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CECS57∶94

主编单位: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批准日期:1994 年6 月1 日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给水

3.1 水量、水质和水压

3.2 水源

3.3 给水系统

3.4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3.5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

3.6 给水管道材料及附件

3.7 水泵房、水池和水塔

4 排水

4.1 排水体制

4.2 排水量

4.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4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4.5 排水管材、检查井、雨水口

4.6 排水泵房

4.7 污水处理

附录A 地下管线(构筑物)间最小净距

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小区建筑在全国大量兴起。为了规范居住小区给水

排水设计,我协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组织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编,同济大学,江苏省建筑设计院、杭州市建筑

设计院,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等单位参加,共同制订《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范组经过三年的工作,广

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最后由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审查定稿。

现批准《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编号为CECS57∶94,并推荐给各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使用。在

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上海广东路17 号,邮编

20000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1994 年6 月1 日

1 总则

1.0.1 为使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令,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特制订本

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1.0.3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以城镇给水排水总体规划和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建筑、道路详细规划

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小区地形、各专业管道布置和建筑物管道的接点等诸因素,做到设计合理、施工方便。

1.0.4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以及其它地质特殊地区设计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时,尚应按现行的有

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1.0.5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接户管

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和排出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

2.1.2 小区支管

布置在居住组团内道路下与接户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

2.1.3 小区干管

布置在小区道路或城市道路下与小区支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

2.2 符号

α·k 给水设计秒流量公式中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

t 降雨历时

地面集水时间

管内流行时间

m 折减系数

Q 设计流量

A 过水斯面

V 流速

R 水力半径

I 水力坡度(采用管道坡度)

n 粗糙系数

3 给水

3.1 水量、水质和水压

3.1.1 居住小区给水设计用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量确定:

3.1.1.1 居民生活用水量;

3.1.1.2 公共建筑用水量;

3.1.1.3 消防用水量;

3.1.1.4 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

3.1.1.5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3.1.2 居住小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可按表3.1.2 确定。

居住小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表3.1.2

住宅卫生

器具设置

标准

每户设有大便器、洗涤盆、和沐

浴设备

每户设有大便器、洗涤盆、无沐

浴设备

每户设有大便器、洗涤盆、沐浴

设备和集中热水供应

最高日

1/人·d

平均日

1/人·d

时变化系

最高日

1/人·d

平均日

1/人·d

时变化系

最高日

1/人·d

平均日

1/人·d

时变化系

一85~120 55~90 2.5~2.2 130~170 90~125 2.3~2.1 170~230 130~170 2.01~1.8

二90~125 60~95 2.5~2.2 140~180 100~140 2.3~2.1 180~240 140~180 2.0~1.8

三95~130 65~100 2.5~2.2 140~180 110~150 2.3~2.1 185~245 145~185 2.0~1.8

四95~130 65~100 2.5~2.2 150~190 120~160 2.3~2.1 190~250 150~190 2.0~1.8

五85~120 55~90 2.5~2.2 140~180 100~140 2.3~2.1 180~240 140~180 2.0~1.8

注:①本表所列用水量已包括居住小区内小型公共建筑的用水量,但未包括浇洒道路,大面积绿化和大型公

共建筑的用水量;

②所在地区的分区见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规定;

③如当地居民生活用水量与表3.1.2 规定有较大出入时,其用水定额可按当地生活用水量资料适当增减。

3.1.3 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应按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确定。

3.1.4 居住小区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应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3.1.5 居住小区管网漏失水量与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小区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计算。

3.1.6 居住小区消防用水量、水压及火灾延续时间,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执行。

3.1.7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3.1.8 生活饮用水给水管网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服务水压可按住宅建筑层数确定:一层为0.1MPa,二层为

0.12MPa,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0.04MPa。

注:①指在建筑给水引入管与接户管连接处的最小服务水压;

②卫生器具所需流出水压大于0.03Mpa 时,最小服务水压应按实际要求计算。

3.2 水源

3.2.1 居住小区给水水源,应取自城镇或厂矿的生活给水管网,远离城镇的居住小区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

可自设水源。

3.2.2 居住小区自设水源的给水管网,不得与城镇给水管网直接连接,如需要连接时,应征得当地供水部门

同意。

3.2.3 在严重缺水地区,可采用中水作为便器的冲洗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洗车用水和空调冷却等用

水。设计中水工程时,应符合现行的《建筑中水设计规范》的规定。

3.3 给水系统

3.3.1 设计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时,应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

3.3.2 在严重缺水地区或无合格原水地区,可采用分质给水系统。

3.3.3 多层建筑居住小区,应采用生活和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

高、多层建筑混合居住小区应采用分压给水系统,其中高层建筑部分给水系统应根据高层建筑的数量、分布、

高度、性质、管理和安全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采用分散、分片集中或集中调蓄增压给水系统。

3.3.4 城镇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能满足小区给水要求时,应采用直接给水方式。城镇给水管网的水量、水

压周期性或经常不足时,应根据城镇供水条件、小区规模和用水要求、技术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等综合评价确

定给水方式。

3.4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3.4.1 小区干管应布置成环网或与城镇给水管道连成环网,小区支管和接户管可布置成枝状。

3.4.2 小区干管宜沿用水量较大的地段布置,以最短距离向大用户供水。

3.4.3 给水管道宜与道路中心线或主要建筑物呈平行敷设,并尽量减少与其他管道的交叉。

3.4.4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或交叉敷设的净距,应根据两种管道的类型、埋深、施工检修的相互影响、

管道上附属构筑物的大小和当地有关规定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本规范附录 A 采用。

3.4.5 给水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管径100mm~150mm 时,不宜小于1.5m;管径50mm~75mm 时,

不宜小于1.0m。

3.4.6 生活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应敷设在污水管道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道敷

设在污水管道下面时,给水管的接口离污水管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0m。

3.4.7 给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壤的冰冻深度、外部荷载、管材强度与其他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

3.4.8 给水管道一般敷设在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对于淤泥和其他承载力达不到要求的地基,应进行基础

处理;敷设在基岩上时,应铺设砂垫层。

3.5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

3.5.1 居住小区生活给水的最大小时流量,应按本规范3.1.2、3.1.3 、3.1.4 和3.1.5 条确定。

3.5.2 居住小区中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按下列方法计算:

3.5.2.1 居住组团(人数3000 人以内)范围内的生活给水管道,设计流量按其负担的卫生器具总数,以现行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生活给水秒流量公式计算;

3.5.2.2 居住小区的生活给水干管,渗计流量按本规范3.5.1 的最大小时流量计算。

注:干管管径不得小于支管管径。

3.5.3 给水管道担负卫生器具设置标准不同的住宅时,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计算公式中的系数α·k 值可取

卫生器具当量数的加权平均值。

3.5.4 设有幼托、中小学校、菜场、浴室、饭店、旅馆、医院等用水量较大的公共建筑,在计算居住组团内

的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时,应按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公式计算;在计算居住

小区给水干管的设计流量时,应按上述建筑的最大小时流量计算,以集中流量计入。

3.5.5 生活给水管道上设有室外消火栓时,给水管道管径应按生活给水流量和消防给水流量之和进行校核。

如采用低压给水系统,管道的压力应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从地面算起不低于0.1MPa。

3.5.6 给水管网设有两条或两条以上与城镇给水管网连成环网时,应保证一条检修关闭,其余连接管仍然供

应70%的生活给水流量。生活与消防合并的给水管网还应计入消防流量。

3.5.7 给水管道的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应按现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的公式计算。

3.5.8 给水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除水表和止回阀等需单独计算外,可按管网沿程水头损失的15%~20%计算。

3.5.9 居住小区从城镇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给水管道的管径,应根据管道的设计流量,城镇给水管网能保证

的最低水压和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水压计算确定。

3.6 给水管道材料及附件

3.6.1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供水水压、外部荷载、土壤性质、施工维护和材料供应等条件

确定。管径小于等于70mm,应采用镀锌钢管,管径大于70mm,应采用承插式铸铁管。

有条件时可采用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硬聚氯乙稀给水管。

3.6.2 埋地金属管,应根据选用管道材料、土壤性质、输送水的特性采用相应的内、外防腐措施。

3.6.3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在下列部位应设阀门:

3.6.3.1 小区干管从城镇给水管道接出处;

3.6.3.2 小区支管从小区干管接出处;

3.6.3.3 接户管从小区支管接出处;

3.6.3.4 环状管网需调节和检修处。

3.6.4 阀门应设在阀门井内。在寒冷地区的阀门井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在人行道,绿化地的阀门可采用阀

门套筒。

3.6.5 在城镇消火栓保护不到的建筑区域,应设室外消火栓,消火栓设置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的规定。

3.6.6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和道路需要洒水时,可设洒水栓,洒水栓的间距不宜大于80m。

3.7 水泵房、水池和水塔

3.7.1 水泵房位置宜靠近负荷中心,可独立建设也可与锅炉房或热力中心等公用动力站、房合建。

3.7.2 水泵房机组噪声对周围环境有影响时,应采取隔振消声措施。

3.7.3 泵房的供水流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3.7.3.1 给水系统有水塔或高位水箱(池)时,应满足给水系统的最大小时流量;

3.7.3.2 给水系统无水塔或高位水箱(池)时,应满足给水系统管道的设计流量;

3.7.3.3 泵房负有消防给水任务时,同时应满足生活给水流量和消防给水流量要求。

3.7.4 水泵的杨程应满足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水压。

3.7.5 水泵的选择、水泵机组的布置、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以及水泵房的设计要求,应按现行的《室外给水

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负有消防给水任务时,还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的规定。

3.7.6 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居住小区生活用水的调蓄贮水量、安全贮水量和消防贮水量确定。其中生活

用水的调蓄贮水量无资料时,可按居住小区最高日用水量的20%~30%确定。

3.7.7 水池贮有消防水量时,应有确保消防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

3.7.8 不允许间断供水的水池或有效容积超过1000 的水池,应分设两个或两格。两池(格)之间应设连通

管,并按每个水池(格)单独工作要求配置管道和阀门。

3.7.9 水池的溢流管不得直接与排水道相通,应有空气隔断和防止污水倒流入池措施。

3.7.10 水塔和高位水箱(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居住小区生活用水的调蓄贮水量、安全贮水量和消防贮水

量确定。其中生活用水调蓄贮水量无资料时,可按表3.7.10 确定。

水塔和高位水箱(池)生活用水的调蓄贮水量

表3.7.10

居住小区最高

日用水量( )

<10 101~300 301~500 501~1000 1001~2000 2001~4000

调蓄贮水量占

最高日用水量

的百分数

30%~20% 20%~15% 15%~12% 15%~8% 8%~6% 6%~4%

3.7.11 水塔和高位水箱(池)最低水位的高程,应满足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水

压。

4 排水

4.1 排水体制

4.1.1 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排水体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综合比较

确定。

4.1.2 新建居住小区下列情况宜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4.1.2.1 城镇排水系统为分流制(包括远期规划改造为分流制);

4.1.2.2 小区或小区附近有合适的雨水排放水体;

4.1.2.3 小区远离城镇为独立的排水体系。

4.1.3 居住小区内的排水需进行中水回用时,应设分质、分流排水系统。

4.2 排水量

4.2.1 居住小区生活污水排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与生活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相同,应按本规范3.1.2 条

规定确定。

4.2.2 居住小区内的公共建筑的生活污水排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与生活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相同,应

按本规范3.1.3 条规定确定。

4.2.3 居住小区内生活污水的最大小时流量包括居民生活污水量和公共建筑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的最大小

时流量与生活用水量最大小时流量相同,应按本规范3.1.2 条和3.1.3 条计算确定。

4.2.4 居住小区内的雨水设计流量和设计暴雨强度的计算,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公式计算确

定。

4.2.5 小区内各种地面径流系数可按表4.2.5 采用,小区内平均径流系数应按各种地面的面积加权平均计算确

定。如资料不足,小区综合径流系数根据建筑稠密程度在0.5~0.8 内选用。

径流系数

表4.2.5

地面种类径流系数

各种屋面0.9

混凝土和沥青路面0.9

块石等铺砌路面0.6

非铺砌路面0.3

绿地0.15

4.2.6 雨水管渠的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地形条件和气象特点因素确定,居住小区宜选用0.5 年~1.0 年。

4.2.7 雨水管渠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t——降雨历时(min);

——地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一般可选用5min~10min;

m——折减系数,小区支管和接户管:m=1,小区干管:暗管m=2;明渠m=1.2;

——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4.2.8 居住小区中合流制管道的设计流量为生活污水量和雨水量之和。生活污水量可取平均日污水量(1/s);

雨水量计算时设计重现期宜高于同一情况下分流制的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4.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3.1 排水管道的布置应根据小区总体规划、道路和建筑的布置、地形标高、污雨水去向等按管线短、埋深

小,尽量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

4.3.2 排水管道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呈平行敷设,并尽量减少相互间以及与其它管线间的交叉。污水管

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给水管道下面。

4.3.3 排水管道敷设时,相互间以及与其它管线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离应根据

两种管道的类型、埋深、施工

检修的相互影响、管道上附属构筑物的大小和当地有关规定等因素确定。一般可按本规范附录A 采用。

4.3.4 排水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当管道埋深浅于基础时应不小于1.5m;当管道埋深深于基础时应不

小于2.5m。

4.3.5 排水管道转弯和交接处,水流转角应不小于90°,当管径小于等于300mm,且跌水水头大于0.3m 时可

不受此限制。

4.3.6 各种不同直径的排水管道在检查井中的连接宜采用管顶平接。

4.3.7 排水管道的管顶最小覆土厚度应根据外部荷载、管材强度和土壤冰冻因素,结合当地理管经验确定。

在车行道下不宜小于0.7m,如小于0.7m 时应采取保护管道防止受压破损的技术措施。当管道不受冰冻和外部荷

载影响时,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3m。

4.3.8 冰冻层内排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

4.3.9 排水管道的接口应根据管道材料、连接形式、排水性质、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等确定。

4.3.10 排水管道的基础应根据地质条件、布置位置、施工条件和地下水位等因素确定。一般可按下列规定选

择:

4.3.10.1 干燥密实的土层、管道不在车行道下、地下水位低于管底标高且非几种管道合槽施工时,可采用素

土(或灰土)基础,但接口处必须做混凝土枕基;

4.3.10.2 岩石和多石地层采用砂垫层基础,砂垫层厚度不宜小于200mm,接口处应做混凝土枕基;

4.3.10.3 一般土壤或各种潮湿土壤,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90°~180°混凝土带状基础;

4.3.10.4 如果施工超挖,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和地基应采取加固措施。

4.4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4.4.1 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应按下列公式进行:

4.4.1.1 流量公式

Q=A·V (4.4.1—1)

式中Q——流量(/s);

A——过水断面面积(㎡);

V——流速(m/s);

4.4.1.2 流速公式

式中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采用管道坡度;

n——粗糙系数,铸铁管为0.013;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为0.013—0.014。

4.4.2 污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最大小时污水量进行计算。小区内居民生活污水最大小时流量应按本规范

4.2.1 条和4.2.3 条计算确定。小区内公共建筑生活污水最大小时流量应按本规范4.2.2 条和4.2.3 条计算确定,并

按集中流量计入。

4.4.3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的设计流量应分别按本规范4.2.4 条和4.2.8 条计算确定。

4.4.4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按满流计算。污水管道应按非满流计算,最大设计充满度可按表4.4.4 采用。

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

表4.4.4

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

150~300 0.55

350~450 0.65

≥500 0.70

4.4.5 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不得超过10m/s;非金属管不得超过5m/s。

4.4.6 排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雨水管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0m/s。

4.4.7 排水管道的管径经水力计算小于表4.4.7 最小管径时应选用最小管径。居住小区内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

和最小设计坡度宜按表4.4.7 采用。

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

表4.4.7

管别位置最小管径(mm) 最小设计坡度

接户管建筑物周围150 0.007

支管组团内道路下200 0.004 污水管道

干管小区道路、市政道路

300 0.003

接户管建筑物周围200 0.004

雨水管和合流管道

支管及干管小区道路、市政道路

300 0.003

雨水连接管200 0.01

注:①污水管道接户管最小管径150mm 服务人口不宜超过250 人(70 户),超过250 人(70 户),最小管径

宜用200mm;

②进化粪池前污水管最小设计坡度,管径150mm 为0.010~0.012 管径200mm 为0.010。

4.4.8 排水接户管管径不应小于建筑物的排出管管径,排水管道下游管段管径不宜小于上游管段管径。

4.5 排水管材、检查井、雨水口

4.5.1 排水管道管材应就地取材,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

穿越管沟、过河等特殊地段或承压的管段可采用钢管和铸铁管。

4.5.2 输送腐蚀性污水的管道必须采用耐腐蚀的管材,其接口及附属构筑物也必须采取防腐措施。

4.5.3 排水管道与室外排出管连接处,管道交汇、转弯、跌水、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

定距离处,应设检查井。居住小区内直线管段上检查井的最大距离可按表 4.5.3 确定。

检查井最大间距

表4.5.3

最大间距(m)

管径(mm)

污水管道雨水管和合流管道

150 20 -

200~300 30 30

400 30 40

≥500 - 50

4.5.4 检查井的内径尺寸和构造要求应根据管径、埋深、地面荷载、便于养护检修并结合当地实际经验确定。

排水接户管埋深小于1m 时宜采用小井径检查井。

4.5.5 排水检查井井底应设流槽。

4.5.6 小区内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建筑物和道路的布置等因素确定。在道路交汇处、建筑物单元出入

口附近、建筑物雨落管附近以及建筑前后空地和绿地的低洼点等处,宜布置雨水口。

4.5.7 雨水口的数量应根据雨水口形式、布置位置、汇集流量和雨水口的泄水能力计算确定。

4.5.8 雨水口沿街道布置间距宜为20m~40m。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

4.5.9 平篦雨水口篦口设置宜低于路面30mm~40mm,在土地面上时宜低50mm~60mm。

4.5.10 雨水口的深度不宜大于1m,泥砂量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有冻胀影响地区的雨水口深度

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4.6 排水泵房

4.6.1 排水泵房宜建成单独建筑物,污水泵房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有一定距离,水泵机组噪声对周围环

境有影响时应采取消声、隔振措施,泵房周围应绿化。

4.6.2 雨水泵房机组的设计流量可取与泵房进水管道的设计流量相同。污水泵房机组的设计流量可按最大小

时流量计算。

4.6.3 泵房内水泵的选择,机组的布置、水泵吸水管、压水管及集水池等的设计要求应按现行《室外排水设

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4.7 污水处理

4.7.1 居住小区的污水排放,应符合现行的《污水排放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

的要求。

4.7.2 居住小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应由城镇排水总体规划统筹确定。

4.7.3 城镇已建成或已规划城镇污水处理厂,小区的污水能排入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内的污水管道,小区内不

应再设置污水处理设施。

4.7.4 新建居住小区若远离城镇或其他原因,污水无法排入城镇污水管道,小区内应按现行《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的要求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后方许排放。

4.7.5 城镇未建污水处理厂,小区内污水是否允许采用化粪池作为分散或过渡性处理设施,应按当地有关规

4.7.6 居住小区内设置化粪池时,采用分散还是集中布置,应根据小区建筑物布置、地形坡度、基地投资、

运行管理和用地条件等综合比较确定。

附录A 地下管线(构筑物)间最小净距

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

水平垂直水平垂直水平垂直

给水管0.5~1.0 0.1~0.15 0.8~1.5 0.1~0.15 0.8~1.5 0.1~0.15

污水管0.5~1.0 0.1~0.15 0.8~1.5 0.1~0.15 0.8~1.5 0.1~0.15

雨水管0.5~1.0 0.1~0.15 0.8~1.5 0.1~0.15 0.8~1.5 0.1~0.15

低压煤所管0.5~1.0 0.1~0.15 1.0 0.1~0.15 1.0 0.1~0.15

直理式热水管 1.0 0.1~0.15 1.0 0.1~0.15 1.0 0.1~0.15

热力管沟0.5~1.0 1.0 1.0

乔木中心1.0 1.5 1.5

电力电缆1.0 直埋0.5

穿管0.25

1.0 直埋0.5

穿管0.25

1.0 直埋0.5

穿管0.25

通讯电缆1.0 直埋0.5

穿管0.15

1.0 直埋0.5

穿管0.15

1.0 直埋0.5

穿管0.15

通讯及照明电焊0.5 1.0 1.0

注:净距指管外壁距离,管道交叉设套管时指套管外壁距离,直埋式热力管指保温管壳外壁距离。

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

B.0.1 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B.0.1.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必须”;

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B.0.1.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应”;

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B.0.1.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用词采用“不宜”。

B.0.2 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

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最新版】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建筑给排水管道布局设计标准 一、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平面图及竖向布局应依据工厂地貌、厂区建筑平面图、设备(单元)的需水量和排放量、冻土层深层、水文地质状况和管道材质明确。 二、生产制造与生活给水管网布局应考虑供水安全、经济发展有效等要求,可选用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消防给水管网布局应合乎现行标准国家行业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要求。 三、厂区内生产制造、日常生活建筑给排水主干管,宜挨近需水量及排放量很大的设备(单元)布局。 四、户外建筑给排水管道宜埋地敷设;运输易堆积物质、有危害物质及其腐蚀物质的管道不适合埋地敷设,当不可以防止埋地时,应采用防腐蚀、防渗对策。建筑给排水管道不可与运输易燃性、易燃或有危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沟敷设。 五、建筑给排水管道不适合在车行道下纵向敷设,宜各自相对性

集中化布局在道路一边或两边人行横道下和绿化带下;带有易燃液体的生产制造污水干管不可纵向敷设于车行道下和加工工艺管廊下。 六、消防给水管道及雨水管道宜挨近道路布局。 七、户外埋地建筑给排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筑物的最少净距应考虑管道工程施工、安装、维修的要求,并宜合乎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给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物的最少净距(m) 八、埋地管道接口法兰、卡箍及紧固件应安装在检查井或管沟内,当直埋在土壤层中时应做防腐蚀解决。 九、日常生活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运输有危害液体管道交叉敷设时,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在交接处3m范畴内不可有管道接头。当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布局在下面时,应采用防污染对策。 十、重力流管道由缓坡变成陡坡处,其管径可依据水力计算减少,但不可超出2级,并不可低于相对物质的最少管径。 十一、管道的埋设深层,应依据管材特性、外界载荷、冰冻状况

16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施工(二)(2019年新版)共16页文档

2K315012 熟悉普通顶管施工工法 顶管法优点:土方开挖和回填量减少;不必拆除地面障碍物;不会影响交通;跨越河流时,不必修建围堰或进行水下作业;消除冬雨期影响;不必设置基础和管座;减少管道沿线的环境污染; 管道不开槽施工方法,按其顶进的方式有人工挖土、机械挖土、水力机械、挤压法。 一、工艺与特点 顶管法的特点是顶管管道既起掘进空间的支护作用,又是构筑物的本身。 二、适用范围 顶管适用土层很广,特别适用于黏性土、粉性土和砂土,也适用与卵石、碎石、风化残积土等非黏性土。对于淤泥、沼泽地及岩石不适用。 三、管材及附属工具 顶管所用管材常用的有钢管和钢筋混凝土管两种。 顶管所用的附属工具是工具管,工具管是顶管的关键机具,一般应具有以下功能:掘进、防坍、出泥和导向等。工具管一般采用钢板焊制。 四、工作坑的布置 (一)位置的确定 工作坑(井)是顶管施工的工作场所,其位置可根据以下条件确定: 2.单向顶进时,应选在管道下游端,以利排水; 3.考虑地形和土质情况,有无可利用的原土后背等; 6.距水源、电源较近; 7.不宜设置于工厂企业、里弄出口处及高压线下方。 (二)工作坑的施工

工作坑的形成,一种方式是采用钢板桩或普通支撑,坑底用混凝土铺设垫层和基础;一种方法是利用沉井技术,用混凝土封底。前者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埋深较大的情况;后者与之相反,混凝土井壁既可以作为顶进后背支撑,又可以防止塌方。 工作坑的支撑应形成封闭式框架,矩形工作坑的四角应加斜撑。 五、顶进系统 管道顶管中的顶管系统包括:导轨、顶铁、千斤顶(油泵)、后背及后座墙。 (一)导轨 导轨的作用是支托未人土的管段和顶铁,起导向的作用。导轨用工字钢或槽钢做成,两导轨安装牢固、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标高可略高于设计高程。 (二)顶铁 顶铁是由各种型钢拼接制成,有U形、弧形和环形几种, (三)千斤顶及油泵 千斤顶又称为油缸,是顶管系统的核心,目前大多采用油压千斤顶。 千斤顶应左右对称布置,顶力的合力位置应该和顶进抗力的位置在同一轴线上。 (四)后背及后座墙 (五)吊装设备 吊装设备常用的有:轮式起重机、起重桅杆和门式吊车。起重桅杆一般仅适用于管径较小、顶管规模不大的顶管施工;门式吊车吊装方便,操作安全,应用较广;起重设备严禁超负荷吊装。 六、管道顶进 1.采用手掘式顶管时,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处,

给排水设计规范(修订版的)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课程是道路桥梁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城市管道工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城市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各种管道工程及其附属构筑物的施工、维护和管理。使学生初步具备城市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素质与能力,具有处理、解决城市管道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城市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管道系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管道工程的施工特点,掌握城市各种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及日常维护、质量管理,通过学习,具备一定施工和施工组织管理的能力,能解决城市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例如,对于排水工程的任务要求达到了解;对于常见附属构筑物结构、种类等达到熟悉;对于管道的土石方工程以及管道开槽法施工达到掌握。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基础》、《建筑力学》、《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测量》、《建筑材料》、《地基基础》和《水力水文基础》等。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求能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与《道路工程技术》同时开设,使学生全面掌握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管理方法。 五、学习方法和建议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是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1.以课堂教学为主,根据不同章节,布置课外作业方式完成教学内容。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去工地参观实习,加深消化和理解。 2.教学过程中,采用少而精,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讲重点和难点、讲概念和方法、讲学生自学中难以理解的内容。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为48学时,开设一学期。 二、媒体使用 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包括教材、复习参考资料和作业;另外还有配套的音像教材和IP课件。IP课程是本课程的主要重要媒体之一,针对本课程特点,IP课程以课程的知识点为线索,采用系统讲授、重点精讲与交互式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制作,与文字教材相配合。录像教材是本课程学习的强化媒体,是文字教材、IP课程的重要补充。 三、教学管理 本课程采用集中辅导、个别化学习、形成性考核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学习中首先阅读各章节的学习指导,了解其中的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按照教学要求完成各章的作业,并计入平时成绩。集中面授,则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四、考核 本课程考试以期末理论考核成绩与形成性考核成绩为考查学生获得学分与否的依据。期末考试内容侧重于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形成性考核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综合性的内容掌握情况。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 教学内容: 1.管道工程施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管道工程施工发展概况。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范标准(毕设).docx

-*给水排水管道敷设规范及要求(整理的很全面) 1给水管道的敷设及管材 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布置应严格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 B-50015-2003 )的要求进行,建筑室内管道布置和敷设原则 如下: (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2)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 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 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室内给水管道的 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3)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 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4)埋地敷设的给水管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 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 保护措施。 (5)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 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 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 0.5m 。 (6)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如必须穿越 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7)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 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塑料给水管道不得 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m 的金属管段过渡。

(8)室内给水管道上的各种阀门,宜装设在便于检修和便于操 作的位置。 (9)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应小于 0.5m ;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 0.15m ,且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的上面。 (10)给水管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直线长度、管材的线膨胀 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 经计算确定。应尽量利用管道自身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 (11)当给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引起装饰、物品等受损害时,给水管道应作防结露保冷层,防结露保冷层的计算和构造,按 现行的《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执行。 (12)给水管道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 ○2干管和立管应敷设在吊顶、管井、管窿内,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 ○3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 ; ○4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管管材宜采用塑料、金属与塑 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 ○5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管材,如采用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 连接的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地面宜有管道位置的临时标识。 (13)给水管道应避免穿越人防地下室,必须穿越时应按人防 工程要求设置防暴阀门。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强条汇编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强条汇编 3.2水质和防水质污染 3.2.3城镇给水管道严禁与自备水源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 3.2.3A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3.2.4生活饮用水不得因管道内产生虹吸、背压回流而受污染。 3.2.4A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构筑物等的生活饮用水管配水件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 2.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 3.2.4C从生活饮用水管网向消防、中水和雨水回用水等其他用水的贮水池(箱)补水时,其进水管口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mm。 3.2.5从生活饮用水管道上直接供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的下列部位设置倒流防止器: 1.从城镇给水管网的不同管段接出两路及两路以上的引入管,且与城镇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的小区或建筑物,在其引入管上; 2.从城镇生活给水管网直接抽水的水泵的吸水管上; 3.利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且小区引入管无防回流设施时,向商用的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注水的进水管上。 3.2.5A从小区或建筑物内生活饮用水管道系统上接至下列用水管道或设备时,应设置倒流防止器: 1.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在消防用水管道的起端; 2.从生活饮用水贮水池抽水的消防水泵出水管上。 3.2.5B生活饮用水管道系统上接至下列含有对健康有危害物质等有害有毒场所或设备时,

应设置倒流防止设施: 1.贮存池(罐)、装置、设备的连接管上; 2.化工剂罐区、化工车间、实验楼(医药、病理、生化)等除按本条第1款设置外,还应在其引入管上设置空气间隙。 3.2.5C从小区或建筑物内生活饮用水管道上直接接出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上设置真空破坏器: 1.当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按摩池、水景池、循环冷却水集水池等的充水或补水管道出口与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出口管径2.5倍时,在其充(补)水管上; 2.不含有化学药剂的绿地喷灌系统,当喷头为地下式或自动升降式时,在其管道起端;3.消防(软管)卷盘; 4.出口接软管的冲洗水嘴与给水管道连接处。 3.2.6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小便斗(槽)采用非专用冲洗阀直接连接冲洗。 3.2.9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采用防污染的措施。 3.2.10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其他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分隔墙。 3.2.14在非饮用水管道上接出水嘴或取水短管时,应采取防止误引误用的措施。 3.5 管道布置和敷设 3.5.8室内给水管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3.9 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

二建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复习重点

2K315010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施工 P101 1、管道开槽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工作、沟槽开挖、沟槽支撑、施工排水、管道基础、管道铺设、砌筑检查井及雨水口、质量检查与验收、沟槽回填、竣工验收等部分。 ?2、土方开挖前,应首先查明地下水位、土质及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等情况,然后制定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 3、沟槽开挖时注意: (1 (2 0.8m)。(3)采用吊车下管时,可在一侧堆土,另一侧为吊车行驶路线,不得堆土; (4)机械挖槽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0mm),避免超挖,余量由人工清挖。 (5)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妨碍正常使用。 (6)挖土机械应距高压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距电缆 (7 (8)采用坡度板控制槽底高程和坡度时,其设置应牢固。对于平面上呈直线的管道,坡度 对于曲线管道,坡度板间距应加密;井室位置、折点和变坡点处,应增设坡度板。坡度板距槽底的高度不宜大于3m。 4、沟槽支撑 (1)支撑类型有横撑、竖撑、板桩撑。 1)横撑与竖撑:湿度小的黏性土挖土深度小时,可用断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松散、湿度大的土可用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对松散和湿度很大的土可用垂直挡土板支撑。 2)板桩支撑:基坑较深、地下水位较高、可能出现流砂、未采用井点降水;既挡土又挡水 (2)施工要求 1)支撑要牢固可靠,符合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 3)遇到下列情况时,支撑应加强: a.当沟槽挖深与建筑物、地下管线或其他设施的水平距离较近; b.施工便桥的桥台部位;(会有动载) c.地下水排除措施不能疏干槽底土层; d.雨期施工。 4)支撑拆除前应对沟槽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槽壁进行安全检查。 5 6 7)在回填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拔除钢板桩。拔出后应及时回填桩孔;当用砂灌填时,可冲水助沉。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_GB50015-2010(附条文说明,详细版)

XXXX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浙江省杭州市波克酒店给排水设计 专业班级:建环 102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XXXXXX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商务、度假、旅游等活动使我国城市酒店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代星级酒店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对外窗口,其酒店形象和服务水平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特质。因此,现代星级酒店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建筑外形的气质塑造,还应致力于其良好的内在功能品质及酒店文化性与异质性的挖掘。作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除了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外,还要强调供水安全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采取节能意义的措施和设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水电浪费。结合当前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立足建筑给排水,提出一些建议,以减少水资源的隐形浪费,实现节约用水。还必须考虑到给排水系统的噪声控制,结合新工艺和自身的工作经验在舒适性和经济性间寻求平衡点将室内给排水噪声减到最低,树立整体环境意识,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安静和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酒店的功能复杂,失火可能性大,失火后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及扑救困难。为此,必须设置安全可靠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满足各类消防的要求,而且也是酒店质量审核中的重中之重。因此,酒店室内给排水、消防给水工程在设计方面,都比一般室内给排水工程、消防给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该毕业设计,提高资料检索、文献阅读、设计计算、绘制图纸、编写设计说明的能力;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达到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最初尝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对室内噪声越来越重视。据调查,在发达国家,人们在室内滞留的时间已占全天的90%,因此对室内噪声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建筑施工、安装和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及卫生设备的选型不当,加上水泵自身的机械振动等诸多因素,室内的噪声环境愈加严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噪声过大而干扰人们的

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

1K415010 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 一.单项选择题 1.给水排水管道采用开槽施工时, 开挖沟槽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m。 A.1. 5 B.1.0 C.2.5 D .2.0 【解析】 给水排水管道采用开槽施工时,沟槽上方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1.5m。答案A正确,选项 B、C、D 是干扰项。 2.关于沟槽开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按每层3m 进行分层开挖 B .开挖沟槽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C. 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埋设在同一管沟内的合槽施工,宜从流向的下游向上游,逐段开挖 D ?沟槽外侧应设置截水沟及排水沟 【解析】 选项B、C、D说法正确,选项A说法错误,正确说法是“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 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 m‘,答案A正确。 3.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的计算公式为: B=D i+2 (b i+b2+b3),则D i代表:()。 A .管道结构或管座的内缘宽度(mm) B .管道结构或管座的外缘宽度(mm) C.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 D .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mm) 【解析】 D i表示管道结构或管座的外缘宽度。答案B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4. 下列哪项不是柔性橡胶圈密封接口的特点: ()。 A .抗震效果差 B .适应地基变形性强 C.接口在一定转角内不漏水 D .适用于大半径弯道直接安装施工

解析】

柔性橡胶圈密封接口适应地基变形性能强、抗震效果好,而且接口在一定转角内不漏水, 适用于大半径弯道直接安管施工。选项 B 、C、D 是柔性橡胶圈密封接口的特点,选项 A 不是柔性橡胶圈密封接口的特点,答案 A 正确。 5.承插式橡胶密封圈连接宜在环境温度( ) 时进行,插口端不宜插到承口底部。 A .较低 B 0C C.较高 D .高低均可 【解析】承插式橡胶密封圈连接宜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进行,插口端不宜插到承口底部。答案C 正确,选项A、B、D 是干扰项。 6.电熔连接、热熔连接、机械连接宜在环境温度( )时进行。 A .较低或接近最低 B .较高或接近最高 C.> 10C D .温度不限 【解析】电熔连接、热熔连接、机械连接宜在环境温度较低时进行或接近最低时进行。答案A 正确,选项B、C、D 是干扰项。 7.给水预应力混凝土管接口一般为( )。 A .油麻膨胀水泥砂浆接口B.橡胶密封圈柔性接 口 C .油麻青铅柔性接口 D .法兰接口 解析】 预应力混凝土管一般为橡胶密封圈柔性接口,当与管件连接时,需用钢制转换柔性接口 或做钢制法兰转换口连接。答案 B 正确,选项 A 、C、 D 是干扰项。 8.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 )km。 A .2.0 B .5.0 C .3.0 D .1.0 【解析】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 1.0km。答案D正确,选项A、B、C是干扰项。 9.排水方沟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方沟在上,高程冲突,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管道交叉处理的方法是:( )。 A .排水管道改变方向,从排水管道或热力方沟下面绕过 B .压扁热力方沟断面,其他不变 C.压扁排水方沟断面,同时减小过水断面 D .压扁排水方沟断面,但不应减小过水断面 【解析】 排水方沟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方沟在上,高程冲突,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增强上

医院给排水设计规范

医院给排水设计规范 heijindishi发表于: 2009-3-20 13:38 来源: 给排水论坛|中国给排水资源网 摘自《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全文见: https://www.doczj.com/doc/bc5670302.html,/bbs/viewthread.php?tid=1943) 6 给水排水、消防和污水处理 6.1 一般规定 6.1.1 医院新建、扩建和改建时应对医院院区范围内的给水、排水、消防和污水处理工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6.1.2 医院建筑的给水排水、消防和污水处理等工程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本章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执行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6.1.3 给水排水管道不应架空穿越洁净室、强电和弱电机房、CT和核磁共振等无菌或重要设备室,当必须穿越时管道应采取防漏措施。 6.2 给水 6.2.1 医院生活给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和卫生部制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标准的规定。 6.2.2 医院生活用水量定额应符合表6.2.2 的规定。

6.2.3 医院锅炉用水和空调用水等应根据工艺确定。 6.2.4 烧伤病房、中心供应等部位的用水点或冲洗水龙头应根据医院工艺要求设置给水管道或者冲洗水龙头。 6.2.5 下列场所的用水点应采用非接触性或非手动开关,并应防止污水外溅,具体要求如下: 1 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小便斗、公共卫生间的大便器; 2 产房、手术刷手池室、护士站室、治疗室、洁净无菌室、供应中心、ICU、血液病房和烧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 3 诊室、检验科和配方室等房间的洗手盆; 4 其他其他有无菌要求或需要防止交叉感染的场所的卫生器具。 6.2.6 采用非接触性或非手动开关的用水点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应采用感应自动水龙头、小便斗应采用自动冲洗阀,,蹲式大便器宜采用脚踏式自闭冲洗阀或感应冲洗阀; 2 产房、手术刷手池、护士站、治疗室、洁净室和消毒供应中心、ICU和烧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应采用感应自动水龙头、膝动或肘动开关水龙头; 3 其他有无菌要求或防止交叉感染场所的卫生器具应按照上述要求选择水龙头或冲洗阀。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GB 50015-2003 4.9.2设计雨水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4.9.2) 4.9.4 建筑屋面、建筑物基地、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屋面雨水排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按5min计算。 2居住小区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式计算: (4.9.4)

4.9.5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汇水区域性质、地形特点、气象特征等因素确定,各种汇水区域的设计重现期不宜小于表4.9.5中规定的数值: 4.9.6各种屋面、地面的雨水径流系数可按表4.9.6采用。 4.9.7雨水汇水面积应按地面、屋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高出屋面的侧墙,应附加其最大受雨面正投影的一半作为有效汇水面积计算。窗井、贴近高层建筑外墙的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坡道和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汇水面积,应附加其高出部分侧墙面积的二分之一。 4.9.8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工程应设置溢流口、溢流堰、溢流管系等溢流设施。溢流排水不得危害建筑设施和行人安全。 4.9.9一般建筑的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1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重要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的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 4.9.10建筑屋面雨水管道设计流态宜符合下列状态: 1檐沟外排水宜按重力流设计。 2长天沟外排水宜按压力流设计。 3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宜按重力流设计。 4工业厂房、库房、公共建筑的大型屋面雨水排水宜按压力流设计。 4.9.11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应单独排放。 4.9.12阳台排水系统应单独设置。阳台雨水立管底部应间接排水。 4.9.13屋面雨水管道如按压力流设计时,同一系统的雨水斗宜在同一水平面上。 4.9.14屋面排水系统应设置雨水斗、不同设计排水流态、排水特征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选用相应的雨水斗。 4.9.15雨水斗的设置应根据屋面汇水情况并结合建筑结构承接、管系敷设等因素确定。

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 开槽管道施工技术 一、沟槽施工方案 (一)主要内容 (1)沟槽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开挖断面图。 (2)沟槽形式、开挖方法及堆土要求。 (3)无支护沟槽的边坡要求;有支护沟槽的支撑形式、结构、支拆方法及 安全措施。 (4)施工设备机具的型号、数量及作业要求。 (5)不良土质地段沟槽开挖时采取的护坡和防止沟槽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

(6)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沿线管线及构(建)筑物保护要求 等。(二)确定沟槽底部开挖宽度 (1)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按经验公式计算确定: B=D0+2x(b}+b2+b3) 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 D a--管外径,mm; 摭——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可按表2K315011-1选取);b2——有支撑要求时,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可取150-200mm; b3——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渠一侧模板厚度,mm。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表2 管道的外径久(mm)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但(mm) 混凝土类管道金属类管道、化学建材管 nw500 刚性接口400 300 柔性接口300 5OO

(1)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开挖深 度在5m以内、沟槽不设支撑时,沟槽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2K315011-2的规定。 深度在5m以内的沟槽边坡的最陡坡度表2K315011-2 边坡坡度(高:宽) 土的类别 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时间:2006-03-11 浏览次数:4449 中国工程检测网: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达到防止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第1.0.3条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埋城镇、工业与农业之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1.0.4条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第1.0.5条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 二、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污水和污泥。 三、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协调。 四、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 五、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第1.0.6条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 第1.0.7条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宜设置检测设施。 第1.0.8条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1.0.9条排水工程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根据管理的需要,设备器材的质量和供应情况,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主要工艺,应首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 第1.0.10条排水工程的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1.0.11条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特殊地区设计排水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排水量 第一节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 第2.1.1条层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90%采用。 第2.1.2条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宜按表2.1.2采用。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总则 1.O.1 为加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节约 材料,提高经济效益.特翩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和工业区的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应按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施工。变更设计应经过设计单位同意。1.O.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材、管道附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用于生活饮用水的管道,其材质不得污染水质。 1.0.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爆、环境和文 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1.O.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 范的规定。 2施工准备 2.0.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 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挺出变更设计的要求。 2.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旌工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并应掌握管道沿线的下列情况 和资料t 2.O.2.1现场地形、地貌、建筑物各种臂线和其他设施的慵阮 2.O.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2.O.2.3气象资料} 2.O.2.4工程用地、交通运输及排水条件 2.O.2.5施工供水、供电条件 2.O.2.6工程材料、施工机械供应条件 2.0.2.7在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和航运资料。在寒冷地区施工 时,尚应掌握地表水的冻结及漉冰的资料; 2.0.2.0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的其他情况和资料。 2.O.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材料、主要机械设备的供应、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工期、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计划、施工总平面图以及保护周围环境的措施等。对主要施工方法,尚应分别编制施工设计。 2.0.4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t 2.0.4.1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 2.O.4.2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开槽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200m不宜少于1个}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主要符号 流量、流速 q g——给水流量 qu——污水流量 qo——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 qp——卫生器具排水流量 qxn——消火射流出水量 qr——每人每日热水用水量 qh——卫生器具热水的小时用水量 qx——循环流量 qf——循环附加流量 qmax——最大流量 qb——水泵的出水量 qy——雨水设计流量 q5——降雨历时为5分钟的降雨强度 q1——水表的流通能力 qt——水表的特性流量 u——管道内的平均水流速度 水压、水头损失 R——水力半径 I——水力坡度 Az——水带的比阻 Hxh——消火栓栓口处所需水压 hd——水带的水头损失 Hq——水枪喷嘴造成一定高度充实水柱所需水压 i——管道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Hzr——循环管的自然压力值 hp——循环流量通过配水管网的水头损失 hx——循环流量通过回水管网的水头损失 Hb——水泵扬程 几何特征

Fjr——加热面积 Fw——汇水面积 Ld——水带长度 h、H——高度 Δh——标高差 Vz——气压水罐内空气和水的总容积 Vx——气压水罐内的水容积 dj——管道计算内径 计算系数 k、d——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 b——卫生器具同时给水、排水百分数,及卫生器具同时使用百分数B——水流特性系数 ab——气压水罐内最小工作压力与最大工作压力比 Ca——气压给水安全系数 β——气压给水罐容积附加系数 n——管道粗糙系数 K——传热系数 Kb——水表特性系数 K1——设计重现期为一年和屋面渲泄的能力的系数 ε——结垢和热媒分布不均匀影响传热效率的系数 Cr——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损失系数 热量、温度和比重 Q——设计小时耗热量 Qg——制备热水所需的热量 Qs——配水管道的热损失 tr——热水温度 t1——冷水温度 Δt——温度差 γ——水的比重 c——水的比热 其他 Ng——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Np——管段的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总数 nb——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m——用水计算单位数 nmax——水泵一小时内最多启动次数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习题(市政工程)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练习题 一、填空 1、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完全合流制排 水系统三类。P14 2、比流量分为长度比流量和面积比流量。P69 3、管网核算条件包括消防时、事故时、最大传输时。P86 4、水压试验按其目的分为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两种。P103 5、给水用的阀门包括闸阀和蝶阀。P116 6、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对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的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90%计,一般地区 可按用水定额的80%计。P125 7、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流量可能包括以下3种流量:本段流量、转输流量和集中流量。 P130 8、排水管道平面图上,每一设计管段都应注明管段长度、设计管径和设计坡度。P145 9、雨水管道在街坊内部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最小管径为300mm。P164 10、我国多数城市一般采用截流倍数n0=3。P189 11、控制管道腐蚀的方法有调整水质、涂衬保护层和更换管道材料。P226 12、给水管网布置的两种基本形式:树状管网和环状管网。P20 13、污水管道的控制点是指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点。P30 14、常用的管道基础有天然基础、砂基础和混凝土基础。P103 15、污水管道在街坊和厂区内的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的最小管径为300mm。P134 16、雨水管渠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非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5m/s。P164 17、钢筋混凝土管口形式有承插式、企口式、平口式,顶管法施工中常用平口管。P198 18、雨水和合流管道最小管径300mm,最小设计坡度0.003。P165 二、判断 1、水量调节设施包括泵站、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P6 2、总变化系数Kz是指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P126 3、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降雨深度。(√)P150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最新规范)2015

第六章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设方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2、建设方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城市市政管道概况资料。 3、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11年版)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4)、《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8)、《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节水型生活用水洁具》CJ164-2002 1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4、本项目建筑、结构、采暖空调、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 和设计资料。 二、工程概况 详见建筑说明。 三、设计范围 1、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院设计。 2、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与施工。 四、室外给水排水工程 ㈠、室外给水工程设计 1、水源 本工程区域设计DN150的一个给水环网,区域环网分别从一路和二路分别引入DN150和DN200两根引入管,接入管处安装水表、阀门和倒流防止器。可以保证本单体的生活水源。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为0.35MPa(相对于绝对标高31.40m)。 2、用水量 1)生活用水量:最高日205.26m3,最大小时29.04m3,平均小时24.83m3。 2)主要用水项目及其用水量,详表1-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178774 目录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给水 3.1 用水定额和水压 3.2 水质和防水质污染 3.3 系统选择 3.4 管材、附件和水表 3.5 管道布置和敷设 3.6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 3.7 水塔、水箱、贮水池 3.8 增压设备、泵房 3.9 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 3.10 循环冷却水及冷却塔 3.11 水景 4排水 4.1 系统选择 4.2 卫生器具及存水弯 4.3 管道布置和敷设 4.4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4.5 管材、附件和检查井 4.6 通气管 4.7 污水泵和集水池 4.8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4.9 雨水 5热水及饮水供应 5.1 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 5.2 热水供应系统选择 5.3 耗热量、热水量和加热设备供热量的计算 5.4 水的加热和贮存 5.5 管网计算 5.6 管材、附件和管道敷设 5.7 饮水供应 附录A 回流污染的危害程度及防回流设施的选择 附录B 居住小区地下管线(构筑物)间最小净距 附录C 给水管段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计算式ac系数取值表附录D 阀门和螺纹管件的摩阻损失的折算补偿长度 附录E 给水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表 附录F 饮用水嘴同时使用数量计算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总则 1.0.1 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 1 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2 抗震设防烈度超过9度的建筑物; 3 矿泉水疗、人防建筑; 4 工业生产给水排水; 5 建筑中水和雨水利用。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条是原规范条文的修改,明确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随着我国诸如会展区、金融区、高新科技开发区、大学城等兴建,形成以展馆、办公楼、教学楼等为主体,以为其配套的服务行业建筑为辅的公建区。公建小区给排水设计属于建筑给排水设计范畴,公建小区给排水没计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为此,在规范局部修订之际,将公建小区给排水设计主要内容列入本规范。另雨水利用已有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规范》GB 50400,本规范不重复其相关内容。 1.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1.0.4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 术语 2.1.1 生活饮用水drinking water 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1.2 生活杂用水non-dinking water 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2.1.3 小时变化系数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2.1.4 最大时用水量maximum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 最高日最大用水时段内的小时用水量。 2.1.4A 平均时用水量average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 最高日用水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水量。 2.1.5 回流污染backflow pollution 由虹吸回流或背压回流对生活给水系统造成的污染。 2.1.5A 背压回流back-pressure back flow 给水管道内上游失压导致下游有压的非饮用水或其他液体、混合物进入生活给水管道系统的现象。 2.1.5B 虹吸回流siphonage back flow 给水管道内负压引起卫生器具、受水容器中的水或液体混合物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的现象。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重点要点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部分重点 1污水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包括从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处排出的水。属于污染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工业废水:指在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生产废水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微污染或水温稍微增高的水。生产污水指使用过程中受到严重污染的水。降水指大气降水包括固态液态降水 2.排水系统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合流制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混合在同一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分流制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比较:合流制造价低,施工容易,但不利于污水处理和系统管理。分流制系统造价高,但易于维护,利于污水处理。 3.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正交式、截流式、平行式、分区式、分散式、环绕式 4.废水的综合治理:对废水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有合理的生产布局和城市规划,合理利用水体土壤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严格控制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做好区域性综合治理及建立区域排水系统。 5.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优点:①污水厂数量少,处理设施大型化集中化,每单位水量的基建和运行管理费用低,因而经济。②污水厂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地③水质水量变化小,有利于运行管理④河流等水资源利用与污水排放的体系合理化,可能形成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缺点:①当排入大量工业废水时,有可能使污水处理发生困难②工程设施规模大造成运行管理困难,而一旦污水厂运行不当,对整个河流影响较大③工程设施规模大,发挥事业效益慢。 6.排水工程的建设和设计的基本的建设程序是:(1)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是论证基建项目在经济上,技术上等方面是否可行。如果论证可行,按照项目隶属关系,由主管部门组织计划,设计等单位,编制计划任务书。(2)计划任务书阶段:是确定基建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计划任务书按隶属关系经上级批准后,即可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工作。(3)设计阶段: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计划任务书文件进行设计工作,并编制概算。(4)组织施工阶段:建设单位采用施工招标或其他形式落实施工工作(5)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建设项目建成后,竣工验收交付生产使用是建筑安装施工的最后阶段。未经验收合格的工程,不能交付生产使用。 7.生产污水设计流量公式:Q=n?N?Kz/24×3600.(Q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n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L/(cap?d))N设计人口数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8.污水管道的水利设计参数及要求: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水深h与管道直径D的比值。(满流=1不满流<1)设计流速: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最小管径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为300mm,最小设计坡度: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0.003 9.污水排水系统:排除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按排除雨水方式不同分为①完全分流制:活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②不完全分流制:污水排水系统 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及作用:①室内活水管道系统及设备:收集生活污水,并将其排送至室外居住小区污水管道中去②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分布在底下依靠重力流输送污水至泵站、污水厂或水体的管道系统③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④污水厂:供处理和利用污水、污泥的一系列构筑物及所属构筑物⑤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组成及作用:①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用于收集各生产设备排出和工业废水,并将其排送至车间外部的厂区管道系统中去②厂区管道系统:用以收集并输送各车间排出的工业废水③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④废水处理站:回收和处理废水与污泥 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及作用:①建筑物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②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系统③街道雨水管渠系统④排洪沟⑤出水口 10.覆土厚度: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最小覆土厚度:无保温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温与生活污水接近的工业废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25m,有保温措施或水温较高的管道,管底在冰冻线以上的距离可以加大,其数值应根据该地区或条件相似地区的经验确定车行道下污水管理最小覆土厚度不小于0.7m。埋设深度:管道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 11.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包括3种流量:(1)本段流量q1-是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2)转输流量q2-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3)集中流量q3-是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流来的污水量 12.污水管道的衔接:水面平接,管顶平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