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一定质量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取的鸡蛋壳样品的质量为125g

B.当滴入150g稀盐酸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反应完全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9g

D.该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

点燃

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

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

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

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5.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A.Al2O3B.CuO C.CaO D.Fe2O3

6.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B.C.D.

7.某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1

8.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

C.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

9.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

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

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

10.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

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

11.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

1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13.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16.7 mL B.大于16.7 mL

C.小于16.7 mL D.无法计算

14.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BGO是锗酸铋(化学式为Bi4Ge3O12)的简称。已知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与GeO2中锗的化合价相等,则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 ( )

A.+5 B.+4 C.+3 D.+2

1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Ⅲ….

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 碳和80g 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C.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18.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是化合物

B.煤气燃烧不会污染空气

C.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

D.该反应中消耗的O2与生成的X的质量比为9∶4

19.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2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可能是催化剂

C.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

D.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

21.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22.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6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

充水,也无多余的水,所用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41.2% B.53.8% C.58.3% D.70.0%

2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2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B=cC dD

A.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B.物质A、C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一定相同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25.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2O3属于氧化物

B.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C.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

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

5

,可能

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填①或②)通入氧气。

(4)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D、E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且B 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已知A为黑色粉末,H为绿色粉末,D、E、F、G在常温下是气体,其中F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试推断:

(1)化学式:F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以上①~⑤五个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选填反应序号)。

(3)由反应②中体现的能量转化关系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①__________;实验室检验G的反应_________。

29.A、B、C、D、E、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在常温下为气体,由分子构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转化条件已略去)。

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并表述显负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写出一个属于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的反应,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3)关于A以及A C

①A属于金属单质

②A可能具有可燃性

→的反应可能属于分解反应

③A C

→的反应可能属于化合反应

④A C

→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⑤A C

30.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B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C、D、E均为单质。在F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将G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条件已略)。请按要求回答

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①B→C :___________; ②C+D→F :_________; ③C+E→G :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由坐标图可知,加入稀盐酸质量为0时,固体的总质量为25g ,即所取的鸡蛋壳样品的质量为25g ,A 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当滴入100g 稀盐酸时,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5.1g ,继续加入50g 稀盐酸,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65.1g ,恰好增加50g ,说明后面加入的50g 稀盐酸没有参与反应,故当滴入100g 稀盐酸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 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根据B 选项的分析可知,当滴入100g 稀盐酸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100g-115.1g=9.9g ,C 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 、根据C 选项分析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9g ,设生成9.9g 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有:

3222CaCO 2HCl CaCl H +=++10044x

C g

O O 9.9↑

由100x =449.9g 解得x=22.5g ,该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2.5g

100%=90%25g

?,D 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不符合题意;

B、鉴别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反之则是软水,故不符合题意;

C、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会除去主体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不符合题意;

D、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正常燃烧的是空气,熄灭的是氮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掌握了除杂质的原则,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硫粉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不会造成压强差,不能验证,不符合题意;

B、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错误;

B、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式不同,即两种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

C、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不一定为8,错误;

D、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到,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正确。故选D。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8%4110g

g

?=45%,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100%40

?=40%,所以要达到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另一种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需大于45%。 【详解】

A. Al 2O 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3

100%102

??=47.1%>45%,此选项符合题意; B. CuO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100%80

?= 20%<4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CaO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100%56?≈28.6%<4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Fe 2O 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3

100%160

??=30%<4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过氧化氢、水、氯酸钾、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由化学方

程式可知,可得:反应物与生成氧气的关系为

:可

以看出,要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水的质量最小,那么相同质量的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制得氧气最多的是水,故选B 。

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设M 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化物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可知x 大于0,则该氧化物中氧元素与M 的原子个数比为2:x ,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 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 的质量分数为1-60%=40%,M 的质量分数=322

322+16x

??×100%=40%,x=+6,故则M 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

为+6价,故选A 。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反应的特点可以知道,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而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所以可以判断反应中消耗了甲的质量为:25g-10g=15g,乙物质完全被消耗,即为5g,即反应物为甲和乙,而丙和丁为生成物,丙的质量为1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丁的质量为:15g+5g-11g=9g。

设甲的化学计量数为a,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b,则可以得出比例式为:30a

20b

=

15g

5g

,所

以a

b

=

2

1

,设生成物中丙的化学计量数为c,丁的化学计量数为d,则可得比例式为:

44c 18d =

11g

9g

,所以可以得出

c

d

=

1

2

,所以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C+2D,

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A。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同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装置B的药品是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固体)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 和CO2;故选项正确;

B、缺少装置C,装置B增加的质量偏大,实验测得Cu、O个数比偏低;

C、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为二氧化碳质量;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

4.4g×12

100% 1.2g

44

?=,由碳元素守恒可知,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1.2g,则一氧化

碳的质量为1.2g

12

100% 2.8g 1216

÷?=

+

则14.4g 仅含 Cu、O 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4.4g-2.8g=1.6g;铜元素质量为

14.4g-1.6g=12.8g,铜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12.8g1.6g

2:1

6416

:,该固体为可能是Cu2O或

者是Cu和CuO的混合物,再或者是Cu CuO Cu2O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将装置内的空气排除干净,一氧化碳有可燃性,防止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消耗了氧气,但密闭容器中的氮气质量不变,故选项A正确;

B、图②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故选项B不正确;

C、图③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短,无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长,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故选项C不正确;

D、图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A。

12.B

解析:B

【解析】A、由题可知:“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是说该机器很小,跟分子一样属于纳米级的,并没有标明能直接观察到分子;B决定物质种类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子机器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物质的结构改变,所以物质的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C. 分子机器的驱动需要能量:电能、光能;D. 由题中信息可知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不相同;选B

1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测得的值比真实值要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体积偏大,所以开始时量筒中液体的量大于29.0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 mL,所以倒出的液体的量大于16.7 mL。

故选:B。

【点睛】

量筒读数时正确读数方法应为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会使读得的数比实际体积偏小,俯视读书会使读得的数比实际体积偏大,解题时一定要注意。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详解】

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与GeO2中锗的化合价相等,故求出GeO2中锗的化合价即可,设在GeO2中锗的化合价为x,则x+(-2)×2=0,解得x=+4,即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为+4;设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y,y×4+(+4)×3+(-2)×12=0,解得y=+3。

故选C。

15.D

解析:D

【解析】

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错误;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由无色变为淡蓝色,故错误;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由无色变为蓝色,故错误;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正确。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步骤Ⅱ中,A中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红磷不燃烧,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B、步骤Ⅱ中,A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C、木炭、红磷都是可燃物,步骤Ⅲ中,装置B中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即燃烧需要可燃物,正确;

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正确;

故选:B。

1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根据方程式C+O2点燃CO2,碳和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是3:8,所以12g碳和80g氧气不会恰好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92g,故A错误;

B、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故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错误;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故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D错误。故选B。

18.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水煤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会排放到空气中;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为二氧化硫,相对分子质量我64;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消耗的O2的质量为32×9与生成的X的质量比为64×2;故二者的质量比为9∶4;答案选择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的概念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过滤是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而酒精和水是互溶物质,所以不能用过滤操作分离水和酒精,故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来吸收一氧化碳,故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错误;D.在等质量的碘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或汽油,碘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能溶解,可以证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故正确。

故选:D。

20.D

解析: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中数据可知: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则可推测X是反应物,Y、Z、Q是生成物.

A、反应物是X,生成物是Y、Z和Q.故选项错误;

B、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因为X是反应物,Y、Z、Q是生成物,故“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不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故选项错误;

D、根据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判断,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21.A

解析:A

【解析】

A、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易升华且大量吸热,常用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B、焚烧植物秸秆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错

误;C、①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②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错误;D、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错误。故选A。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6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也就是硝酸溶液中的水全部参与化学反应生成Ca(NO3)2?6H2O晶体,反应方程式为CaO+2HNO3+5H2O═Ca(NO3)2?6H2O.

设硝酸的质量为126g,则:

CaO+2HNO3+5H2O═Ca(NO3)2?6H2O

126 90

126g 90g

所以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26g

100%58.3% 126g+90g

?≈

故选C.

23.D

解析:D

【解析】

A.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质量守恒,物质总重量不变。故A错误。

B.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物质中仍有固体,固体质量不可能为零。故B 错误。

C.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少约五分之一。故C错误。

D. 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特征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因不能确定AB反应的质量关系,所以xgA和xgB反应是否可以恰好完全反应不确定,则生成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说法正确;

B、物质A、C中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不能确定,说法错误;

C、因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所以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和生成

物C和D的质量比关系不能确定,说法错误;

D、化学方程式各反应物化学计量数各和各生成物化学计量数和没有一定关系,说法错误。读选A。

【点睛】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重要内容,此题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根据质量守恒判断物质各量之间的关系。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详解】

A、三氧化二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A正确;

B、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B正确;

C、根据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正确;

D、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因此C2O3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类试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考查三氧化二碳实际是对一氧化碳性质的考查。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难溶于水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解析: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难溶于水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所以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

有难溶于水的性质;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

5

,可能

存在的原因是: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故答案为(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难溶于水;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知道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

27.试管分液漏斗CaCO3:+2HCl=CaCl2 +CO2↑+H2O BC

2KMnO4K2MnO4+MnO2+O2↑ A ① AD

【解析】

解析:试管分液漏斗 CaCO3:+2HCl=CaCl2 +CO2↑+H2O BC

2KMnO4Δ

K2MnO4+MnO2+O2↑ A ① AD

【解析】

【详解】

(1)标号仪器分别是a试管和b分液漏斗;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程式

是:2KMnO4Δ

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氧气从短管进入。若

需要从另一端进入收集氧气,所以从导管①通入氧气;

(4)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因此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说明氨气可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装置AD。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CO Cu(OH)2CO3①②⑤a H2O2→H2O+O2 CO2+Ca(OH)2→H2O+CaCO3

【解析】

由于“F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可知F是一氧化碳,“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所以两者是双氧水和水,A是黑色粉末且A与B反应后生成C,则说明A是催化剂,H为绿色粉末也生成A,说明A是氧化铜、H为碱式碳酸铜,其中D、E 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D、E、F、G在常温下是气体,将上述物质带入框图验证可推知:

A 是氧化铜、

B 是双氧水、

C 是水、

D 是氢气、

E 是氧气、

F 是一氧化碳、

G 是二氧化碳、

H 是碱式碳酸铜;所以:(1) F 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 ;H 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OH)2CO 3;(2) ①是双氧水分解属于分解反应,②是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③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④是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⑤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属于分解反应;(3)反应②是电解水,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4) ①是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符号表达式为:H 2O 2→H 2O+O 2;G 是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故符号表达式为:CO 2+Ca(OH)2→H 2O+CaCO 3。

29.-1

22H O + ???→点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 ???→点燃

氢气氧气水;或+???→点燃碳氧气二氧化碳 ④⑤

【解析】 【分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中A 是单质,则A 为氧气;B 、C 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并且B 可以生成A 、C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B 为过氧化氢,C 为水;E 在常温下为气体,由分子构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E 为二氧化碳,A 转化从F ,出现火星四射现象,铁在氧气中燃烧有火星四射的现象,生成四氧化三铁,则F 为四氧化三铁。经推导,符合题意。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B 为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 2O 2,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元素显-1价,过氧化氢中氧元素显-1价可表示为:-1

22

H O 。 (2)+ ???→点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燃氢气氧气水、+???→点燃碳氧气二氧化碳均为化合反应。

(3)①A 是氧气,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错误; ②A 是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错误;

③A C →的反应是氧气转化为水,不可能分解反应,可能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④A C →的反应是氧气转化为水,可能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⑤A C →的反应是氧气转化为水,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故选④⑤

30.H 2O 2 ①222H O H +O ???→通电 2ΔO +Cu CuO ??→ 22O +C CO ???→点燃

【解析】 【分析】

根据A 、B 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A 能转化成B ,则物质A 为过氧化氢,物质B 为水;物质C 是单质,为氧气;在F 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则物质F 中含有铜元素,物质D 为单质,则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则物质D 为铜,物质F 为氧化铜;将G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物质G 为二氧化碳气体;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则E 为碳单质。

【详解】

(1)物质A 是过氧化氢,化学式:H 2O 2;

(2)①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B→C :222H O H +O ???→通电

②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C+D→F :2ΔO +Cu CuO ??→; ③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E→G :22O +C CO ???→点燃。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榆林市第八中学九年级第二轮模拟考试试题 化学试卷 命题人:李伟伟全卷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K—39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1-6每题1分,7-10每题2分,共计14分) 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2.图中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nO2)C.二氧化碳(CO2)D.空气 4.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 ... 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 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5.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最佳方法是() A、观察是否澄清、透明进行区分。 B、品尝是否有异味进行区分。 C、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有无泡沫进行区分。 D、加热,观察有无固体析出进行区分。 6.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 ... 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B.液面要始终不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 Al2O3 B. SiO2 C. Fe3O4 D . CO2 8.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武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下列关于磷 酸二氢钾的说法中,错误 .. 的是() A.磷酸二氢钾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B. 一个磷酸二氢钾分子中含有六个原子 C. 磷酸二氢钾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D.磷酸二氢钾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 9.火箭常用联氨(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NO 2X +2H2O。 则X的化学式是() A.N2B.NO2C.NH3 D.N2O 10.“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发回的照片上显示,火星上确有液态水存在。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图可 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个大题,共分)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9分) 11.用化学符号表示: (1)正一价的氢元素;(2)两个氢原子________;(3)两个氢气分子_________ ;(4) 氢氧根_________。 1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名称氮气氧化铁氢氧化铜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 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 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3.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 4.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B.C.D. 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7.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 B.B C.C D.D 8.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9.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3.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3C.+2D.+5 4.“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5.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 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

D. 6.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 CO2与O2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的情况 B酒精与白醋闻气味 C CaCO3与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NaOH与Na2CO3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A B.B C.C D.D 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M N P Q t1时的质量/g519317 t2时的质量/g233x51 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8.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Li+MnO2= 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MnO2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9.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m=3.2 C.X的化学式为NO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 1010102 (g) 反应后质量 待测2212 (g)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4.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

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 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 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 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 6.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点燃 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7.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 ...的是 A.A B.B C.C D.D 8.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 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 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9.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3.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4.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 碳 点燃 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 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 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A.A B.B C.C D.D 5.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 CO2+H2O+CO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B. C. D.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5.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A. B. C. D. 6.“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 7.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8.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9.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刚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 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3.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 5.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 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 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 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 6.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C NaCl 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D CaCl2溶液HCl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 A.A B.B C.C D.D 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点燃 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8.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 ...的是 A.A B.B C.C D.D 9.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2021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1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化学与生活 B 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 化学与安全 D 认识微观粒子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很小 A .A B .B C .C D .D 2.在反应X + 2Y → M + 2N 中,已知M 和N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当1.6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M 。则在此反应中Y 和N 的质量之比为 A . B . C . D . 3.已知:2 2Mg OH M O (gO+H ) ,CaCO 3 高温 CaO+CO 2↑。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 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 3、MgO 和Mg (OH )2 B .y 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 C .z 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 3 高温 CaO+CO 2↑ D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 3和MgO 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 C.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人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现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同,则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为 A.4:1 B.1:1 C.16:3 D.32:3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 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5.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7.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B.C.D. 8.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 灭,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 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不 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 置在天平上 A B C D A.A B.B C.C D.D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4.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5.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6.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 7.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10.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受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a为纯净的氯酸钾,b为加入了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正确的是( ) A.B. C.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Ⅲ…. 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2O 2点燃 CO 2+H 2O+CO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 燃烧的条件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氧气验满 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 .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6.已知:22Mg OH M O (gO+H ) ,CaCO 3 高温 CaO+CO 2↑。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 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表中。 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 2.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 3.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液氧 D.碘酒 5.“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消毒剂 D.催化剂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7.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 ) A.真空包装 B.充入氧气 C.放入一小包铁粉 D.充入二氧化碳 8.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9.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C.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10.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为:CH4 →C(金刚石)+2H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

上册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证明CO2 密度比空气的大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5.“”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B. C. D. 6.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8.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1-27 K-39 Ca--40 Fe一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H-1 C—12 N-14 O—16 P-31 S一32 Cl-35.5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图示中不是表示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 ) 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有明显的放热观象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必须清洗后食用 B.糖、脂肪、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奶类中含有钙元素。蔬菜中不含钙元素 D.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B.糖、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生命运动提供能量 C.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显负价的元素…一定写在化学式的右铡 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C.往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硝酸钾属于钾肥,它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瘸虫害积抗侧绫德力 7.下列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一致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