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史

汉语史

汉语史

第一章绪论

概念

汉语的历史叫做汉语史,包括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三大块,汉语史是研究汉语现象及其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现象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第一节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汉语史学习的重要性:

1、汉语史是汉族历史的一部分,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古代文化遗产,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思想。

2、学习汉语史,对于学好现代汉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注意的问题

3、学习汉语史,对于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尤为重要。

4、学习汉语史可以了解中国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哲学史和民俗史。

二、学习研究汉语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语言的时代特点:

例1:《论语》?°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偷-苟且)

例2:《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兴化和尚示众》:?°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

第一节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语言发生变异不是偶然的,总有一定的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指语言自身存在着引起变化的条件。

1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

2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

速探牛心来!”《世说新语汰侈》

第一节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注意的问题

外部原因指某种社会条件引起的语言变化。

例1:?°朕?±

例2:癌,《中华大字典》(1915)?°yan?±,195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仍然读?°yan?±。1961年《新华字典》大修,为了使?°癌症?±(cancer)和?°炎症?±(inflammation)有所区别,才将?°癌?±改音?°ai?±。

第一节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注意的问题

2、区分通例和特例

黎锦熙:例不十,法不立。

王力:例外不十,法不破。

例1、《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第一节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注意的问题

3、注意语音、词汇和语法各方面之间的联系。

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言是大厦语法----用词造句的规则(建筑的规则)

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客(修好的大楼的外观)第一节学习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应注意的问题

例1:古人在训释古文献中发现同声旁的字声音相近词义相通。?°右文说?±是宋代的王圣美提出的,他说到:?°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

?°青字精明之义,故无障蔽者为晴,水之无浑浊者为清,目之能明见者为睛,米之去粗皮者为精。?±

例2:?°四声别义?±是利用声调的变化来表示词义和词性的不同。

例3: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许多虚词是从实词虚化来的,而实词的虚化又往往引起语音的分化?°了?±-----liao、le ?°着?±------zhao、zhe

第二节学习研究汉语史的依据

一、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1、外语借词(外语借汉语和汉语借外语)

2、亲属语言:语言学家根据各种语言之间亲属关系的远近或共同成分的多少推测出世界上存在着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闪汉语系等几大语系。古汉藏语是汉语及其亲属语言的源头,由它分化出来的语言据查大大小小不下300种,比如像汉语、藏语,泰语,苗语,缅甸语,壮语等。这些语言来自同一个母亲,因此有着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旁证汉语史上某些语言现象。

四、现代汉语方言

第三节汉藏语系的语言的共同的特征

一、都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二、都是单音节的语言,一个词一个音节

三、依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意义,而不是用时、体、数,格之类的形态。

四、汉藏语系的语言普遍使用量词。

第四节汉语的早期形式

一、甲骨文的发现

二、甲骨文记载的内容

1、壬寅贞:子渔亡祸?又祸?

2、癸亥卜:今日雨?

3、其告秋上甲,二牛?三牛?四牛?

4、贞翌辛丑不其晴?王占曰:今夕其雨,翌辛丑晴。之夕允雨,辛丑晴。

第五节汉语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语言特点

1、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汉朝以前)

2、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左右(六朝,唐宋)

3、近代期:从公元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元、明、清)

4、现代期:从五四到现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最后形成。

第六节研究汉语史的方法

1、归纳

2、比较

3、统计

4、实证

5、探源

6、转换

7、推演

上古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

研究上古语音的主要材料

(一)古音学家研究上古声部,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材料

1.中古韵书、韵图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2.谐声字(形声字)。3.异文。

4.读若或读如。

5.声训。

王力三十二声母表

补充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1补充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1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2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3

古无舌上音-谐声偏旁的例证

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

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韵部,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材料1.《切韵》系统。

2.先秦韵文,主要是《诗经》、《楚辞》的用韵。3.形声偏旁。

叶音法-1

燕燕于飞,

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

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

实劳我心。

《诗经·燕燕》朱熹:叶尼心反(音nín)

叶,音xié,同“协”,和谐的意思。

叶音法-2

“叶音说”萌生于南北朝沈重的《毛诗音》,

宋代朱熹《诗集传》全面采用“叶音说”。“叶音说”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押韵的现象,为

了叶韵而临时改变读音。“叶音说”错误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懂得古韵是发展

变化的。

明人陈第著《毛诗古音考》等,彻底推翻了

“叶音说”,第一个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

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发展比较音论,使古韵研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考定上古韵部的方法-系连法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周南·关雎》

-职部

坎坎伐辐兮,

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魏风·伐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

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

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

爰得我直。

《魏风·硕鼠》

考定上古韵部的方法-系连法《关雎》四章:采、友《芣苡》一章:苡、采、苡、有

《葛藟》二章:涘、母、母、有

《將仲子》一章:子、里、杞、母

《氓》一章:蚩、丝、丝、谋、淇、丘、期、媒、期

《风雨》三章:晦、已、子、喜

《载驰》四章:子、尤、思、之

《泉水》一章:淇、思、姬、谋

王力三十韵部表-1

王力三十韵部表-2

关于上古韵部需要讨论的三个问题

1.韵部的含义。

2.关于上古音的构拟。

3.通韵和合韵。

关于复辅音问题

Star,plan,blood,flee,sky

Zhi,chi ,shi (不是复辅音)

1、杠:g 江:j;

2、招:zh貂:d

3、辅:f 铺:p

4、盆: p 份:f

獭、癞;體、禮;监、蓝;禀、凛

关于上古声调的各种学说

陈第------古无四声说。

顾炎武--四声一贯说(平上去入)

段玉裁--古无去声说

孔广森--古无入声说

王国维--古有五声说(阳声;阴声:平上去入)

黄侃--古二声说(平入)

陆志韦--古有五声说(平、上、长去、短去、入)

中古汉语语音史

一、研究中古语音材料

二、中古汉语声调系统

三、声调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

四、简介从上古到中古声母和韵部的发展

一、研究中古语音材料

1.反切

2.《广韵》

3.三十六字母

反切法

反切也叫反语,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传统的注音方法。方法: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两者拼合而得出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产生于汉魏,最初叫“反”或“翻”,宋代《广韵》才确定用“切”字。

广韵《广韵》的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作者为北宋陈彭年、丘雍等,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韵书。共分206韵,收字26194个。

价值:保存了《切韵》的语音系统,并作了合理的调整。是研究中古语音的必需资料,是进行上古音与中古音分合比较的基础,是研究近代音与中古音对应规律的重要资料。

《广韵》的体例:以四声为经,以韵类为纬。

平水韵韵目-1

平水韵韵目-2

平水韵韵目-3

平水韵韵目-4

三十六字母-1

三十六字母-2

补充

中古汉语声调系统

《南齐书?¤陆厥传》载: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梁书.沈约传》说: ?°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ˉ舍曰:??天子圣哲?ˉ是也,然帝竟不遵用。?±

中古四声的读音-1

平声哀而安,

上声厉而举,

去声清而远,

入声急而促。

-唐释处忠

《元和韵谱》

平声长言,

上声短言,

去声重言,

入声急言。

-清·张成孙

《说文谐声谱》

中古四声的读音-2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中古汉语声调系统

空海《文镜秘府论四聲論》中說:?°昔周孔所以不論四聲者,正以春為陽中,德澤不偏,即平聲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熾如火,即上聲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離本,即去聲之象;冬,天地閉藏,萬物盡收,即入聲之象。?±

音韵学的术语介绍

音韵学有很多专门的术语,学习汉语史会遇到它们,这里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下,不作仔细的分析.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可以找书看.

1韵,不管有没有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算同韵。如“东、董、送、屋”为四个韵。

2韵部、所有同韵的字汇成一个部类,就叫做韵部。

3韵目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叫做韵目。

【字母】声类的代表字叫字母。传统音韵学归纳了声类之后,便从同一声类的字中找出一个作为这一声类的名称,如:帮、透、泥等。它们分别代表着一个声母类别,习惯称之为字母。

三十六字母传统音韵学沿用最久的一套声类标目。宋人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益而成。三十六字母大致可以代表唐末宋初的汉语声母系统。

字音分析补充

五音、七音补充

清与浊补充

附:现代普通话声母清浊表补充

等补充

呼与洪、细补充

第三节近代汉语语音系统

近代汉语语音系统,是指14世纪汉族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这个共同语是我国先秦以来?°雅言?±的继承和发展。它的语音系统大体以中原(河南一带)语音为基础,可以通行于整个北方以及全国许多地区。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最主要的材料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1

作者: 周德清

问世时间: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

特点: 1.声—全浊声母清化;

2.韵—106韵简化成19韵部;

3.调—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之说,

入声已经消失。

《中原音韵》-2

编撰体例:韵部为纲,四声为纬。

意义:声、韵、调三个方面的变化,反映十四世纪北方话的语音实际,更接近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这部韵书是现代普通话的历史源头,是研究近古普通话语音的重要韵书。

早梅诗

兰茂《韵略易通》

东风破早梅,

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

春从天上来。

兰茂《韵略易通》与《中原音韵》同为北音韵书,此书用“早梅诗”二十个字代表近古声母,这是北音系统声纽具有标目的开始。

近古声母同中古、现代声母的对应关系-1 补充

近古声母同中古、现代声母的对应关系-2补充

中古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对照-1补充

中古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对照-2补充

《中原音韵》19韵部与现代韵母对照补充

中古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对应关系补充

寻芳草

辛弃疾

有得许多泪。

又闲却、许多鸳被。

枕头儿、放处都不是。

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

那堪被、雁儿调戏。

道无书、却有书中意。

排几个、人人字。

中古到近代入声韵的发展

从中古到近代,汉语韵母系统最大的变化是入声韵尾消失,变成了阴声韵母。

《广韵》入声韵有34个韵部,50个韵母。早在唐代甚至更早一些,这些入声韵的韵尾就有相混的迹象。胡曾《戏妻族语不正》诗?°呼十却为石?±,?°十?±是缉部,?°石?±足铎部,表明入声韵尾在唐代某些方言口语里已经不分了。宋代入声进一步发生变化,在宋词里往往可以互押。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薛)。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月)。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薛)。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月)。

中古到近代入声韵的发展

不过宋代入声韵尾[-p]、[-t]、[-k]并没有消失。清戈载《词林正韵》分宋词韵为19部,内有入声5部。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形成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系统从元代起就开始形成了。从前面的几节里可以看出,14世纪《中原音韵》所反映的以中原语音为基础的北方话语音系统,跟现代汉语普通话标准音已比较接近。但是由于时代的变移,居民的迁徙,方言的相互影响,它们之间也还存在不少差异。下面分声韵调三方面进行讨论:

一、声母的变化

1、舌面音j、q、x产生。

2、卷舌声母进一步发展。

3、疑、微两母完全消失

王力《太平歌》: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二、韵母的变化

1、鼻音韵尾归并

2、寒山、桓欢、先天三韵合并

3、儿化韵产生

三、声调的变化

1、入派三声重新调整

2、次浊阴平字出现

第三章汉语词汇的演变

新要素的产生

旧要素的消亡和复生

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发展

词义的演变

第一节新要素的产生

新要素包括:新词、新词素、新的固定结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一、新词产生的途径:

1、同源词

2、新事物的出现促成新词的产生

3、概念增加了名称

思考:既然概念早已存在,有的已经有了新的名称,为什么还会出现新词呢?

4、概念换了名称

A、有些词是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被替换的。

B、有些名称的换用是因为对概念的认识更加准确,规范。

C、有的是出于避讳箸→筷子

D、有的是由于观念和情感的变化

E、还有的是由于社会心理的影响

5、词义演变产生新词

6、词组成词

如:门户,道路、国家、久远、夜市、本钱、得罪,如意、日食。《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史记·卫康叔世家》:“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宋苏洵《几策·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老舍《黑白李》:“ 黑李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白李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还有的新词,是直接在原有固定词组的基础上简缩而来的。

如:海协会\三产\外企\博导

但是简缩要注意意义的搭配。

7、通过吸收外来词和方言词而产生的新词

A、外来词的吸收

汉语史上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吸收外来词的事件

a、从西域借词(主要在中古)

如:骆驼、猩猩、琥珀、琉璃、苜蓿、葡萄、石榴、胭脂、八哥、玻璃、菠菜、茉莉、

丝绸之路八哥菠菜茉莉b、借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1)有关佛教的音译词

比丘、比丘尼、刹那、阿弥陀、袈裟、涅槃、舍利、夜叉比丘袈裟舍利夜叉

(2)有关佛教的意译词

慈悲,导师、地狱、烦恼、方便、合掌、苦海、世界、习气(3)旧词新义

c、蒙古语、满语对汉语词汇的渗透

(1)蒙古语借词

施惠《幽闺记》三折:“被他拿住,铁里温都哈剌。”

关汉卿《哭存孝》中李存信曰:“米罕整斤吞,抹邻不会骑。”歹:

关汉卿《窦娥冤》三折:“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李文蔚《燕青博鱼》一折:“哥,您兄弟不是歹人。”

《红楼梦》五十七回:“他们这里人多嘴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

蘑菇

(2)满语借词

阿马、阿哥、格格贝勒、额娘、福晋萨其马

d 、来自西方的借词

(1)从西方语言直接借来的外来词可分几类:

第一类是参照本国同类事物,并在同类事物的名称前加上“番”、“西”、“洋”。

第二类是纯音译的词。

英吉利,法兰西,欧罗巴,葛朗玛,德律风,赛因斯,德谟克拉西

的确凉,可口可乐,可可,咖啡,苏打,马达,模特,逻辑,幽默,浪漫,沙发,鸦片,海洛因。

爱死不难读(Esperanto)

可口可乐可可咖啡马达模特浪漫沙发鸦片海洛因

第三类是半音译的词。

冰激淋,高尔夫球,汉堡包,肯德鸡,比萨饼,萨克斯管,爱克斯光,道林纸。

冰激淋高尔夫球汉堡包肯德基比萨饼萨克斯管

第四类是全意译的词。

轮船、火车、铁路、公司、银行、民主、独裁、赤道、冷带、热带、圣诞节、复活节。

(2)汉语从日语中引进了大批的意译词。

如:革命、经济、社会、教育、文化、文明、劳动、环境、机会、机械、科学历史、政党、政策、观念、概念、目的、原则、主义、现实、情报、干部、同志等。

B、方言词的吸收

一些方言词通过较大范围的推广后进入汉语共同语——普通话。如:老公埋汰尴尬搞瓷实大虫当间儿

地瓜晓得掂量抖搂大大咧咧死气白赖地瓜大虫

新词产生的途径

方言群体在某一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决定它对普通话词汇的影响力。

北京方言词汇

盖帽跌份儿、腕儿

粤方言词汇

的士作秀派对克力架按揭爆棚大排挡炒鱿鱼发烧友搞笑写真得主镭射克力架

新词产生的途径

北方味的词汇:

侃,盖,孬种,猫腻,酷哥,傻帽,撒丫子,开涮,乱营,老蔫儿,瞎掰

吴味的方言词:

瘪三,白相,交关,发嗲,明朝,十三点,做生活,赤佬

粤味的方言词:

生猛,炒鱿鱼,冲凉,爆棚,发利市,拍托,打的,靓仔,酒水,港纸,恤衫酷哥

二、新词素的产生

新词素产生的途径:

(一)单纯词产生的同时,产生了相应的新词素。

(二)新的合成词产生的同时,产生新的词素。

(三)合成词素的产生

三、固定结构的增加

汉语中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一般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以及专门用语,它们的发展不象普通词那么“动荡”,相对来说要缓慢的多。

一,成语的发展

(一)上古汉语成语的发展

商代的卜辞我们没有看到四字格的成语,到了春秋战国以及汉朝成语逐渐多起来。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来自人民的口语。

唇亡齿寒,多钱善贾,狼子野心,利令智昏,莫众而迷,畏首畏尾,以管窥天,众口烁金等,古代典籍在引用它们时都标明“谚”,“鄙谚”,“古人有言”,表明它们来自古人民的口语。

一类来自书面作品,这类成语数量更多。

分为三种情况:

1、先秦已经作为成语流传,汉以后更广泛应用。

冠盖相望,暴虎冯河,廉而不刿,华而不实,小心翼翼,以卵投石,战战兢兢,巧言令色,匹夫之勇,兢兢业业等

2、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到汉代凝固成为成语,广泛流传。

鳏寡孤独,狐死首丘,似是而非,富国强兵,发号施令,善始善终。

3、汉代才出现的成语:

鸡鸣狗盗,使羊将狼。

从形式上看,上古成语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上古汉语成语以四字为主,但也有不限于四字的。如:

鹿死不择音,无置锥之地

第二,成语结构一般是固定的,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博闻强识, 博闻强志,博闻强记

绝长补短,绝长续短,绝长继短

(二)中古成语的发展

一、来自上古典籍

《诗经》明哲保身,一日三秋《易经》自强不息

《尚书》克勤克俭,生灵涂炭。先秦诸子:后生可畏,以人废言,青出于蓝。《战国策》亡羊补牢,《史记》明目张胆。《汉书》人面兽心。“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二、来自中古作品和人民口语

老当益壮,别有天地,虎踞龙盘

三、来自佛家作品

不二法门,天花乱坠,五体投地,叶落归根,一尘不染,回光返照

(三)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凤姐道:“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红楼梦》16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一、内容上的发展

有关人的成语就有几百个:

1.描写人的外貌神态的:

豹头环眼齿白唇红呆头呆脑方面大耳

骨瘦如柴虎背熊腰花容月貌尖嘴猴腮

器宇轩昂蛇眉鼠目神头鬼面童颜鹤发

獐头鼠目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2.描写人的举止行为的:

半推半就暴跳如雷彬彬有礼捶胸顿足

打躬作揖动手动脚挤眉弄眼偷鸡摸狗

手疾眼快嬉皮笑脸

3.描写人的思想情绪的:

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大惊失色得意忘形

魂飞魄散忍气吞声神思恍惚心花怒放

心如刀割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4.描写人言谈谈吐的:

插科打诨出口伤人唇枪舌剑大呼小叫

喋喋不休款款而谈伶牙俐齿贪嘴贱舌

信口开河

5.表扬人的优点的

聪明伶俐大公无私刚正不阿光明磊落

品学兼优铁面无私心直口快足智多谋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6.斥责人的恶行的

卑鄙无耻狗仗人势过河拆桥好吃懒做

狼心狗肺蛇蝎心肠贪赃枉法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描写人的惊慌心情的:

面部表情:大惊失色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举止行动:仓皇失措手足无措手忙脚乱

心胆俱裂心惊胆战毛骨悚然骨软筋酥

惶惶不安大惊小怪魂不附体魂飞魄散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二、结构上的发展

1、用两个数词做基础构成的成语,是近代汉语成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2、用某一个或两个一样的词做基础,构成多个意义不同的联合式成语,是近代汉语发展的一个普遍方式.

不X不X

目前运用成语泛滥成灾

广告词

默默无蚊的奉献

随寓而安衣衣不舍骑逢对手

好色之涂制冷鲜锋咳不容缓

广告中的成语

“凯奇通信,一网打尽”。(凯奇通信设备广告)

中意空调的广告“中意空调,终生无…汗?的选择”。

“触…幕?惊…新?”。(大洋字幕机广告)

“鲜”为人知(味精广告)

一“键”钟情(某网吧广告语)

爱不“湿”手(某洗衣机广告语)

成语

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你好!

最近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现在正在奋不顾身的学习,前天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我听了以后沾沾自喜。你批评我爱滥用成语,我以后一定前功尽弃,卷土重来。

祝爸爸万古长存!

你独一无二的儿子小明

二惯用语,谚语,歇后语

惯用语,谚语,歇后语都是从历代汉语词汇中逐渐发展和丰富的,下面是一些例子:

A惯用语: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以动宾关系的三字格为主要结构形式和音节形式,如:开小差,穿小鞋,开绿灯,抓小辫等.也有非三音节的:钻牛角尖,捅马蜂窝,唱对台戏.

两汉:逐客令,千里马,鸿门宴,胯下辱,一家言

唐宋:闭门羹,杀风景,连理枝,乌纱帽,破天荒

明清:敲门砖,苦肉计,紧箍咒,狐狸精,镜中花

谚语:是一种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特定意义内容的现成的句子.表达了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反映他们对自然规律,社会现实的科学的真理性的认识,所以谚语事实上是社会全体成员千百年来智慧的浓缩,被称为生活的

”大百科全书”.

强扭的瓜不甜;狗眼看人低,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挂羊头卖狗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旁观者清;宰相肚里能撑船;巧妇难为无米炊

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过时的挂历

哈吧狗落水

狐狸吵架

机关枪打飞机

乌鸦落在猪身上

坐飞机搽粉

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语的名称是在唐代.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就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三、专门用语

是指被固定了的专门指称某种事物和意义的词组。

古代:尚书御史枢密院宣抚使可汗道台

现代:南京晓庄学院新街口百货商场南京大学

简缩

四、习用套语

指社会上人们习惯使用的现成话。

过去:久闻大名久仰久仰有失远迎恕不奉陪不敢当

现代:你好对不起请进哪里哪里可不是

别提了说实在的

第二节旧要素的消亡和复生

一、旧词的消亡

(一)旧事物的消亡引起旧词的消亡

巡抚乡试丫鬟书童姨太太童养媳宪兵租界保长奴隶

恐龙皇帝

旧词的消亡

(二)事物名称的改变引起旧词的消亡

眼睛/眼——目鞋——履观看/观赏——观

兴趣——兴害怕——惧睡觉——寝

医生——医工首长——长官演员——戏子

保姆——老妈子邮递员——邮差

职业介绍所——荐人馆

旧词的消亡

(三)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改变引起旧词的消亡(四)词汇系统的调整和规范引起了旧词的消亡

等义词:替代——代替

外语色彩的词:1、电话——德律风煤气——瓦斯

2、连衣裙——布拉吉青霉素——盘尼西林

旧词的消亡

(五)认识的发展

邮差老妈子长官伙夫

(表现了不平等的观念)

二,词素的消亡

词素是造词和构词的成分,它有词根词素和附加词素之分,这两类词素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消亡的现象.

桌(词根词素) 子(附加词素)

阿(前缀词素)姨(词根词素)

二词素的消亡

A 词根词素的消亡

旌麾

旌旗

旌表

“旌”作为词根词素随着这几个词的消亡而消亡.

二词素的消亡

B附加词素的消亡

古汉语中的前缀词素”有”.

1,有清一代,中国饱受屈辱.

2,有唐一代,中国空前强大.

3,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后缀词素”尔”

1率尔而对曰.

2夫子莞尔而笑.

3卓尔不群.

三旧要素的复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一些已经消失的事物和现象

又重新出现了,一些被抛弃的观念又回到人们的头脑中.

1当铺,股票,股市,老板,保镖

2太太,先生,小姐,薪水,公务员,面相,风水,皇历

习用套语也有复生的:

恭喜发财,上帝保佑

第三节造词法的发展

造词法有:

1、音义任意结合法:山,水,日,月,鸟,兽,虫,鱼

2、摹声法:猫,鸭,蛙

以上是最早的创制单音单纯词的造词法。

3、音变造词法: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改变声母和韵母,把词义分化的一个词分解成不同的词,如上古时期,“小”本义是“物之微”,声母是心母,后来引申出“多少”的意思,为了区别表达,就变了声母,变为“审”母,字形也变为“少”。

第三节

二是通过改变声调区别意义。

妻本义为夫妻之妻,后有“以女适人”义,声调也变了!

衣,语

第三节

后来被广泛采用的造词法是增加音节,向双音化和多音化发展。

第三节

4、现在一个使用越来越广泛的方法是仿词造词法。

比如:

导游—导医,导购,导读,导车,导学

面的---轿的,摩的,驴的,水的,板的,飞的

彩霸—凉霸,暖霸,声霸,毒霸,面霸,学霸

文盲—法盲,科盲,球盲,舞盲,医盲,电脑盲

第四节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扩大-响古义:回声后起意义:声音

词义的扩大-色古义脸色后起意颜色

词义的扩大-购古义:悬赏征求后起义买东西

词义的扩大-江、河长江黄河后来泛指

词义的扩大-脸上古-中古指颧骨部分今天面部

词义的扩大-皮古义:兽皮今义:一切动植物的表层组织

词义的扩大-举例补充

词义的缩小-宫房屋现在宫殿

《说文》:宫,室也。

词义的缩小-金金属现在黄金

词义的缩小-亲戚古义:亲属,包括父母子女

词义的缩小-臭上古义:各种气味,读xiù

词义的缩小-池护城河现在池塘

词义的缩小-瓦《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词义的转移-汤热水现在米汤

词义的转移-涕tì眼泪现在鼻涕

词义的转移-眼眼球现在眼睛

1.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史记吴太伯世家》)

2.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屠肠、遂以死。(《战国策》)

3.子胥抉眼。(《庄子·盗跖》)

4.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易经·说卦》)词义的转移-贼、强盗现在小偷

盗小偷偷窃现在强盗

词义的转移-牺牲古义: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词义的转移-行李古义:外交使者

词义的转移-羹上古义:带汁的肉食

词义的转移-怨、恨;恨憾

感情色彩变化-爪牙古义:得力助手(褒义词)

感情色彩变化-下流古义:地位或处境低下的人(中性词)

下流多谤议。《报任安书》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报孙会宗书》

感情色彩变化-锻炼古义:玩弄法律,诬陷别人(贬义词)

感情色彩变化-谤上古义:背后议论或批评别人的短处(中性词)

第五节汉语词义的发展

上古词义的发展

词义发展是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汉语词汇发展到周秦两汉,已经有了一个很复杂的词义系统。常用单音词大都变成了多义词。词义中有本义,有引申义,就书面语说还有通假义。有的几种意义在一个词里同时出现,关系相当复杂。

一、单义和多义

上古汉语的单音词里,有单义词,也有多义词。单义词只有一个意义。

常用词绝大多数是多义词。有本义和引申义并存的,有本义和通假义并存的,有几种意义同时并存的。少的两三个意义,多的六七个甚至十几个意义。

上古多义词的大量发展是很自然的。我国社会发展到东周以后,经济文化各方面部有了巨大的提高,社会交际日益频繁。适应于社会交际的需要,汉语词汇产生了大量新词。但是上古汉语以单音为主,音节数量有限,如果限于一词一义,单词就会数量激增,不符合符号省简的原则。于是多义词应运而生。多义词的意义之间往往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而且大都由一个意义引申而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由于有上下文和具体语言环境的制约,多义词总是以单义的形式出现,一般不会引起交际上的困难。因此,利用同一个词的形式表示多个不同而有关的意义,是语言里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办法。

二、上古词义中的本义

词的本义指词最初被创造出来时所表示的意义,是派生其他词义的根源。研究词的本义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掌握词义,了解词义的演变规律。词的本义大都保存在上古典籍里。词的本义和字的本义不完全相同。词是语言单位,是语音和意义的结合;字是书写单位,是形、音、义的结合。但是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个字大都代表一个词,字的本义往往就是词的本义。许慎《说文解字》通过字形分析系统地探求了9000多个汉字的本义。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利用先秦语言材料,互相印证,就可以对上古词义系统中的本义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

三、上古词义中的引申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词义引申是丰富词汇表达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词义引申,可以使同一个词传递更多的信息内容。上古词义系统中,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存在着种种关系。从词性上看,词义引申有词性不变和词性变化两种情况:

1.词义引申,词性不变

本义和引申义词性一致,即本义是名词,引申义也是名词;本义是动词,引申义也是动词;本义是形容词,引申义也是形容词。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又有种种情况。

2.词义引申,词性变化

本义和引申义不属同一词类,在先秦古籍里可以找到成百上千个例子。

上古词义的发展

四、多个引申义的引申方式

上古词义系统中,许多词往往有两个或多个的引申义,形成复杂的词义引申关系。从引申方式看,主要有连锁式、辐射式、综合式三种情况。

词义引申的方式-放射式

词义引申的方式-递进式

词义引申的方式-综合式补充

上古词义的发展

五、通假义

通假义是由文字通假而产生的意义,它与本义没有联系。甲字借用为乙字时,甲字是通假字,乙字是本字。与此同时,甲字取得乙字的意义为自己的通假义。通假义是字的意义而不是词的意义,所以研究现代汉语词义的著作一般不必讨论通假义。古代汉语是用汉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语,单音词词义和字义交织在一起,通假义的应用十分广泛。

中古词义的发展

词义发展是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词汇多义化可以用数量较少的词表达更多的意义。汉语常用的单音词,上古大部分已经多义化,中古增加了更多的意义;一部分上古还是单义词,中古增加一个或几个新义,变成了多义词。中古汉语词义系统更加丰富了。进一步发展到现代,这些词义有的保留,有的消亡,情况各不相同。

中古词义的发展

一、中古单音词词义的发展

中古单音词产生的新词义很多,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1.单音单义词多义化

2.单音多义词中古增加更多的新义

中古词义的发展

二、中古汉语复音词词义的发展

中古汉语复音词数量比单音词少,词义也比单音词简单,大部分是单义词,小部分是多义词。中古产生的新义远不及单音词复杂。

1.复音单义词中古开始多义化

2.复音多义词中古增加一些新义

近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新事物的涌现,白话文学的传播,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近代汉语里产生了大量新词;与此同时,大量单音词和复音词增加了新的意义,近代汉语词义系统更加丰富而纷繁。

近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一、近代汉语单音词词义的发展

1.单音词新词义的来源及其词性近代汉语单音词产生的新词义十分广泛。从词义来源看,有的反映了新事物的出现。对于这些事物,汉语里没有创造新词,而是利用原有的词去表现,使这些词增加了新的意义。事物的生命力强,反映它的词义也就生命力强,至今仍然保留甚至广泛应用;事物的生命力弱,反映它的词义也就生命力弱,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消亡。

近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2.单音词新义的数量

近代汉语单音词产生新义的情况并不平衡。有的只产生—个新义,有的产生几个新义。而这些新义有的至今保留,有的部分保留,有的完全消失。

近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二.近代汉语复音词词义的发展

复音词的进一步多义化是近代汉语词义发展的特点之一。复音词开始产生时,词义大都比较单纯。但是从上古到中古复音词已开始向多义化的方向发展。到了近代,多义的复音词进一步大量增加。常用的复音词大部分多义化了,非常用词仍然以单义为主。近代复音词产生的新义有多有少,这些新义的生命力有强有弱。

词汇思考题

1.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有哪些?

2.举例说明汉语史上几次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的事件。

3.举例说明汉语史上新词素产生的几种渠道。

4.举例说明汉语史上旧词消亡的原因。

5.词的发展演变还体现在词义的发展演变上,举例说明词义演变

的三种情况。

第四章汉语语法的演变

古今汉语语法比较说略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古今汉语一致性

(1)古今汉语都较少形态变化。

(2)古今汉语语序基本一致。

1、王亥hài杀我。

2、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3)古今汉语的句子和词组在结构上并不对立,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语调和语气。

1,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2,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4)语气词始终是古今汉语的一大特点。

古今语法的差异性

(1)粘着成分大量增加

所谓粘着成分指不能独立的成分。如“朋”和“友”,在现代汉语中是不能单说单用的语素,必须两相组合或与别的语素组合成“朋友”、…朋党”、…亲朋”、“男友”、“工友”等才能成词,“朋”和“友”就是粘着语素。但在古汉语中情况就很不一样,“朋”和“友”都是独立的词,如“有朋自远方来”、“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论语》)“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王勃《滕王阁序》)。“浴”(“浴乎沂”)“伟”(“衣冠甚伟”)“忧”(“先天下之忧而忧”)等。

古今语法的差异性

(2)词性活用大大减少。

现代汉语中有一批兼类词,如“代表”、“报告”兼属名词、动词,“矛盾”、“典型” 兼属名词、形容词,这是词的兼类现象。这种现象带有普通性、规律性,并不同于词性活用。现代汉语中词性活用现象很有限,如“儿媳妇也真作脸,越躺着越倔,点心点心就能吃二斤翻毛月饼。”(老舍《抱孙》)这里“点心”活用作动词。在古汉语中词性活用比比皆是,诸如名词等类实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古今语法的差异性

(3)语序发生一些变化。

①古汉语中“动+宾+补”的语序发展为现在“动+补+宾”的语序

②古汉语中“名+数+量”的语序发展为现在“数+量+名”的语序,

③动量表示法由“数+动”变为“动+数+量”。

④一些“主+动+宾”的句子可将宾语提至句首或动词前,改造成为主谓谓语句。

古今语法的差异性

(4)称数法日趋精密。

古汉语中分数、序数、概数的表示均较粗疏,如分数“十分之一”作“什一”、“五分之一”作“五之一”等,序数往往与基数取同样形式,概数也只用“许”、“所”等加以表示,现代汉语中称数表示已十分丰富。

古今语法的差异性

(5)称代体系更加完备。

古汉语中第一、二人称的代词比较丰富,如“我、吾、予、尔、汝、若”,而第三人称代词迟至魏晋以后才正式产生(渠、伊、他)。自先秦至唐代,指人名词、代词的多数均以词汇形式来表示,如“二三子”、“侪”、“属”、“等”、“曹”,直至唐以后才由“伟”、“弭”演变成“们”。指示代词也发生不小的变化,如表近指的“此、斯、是、之”,表远指的“彼”、“夫”,逐渐被“这”、“那”代替,由此又产生“这么、那么、这里、那里、这样、那样”等一整套的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曷”,奚”、“胡”、“恶”、“安”、“焉”等也从口语中逐渐消失,而代之以“什么”、“怎么”之类。

古今语法的差异性

(6)语气词体系发生更迭。

表示陈述语气的“也”、“矣”逐渐少用以至不用,代之以表肯定的“的”和表变化的“了”;表示疑问语气的“乎、与、邪、哉”渐为“吗”(是非问)、“呢?(特指问、选择问)、吧(测度问)等代替。近代汉语中还产生出一些新的语气词,如表夸张语气的“里”,表祈使语气的“罢”、表感叹语气的“呵”、“啊”,可以说汉语的语气词体系从古到今己面目全非了。

古今语法的差异性

(7)实词虚化衍生出一批重要的语法成分。

“是”

介词“把”、“被”、“对”、“和”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一些形态成分,如“子”、“儿”、“头”、“了”、“着”、“过”、“第”、“们”、“起来”、“下去”等也都是实词虚化而形成的。

第一节汉语词缀的发展

名词词头“阿”:阿瞒,阿娇,阿斗(最早用于人名)

名词词头“阿”来源:《诗经·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汉乐府《十五从军行》“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阿”用作词头的五种情况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

卿语阿黑,何敢不逊?《世说新语·豪爽》

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

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表示称呼。

阿监、阿尼

“阿放在代词之前”

4、置于代词前

A、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敦煌变文集茶酒论》

B、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骇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阿”用作词头的五种情况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

这些“阿”都具有构词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词义。词头“阿”自汉代产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现代普通话里不再使用这个词头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

词头“老”

“老”原是形容词,意为“年老”。

《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治世,白称老夫。”《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左传》中“老师费财亦无益也”及《史记》中“荀卿最为老师”的“老”仍是实词。《焦仲卿妻》中“老姥岂敢言”、干宝《搜神记》中“乃开户视之,得一老翁”的“老”也末摆脱实义。扬雄《方言》中有“老鼠”一词,是蝙蝠的别称,“老而不死曰仙”(《释名》),故又称“仙鼠”,可见此“老”也是实词。

秦汉以前“老”——年长(老彭)

词头“老”

虚化的“老”在《世说新语》中见到端倪:

汝讵复足与老兄计。(《世说新语·忿狷》)

“老兄”中的“老”已不同于“老翁”、“老姥”中的“老”,因为“老兄”未必年老,这种加于某种称谓的“老”在后代承继了下来。例如,老兄试为卿答,即成卢焉。(《晋书·刘毅传》)

云夫老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韩愈诗)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白居易诗)

“老”

“老公”老婆”的“老”原也是年老的意思,但到南宋后已作妻子、丈夫的称谓,“老”已虚化为词头。如:

王七三官人口里不说,肚里思量:吴教授新娶一个老婆在家不多时,你看我消遣他则个。(《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无老公的?(《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

词头“老”

“老”还可以用于姓氏前,这种用法也是起于六朝时。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九“老”字条曰:…今世友朋相狎,呼其姓加以…老?字,亦有本。白乐天诗…每被老兄偷格律?,谓微之(元稹);…试觅老刘看”,谓(刘)梦得。〈北史》…石跃持绢一匹谓斛律武都曰:…此是老石机抒,聊以奉赠。?是北齐人尝以…老石?自称矣。

“老”用于名字前比用于姓前略晚,出现于宋代,如苏轼诗“老可能为竹写真”、“不知老奘几时归”,“老可”指文与可,“老奘”指玄奘。

词头“老”

“老”用于对动物及食物的称呼更可显出其虚化的词头性质,这种用法起源于唐代,宋以后承用下来。例如,

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李肇《国史补》卷上)

有鸟有鸟名老乌,贪痴突悖天下无。(元稹诗)

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留不得。(李贺诗)

扪腹蛮茶块,扶头老酒中。(范成大诗)

耽耽老虎底许来。(王恽诗)

词头“老”

近代和现代,“老”字作为名词的词头使用渐渐频繁起来,构词能力日渐增强,可以加在许多词前构成新词。

古代汉语词头“第”和“初”

序数词头“第”。汉代产生。《史记吕太后本纪》“位次第一,请立为赵王。”

时序词头“初”大约起源于唐宋。《朱子语类》“月之生时,大尽则初一,小尽则初三。”

现代汉语产生的新词头

小、反、被、不、非

↓↓↓

名词形容词副词

秦汉以前类似词头的成分

有一个类似词头的“有”,一般用于国名、族名、地名前,前人称之为“语助”即当作虚词看待。如《经传释词》说“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

秦汉以前类似词头的成分

“有”见于《尚书》的如“有夏”(《汤誓》)“有苗”(《皋陶谟》)“有周”(《君多方》)、“有殷”、“有王”(《召诰》)、“有居”、…有幼”、“有众”(《盘庚》)“有政”(《酒诰》)、“有极”(《洪范》)、“有宅”、“有室”(《立政》);见于《周易》的如“有家”、“有庙”;见于《诗经》的如“有北”、“有昊”(《苍柏》)、“有梅”(《有梅》)、“有事”(《十月之交》)、“有的”(《宾之初筵);见于《论语》的如“有政”(《为政》)、“有司”(《泰伯》);见于《左传》的如“有济”(僖公二十一年),“有帝”(昭公二十九年)等。

秦汉以前类似词头的成分

这些例证表明名词前的“有”的用法有两种情况:

(1)加于国名、族名、地名前。如“有虞”、“有周”、“有济”。

(2)加于一般名词前。如“有家”、“有众”、“有政”、“有王”。

秦汉以前类似词头的成分

如果单从第一种用法看,不足以说明“有”是词头,用于国名、族名前的“有”是实词。《尚书·洪范》“无有作好,无有作恶”句,《吕氏春秋》引书“无有”均作“无或”,高诱注“或,有也”,《广雅·释诂》亦云“或,有也”。“或”上古匣母职韵,“有”上古匣母之韵,同声通用。“或”加“土”旁作“域”,“或”、“域”古音义相通,《说文》:“或,邦也。《广雅·释诂》:“域,国也。”《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韩诗》作“奄有九域”,《毛传》曰:“九有,九州也。”

秦汉以前类似词头的成分

可见“有”通“或”、“域”,意为“州”、“国”之属,“有虞”、“有殷”等于

说“虞国”、“殷国”,这种“有”显然不宜视作无义的“语助”或“词头”。

但“有”的第二种用法表明“有”已扩大至用于一般名词之前,“有家”、“有众”、“有王”、“有司”之类中的“有”不可能是“或”、“域”、“国”之义,以“有司”为例,《史记·司马相如传》“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汉书·司马相如传》作“所司”,“有”与“所”相当,应是虚化的语法成分。这种成分加于名词前,无实在词义,又不表示诸如介词、连词的语法关系,看作标示名词词性的前加成分未始不可。只不过这种类似词头的成分生命力并不长久,它多运用于先秦时期古籍中,而且只运用于少数名词前,使用极不普遍,故汉代以后除了仿古之作外就几乎绝迹了。

秦汉以前类似词头的成分

“有”不专用于名词,它还可加在形容词的前头,因此不具有指示词性的语法意义。《诗经·齐风·南山》“鲁道有荡”。

秦汉以前类似词头的成分

除“有”外,用于国名前的还有“於”和“句”,使用范围极窄。例如:於越入吴。(《春秋·定公五年》)

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史记·吴太伯世家》) “於”字,《左传》杜注曰:“於,发声。”正义曰:“夷言有此发声是也。”“句”字,《史记》索隐曰:“颜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之发声,犹言於越耳。”可见“於”、“句”是所谓“夷言”,亦即吴越一带方言的成分,因为是“发声”,故应视作语音成分,只不过以“於”、“句”两个汉字记录罢了,算不上是词头。

秦汉以前类似词头的成分

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经·召南·鹊巢》

言:陟zhì彼南山,言采其蕨jué。《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其: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áng.《诗经·国风·邶风·北风》

战国以后就不见了。

词尾

在汉语构词法的发展史中,还产生了不少词尾。词尾也是词缀,它的作用和词头一样,可以用来附加在词根上构成新的词语,只是位置与词头不同,一个加在词根前,一个加在词根后而已。

词尾

1、名词词尾“子”

词尾“子”——小称的“子”,比“儿”早。

区分词尾“子”和非词尾“子”的方法:轻音(现代)、意义(古代)。儿子zǐ

女子zǐ

桌子zi

词尾

现在我们只能凭意义来看古代文献中的“子”是不是词尾。

有六种“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第一是“儿子”的“子”。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

第二是作尊称用的“子”。

夫子、君子

词尾

第三是指禽兽类的初生者。

《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四是指鸟卵。

鸡子、凤子。

第五是指某种行业的人。

舟子、渔子。

第六是指圆形的小东西。

《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词尾

词尾子上古就有很多,中古用法扩大.可以用在器物、植物、动物的名称后。

词尾

词尾“儿”。本义“小儿”。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本义)!《晋书王衍传》。侍儿(下等人)、偷儿(不道德的人)。

完全虚化“儿”,六朝偶有发现。沈约《咏领边绣》:“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唐代出现较多,主要用于动物名称之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还有鹅儿、鸭儿、雀儿、蜂儿。

也可以用在一般器物名称,到了宋代应用十分广泛。

词尾

词尾“头”本是名词。南京东汉末--石头城--石首。

《世说新语.容止》“帝自捉刀立床头。”床的一端。

“头”逐渐虚化成名词词尾。有两种情况:

第一放在方位名词后面,表示方位。

第二放在普通名词后面。拳头、心头、骨头、木头、手头。

形容词、副词词尾

勃然、俄而、莞尔、简公喟焉太息曰、侃侃如

保留至今的只有“然”和“而”

五四以后新兴的名词词尾

“家、者、手”来源于古汉语的实词虚化。

“性”是从日语借来的。

它们都有区别词类的作用。

“家”在汉语里本是学术流派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其后《汉书艺文志》列举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农家、小说家、兵家。由此转为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的人:诗家、书家、画家、经学家。再转为专门从事某种行业活动者,如“商家”、“慈善家”、“收藏家”。

“五四”以后,“家”继续走向词尾化,并且产生了一批新词,“作家”、“专家”、“资本家”、“艺术家”、“科学家”。

“者”在上古有指代作用,经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使它名词化。学者、仁者、知者。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论语里仁篇》

“五四”以后,受外语影响,“者”的词尾作用更为发展。陆续产生了许多新词,如“帝国主义者”、“侵略者”、“剥削者”。

“手”,原来在古汉语中有某种技术的专长者的意思。

如“画手”,“顾景秀,宋武帝时画手也。”(张彦远《名画记》)“水手”,“江南百姓不习河水,皆转顾河师水手。”(《旧唐书·食货志》)

“篙手”,“梢公篙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

“五四”以来,“手”有进一步虚化的趋势。

“性”最初是从日译里吸收过来的名词词尾,后来“性”就完全汉化了,成为汉语里一个相当活跃的构词语素,许多带词尾“性”的新词,都是汉语本身产生的。

第二节汉语动态助词的发展

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情貌状态的助词。

现代汉语“了”、“着”、“过”用在动词后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是由实词逐步演化而来的。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时态范畴主要由“了”、“着”、…过”表示,“了”表示动作的完成,“着”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过”表示经验、阅历。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有人将“了”、“着”、“过”称为时态助词,有人将它们称为“词尾”.

它们与“子”、“儿”、“头”不完全相同,“子” 、“儿”、“头”是构词词尾,而“了”、“着”、“过”是动词的形态变化,是构形词尾。但此两类词尾有类似的语法性质:(1)后附性,它们是粘附于动词后面的语法成分(2)没有实词的词汇意义,只有表示语法范畴的语法意义;(3)读轻声。

同“子”、“儿”、“头”一样,“了”、“着”、“过”开始时也是实词,它们是逐渐虚化而成为动词的后附成分的。

1、“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实词“了”有四种意义;(1)缭绕。《说文·了部》:“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手之攀曰了,胫之攀曰尥。”(2)了结。《广雅·释诂四》:…了、、巳,讫也。”(3)了悟、了解。晋郭璞《尔雅序》:“其所易了,而不论。”(4)完全。如《世说新语·雅量》“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缭绕”、“了悟”、“完全”意义的“了”与词尾“了”无关,词尾…了”是从表示“了结”意义的…了”发展而来的。

表示“了结”意义的“了”是动词,除单独用外,还可用于动词后充当补语,这种用法从魏晋南北朝时起一直延续到唐代。例如:

人远则难绥,事总则难了。(《后汉书·仲长统传》)

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三国志·杨仪传》)

秋收了,先耕荞麦地。(《齐民要术·杂说》)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杜甫诗)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李商隐诗)

“了”

不过从唐五代时起“了”的使用开始发生变化,“了”除继承过去独用及作补语用法外,已出现虚化为动词词尾的语言现象。这种变化集中地表现在变文中。“了”单独作动词的如:

绕生饿鬼道,受罪何时了。(《地狱变文》)

太子作偈已了,即便国宫,迷闷忧烦,极甚不悦。(《八相变》)

书契既了,度与相公。(《庐山远公话》)

“了”

“了”作动词补语的如:

苦嗽(瞽叟)报言娘子:“问疾病总有,夫人大须摄治。”道了命终。(《舜子变》)

法华经说:法喜惮悦,食了即是味,故知次昧为佛事。(《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变文中充当补语的“了”多半是置于动宾结构之后的。例如:目连剃除须发了,将身便即入深山。(《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了”

直至三日复墓了,拜辞父母几田常。(〈董永变文〉)上来巳与门徒弟子,受三归五戒了,更欲广说无边,穷劫不尽。(《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尽心呵责死尸了,铁棒高抬打一场。(《地狱变文》)

这种“了”尚未虚化,“了”仍有“结束”、“完了”的实词意义,同动词的结合也不紧密,因此跟“整顿乾坤济时了”的“了?一样不能看作动词的词尾。

“了”

虚化的词尾“了”是在“动词+补语…了?”和“动词+词尾…了?”的交织运用中逐渐形成的。请看下边两组例句:

1

军官食了(“军官吃完了饭”),“ ,便即渡江。(《伍子胥变文》) 世尊道了,从天降下,直入地狱。(《难陀出家缘起》)

这日光严才问了,大圣维摩便回告。(《维摩诘经讲经文》) 经九十余日,粟麦收了,欲拟归家,遂辞死人。(《搜神记》) 这几个例句中的“了”仍有实词意义,“军官食了”意为“军官吃完了饭”,“世尊道了”意为“世尊说完了”,“光严才问了”意为“光严才问完”,“粟麦收了”意为“粟麦收完(之后)”。如果这几个“了”不按实词词义解释,而作为词尾,于句义便不顺当。

“了”

2

长者身心欢喜了,持其宝盖诣如来。(《维摩经押座文》)

这难陀在院闷了不已,思量道:…阿谁能待得世尊!”(《难陀出家缘起》)

自家见了,尚自魂迷,他家睹之,定当乱意。(《维摩诘经讲经文》)

王陵只是不知,或若王陵知了,星夜倍程入楚,救其慈母。(《汉将王陵变》)

这一组例句的“了”本身不具有“了结”、“结束”的动词意义,仅表示前边动词所代表的行为的完成,“身心欢喜了”不能释为“身心欢喜完了”,“闷了不已”也不能解释为“闷完了不已”,这种“了”只能解释为动词的词尾 .

“了”

应该指出,变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动词“了”的格式中“了”究竟算动词(充当补语),还是算词尾,很难分清,似乎是两可的情况。例如:

锦帐已铺了,绣褥未曾收,(《下女夫词》)

大难过了,更有小难,如何过得?(《汉将王陵变》)

今债已常(偿)了,勿致疑。(《庐山远公话》)

夫人闻了,又自悲伤。(《欢喜国王缘》)

“了”

这种情况正说明词尾“了”是由充当补语的动词“了”发展而来,“了”在由动词发展为词尾的过程中,经历了补语“了”与词尾“了”混杂运用的阶段,“了”作补语是“了”虚化为词尾的必经阶段。一当”了”完全失去充作补语的功能也就完全虚化为词尾“了”了。在形式上,这种典型的词尾“了”后附于动词,而在“了”后又带上动词的宾语。这种变化变文中已有反映。例如:

见了师兄便入来。(《难陀出家缘起》)

其催子玉於阶下立通曹官入口口皇帝,唱喏走入,拜了起居,再拜走出.(《唐太宗入冥记》)

“了”

南唐李煜词“乌夜啼”中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诗句,“了”也置于动词与宾语之间,表明五代时完全虚化的词尾“了”确已产生。到宋代这种“了”使用逐渐增多。例如:

关了门,闭了户。(《朱于语类辑略》)

等闲妨了绣功夫。(欧阳修词)

“了”还可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变化的情况,这种用法也是从五代开始产生的。如:

只见四山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如是可计三十余度。(《祖堂集》卷5)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2、动态助词“着”

“着”

“着?有“穿着”义,有“附着” 义,词尾“着”是由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发展而来的。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起源很早,《左传》中已可见用例:

风行而着于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用例:

甘露如饴蜜者,着于树木,不着五谷。(《论衡·是应》)

“着”

《世说新语》中“着”用于方位结构之前,这种“着”仍是动词。例如:埋玉树,着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世说新语·企羡》)

常自带绛绵绳,着腰中。(同上《规箴》)

人有诣祖(祖约),见科视财物,客至屏,当末尽,余两小簏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同上《雅量》)

“着”

当“着”后附于动词充当补语时,此“着”已开始虚化,其语义和语法作用相当于介词“到”。如: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世说新语.文学》

“着”

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着门外。”(同上《方正》) 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盎盛澡豆,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乾饭。(同上《纰漏》)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着门外,怡然不屑。(同上《简傲》)

这种“着”在同时代其他作品中也有运用的。例如:

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乐府诗集·琅琊王歌》)

“着”

唐以后继承了这种用法,请看变文中的例句:

舜即泣泪而拜,老母便与衣裳,串(穿)着身上,与食一盘吃了。(《舜子变》)

惟只阿娘床脚下作孔,盛着中央,恒在头上卧之,岂更取得。(《变文·搜神记》)

“着”

以上用例“着”后宾语均表示处所,唐代以后还出现了“着”后宾语指人的用例;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白居易诗)

今日梓州陪社宴,定应遭着老尚书。(《唐言》)

承珍忽于旷野之中,迥然逢着一人,猖狂奔走。(《张义潮变文》)

“着”

“着”进一步虚化为动词词尾,有两种语法意义,一是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这种“着”的产生始自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已很普遍。例如:

看干湿随时盖磨着,切见世人耕了,仰着土块。并待孟春。(《齐民要术》)

即便封着,谓是真实,于是堕落。(《百喻经·宝镜喻》)

“着”

或于一日,便上采云楼上,谋闷之次,便乃睡着。(《变文·太子成道经》)

卿与寡人同记着,抄名录姓莫因循。(《变文·捉季布传文》) 恶业是门徒自造着,别人不甘与你入黄泉。(《太子成道经》) 目连行前,至一地狱,相去一百余步,被火气吸着,而欲仰倒。〔《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着”

另一是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这种词尾“着”在六朝时也已见到。例如:

想着妻子,而自系缚。(《生经》)

此人在世,贪着五欲。(《过去现在因果经》)

变文中已可见较多的用例:

缘有孙陀罗是妻,容颜殊胜,时为恋着是妻。(《难陀出家缘起》)

不求佛教,恋着色身,合向于此镬汤前煮。(同上)

如此配当,终不道着老师锗梨。(《不知名变文》)

皇帝忽然赐匹马,交臣骑着满京夸。(《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

藏着君来忧姓命,送君又道灭一门。(〈捉季布传文〉)

“着”

形容词带“着”词尾的也已见用例。如:

好韵宫商申雅调,高着声音唱将来。(〈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宋元以后,词尾“着”运用更为普遍了。例如:

如战阵厮杀,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朱子语类辑略》)

你把我个绦当龙头,这个当龙尾,仰着头,开着脚。(《张协状元》)

3.动态助词过

动态助词“过”也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

《说文》“过,度也。”

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趋向动词,唐宋广泛应用。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到了宋代,动态助词“过”的使用更加普遍了。1、盖为是身曾亲经历过,故不敢以是责人尔。2、看过了以后,无时无侯,又把起来思量一遍。《朱子语类》

第三节结构助词的变迁

语言中用来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渐chán渐之石。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彼姝者子。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史记陈涉世家》

第三节

结构助词“之”和“者”的上古音接近di,随着语音的发展演变都变成了舌头音,但是其原来的读音还保留在汉语的白话形式中,并借相应的同音词“地”和“的”来代替。

从文字形式上讲,结构助词“之”和“者”最初是先变为“地”和“底”的,而“的”是以后才有的。

第三节

在“地”,“底”,“的”三个文字形式中,“地”是最早被借用做结构助词的.如:《世说新语·方正》

桓大司马诣刘尹,卧不起。桓弯弹弹刘枕,丸迸碎床褥间。刘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

这是较早发现的例子,但是不普遍。

第三节

后来在唐人作品里就常常出现了,宋以后更普遍通行起来。

“地”出现后多用于状语后,动词前:

1、尔若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地徇一切境转。唐义玄禅师《临济语录》

2、出得门来慢慢地行。《西厢记》

偶尔用于定语后、名词前,不像现代汉语那样规范,专用于状语之后。

1、百媚地莺莺不胜悲哭。

2、人死后浑如悠悠地逝水。

3、凛凛地身材七尺五。

第三节

“底”是唐代开始用的,一般用在定语的后面,与后来的“的”相同,如:

是丑陋底人。

说底话非名即利。

但“底”有时也用于状语后:

疾忙底驾骊驹,隐遁在凤山余。

解放前(30年代)曾用“底”表示领属关系,如说“你底书”,“她自己底像”。这大概是受西方语言所属格形式的影响所致。

“的”与“地”、“底”同出一源,因为它们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而已。把“的”这个字用作结构助词要比“地”和“底”略晚些。“的”的使用大约是在宋元时代。

则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

“的”最初也不是固定用在定语后、名词前的,有时也可用在状语后、动词前,如: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张员外从下至上看过,暗暗地喝彩;小夫人揭起盖头,看见员外

须眉皓白,暗暗的叫苦。

“的”专用于定语后、名词前也是元代以后的事了。

起初是实义他动词,常带宾语。如:

1、得良友而友之。

由“获得”引申为“可能”义,不仅放在名词前,而且可以放在动词前,这是“得”走向虚化的第一步。

2、骧侯十攻魏而不得伤者,非秦弱而魏强也,其所攻者地也。

3、既能得入,而耀之以大利。

这个“得”是助动词,助动词“得”在战国时期就可移用于动词后,不过限于否定式:

4、靖郭君辞不得,三日而听。

5、汉兵夜追不得。

以后接着又产生了肯定形式:

6、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继助动词”得”移位于动词后充当补语之后,汉代时动词”得”也后置于动词充当补语:

7、今臣为王却齐之兵,而攻得十城。《史记苏秦列传》

8、太公钓得巨鱼,刳鱼得书。《论衡纪妖》

不论是助动词“得”充当补语,还是动词“得”充当补语,“得”本身均尚未完全虚化。“得”虚化是从表示可能性的补语“得”即助动词充任补语的“得”开始的。晚唐五代时,这种“得”进一步虚化,成为助词,其标志是出现了“动词+得+补语”的可能式。例如:

9、见伊鹦鹉语分明,不惜功夫养得成。

宋代以后,这种句式逐渐用开,直到现在。

第四节量词的发展

殷墟甲骨文:“十五犬,十五羊,十五豚。”

现代汉语有丰富的量词:

1、我吃了三碗面。

2、他是一个人去的北京。

3、你去一趟。

4、请您说一下。

但是量词不是自古就有的,汉语的量词是从最初的不发达逐渐增多,发达起来的。

第四节量词的发展

汉语的量词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名量词,一类是动量词。

(一)名量词

汉语名量词起源很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刻辞中有这样的句子:

1、鬯chàng二升一卣yǒu。

2、马卅丙。

3、易(锡)贝二朋。

西周金文:

俘马三匹,俘车卅两。

(一)

汉语的名量词在甲骨文、金文时期还很不发达,当时它们的数量极其有限。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多了起来,为了在经济活动中便于进行各种单位的计量和计算,于是汉语中便增加了许多有关度量衡方面的名量词,如“斗”、“石”、“斤”、“丈”、“尺”、“寸”之类就都是在那个时候产生出来的。可是非度量衡或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依然很少,那时的人说话除了涉及度量衡外,绝大多数情况都不用名量词,若要表示数量,就将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比如:

齐为晋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

(一)名量词“个”

先秦时,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只有很少的几个,而且使用范围狭窄。

现代使用最广泛的名量词“个”先秦时已经产生,但最初只是用作竹子的单位。

本义:《说文》“个,竹枚也”。

稍后,“个”又被用于指用竹制造的箭,如《荀子议兵篇》“负矢五十个。”“个”在先秦还不能用来指人,指其他事物,它的广泛运用是后来的事。

唐代,水果可称“个”。岑参诗“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鸟类也称“个”,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同时人也可称“个”。

先秦时常用的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还有“匹”、“辆”、“张”、“乘”。汉代以后,与一般名词相配的名量词逐渐增多起来,新产生了许多名量词,如“枚”等。

(一)名量词“枚”

本义“树干”。《释名》“竹曰个、木曰枚”。

六朝至隋唐,“枚”的使用范围广。

1、因下玉镜台一枚。

2、得鲤鱼长一尺者十万五千枚。

3、上林献枣四十九枚。

4、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

宋元以后,“枚”的应用范围大大缩小。

(一)名量词“条”

《说文》“条,小枝也。”引申为“分条”。《汉书元帝纪》“条奏毋有所讳”。

南北朝时期,衣服和植物也以“条”计算了。《洛阳伽蓝记》卷五:“有佛袈裟十三条。”

近代汉语对细长动物多称为“条”。《景德传灯录》七:“有座主来参,值师锄草,忽然见一条蛇。”

(一)名量词“头”

“头”作为量词,起源于先秦。到了汉代,“头”作量词就很稳定了。《史记货殖列传》“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南北朝时,量词“头”更为盛行。

名量词用法的变化

上古名量词位于名词后,“鬯三卣”、“车卅辆”。

汉代开始,数词和名量词一起用在名词前的现象多起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二)动量词

汉语动量词的产生要比名量词晚得多,上古时代汉语不用动量词。“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弩八,八发而止。”

动量词的产生是在汉代。汉代托古著作《黄帝内经》“闭气不息七遍”。不过,动量词的大量产生要到魏晋以后。

动量词“下”

上古对于鞭打动作不用量词,如:“鞭师曹三百。”《左传》

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记伍子胥传》

动量词“下”,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

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百喻经下》

遂便鞭之五下,奄然命终。《高僧传》

母乃杖祥背及两脚百余下。《三国志魏书北海王传》

动量词“顿”

“顿”本义为顿首,引申为“停顿”,《汉书》“就水草顿舍。”由此再引申为名量词,是南北朝开始的。《俗说》“比得一顿食,殆无复气力可语。”《宋书》“今日有一顿饱食,便欲残杀我儿子。”由名量词发展为动量词见于唐人著作。《旧唐书》“子守礼幽闭宫中,每岁被敕杖数顿,瘢痕甚厚。”

动量词与数词结合后,一般都是位于动词后的,这一点古今一致。

第五节汉语词序的发展

词序固定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宾语

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

1、盘庚迁于殷。

2、我王来。

3、鸟鸣嘤嘤。

4、我心忧伤。

5、朕不食言。

6、我有嘉宾。

汉语语序变化的几种情况

在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或突出句子的某个成分,加强语气,句子的词序往往和上述规则不同,这叫做倒装句或叫倒序句。例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古汉语的倒装句,一般有:

一、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二、谓宾倒序(宾语前置)

三、定中倒序(定语与名词中心语倒装)

四、状中倒序(状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倒序)

五、介宾倒序(介词与宾语倒序)

一、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谓语部分,提到主语之前,以强调、突出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这种谓语是比较简单的,是不带宾语的。

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

⑴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下》

——哭的人是谁啊?欤:同“与”

正常语序应是:哭者谁欤?

⑵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吕览·重言》——过了不久,东郭牙来到。管子说:“主张攻打莒的,是你吗?”莒:古代国名,在今山东莒县。

顺说应是:言伐莒者,子邪?

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

⑴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飘亮啊这房子。顺说应是:室美哉!⑵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公下》

——晋文公重耳真仁德啊!顺说应是:公子重耳仁夫!

⑶惜乎!子不遇时。《史记·李将军列传》

——真可惜啊,你生不逢时。子:李广。

顺说应是:子不遇时,惜乎。

⑷展矣君子。《诗·邶风·雄风》

——君子真诚实啊!展:诚实。顺说应是:君子展矣。

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

⑴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你实在是太聪明啦。

顺说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⑵久矣,夷狄之为患也。《史记·匈奴列传》

——夷狄为害很久了。顺说应是:夷狄之为患也久矣。

⑶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唉,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啊!

顺说应是:先生之言也,亦太甚矣。

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⑴勉哉!夫子。《史记·周本纪》

——勉励啊夫子!夫子:指司徒、司马以及蜀羌等族的将士。顺说应是:夫子勉哉!

⑵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尸虫,你走前来!顺说应是:尸虫来!

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①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这桃树长得多么美丽茂盛(夭夭yaoyao),开了一树鲜艳的花。这个女子要出嫁,一定会和顺他的丈夫及一家。夭夭:美丽茂盛的样子。灼灼(zhuo zhuo):鲜艳的样子。顺说应是:其花灼灼。之:这。归:出嫁。宜:和顺。

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a?a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的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窈窕:美好貌。淑:善。君子:贵族阶级男子之通称。好:男女相悦。逑:同?°仇?±,配偶。顺说应是:雎鸠关关。

③郁纡(yuyu)陟高岫,山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魏征:述怀》

?a?a弯弯曲曲登上高山,遥望平原时隐时现;古树上寒鸟鸣,空山中夜猿啸。郁纡:弯曲萦绕。陟:登。岫:峰峦。应说:空山夜猿啼,古木寒鸟鸣。

主谓倒序(谓语前置)

主谓倒序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也有:

1、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2、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们。

二、谓宾倒序(宾语前置)

谓宾倒序(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的前置。这种宾语前置是有一定的语法条件的,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主要有以下三条规律: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③宾语前置,用复指代词“之、是”等作标志的。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定要前置。

何为疑问代词?有三类:①指人的:谁、孰;②指物的:奚、曷、胡、何;③表示处所的:安、焉、恶。

这些词作宾语时,宾语一定要前置。例如

①王送知莹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左传·闵公三年》

③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④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⑸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墨子·鲁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⑹吾谁欺?欺天乎?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①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②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

③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

④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⑸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如何”

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这个词,为什么“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把“何”当作宾语来处理,这是个误解。在“如何”这个结构中,“何”是个“谓语”,而不是宾语,自然就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必须前置这条规律的制约了。“如何”这个结构,实际上是“如之何”的省略,宾语…之?省略了。在这个结构中,“何”作谓语。

如①“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与不谷同好,如何?

何如、若何、奈何

⑸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赵策》

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⑺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若何?《左传·僖三十三年》

⑻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什么是否定句?顾名思义,就是表示否定的句子,也就是带有否定词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后面的,但是在古代汉语里,否定句中的代词作宾语,往往可以前置,放在动词之前。例如: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僖公七年》

词序

上古语法有这么一个规律:句子的宾语如果是个代词的话,最初不论是肯定句或否定句,那么动词都后置于宾语。后来限于否定句。

1、民献(贤)有十夫予翼。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只限有带否定副词“不、未、毋、”这样的句子和带有否定的无定代词“莫”的句子,也就是:只有“不字句、未字句、毋字句、莫字句”这样四类句子,才存在代词宾语前置的问题。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1、“不”字句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②乱世恶善,不此听也。《荀子·乐论》

③余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④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郑风·褰裳》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2、未字句

①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③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左传·襄公十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3、毋字句

①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②毋是剪弃。《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4、莫字句

①莫余毒也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②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偶然用“弗”用“勿”的句子,如果宾语是代词,同样也要前置。例如④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韩非子·孤愤》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规律远没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严格。在先秦古籍中,也有不少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后置的。例如:

①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魏风·园有桃》

②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

可见,当时的口语,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已经后置了。但是一些仿古的文言文中仍然保留着代词宾语前置的习惯方式:

③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柳宗元

④古之人莫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

还有一种宾语前置,它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标志词“是”字或“之”字、或“焉”字、或“斯”字,有的语法书上把“是、之、斯、焉”称作助词,我们仍看作是代词,是复指代词,其作用是用来复指前面的宾语。例如

①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

(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

②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③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④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⑸寡君其罪之恐,敢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

⑹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⑺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⑻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更法》(9)、靖恭尔位,正直是与。

(10)、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11)、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

⑼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代楚》

主+宾语“是”+谓语

⑽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同上》

前置宾语+标志词“是”+动语

词序

这种结构,又往往句首加上一个没有实义类似词头的“唯”。

1、余唯利是视。

2、唯余马首是瞻。

3、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4、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5、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惟命是从。

这种结构,后来没有发展,但有一部分成为固定词组保留在现代汉语里。

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状谓倒序)

表示行为数量时,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两点不同的地方:

1、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都要用动量词,但古代汉语不用,动量词是魏晋以后才开始产生的。

2、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作为数量补语;古代汉语一般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状谓倒序)(1)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①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③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④百战百胜;千变万化

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状谓倒序)(2)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还有一种方式:数词作谓语,用“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成分成为全句的主语。

①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

四、定名(中)倒序

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这种后置的定语,有个特殊标志,后置的成分总是用复指代词?°者?±来煞尾。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者。《列子?¤天瑞》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⑸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钴姆潭西小丘记》

五、介宾倒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一定要前置。(略)

2、有复指代词“之”“是”作标志的句子,介词的宾语必定提前。

①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②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楚》

五、介宾倒序

3、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往往提前。

①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史记·项羽本纪》

②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柳宗元《游黄山记》

③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左传·僖公十五年》

④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五、介宾倒序

4、介词“以”的宾语强调提前。

①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荀子·赋·蚕》

②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荀子·议兵》

③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天动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本纪》

第六节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和发展

一个动词在某个语言环境表示施动,但在另一个语言环境可能表示受动,

“她打毛线衣” →施动,

“毛线衣打好了”→受动。

第六节

上古汉语中有施受同词的用例,如《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曰:“伐人者为客,长言之;见伐者为主,短言之;皆齐人语。”

古代汉语的动词就有通过元音的变化来表示被动语态的形态变化。

第六节

商代以前只有“意念被动句”

1、吾不试,故艺。

2、而吕不韦废。

3、那强盗枪毙了。

4、饭吃光了。

5、书看过了。

汉语中的被动意义也可以在形式上加以表示,但不是通过动词本身的形态变化,而是通过虚词。→标志被动句

“于(於)”字被动式

汉语标志被动句式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金文中。“于(於)”用于被动句起源甚早,最晚不晚于西周,在西周金文、《尚书》、《诗经》中均可见用“于”的被动句。例如:

1、叔勉锡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

2、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尚书·康诰》

3、揉此万邦,闻于四国。(《诗经·大雅·崧高》)

4、百辟卿士,媚于天子。(《诗经·大雅·假乐》)

“于”字被动式

西周时的被动句限于“于”字句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后代承用了下来,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例子: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公冶长》)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此非臣之所以闻于天下也。(《庄子·让王》)

丘再逐于鲁。(《庄于·渔父》)

“于”字被动式

上古汉语中“乎”相当于“于(於)”,故“乎”也可用于被动句。

例如:

公子翚huī恐若其言闻乎桓。(《公羊传·隐公四年》)

无僇lù乎族党,而抑卑其后世。(《荀子·强国》)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荀子·礼论》)

“为”字被动式

“为”用于表示被动,始见于春秋时期,普遍运用于战国时期。“为”和“于”都是介词,在被动句中它们的宾语都是施事词,所不同者,“于……”用于动词后,而“为……”用于动词前。

例如: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

子听吾言,吾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国语·越语》)

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表。(《左传·襄公十八年》) 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若不能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左传·成公六年》)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为”字被动式

“为”字句有两种情形,一是“为”后带施事宾语,如“不为酒困”中“酒”为施事宾语;二是“为”后直接跟动词,施事宾语不出现,如“妻子为戮”。前者可记为“为Av”,后者可记为“为V”,“为V”式与“为AV”式均通用于春秋战国直至汉代。

“为V”式例:

使身死而为刑戮。(《墨子·尚贤》)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为AY”式例:

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荀子·非相》)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史记·屈贾列传》)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重为乡党戮笑。(司马迁《报任安书》)

“见”字被动式

“见”用于表示被动与“为”用于被动句时代大体相同,也始见于春秋时的文献,普遍用于战国时代。春秋时的例子如: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

“见”字被动式

战国时的例子如: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

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

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荀子·正论》)

女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女以忠者

为必用邪?关龙逢不见刑乎?(《荀子·宥坐》)

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庄

子·天下》)

此比干之见剖心征也夫?(《庄子·山木》)

仁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韩非子·五蠹》)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见”字被动式

最后一例“为”、“见”对举,说明其表被动意义的功能相同。“见”与“为”的不同是“见”后不带施事宾语而“为”后面常出现施事宾语,因

此,相比较而言,在表被动方面,“为”字句比“见”字句略为优胜。

这里要指出一点,即“见”字句中“见”后不带施事宾语是恒常形式,魏晋以后“见”字受“为”及“被”的“类化”影响,偶或也出现“见A V”的句例,这只能看作一种罕见的变式。例如:

江淮之域,有败屩自聚于道,多者至四五十量。人或散去之,投林草中。明日视之,悉复如故。或云见狸衔而聚之。(《搜神记》卷7)

合成式的被动句

“于”作为介词有多种用途,表示被动仅是“于”字用法之一种,因此表示被动的“于”难免与不表示被动的“于”混杂难分,“见”用于表示“被动”,不能引出施动者,而且“见+动词”也不一定表示被动,如:

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韩非子·五蠹》)

合成式的被动句

这表明用“见”表示被动是不够完善的。正因为如此,在“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普遍运用后,逐渐在这三种句式基础上孳生出合成式的被动句。这种新型的被动句的特点是:(1)用两个表示被动的虚词搭配成句;(2)完备地表达受动与施动之间的关系,即可同时出现受事词和施事词。

合成式的被动句

合成式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为V于A 这种形式等于“为+V于A”,“为”单用可表示被动,即“为V”,“V于A”即“于”字句式,“为V于A”其来由是两种句式的叠加。例如:

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墨子·法仪》)

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战国策·秦策二》)

显然,“为僇于天下”既充分地表达了被动语义,又介出了施动者,比“为僇”和“僇于天下”更为完备。

合成式的被动句

(2)为A见V 此形式相当于“为A V”和“见V”两种句式的叠加,也可说是两种句式的糅合,这是“见V”式流行使用时,为弥补“见V”式的不足(不能引出施动者)而产生的句式。例如: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末足以活身。(《庄于·至乐》)

合成式的被动句

(3)见v于A 这种句式相当于“见V”式与“V于A”式的叠加,其作用与“为v于A”相同,既加强了被动语义,又可介出施动者。例如: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庄子·外物》)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合成式的被动句

(4)为A所V 这种句式相当于“为AV”和“所V”两种结构的叠加,“所v”可间接表示被动关系,如“所闻”可代被听闻的言或事,因此可与“为Av”结合使用。例如:

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于·盗跖》)

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合成式的被动句

“为A所v”有一变式,即“为A之V”。例如:

身死国亡,为天下之大僇。(《荀子·正论》)

遇周武王,遂为周氏之擒。(《管子·七臣七主》)

晋文公为骊姬之谮zèn,出亡十九年。(《尹文子·大道上》) 比较“身死国亡,为天下之大僇”和“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

僇”(《荀子·非相》),可知“为A之V”与“为AV”相当,故其语义也与“为A所v”相同,“之”在此用如“所”。

合成式的被动句

“为A所V”式在汉代成为最有生命力的被动句式,运用比战国时期更加普遍:

汉军却,为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

若早自承,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史记·晋世家》)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晁错(《论贵粟疏》)

合成式的被动句

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不为州里所称。(《汉书·傅常传》)

…为A所V”式在汉代运用中还可省略A,成为“为所V”式。如: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史记·李将军列传》)

合成式的被动句

(5)“为A之所V” 这种句式是“为A所V”的变式,出现比“为A所V”略晚,但在战国后期已经出现,汉人及六朝继续沿用。前文说明战国时“为A所V”有“为A之V”的变式(如《荀子·正论):“为天下之大僇”),在“为A所V”和“为A之V”基础上孳生出“为A之所V”是很自然的事,“之”和“所”在此句式中是同义复用。例如:

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管子·枢言》)

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贾谊《惜誓》)

合成式的被动句

(6)“为A所见V” 这种句式相当于“为A所V”和“见V”两式的叠加,在此“所”和“见”语义及作用相同。例如:

而臣兄弟独以无辜为专权之臣所见批抵,青蝇之人所共构会。(寇荣《上桓帝书》)

相前莅高唐,志扫奸鄙,遂为贵郡所见枉举。(《后汉书·阳球传》)

金城郡昔为韩遂所见屠剥,死丧流亡。(《三国志·苏则传》注引《魏名臣奏》)

合成式的被动句

(7)“为A之所见V” 这种句式是由“为A之V”和“为A所见v”衍生出的变式。此式“之”、“所”、“见”三字叠加,作用都是置动词前表示被动,显得烦冗累赘,所以运用十分罕见,

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三国志》注引《魏武故事》)

合成式的被动句

综上所述,合成式的被动句是在“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基础上,用交叉或重叠使用表示被动义的虚词和糅合不同的被动句式的方法衍化出来的。在这些句式中,最早出现的是“为V于A”式,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沿用此式;其次是“为A见v”、“见V于A”和“为A所V”三式,出现于战国时期,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均沿用,不过最普遍的是“为A所v”式;再次是“为A之所V”、“为A所见V”和“为A之所见V”三式,分别出现于战国末期、汉代和六朝时期,此三式均为“为A所V”的变式,由于句式中重复使用表示被动义的虚词,不及“为A所v”式简捷,因此生命力都不长久。如果说先秦时被动句式以“于”字句、“为”字句和“见”字句为基本句式,那么到汉魏六朝时期,优势则转移到“为A所V”式上了。

被动句

汉代以后表示被动的“于”字句渐渐不再被使用。

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庄子山木》

“见”字句汉代以后也逐渐不用。

现在某些固定格式还可见其余迹:

1、请勿见怪。

2、请勿见笑。

3、请你见谅。

4、过蒙见爱。

不过先秦时产生的“为”字句却保存了下来。

汉代时发展成了“为-所-”式

1、吾闻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

2、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被”字句

“被”字本是实词,《说文》:“被,寝衣也。”这个“被”是名词;但也可作动词用,表示“覆盖”、“蒙受”等义。例如:

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左传·僖公四年》)

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荀子·宥坐》)

“被”字句

这种用法延续至汉魏时期,如《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司马相如《上林赋》“不被创刃而死者,填坑满谷,掩平弥泽”、《后汉书·贾复传》“身被十二创”中的“被”也均作动词。

表示“蒙受”、“遭受”义的“被”不仅用于名词前,也逐渐用于动词前,如“被侵”、“被辱”、“被戮”、“被遣”等,这时“被”带有助动词性质。这种用法始于战国后期。例如: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被”字句

到汉代已普遍使用,略举数例: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史记·酷吏列传》)

身被重劾。(《汉书·张敞传》)

“被”字句

“被”的这种用法应该说还带有动词性,并末完全虚化,“被”字虚化的标志是由“被”介出施事词,从而形成“被A v”的格式,此时的“被”才完全虚化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介词。这种变化是从汉末开始的。例如:

今月十三,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南北朝时这种句式已经用开,例如: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捂·言语》)

身被征作礼官。(《世说新语·规箴》)

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世说新语·任诞》)

如彼愚人,被他打头。(《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

举体如被刀刺。(《颜氏家训·归心》)

若官末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猥役。(同上《杂艺》)

土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

“被”字句

从上边例句可见南北朝时“被”字句已较“被v”那种早期形式丰富,其特点是:(1)由“被”介出施事词;(2)动词后还可再带宾语或补语。

跟“为”字句演化出“为A所v”式一样,“被”字句在运用中也演化出“被A所v”式。“被A所v”式始见于南北朝时,通用于唐五代以后。例如:

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

若不志道法之玄,心都被符所损。(《变文·叶净能诗》)

被隋兵所追,无处躲藏,遂同二妃投入井中。(《宣和遗事》)

元帅所夺州府县镇,皆被张飞所收。(《三国志平话》)

诚如王力所说,“被A所V”式是“为A所V”的类化,是文言和白话杂糅的产物,因此多见于半文不白的平话体文献,在纯粹的古文或纯粹的白话中并不多见。

“被”字句

“被”字句获得较大发展,并成为汉语被动式中最占优势的句式是在唐五代以后,因为:(1)从使用频率看,唐代以前“为”字句和“为A所V”式在被动句中占绝对优势,“被”字句使用很不普遍,“被A所V”式更是寥寥可数;(2)从结构上看,唐以前的“被”字句多限于主要动词是光杆动词的格式,诸如“如彼愚人.被他打头”(《百喻经》),这种动词(“打”)带宾语(“头”)的例子还十分罕见。唐以后,“被”字句的发展则主要表现为句式的富于变化和内涵的丰富,在形式上是“被”字句中的主要动词带上宾语、补语、助词“了”、“着”或与处置句结合使用。

“被”字句

动词带宾语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前主语是间接受事,“被”

后动词的宾语为直接受事,主语与这个受事宾语或有领属关系,如:

常被老元偷格律。(白居易诗)

九龙咸伏,被抽背脊筋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某数次取索,被那癞夫诸葛亮识破计策。(《元曲·隔江斗智》) 或有意义关联,如:

恐被王郎耻嫌丑陋,不肯却归。(《变文·丑女缘起》)

他无语,便被师与三掴。(《祖堂集》卷7)

被胡嵩劫了法场。(《武王伐纣平话》)

“被”字句

二是“被”字句的受事者不出现于“被”前,而是置于动词之后。

例如:

不到十合,又被南宫列一刀挫折费颜项骨。(《武王伐纣平话》) 被关公一刀砍了蔡阳头。(《三国志平话》)

被杨行密拿了庞师古。(《五代梁史平话》)

这种用法现代汉语未继承下来,可以说是“被”字句的一种活用情况,严格来讲,这是一时的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因此生命力不强。

“被”字句

动词带补语的,例如:

与摩则总被和尚占却也。(《祖堂集》卷6)

从残云被狂风吹散去。(《变文·八相押座文》)

却被黄飞虎杀退纣兵。(《武王伐纣平话》)

早被妻儿送坟墓。(《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动词带助词“了”、“着”的,例如:

夜来捉住飞虎,被姜尚放了。(《武王伐纣平话》)

被火气吹着,而欲仰倒。(《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被”字句

“被”动与处置结合使用的,例如:

被裴约伏兵四起,将董璋活捉了。(《五代周史平话》)

被郭威抽所执佩刀,将酒保及店主两人杀死了。(同上)

待不吃呵,又被这酒旗儿将我来相迤逗。(《元曲·李逵负荆》) 老汉王林被那两个贼汉将我那女孩儿抢将去了。(同上)

这种被动与处置结合运用的句式从逻辑上看是罗唆重复的,以“被郭威……”句为例,如果说成“郭威抽所执佩刀,将酒保及店主两人杀死了”是处置句;如果说成“酒保及店主两人被郭威抽所执佩刀杀死了”是“被”字句。现将两式糅合,结果是缺了主语(受事主语因充当“将”的宾语,不能再在“被”前出现),又多了“被”字,造成句子既残缺又赘余。

“吃”字句

“吃”有“受”义,如“吃苦”意为“受苦”,“吃水”意为“承受水”,“吃亏”意为“承受亏负”。“吃”的这一意义大约起于宋元时期。例如:纵留得梨花做寒食,怎吃他朝来这般风雨!(周紫芝《洞仙歌》)

常氏吃这一唬,疾忙奔归尧山,便常有娠。(《五代周史平话》)

“吃”字句

“被”也有“承受”义,因此“吃”可与“被”相通,这便是早期白话中出现被动义“吃”字句的原因。例如:

吃那朱友裕张着那弓,放着个箭,箭到处,那白兔死倒在地。(《五代梁史平话》)

吃我直说过了,夫人唤你来完成亲事哩!(《西厢记》)

“吃”字句

那一日吃你家妈妈赶逼我不过,只得忍了一口气,走出你家门。(《元曲·金线池》)

我倒吃他抢白了这一场。(同上《秋胡戏妻》)

洒家从前山去时,以定吃那厮们撞见,不如就此间乱草处滚

将下去。(《水浒全传》5回)

武松右手却吃钉住在行枷上,左手却散着。(《水浒全传》30回)

“吃”字句在宋元白话中流行了一时,明代以后就很少运用了。

其他被动句

大约从明清开始,汉语口语还出现了用”叫”或”给”做介词的被动句。

“吃”《广韵》“居乙切”,“给”“居立切”,两字的读音接近。因此可能“给”是由“吃”转化而来的。

第七节汉语处置式的产生与发展

上古没有处置式,只能用一般的动宾结构来表达。《史记项羽本纪》:“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处置式

处置句是一种容量较大的句法构造,在现代汉语中,处置句一般用“把”,而“把”字已越出表示“处置”语法意义的界限,

比较:

第一组

(1)把笔尖扔掉了。

(2)把笔尖写秃了。

第二组

(1)把全城都搜遍了。

(2)把全城都跑遍了。

第三组

(1)他们妄想把天遮住。

(2)他们把天当被,把地当床。

处置句的结构

处置句有几个构成要素:〔1)表示处置意义并起处置作用的介词,记作Vc(2)代表被处置事物的名词或代词,记作O1(3)表示处置行为的动词,记作v;(4)与处置行为有关的词语。即动词的状语、补语或宾语,分别记作X、Y或O2。由这几个要素构成的系列是:Vc十O1十(X)V/O2(Y)

显然,四种要素中Vc、O1和V是确定性的要素,而X、Y和O2却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比如下列句子:

把腿拍了—下。

把腿—拍。

把腿拍破了点皮。

处置句的结构

句中V c(把)、O1 (腿)、V(拍)是确定的,不可缺少的,而X(一)、Y(一下、破)和O2(皮)到底出现哪一个或哪两个是随机的。从历史上看,汉语中曾出现“欲把青天摸”(皮日休诗)的处置句,所以如果不计动词前后出现的词语,处置句的基本构造可简化为下列形式:

V c十O十V

这种结构形式与连动式和动词前有介词结构做状语的句式基本一致,事实上处置句也是动词前有介词结构作状语的一种句式,只不过带上处置句的特点罢了。连动式和介词结构作状语修饰动词的句式是汉语中很早就有的句式,如果连动式和介词结构作状语修饰动词的句式发展至带有处置句的本质特点,那么我们也就能够说明处置句的来源了。

处置句的特点

处置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表示处置。这是对处置句语法意义的概括,所谓处置就是对某事物施加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加“把门打开”、“把书看完”,“打(开)”、“看(完)”就是对“门”、“书”施加的有目的的行为。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用于表示处置,如“结冰”并不是“结”这种行为对“冰”有所处置,因此也不能有“把冰结”这样的处置句。说处置句表示处置是从语义上进行的一般概括,并不意味所有的处置句都表示处置,所以处置句可以包容并不表示处置意义的句子,如“把眼睛哭瞎了”、“把我当孩子”等,但不能倒过来将别的表达类似语义的句子都当作处置句。例如:(1)把我当孩于。

(2)拿我当孩子。

(1)把笔当作武器。

(2)用笔当作武器。

(1)把眼睛都哭瞎了。

(2)使眼睛都哭瞎了。

(1)一不留神,把小鸡全跑光了。

(2)一不留神,让小鸡全跑光了。

以上四组例旬中每组的(1)(2)例语义相当,但我们将(1)列入处置句(“把”字句)中,而(2)并不作处置句对待。处置句能包容多种语义,是它在形成和运用过程中兼容并蓄,与别种句式相互渗透的结果。

处置句的特点

(2)提前宾语。处置句有将宾语提前的作用,从而使宾语表示的事物更为显豁,如“打开门”说成“把门打开”就显示或强调了“打开”的对象“门”。由此,我们知道介词“把”的宾语,在意念上是后面动词所支配的对象,而且这个对象在说话人心目

中是有定的(也有人说是“确指的”),如说“把茶端来”,“茶”是有定的。从这点考虑,我们不把那些尽管可以用处置句加以解释、说明,但显然不具备提前宾语作用的句子当作处置句。如“以粮为纲”、“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的指南”可以说成“把粮当作纲”、“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但“以”在这儿并没有提前宾语的作用,因此不能把“以……为……”句式当作处置句。这儿还要说明的是,处置句中用了“把”有提前宾语的作用,不等于说这种宾语都可以还原到动词后头去,例如“把旧期刊上了

架”就难以将“旧期刊”还原至“上”的后面。

处置句的特点

(3)处置句可以看作受事主语句的变形。绝大部分处置句去掉介词“把”后仍能成立,而去掉“把”字剩下的是受事主语句,这说明处置句和受事主语句关系密切。例如“把旧期刊上了架”去除“把”字,“旧期刊上了架”是受事主语句。处置句和受事主语句的区别仅在于有无“把”字。处置句的这一特点与处置句凭借介词“把”提前宾语有密切关联,因为被提前的宾语就是动词的受事。有“把”字,这个受事词是“把”的宾语,没有“把”字,这个受事词就是后边动词的主语。如果仅就(2)(3)两点考虑,那么从发生学的观点看,处置句可以有以下两个产生的途径:

(1) V十O→把十O十V

(2) O十V→把十O十V

当然,处置句的产生除了与上述特点有关,还必须考虑与处置句结构相同或相关的句式。可以说,汉语处置句的形成并不是只有单一途径,现代汉语的处置句是长时期来通过多种途径层层累积而形成的。

“以“字句

“以”原是动词,如甲骨文中“王其以众合右旅”(《小屯南地甲骨》上册第二分册),这个“以”有“率”义。“以”作为动词沿用至春秋战国时,如“毋吾以也”、“视其所以”(《论语》),不过,早在先秦时“以”已虚化为介词。介词“以”可表示“用”义,介出工具语,如:

杀人以梃(大杖)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下》)

也可表示“在”义,介出时间语,如: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史记·秦始皇本纪》)

还可表示其它意义。介词“以”的多种意义和用法中以介出工具语的用法为最常见。用“以”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用在动词后,如“杀人以梃与刃”;也可以用在动词前,如“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孟子·滕文公上》)。“以”字结构语法位置的灵活性为双宾语句式的分化提供了条件,分化最显著的有两类双宾语句式,

“以“字句

一是“告”类:

①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②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③必以善言告民。(《墨子·号令》)

④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例(1)是双宾语句,“告之悔”中“之”和“悔”是“告”的两个宾语;例(2)“告”的宾语只剩下“之”(间接宾语),直接支配的对象“大古”(直接宾语)却用介词“以”单独提出来,置于动宾结构之后,在形式上成了介词“以”的宾语,“以大古”则成为补语,例③④用“以”构成的介词结构“以善言”、“以时子之言”挪至动宾结构前面充当状语。从语义上看,“以善言告民”可同于“告民以善言”,也可同于“告民善言”,因此,“以”宇实际上起了提前宾语“善言”的作用。“以”的提宾作用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字结构可自由用于动词前后的特点在“告”类双宾语句上发生作用的体现。“以”既然将动词的直接宾语提前,自然就带上处置的意义,因此这种“以”字句可看作处置句。

“以“字句

另一类是“与”类,动词带“给予”义,先看下面一组例句:

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左传·闵公十二年》)

②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滕文公上》)

③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庄子·徐无鬼》)

例①“分之都城”是双宾语句式,“之”和“都城”是“分”的两个宾语;例②“分”的宾语是人,另一宾语“财”变形为介词结构“以财”,置动宾结构后充当补语,类似的例子如“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墨子·尚贤中》)“分唐叔以大路”(《左传·定公四年》)等;例③介词结构“以财”挪至动宾结构前充当状语。综观此三例句,可以说“以财分人”是“分人以财”的变形,也是“分人财”(相当于“分之都城”)双宾语句式的变形,“以”字起了提前宾语的作用,“以财分人”应看作处置句式。再看用“与”的例子,“与”可带双宾语。如:

上与病者粟。(《庄子·人间世》)

亲权者不能与人柄。(《庄子·天运》)

与之高国之位。(《荀子·仲尼》)

与之财,则曰我足矣。(《谷梁传·宣公十七年》)

这种双宾语句同样可用“以”将直接宾语提前。例如: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孟子·万章上》)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庄子·渔父》)

“以“字句

从下面二句可以更直接地看出这种句型的变化:

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庄子·外物》)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万章上》)

先秦时用“以”提宾表示处置(“给予”义)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

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以公命赠盂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以其女妻伯比。(《左传·宣公四年》)

以其田与祁奚。(《左传·成公八年》)

先秦时用“以”构成的处置句限于原型为双宾语结构的形式即“以+O1+V+O2”的形式,处置句的这种形式沿用至六朝时期,如:

佛为菩萨时,于此处以头施人。(《法显传·竺刹尸罗国》)

以钱与君矣。(《搜神记》卷1)

孔廷尉以裘与从弟沉。(《世说新语·言语》)

以女妻寿。(《同上《惑溺》)

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同上《规箴》)

“以“字句

六朝以后,此类型的处置句渐被“将”字句和“把”字句替代,便逐渐少见了。

先秦以前,动词支配宾语如果还须说明支配的处所,一般采用“V+O+于+处所词”的形式,如:

投其首于宁风之棘上。(《左传·昭公五年》)

投其璧于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投殷之后于宋。(《礼记·乐记》)

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孟子·滕文公下)

到汉代这种句式中的“于”有时可以省略,如“复投三老河中”(《史记·滑稽列传》),后代也承用这种句式,如“置席水中”(《搜神记》);

“以“字句

更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用“以”提宾的句式:

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到魏晋南北朝时,这种“以”字句用得相当普遍。例如: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世说新语·伤逝》)

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同上《任诞》)

以一死尸置其家中。(《百喻经·妇诈称死喻》)

王即以砖累四边。(《法显传·伽耶城、贝多树下》)

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土饥,争取之。(《后汉书·冯异传》)

以所乘小舟系福船边。(《搜神记》卷19)

若欲杀之,以柏插其首。(同上,卷8)

这种结构可以“以+o+V+(于)Np”来概括(Np表示处所方位词),我们可称之为“于”类以字句。继“以”用于这种句式之后,“将”、“把”也用于这种句式,而且到隋唐以后逐渐取代了“以”字句。

“以“字句

综上所述,先秦时已产生用介词“以”提宾的处置句,这是用“以”

改变动词双宾语句式结构的结果,这种变化可以表示如下:V十02+0l→以十ol十V十O2:

从汉代开始又产生一种用“以”字提宾的处置句,这种处置句表示了处置的方向、处所,它是用“以”字改变“动+宾+处所补语”句式的结果,这种变化可以表示如下:

V十O十于十Np→以十O十V十Np

“将”字句

“将”字在中古以前一直是动词,表示“送、持”等意义。

如:

无将大车。(《诗经·小雅·无将大车》)

郑伯将王自圉yǔ门入。(《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于是,即将雌雄剑往见楚王。(《搜神记》)

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险路中,不能得前。(《百喻经》) 时彼国王,多将人众。(同上)

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唐代以后,唐人作品中,“将”仍普遍用作独立的动词。例如: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张仲素《塞下曲》)

别为天地于其间,拟将富贵随身去。(白居易《草茫茫》)

“将”字句

但是从中古以后,“将”在使用中就开始虚化,有三种情况:第一是虚化为介出联系对象的介词,表示x x与x x共同如何。如: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世说新语·文学》)

游子河梁上,应将苏武别。(庾信诗)

人将蓬共转,水与啼俱咽。(《乐府诗集·检吹曲》)

琼瞪和金池还格天地惧。(《乐府诗集·方诸曲》)

“将”字句

第二是虚化为动词的附加成分(后缀),虚化前“将”作独立动词,形式是“将+宾语+趋向动词”,虚化后“将”不独立,而是附于及物动词后,形式是“及物动词+将+趋向动词”,至于及物动词的宾语则应出现于上下文中或是不言自明的。例如:

不知所谓,命取将来,乃小豆也。(《颜氏家训》)

不能买将还,空手揽抱侬。(《乐府诗集·襄阳乐》)

这种“将”从词性看,可视作助词,从语义看已带有处置意味,如上例“取将来,乃小豆也”意即“取将小豆来”,即“将小豆取来”,不过这种形式毕竟不是处置式。变文中有“唤将盘问唱将来”、“绕将来”等形式,发展至近代,跟“将”结合的动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