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跟龙应台学写作文(王君)

跟龙应台学写作文(王君)

[这是上学期为自己班上的孩子准备的一堂经典阅读赏析课,也是一堂作文课。后来成为了海淀区青年教师培训的公开课。今天开学,献给所有的孩子,还有老师。教育,是慢的艺术。语文,更是慢的工程。祝愿我们都不再急功近利,而是带领着孩子们慢慢地读,慢慢地赏,慢慢地学,慢慢地悟。惟有在“慢”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语文的温度。]

孩子,你慢慢来

──向龙应台学写作文

[课前准备]

1、连续三周师生共读龙应台的四部代表作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野火集》、《目送》。每一个周拿出一半的课时静读。可网读,也可读纸质书。

2、没有其他作业,每读完一本,完成读书卡一张。内容包括:我的摘抄、我的书评、我的读书生活。

3、最后完成大作文:话题为:龙应台教我写作文。

导入

师:好,孩子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背诵……

生背诵: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

师:读书啊,就是这样一件美妙的事儿,那么读龙应台呢,更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儿。请看大屏幕,这些都是我从大家的读书卡中整理出的语句。

[投影展示]

这三周来我们共读的龙应台的作品:

《孩子,你慢慢来》

《亲爱的安德烈》

《野火集》

《目送》

在这个没有冬阳的日子里读这本暖暖的书,整个人都暖和了,被温情包围了许久许久。

──初二、一陈广

龙应台教会了我把生活变成小说。

──初二、一闫诗琦

谢谢你,龙应台,你教会了我如何去读我自己的妈妈。

──初二、一徐坤

读龙应台作品的时候,耳边萦绕着操场上篮球的拍击,少年的呼喊。还有汗水落在胶地上,新版月刊杂志独有的石墨香,都成了这个春天最悠然的一幅景象。

不知不觉,好像听到了花开叶落──锦瑟十里华芳绽遍。

──初二、七刘佳妮

龙应台的情怀柔和缠绵,就似那潺潺的溪水缓缓冲刷着河底的鹅卵石,一点一点地磨去它们的棱角,一点一点得把它们变得光滑细腻。于是,我的心也沉静下来……

──初二、七班韩天玉

读《野火集》,我感觉到我心里仿佛点燃了一把火,我真想用这把火把黑暗点亮,把人性的丑陋烧光。

──初二、一王胜

我推荐妈妈看这本书,没想到妈妈没有看着看着笑了,而是笑着笑着哭了。

──初二、一班王煜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爸爸妈妈;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爷爷奶奶。那时的我们,又会

怎么样呢?读龙应台的《目送》,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初二、七史卓昕

作文是个让我头疼的东西,因为我从来都只是在昏昏沉沉地过日子,能混就混……但龙应台不带一点儿伪装的文字击倒了我。她的每一句话都有恐怖的真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虚空。

──初二、七常清怡

我想,通过《目送》,龙应台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写文章,不单单是那笔法,而是作为一个孩子,应该如何更早地去读懂背后的那一束目光。妈妈,这一次,请换我去追你的目光……

──初二、七李愫

师(娓娓道来,读孩子们读书卡中的关键句子):陈广说:龙应台的作品,像冬天里的太阳,徐坤说:龙应台教会了我去读我自己的妈妈。刘佳妮从文字当中听到了花开和叶落的声音。韩天玉说:我心头的那些尖锐一点一点地被龙应台的书磨得光滑细腻。王胜说:我的心里仿佛点燃了一把火。王煜说:她和她的妈妈笑着笑着,看哭了。史卓昕说:我想有一天,我也会变成爷爷奶奶,那个时候我会怎么样呢?常青怡说:我看到了我自己的虚空。李愫说:龙应台的文字让我思考,作为一个孩子,我应该如何去读懂我背后的那一束目光。还有很多很多。阅读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堵墙,它挡住了一切向我们压过来的忧愁、痛苦甚至绝望。龙应台是一个小女人──

(黑板上板书“小”字)

师:但是,她教给我们怎么样写作文,让我们慢慢地赏吧。

第一部分慢慢地赏

[投影展示]

慢慢地赏

师:下面我们重读龙应台作品中的经典语句。你记住,你可以读得不流畅,可以读错,但是,王老师的愿望是:第一,你的声音很大;第二,你的情感非常的充沛。钱澄,从你开始。[投影展示]

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的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生读)

(动人的音乐声响起)

师:你不是女性,但是你读得很好。这个头开得不错。这是龙应台笔下的自然风景。你来读。[投影展示]

一个秋天的下午,阳光懒懒地照进窗来,浓浓的花生油似的黄色阳光。所以那么油黄,是因为窗外木兰树的叶子金黄了,落了一地,好像有人用黄色的毯子将草地盖了起来。(生读)

师:你的文字跟她一样好,但是王浩迪,你基本还不会朗读。你来,继续……

[投影展示]

妈妈第一次当小偷,也是八岁的那一年。从母亲皮包里拉出一张10元钞票,然后偷偷藏在衣柜底下。可是衣柜上有一面很大的穿衣镜,坐在客厅里的父亲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蹑手蹑脚的每一个动作。安安在哪里?他也偷了吗?偷了什么?

(生读)

师:王老师也大概是从八岁的时候开始偷东西,十到十一岁的时候,偷到了高潮。(众笑)张时嘉,你来……

[投影展示]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回教徒和犹太人在彼此屠杀,衣索匹

亚的老弱妇孺在一个接一个地饿死,纽约华尔街的证券市场挤满了表情紧张的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

师:张时嘉是懂朗诵的。真好!继续。

[投影展示]

我不知道该不该和你说这些,更不知十九岁的你会怎么看待我说的话,但是我想念你,孩子,在这个台北的清晨三点,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然而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 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生读)

师:真好,特别是最后两句。“含情脉脉”不是“含情脉脉”(纠正读音)。周逸杰,这也是你妈妈想要对你说的话。郭正秋,你继续……

[投影展示]

但我担心的不是你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 而是,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性、药、摇滚乐”是少年轻狂时的自由概念, 一种反叛的手势;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路上的荆棘。

(生读)

师:读得懂吗?闵沛南,这也是王老师想要对你说的话。读,请。

[投影展示]

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20 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罢了。

(生读)

师:是不是你的心里话?也许是,一起来。我猜想要……预备起──

[投影展示]

我猜想要等足足20 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 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生读)

师:记住这句话,现在你是想逃离,你到了王老师这个年龄,你会天天都想着回家。李愫,你来读这段。

[投影展示]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生读)

师:读懂了这段话,你想流泪了,孩子们,你就长大了。你来,读……

[投影展示]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生读)

师:这句话让我思考什么是平庸,好,郭昕,读。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同样的,抽烟不抽烟,你也得对自己去解释吧。

(生读)

师:嗯,郭昕你的文字也有龙应台的味道。但是你也是一个不太会朗读的孩子,要练习。你来,吴欣然。

[投影展示]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生读)

师:是的,王老师也是这样想的,如果有一天我的儿子,愿意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我会很支持他。后面两段,应该是血气方刚地读出来的。好,林之秋,你来。

[投影展示]

当我站在十字路口,看见红灯未灭就在乌烟瘴气中冲过街去的一张张杀气腾腾的脸,我觉得惊骇:是什么,使这个城市充满着暴戾与怨气?但是我爱台湾,无可救药地爱着这片我痛恨的土地,因为我生在这里,因为我的父母兄弟、我的朋友同事、学校里每天为我倒杯热茶的工友、市场里老是塞给我两把青葱的女人———他们,还有他们一代一代的子女,都还要在这个受尽破坏的小岛上生长、生活。

(生读)

师:真好,林之秋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因为他有情怀。这也是需要激情的,闵沛南,你来。[投影展示]

我看见成百的人到淡水河畔去欣赏落日、去钓鱼。我也看见淡水河畔的住家整笼整笼地把恶臭的垃圾往河里倒;厕所的排泄管直接通到河底。河水一涨,污秽气直逼到呼吸里来。爱河的人,你又为什么不生气?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对那个丢汽水瓶的少年郎大声说:“你敢丢我就把你也丢进去?”你静静地坐在那儿钓鱼,那已经布满癌细胞的鱼,假装没看见那个几百年都化解不了的汽水瓶。你为什么不丢掉鱼竿,站起来,告诉他你很生气?

(生读)

[投影展示]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师:读“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生读: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师:男同学,读……

男生: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师:全班同学,一起读!

生: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师:声音再大点,预备起──

生: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师:好,这就是龙应台。这就是王老师心目中的,生命当中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那一堵墙。它替我们挡住了太多太多。下边让我们──慢慢地学。

第二部分慢慢地学

慢慢地学

生:现在,告诉大家,这三个周的读龙应台,你觉得,龙应台这个小女人,他给我们初二的学生在写作上有哪些启示?好,你先说。

[投影展示]

在写作上,龙应台这个“小女人”给了你哪些启示?

生:嗯,……

师:没有标准答案,你的感觉。

生:嗯,就是可以让我写得……给我启示就是要写得更有激情一些。

师:嗯,要有激情,没有激情的文字是死的文字。好,继续说。

生:这个,我觉得她的文字没有刻意去抒情,而是每个字中都包含着自己的灵魂。她让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都直接钻到读者的心里去。

师:你读到了文字当中的灵魂,其实这个灵魂就是她的一种情,她的一种思想,对吧,真好。继续说,韩天玉。

生:嗯,我觉得就是写作要自由,然后要真。我们小学时候老师读的范文就是那些辞藻华丽的文章,但是到中学后,我发现,那些文章是死的。如果情感是真的话,就会给人的感觉特别自由。在读龙应台的文章的时候,虽然没有特别多的描写,但是能写到人的心坎里去。师:用真情把文字写到别人的心坎当中去,韩天玉的发言一套一套的,真好!史卓昕,你的感受呢?

生:我认为写作的时候应该发自内心地去描述你的感受。

师:发自内心的,好的文字是从内心当中奔涌出来的。常青怡,你说你感到了虚空,那你学到了什么呢?

生:就是说她的文字是从生活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写起,就是她从一粒米一滴水开始写起,感觉特别真,她们让我记起自己小时候的味道。

师:她为什么不空?因为她的双脚踩在大地上。小女人写的全部都是什么啊?生活的小细节,对吧?说的真好!继续……

生:我觉得她的文字能告诉我们现在有的同学经常在自己文章里写一些空话,这是根本没有用的。所以,不管这个事情是从哪儿入手,多小,但是我觉得千万不要写空话。

师:为什么会空啊?空话是因为你的眼睛当中没有生活。你的灵魂是一个空壳。所以你就只有空话。你的心中没有感情,

(在“小”字的一点中板书“真情”)

师:我们反复地谈到你心中要有情怀,大家都说得很好!请看──

[投影展示]

她擅长在普普通通的小芝麻事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那是一位智者与生命,与生活的交流。我不会看得热血澎湃,但我听到了自己心灵的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

──初二、一王曼碩

我一直很忧愁:因为我的作文就像一个花骨朵,想开但就是开不了。读完了龙应台的作品,我想,我的花骨朵应该开了。我大悟了:开花,靠的不是技巧,而是真情。

──初二、一舒畅

龙应台是个幸福的女人,她教会了我沉淀。欣赏她的文字,就是感受她沉淀下来的宁静。所有读着她作品的人都会沉淀下来,都会变得能够发现身边的小小幸福了。

──初二、七班郭昕

虽然龙应台的作品没有看完,但是我已经摸出了一些她的写作特点:比如把“我”改为“妈妈”,这会别有一番风味。比如不用太多的描写,而一句话就可以把场面描绘出来。比如用

谐音词增加幽默感。比如写一个句子故意省略主语等等。看龙应台的作品,我感觉到小学老师教的写作技巧不一定对……写作是很灵活的东西。

──初二、七折振尧

我们会经常为了写作文而编出一个一个谎言,甚至会陷入幻想而无法自拔。读龙应台的作品,我明白了:大事件中有许多爱,但是琐碎的小事中所包含的爱也一样多。只不过,你的眼睛被你心灵的灰尘遮住了,你看不见而已。爱就在琐碎里。

──初二、七石凯文

龙应台作品教给我几个字:眼见的,手写的。率真,是写作的一种风度。而我们,有几人能够将心中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呢?总有一天,我自己也能做到:笔下写出的,不再是虚伪。

──初二、七张雪晴

从龙应台的文字间,我渐渐悟出一些关于写作的精髓:我懂得了作文不是由华丽辞藻堆砌而成的,更不是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亦不是空洞宽泛的长篇大论。它是我们记录点滴生活的一个载体,是我们传递情感领悟的一个工具,是我思考探索生命的一种体现……

──初二、一秦寅吟

有人说龙应台的容颜并不美。确实,她远远称不上惊艳。可偏偏,她有一种让人惊叹的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思想,来自情怀。

这力量,这情怀,如花开叶落,惊人心怀。

──初二、七刘佳妮

师(结合投影做小结):王曼硕同学说,她教给我在最小的世界当中写出独特的感悟。舒畅同学说,作文要开花,靠的不是技巧,而是真情!郭昕同学说:你要写作,你就必须要学会沉淀。沉淀了,你就能够发现今天身边的小小幸福。折振尧同学的视角非常独特,他说他感受到写作是很灵活的东西。没有一个呆板的圈圈和套套。我给他这份书评一百分。石凯文同学说,琐碎的小事当中包含的爱和大事件一样,只不过我们的眼睛被心灵的灰尘遮住了,同学们,读她的最后一句话:爱……预备起──

生:爱就在琐碎里。

师:真好,石凯文!张雪晴说:什么是好文章,好文章就是率真,它是写作的一种风格。秦寅吟说,读──

生读:作文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

师:请坐,读──

生:更不是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

师:矫揉造作(纠正读音)读──

生:亦不是空洞宽泛的长篇大论。

师:请坐,作文是什么?作文首先是这个东西(指黑板上的“真情”二字),孩子们,你心中要有情啊!刘佳妮说:作文是什么?作文的力量来自于什么?思想!还有,情!所以,孩子们,龙应台首先告诉我们,读,预备起──

[投影展示]

真人真事真感情

生读:真人真事真感情

师:这三个真当中,最核心的是最后三个字,读……

生:真感情。

师:真感情,同学们,其实你会发现,不用老师讲,你们在读书卡中已经写得非常明白了。还要往前进一步,悟!悟什么呢?这是刀琪同学的读书卡,我很欣赏刀琪同学的文笔,只有

她一个,在这一次的读书卡当中提出了异议。这篇读书卡,王老师也给了一百分,看!

第三部分慢慢地悟

[投影展示]

慢慢地悟

[投影展示]

我非常欣赏龙应台针砭时事,鞭辟入里的作品。她敢于批判讽刺社会,写出发自内心的话,一点儿也不虚伪。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是不敢大胆评论的。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要我们写阳光向上的东西,无论怎么样都要写好的方面,简而言之就是不能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要写大话套话赞美世界多么美好和谐。如果不按照这种潜规则做的话考试就得不了高分。这样的作文会被老师退回重写。于是,再也没有人敢于说真话了,大家都变成哑巴了,或者就是撒谎家了。

──初二、七刀琪

师:刀琪好样的!中国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越教越没有问题,真正的学习状态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然后,带着问题出课堂。先给刀琪鼓掌!

(生鼓掌)

[投影展示]

老师为什么不提倡写阴暗面?你如何看待刀琪提出的这个尖锐的问题?

师:我也是这样的,我也不提倡你们写阴暗面,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寒假数码作文当中许多睿同学的那个数码作品。好,回顾一下。

(播放许多睿寒假数码作文作品。内容是作业太多,孩子的苦恼和挣扎。作品很震撼人心。)师:结合刀琪同学的疑惑,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许多睿表现的也是阴暗面啊,老师居然给了她一个最好的分数,怎么看?谁来?常诚,你先发言,怎么看?

生:首先,我很赞同。

师:激发了你深深的共鸣,是吧?

生:嗯,没错。

师:但是常诚,你到现在为止,基本没交过作业啊,你用你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你的价值取向,是吧?(众笑)

生:嗯。

师:我也很支持你,好,你的观点?

生:嗯,然后,我认为呢,阴暗面吧,要看你写什么阴暗面了,阴暗面也有大的阴暗面和小的阴暗面,然后,我觉得呢,像这个阴暗面就是小的阴暗面,而且这个事情就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师:好,你的观点我听清楚了,小的阴暗面可以写,大的阴暗面不能写,写了反党反社会主义就不行,好请坐。你说。

生:我觉得都能写,因为大的阴暗面就提出他的不足,要求它改进,但是如果一个人专门盯着阴暗面来看的话,他整个人就变得阴暗了。

师:嗯,后面一句话说得很好,那前一句话有逻辑问题。大的阴暗面就提出他的不足,小的阴暗面就不指出不足?是吧?第一句话有逻辑问题,第二句话特别经典。真好,你说。生:我觉得光明的一面和阴暗面都可以写,因为光明的一面写的是自己对这个生活和他自己的乐观的看法,而阴暗面写出他对生活提出的意见和不足。所以我认为这两个都可以写。师:是一种反思,你认为有价值,对吧?这个说法很客观,好,非常的理性。你来。

生:我觉得作文是自己感情的流露,不管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如果你对这个方面有特别深的感触,那种感触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所以这个文字已经不是自己能去控制想写或不想写的。

师:控制不住,如果是真情,就得让他爆发。火山就得让他爆发,是吗?好,不在于可不可以写,而在于你敢不敢表达,愿不愿意表达。很好,冯岳恒,你在哪儿?我看你也不交作业的,你也有很多话说,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同学们叫冯岳恒起来说)

生:老师,我觉得,我也是觉得这两个面都可以写,既然有了这个阴暗面,干嘛非要刻意地去回避它呢?

师:你认为只要是你的真情,就应该写,是吧?好,给大家推荐一首诗。这是艾青,在中华民族最沧桑的时代──抗日战争时代写的。我请一个同学来朗读,读了之后你再结合刚才同学们的说法,再想想。我给你配乐,你们先酝酿感情。

[投影展示]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生动情朗读)

师:魏宜静,这段时间以来,好久没有看到你像这个样子说话,读书了。现在我敢判定,你的脑没有残。(众笑)好,全班同学一起来!假如我是一只鸟……预备起……

(全班朗读)

师:你们一点不深沉,重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预备起……

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师:这是当年艾青的话。龙应台也说过类似的话,读,预备起──

[投影展示]

我无可救药地爱着这片让我痛恨的土地……

──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说话》

(生读)

师:同前面同学们谈到的一样,其实问题不是写不写阴暗面的问题,而是你怀着什么样的情怀去写这个阴暗面的问题。孩子们,如果你的批判包含着冷静的思索和理性的分析,如果你的批判的背后是深深的真诚的爱和执着的建设,孩子们,每一个老师都会欢迎你写下这些阴暗面。因为这个社会也是“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改造她关心她。但是,有的同学是只会发牢骚,只会诅咒黑暗面,他的文字的背后没有思索,没有理性的分析。记住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面,不如点燃一根蜡烛。记住了吗?其实大家都很会思考。

[投影展示]

炽热的批判背后是冷静的思索和理性的分析

炽热的批判的背后是更深沉的爱更执着地建设

[投影展示]

读《野火集》,我感受到文字间充斥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真实,更有很多在真实的洪流中缓缓游过的像鱼一般灵敏的……思想。感谢龙应台,教会了我冷静地分析和思考。

──初二、七高晨妍

龙应台的厉害之处在于:她将问题看得明朗深刻,仿佛一落笔就能够抓住你内心正在逃避的东西。我想写作之于她,是有很多层面的意义的:是发泄,是交流的驿道;是记录,是思想的河流。写作就应该想写就写,想说就说,并且要实心实意地去写去说。我想未来的我,也能够拿起笔,写出有这样气魄的文字。

──初二、七吴欣然

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龙应台的文字,不是字字珠玑,也非句句灵慧妙曼。那是比火焰更炽热,比血液更鲜红,比钢铁更坚毅的文字。那是燃烧着的对生活和对祖国的热爱。从她的文字中,你会发现一个特点,淡化大事件的存在,而突出琐事的印痕。但是,你感受到的,依旧是大情怀!

──初二、一李祥榕

师:高晨妍说,那种真实,那种真情的后面是冷静的分析和思考,这才是龙应台的内涵。孩子们──

师(提醒一个开小差的学生):闵佩南,你的圆规上肯定是没有分析和思考,把他放在桌上好吗?吴欣然说,吴欣然自己读。

生:她将问题看得明朗深刻,仿佛一落笔就能够抓住你内心正在逃避的东西。我想写作之于她,是有很多层面的意义的:是发泄,是交流的驿道;是记录,是思想的河流。

师:仅仅有真情是不够的,或者说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人字一撇一捺,这边一撇是情,这边一撇是思想,是理性。

(在“小”字的一点上板书“思想”)

师:如果只有情,没有理性的思考,中国人就像我们前段时间读杨绛作品当中看到的文革时代,将会沦落进最黑暗的深渊。李祥榕同学说得更明白,她说那些批判的文字背后是燃烧着的,读──

生:那是比火焰更炽热,比血液更鲜红,比钢铁更坚毅的文字,那是燃烧着的对生活和对祖国的热爱。

师:很好,所以孩子们,我们赞美也好,批判也好,目的是什么?我们要用笔,读──

[投影展示]

用笔和丑陋抗争

用文与美好结缘

(生读)

师(指着板书):所以说,龙应台虽然是个“小女人”,但这个“小”字,这边是真情,这边是思想,而这中间顶天立地的是什么,是“责任”是“担当”。

(在“小”字的中间的“竖提”上板书“责任、担当”)

师:你文字当中有了责任和担当,那才叫做写文章。无病呻吟,风花雪月,那不叫好文章。好,所以,除了真人真事真感情,还必须有什么?大情大气……预备起──

[投影展示]

真人真事真感情

大情大气大文章

──龙应台教我们写作文

(生动情朗读)

师:我又想起了苏致雅同学的寒假数码作文作品。她最淘气是不是?她跟你们一样,爱闹,从来不干正事,是不是?天天捣乱是不是?作文乱写是不是?但是,同学们,她的心里有真

情,也有思想,她的肩上有责任也有担当,所以她才会在寒假休闲的时刻,拿出那样的一个作品。把我们平时老师最厌烦、最害怕的漫画,赋予了深刻的涵义。

(播放苏致雅数码作文作品。内容是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反思。用的漫画人物极其生动,配乐感人,文字深刻典雅。)

师:这个作品看得王老师热泪盈眶,我从这个作品看到了你们这一代孩子的希望,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其实许多睿同学的作品为什么老师也给她满分呢?刚才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其中的一段,是不是?其实仅仅是她寒假生活的一段,她后边还有滑雪场上她的奋勇拼搏,在篮球场上她的驰骋天地。她不是完全在诅咒,是吧?其实她的作品是多个画面聚合起来,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中学生的生活。有快乐有痛苦,有挣扎,也有重生。孩子们,这个就是,读,预备起──

生读:真人真事真感情,大情大气大文章。

师:好,语文书翻开,在扉页上抄的都是最重要的东西,把这句话抄下来。

(生在书本上抄写)

师:抄完之后,每个同学迅速背下来。好,写完之后自己大声读。烂熟于心。读出声来,自己读,开始。大声说出来,周逸杰,你来──

生读:真人真事真感情,大情大气大文章。

师:声音很小,李愫,你来──

生慷慨激昂读:真人真事真感情,大情大气大文章。

师:就像这样,这就是一个人,一个像龙应台的女子的一个表现,李愫,你未来会成为第二个龙应台。(全班鼓掌)冯岳恒,读!

生动情读:真人真事真感情,大情大气大文章。

师:好了,同学们,写文章是一辈子的修炼,急不得,孩子们,慢慢来!好,下课!(注:本课为北京市海淀区区级公开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