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能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能服务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集团

节能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分析预测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五章项目选址说明

第六章项目土建工程

第七章工艺分析

第八章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

第九章职业安全

第十章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第十一章节能评估

第十二章计划安排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评价结论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集团

(二)公司简介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

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

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已拥有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以及ERP生产管理系统,并具有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实验测试设备。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

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

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

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

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

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

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61.42万元,同比增长29.71%(6427.73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节能服务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3001.81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1.97%。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944.6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28.19万元,增长率13.54%;实现净利润5208.4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28.57万元,增长率24.61%。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节能服务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产业示范中心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6674.99平方米(折合约84.97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22%,建筑容积率1.0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5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1.1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56674.9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8663.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775.7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4244.1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399.8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8台(套),设备购置费6285.87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888435.35千瓦时,折合109.19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45064.22立方米,折合3.85吨标准煤。

3、“节能服务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888435.35千瓦时,年

总用水量45064.22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3.04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3.96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49%,能

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产业示范中心发展规划,符合xx产业示范中心产业结构

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

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

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21981.8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392.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02%;流动资金6589.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98%。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52993.00万元,总成本费用40987.96万元,税

金及附加425.40万元,利润总额12005.04万元,利税总额14086.31万元,税后净利润9003.7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082.5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54.61%,投资利税率64.08%,投资回报率40.96%,全部投资回收期

3.94年,提供就业职位1108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

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

三、报告说明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

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

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

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

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

科学性的特点。

四、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产业示

范中心及xx产业示范中心节能服务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

对促进xx产业示范中心节能服务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

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节能服务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产业示范中心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

就业职位110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5082.53万元,可以促进xx产业示范

中心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61%,投资利税率64.08%,全部投资回

报率40.96%,全部投资回收期3.94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94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

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对于非公有制经

济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同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

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只会

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五、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是诸如工业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数字制造等一部分关键制造技术的突破,而是基础制造技术、制造技术(工具)

和制造系统各个层次的技术内部以及不同技术层次之间交互融合、相互促

进的交互性、群体性、系统性突破过程。我们需要从我国的制造业和制造

系统发展的基础、现实要求、国际竞争格局、未来定位等着眼,构建我国

制造技术突破的总体架构和路线。

2、之所以我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很大程度上基于两个原因:一

是我国“人口红利”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形成;二是发展初级阶段人们向往致富的愿望极为迫切,追求速度与规模,但也

导致了对资源、环境、能耗等问题的认识不足。当下,需要正视的是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无法承受之重。如此背

景下,中国制造要寻求转型升级,就必须在方向、重点等关键环节探索规

划全新的应对之策并且及时推进予以落地实施。

3、在中国当前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是在劳动力成本等

持续上升、追赶型增长方式面临外部约束等背景下的必然政策选择,体现

了内生增长的内涵。经典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可不依赖

外力推动而通过自身内在因素实现持续健康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要素,其中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技术进步带来消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分化,由技术研发机制、市场培育机制、制度激励机制共同作用直接推动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性增长体现为需求、知识、制度等内生变量的增长。同时,基于中国当前的市场潜力、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雄厚积累,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有现实条件支持的。另外,适应转型需求的战略新兴产业,往往对整个产业的转型具有一定的先行、引领、引导作用。技术的重大突破导致技术分化,形成不同发展方向的技术,继而依靠技术选择形成市场信赖的技术群和企业群。产业创新技术的先行性、主导性和突破性,使产业具有政策导向作用,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重心能够代表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方向,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对经济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4、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国家发改委颁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其中:项目产品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投资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二、必要性分析

1、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在7-8%区间的时间已经有两年多了,围绕稳增长的宏观调控也积累了较多经验。从落实稳中求进的要求看,攻

坚的重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完善相关的体制和机制,

即这个方面。第一,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着力解决市

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坚持放管并重,实行宽

进严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就业创业。法不禁止的,市场主体即可为;法未授权的,政府部门不能为。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及其

部门市场监管职责;建立健全监管制度,落实市场主体行为规范责任、部

门市场监管责任和属地政府领导责任。通过进出顺畅、监管严格、竞争有

序的市场,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把适应当前发展环境的优秀企业不断选

拔出来并推动其发展壮大。第二、针对过剩产能、地方债等难点问题,将

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密切结合,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减少损失;重点集

中在相关制度规则建设方面。加快完善企业破产制度,优化破产重整、和解、托管、清算等规则和程序,强化债务人的破产清算义务,推行竞争性

选任破产管理人的办法,探索对资产数额不大、经营地域不广或者特定小

微企业实行简易破产程序。积极探索地方发债制度的建设途径。第三,针

对既有城镇化模式-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房地产、

汽车等行业发展的困难,要尽快加强政府在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

方面的职责,一方面完善大城市规划和布局,加强配套基础设施、特别是

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另一方面

加强大中小城市之间在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方面的整体联系,加快公

共服务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均等化进程,促进城市群加快形成和良性发展,支持产业、人口布局合理调整,从根本上解决城镇人口布局及发展趋势不

合理的矛盾。为经济发展开辟可持续拓展的广阔空间。

2、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生产要

素相对优势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正从高

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势必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

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十三五”

时期中国经济的基础、条件和动力在于:一方面,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

内在韧性。这种潜力和韧性来自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深入推进所蕴含的扩大内需强劲需求;来自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且产业类

型多样,经济的支撑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来自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来自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丰富经验;来自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不断提高的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源源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十二五”期间尤

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改革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强劲的动能。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

势、赢得未来的关键。面对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各部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3、中国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工业制造业仍应占中国经济主导地位”,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给中国的深刻启示。美国曾经长期作为全球工业制造业第一大国和第一强国,但最近二十年,其经济总量超过70%转向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更是在美国主导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中飞速发展。

4、当今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又一次面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新一轮挑战,为确保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关工业的支撑和发展;建设好项目,将有助于发挥项目承办单位集聚效应、资源共享、充分协作、合理

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快速提高当地项目产品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对于项目产品制造企业为国家实现产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项目投资环境优良,当地为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项目建设地拥有完善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设施和工业配套条件,项目建设区域市场优势明显,对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成后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十分有利。

第三章市场分析预测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节能服务企业622家,规模以上企业26家,从业人员31100人。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节能服务产值168056.09万元,较2016年145503.11万元增长15.50%。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70485.15万元,较去年62139.78万元同比增长13.43%。

区域内节能服务行业经营情况

区域内节能服务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以AAA为例,2017年产值

17268.86万元,较上年度14823.06万元增长16.5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6242.04万元。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5973.39万元,同比增长19.66%;实现净利润1750.95万元,同比增长29.21%;纳税总额99.19万元,同比增

长11.90%。2017年底,AAA资产总额27764.07万元,资产负债率48.59%。

2017年区域内节能服务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981.25万元,同比

2016年24173.20万元增长19.89%;行业净利润17200.45万元,同比2016年14717.59万元增长16.87%;行业纳税总额14463.15万元,同比2016年12368.01万元增长16.94%;节能服务行业完成投资45588.11万元,同比2016年40066.89万元增长13.78%。

区域内节能服务行业营业能力分析

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7亿元,年均增长7.73%。预计区域内节能服务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253467.68

万元,利润总额83996.75万元,净利润23380.25万元,纳税18123.00万元,工业增加值79279.20万元,产业贡献率10.18%。

区域内节能服务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节能服务,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52993.00万元。

坚持把项目产品需求市场作为创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市场

的变化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真正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

市场的热点在哪里,创新工作的着眼点就放在哪里;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合

理确定项目产品生产方案,增加产品高附加值,能够满足人们对项目产品

的需求。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56674.99平方米(折合约84.97亩),其中:净用

地面积56674.99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84.97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

积61775.7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4244.10平方米,计容建

筑面积61775.74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5384.68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8台(套),设备购置费6285.87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21981.89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52993.00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