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78
第 1 题: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2 题: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
A:1923年
B:1922年
C:1920年
D:1921年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3 题:今后我国要走的工业化道路应该是( )。
A:传统工业化道路
B: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
C:新型工业化道路
D:先信息化后工业化道路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4 题:上海市政府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报国务院备案,应使用( )。
A:“请示”
B:“意见”
C:“报告”
D:“函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5 题:和平时期,我们在反腐败时必须以( )作为载体。
A:权力
B:制度 C:监督
D:负担
回答:C 正确答案:B
第 6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7 题:公务员制度作为一种完整的、系统的现代人事行政制度,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 )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回答:C 正确答案:B
第 8 题:机关工作计划可分为( )。
A:个人计划、部门计划和单位计划
B:个人计划,单位计划和地方计划
C:中央计划、单位计划和地方计划
D:中央计划、地方计划和基层计划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9 题:下列哪一项是“公共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 ( )。
A:MBA
B:MPA
C:JM D:CPA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10 题:“公告”与“通告”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前者应写明主送单位,后者不需写明主送单位。
B:前者适用范围大,后者适用范围小。
C:前者可登报,后者不可登报。
D:前者内容复杂,后者内容简单。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11 题:“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体现了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哪个特征?( )
A:特定性
B:层次性
C:政治性
D:严肃性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12 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
A:以人为本
B:发展
C:执政为民
D:统筹兼顾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13 题:服从组织、服从领导属于公务员的( )。
A:政治行为规范
B:业务行为规范
C:廉政行为规范
D: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14 题: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属于辩证法的( )。
A:否定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15 题:党群关系的好坏由( )来评价。
A:党的工作部门
B:党员
C:政府
D:人民群众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16 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回答:C 正确答案:A
第 17 题: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以及利益的局限性,所以政治参与必须要( )进行。
A:分层次
B:统一
C:普遍
D:广泛
回答:D 正确答案:A
第 18 题: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内进行的培训属于:( )。
A:任职培训 B:初任培训
C:技术培训
D:在职培训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19 题: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
A:有期徒刑
B:管制
C:剥夺政治权利
D:拘役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20 题: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
A: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
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21 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的是( )。
A:立法监督
B:司法监督
C:审计监督
D:社会与舆论监督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22 题:党把市场经济引入到社会主义体制之中,为的是( )。
A: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
B:实行人民当家作主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开展党的思想建设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23 题:民主监督的不足有约束力不够和( )。
A:信心很足
B:意见不统一
C:权威性不强
D:改革不彻底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24 题:下列不属于机关工作计划的是( )。
A:个人计划
B:地方计划
C:基层计划
D:中央计划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25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A:实现中国梦
B: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26 题:考察事物自身的全面性,要求树立一种( )思维。
A:求实
B:辩证
C:过程
D:系统
回答:B 正确答案:D 第 27 题: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是( )。
A:互相对立
B:互为条件,互为补充
C:完全一致
D:大同小异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28 题: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的是( )。
A:规章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行政法规
D:法律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29 题:《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 )的行政主体管辖。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违法行为发生地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30 题: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应当( ) 。
A:因公辞职
B:引咎辞职
C:自愿辞职
D:责令辞职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31 题:人民政协活动中用( )代替“协商”的现象还未杜绝。
A:“报道”
B:“通报” C:“提出”
D:“准备”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32 题: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其职能不包括( )。
A:制定法律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33 题:中国目前是世界经济第( )大经济体。
A:一
B:二
C:三
D:四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34 题:深入推进( )改革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
A:经济体制
B:国际关系
C:党的建设
D:政治体制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35 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多是依靠( )来带动的。
A:消费
B:出口
C:投资
D:储蓄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36 题: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哪一项?( )
A:政治表现
B:工作实绩
C:工作态度
D:勤奋精神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37 题:阻碍和影响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最大阻力,是( )的问题。
A:思想上
B:精神上
C:经济上
D:文化上
回答:A 正确答案:D
第 38 题:国家经济的强大离不开文化产业,文化过程贯穿经济过程的始终,在媒体上称为( )。
A:文化经济化
B:经济文化化
C:高端经济
D:审美渗透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39 题:公文的结构层次序数中,表示第二层的是( )。
A:(一)
B:1
C:一
D:(1)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40 题:下列哪一项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关键因素?( )
A:宣传 B:动员
C:管制
D:公共服务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41 题:中国目前已经成国际碳排放的第( )大国。
A:一
B:二
C:三
D:四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42 题: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
A: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B:发展生产力、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C: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43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 ( )
A:税收
B:财政
C:科技
D:经济
回答:D 正确答案:B
第 44 题: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 )。
A:农业
B:教育和科学
C: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