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填空题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填空题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体散文集。
2、《季氏将伐颛臾》体现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孟子。
4、孟子所言“王道”的意思是养生表死无憾是王道之始。
5、《庄子》一书亦称南华经,是道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6、庄子和老子同属道家学派,合称“老庄”。
7、《秋水》主体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七番对话。
8、《庄子》共33篇,其中内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是由门人和后子所作。
9、出自《秋水》的成语有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10、李斯《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1、《谏逐客书》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12、《陈情表》的“表”属奏议一类文体。
13、《陈情表》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
14、零丁孤苦,日薄西山,朝不虑夕,皇天后土等成语出自陈情表。
15、李密的《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16、韩愈字退之又称韩昌黎。
17、韩愈《答李翊书》: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力。
18、韩愈《答李翊书》:“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19、欧阳修,字永权,是北宋文坛上的重要人物,诗文革新运动反对北宋初年那种浮华文风,强调内重于形式。
20、欧阳修《五代史伶宦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
2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用于所溺。”出自《五代史伶宦传序》。
22、宋代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主张文章须“有补于世”以适用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23、王安石的著作有《王荆公诗文集》,《临时先生文集》等。
24、司马光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宦、生事、征和、拒谏、致怨。
25、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将名实相符,作为论文原则。
26、“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相符,而天下之理得矣。
27、《论毅力》一文的作者梁启超,本文的论点是有毅力是者败。
28、鲁迅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在历史上的命运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温了奴隶的时代”.这一乱个时代的论断。
29、《灯下漫笔》写于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分两次发表在《周刊》上,后收入《坟》中。
30、鲁迅在《灯下漫笔》一文的结尾发出时代的号召:扫荡这些食人者,掀翻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3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学团体,其领导成员

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周扬等。
32、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曾运用了生活事件,历史事件,文献典籍为论据来多方面论证文章的观点。
33、鲁迅是在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
34、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
35、朱自清《论气节》的体裁是讲演稿,写于一九四七年。
36、《论气节》一文中提倡“以正义感”为新道德标准。
38、钱钟书最著名的散文集是《写在人生边上》
39、《论快乐》一文驳斥了把快乐分成肉体和精神的观点。
40、钱钟书最著名的一部讽刺小说是《围城》
41、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是《人?兽?鬼》。
42、《论快乐》阐明了“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和“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
43、《心灵的灰烬》一文的作者傅雷其文将克利斯朵夫看成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
44、傅雷在《心灵的灰烬》中说过:“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45、《选择安排》的作者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学评论家。
46、在《选择与安排》中作者说过文章的通病不外两种一是选择,二是不知安排。
47、《论学问》一文的作者是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
48、培根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随笔》它共有58篇短文。
49、《论学问》一文指出的学的目的是能权衡轻重的事理。
50、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精确。
二部? 分解问题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謁见)(到)
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把…作为)
3、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复指“尔”;责备)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有之辞(病恨,厌恶)
5、这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事之(完善)故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完善)
6、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担任)
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灾荒)
8、弃甲曳兵而走(拖)(跑)。? 不可,直不百步耳,走亦走也(只)(这)
9、谷不可胜食也。(尽)
1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
11、斧斤以时入山林(季节)
12、狗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约束、通途,开仓放粮)
13、谨痒序之教。(认真办好)
14、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教导,服从敬爱)
1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年成,这样)
16、望洋向若而叹曰。(抬头仰视的样子)
1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少;认

为…轻)
加(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同“斑”,须发)(背)(顶)
(2)狗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制止)(发放粮食)
(3)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立来之逮也(大同)(赶上)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运行)(为全民共有)
(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推选)(诚信)(谋求)
18、两汜渚崖问,不辨牛马。(岸边)
19、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通“墟”处所)
20、自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与阴阳。(并列)
21、方存乎见少,又螇以自多?(赞美,夸耀)
22、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遍布)
23、不似尔向之自多水乎?(当初)
24、来拍丕豹,公孙支于晋(使^……来)
25、遂敬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攻施到今(通"纵"向西延续)
26、强公室,杜私门(堵塞)
27、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攻取、治理)
28、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求也(用……来)
29、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借给赠与)
30、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
3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气、儿孙)(息:子)
3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缠绕、草褥子)
33、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鄙人自谦,担任)
3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只、迫近)
35、茕茕孓立,形影相吊(安慰)
36、欲苟徇私情,则告诉不许(禀报请求)
37、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或许)
38、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点。(接近)
3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成长,光盛的样子)
40、其皆醇也,然后肆焉。(纯正、放纵)
41、靳胜于人而取于人(希望)
42、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和美的样子)
43、亟称其人所以劝之(屡次)
44、舍则传诸其徒,重诸文而为后世法(之于)
45、原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夫之者,可以知之矣(探究本源)
46、方其系燕父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捆绑,绳索)
47、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与人欤?(或,推究本源)
48、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全部,没有人)
49、及凯旋而纳之(放回)
50、智勇多困于所溺(沉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