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之管理职责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之管理职责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之管理职责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之管理职责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之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公司总经理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总经理应对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做出承诺,应通过以下职责的履行和相关活动的开展为证实其承诺提供证据。

5.1.1确保工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满足顾客或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规范的要求,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交付合格项目,争创优良工程,并通过会议、报告、文件等形式向公司相关人员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公司的重要性。

5.1.2制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发布其批准令。

5.1.3依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确保在公司各部门和项目部等层次上展开,适应公司的发展和顾客的要求,使全体员工认同和理解此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

5.1.4主持管理评审,确认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如遇特殊情况,由总经理决定增加评审次数。

5.1.5确保管理体系的运作和持续改进应获得的必要资源,如人、财、物、信息等。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总经理要遵循并在公司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运用管理手段,确保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得到确定,并将其转化为公司的要求,以达到公司的全体员工和顾客满意的目的。

5.2.1经营预算处通过市场调研、预测或与顾客直接沟通的方式,在合同签订前了解和确定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进而转化为具体的要求,并在公司各部门和层次间进行沟通,调配资源,明确职责,予以实施。具体按《手册》7.2.1的要求控制。

5.2.2经营预算处负责,项目部参与做好工程服务工作,通过对顾客及满意度的调查和各种意见、抱怨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公司的竞争能力,识别改进机会,制定并实施相应措施,满足顾客及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5.2.3完整识别顾客明确的和潜在的要求,并及时传递到公司内部各相关层次。

5.2.4在符合法律和法规要求下满足顾客要求,确保实现公司的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和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目标。

5.3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

珍爱生命,保员工健康;

改善环境,为人类造福;

注重质量,对住户负责;

追求卓越,让社会满意。

5.3.1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的含义:

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以承诺顾客满意为目标,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体现了遵规守法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5.3.2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并得到实施和保持。

5.3.3对满足顾客要求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预防污染、全员健康安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做出了承诺。

5.3.4为建立和评审整合型管理体系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和基础,便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逐层分解。

5.3.5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形成文件,并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

5.3.6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应通过各种途径向顾客、公众和相关方进行传递,使其方便获取,以便于各方面了解和监督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

5.3.7在每次管理评审时,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实施情况及持续的适宜性进行

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并重新传达和贯彻。

5.3.8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5.4策划

5.4.1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目标与指标

5.4.1.1总经理负责组织制定和发布形成文件的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并确保在公司的相关部门和层次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目标。

5.4.1.2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建立在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的基础上,在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展开,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同时考虑产品要求、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和风险、法律法规要素、可选择的技术方案、公司的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目标中要包括污染预防承诺,且经过努力后可实现。

5.4.1.3目标、指标的制定、检查与修订

a.每年年初,由部室、项目部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控制措施,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办公室。办公室

将各部室、项目部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进行收集、汇总。提交管理评审会讨论、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公司通过分发专文、内部会议等方式,对公司各层次人员进行目标、指标的宣贯,确保全体员工清楚了解公司及本部门和岗位的目标、指标,并付诸实施。

b.各部门每半度将本部门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上报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报管理者代表审阅。办公室每半年对各部室、项目部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管理者代表。

c.在每次管理评审时,应对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和适宜性进行评审,当需要修订时,经总经理确认后,由办公室组织修订。

d.当公司的活动、工程、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时,办公室应及时组织各部室更新调整目标和指标。

5.4.2整合型管理体系策划

总经理组织公司管理层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体系,确保实施并实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及《手册》4.1条款的要求。

当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及现有体系文件需做重大更改时,总经理及时组织对管理体系进行更改的策划,以保持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4.3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对公司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采确立该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危险源,并得到有效控制:

a.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

b.公司生产安全处分别负责组织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登记、评价工作,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

c.公司制定《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对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生产安全处负责制定《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组织各部门和项目部进行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登记、评价工作,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

d.识别环境和危险源的范围必须覆盖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相关方活动以及对环境和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产生的影响。

e.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危险源辩识还应考虑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

5.4.3.1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

(1)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向大气的排放;

b.向水体的排放;

c.土壤的污染;

d.废物管理:

e.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f.水、电、煤气、原材料及能源的消耗;

g.对周围社区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2)危险源辨识要考虑下列因素:

a.物体打击;

b.车辆伤害;

c.机械伤害;

d.触电:

e.烫伤;

f.火灾;

g.高处坠落;h.化学爆炸;i.物理爆炸;j.中毒和窒息;k.其他需要识别的危险源。

5.4.3.2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评价

a.生产安全处组织成立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小组。

b.评价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时应考虑对环境影响和风险的规模、性质、范围、发生频次、社会关注程度、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资源消耗等。

c.生产安全处负责组织评价小组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由生产安全处负责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发各部门。山责任部门制定控制措施加以控制。

d.当施工过程的活动或服务发生较大变化以及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更新及新开发工程或相关方要求等情况时,应适时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补充识别、评价,确定和更新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

e.生产安全处负责组织各部室、项目部定期(每年一次)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补充识别并评价确定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5.4.3.3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控制

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需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进行控制或制定相应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对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要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对因经济状况、技术

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控制计划。

5.4.3.4相关文件: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

5.4.4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公司生产安全处编制并监督执行《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管理程序》,建立获得最新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渠道,确保公司范围内及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4.4.1生产安全处确定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渠道。

5.4.4.2公司各部室应随时关注国家、地方及各级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获取最新版本,并及时传达给生产安全处。

5.4.4.3生产安全处负责收集最新版本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并进行选择,确认其适用性,建立《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经部门负责人确认,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各部室和项目部。生产安全处保存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原件。当上述外来文件更新或追加时,应及时更新或补充《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内容,将新内容发至相关部门和各项目部,并对旧的文件做相应的标识、处理,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