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窗一

信息窗一

信息窗一
信息窗一

《认识方向》课时备课

课题:认识方向

课型:新授课、练习课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元的第一信息窗。

学情分析

本信息窗是有关方向知识的起始单元。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方向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要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以及辨认平面图上的方向。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具有相当大难度的。因此,这部分内容不能作为单纯的知识点去讲授,而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性活动,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在活动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

(一)最近课标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课时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根据给定的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经历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根据指定的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于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方法

实践法、观察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展台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新授课)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出示教材信息窗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这是小军的校园,漂亮吗?

生:漂亮。

师:小军站在美丽的校园里在干什么?

生:在认方向。

师:你认识方向吗?由此引出课题:认识方向。

二、新授

1.师:早晨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生: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师:傍晚太阳从哪个方向落下?

生: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师总结:早晨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哪个方向就是东方;傍晚太阳从哪个方向落下,哪个方向就是西方。东方和西方是两个正对的方向。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指出东方和西方。

师:怎样辨别南方和北方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生:有指南针。

生:有北斗星,北斗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

师小结:指南针总是指着向南的方向,晚上北极星、北斗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南方和北方也是两个正对的方向。

2.制作平面图。

师:从这副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生:教学楼,实验楼。

生:还有运动场,大门,红旗。

师:假如你站在校园中旗台的位置,你能说出校园的北边是什么?南边、西边、东边呢?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如果旗台在中央,你能写出旗台的东边、西边、北边、南边各是什么吗?

学生分组完成。

3.展示学生作品,并说明理由。

生:我们规定上面是北,那么旗台的北边是教学楼,南面是大门,西边是实验楼,东边是运动场。

生:我们规定下面是北,那么旗台的北边是大门,南边是教学楼,西边是运动场,东边是实验楼。

……

师:是啊,我们规定的方向不一样,有的小组规定上面是北,有的规定下面是北,有的规定左面是北,有的规定右面是北,所以虽然画的是同一副图,但画的平面图却不一样。

师: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确定旗台的北边、南边、东边和西边各是什么吗?

生:我觉得应该统一方向。

师:为了方便我们看地图,在地图上一般我们把上方定为北方。

师:你能说说其他三个方向是怎样的吗?

学生分组交流。

师总结: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为了使地图上的方向更清楚,往往在地图的右上角画上指向标。(板书:↑北)

4、师:根据前面的主题图,你能把实验楼、教学楼、运动场及学校大门填在平面图里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填在课本上,集体交流填写结果。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填的。

5、师:你是怎样辨别东、西、南、北的?

全班交流

三、解决问题

1.绘制学校平面图。

师: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怎样规定的?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只要牢记这八个字,所有的平面图都难不倒我们,想来试一下吗?我们学校的升旗台也在中央,看看我们学校的四周,能绘制出我们学校的平面图吗?

学生独立绘制,然后集体交流结果。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堂堂过关练习

填一填: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小红面向南,她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是按上北、()、()、()的方位绘制的。

第二课时(练习课)

一、复习

说一说

1)面对南面,左面是(),右面是()

2)面对东面,后面是(),右面是

()

3)面对北面,左面是(),右面是

()

问一问

1)谁来说一说教学楼在操场的哪一面?

2)谁还能像老师一样问问你的朋友?

做一做

让学生面向给定的方向站好,再说出其他三个方向。如面向东方,说出左、右、后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再让学生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巩固辨认方向.

二、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我校的东面有,西面有,南面有,北面有。

2.自主练习第二题:你座位的东西南北各是谁?将他们的名字填在下表中。

3.自主练习第3题,看谁回答的正确,并说明理由。练习时让学生先找到观测点,然后判断另一位置所处的方向。

4.自主练习第四题:

他们的家各在哪里?

本题是根据描述在图上找位置的题目,是一个看路线图的变式练习.

5.学生自主完成“我学会了吗?”并引导学生提出有关方向的问题。

作业设计:

观察自己家的东、南、西、北都有什么建筑物?然后绘制一张平面图。

堂堂过关练习

看图填空Array

(1)小明家在学校的(

面。王位家在学校的()

(2)学校的东面是(),

西面是()

(3)从小明家到医院,应

先向()走,再向()走才能到医院。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一 时教案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关系。 教学准备 情境图、三角尺、作业纸、圆片折好的角、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出示单元主题图:同学们,请你认真观察这个校园都有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图中有正在锻炼的学生,正在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

问: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数学上学过的图形吗? 很好!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的钟面上、剪刀上、三角尺上呈现色线,表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结合情境,认识角。 你们瞧!刚才那位老师的三角尺老师也有。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告诉学生正确地指角的方法。 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像这样指一指,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请你指出这些物品上有角吗? 2、出示例1,让学生指角。 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拿出实物。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在学生发现角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并得出结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出示) 3、实际操作,丰富认识。 昨天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请拿出来。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法用这些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都做完了吗? 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要使你做得角和你同桌做得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得出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老师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请你想一想,要把你手中的角变得比我的角大,你该怎么办? 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向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然后逐渐合拢活动角,并且认真思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刚才我们用纸条做了活动角,你能用纸折出自己喜爱的物品吗?(老师对你折的物品有一个要求,就是你折的物品中要有角。) 4、在生活中找角。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信息窗2练习题1.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2 在()位上,表示();9 在()位上,表示()。 10.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一 )位数。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亿位,这个数是()位数。 A 组 11、一千万是由()个一百万组成的。一千万是由()个十万组成的。 一、填空题12. 2018760500 这个数是由 2 个(),1 个(),()个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百万,()个十万,()个万和 5 个()组成的。 2.10 个一千万是(),10 个一亿是(),10 个十亿是(), 13.30840000860 是由()、8 个()个千万、 () 10 个一百亿是()。 )个()、( 3.数位有: 个百、6 个( )组成;也可以说是由 ()个亿、()个万、()等等。 个一组成。 4.计数单位有:等等。 二.请先划分下面各数的数级,再读出来。5.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 ()。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级的数6207800读作:表示多少个 ()。每()位为一级。分为: ()、 ( )、30000001读作: ()。这些都称为()。98725000读作: 6.读数:从()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或()的数按 7650000000读作: 900750007 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字或()字。数中间有() 读作: 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每级末尾的()都不读。 600500200000读作: 7.写数:先写( 87000000700读作:),再写(),最后写(),哪一位上一个 三.连线。 单位也没有,就写()占位。 2000700020400130607000 8.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数,第四位是()位,第九位是() 位,第十一位是()位,亿位的右面是()位。只读一个零读两个零一个零也不读9.3207850009 是()位数,“ 3”在()位上,表示();

用字母表示数重点知识总结

用字母表示数重点知识总结 信息窗1:用字母表示数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能够记作“·”,也能够省略不写。 省略乘号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如:a×4能够写成a·4或4a a×b写成a·b或ab 注意:习惯上数字和字母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时,都省略乘号; 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写结果!!如:m×b写成bm a×a=a2,a2表示2个a相乘;a+a=2a,2a表示2个a相加。 2、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例: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新增陆地25平方千米。当前,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 (1)t年后黄河三角洲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5450+25t——————(思路:现在的面积+新造地面积) (2)当t=8时,黄河三角洲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步骤: 当t=8时,……………………………………①写“当字母= 时” 5450+25t………………………………………②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5450+25×8……………………………………③代入数 =5450+200………………………………………④计算求值 =5650……………………………………………⑤算出结果,注意不写单位名称答:当t=8时,黄河三角洲的面积是5650平方千米。……………………⑥写完整答语。 信息窗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1、通常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s=vt v=s÷t t=s÷v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长(或边长),b表示宽。 长方形:S=ab C=2(a+b) 正方形:S=a2C=4a 3、常见的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3)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产量 (4)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信息窗3: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 1、加法运算律: 加法运算律包括: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 (1)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将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它

人体的奥秘——比教学设计

《人体的奥秘——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37-38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2)比的后项不能是0。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2.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

1.师:(板书:比)这个字同学们认识吗?(生齐声:认识)那我们一起把这个字读一读。生读完后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有那些地方用到过"比"。 学生说生活中的比。比高低,比长短,比多少等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你们刚才说的都是运用数学知识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老师这儿有一种数学上特定的"比",想认识一下吗? 2、课件出示标注"1:125000"的地图,引导学生加以分析、说明。 让学生举几个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这样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可能出现球赛、广告、说明书上等出现过的比的样式)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3、师:同学们写的这些有的还真是我们这节课要来研究的"比",但有的不是。等学会了"比的意义",我们再来用所学知识验证一下。(板书:比的意义)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学比的意义 课件出示信息窗一,学生观看大屏幕 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这就是比。下面我们来共同理解比的意义。 (设计理念:从学生身边的数量中提取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迁移。) 1、初步理解比的意义。 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 求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臂长和腿长的比是72比96。

一年级第三单元 信息窗3 减法的意义及被减数是2的减法

三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信息窗3 减法的意义及被减数是2~6的减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6~38页。教学目标: 1.能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探索被减数是2~6的减法的算法。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4.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同学们,这几天的数学课,我们一直在花果山游玩,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法知识,想不想继续我们的旅行哪?大家都想啊!想去的小朋友就要带好会听的小耳朵、能积极发言的金话筒、会仔细观察的火眼金睛,当然最重要的是你机灵的小脑袋,做好准备了吗? 2.导入情境:今天啊,让我们一起去水帘洞瞧一瞧。看,谁在欢迎我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两幅图有哪些不同? 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呀?先自己想一想,想不出来,可以看看图上给我们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谁来试一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板书:减法。)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说时操作课件强调“去掉一只”) 我把这个问题写下来。板书:山上还剩几只猴子? 说明:这两个字是“还剩”,认识吗?一般我们就这样来提问减法问题。一起来读读这个问题。(齐读问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动手操作,研究新知: 1.解决红点问题:山上还剩几只猴子? (1)下面我们就用学具来表示小猴子摆一摆,一起来研究研究,好吗? (2)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学具盒,拿出你喜欢的学具来。山上原来有4只小猴子,先摆几个学具?后来有一只小猴子跳进水帘洞里了,就怎么办呢?(指1人说)从几个里面去掉1个呀?从原来的4个里面去掉1个,还剩下几个?你知道山上还剩几只小猴子了吗? 2.摆一摆,说一说。 谁想到上面来摆一摆?(指名到投影仪前摆。)其他的小朋友请把学具轻轻推到一边,来看看她是怎么摆的。 大家都是这样摆的吗?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为什么有的同学用圆片摆,有的用小棒摆,有的用小方块摆都可以用4-1表示呢?体会:从4里面去掉1,用减法计算。 3.列减法算式,介绍减号。 我有问题要请教大家了,山上原来有4只小猴子,我们就用4来表示(板书:4)。跳进水帘洞里1只,用1表示(板书1)。指着板书说:这1只小猴子是从原来的4只里面跳出去的,也就是从4里面去掉1,用减法计算。(板书:—),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是什么符号?(板书:减号。)这个符号是什么符号?板书完:4-1=3。 4.初步探究算法。 刚才我们从图上直接看出山上还剩3只小猴子,还可以怎样计算4-1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的算法有:(1)因为3和1合成4,所以4-1=3。 (2)4能分成1和3,所以4-1=3。(3)我知道1+3=4,所以4-1=3。 只要算法正确即可,要充分学生的想法。 5.学会读、写算式。 这个算式怎么读?(指名说)大家一起读一读。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信息窗1(第2课时)《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课件使用说明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课件使用说明 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类型:ppt 图标按钮交互链接情况说明: 序号说明 首页 设有四个交互按钮,点击分别进入本课四个相应环节(情境导入、 你问我说、自主练习、回顾反思)。 2页先点击空白处,出现“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再点击图上的文字,均配有相应的触发器,显示相应的信息;再点击空白处会出现“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最后再点击空白处会出现一个关于节电的问题。 3页点击空白处会出现“求节约用电后每年的电费是多少,需用原来每年的电费减节约用电后每年可节省的电费。”;再点击空白处会出现“你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吗?”;再点击会出现答案“m-50”;继续点会出现“想一想,m可以表示哪些数?为什么?”。 4页点击3下会依次出现“m-50”、“=900-50”、“=850”;再点击空白处会在“m-50”右边出现“m-50叫作含有字母的式子”;继续点击会在“=850”右边出现“850就是当m=900时m-50这个式子的值。”;最后点击空白处会出现答数。 5页点击空白处6次会依次出现“900”、“920”、“1000”这三个数的计算过程和对应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最后点击一下会出现结论。

6页点击空白处会依次出现四个结果。 7页点击空白处会依次出现四个结果;最后点击空白处会出现答数。8页 点击一下出来第一小题的结果;再点击五下,会出现第二小题的 分步计算过程和答数。 9页点击一下会出现第一个小图的要求,再点击一下,第一个图中的三个小棒会依次闪烁,再点击一下,会出现第一个结果;再点击一下,会出现第二个图的要求,再点击,等一会,第二个图中的两个三角形会分别闪烁,再点击,箭头上会出现“3×2”,再点击就会出现第二个图的结果;后面两幅图的操作和第二个图的一样。 10页先点击四下,会分别出现两个问题和对应的结果;再点击会出现第三个问题;再点击会出现“思考: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不变的量是谁?变化的量是谁?”;最后点击会出现小结。 11页点击空白处出现第1小题的答案,再连续点击4下会分别出现第2小题的计算过程和答数,最后点击空白处会出现第3小题的答案。 12页随片自动播放音乐;先点击出示标题;再点击一下会以打字机的方式出现爱因斯坦的成功秘诀的介绍;再点击一下会出现“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注明:每一张幻灯片中都有“返回首页”按键,单击此键均可返回至首页。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熟悉的图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正确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线、吸管、活动角。 教学构想: 1.角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的知识。角蕴藏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因此我们在认识角的时候离不开一些平面图形,借助这些图形引导学生获得对角的直观认识。 2.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立体图形中抽出平面图形,再由

平面图形抽出角,体现完整的知识结构,接着通过创作角让学生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向学生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3.活动角的制作必不可少,因为这既巩固了角的组成,又渗透了角的大小和边的叉开程度有关,为后面的学习直角、锐角和钝角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提出角。 1.回忆立体图形 谈话:孩子们,我们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都学过认识图形的,还记得吗?还记得这些是什么图形吗? (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班级学生齐回答。 立体图形也称之为“体” 2.体中有面 谈话:从这些立体图形中你还能找到哪些你熟悉的图形? (课件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平面图形也称之为面。 3.面上有角 谈话:那在这些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中还藏着一个我们

四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一用字母表示数教案青岛版

2015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用字母表示数教案(青岛 版) 课题信息窗一:用字母表示数课型新授课时 2 教材简析情景 图解读:本信息窗所呈现的是节约能源的主题班会和相关的文字说明。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一个节水水龙头每分钟可节水150元电费。借助问题“节水水龙头2分钟节水多少毫升?”引入对“用字母表 示数的学习。由问题“小明家原来美年达电费是m元,现在每年节省电费150元。节约用电后每年的电费是多少元?” 引出了对“求含 有字母式子的值”的学习。可检测性教学目标(重点★ 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 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用各种符号来表示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和抽象、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有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 3、经历用字母表 示数的过程,举出用字母表示式子的例子,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在学习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课前准备预习设计有规律的一组算式教具与学具课件环节目标教学过程 课前调整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节约能源”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节约能源是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什么要节约能源?怎样节约能源?谁来说说你的想法?生举例。师:看来大家对节约能源关注的挺多。你瞧,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为此还开展了一次“节约能源的主题班会”。(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找出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提出问题。师:看来同学们都能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二、合作探究,解 决问题 1.师生互动,用一个式子简明表示任何时间的节水量。针对问题,请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生:2×10=20 3×10=30 4×10=40 ……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时间(分钟)节水量(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认识角

3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第38~39页内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难点:用尺子正确画角。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三角板。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第38页主题图。 同学们,屏幕上的校园美吗?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这就是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实物图。 (2)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看,老师带来了三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 等学生观察后,把钟表、三角尺、剪刀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①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 ②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分别抽出两名学生)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学生轻轻地打开课本第39页,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②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③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师(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2)做活动角。 ①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的活动角?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②展示两学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叠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在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三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三 信息窗3:啤酒生产计划——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三。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呈现了啤酒生产车间的一角,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每天生产啤酒的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对应数据变化规律,引入对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的学习。这部分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规律。教师要充分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比较、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的变化规律,并能初步运用。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参观了啤酒的生产情况,并学习了两个量之间可以成正比例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在啤酒厂参观,看看今天我们能学到哪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 以参观啤酒厂为主线,通过复习正比例的知识来引入新知的学习。然后引导学生看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仔细观察记录表,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啤酒厂一共要生产多少吨啤酒?” (2)“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提出的其他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红点例题。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对应数据的变化规律,引入对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的探索。让学生观察记录表,分析表中的两个量:分别是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需要生产的天数随着每天生产的吨数的变化而变化,每天生产的吨数越多,需要的天数就越少,每天生产的吨数越少,需要的天数就越多。 引导学生思考:每天生产的吨数在变化,需要生产的天数也随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进行计算: 100×60=6000(吨) 200×30=6000(吨) 300×20=6000(吨) ……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的积是一定的。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人体的奥秘—比》单元分析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人体的奥秘—比》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安排了2个信息窗.教材以“人体的奥秘”为线索,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赵凡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情境,借助问题“赵凡的头部长和身长有怎样的关系呢”,让学生了解头部长和身长的关系除了可用分数表示之外还有另一种表示方法,从而引出“比”,并初步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借助“赵凡3分钟走了330米,她的行走速度是多少”这个问题,教学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通过“想一想,比有怎样的性质”,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先大胆猜测比有怎样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借助问题“你能把14:21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吗”,来教学化简比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明明和爸爸的对话这一情境,借助“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入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学习,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是数的重大发展,是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度。这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如打扑克、汽车牌照、考试等级等。结合这些生活经验和本次研究主题,我采取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展开教学。(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课例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的理论认知水平,为更好的建立学生的代数思维做好铺垫。)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创设,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概括性的同时,并能让学生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对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代数思维。同时通过模型的建构,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内涵,能自然的会用字母表示数,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代数思维。加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机制的探索,使学生获得更好的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主动合作、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 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使学生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 洁美。 4、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抽象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熟悉的扑克牌,知道他们表示多少吗?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字母表示? 小结:看来,字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我们表达信息的最简单的方式。其实它在数学上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请来看这个例子。 【前稿设计:原来设计是让学生用三张牌列式:它不但能玩,而且还蕴藏着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先考考你,你能用其中任意的三张牌列一道算式,保证它的结果是20吗?师:你的算式是5+4+j=20 j 表示什么呢?11,这么说来在扑克牌里这些字母都表示一个数。】 【修改意图:教学时发现学生用三张牌列式时耽误的时间比较长,致使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因此决定予以删除,改为JQK表示几,直接导入。】 师:呈现信息窗。节约能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你知道吗,一个节能水龙头每分钟可以节约水10毫升。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增强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情境主题贴近生活,有利于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而提出问题,并充分体验这类问题的无穷性。】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表格。 师:仔细观察表中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并汇报。

第三单元 人体的奥秘——比

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比 一、主要教学内容 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在学生学过的许多概念中,不少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比的概念可以直接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比与除法、分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比的概念是建立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是学好这一单元知识的关键。 二、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放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三、主要编写特点 1、情境创设生动有趣。 人体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其中隐藏着比的奥秘却不为学生所知。正是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矛盾冲突,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教材第一个信息窗中第二个红点:以“我们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比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迁移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旨在渗透比较、类推、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信息窗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信息窗1——人体中的比 该信息窗是以学生熟悉的人体为载体,呈现了头长、臂长、腿长、身高几个信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借助“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等问题,引入对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学习。 借助信息窗提供的信息,“合作探索”中安排了四个红点。第一、二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教材分别提出“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和“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头长和身高的关系呢?”两个问题展开探索。 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教材由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可以把这两种数量间关系的表示法统一起来,都叫做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比。另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是用除法计算的,所以通常就把两个数相除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

《角的初步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初步理解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比较角的大小。 2、通过折角、画角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水平。 3、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形成继续探索数学的决心。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 1、会用尺子画角的图形。 2、能在情境图中找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三角板问:“理解它吗“?(生:”三角板“) 师:“为什么叫三角板“?(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谁来指一指叫在哪儿”?(生指) 板书课题:角 师:关于“角”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说一说对角的自我理解,对于学生说的教师不要给与过多的评价,教师也借此获取学生的对新知的理解水平和范围) 出示:正方形长方形 提问:你理解这两个图形吗?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有角吗?指出来 师:生活中你在哪个地方见过“角”?(学生举例) 师:你们已经对“角”有了一定的理解了,实际上在“角”的身上还有好多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探索“角”的秘密。(补充完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实物中的角) 师:(1)出示剪刀、吸管、正方体等实物教具,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2)观察课本38页图,找校园生活情境图中的角。 (3)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找出什么地方有角。 可小组交流 2、折一折 (1)教师示范折角。 (2)学生动手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折角情况。 3 、师:出示自己折的角,学生拿自己折的角。让学生与教师一块用手指感觉一些角的边、角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这个尖尖的叫角的顶点。平平的叫角的边。观察角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后我们见到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就能够认定这个图形是角。 3、摆一摆,做一做。 拿出一根硬纸条,在桌子上摆角,然后用图钉和两个硬纸条做角。(教师巡视指导)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三)角的画法 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角,那我们怎样来画角呢?(先让学生自己考虑一下,全班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信息窗一两位数乘两位数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24-27页,具体内容有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观光市府大楼前的街景的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必须进行的一步,学生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解决一个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在进行算法多样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最终形成算法一般性的共识。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参观过咱们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吗?(学生口答)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一下好吗?不过在我们坐的车上,可留有问题哦!有信心解决吗?

学生口答。 小结口算方法 二、情境展示,合作探索 谈话:解决了路上的问题,我们利地来到了市政府大楼。 (一)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 问:“请仔细观察画面,你都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口答,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 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想法一: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想法二: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想法三: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个房间? 想法四:市府办公大楼一共有多少个房间? …… 重点解决:(1)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2)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板书) (二)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教学红点1,整十数乘整十数。 谈话:“怎样求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根据哪些信息列式?” 学生口答并列式。 40×20= (个)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怎样计算呢?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探索 (3)集体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想法一:40×2=80 40×20=800 想法二:40×10=400 400+400=800 想法三:40×20=40×2个十=80个十=800 想法四:40×2=80 80×10=800 …… 小结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会自动选用40×2=80 80×10=800这种方法。 2、巩固: 30×20 10×60 90×1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青岛 版 教材、教法分析 《万以上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之一,也是学生对自然数认识的最后一个阶段。以往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孩子对于大数的读法不够熟练准确,对大数的写法错漏百出。主要是学生对大数的意义缺少深入的理解,对大数的读法和写法缺少足够的认识。经过我们教研组的集体研讨,教学中可借助方块模型和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较大计数单位,通过数位顺序表,将自然数中所有计数单位系统得整理起来,使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关自然数知识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借助计数器理解数的意义、学习读数,使学生将读数与数的意义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窗一主要分两段编排:第一段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学习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第二段结合实例,教学万以上数的读法。 针对这两段内容,设定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②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数位、数级,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③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提出简单数学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能正确地读出万以上的数。 2、过程与方法: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积极探索,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合作成功的乐趣体验。教学重难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人体的奥秘——比 知识点

四人体的奥秘——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 两个数的比。 比的后项不能为0。 连比时,先求出相 同量的两个数的最小公 倍数,再根据比的基本 性质计算出另外两种量 的数,最后把几种量的 比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比是一个式子,表 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 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 数的形式。

7 (5×8) ∶48∶(7×6) 40∶48∶ 42 化简:20∶24∶21 4.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12∶20读作:12比20 比和比值的区别: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6.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化简整数比:找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前项、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2)化简分数比:找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前项、后项同时乘最小公倍数,

比前项 比号 (∶) 后项 (不 能为 0) 比的基 本性质 比表示 两个数 的关系 用语言描述: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值。 二、按比分配 1.意义。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作按比分配。 2.解决按比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1) 转化法: 分率() () 转化比转化倍数 一般是把几个数的比转化成几个数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几个数。 (2) 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来解答: 找出已知数量部分的份数; 求另外部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 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 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 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习的角是个全新的概念,但是又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身边中的角引入到概念的角,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最终学生感知角的概念就减少了困难。在画角的时候,大部分都能掌握角的基本特点来画,一个顶点,两条边。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节能减排_信息窗1用字母表示数及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教案版六三制

信息窗1 用字母表示数及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知道字母t表示时间。 2、在含有字母的算式里,当字母表示具体的数时,能够准确的计算. 3、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示题意。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示题意。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知道字母t表示时间。 2、在含有字母的算式里,当字母表示具体的数时,能够准确的计算. 课前探究: 1、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自学第1和第2个红点问题,解决问题 3、阅读第3页知识点,了解字母算式表示方法。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发现的疑惑分享给小组里的同学,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提升 1、交流展示:【添加为: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进行点评、补充完善、修改错误并说明理由。教师随机点拨) (1)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 【添加为:3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4年呢?5年呢?修改理由:是所学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3)怎样计算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造地年数造地面积 2 25×2=50 3 25×3=75 4 25×4=100 。。。。。。 点拨提升: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能用一个式子简明表示任何年数的造地面积吗? 2、师小结:为了简洁、准确,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通常用字母T表示时间,那么,T年造地面积怎样表示?生回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