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实验报告模板

水泥实验报告模板

水泥实验报告模板
水泥实验报告模板

试验一水泥试验

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仪器和设备

三、试验方法和步骤

(一)细度实验

(二)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包括试件成型,脱模养护和强度测定三部分内容。

1. 试件成型:

2. 脱模与养护:

3. 强度测定

3.1 抗折强度测定:

3.2 抗压强度测定:

四、试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水泥品种及标号:_______ 生产厂及出厂日期:_______ 试验室温度:___________ 湿度:_________

(一)水泥细度检验

excel实验报告模板.doc

excel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EXCEL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注:1、实验报告栏不够可以加页,写完后交纸质打印版。 2、打印时用A4纸,1.5倍行间距,首行缩进2字符,小四号宋体打印。 篇二:Excel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项目名称Excel综合实验班级 与班级代码实验室名称(或课室)专业任课教师学号:姓名:实验日期: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一、实验目的 考察学生综合应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 1. 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打开; 2. 各类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 工作表的各种基本操作; 4. 工作表的格式化设置; 5. 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

6. 综合应用各种数据管理操作,如排序、筛选、汇总、统计等; 7. 图表的创建和编辑。 二、实验设备 ? 硬件:Pentium 4 以上的微型计算机。 ? 软件:Windows XP、Excel 20xx或以上的版本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Excel综合实验格式.xls”文件,在“期末与总评成绩”与 “平时成绩”工作表中拆分“姓名”一列,将准备好的学生姓名复制粘贴上去。 2、 在两个工作表中分别拆分“平时成绩”一列,在“平时成绩”工作 表中,点击单元格E2,输入公式:=C2*40%+D2*60%,再往下拉至单元格E22,计算出平时成绩。再通过外部引用方式把平时成绩复制到“期末与总评成绩”工作表中的平时成绩一列。 3、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拆分“总评”一列,点击单元格 F3,输 入公式:=D3*30%+E3*70%,往下拉至F22,计算出总评成绩。 4、拆分“绩点”一列,点击单元格G3,输入公式: =IF(F3=60,1,IF(F3>60,1+(F3-60)*0.1,0)),往下拉至G22,计算出各个学生的绩点。 5、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台号: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E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报告--水泥实验.docx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报告2017 年5 月 实验名称水泥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水泥技术指标,评定其质量是否合格 二、实验设备、仪器、用具以及规范 负压筛、天平、标准稠度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量水器,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试模、抗折强度试验机、抗压 试验机、抗压夹具、等 三、实验测定方法 1.细度实验 (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仪析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2.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1)称水泥试样500g,水142.5ml(精确至0.5ml)。

(2)水泥净浆用搅拌机,搅拌用具先用湿布擦抹。将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座上。 (3)拌和时,搬动手柄,在将有试样的锅开至搅拌位置,拧紧定位螺丝。开关置于自动档,其他开关置于停。 (4)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自动档,机器开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机器自动完成慢搅120秒,停10秒后报警5秒,快搅120秒程序动作后自动停止。 (5)断开电源,松开定位螺钉,搬动手柄下降搅拌锅,拌和结束。 (6)用小刀刮下搅拌叶上净浆,转动卸下拌锅,一次性将净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振动多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倒入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桨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开,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的深度 3.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1)称取水泥试样4502g,砂13505g,量水器取水2251ml。 (2)拌和开始,将水加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架座上,搬动手柄,将锅上升至固定位置。 (3)拌和时,将开关置于自动,其它开关置于停止,加砂开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模板

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教务管理系统 ___________ 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___________ 学生姓名:庞雨薇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B13011415 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范山岗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5 年12 月22 日

实验面象对象软件设计 一、 实验目的 用面象对象方法设计实用软件,掌握需求分析方法,掌握掌握UML 设计方法。 二、 实验性质 验证、设计实验。 三、 实验要求 1、 选定题目编写需求分析说明 2、 学习 Rational Rose 环境 3、 学习通过Rational Rose 绘制各类框图的方法。 四、 环境简介 1、Ratio nal Rose 可视化环境组成 Rose 界面的五大部分是浏览器、文档工具、工具栏、框图窗口和日志。见 图 1-1。 jJTFj 21 iindi :r/| IO 4j.^| pCi 浏览器文档窗口日志 工肚 框图窗口 Ch git lbw Hi-,If UMHI B !* c Q : ? r a 戦口 B R ataa T *- w 锲回理 3 ■d

图1-1 : Rose界面

浏览器:用于在模型中迅速漫游。 文档工具:用于查看或更新模型元素的文档。 工具栏:用于迅速访问常用命令。 框图窗口:用于显示和编辑一个或几个UML框图日志:用于查看错误信息和报 告各个命令的结果。 1.2浏览器和视图 浏览器是层次结构,用于在Rose模型中迅速漫游。在浏览器中显示了模型中增加的一切,如参与者、用例、类、组件等。浏览器中包含四个视图:Use Case 视图、Logical视图、Component视图和Deployment视图。点击每个视图的右键,选择new 就可以看到这个视图所包含的一些模型元素。 1.3框图窗口 在框图窗口中,我们可以浏览模型中的一个或几个UML I图。改变框图中的元素时,Rose自动更新浏览器。同样用浏览器改变元素时,Rose自动更新相应框图。这样,Rose就可以保证模型的一致性。 五、实验步骤 1、编写需求分析说明书 对系统需求进行初步的整理与分析,是后续建模和设计工作的基础结果请放在附件中。 2、用UML语言对系统进行分析与建模(00A 2.1 建立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 从用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干什么,与谁交互。用例是系统提供的功能,参与者是系统与谁交互,参与者可以是人、系统或其他实体。一个系统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用例图。 实例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Java 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名称综合图形界面程序设计 实验时间2014年 5月 5日 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软件教学中心 指导教师薛景 学生姓名臧玉付班级学号1200103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 (计算机通信)

实验名称综合图形界面程序设计指导教师薛景 实验类型上机实验学时2实验时间2014-5-5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 Java Swing 设计 GUI界面 2.学习 Java 的事件监听机制的基本原理 3.学习监听器处理 Java 中的事件 二、实验环境 1.每位同学配备实验计算机一台 2.安装 JDK和 Eclipse 三、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算数测试小软件,用来训练小学生的算数能力。程序有 3 个类组成, 其中 Teacher 对象充当监视器,负责给出算术题目,并判断回答者的答案是否正确;ComputerFrame 对象负责为算数题目提供视图,比如用户可以通过ComputerFrame对象提供的 GUI界面看到题目,并通过该 GUI 界面给出题目的答 案; MainClass 是软件的主类。(请在下方空白处填写本程序的全部程序代码及 .. 软件界面截图)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x.swing.*; public class ComputerFrame extends JFrame{ JMenuBar menubar; JMenu choiceGrade; JMenuItem grade1,grade2; JTextField textOne,textTwo,textResult; JButton getProblem,giveAnwser; JLabel operatorLabel,message; Teacher teacherZhang; ComputerFrame(){ teacherZhang = new Teacher(); teacherZhang.setMaxInteger(20); setLayout(new FlowLayout()); menubar = new JMenuBar(); choiceGrade = new JMenu("选择级别"); grade1 = new JMenuItem("幼儿级别");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59757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备 技能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 课程 _多媒体技术________实验名称___PHOTOSHOP______ 第页共页 系别_陕西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___ 实验日期 07 年 8 月 6 日专业班级___计算机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 07 年 8 月 6日姓名____ 辛树斌_______学号 _048____ 报告退发 ( 订正、重做 ) 一、实验目的 熟悉应用PHOTOSHOP 在图形处理中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按照样张的样子把两张素材文件合并为一个图像文件。 保存文件为.psd (不得合并图层) 样张: 素材: 三、实验环境

实验应用系统及软件:WINDOWNS XP和PHOTOSHOP 硬件环境: 四、实验步骤 1、从桌面上启动PHOTOSHOP 2、应用菜单栏中的“文件”菜单“打开”命令分别打开两个图形文件“城市风.JPG”和“云天.jpg” 3、应用“图象”—>“旋转画布”—>“水平反转画布”对文件“云天.jpg”进行转换。 4、使用方框工具选中中间图片,使用CTRL+j新建图层. 5、选择新建图层,并选择“魔术棒工具”大致选出“城市风光.jpg”文件中的建筑轮廓,并配合使用SHIFT、ALT键完成精细的选择。 6、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反选”命令选中建筑图片拖动到云天图片中。 7、使用CTRL+T对图片进行自由变换使其符合云天图片大小。 8、保存文件名为xin.psd 五、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着重应用了PHOTOSHOP中的图片反转、图层的建立、图片中的扣图、图片的自由变换,基本达到了实验目标。 六、总结 实验过程中,开始我不知道如何去除图片中的背景、经过请教摸索终于掌握了其应用方法。个人方面我觉得初次接触PHOTOSHOP很有收获。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

准备好所需材料,称取450g水泥、量取225ml水、准备标准砂一袋(1350g一袋)试验前用湿抹布擦拭搅拌锅、搅拌叶片、下料漏;加水至搅拌锅中,接着加入水泥,将锅固定在仪器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砂子自动从下料漏斗中进入搅拌锅,机器自动调速至高速再搅拌30s; 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胶刀将搅拌叶片和搅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再高速下继续搅拌60s。注意: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控制在正负1s以内; 胶砂制备完成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直接将水泥装入试模中。该环节分两次进行,装第一层时每个槽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来回将料层振平,接着振实60次;装第二层胶砂时,用小播料器播平,振实60次,移走模套,取下试模,用金属直尺以近9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部一端,并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令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状态来回将试体表面抹平; 6月3号10点10分放入水中养护; 6月4日9点20分从水池中取出拆模,用粉笔在每个试块的左右两边都标上编号,于该日9点30分放入水中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体水平放在水中养护,刮平面朝上,试件间保持一定距离,试块的六个面都要与水接触,注意:养护期间试块之间的间隔或试块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于6月6日9点30分从养护箱中取出,进行抗折试验; 抗折强度试验 满龄期后取出3条试体先做抗折强度试验,试验前擦去试体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黏着的杂物,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其侧面与圆柱接触; 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机试验时,试体放入前,应使杠杆成平衡状态,试体放入后调整夹具,是杠杆在试体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平衡位置; 抗折试验的加荷速度为(50±10)N/s。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 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资料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实验报告标准模板,欢迎阅读! 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 一、开题背景: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为我们创办书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写字教学入手,争创特色,全面落实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校在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课程外,开设了写字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我们认识到写好汉字不仅是书法家的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书写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形成良好习惯、优秀品格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层面分析,说明加强写字教学对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及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的重大意义。二、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是学生自身之需,是基础教育之需,是社会发展之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写字教育观念,促进

教师形成“学写字即学做人”的教育意识,让学生成为写字主体,成为学习实践、创造发展的主体;更新写字教育目标,让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学会了写字,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使之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更新写字教育方法,即根据写字教材特点,寻找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优化写字教育资源,力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现学生写字的自主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民主化,达到写字教育个性化、特色化,从而为培养学生写字素质服务,为学校写字特色建设服务。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内不少专家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写字教育要努力唤起学生积极的需要,创造各种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获得多种心理上的体验,进而提高其写字素质。写字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素质教育活动。要找到合理的写字教育途径,运用恰当的写字教育手段,以渐变为指导,从传统中捕捉精神,在创新中融进自我,急躁不得,虚伪不得。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练手、练眼,更要练心,需要学生巨量的实践和闪光灵感,以透悟艺术规律,掌握精熟技巧,提高诸多修养,净化心灵品格。进而才能培养学生具有汉字书写所需的多种写字素质(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等)和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素质(主要是经过有选择后提取的有关技法论述),达到健身怡情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既为学生在日后的书法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又使一些将要从事其他研究与工作的学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安定性的测定 实验报告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和影响因 素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水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氏夹。水泥净浆搅拌机的主要由搅拌锅、搅拌叶、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构造如图1所示。它由铁座1与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2构成。松紧螺丝3可以调节金属棒的高低。金属棒上附有指针4,利用量程0~75mm的标尺5指示金属棒下降距离。沸煮箱要求能在30min±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雷氏夹由铜质材料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以内,计2x=17.5±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图1 标准稠度与时间测定仪图2 雷氏夹 三、实验方法 实验前必须保证以下条件: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有争议时可采用蒸馏水。试验时温度应在17~25℃,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

一致。 各项实验的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 (一)、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2)试验前须对仪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3)水泥净浆的拌制:水泥净浆用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后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水,水量准确至0.5mL。 4)标准稠度的测定: (1)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内完成。 (2)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

实验报告模板.doc

实验报告模板 不知道如何写实验报告的朋友,下面请看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实验报告模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实验报告模板1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实验报告模板2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要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 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0000000)。 3) 在表格中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在"属性"面版中将"背景颜色"设置为"白色"(#ffffff)。 4) 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完整word版标准实验报告模板.docx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实验箱1 示波器1 数字万用表1 交流毫伏表1 信号放生器1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 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 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 1.2.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 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 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I B时(一般 5~ 10 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R B1U CC I E U U I C CE=U CC-I C(R C+R F1+ R E) U B R B2B U BE R B1R E R F1 电压放大倍数: A Vβ R C //R L 其中 r be= 200+26 (1+β)/I E r be(1)R F 1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1+β)R F1 ] 输出电阻: 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 12V 电源、调节R W,使 U E= 2.0V ,测量 U B、 U E、U C、 R B2值。记入表 1.2.1 。 表 1.2.1U= 2.0V E 测量值计算值U B( V)U E( V)U C( V)R B2(KΩ) U BE( V) U CE( V) I C( mA) 2.665 2.07.8530.865 5.2 2.0 根据表格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U=U -U E =0.665V,U = U - U E =5.8V,I ≈ I = U /R =2/(1.1)=1.82mA BE B CE C CE EE 实验数据显示,Q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系列位置效应 摘要:该实验以汉字为材料,以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考察不同呈现速度和回忆方式下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在系列位置曲线中显示了机能的双重分离,支持有关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而首音效应来自长时记忆的观点。 关键字: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首音效应、渐近线 1.导言 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学习的快慢、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即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这种影响就叫做系列位置作用。 Ebbinghaus最早研究了系列位置作用。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学习材料,发现开始的部分最容易学(首音效应),其次是最末后的部分(近因效应),中间偏后一点的项目最难学(渐近线)。许多许多心理学家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迷宫学习中也存在系列位置的作用。L.B.Ward用12个无意义音节做学习材料,得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 研究证明,影响系列位置作用的因素有:(1)学习的方式。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对系列中部的项目更难记些,系列位置作用更明显。(2)材料的长度。材料越长,首末项的错误反应次数越多。(3)材料呈现的时间。呈现时间延长,学习效率提高。(4)再现的方式。若使自由再现,系列位置曲线的尾部上升的较高。 大多数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证据来自自由回忆任务(free recall task)的实验。这种实验呈现一系列项目(单词居多),呈现完毕要求被试回忆项目(可不按顺序)当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争取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会得到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研究者指出,近因效应来自于短时记忆,首音效应来自于长时存储。为证明这一设想,则需在系列位置曲线中实现机能的双重分离(functional double dissociation):某些自变量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属于前者的自变量有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属于后者的主要是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 本实验即是基于此设想的实验。由前人的实验推测本实验结果:汉字呈现速度将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系列汉字横先完毕后的干扰作用将影响近因作用但不

精选单片机上机实验电子商务实验报告标准模板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804 精选单片机上机实验电子商务Select the standard template of e-commerce experiment report

精选单片机上机实验电子商务实验 报告标准模板 【精选单片机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标题(可与实验名称不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 (一)实验内容。 (二)实验电路:画出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简单实验电路。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步骤: (1)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电路进行分析,理出完成实验的设计思路。(2)列出程序设计所需的特殊标志位、堆栈sp、内部ram、工作寄存器等资源的分配列表,分配列表时注意考虑资源在程序执行过程可能会出现冲突的问题。 (3)画出程序设计流程图,包括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流程图。 (4)根据(2)、(3)的内容写出实验程序。 (5)调试程序(可以使用模拟仿真器)。 a、根据程序确定调试目的,即调试时所需观察的内容结果。

b、根据各调试目的分别选择调试所需的方法,如单步、断点等命令,分别列出各调试方法中所需要关注记录的内容。 c、调试程序,按各种调试方法记录相应的内容。 d、分析调试记录的内容和结果,找出程序中可能出错的地方,然后修改程序,继续调试、记录、分析,直到调试成功。 (四)实验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四、实验后的经验教训总结。 【上机实验内容报告格式】 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实验报告范本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学年第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图1 AMI/HDB3码型变换电路原理图 含有丰富的时钟分量,因此输出数据直接送到位同步提取锁相环(PLL) 编译码系统组成电原理图见图1。

水泥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厂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数量 _____________ t 出厂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单位 水泥试验报告 □□□□□□□□□ 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 ___________ 报告编号 出厂日期 委托日期 试 验日期 取样人及证号 见证人及证号 (章)

水泥试验报告 填表说明: 1.水泥试验报告是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对用于工程中的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 时间等指标进行测试后由试验单位出具的质量证明文件。 2.所有进场水泥必须进行复验,结构中用的水泥必须复验抗压强度、安定性等项目, 其他用水泥(如抹灰)必须复验安定性指标,进口水泥还应对其水泥的有害成分含量进行试验,能否使用以复验报告为准。 3.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和进口水泥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 验,由试验报告。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用水泥应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4.水泥复验应出具 3 天强度报告以适应施工需要,但必须出具 28 天强度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模板

《软件测试》实验内容及格式 标题:实验序号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类型及内容:(基本型、综合型) 基本型:指针对软件测试的单项基本概念进行实验,如:等价类划分测试、边界值分析等; 综合性:一般含三项及三项以上软件测试内容的基本概念的测试。. 三.实验步骤 简述实验成功(或失败)的过程,对于较为复杂的或带有综合性的实验需要写出详细的关键性过程。 四.测试程序代码 五.实验结果 试验结果包括:输入、输出及程序运行结果的数据、报表及截图形式。每个图要有标题,且还应配有适当的注解。 六.结果分析 试验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应适当地做一些简要的分析与说明。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试验,尽可能给出详细的说明并进行与改进前后的对比试验,且给出结果与分析。 七.结束语 对本实验的总结和感受。例如,可对各个实验的成功所获得的经验及技巧进行适当的总结,还可谈谈你的一些感受。 附:参考实验名称 (以下程序除编写程序进行测试外,还应利用自动化白盒测试工具PurifyPlus进行测试) (一.基本概念验证) 1.一般三角形问题的等价类测试 2.直角三角形问题的等价类测试(p48 习题6.) 3. 直角三角形问题的决策表测试(p48 习题7.)

4. 三角形问题的边界值分析测试 5.因果图法分析测试 6.决策表法应用测试 7.控制流覆盖(逻辑覆盖)综合测试 8.逻辑覆盖率和测试用例有效性度量统计的程序插装测试 9.断言检测的程序插装测试 10.程序变异的程序插装测试 (二.故障模式) 11.内存泄露故障模式测试 12.数组越界故障模式测试 13.使用未初始化变量故障模式测试 14.非法计算类故障模式测试 15.死循环结构故障模式测试 16.资源泄漏故障模式测试 17.并发故障模式测试 (三.安全漏洞模式) 18.缓冲区溢出漏洞模式测试 19.被污染的数据漏洞模式测试 20.竞争条件漏洞模式测试 21.风险操作漏洞模式测试 (四.缺陷模式) 22.低性能缺陷模式测试 (五.工具使用) 23.白盒测试工具Rational PurifyPlus(Purify、PureCoverage、Quantify)综合应用及 测试 24.黑盒测试工具WinRunner应用及测试 25.黑盒测试工具QuickTest Professional(QTP)应用及测试 26.系统测试工具LoadRunner应用及测试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模板.doc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报告格式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数字信号处理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空间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崔玉真 学生学号201405100135 指导教师陈彩霞 实验地点6A607 实验成绩 二〇年月二〇年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 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 一、实验题目 给定系统H(z)= -0.2z/(z2+0.8) 1)求出并绘出H(z)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 2)求出并绘出该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h(n) 3)令x(n)=u(n),求出并绘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y(n) 二、实验目的 根据书中的m文件,探究幅频响应、相频响应、单位抽样响应 三、实验器材 MATABLE,计算机,office 四、实验原理 运用MATABLE的m文件进行实验探究 一些用到的m文件: 1.conv.m文件,用来实现两个离散序列的线性卷积。调用格式为 y=conv(x,h) 若x的长度为N,h的长度为M,则y的长度L=N+M-1。 2.filter.m,求一个离散系统的输出。调用格式为 y=filter(b,a,x) 其中x,y,b,a都是向量。 3.impz.m,用来在已知B(z),A(z)的情况下求出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h (n),调用格式为 h=impz(b,a,N)或[h,t]=impz(b,a,N) 其中N是所需的h(n)的长度。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 B R 和2 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 B1B1 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 )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表1.2.1 U E =2.0V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B (V ) U E (V ) U C (V ) R B2 (KΩ) U BE (V ) U CE (V ) I C (mA ) 2.665 2.0 7.8 53 0.865 5.2 2.0 根据表格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