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微型树根桩地基加固技术解决基础沉降

运用微型树根桩地基加固技术解决基础沉降

运用微型树根桩地基加固技术解决基础沉降
运用微型树根桩地基加固技术解决基础沉降

运用微型树根桩地基加固技术解决基础沉降摘要:本文结合实例论述了运用微型树根桩地基加固技术解决基础沉

降问题,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微型树根桩地基加固技术基础沉降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pil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miniature roots technical solution to the settlement of foundation for industry insiders reference.

Keywords: miniature roots pil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base settlement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所处地理环境:

济阳煤矿副井井口房位于济南市济阳县,济阳县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土层均为黄河泥砂淤积而成,县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易发生土方坍塌及流砂现象。井口房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其中纵轴轴,横向⑥⑦轴处一四根柱基础全部座落于冻结土施工影响范围内。施工后第二年年初发现地基不均匀沉降。

2.原因分析:

矿井成井施工采用冻结土法施工。冻结法施工影响范围为井筒周围5m。井口最大沉降量已达到200㎜。最大沉降位置正处于冻结法施工影响范围内,其影响范围(详见下图1)。

当冻土层内的冰融溶后,土体内的孔隙率增大造成土质的压缩率变大,使的上部建筑物地基与基础不均沉降。

3.破坏程度:

其中纵轴轴,横向⑥⑦轴处一四根柱基础全部坐落于冻结土施工影响范围内。因此,⑥~⑦轴间的沉降最为严重。根据每日对沉降量的观测数据统计发现,井口房的最大沉降量已达到200㎜。现场地面已产生较大的裂缝及凹陷,且上部钢结构框架柱之间的柱间支撑及屋面上、下弦横向支撑的连接点处的螺栓,均因柱基础不均匀沉降受剪而破坏。因此,必须采取微型桩地基加固措施对井口房的基础进行加固,以防沉降量继续发展下去,造成井口房倾覆倒塌。

地基注浆加固方案

舞钢基础注浆施工方案 注 浆 加 固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注浆加固工艺 第四章施工组织部署 第五章安全文明管理目标及施工措施

第六章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与噪音得措施 第七章施工图 第一章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4.《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12); 5.《人防花园基坑支护方案》; 6.施工场地得实际情况与各种施工条件; 7.《人防花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相关图纸等。 二、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1.充分按照施工图纸,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与标准。 2.实事求就是,突出重点,施工方案实际可行。 3.严格执行本公司得质量管理体系。 4.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安全、文明、整洁、高效得目得。 5.坚持技术与管理得创新。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概述 拟建场地位于舞钢,地面已经出现不同程度得沉降,为防止沉降继续发展并避免对邻近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二、工程地质条件 第三章注浆加固工艺 一、加固措施 1.在基坑南侧坡坡顶沿平行基坑边坡方向布置单排注浆孔,孔径60mm,注浆孔间距为3m×3m,孔深为1m。 2.注浆孔内安置DN60管作为花管(注浆管),花管底部100mm加工溢浆孔直径3mm~5mm ,间距300mm。 3.花管安置在注浆孔后,对注浆孔上部0、5m进行封孔,然后压力注浆,加固并改良基坑边坡土体。 二、工艺及要求 1.成孔 注浆孔成孔采用干作业法,按先四周后中间施工顺序,注浆孔间距为1m ×1m,孔深为1、5m钻孔深度应穿透杂填土层底板不小于0、5m,垂直度不大于1%。 (1)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情况定出孔位并作出标记。孔径允许偏差为+20mm -10mm,孔深允许偏差为+200mm -50mm。成孔过程中遇有障碍物需调整孔位时,应在不影响加固安全得前提下方可适当调整。 (2)成孔过程中应做好成孔记录,按注浆孔编号逐一记载取出得土质特征、成孔质量、事故处理等。应将取出得土质与初步设计时所认定得加以对比,有偏差时应及时修改注浆孔设计参数。 (3)成孔后应进行检查,若孔中出现局部渗水、塌孔或掉落松土,应立即

关于地基与基础加固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75934678.html, 关于地基与基础加固技术 作者:范增伟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04期 摘要: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经济性和合理性。在建筑工程中,不同的地质条件,地基基础施工要求也会不同,而要想保证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过关,就必须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和加固技术。本文就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和加固技术作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1 前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质量和安全是建筑工程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而要想获得良好效益,关键在于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是否稳固直接关系到了建筑质量与安全,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就必须加大施工技术和加固技术的应用,只有在有效的施工技术的指导下,才能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质量过关。 2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1 换填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的过程中,采取换填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固性。在进行换填地基处理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将全部或部分施工地基中的软弱土体挖除,再选择可采用中砂、粗砂、砾砂、角(圆)砾、碎(卵)石、矿渣、灰土、黏性土以及其他性能稳定、无腐蚀性成分的、具有较好压缩性能的材料回填至工程地基施工作业面上,同时注意夯实好回填材料,以保证所铺设的持力层拥有足够的稳固性,能够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以此为房屋建筑实体结构的质量安全与施工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2.2 CFG桩复合地基 CFG 桩的中文译名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人们将少量的水泥、粉煤灰与砂掺入碎石桩中 并与水拌合而获得 CFG 桩。CFG 桩具有设计、施工简便、施工过程噪音低、进度快等优势,同时其成本也不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作之中。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作中应用 CFG 桩复合地基后,由于桩基的挤密与置换作用,地基的强度将得到明显的提升。 2.3 静压力桩

(完整版)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夯实地基法中,A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挤密桩法 D、砂石桩法 2. D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挤密桩法 D、砂石桩法 3. C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灰土挤密桩法 D、砂石桩 4. A 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 A、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B、砂石桩 C、振冲桩 D、灰土挤密桩 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压桩机就位 B、吊桩插桩 C、桩身对中调直 D、测量定位 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 B、“轻锤高击” C、“轻锤低击” D、“重锤高击” 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 B 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 A、0.15MPa B、0.12MPa C 、0.2MPa D 、0.3MPa 8.在地基处理中, A 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 B、深层搅拌法 C、振冲法 D、深层密实法 9.换土垫层法中,D 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 A、砂垫层 B、砂石垫层 C、灰土垫层 D、卵石垫层 10.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 A 。 A、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 C、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 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 11.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 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 B )。 A.钻孔灌注桩 B.人工挖孔灌注桩 C.沉管灌注桩 D.爆破灌注桩 12.预制桩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D 时方可运输。 A.25% B.50% C.75% D.100% 13.在桩制作时,主筋混凝土保护厚度符合要求的是 D 。

地基及基础加固压密注浆施工方案

地基及基础加固压密注 浆施工方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房管基建处原实 美东址分校修缮项目 地基与基础加固专项施工方 案 2016年3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一)建设概况 (1) (二)设计概况 (1) (三)工程数量 (1) 三、工期安排 (1) 四、施工组织................................................................................ (1)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安排 (1) (二)施工组织 (2) 五、资源组织 (2) (一)劳动力组织 (2) (二)机械组织 (2) 六、施工工艺及流程 (3) 七、质量保证措施 (5) (一)质量保证措施 (5) (二)技术控制措施 (6) 八、安全施工措施 (6) 九、文明施工措施 (7) 十、环境保护措施 (7)

一、编制依据 1.地基处理平面置图 2. 轴线尺寸测量对照表。(后附) 3.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 规范:《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二、工程概况 (一)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房管基建处原实美东址分校修缮项目 工程地点:北京市西城区松树街2号院 建设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房管基建处 施工单位:华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中筑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分包单位:明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二)设计概况 采用压密注浆法加固地基。 主要设计参数:注浆水泥标号为号水泥浆,浆液水灰比为水泥用量40-100Kg/M;。注浆孔间距为800-1000mm;注浆压力为终孔注浆压力不大于1MPa. (三)工程数量 总注浆孔数为 1265 孔。(由于不完全掌握现场地质情况,注浆孔可能会增多)

(完整版)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2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夯实地基法中,A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挤密桩法 D、砂石桩法 2. D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挤密桩法 D、砂石桩法 3. C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灰土挤密桩法 D、砂石桩 4. A 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 A、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B、砂石桩 C、振冲桩 D、灰土挤密桩 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压桩机就位 B、吊桩插桩 C、桩身对中调直 D、测量定位 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 B、“轻锤高击” C、“轻锤低击” D、“重锤高击” 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 D 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 A、0.15MPa B、0.12MPa C 、0.2MPa D 、0.3MPa 8.在地基处理中, A 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预压法—井堆载预压法 B、深层搅拌法 C、振冲法 D、深层密实法 9.换土垫层法中,D 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 A、砂垫层 B、砂石垫层 C、灰土垫层 D、卵石垫层 10.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 A 。 A、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 C、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 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 11.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 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 B )。 A.钻孔灌注桩 B.人工挖孔灌注桩 C.沉管灌注桩 D.爆破灌注桩 12.预制桩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D 时方可运输。 A.25% B.50% C.75% D.100% 13.在桩制作时,主筋混凝土保护厚度符合要求的是 D 。 A.10mm B.20mm C.50mm D.25mm

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的综述

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的综述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四川成都) 摘要: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它由桩和桩顶的承台组成。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类。桩的沉降分为单桩和群桩两种沉降。单桩受到荷载后,其沉降量由下述两部分组成:桩自身的压缩变形和桩底以下土层的压缩。目前,计算单桩沉降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分层总合法、弹性理论法、荷载传递分析法、剪切变形传递法、有限元法及其他简化算法,这些方法都是在一定的简化基础上考虑一种或几种因素对桩基沉降量的影响。而对于群桩的沉降计算;当桩都为端承桩时,由于不需要考虑群桩效应,故可将单桩的沉降作为整个桩基础的沉降;当桩都为摩擦桩时,由于要考虑桩与桩之间的相互影响、承台的影响等。其沉降计算方法有整体分析法、等代墩基法经验法。 关键词:桩基础计算方法沉降 桩基础的承载力与沉降是桩基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沉降常常是设计中需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承载力相比,沉降的计算更为复杂。在过去漫长的时间内,从事岩土工程的研究者和工程师们,为了精确计算和预测桩基的沉降,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提出过一系列的计算桩基沉降的方法,但由于地下桩基础的复杂性和地基土的非均匀性,桩基础沉降的计算理论还有待成熟。 1.单桩沉降计算方法 单桩的沉降与桩的长度、桩周及桩底土的性质、荷载大小及

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计算单桩单桩的沉降则应采用长期施加的荷载。 1.1剪切变形传递法 Cooke(1974)提出了摩擦桩荷载传递的物理模型,该模型为了简化计算,作了一系列假定并认为:当荷载较小时,桩的沉降较小,桩土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上下土层之间无相互作用,桩的沉降由剪切变形的积累而产生的,剪应力从桩侧表面沿径向向四周扩散到周围土体中;摩擦桩一般在工作荷载作用时,桩端承担的荷载比例较小,沉降主要是由桩侧传递的荷载所引起,在单桩周围形成漏斗状位移分布。 宰金铭(1993,1996)将剪切变形传递法推广到塑性阶段,从而得到桩周土非线性位移场解析表达式。在该基础上,与层状介质的有限层法和结构的有限元法联合应用,给出群桩与土和承台非线性共同作用分析的半解析半数值方法。 1.2荷载传递分析法 荷载传递分析法亦称传递函数法,由Seed及Reese于1957年提出,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简化方法,这种方法是从规定的荷载变

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研究

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性能,保障工程建筑质量以及安全性,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学的开展建筑物地基的基础加固工作。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常见的既有建筑物的基础加固技术,并就该工作开展所取得效益进行分析。 标签: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灌浆加固 为了满足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要求,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水平,我国的建筑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的处理,确保建筑物地基在后期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规避变形、损坏状况,促进建筑物运行效益的提升。 1、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原则 在进行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作业时,工作人员普遍需要对建筑的地下结构进行加固,这也就导致该工作在开展时具有较高的难度,且造价要高于新建筑物。为了确保改造加固工程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需要依据建筑结构特征、土质条件等因素科学的制定加固方案。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需要综合考虑四大加固原则进行具体的作业,即挖掘地基潜力、确实计算地基荷载、尽可能采用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的方案、尽可能选择简易的结构构造方案。 2、常见的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事实上,既有建筑在加工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实际环境的不同而采用具有差异性的加固技术进行具体的操作。对此,笔者总结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2.1灌浆加固技术 作为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常见技术,灌浆加固技术在推行运用的过程中普遍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且使用频率最高。关于灌浆加固技术的使用,笔者对此进行简略的叙述。 一般而言,该方法主要运用在地基基础出现裂缝的状况下。其所使用的浆液通常为水泥浆,由于该种材料具有较强的凝结作用,因而可以通过土层和浆液的凝结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该方法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技术人员在地基基础出现裂缝的区域进行钻孔处理,随后借助长度约为25mm的注浆管进行浆液的注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注浆压力与注浆有效半径成正比例关系,为此技术人员需要合理的设置注浆压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在地基基础周边进行打孔处理,从而实现了对于土层内部孔内水与空气排除,促进施工建

地基基础加固方法论文

地基基础加固方法论文 1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则与程序分析 1.1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则 基础与地基的加固工程属于现有结构的地下加固工程, 其难度、造价、施工持续时间等往往比新建筑物更多更大, 此外还可能涉及停产或居民动迁等问题。因此在加固时宜尽可能考虑周详,根据结构特点、土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 在确定是否加固及采用何种加固方案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1) 挖掘地基潜力。当现有建筑地基基础状态良好、地质条件较好时, 应尽量发挥地基与基础的潜力。如考虑建筑物对地基的长期压密使原地基的承载力提高; 考虑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2) 确定计算地基荷载。现有建筑在进行加固时, 原设计资料、计算书等未必齐全, 地基的承载力也不一定用足, 上部结构的加固或改建与扩建均使地基上的荷载变更, 通常均会增加。如果增加后超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5%~ 10%左右, 则一般不考虑地基基础的加固, 而考虑调整或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来解决。3) 尽量采用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如加强墙体刚度, 加强纵横墙的连接等, 可使结构的空间工作能力加强, 从而有助于减轻不均匀沉降或减少绝对沉降, 因在 地基与基础的计算理论中未考虑上部结构空间工作的影响。4)尽量取简易的结构构造措施。如在基础抗滑能力不足时增设基础

下的防滑趾; 在基础旁边设置坚固的刚性地坪; 在与相邻基础 间设置地基梁将水平剪力分担到相邻基础上等。 总之, 在考虑地基基础问题时, 不应孤立地仅考虑地基与 基础本身, 还应着眼于结构与地基的共同作用, 可用加强上部 的办法来弥补地基方面的不足; 可用较简单的地下浅层操作来 代替深层或水下操作。 1.2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程序 建筑物基础加固时按以下程序进行: 1) 查明建筑物破坏的原因; 2) 经选择、优化后确定建筑物基础加固方案; 3) 确定建筑物基础加固施工的技术措施与应变方案; 4) 进行地基加固或基础托换;5) 进行基础与承台加固及二者的连接; 6) 纠偏; 7) 结构加固补强。4) ~ 7) 也可根据实际方案进行调整, 可减少或合并某些步骤。 2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方法分析 2.1 注浆加固基础法 基础补强注浆适用于基础有裂缝时的加固。浆液一般可用水泥浆, 水灰比可采用0. 5~ 0. 6, 也可采用环氧树脂等浆材。设计施工方法: 先在基础裂缝处钻孔, 对单独基础每边不少于2 孔,对条形基础可沿基础纵向每1. 5 m ~ 2. 0 m 布置钻孔, 并不少于2 排。注浆管直径约25 mm, 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小于30, 以利流动。钻孔直径约28 mm 并较注浆管大2 mm~ 3 mm。孔距0. 5 m~1. 0 m, 注浆压力可取0. 1MPa~ 0. 3 MPa, 影响半径约0. 3 m~0. 6

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地基基础加固--地基的扩大与加深 基础灌浆加固 当基础由于机械损伤,不均匀沉降或冻胀等原因引起开裂或损坏时,可采用灌浆(亦称注浆)法加固基础。 施工时可在基础中钻孔,注浆管的倾角一般不超过60°,孔径应比注浆管的直径大2~3mm,在孔内放置直径25mm的注浆管,空距可取0.5~1.0m。对单独基础每边打孔不应少于2个,浆液可由水泥浆或环氧树脂等制成,注浆压力可取0.2~0.6MPa,当15分钟内水泥浆未被吸收则应停止注浆,注浆的有效直径约为0.6~1.2m。对条形基础施工应沿基础纵向分段进行,每段长度可取2.0~2.5。 对有局部开裂的砖基础,当然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跨越加固。 加大基础底面基础加深锚杆静压桩锚杆静压桩用于既有建筑的托还加固和纠倾加固 一、用于托换加固中 既有建筑由于种种原因,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甚至成为沉裂工程。由于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施工条件差,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基础托换加固是理想的加固方法。 既有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需要进行改造,如增层、扩大柱距,工业厂房增大吊车荷重等,基础上的荷载必然增大,而地基土承载力有又不适应时,锚杆就是理想的托换加固方法之一。 锚杆静压桩设计 设计前必须对拟加固的工程进行调研,其内容除需查明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外,尚需对其沉降、倾斜、开裂、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地下管网极障碍物、周围环境等情况做周密的调查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托换工程或纠倾工程地基基础设计所必须的其他材料。 设计应包括的内容为:确定单桩垂直容许承载力、桩断面极桩数实际、桩位布置设计、桩身强度及桩段构造设计、锚杆构造设计、下卧层强度及桩基沉降验算、承台厚度验算等。若是纠倾加固工程尚需进行纠倾设计。 地基基础加固--锚杆静压托换加固与纠倾加固施工 一、托换的锚杆静压桩施工 锚杆静压的压桩施工应遵循下述各点: 1、根据压桩力大小选定压桩设备基锚杆直径,对触变性土(粘性土),压桩力可取1.3-1.5倍的单桩容许承载力,对非触变性土(砂土)压桩力可取2倍的单桩容许承载力。 2、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的内容有: ⑴针对设计压桩力所采用的施工机具与相应的技术组织与劳动组织和进度计划; ⑵在设计桩位平面图上标清桩及沉降观测点; ⑶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⑷针对既有建筑托换加固拟定压桩施工流程; ⑸压桩施工中应遵守的技术操作规定; ⑹为工程验收所需必备的资料与记录。 3、压桩施工应遵守的技术操作 ⑴压桩架要保持垂直,应均衡拧紧锚固螺栓的螺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拧紧松动的螺帽; ⑵桩段就位必须保持垂直,使千斤顶与桩段轴线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可用水平尺或线锤对桩段进行垂直校正,不得偏压。当压桩力较大时,桩顶应垫3~4cm厚的麻袋,其上垫钢板再进行压桩,防止桩顶压碎。 ⑶压桩施工时不宜数台压桩机同时在一个独立柱基上施工。施工期间,压桩力总和不得超过

浅谈地基基础加固方法

浅谈地基基础加固方法 [ 摘要] 论述了建筑基础由于某种原因而需扩大与加深、加固的方法; 并阐明了两种不同地基基础的加深加固方法的优缺点及施工要点。本文以某工程D 座基坑地基基础工程加固为例, 通过分析其具体情况, 提出加固处理方案。 [ 关键词] 基处理;灌浆;锚杆;静压桩; 1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则与程序分析 1.1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则 基础与地基的加固工程属于现有结构的地下加固工程, 其难度、造价、施工持续时间等往往比新建筑物更多更大, 此外还可能涉及停产或居民动迁等问题。因此在加固时宜尽可能考虑周详,根据结构特点、土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 在确定是否加固及采用何种加固方案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1) 挖掘地基潜力。当现有建筑地基基础状态良好、地质条件较好时, 应尽量发挥地基与基础的潜力。如考虑建筑物对地基的长期压密使原地基的承载力提高; 考虑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2) 确定计算地基荷载。现有建筑在进行加固时, 原设计资料、计算书等未必齐全, 地基的承载力也不一定用足, 上部结构的加固或改建与扩建均使地基上的荷载变更, 通常均会增加。如果增加后超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5%~ 10%左右, 则一般不考虑地基基础的加固, 而考虑调整或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来解决。 3) 尽量采用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如加强墙体刚度, 加强纵横墙的连接等, 可使结构的空间工作能力加强, 从而有助于减轻不均匀沉降或减少绝对沉降,

因在 地基与基础的计算理论中未考虑上部结构空间工作的影响。4)尽量取简易的结构构造措施。如在基础抗滑能力不足时增设基础下的防滑趾; 在基础旁边设置坚固的刚性地坪; 在与相邻基础间设置地基梁将水平剪力分担到相邻基础上等。 总之, 在考虑地基基础问题时, 不应孤立地仅考虑地基与基础本身, 还应着眼于结构与地基的共同作用, 可用加强上部的办法来弥补地基方面的不足; 可用较简单的地下浅层操作来代替深层或水下操作。 1.2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原程序 建筑物基础加固时按以下程序进行: 1) 查明建筑物破坏的原因; 2) 经选择、优化后确定建筑物基础加固方案; 3) 确定建筑物基础加固施工的技术措施与应变方案; 4) 进行地基加固或基础托换;5) 进行基础与承台加固及二者的连接; 6) 纠偏; 7) 结构加固补强。4) ~ 7) 也可根据实际方案进行调整, 可减少或合并某些步骤。 2 地基基础工程加固方法分析 2.1 注浆加固基础法 基础补强注浆适用于基础有裂缝时的加固。浆液一般可用水泥浆, 水灰比可采用0. 5~ 0. 6, 也可采用环氧树脂等浆材。设计施工方法: 先在基础裂缝处钻孔, 对单独基础每边不少于2 孔,对条形基础可沿基础纵向每1. 5 m ~ 2. 0 m 布置钻孔, 并不少于2 排。注浆管直径约25 mm, 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小于30, 以利流动。钻孔直径约28 mm 并较注浆管大2 mm~ 3 mm。孔距0. 5 m~1. 0 m, 注浆压力可取0. 1MPa~ 0. 3 MPa, 影响半径约0. 3 m~0. 6 m。一般压力越大, 注浆的有效半径越大。

常见加固问题地基基础篇解答

常见加固问题地基基础篇解答 、基础、地基加固方法主要有哪些? a、增大截面法 适用于埋深相对较浅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对筏基、箱基、桩基适用性差。 b、增加埋深法 适用于紧邻下卧层为良好持力土层的情况,同时持力层最好在地下水线以上。 c、改变基础类型法 如由独立基础改为条基;由条基改为筏基、桩基;由砖条基改为混凝土条基等。 d、压力注浆法 适用于处理承载力不均匀的地基土,浆液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混合液,但一般不能用于有湿陷性的土层。 e、静压桩法 适用性广,将荷载向深层土体传递,但压桩力应小于上部结构自重的80%。 f、树根桩法 适用性广,既加固了地基土,又将上部荷载向深层土体传递。但易塌孔的土层(如淤泥质土)慎用。 2、基坑支护(加固)方法主要有哪些? a、放坡

较经济,但要求施工场地足够大,土层良好,且地下水在基地以下。 b、喷网 较经济,属被动式支护,可90度开挖(但应分层开挖,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2米),基坑侧壁土层应变释放为半自由状态,最近建筑物距坑边宜在2米以上。 c、护坡桩 属被动式支护,适用于建筑物紧邻基坑,但基坑深度若超过10米,悬臂式护坡桩桩顶变形仍较大。 d、护坡桩+预应力杆 属主动式支护,侧壁土体变形小,适用于深基坑和坑边有对变形敏感的构筑物。 e、连续墙+止水帷幕 适用于土层较差(如淤泥质土、流沙)或降水可能引起周场地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基坑。 f、内支撑 适用于长条形狭窄基坑,对其他形状基坑显笨拙,支撑杆件对前期挖土和后期施工均影响较大。 3、地基注浆加固应注意什? a、慎用于湿陷性土层。 b、注浆压力不是越大越好,以能劈裂、挤密、浸渗土层即可(一般控制在1.5MPa以内),过大压力易造成上覆土层起,浆液上。 c、浆液固化前相当于增加了外荷载,而且注浆对原持力层有扰动,所

地基基础施工及加固技术的研究

地基基础施工及加固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22T10:05:39.77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作者:李坤发 [导读]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水平与建筑科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起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就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和加固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论述。 李坤发 杭州林升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建筑科学技术水平与建筑科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起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就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和加固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论述。 关键词:地基基础施工;加固技术;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水平与建筑科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起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来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没有得到全面保障,建筑工程的事故频发,产生出了不少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应用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其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和加固技术就是其中两个非常关键的应用技术。通过对两项技术的充分运用,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保障地基基础施工的安全,避免造成施工意外情况的发生,节省了施工的成本,有利于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稳定地基的重要性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当中承重的最主要部分,承载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全部重量。由此看来,只有稳定的地基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上层部分保持稳定,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建筑工程的设计团队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建筑的要求,考虑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防止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坍塌等事故。建筑工程的地基不稳定时,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倾斜、坍塌等重大问题,其后期的维护成本也会相对增加,不利于建筑公司的盈利。建筑工程的地基是建筑的基础,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施工情况。当前,我国建筑地基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地基不稳定、地基破裂等问题都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地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本着维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护天然地基,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恰当地进行地基建设。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在进行地基建设时要尽量使用高科技技术,保证施工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维护建筑工程的生命安全,同时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地基的质量,同时减少建设的成本投入,合理地利用人工成本和物资资源,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1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该技术主要分为泥粉煤灰碎石桩和夯实水泥土桩两种类型。前者是采用水泥、碎石、粉煤灰等混合而成,合成高粘度桩与土层、桩基础等组成复合地基,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强等特征,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夯实水泥土桩是由单一材料按规定比例科学配比而成,通过机械打孔后,在土桩外侧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回填,形成均匀的水泥土桩。此种类型水泥土具有较强的承载力,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 2.2振动沉桩技术 在振动沉桩使用过程中,应将振动器设置在桩的最顶端,在使用中产生强烈振动使土颗粒的位置发生变化,出现位移现象,进而达到重新排列组合的效果。振动沉桩技术的使用较为便捷,对设备的要求较低,且使用的设备质量较轻、体积较小、便于搬运,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效率。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软土、松散沙土等地基中。 2.3静力压桩基础施工技术 由于打桩机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如若施工地点靠近居民区则会对人们产生较大影响,通常采用消声技术进行压制砖的基础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是利用静压将桩基打入土壤中,施工质量与桩身高度、土桩长度密切相关,通常在7m左右。在对土桩进行衔接时,可以采用锚接法、焊接法等。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工程的投入成本,节约大量钢筋混凝土材料,经济实惠。 2.4压实技术 该技术应用在地基施工中,在物理作用下将地基基础中的气体、固体、液体等进行碾压,使物体中多余的水分、气体等被挤压出来,使其中的填充物质充分混合重新排列,减少其中的缝隙,提升物体间的密实程度,提升地基的施工质量,为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 3建筑物地基加固 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通常是多层面的,这种现象对于建筑物会产生难以修复的损坏。如果能够在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就有针对性的使用一些必要的方法与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从而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软弱地基而言,不均匀沉降现象通常是无法避免的。假如这种现象过于严重,会造成建筑整体出现结构开裂的情况,导致建筑物出现下水道堵塞、渗水等情况,从而对于建筑物使用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对地基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施工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当前加固地基可以使用下面几种施工手段。 3.1灌浆加固 该技术主要目的是通过将水泥或其他化学浆液注入地基土层中,增强土颗粒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变形减少、渗透性降低。采用液压或者是气压配比的方式将土层整体填满,实现加固的目的。主要方法是,将凝固的浆液注入到土层当中,从而赶走土层当中的气体与水分,等到硬化以后就能够把岩土凝结为整体,有效的改善荷载传递性能以及持力层的受力情况,加固地基,避免不均匀沉降以及渗透。 3.2地基的静压力桩加固 静力压桩加固技术是利用特殊的液压装置与自重设备,分节把预制桩全部压入到土中,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排挤周围的土体,使得土壤

复合地基计算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 采用深层搅拌桩(干法)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处理土层为③层淤泥。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 sp f ,要求120 kPa ,复合地基压缩模量 不小于6.0Mpa ,沉降小于5cm 。 1、估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深层搅拌桩(干法)复合地基初步设计时,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以下方法估算。 深层搅拌桩(干法)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和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共同确定,二者中取小值。 (1)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以桩径为500mm 为例): p k cu a A f R ,η= 其中:k cu f ,—与桩身加固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试块无侧 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初步取 k cu f ,=1.6Mpa 。 η—强度折减系数,0.20~0.30,取0.3; 经计算 ()kN R a 962/5.014.316003.02 =???= (2)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 P p i n i si p a A aq l q u R +=∑=1 其中:a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 si q —桩周第i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 ),③层淤泥si q 取6 kpa ;

p u —桩的周长(m ); i l —桩长范围内第i 层土的厚度(m ); a —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一般可分别取 0.4~0.6,承载力高时取低值,本工程取0.6; P A —桩的截面积(m 2); p q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本工程取50 kpa 。 桩端为进入③层淤泥,按桩径500mm 、有效桩长10.0m 计算,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00.2kN 。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1)(2)的小值,即a R =96 kN 。 2、计算置换率 深层搅拌桩(干法)复合地基置换率可按下式估算: 17.0509.02 .096509.0120,,,=?-?-=?-?-=k s P a k s k sp f A R f f m ββ 以矩形布桩为例,则布桩为(1.1~1.2)m 2一根桩 其中:k sp f ,—深层搅拌桩(湿法)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m —搅拌桩的面积置换率(%); k s f ,—桩间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取50 kPa ;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9。 3、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估算 复合地基压缩模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a 7.288.1)17.01(6.110017.0)1(sp MP E m mE E s p =?-+??=-+=

我国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浅析

我国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浅析 发表时间:2017-09-14T09:43:14.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彭文明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建筑已经步入维修加固、改建扩建阶段,以此为背景,工程中会面临对既有建筑进行相应的加层处理,这一处理过程必然导致地基荷载的加大。 韶关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建筑已经步入维修加固、改建扩建阶段,以此为背景,工程中会面临对既有建筑进行相应的加层处理,这一处理过程必然导致地基荷载的加大。为确保既有建筑的地基能够有更强的承载能力,需要对地基采取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以更好地保证既有建筑的安全和质量。本文结合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管理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对施工方法进行比选,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对其实用性进行了评定和总结。 关键词:既有建筑;地基;加固方法 一、引言 建筑物的健康诊断和加固改造技术,是自人类有建筑史以来就出现的古老、传统、专业性强的技术。随着建筑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健康诊断和加固改造的认识逐渐加深。建筑物结构加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已受损结构的加固,使其恢复原有结构的抗力或超过原有结构的抗力;另一方面是对完好结构的加固,使其提高结构抗力。在我国大量基础建设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加固改造的既有建筑范围很广、数量很多、工程量很大、投资额很高。因此,对既有建筑物的加固具有重要意义,其维修、加固和改造是完善和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主要探讨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加固策略。 二、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加固策略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的建筑物基础加固是按以下程序进行的:①查明建筑物破坏的原因;②经选择、优化后确定建筑物基础加固方案;③确定建筑物基础加固施工的技术措施与应变方案;④进行地基加固或基础托换;⑤进行基础与承台加固及二者的连接;⑥纠偏及结构加固补强。从第四步起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实际方案进行调整,可减少或合并加固程序,简化步骤。本文就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总结了几种具体的加固方法。 2.1锚杆静压桩托换法 锚杆静压桩是锚杆和静力压桩两项技术巧妙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桩基施工新工艺,其加固机理类似于打入桩,受力直接。锚杆静压桩托换不需要在基础下挖坑,只在基础上打孔设上锚杆,作为千斤顶的反力架,另在基础上打桩孔,通过桩孔向地基中压桩。 施工工艺如下:①先在原基础顶面标出压桩孔与锚杆孔位置,人工或电钻成孔。压桩孔应下大上小,以利基础承受桩的冲切;②向锚杆孔中插入锚杆,与基础锚固,安装锚杆静压反力架;③向压桩孔中插入第一节桩,放上千斤顶,用千斤顶将桩压入土中。再压第二节桩,如此连续作业;④当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且压桩力达到设计荷载的1.5倍后,拆去千斤顶与反力架,必要时可在原基础上增设基础梁; ⑤当需要防止桩在卸载后回弹,可参照坑式静压桩加预应力的方式,令桩在不卸载条件下封桩并与基础连成一体。 2.2树根桩法 树根桩可以任意角度倾斜,形态似树根故而得名。它的突出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结构物与地基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保证在加固地基的同时,又不破坏地基土对结构物的支撑作用。树根桩是一种小直径钻孔灌注桩。通常采用钢管导向冲击成孔,亦可直接采用回转成孔,成孔直径100~250mm,根据成孔直径的大小,可放入一根钢筋或多根钢筋,也可采用钢管,成孔后,将配制好的砼灌入孔内,最后成桩。树根桩的三维结构增加了地基的刚度,可使基础的沉降大大降低。树根桩施工时所需场地小,操作灵活,无振动,不需要笨重的设备,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因而在地基加固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树根桩的设计策略如下:①桩径宜为150~3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桩的布置可采用直桩型或网状斜桩型;②树根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也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估算,设计时应考虑既有建筑的地基变形条件的限制和桩身材料的要求;对软弱地基,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时钢筋长度不应小于1/2桩长,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时应全长配筋;③树根桩设计时,应对既有建筑的基础进行有关承载力验算。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先对原基础进行加固或增设新的承台。 2.3复合注浆法 复合注浆法是将静压注浆和高压旋喷注浆结合,发挥两种注浆技术优势的一种新型注浆技术。实际工程中是先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成桩柱体,再采用静压注浆增强旋喷效果,扩散加固浆液,防止固结收缩,消除注浆盲区。将复合注浆方法应用于地基和桩基础加固中,能充分发挥静压注浆和高压旋喷注浆这两种注浆加固方法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从而达到最大的适用地层范围和最佳的加固效果,保证加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以下三种情况下可采用复合注浆法对地基进行加固:①建筑物沉降或沉降差超过有关规定,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物安全,可采用复合注浆加固地基;②既有建筑物需要加层改造或建筑物用途改变、增加荷载,原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可采用复合注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③在既有建筑物地基或相邻地基中修建地下工程,或邻近深基坑开挖等,可采用复合注浆加固地基,防止建筑物受周边影响。 复合注浆的施工工艺:①注浆钻孔施工。对桩基的桩身缺陷或桩底持力层缺陷进行加固时,先采用地质钻机在桩中进行钻孔抽芯或在桩侧进行钻孔,对桩身缺陷加固时需在桩中钻孔抽芯至缺陷位置以下1m左右,对桩底持力层缺陷加固时需根据设计桩底持力层要求从桩中或桩侧钻孔抽芯至完整持力层以下3m左右。钻孔孔径一般开孔为110mm或101mm,终孔直径为101mm或91mm,且钻孔垂直度应保证小于1%。②注浆钻孔施工完成以后,在注浆孔口建立注浆装置。孔口注浆装置采用预埋设的方式固定在桩顶注浆孔口,采用水泥浆将孔口装置与钻孔之间的间隙固定密封。③采用高压旋喷方式喷射清水进行冲洗扩孔。④按要求进行清水喷射洗孔和扩孔后,再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方式进行旋喷注浆。将注浆管分段下入孔底后,从下而上进行旋喷注浆,旋喷注浆一般采用单管旋喷注浆方式。⑤高压旋喷注浆结束后,利用孔口注浆装置封住孔口进行静压注浆。静压注浆开始时采用较稀的浆液和较低的注浆压力,随后逐渐增加浆液浓度及加大注浆压力,直至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为止,一般静压注浆在浆液终凝前需进行2~3次灌注。⑥静压注浆结束后,若注浆孔口冒浆,需对孔口进行封闭处理,防止浆液流出;若注浆结束后孔内浆液有流失,需补灌浆液到注浆孔内浆液饱满为止。 三、结语 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可以最大限度延长建筑物的有效使用寿命,是维持既有建筑物正常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社会经济意

房屋加固改造中地基基础的加固方法及问题

房屋加固改造中地基基础的加固方法及问题 摘要:地基基础加固时应注意已有地基的复核,新旧基础为了保证共同工作应采取可靠措施。文中就基础底面扩大后的抗冲切验算、新旧基础施工时注意事项及常用地基基础加固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地基基础;加固改造;加固方法 一、引言 已有结构由于设计施工不当,周围环境的影响或使用功能的改变以及进行增层改造等原因,常常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加固。加基基础加固和上部结构密不可分。工程实践表明,在进行地基基础加固设计时,采用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和强度的方法,有利于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因此,在选择地基基础的加固方案时,应统筹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共同作用,获得最优方案。 二、地基基础加固时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对原基础的复核结果决定基础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房屋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地基土逐渐被压实,孔隙率和含水量逐渐减小,重度逐渐增加,地基土变硬,承载力日益提高。因而已有结构原基础的复核除了应满足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外,地基承载力等技术参数宜根据现场地质勘察确定。当现场地质勘察有困难,也可根据房屋的使用情况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对原房屋设计时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进行适当提高。 如果原房屋经长期使用(粉土、粉质粘土地基使用6a以上;砂土地基使用4a以上;粘土地基使用8a以上),未出现沉降裂缝和异常变形,地基沉降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原基底地基承载力在80kPa以上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给予提高: fk= μ1fok(1) 式中fk——基础复核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ok——房屋原设计时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μ1——地基承载力提高系数, 2、对于扩展基础,基础底面积扩大对原基础的抗冲切和底板的抗弯是不利的。即使原基础的抗冲切承载力和底板抗弯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底面积扩大后也需要重新复核。如果复核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则需要在增加底面积的同时增加载面高度。单位长条形基础底板任一截面的弯矩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