉、柳杉、秃杉、黄杉、滇油杉、墨西哥杉、柏木、藏柏、滇柏、墨西哥柏、冲天柏、麻栎、栓皮栎、青冈栎、滇青冈、高山栎、高山栲、元江栲、樟树、桢楠、檫木、光皮桦、白桦、红桦、西南桦、枫杨、响叶杨、滇杨、意大利杨、红椿、臭椿、苦楝、旱冬瓜、桤木、榆树、朴树、旱莲、木荷、黄连木、珙桐、山毛榉、鹅掌楸、川楝、楸树、滇楸、梓木、刺槐、昆明朴、柚木、银桦、相思、女贞、铁刀木、银荆、楠竹、慈竹 南方区:马尾松、黄山松、华山松、油松、湿地松、火炬松、杉木、铁杉、水杉、柳杉、池杉、墨杉、墨柏、柏木、栓皮铄、茅栗、槲树、化香树、川桦、光皮桦、红桦、毛红桦、枫杨、青冈栎、刺槐、银杏、杜仲、旱柳、苦楝、樟树、朴树、白榆、楸树、侧柏、麻栎、小叶栎、檫木、小叶杨、黄连木、香樟、木荷、榉树、枫香、青冈栎、乌桕、喜树、泡桐、毛竹、刚竹、淡竹、茶杆竹、孝顺竹、凤尾竹、漆树 热带区:马尾松、湿地松、南亚松、黑松、木荷、红荷、枫香、藜蒴、椎、榕属、台湾相思、大叶相思、马占相思、绢毛相思、窿缘桉、赤桉、雷林一号桉、尾叶桉、巨尾桉、刚果桉、黑荆、新银合欢、夹竹桃、勒仔树、千斤拨、青皮竹、勒竹、刺竹 表A2水源涵养林主要适宜树种表 区域:主要造林树种 东北区: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红松、樟子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冷杉、白桦、蒙古栎、辽东栎、褂栎、白榆、黄榆、朝鲜柳、旱快柳、紫椴、糠椴、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色木、白城杨、山杨、青杨、毛赤杨、暴马丁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