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地指示仪调校记录(直读式压力计、温度计)

就地指示仪调校记录(直读式压力计、温度计)

就地指示仪调校记录(直读式压力计、温度计)

仪表调校记录表格(DOC)

仪表调校记录表格单元号:上料系统 仪表位号仪表 名称 输入/显示(指示、记录)/输出 工程 单位 校线正确正负正确 调校 合格 测量范围仪表至接 线箱 接线箱至 机柜 仪表至接 线箱 接线箱至 机柜0% 50% 100% 50% 0% AISA0101可燃气体探测器WI0106称 LSA0108磁翻板远传液位计 PI0111压力变送器 TI0112热电阻 TG0114双金属温度计 备注: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施工单位 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 质量员: 记录人: 年月日

仪表调校记录表格单元号:酸性废液 仪表位号仪表 名称 输入/显示(指示、记录)/输出 工程 单位 校线正确正负正确 调校 合格 测量范围仪表至接 线箱 接线箱至 机柜 仪表至接 线箱 接线箱至 机柜0% 50% 100% 50% 0% AIAS0407可燃气体探测器 LISA0209超声波液位计 LISA0409超声波液位计 LS0411音叉液位开关 TG0412热电阻 LISA0413超声波液位计 LS0415音叉液位开关 TG0416热电阻 PISA0417压力变送器 PISA0420压力变送器 LISA0421超声波液位计 LS0423音叉液位开关 TG0424热电阻 LISA0425超声波液位计 备注: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施工单位 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 质量员: 记录人: 年月日

仪表调校记录表格单元号:酸性废液 仪表位号仪表 名称 输入/显示(指示、记录)/输出 工程 单位 校线正确正负正确 调校 合格 测量范围仪表至接 线箱 接线箱至 机柜 仪表至接 线箱 接线箱至 机柜0% 50% 100% 50% 0% LS0426音叉液位开关 TG0427热电阻 PISA0428压力变送器 PISA0431压力变送器 备注: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施工单位 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 质量员: 记录人: 年月日

温度计校准方法

温度计校准方法 1、目的:确保温度计精度 2、范围:适用数显温度计、玻璃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精度校准。 3、校准方法 3.1校准周期:数显和玻璃温度计6个月、双金属温度计1年 3.2校准条件:20±5℃ 3.3校准用标准器:恒温炉、F200数显温度计 3.4外观检查: 3.4.1开机时显示屏幕应清晰,电池电量应充足。 3.4.2探头应无损伤、凹痕、氧化锈蚀及其它附着物。 3.4.3玻璃温度计的玻璃棒及毛细管粗细应均匀笔直,感温泡和玻璃棒无裂痕,液柱无断节和气泡。 3.5精度检查: 3.5.1可根据现场适用范围选择50℃、100℃、150℃、200℃等测量点(至少3个点)。 3.5.2让恒温炉开机半小时以上,达到设定温度直至温度变化小于0.1℃/min 3.5.3将被检探头及F200数显温度计探头分别插入相匹配的恒温炉孔内,要使探头全部插入孔内,待显示稳定分别读取温度计和F200数显温度计的显示值。 3.5.4玻璃温度计浸没深度不小于75mm,双金属温度计感温泡应全浸。 3.5.5校准时观察玻璃温度计液柱不得中断、倒流,上升时不得有显

见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时不得在壁管上有液滴或挂色,双金属温度计升温时指针平稳,无跳动、卡住等现象。3.5.6待温度稳定后分别读取标准值与被测值,读数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 3.5.7若示值超差,应对显示器和探头单独校准。 3.6允许误差: 3.6.1热电偶热电阻允许误差:±(设定值×0.5%+0.5)℃,必要时可根据说明书或实际要求。下表是热电偶及热电阻允许误差,必要时可作依据。(t为设定值) 3.6.2玻璃温度计允许误差:

3.6.3双金属温度计允许误差=精度等级%×F.S,必要时参照其说明书上之要求。 3.7注意事项: 3.7.1感温头要防止冲、撞。 3.7.2保管时应注意通风干燥和无腐蚀环境中。 3.7.3不用时,尽量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液腐蚀仪表。 3.7.4温度高时应防止烫伤,表头勿近水。 4、表单记录 4.1校正记录表

仪表调试记录范文.doc

序测量 实测值 仪表位号低位低位高位号范围 报警联锁报警 1 TIA-R0101a0-100 2 PIA-R0101a 3 IIA-R0101a 0-20 4 TIA-R0101b0-100 5 PIA-R0101b 6 IIA-R0101b 0-20 7 TIA-R0102a0-105 8 TIA-R0102b0-105 9 TIA-R0103a0-75 10 TIA-R0103b0-75 11 TIA-R0103c 0-75 12 TIA-R0104a 0-70 13PIA-R0104a-1 14LAI-R0104a 15PIA-R0104a-2 16TIA-R0104b0-70 17PIA-R0104b 18LAI-R0104b 19PIA-R0104b-2 20IIA-R0201a0-20 21TIA-R0201a0-25 22PIA-R0201a-1 23PIA-R0201a-2 24IIA-R0201b0-20 25TIA-R0201b0-25 26PIA-R0201b-1 27PIA-R0201b-2 28IIA-R0201c0-20 29TIA-R0201c0-25 30PIA-R0201c-1 31PIA-R0201c-2 32IIA-R0201d0-20 33TIA-R0201d0-25 34PIA-R0201d-1 35PIA-R0201d-2 36IIA-R0201e0-20 37TIA-R0201e0-25 38PIA-R0201e-1 酮系列生产装置、西酞普兰系列生产装置 报警其他调试高位单位 显示功能结果联锁 ℃ MPa A ℃ MPa A ℃ ℃ ℃ ℃ ℃ ℃ MPa m MPa ℃ MPa m MPa A ℃ MPa MPa A ℃ MPa MPa A ℃ MPa MPa A ℃ MPa MPa A ℃ MPa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编号:HT-PB-ZY-2012-32 1.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产品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水银温度表(精度0.1℃). 4.环境条件 校准必须在室内进行;温度:室温;室温波动不得超过±3℃/h;湿度不大于75%;5.校准步骤 5.1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 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 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5.5 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6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水银温度 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5.7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 量,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8 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5.6、5.7相关步骤。 5.9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6.温度计校验周期: 每6个月1次 7.相关记录 7.1内校记录表。 内部校验记录表 编号:HT-JL-048-2012-01 序号:

仪表联校调试记录表(格式)7.9

SH/T 3503-J607 联校调试记录工程名称:先锋褐煤洁净化利用试验示范工程 单元名称:3×100T∕h化学水处理系统 回路(图)号仪表位号 输入/显示(指示、记录)/输出 报警 显示 其他 功能 调试结果单位测量范围 实测值 0% 50% 100% / FI01 M3/h 0-2000 100.1 199.5 / / 合格FI02 M3/h 0-2000 100.2 199.8 合格PH01 0--140 7.2 13.9 合格 / FI03 M3/h 0-2000 100.1 199.5 / / 合格FI04 M3/h 0-2000 99.8 199.9 合格UY01 us/cm 0-20000 1000.1 1999.5 合格ORP-1A0-50000 2500.2 4988.9 合格 / FI05 M3/h 0-2000 100.3 198.9 / / 合格FI06 M3/h 0-2000 99.9 199.9 合格 / FI07 M3/h 0-2000 99.7 199.6 / / 合格FI08 M3/h 0-2000 100.3 199.9 合格UY02 us/cm 0-5000 249.9 498.7 合格 / FI09 M3/h 0-2000 100.1 199.5 / / 合格FI010 M3/h 0-2000 99.8 199.9 合格UY03 us/cm 0-5000 249.8 499.7 合格 / FI011 M3/h 0-2000 100.1 199.2 / / 合格FI012 M3/h 0-2000 100.2 199.8 合格UY04 us/cm 0-5000 250.3 499.8 合格 / FI013 M3/h 0-2000 100.1 199.9 / / 合格RI-01MΩ0-1000 59.8 99.9 合格 合格

仪表调校作业指导书

仪表调校作业指导书 一.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 1.编写依据 1.1仪表调校作业指导书系按照电装公司《质量程序》的相关要求,GB 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50131-200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十一章以及中国石油锦西石化设计院和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相关图纸进行编制。 1.2质量检验评定参见GB50131-2007第十一章的相关要求,同时以仪表回路试 验和系统试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为评定标准,并认真填报此表。 2适用范围 该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中钢鞍山热能院煤系针状焦8万吨/年一期仪表系统调校分项工程。其中主要包括五部分:其一为原料及成品罐区系统仪表的调校。其二是原料预处理系统仪表的调校。其三是延迟焦化系统仪表的调校。其四是煅烧系统仪表的调校。其五是:附属系统仪表的调校。 二.工程概况与施工要求 1.工程概况 针状焦工程的检测仪表数量多,其中温度检测仪表224台,压力检测仪表166台,流量计及节流装置仪表94台,液位检测仪表97台,调节阀115台,料位检测仪表14台,皮带秤2台,可燃气体检测探头37个等。在调校时确保现场检测元件与柜内端子接线一一对应。 2.施工要求 仪表调校工作必须严格依据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并结合GB50131-200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三.施工工艺及仪表调校 1.施工工艺: 1.1仪表单体调校→仪表系统调校 2.仪表调校设备及工具 2.1设备:标准信号发生器、数字压力校验仪、数字双向恒流源、标准电阻箱、手压泵及标准压力表、直流电位差计、数字万用表。 2.2工具:校线器、尖嘴钳子、偏口钳子、手板一字型螺丝刀、十花型螺丝刀、6寸搬手、12寸搬手、管钳子、剥皮刀、配线钳等。 3仪表调校 3.1一般规定 (1)仪表在安装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校准和试验,确认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产品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技术性能。 (2)仪表安装前的校准和试验应在室内进行。试验室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室内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无对仪表及线路的电磁场干扰;

温度计校正简易方法

温度计校正简易方法: 水银温度计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水银具有热导率大,比热容小,膨胀系数均匀,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体积随着温度的变化呈直线关系,同时不润湿玻璃、不透明而便于读数等优点,因而水银温度计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较准确并且测量范围大的温度计。 然而,当温度计受热后,水银球体积会有暂时的改变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原来体积。由于玻璃毛细管很细,因而水银球体积的微小改变都会引起读数的较大误差。对于长期使用的温度计,玻璃毛细管也会发生变形而导致刻度不准。另外温度计有全浸式和半浸式两种,全浸式温度计的刻度是在温度计的水银柱全部均匀受热的情况下刻出来的,但在测量时,往往是仅有部分水银柱受热,因而露出的水银柱温度就较全部受热时低。这些在准确测量中都应予以校正。 (1)温度计读数的校正 将一支辅助温度计靠在测量温度计的露出部分,其水银球位于露出水银柱的中间,测量露出部分的平均温度,校正值Δt按式下式计算,即: Δt = 0.00016 h (t体- t环) 式中:0.00016一水银对玻璃的相对膨胀系数; h—露出水银柱的高度(以温度差值表示); t体一体系的温度(由测量温度计测出); t环一环境温度,即水银柱露出部分的平均温度(由辅助温度计测出)。 校正后的真实温度为:t真= t体+ Δt 例如测得某液体的t体=183℃,其液面在温度计的29℃上,则h = 183 -29 =154, 而t环= 64℃,则 Δt =0.00016×154×(183℃-64℃)=2.9℃ 故该液体的真实温度为:t(真) = 183℃+ 2.9℃= 185.9℃ 由此可见,体系的温度越高,校正值越大。在300℃时,其校正值可达10℃左右。 半浸式温度计,在水银球上端不远处有一标志线,测量时只要将线下部分放入待测体系中,便无需进行露出部分的校正。 (2)温度计刻度的校正 温度计刻度的校正通常用两种方法: A.以纯的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为标准来校正。其步骤为:选用数种已知熔点的纯有机物,用该温度计测定它们的熔点,以实测熔点温度作纵坐标,实测熔点与已知熔点的差值为横坐标,画出校正曲线,这样凡是用这只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均可在曲线找到校正数值。 B.与标准温度比较来校正。其步骤为:将标准温度计与待校正的温度计平行放在热溶液中,缓慢均匀加热,每隔5℃分别记录两只温度计读数,求出偏差值Δt。 Δt = 待校正的温度计的温度- 标准温度计的温度 以待校正的温度计的温度作纵坐标,Δt为横坐标,画出校正曲线,这样凡是用这只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均可由曲线找到校正数值。

温度计校准

某某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产品综合检测站 温度计自校规程 文件编号:RITQTSC002 (第A版第0次修改)第1页共3页1.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编写依据 温度计使用说明书 3.校准用基准设备 1).数显温度表(精度0.1℃) 2).透明容器盛 3).冰、水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5.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得出结果再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0.1℃。 5.6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数显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5.7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得的结果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数±1.0℃。 5.8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5.6、5.7相关步骤。 6.判定依据 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7.校准周期 一年校准一次 6.相关记录 6.1内校记录表 RITQTSD/C00201 内校记录表

编号:RITQTSD/C00201 校准人:校准日期:审核:

辐射温度计校准规范

港陆钢铁测量设备校准规 GLJJF 0006—2017 辐射温度计校准规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tandard Sample Of The radiation thermometer 2016年12月5日发布 2017年1月1日实施港陆钢铁发布

GLJJF 0006—2017 本规经港陆钢铁2016年12月5日批准并自2017年1月1日施行。 归口单位:设备机动部 起草单位:炼铁厂 批准人签字: 本规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GLJJF 0006—2017

本规主要起草人: 港陆钢铁炼铁厂 本规参加起草人: 港陆钢铁设备机动部 本规审核人: 港陆钢铁炼铁厂 GLJJF 0006—2017

目录 1.围 1 2.术语和计量单 位 1 3.计量特 性 1 4.校准条 件 2 5.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2 6. 校准结果处 理 4 7.确认间 隔 4

8.校准记 录 5 GLJJF 0006—2017 辐射温度计校准规 1、适用围 1.1本规适用于港陆钢铁(焦化)使用的UT301A/B/C辐射温度计的校准,准确度±1.8% 或(1.8℃/4°F。(温度≤0℃时,在原精度基础上增加1℃2°F) 2、术语和计量单位 2.1 UT301C辐射温度计维护手册、 2.2炼铁厂生产计划管理标准 2.3炼铁厂工艺操作规程

2.4计量单位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2.5示值误差 辐射温度计的示值误差是辐射温度计的温度示值与被测黑体辐射源温度的约定真值之间的差。 3、计量特性 3.1测量围 型号:UT301A 测量围:(-18-350)℃(0-662)°F 型号:UT301B 测量围:(-18-450)℃(0-842)°F 型号:UT301C 测量围:(-18-550)℃(0-1022)°F 3.2技术参数 激光照射不要直视 输出﹤1mW 波长630-670nm 不要让测温仪一直开着或靠近高温物体 3.2允许误差或准确度等级(见下页) 示值误差 温度示值误差在校准实验条件下确定, GLJJF 0006—2017 辐射温度计的最大允许误差

调节阀调校记录表

SH/T3543-G603调节阀调校记录工程名称:单元名称: 仪表名称仪表型号仪表位号制造厂精确度出厂编号行程允许误差输入信号 规格 PN= DN= d i= 作用形式 标准表名称/编号/精度 阀门定位器 型号作用方向 气源 MPa 输入输出 阀体强度试验试验介质试验压力 MPa 5min压力降 kPa 膜头气密性试验试验介质试验压力 MPa 5min压力降 kPa 阀芯、阀座泄漏量试验试验介质 阀门出入 口压差 MPa 实测值 ml/min 允许值 ml/min 全行程时间,s开阀关阀 被校刻度 带阀门定位器不带阀门定位器050%100%0%50%100% 输入信号()标准行程() 实测行程()正反 误差()正反 回差()备注: 结论: 调校人: 日期: 年月日专业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质量检查员: 日期:年月日

气动薄膜调节阀校验记录 准考证号: 仪表名称* 仪表型号* 制造厂* 行程* 调节阀基 本误差±5% 带定位器 基本误差 ±1% 阀门输入信号0.08-0.24MPa 流量特性* 作用方式* 额定CV值* 阀体材质* 出厂编号* 规格PN= * DN= * 标准表名称 阀门定位器型号* 作用方式正作用 气源* 输入输出 电磁阀型号* 额定电压* 膜头气密性 试验 试验介质试验压力MPa 分钟下降 气密性 试验结论 将5分钟压降值与标准值(2.5kPa)比较,判断是否合格。 被校刻度(%)不带阀门定位器带阀门定位器 输入信号 (MPa /mA ) 标准行程 (mm) 实测行程(mm)正反 实测误差(mm)正反 死区测试点(%)正(mA)反(mA)区(%) 校验结论1、测量误差判断: ①不带定位器:计算最大实际误差值,判断实际误差值是否超出允许误差范围(±5%)。判断是否合格。 ②带定位器:计算最大实际误差值,判断实际误差值是否超出允许范围(±1%)。判断是否合格。 2、死区判断:将三点死区值中的最大值与死区标准(0.6%)比对,判断死区值是否超出允许值范围。(只要操作步骤正确,判断正确就可以。因为定位器有时会出现死区超差的现象。) 注:1、校验记录中的“ * ”代表铭牌中的信息。按铭牌填写即可。空白区域为选手填写。红色字体为相关的提示信息也要选手填写。 2、实测误差计算,用(实测行程-标准行程)。然后将mm值写出。在校验结论中取实测误差最大值进行计算。

就地指示仪表调试作业指导书

一、校验细则 1 目的 用于就地指示仪表的单体校验。 2 范围 适用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常见的安装在现场的就地指示仪表(包括压力表、膜盒压力表,双波纹管差压指示计、双金属温度指示计、压力式温度计、)的单体调试。 3 责任和权限 3.1由负责校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负责编写调试技术方案,报经批准后以调试技术方案为依据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及时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确认,必要时,通知该项目的校验人员重新复试;对校验不合格的产品要会同现场施工代表、监理、设计等有关人员进行检查确认,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妥善处理。 3.2 参加校验的人员必须熟知各种就地指示仪表校验的工作内容、标准规范;并依据校验方案和技术交底的内容进行施工校验;要维护好仪器设备;做好校验记录。对校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对校验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填写好不合格产品通知单向施工员、现场施工代表、监理进行反映,以便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妥善处理。 4 依据标准 4.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4.2《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3521-1999 5 工作程序 5.1使用标准仪器设备(型号规格仅供参考) 5.2校验环境要求 5.2.1有具备良好环境(10℃≤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85%、)的仪表校验间或棚屋。

5.2.2所用标准仪器应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表基本误差的绝对值的1/3。 5.3 校验前的准备工作 5.3.1由负责校验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对参加校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方案交底。 5.3.2参加校验的施工人员详细了解被校仪表的内容和使用说明书,掌握其校验方法,并熟知有关部门的特殊要求和规定。 5.3.3准备好符合要求的校验仪器、设备及必要的使用工具。 5.4 调校方法 5.4.1施工准备 5.4.1.1熟悉图纸,了解仪表的型号、规格、测量范围、材质等情况。 5.4.1.2详细阅读仪表使用说明书,了解被校仪表的技术参数,掌握校验方法。 5.4.1.3根据被校仪表的型号、规格、测量范围、精度,准备好校验仪器及必要的调校工具。 5.4.2仪表出库检查 5.4.2.1仪表出库时应对仪表外观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5.4.2.1.1检查外观有无变形、损坏、零件丢失等现象、要求端子、接头、固定件应完整,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4.2.1.2核对铭牌及实物的型号、规格、材质、测量范围、刻度盘、使用电源等技术条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4.2.1.3如经检查外观不合格应及时退回生产单位。 5.4.3一般规定 5.4.3.1校验用的标准仪器,应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5.4.3.2压力仪表的精度校验,应按其不同测量范围和不同使用条件分别采用下列信号源和校验设备进行: 5.4.3.2.1校验测量范围小于0.1MPa的压力表,宜用仪表空气作信号源,与测量范围相适应的标准压力表进行比较。 5.4.3.2.2测量范围大于0.1MPa的压力表应用活塞式压力计加压,与标准压力表或标准砝码相比较。当使用砝码比较时,应在砝码匀速旋转的情况下读数。 5.4.3.2.3校验真空压力表时,用真空泵产生真空度,与测量范围相适应的液柱压

温度计校准和案例指导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实验室已检定的温湿度计在有效期之间进行的期间核查工作,以及其他温湿度计的内部比对校准工作,以确定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2、概述 利用已检定的温湿度计对其他温湿度计的温度、湿度偏差进行检测、评价。 3、核查项目 温度偏差、湿度偏差 4、核查步骤 4.1标准件 美德时JR593温湿度表,***市计量测试检定所。 4.1.1将已外校合格的温湿度计作为标准件,用来比对待校件的准确性; 4.1.2标准件外检校准结果: 注:以上湿度点为温度在20℃时的值,示值误差符合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第5.2条的要求。 注:温度示值误差符合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第5.1条的要求。4.2示值误差 4.2.1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0℃. 4.2.2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超过:

4.2.2.1 ±5%RH(40%RH-70%RH,20℃); 4.2.2.2 ±7%RH(40%RH以下或70%RH以上,20℃)。 4.3待校件外观检查 4.3.1待校件各部件完好,无明显损伤,表面无刮痕、锈蚀等。 4.3.2标识完整,无掉落、撕裂。 4.3.3读数、刻度线清晰可辨,指针平直,可灵活转动。 4.4待校件测量比对 4.4.1将待校件及标准件放入同一房间,静置2小时后分别读数,先读标准件,再读待校件,间隔30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4.4.2所读实际示值减去1.2条所示的偏差值为本次标准件的示值。 4.4.3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件和待校件的温度示值(T B 和T)及湿度示值(H B 和H),示值误差分别为△T=T-T B ; △H=H-H B (△T与△H分别满足2.1和2.2的要求)。 4.5核查周期 机械式温湿度计的核查周期定为6个月。凡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修理或示值调整的,均需重新检定。 编制:*** 审核:***

仪表调校

仪表调校 4.10.1仪表单校一般规定 A、应按说明书及有关规程进行。 B、调校前均要按仪表规格表(设备表)认真核对仪表的位号、规格型号、特性、尺寸、材质、测量范围、刻度、分度号及计量单位等。 C、所有仪表均要进行外观检查,供电220V AC的电动仪表均要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D、调校所用的标准仪器必须在鉴定合格期内,标准表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校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E、仪表校验点一般不少于5点,并应在刻度范围内均匀选取。 F、调校完毕后,要认真填写校验记录,记录要清晰、整洁,并保存好原始记录。 4.10 2仪表单体校验项目 .1)就地温度计、压力表校验 基本误差检验 2)调节阀 A、行程基本误差变差、检验 B、事故全行程时间测试 C、泄流量检查 D、膜头气密性试验 E、阀体强度试验及严密性试验 3)接近开关 接点动作检查 4)智能式变送器 A、软件生或、输入、调试 B、基本误差检验 5)特殊仪表检验及其它 A、现场无法调校的仪表设备(如各种流量计)不进行单体调试。该部分仪表如需调校(标定)则由供货商负责,或者由甲方的有关部门负责联系检验单位并送检。 B、随机仪表的单体调校可参照上述同类型的仪表进行。 C、对于未提及到的常规仪表设备的单体调校,可参照上述仪表所作的检验项目进行,不再另行规定检验项目。 4.10.3仪表回路联校 4.10.3.1具备条件 系统回路试验是对系统硬、软件、电缆及现场仪表作全面考核的手段,进行回路试验,必须事先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A、所有与系统控制有关的外部常规仪表、零部件必须经过调试、检查合格。 B、所有连接电缆的接线必须正确无误并无短路和接地现象。 C、接地系统(AC、DC)必须完整、合格。 D、电气专业已调试合格,与电气专业已具备接受和输出信号的条件。 E、各种工艺参数的整定值均已确定。 4.10.3.2一般规定 (1)所有系统在检验前,均要按设计图纸认真检查仪表系统中的仪表设备安装、配管、配

就地仪表管理规定(修订)

就地仪表管理规定 一、目的及范围 为规范生产现场就地仪表的使用、检定、报废及拆卸、安装过程,提高仪表检测准确度和使用寿命,根据公司就地仪表的实际使用情况,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生产现场的就地仪表(压力表、温度表、液位计)的管理工作。 二、管理内容 (一)定义 1.就地压力表:分为强检压力表和非强检压力表,强检压力表是指安装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上,起安全防护作用的压力表。包括锅炉主气缸和给水压力部位的测量,固定式空压机风仓及总管压力的测量,气轮机油压及机车压力的测量,带报警装置压力的测量,密封增压容器压力的测量,有害、有毒、腐蚀性严重介质压力的测量,在工艺过程中易爆、影响安全的氧气压力的测量等。非强检压力表是指除强检压力表以外的就地压力表。 2.就地温度计:安装在现场,能直观的看到温度的仪表。 3.就地液位计:安装在现场、能直观的看到液位的仪表。 (二)内容和方法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公司《计量管理制度》文件规定,压力表检定周期为半年,温度计、液位计检定周期为一年。 2. 就地仪表由所在车间负责维护,包括拆卸、安装、送检。同时根据生产和使用情况,备用一定数量的压力表和温度表、液位计。

生产车间提前一个月填写《就地仪表检定计划安排表》,经生产管理部审核签字后交电仪车间。 3. 强制检定压力表检定周期到期前15天由生产车间提出申请,报机械动力部统一组织外送检定,非强检的就地仪表到检定期时由生产车间填写《压力表检定任务书》,并附压力表明细,经生产管理部审核签字后,方可送电仪车间检定室检定,检定合格的就地仪表由电仪车间通知生产车间领用更换安装。 4. 校验、检定不合格的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严禁发放至生产车间使用,合格证统一贴于压力表、温度表表盘的右侧面,液位计刻度盘的正上方。 5. 对于不合格的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经检查无法修复的,贴报废标签作报废处理,同时电仪车间填写《就地仪表报废通知书》给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及时申报领用计划补充新表。新购的压力表,必须经校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并及时更新台账。 6. 生产车间和电仪车间均应建立、健全就地仪表管理台帐和校验记录,并设专人管理就地仪表台账统计及管理情况。 三、职责 (一)生产管理部是就地仪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非强检的仪表检定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及考核。 (二)机动部负责现场仪表检定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及考核;负责强检压力表的外检,并做好外检证书的存档。 (三)电仪车间负责仪表的检定、统计与报废;负责做好现场压力表的检定原始记录,并存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