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

历史学科试卷(第二次)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其本质思想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2.王阳明批评理性主义“致知”的偏失,他强调人的尊贵品质在于他的“良知良能”,主张人应该从“致知”升华为“致良知”,康德强调:不是上帝制造了像他自己一样自由、平等、博爱的人,而是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需要一个上帝作为其信奉的理性依据,并且这个理性具有超人的上帝属性。在这里,王阳明和康德实际上都

A.反对上帝,自觉理性 B.强调博爱与平等

C.强调理在先气在后 D.认识自我的纯粹理性

3.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时期佛教更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

A.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 B.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

C.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 D.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

4.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说:“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借),不敢私与。”限制子女经济权的目的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B.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教育子女勤俭持家 D.维护纲常伦理秩序

5.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文艺淡化了社会实用的功利色彩,更加关注文艺的自身规律和创作技巧,出现了为文艺而文艺的文艺思潮,出现了中国第一批专门探讨文艺问题的著述,是继先秦以来中国文艺发展的第二个转折时期。据这位学者的观点分析,这一时期应是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6.“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表达的是对中国戏曲形象生动地描述。这种描述反映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是

A.动作程式化

B.场景虚拟化

C.人物脸谱化

D.语言音乐化

7.2009年11月16日,世界首座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正式开馆。博物馆门前屹立的字坊(如图),高18.8米、宽10米。这个“字”字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8.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这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主张知德合一。这说明二者都

A.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B.希望建立一种平民政治

C.主张通过对人的道德改造维护等级秩序

D.主张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9.《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写道:苏格拉底“抨击智者冒充热爱民众,实际上却是阿谀奉迎,反复无常。而伯里克利等政治家的错误在于,他们只是在满足公民的私欲中寻求其幸福和快乐。”材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关注兴趣从自然转向社会 B.主张由哲学家执政

C.对雅典民主政治丧失信心 D.力图重建道德价值

10.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的历史现象是

A.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B.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基本完成

11.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德改革敕令》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C.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12.16世纪的特兰托会议宣称:“基督教的真理和道德规范,除依据《圣经》外,还依据不成文的传统,而传统任凭教会选择决定,《圣经》的诠释亦必须遵照教会意见。”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A.反对宗教改革 B.强调信仰的纯洁性

C.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 D.阐释信仰和道德的关系

13.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14.学者张岱年认为“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共性的。以下能够体现二者相同点的是

A.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点 B.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C.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D.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15.《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16.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应该是指

A.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精神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7.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18.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19.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 B

C D

20.“中国文武制度迥异外洋獉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之俗……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庶几取外人之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于相形,斯可有备无患。”以上最有可能是谁的观点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梁启超 D.陈独秀

2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事即君主立宪制阶段。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B.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C.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22.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23.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24.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52分,其中25题16分,26题18分,27题18分)

25.(16分)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传承也有创新。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2世纪,汉朝帝国政权巧妙地诱使儒家学派成为合作伙伴。这个儒家学派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政治上都远离了创始者的立场。如果孔子看到这种情况,会大惊失色……后来在汉朝的几个世纪里,儒家学派其实已经放弃了大多数附加的民俗因素,让道教这个当时最主要的异端哲学取代了自己作为民众流行宗教的地位。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插图本)》材料二在中国,新儒学自宋朝至20世纪初始终是官方认可的价值理念,而在中国文化圈之内的各个国家——尤其是朝鲜、越南和日本,新儒学在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塑造了它们的哲学、政治和道德思想。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公元l000年之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主张方面说明汉代儒学家是如何“远离了创始者的立场”的。(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新儒学”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西汉和南宋以后儒家思想的地位如何。(6分)

26.(1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二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从材料一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4分)

(3)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阶级和文化原因。(10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劝学篇》材料二“天下人民四万万,庶士亿万,情为百端,才智甚广,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甚且炀灶蔽贤,壅塞圣听,皇上虽欲通中外之故,达小民之厄,其道无由。名虽尊矣,实则独立于上,遂致有割地弃民之举,皇上亦何乐此独尊为哉?”

──《公车上书》材料三“……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材料四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

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二、三分别代表哪些派别,他们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有什么区别?(6分)

(2)材料二中对皇帝的态度和材料三有何不同?后者的号召力超越前者的原因有哪些?(8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4分)

高二(文科)历史第二次阶段测试参考答案

01-05:BDBDB 06-10:BAADA 11-15:CADAC 16-20:CBDCB 21—24:BCAA

25.(16分)

(1)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及“三纲五常”学说。(4分)

(2)宋明理学。(2分)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对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4分)

(3)先秦:民间流行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西汉:开始成为正统思想;南宋以后:官方哲学。(6分)

26.(18分)

(1)原因: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则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较广泛。(4分)

(2)内涵: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4分)

(3)变化: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到以理性为武器直接批判。(4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近代科学的进步。(6分)

27.(18分)

(1)材料一是洋务派,不主张学西方政治;材料二是维新派,主张学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三是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6分)

(2)材料二主张保留皇帝,材料三坚决主张推翻皇帝。(2分)

原因有:政治上,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已无可挽救。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又有了进一步地发展。思想上,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以西方民主的思想武器,掀起了革命的热潮。(6分)

(3)宪法抽象,较难认识;宪法约束君权,在专制政体下很难传播。(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