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政治学原理》(王惠岩):政党与政党制度
- 格式:pdf
- 大小:305.04 KB
- 文档页数:1
【思维导图】《政治学原理》(王惠岩):国家与民族:民族
问题
含义经,政,?等的?盾引发的问题社会历史范畴?族隔阂,歧视,纠纷,压迫,?争,运动等形式?然前提,客观原因?族差异阶级社会中的深刻根源冒充整个?族的代表侵略其他弱?的?族剥削制度产?根源?族压迫实质上是阶级压迫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的原因各?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族问题历史遗留
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社会?命与政权问题
阶级社会:?族压迫?族问题的解决受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制约族问题是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部分事实上的不平等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奴?与封建社会
发展?产?
族独?,解放帝国主义:压迫弱??族
上升时期:推翻封建制度,?致
产,政治专制,割据状态
零散的,局部的,历史重复性
同世界?产阶级社会?命总问题?致
族情感,?族利益具有号召?,?动??族问题对于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解决有重要作?国家与?族。
含义经,政,⽂等的⽭盾引发的问题社会历史范畴⺠族隔阂,歧视,纠纷,压迫,⽃争,运动等形式⾃然前提,客观原因⺠族差异阶级社会中的深刻根源冒充整个⺠族的代表侵略其他弱⼩的⺠族剥削制度产⽣根源⺠族压迫实质上是阶级压迫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的原因各⺠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族问题历史遗留
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社会⾰命与政权问题
阶级社会:⺠族压迫⺠族问题的解决受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制约
⺠族问题是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部分事实上的不平等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奴⾪与封建社会
发展⽣产⼒
⺠族独⽴,解放帝国主义:压迫弱⼩⺠族
上升时期:推翻封建制度,⼀致
⼩⽣产,政治专制,割据状态
零散的,局部的,历史重复性
同世界⽆产阶级社会⾰命总问题⼀致
⺠族情感,⺠族利益具有号召⼒,⿎动⼒⺠族问题对于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解决有重要作⽤国家与⺠族。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笔记整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
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直接反映。
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
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主要是统治的意思。
古往今来主要分两种观点:(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一)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二)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示了政治现象的范围,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范围。
二是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伦理政治观 2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及本质 3 行为主义政治学
第二章1 什么是氏族氏族制度基本特征2 理解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断 3 国家消亡的必然性
第三章1 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2 分析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点
第四章1 人民资本主义2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民主3福利国家的实质是什么
第五章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国家2如何正确理解党的领导3怎么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第六章1 什么是国体、政体二者关系如何
2 什么事总统制议会制各有什么特点
第七章1 分权制衡原则在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2 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机关与资产阶级立法机关有哪些区别
3 如何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八章怎样理解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始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不是在此之前的社会形态2 如何全面理解民族主义
3 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不同界定
第九章1 为何宗教还将在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存在2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1政党的定义及特征2政党的功能 3 剑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类型
第十一章1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基本特征
2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具有哪些作用
第十二章1 马克思主义关于研究政治文化应遵循的原则2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3什么是政治社会化
第十三章1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
2 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观点
第十四章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
2简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政治学基础考研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一、概念题1政治体系[广西民大2017年研;华东理工2013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年研]答: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社会政治组织,它是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②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
2政治协调[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方式。
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
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
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3政治文化[中国社科院大学2019年研;广西民大2018年研;青岛大学2017年研;湘潭大学2016年研;浙江师大2015年研;华中师大2014年研;中传2014、2012年研;对外经贸2013年研;东财2012年研;河北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华侨大学2011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答: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
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4福利国家[北大2019年研;南京大学2019年研;青岛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福利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是资本维持雇佣劳动关系和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维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保证其在攫取巨额利润的同时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一种统治方式,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
八年级道法下册思维导图八下道法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③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党是领导一切的。
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②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力的保障措施。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目的:人民当家作主。
对人民的要求: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7、为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8、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9、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一版笔记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政治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政治现象的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争夺和掌握国家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但是,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因此,各种政治学说都是各个阶级特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学注定不同于一般的实证科学,而是一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
本章主要介绍学习政治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首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于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关于政治的观点的比较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学作了系统的解释和说明,同时,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等内容也作了概括性的介绍。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本节概述: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
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
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笔记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笔记第一章绪论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5、西方政治学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当时的主题是人与上帝以及教会之间的关系,其主导思想是神学世界观。
政治学原理全部总结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含义1.政治的定义: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的实质和含义A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C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D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3.政治学的定义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学科领域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1.政治许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
对各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包括横向的现实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以了解国外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与经济学(P8-P9)2.与法学(P9-P10)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政治学与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略)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P11-P16)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P16-P18)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研究法。
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发展的规律性,并预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2.制度研究法。
就是从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角度,来探求制度结构类型变化规律的方法。
3.比较研究法。
就是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
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略)第二章国家与阶级第一节国家的起源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1.氏族,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形式。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脉络图(目录)第一部分概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包括政治的内涵)第二部分国家一、本质(和阶级):(一)、起源和消亡(二)、本质---职能二、历史类型:(一)、类型:(1)、古代国家(2)、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特征;发展(3)、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建立;历史地位(二)、历史类型的更替三、国家的构成:(一)、国家形式(宏观):(1)、含义(2)、政权组织形式(3)、国家结构形式(二)、国家机构(微观):(1)、概念和一般问题(2)、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四、关于国家的两个重要问题:(一)、国家和民族:(1)、民族问题及在国家中的地位(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民族问题(二)、国家和宗教:(1)、宗教的本质(2)、宗教和国家的关系(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第三部分政治一、外延:(一)、组织:(1)、政党:1)、政党和政党制2)、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2)、政治团体:1)、含义2)、资本主义政治团体(压力集团)3)、社会主义政治团体(二)、文化:(1)、含义---功能(2)、类型---结构(3)、政治社会化二、政治发展:(一)、实质和内容(二)、基本途径(三)、未来趋势第四部分中国政治和国际政治一、中国的政治文明:(一)、历史逻辑(二)、当代:(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内涵(2)、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制度建设二、国际政治:(一)、含义(二)、组成:(1)、行为主体(2)、基本准则(3)、国际格局(三)、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的含义(1)关于政治解释的不同观点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就是“公道或正义之国”,而“公道”乃是灵魂的至德。
公道既是个人的道德,也是国家的道德。
人类最高的生活就是公道或正义的生活,这是政治活动的最高目的。
②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③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德意志帝国的首相俾斯麦也曾说过:“政治就是当政者运筹帷幄的活动。
”这也是把政治说成是当政者的统治艺术。
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在阐述其民权主义时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⑤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政治概念,是将政治视为围绕政府决策所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
例如:“政治是指选择公务员和促进政策的活动”“政治即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等。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论述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综上综述,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对政治的理解而界定。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选择题第一章1.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B)。
A《理想国》B 《政治学》C《君主论》D 《乌托邦》2.在西方思想史上,真正实现政治与伦理彻底分离,从而奠定现代政治学的基础的思想家是:(D)。
A 亚里士多德B 霍布斯C 洛克D 马基雅维里3.将“政治”理解为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学者是:(C )。
A 马基雅维里B 孙中山C 伊斯顿D 凯尔森4.政治学的核心问题是:(A )。
A 国家政权问题B 政体问题C 权力分配问题D 阶级斗争问题5.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C)。
A 政体的选择B 君主权力的合法性C 治国平天下的道理D 道德教化的方法6.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A )。
A 儒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7.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D)。
A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 《国家与革命》C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D 《共产党宣言》8.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 )A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B 理论联系实际C 制度研究法D 比较研究法第二章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A)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A 家庭B 人际关系C 人类进化D 物质资料2.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论述,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
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C)。
A 普那路亚家庭B 对偶家庭C 血缘家庭D 家长制家庭3.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论述,氏族就是由(A )家庭直接引起的。
A 普那路亚B 一夫一妻制C 血缘D 家长制4.(B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有影响的国家起源学说。
A 神权论B 契约论C 暴力论D 冲突论5.与其他权力相比,下列那项不是国家权力的特征:(D )。
一、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二、《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统阐述,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宣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明确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第四,强调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在政治上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是实现真正的民主。
第五,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学研究还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
其中比较常有的有: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结构功能研究法。
2、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在于:①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②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③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第一章国家与阶级一、氏族1、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第二,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的管理组织,氏族制度的组织结构式议事会;第三,在氏族组织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2、原始民主制的特征:第一,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共同事务的管理体制,而不是国家形式;第二,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度,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制;第三,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是处于社会之中的,“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权力”而不是像国家权力那样成为独立的,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主体。
政治学原理讲义王惠岩绪论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对政治的解释1、从道德角度解释政治。
把政治描绘为最高的道德。
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孔子,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2、从权术角度解释政治。
把政治看作是“权术”、“统治术”。
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韩非、十五世纪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等。
3、从法律角度解释政治。
西方近代以来,自然法学派和纯粹法学派的思想家、法学家、政治学家,都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过程就是制法、守法、执行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
4、从管理角度解释政治。
把政治解释为管理活动。
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政治的科学解释。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从不同角度、不同场合对政治作过深刻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3、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揭示了政治现象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时间范围是指政治是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恒存在。
空间范围是指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有明确的界限和标准。
(三) 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有阶级社会以来,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科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国家政治、国家制度、国家活动及影响国家活动的各种政治力量和政治斗争,研究历史上各个阶级夺取、建立、巩固、运用、参与控制政权的经验,研究国家兴亡盛衰的规律,研究治国的理论、政策和方法。
(四) 什么是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有阶级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权为核心的阶级关系和人民内部的全局性关系。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学中国古代从商周起直到秦汉以后,其统治主要是儒、道、法三家的政治学说交相为用作思想理论武器。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就是这三派政治思想交错运用、互相补充的历史。
四、政治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1、西方政治学创立于古代希腊,亚里斯多德被公认为政治学学科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他的《政治学》一书是第一部系统论述政治现象的著作。
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政党概述•一、政党的含义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二、政党的特征(一)政党是特殊的历史现象;(二)政党是由阶级、阶层、集团中一部分人所组成;(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五)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三、政党的分类•(一)根据政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分:无产阶级政党、资产阶级政党;•(二)以政党是否掌握政权为标准:执政党、反对党、在野党、参政党;•(三)以政党的法律地位为标准:合法政党、非法政党;•(四)根据政党的活动范围分:国内政党、跨国政党。
四、政党的功能(一)争取群众、教育群众;(二)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培养本阶级的骨干力量;(三)集中阶级意志;(四)控制和影响政治权力;(五)对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施加影响。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一、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特征(一)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与发展现在意义上的政党,产生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代政党产生的基本经济条件;2.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是近代政党产生的主要社会原因;3.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成,是近代政党产生与的主要政治条件;4.现代化先进交通联络工具的出现,是近代政党产生的必要物质条件。
(二)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1.标榜“超阶级性”;2.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3.组织特征上两极分化;4.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奉行合法反对、公平竞争原则。
二、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基石,,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二)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工具;;•(三)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自我调整机制。
1、 名词解释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一制:是中央政府将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是当代比较常见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即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政治社会化:指的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压力集团:压力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术语,它是指那些在某些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主张的人们,为了使政府维护其利益或实现其主张而组织起来对政府施加压力的集团。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P216)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立法机关:是指拥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机关: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的内外事务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
国家行政机关主要由国家行政首脑、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行政公务人员三部分组成。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则是国家机构的关键部分。
司法机关:是指专职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行使国家司法审判权的政治机关。
其职能主要包括侦察、诉讼和审判三个部分。
(P137~P138)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全国政府与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一个国家的政体,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组成其实现阶级统治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主要涉及中央权力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思维导图】《政治学原理》(王惠岩):政党与政党制度定义特征政党分类功能政党与政党制度特征?产阶级政党地位与作?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西?学者为选举为谋取官职或取得权?,控制政府使候选?担任公职,控制政府克思主义代表XX 的根本利益最积极的分?组成共同的政治纲领,理论主张,共同?动为参与,取得,维护政权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集团的?部分?组成阶级的政党,阶级?争的产物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社会化??产紧密联系整体意识加强物质条件,社会阶级基础代表集团的根本、?远、全局利益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点之?其他组织:局部,?定时期,地域性有组织,有纪律集中?量,共同?动资义:松散-个?、?由主义社义:严格-?愿、?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有政治纲领政党之间区别的体现区别其他社会组织号召群众,取得?持与??与政权密不可分主要?标:掌握政权区别其他社会组织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浮动主题要任务:取得本阶级群众的?持群众是政党?存的基础教育群众集中阶级意志使国家权??克思主义和??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在??运动中产?以?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阶级为阶级基础以解放全?类为最终?标由??阶级中的先进分?组成,提?整个阶级的觉悟度组织纪律性,按?主集中制培养的战?集体其阶级?切组织的最?形式独特的思想作?与?作作?代表?产阶级与利益根本区别先进性,?命性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党的领导的具体?式核?:政治领导线制定党的纲领,路线、?针、政策、战略?远?标、现阶段的任;奋??标是共产党在?产阶级体系中担负【进?最?决策和各种关键决策的任务保证:组织领导党员先锋模范,战?堡垒作?核?:?部问题德才皆备灵魂:思想领导XX,XXX 武装全党,教育群众,提?全?的思想觉悟?平关键:党政分开有利于加强中央领导加强地?各政府?上?下的强有?的?作系统管好政府职权范围的事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 党与??代表?会党的领导的作?代表?会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