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物化学计算题

大学生物化学计算题

大学生物化学计算题
大学生物化学计算题

计算题

一:计算题

1.有一个10.0g的糖原样品,经过甲基化和水解后能产生6mmo1的2,3-二-O-甲基葡萄糖。求:
(1)出现在1一6分支点上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
(2)每个支链上葡萄糖残基的平均数。
(3)产生了多少毫摩尔的2,3,6-三-O-甲基葡萄糖?
(4)如果此糖原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它所含葡萄糖残基数是多少?

2.大肠杆菌糖原的样品25mg,用2ml 1mol/L水解。水解液中和后,再稀释到10ml。最终溶液的葡萄糖含量为2.35mg/ml。分离出的糖原纯度是多少?

3.已知α-D-半乳糖的为+150.7°,β-D-半乳糖的为+52.8°。现有一个D-半乳糖溶液,平衡时的

为+80.2°,求此溶液中α-和β-D-半乳糖的百分含量。

4.将80ml新配制的10%α-D-葡萄糖溶液与20m1新配制的10%β-D-葡萄糖溶液混合,试计算:
(1)此混合液最初的比旋光度(α-D-葡萄糖=+112.2°,β-D-葡萄糖=+18.7°)。
(2)经过若干小时达到平衡后的比旋光度。
(3)将等浓度的50m1甲基α-D-葡萄糖苷和50ml甲基-β-D-葡萄糖苷混合,此混合液最初的比旋光度和经过若干小时后的比旋光度各为多少?(α-D-吡喃葡萄糖苷=+158.9°,β-D-吡喃葡萄糖苷

=-34.2°)。

5.将30g由D-甘露糖和D-葡萄糖组成的多糖完全水解,水解液稀释到100m1,在10cm旋光管中测得稀释液的旋光度为+9.07°。计算多糖中D-甘露糖/D-葡萄糖的比值(α/β-D-葡萄糖的比旋光度为+52.7°,α/β-D-甘露糖的比旋光度为+14.5°)。

6.大多数动物细胞膜按重量计含60%的蛋白质和40%的磷脂(1)假定蛋白质的密度为1.33g/,而磷脂密度为

0.92g/,试计算膜的平均密度。
(2)若将一个膜物质的样品放在密度为1.05g/的NaC1溶液中离心,它将下沉还是上浮?

7.已知一软脂酰二硬脂酰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2,计算其皂化价。

8.已知250mg纯橄榄油样品,完全皂化需要47.5mg的K0H。计算橄榄油中甘油三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9.测得某甘油三酯的皂化价为200,碘价为60。求(1)甘油三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甘油三酯分子中平均有多少个双键?(K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10.已知680mg纯橄榄油吸收578mg碘。
求(1)橄榄油中每分子甘油三酯平均有多少个双键?
(2)该油的碘价是多少(橄榄油中甘油三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4)?

11.奶油1.8g,加K0H酒精液25m1皂化,皂化后用0.5mol/LHCl滴定剩余的碱,用去HCl(0.5mol/L)9.0m1。另作一空白试验,空白用去0.5mol/L HC123.5m1,算出奶油的皂化价,再算出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2.从鳄梨中提取出一种甘油三酯的样品5g,需要0.5mol/L KOH 36.0m1才能完全水解并将其脂酸转变为肥皂。试计算样品中脂酸的平均链长。

13.一分子三硬脂酰甘油、三油酰甘油和三亚油酰甘油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91、885和879,它们的碘价分别为

14.0.1mo1/L的谷氨酸溶液处于它的等电点
(1)计算主要等电形式的的谷氨酸的近似浓度
(2)计算完全质于化形式的谷氨酸的近似浓度
(3)在溶液中甚至浓度小到几乎没有的,共有多少种形式?

15.将丙氨酸溶液400m1调到pH8.0,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甲醛。当所得溶液用碱反滴定至pH8.0时,消耗0.2mol/LNaOH溶液250m1。问起始溶液中丙氨酸的含量为多少克?

16.一种仅含L-异亮氨酸和L-苯丙氨酸的溶液,在25cm长的旋光管中,25℃测得旋光度为-1.97°。当取此溶液100ml,调pH至8.0,并且用过量的甲醛处理后,需要用0.5mol/L Na0H 66.8m1方能滴回到pH8.0。问原溶液中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摩尔浓度各为多少?

17.计算下列肽的等电点
(1)天冬氨酰甘氨酸(末端C00H pK=2.10,末端pK=9.07,β-COOH pK=4.53)
(2)谷胱甘肽(G1u末端C00H pK=2.12,G1y α-C00H pK=3.53,末端pK=8.66,SH pK=9.62)
(3)丙氨酰丙氨酰赖氨酰丙氨酸(末端C00H pK=3.58,末端pK=8.01,ε-pK=10.58)

18.计算pH7.0时,下列十肽所带的净电荷。
A1a-Met-Phe-G1u-Tyr-V a1-Leu-Trp-G1y-I1e

19.计算一个大肠杆菌细胞(含个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的多肽链长度(以nm为单位)。假设每个蛋白质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0,并且假设所有的分子都处于α-螺旋构象。

20.某一蛋白质的多肽链在一些区段为α-螺旋构象,在另一些区段为β-构象。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00,多肽链外形的长度为 5.06×cm。试计算α-螺旋体占分子的百分之多少?

21.氨基酸残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可溶性蛋白质的平均密度为1.33g/。
计算(1)可溶性蛋白质的平均比容。
(2)含有27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单个分子的质量。
(3)这种蛋白质的单个分子所占有的体积。
(4)这种蛋白质的一个分子能否放在10nm厚的细胞膜内?假设该分子为球形。

22.已知牛血清白蛋白含色氨酸0.58%(按重量计),色氨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04。
(1)计算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2)用凝胶过滤测得牛血清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7万,问牛血清白蛋白分子中含几个色氨酸残基?

23.测得一种蛋白质含0.426%铁,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一种纯酶按质量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

2.48%,试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24.如果某一纯蛋白质溶液,浓度为1%,在等电点pH时,于0℃测得渗透压为46mm水柱,计算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假定蛋白质溶液是理想溶液)。

25.大肠杆菌长2μm,直径1μm.当它们生长在有乳糖的培养基上,就能合成β-半乳糖苷酶(450000)。大肠杆菌细胞的平均密度为1.2 g/m1,总质量的14%是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的1%是β-半乳糖苷酶。计算生长在乳糖培养基上的一个大肠杆菌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分子的数目。

26.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1)0.1mo1/L Gly与0.05mo1/L Na0H的等体积混合液。
(2)0.1mo1/L G1y与0.05mo1/L HC1的等体积混合液。

27.(1)欲配制100m1pH2.4,0.3mo1/L甘氨酸-HC1缓冲液,需多少质量的甘氨酸(相对分子质量75.07。

)和多少体积的1mol/L HCl?
(2)欲配制100ml pH9.3,0.3mo1/L甘氨酸-Na0H缓冲液,需多少质量的甘氨酸和多少体积的1mol/L NaOH?

28.制备1立升pH3.2 0.1mo1/L甘氨酸缓冲溶液,需0.1mo1/L甘氨酸盐酸盐()和

0.1 mo1/L甘氨酸()各多少?

29.应该加多少克Na0H到500mL已经完全质子化的0.01mol/L组氨酸溶液中,才能配成pH7.0的缓冲液?(咪唑基pK=6.0,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40)

30.(1)赖氨酸ε-氨基的pKa为10.5,在pH9.5的赖氨酸稀溶液中,ε-氨基中有多少被质子化?(以百分数表

示)
(2)谷氨酸γ-羧基的pka为4.3,在pH5.0的谷氨酸稀溶液中,γ-羧基中有多少去质子化?(以百分数表示)

31.根据氨基酸的pK值,计算A1a,Glu和Lys的pI。

32.从袋鼠尾巴的胶原蛋白中分离得到一些脯氨酸的γ-位的氢被某些基团取代的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式和各解离基团的pka值如下,计算每种氨基酸的pI。


(1)
( 2)
(3)

33.(1)假设一个70公斤的成年人,体重的15%是甘油三酯,计算从甘油三酯可获得的总能量为多少千焦耳?
(2)假如一个人所需的基础能量大约是8370千焦耳/天,仅仅利用氧化甘油三酯中的脂酸为唯一能源,此人能活多久?


(3)在饥饿情况下,此人每天失去多少公斤体重?生物体彻底氧化1分子软脂酸能产生多少分子ATP?

34.生物体彻底氧化1分子软脂酸能产生多少分子ATP?

35.以正常情况下所获得的能量为标准,估计哺乳动物在酮症时,肝脏中氧化软脂酸所获得的能量。

36.1μmol完全氚化的十二碳直链饱和脂酸被加到破裂的线粒体制剂中,使它完全降解成乙酰CoA。假如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得到6μmol水解成游离乙酰基的产物,测定其放射活性,问它们总的氚与碳的比是多少(=?)?

清华大学生物化学1本科测试题

I. 1: how many carbons does Arachidic acid have? (20 carbons) 2: how many double bonds does Arachidonic acid have? (4 double bonds) 3: list two advantages that fats have over sugars as stored fuels (more energy gram for gram; no hydration needed) 4: where inside the cells are most of the phospholipids degraded (lysosomes) 5: oligosaccharide head groups determine the blood type of an individual. How are they attached to the plasma membrane? (glycosphingolipids or lipids and surface proteins) 6: list at least one genetic disease that could result from abnormal accumulation of membrane lipids (Tay-Sachs, Sandhoff’s, Fabry’s, Gaucher’s, or Niemann-Pick diseases) 7: list the three main eicosanoids that produced from arachidonic acid (prostaglandins; thromboxanes; and leukotrienes). 8: list one NASID you know (aspirin, ibuprofen, or acetaminophen or meclofenamate) 9: list two fat-soluble vitamins (A, D, E, K) 10: which vitamin can be derived from beta-carotene (A). 11: which year was the fluid mosaic model proposed? (1972) 12: why the thickness of most biological membranes is thicker than 3nm, the standard thickness of lipid bilayer? ( due to association of proteins to the membrane and carbohydrates on the membrane) 13: Please define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lipid bilayer (the temperature above which the paracrystalline solid changes to fluid) 14: If a membrane protein has its N-terminus expos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ell while its C-terminus resides in the cytosolic compartment, is it a type I transmembrane protein ? (yes). 15: How can you predict if a protein has a transmembrane domain? (hydropathy or hydropathy index, or hydropathy plot). 16: Name the two cell surface receptors that HIV use to enter cells (CCR5 and CD4). 17: For the Na+ K+ ATPase, how many Na+ and K+ can it move across the membrane for the hydrolysis of one ATP (2 K+ in, 3 Na+ out). 18: what drives F-type ATPases to synthesize ATP? (proton or proton gradients) 19: Th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is a _____-gated channel (Ligand) 20: The neuronal Na+ channel is a _____-gated channel (voltage) II. D and H (3 points) The antiparallel orientation of complementary strands in duplex DNA was elegantly determined in 1960 by Arthur Kornberg by nearest-neighbor analysis. In this technique, DNA is synthesized by DNA polymerase I from one (alpha-32P)-labelled and three unlabelled deoxynucleoside triphosphates. The resulting product is then hydrolyzed by a Dnase that cleaves phosphodiester bonds on the 3’ sides of all deoxynucleotides. For example, in the labeled dATP reaction, ppp*A + pppC + pppG +pppT --? …pCpTp*ApCpCp*ApGp*Ap*ApTp… - ? …+Cp+Tp*+Ap+Cp+Cp*+Ap+Gp*+Ap*+Ap+TpT…

浮力经典计算题带答案

计算题(本题包含26小题) 50.(04吉林)边长均为2cm实心正方体的木块和铁块,木块密度为0.6×103kg/m3. 将它们放入水中,待其静止时,分别求出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g=10N/kg) 51.(04长春)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重为1.47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 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 52.(03辽宁省)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称木块重6N;当该木块的3/5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 求:(1) 木块的密度多大? (2) 若把木块从测力计上取下,并轻轻放入水里,那么在木块上加多大竖直向下的压力,才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g=10N/kg) 53.(05毕节地区)如图所示,边长为10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静止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且上下底面与水面平行,求: (1)木块的质量; (2木块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4)水对木块下底面的压强。(取g=10 N/kg) 54.一个圆柱形物体悬浮在密度为1.2×103kg/m3的盐水中如图,已知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10cm2,长度为15cm,物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5cm,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多大?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10N/kg) 55.(05自贡市)一个体积为80cm3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3的体积露出水面,试问: (l)物块所受浮力为多少? (2)物块的密度为多少?(ρ水=1.0×1O3kg/m3, g=10N/kg)

56.(03四川中考)在"抗洪抢险"中,几位同学找到了一张总体积为0.3m3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塑料泡膜床垫,将其放入水中时,床垫有1/5的体积浸没在水中,若g取10N/kg,求: (1) 此时床垫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 床垫的密度是多少? (3)若被救的人的平均质量为50kg,要保证安全,该床垫上一次最多能承载多少个人? 57.一实心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厘米3。问:塑料块的质量是多大?当在塑料块上放置一个重为2牛的砝码后,塑料块刚好没入水中,问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塑料块的密度是多大?( g=10 牛/千克) 58.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若用10牛竖直向下的力压着木块,木块刚好能被淹没,求木块的质量是多少?( g=10 牛/千克) 59.将一重为2牛的金属圆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圆筒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圆筒内再装入100厘米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圆筒有14/15的体积浸没在水中,(g=10N/kg)求:(1)金属圆筒的容积为多少米3?(筒壁厚度不计) (2)金属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60.(05南宁市)"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 ⑴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⑵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⑶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61.(04重庆)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cm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 103kg/m3,g取10N/kg。求: (1)空心铜球的重力;(2)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62.一个空心球重60牛,它的空心部分占整个球体积的1/5.将它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整个体积的1/4.如果在它的中空部分装满某种液体,此球悬浮在水中(g=10N/kg)求:(1)此球在水中漂浮和悬浮时,所受的浮力各是多少? (2)球的空心部分所充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3,4

,.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及其分离纯化效果的评价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袁平、朱耀仁、蔡玉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Folin-酚法 ①学习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②掌握分光光度法制作标准曲线,准确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③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蔗糖酶活力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①掌握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学习酶的比活力的计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Folin-酚测定法 Folin-酚试剂是由甲、乙两种试剂组成的。甲试剂由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组成,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酒石酸钾钠铜盐起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乙试剂是由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在碱性条件下,铜-蛋白质络合物以及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酚基)和色氨酸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乙试剂)产生深蓝色(钼蓝和钨蓝的混合物),其色泽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500nm 波长比色测定,适于测定蛋白质含量0.05~0.5g/L 。 优点: 简单、迅速、灵敏度高;反应较稳定。 缺点: 该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干扰。 2、蔗糖酶活力测定 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是一种水解酶。它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的1,2-糖苷键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原糖)。因此,每水解1mol 蔗糖,就能生成2mol 还原糖。还原糖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纳尔逊-索模吉试剂比色法,斐林试剂法等。 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 李佳怡 学号: 3130100246 日期: 2015.5. 26 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310 装 订 线

六年级经典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六年级经典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 5 5 2、11 5 7 4 1 12 +( 十+)--+X8 —(1 — X 4) 13 26 5 18 4 18 5 6 2、解下列方程或比例。(共36分3分/个) 2X + 18X 2 = 104 5 —0.6X —0.2 1 5 X —X= —(1 —15% )X —3— 48 6 8 2 1 X: —0.6: 0.6:36% —0.8:X 3 200 3X —20%= 1.21 ^X+ - X= 38 6 7 9 —1.6X —9.8X —22 1 X + 2 —16X 50% 5 2X 1 —2.5 0.75 —X 3 0.5 1.5 6 学校: 班级姓名: 得分: 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共36分3 分/个) 25 X 1.25 X 32 3.5 X 3.75 + 6.25 X 3.5 99 X 45 1 X 36+ 2 2 X 3.6 + 25 X 0.36 + 9 (4+ 8) X 25 104 X 25 17 —) 19 X 19X 17 3.04 —1.78 —0.22 29 27 + 28 28

3、列式计算。(共28分第9小题4分,其它3分/小题) (1) 0.6与2.25的积去除3.2与1.85的差,商是多少? (2) —与它的倒数的积减去0.125所得的差乘8,积是多少? 12 5 1 (3) 28个加上24的,和是多少? 7 6 (4) 14.2与15.3的和,减去10.5与2.4的积,差是多少? (5) 10减去它的20%再除以2,结果是多少? (6) —个数除以417,商208余107,这个数是多少? 5 2 2 (7) —个数比三的1三倍少土,求这个数。 6 5 3 3 (8) —个数的—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是多少? 5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试题

四川大学97 98 99 2000生物化学试题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 说明:一至四题所有专业考生必作,五、六题非生物化专业考生作,七、八题生化专业考生作。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动物和人体对糖类的降解有两种方式,一种需水为,另一种不需水为。 2、肽分子中α-羟基的PK2a比相应游离的氨其酸α-羟基的PK-a值,肽中α-氨基的PK-a比相应的游离氨基酸基的PK-a值。 3、在一般蛋白质中很存在,主要存在于胶原中的氨基酸是。 4、在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中,β-磷酸甘油醛氧化产生的NADH,在酒精发酵中以为受氢体,在酵解中以为受氢体,在有氧存在时以为受氢体。 5、在对小牛胸腺DNA进行的酸碱滴定时,在PH6~?之间PH变化很快,表明无可滴定的基因,在这个范围内应该是解离范围,说明在DNA分子中它参与了的形成。 6、在双股DNA中,被转录的链叫不被转录的链叫。遗传信息贮存在链中。 7、焦磷硫胺素(TPP)是酶和酶的辅酶。 8、在中性PH下,影响DNATM的值的因素是。 9、肉质网脂肪酸延长过程与胞浆脂肪酸合成的差别之一是以代替为脂酰载体。 10、乙醛循环步酶促反应构成,其中3种酶与TCA循环中的酶相同,其它两种专一性反应是由和催化的。 二、单项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1)肽键; 2)二硫键; 3)氢键; 4)疏水作用。 2、下列脂质中,在生物膜中含量最多的是() 1)磷脂; 2)胆固醇; 3)糖脂; 4)三酰甘油。 3、碘乙酸可抑制糖酵解中哪种酶的活性?() 1)已糖微酶; 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3)烯醇化酶; 4)丙酮酸激酶。 4、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是() 1)mRNA; 2)tRNA; 3)rRNA; 4)HnRNA. 5、由两分子丙酮酸转变成1分子葡萄糖所消耗的高能键数是() 1)3; 2)4; 3)6 4)8。 6、下列维生素中哪一种参与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B1; 2)B2 3)泛酸; 4)叶酸 7、下述基因除何者外,都属于多栲贝基因? 1)tRNA基因; 2)rRNA; 3)胰岛基因; 4)组蛋白基因。 8、下列催化多底物反应酶中,哪一种酶催化的反应属于有序机制?() 1)苹果玻脱氢酶; 2)谷丙转氨酶; 3)肌酸激酶; 4)醛缩酶 9、在抗生物素蛋白存在下,下述哪种酶活性将受影响?() 1)苹果玻脱氢酶; 2)谷丙转氨酶; 3)肌酸激酶; 4)丙酮酸羟化酶 10、下列各三肽混合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PH梯度洗脱,哪一个最先被洗下来?() 1)Met-Asp-Gln; 2)Glu-Asp-Val; 3)Glu- Val - Asp; 4)Met-Glu-Asp 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3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入括号的,漏填或错填,本小题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构成DNA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有 1)3 5-磷酸酯键; 2)氢键 3)盐氢 4)碱基堆积作用;5)酯键 2、对于下列一个五肽:焦谷半脱缬苯丙·谷氨醅胺,可以认为() 1)用DNFB 试剂尚未出N-末端; 2)具有紫外吸收; 3)其 -羟基的 pka值Gln的 -COOH pka值略小;用肼解法测不出C-未端;5)比五肽呈疏水性。 3、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于下列肽键() 1)Arg-phe; 2)Glu-Ala; 3)Tyr-Ala; 4)phe-Lys; 5)Lys-Gly 4、能促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 1)胰岛素 2)酶浓度; 3)PH; 4)温度 5)激活剂 5)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1)底物浓度;2)酶浓度 3)PH 4)温度 5)激活剂 6、参与三闳酸循环的维生素有: 1)Vpp 2)VB1 3)VB2 4)硫辛酸 5)生物素 7、能提供一碳基因的氨基酸有 1)Gly 2)Glu; 4)His; 5)Met 8、谷按酰胺是多种物质的前体,它可以转变为 1)AMP 2)CTP; 3)Trp; 4)Lys 5)6-磷酸葡萄糖胺 9、第二倍使包括 1)cAMP 2)Cgmp; 3)Ca2+ 4)ppGpp; 5) Mrna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乙)第1次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2.生成酮体和胆固醇都需要的酶是()。 A HMG-CoA 合成酶 B HMG-CoA还原酶 C HMG-CoA裂解酶 D 乙酰乙酰硫激酶 E 转硫酶正确答案:A 单选题 3.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水平在()。 A 复制 B 转录 C 转录后 D 翻译 E 翻译后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变构效应物对酶结合的部位是()。 A 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B 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 C 酶的-SH基 D 活性中心以外的特殊部位 E 活性中心以外的任何部位正确答案:D 单选题 5.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分解为2分子乳酸时,其底物水平磷酸化次数为()。 A 1 B 2 C 3 D 4 E 5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6.酶的辅基具有下述性质()。 A 是一种结合蛋白 B 与酶蛋白结合比较疏松 C 由活性中心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 D 决定酶的专一性 E 与酶蛋白亲和力较大,一般不能用透析等物理方法彼此分开正确答案:E 单选题 7.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 生物素 B 磷酸吡哆醛

C 四氢叶酸 D 二氢叶酸 E CoA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8.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因子是()。 A α B ρ C β D σ E Γ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0.下列哪一物质含有高能键?() A 6-磷酸葡萄糖 B 1,6-二磷酸果糖 C 1,3-二磷酸甘油酸 D 烯醇式丙酮酸 E 乳酸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2.肝脏不能氧化利用酮体是由于缺乏()。 A HMGCoA合成酶 B HMGCoA裂解酶 C HMGCoA还原酶 D 琥珀酰CoA转硫酶 E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4.下列关于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哪一点是错误的?() A 密码无标点 B 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遗传密码 C 有终止密码和起始密码 D 密码专一性主要由头两个碱基决定 E 病毒、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都利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6.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 A 乙酰CoA B 草酰乙酸 C 柠檬酸 D 苹果酸

电功率经典计算题含答案

电功率经典计算题 1.如图45所示,灯炮L正常发光时,求:(1)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是多少? (2)安培表示数是多少? 2.如图46所示,电源电压为10伏,电灯L的电压为9伏特,它的电阻为12欧姆.安培表示数I=1.2安培,求: (1)电阻R是多少欧姆?1(2)若将R换成36欧姆的电阻R2,然后调节变阻器使安培表示数变为I'=0.8安培,这1时电灯上的电流强度是多少? 3.在图47所示的电路中,AB是滑动变阻器,P是滑片,小灯泡L上标有“2.5V 1W”字样,电源电压为4.5伏特,电路中串接一只量程为0~0.6安培的电流表。 (1)当K、K都打开时,滑片P应在滑动变阻器的哪一端?(2)当闭合K,调节滑动变阻121器,使电流表中的读数多大时,小灯泡才能正常发光?这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多少 (3)若此时将开关K闭合,问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会不会超过量程?2 4.现有两个小灯泡A和B。A灯标有“6V 1.2w”的字样,B灯标有“12V 6W”字样,试求:(1)

两个小灯泡的额定电流;(2)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为了使其中一个灯泡能够持续地正常发光,加在串联灯泡两端的总电压不得超过多少伏特?(设灯丝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5.如图48所示,L为标为“3V 0.15W”的一只灯泡,R的阻值为120欧姆。 (1)当开关K闭合,K断开时,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各是多少?(2)12当开关K闭合,K断开时,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各是多少?21 6.图49中的A是标有“24V 60W”的用电器,E是电压为32伏特电源,K是电键,B是滑动变阻器,若确保用电器正常工作,请在图中把电路连接起来,并求出滑动变阻器B中通过电流的那段电阻值和它消耗的电功率。 7.在图50中,灯泡L与电阻R并联,已知R的电阻值是L灯泡电阻值的4倍,此时安培表的读数I=2.5安培,若将灯泡L与电阻R串联如图51所示,则灯泡L的功率P=0.64瓦特,21设电源电压不变,求(1)灯泡L与电阻R串联时安培表的读数I是多少?(2)灯泡L的电阻R2是多少? 8.今有“6V 3W”的小灯泡一个,18伏特的电源一个。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在电路中连入一个多大的电阻?应怎样连接?这个电阻功率至少应为多大? 9.为调整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往往串联一个可变电阻器,在图52电路中,M为小型直流电动机,上面标有“12V、24W”字样,电源电压为20伏特,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 (1)可变电阻的阻值是多少?(2)电源供电的总功率和可变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 10.如图5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伏特表读数为10伏特时,变阻器的电功率为10瓦特,调节滑动变阻器到另一位置时,伏特表的读数为5伏特,此时变阻器的电功率为7.5瓦特,求电源电压U和定值电阻R的大小。0 11.如图54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是9伏特,小灯泡是“6V 3W”,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从M 移到N时,连入电路的变阻器的电阻值从0变到12欧姆。 (1)当滑片P停在N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伏特表的读数是4.5伏特,这时安培表的读数应是多少?(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应是多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得分: 学生 所在系:姓名:学号: %1.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双链DNA 的一链序列为(5' )GCGCAATATTTCTCAAAATATTGCGC(3'), 互补链为(5' ) GCGCAATATTTTGAGAAATATTGCGC(3'),这个DNA 双链片断有着回文结构,易形成十字型结构。 2.与酶高催化效率的有关因素有:应,形变张力,多元催化。 3.糖蛋白中的碳水化合物常与蛋白质的Ser, (Thr ) (Asn)残基相连,形成的连键称为糖肽键。 4.选用合适的分子排阻层析柱洗脱下列球形蛋白质,细胞色素c (Mr 13370), 6 .乳球蛋白(Mr 37100),未知蛋白,和血红蛋白(Mr 64500) 时,其洗脱体积分别为111、58、37和24mL,未知蛋白的Mr是52000 < 5.属元素镁结合,构成叶绿素。 6.两性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脂双层是一个自发的自组装过程。

7.为什么不同来源的DNA的Tm8.喋吟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键,形成的化合物为喋吟核首。 9. PCR是,DNA扩增倍数可达2n倍。反应体系包括l.template 12.纤维素和淀粉都是1->4连接的D-葡聚糖,但纤维素的二糖单位 是纤维二糖,残基间通过 B (1-4)糖昔键连接;而直链淀粉链 的二糖单位是 麦芽试题名称:生物化学 共3页 糖,残基间通过a (1-4)糖昔键连接。所以两者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别。 11.DNA中的糖为RNARNA,而胸腺嗟喘存在于DNA中。 12.酶在高浓度底物存在条件下,可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酶,使之不 易发生热变性,其原因the substrate binds to the active site and stabilizes the enzyme in that 二、判断题(错x,对J)(每题2分,共10分) 1.同一分子的DNA三种不同形式在琼脂糖电泳胶中泳动的速率为: 超螺旋DNA >线性DNA >开环DNA (V ) 2.在一些细菌膜脂中,存在支链脂肪酸,它们的存在会增加膜脂的 流动性。(V ) 3.血浆脂蛋白的脂质和蛋白质是以共价键结合的。(X) 4.维生素B2为核黄素,其辅酶形式是NAD和NADPo (X)

浙大生化(丙)课堂期中试卷

生物化学(丙)期中试卷 一.判断题 1.1分子的NADH+H+经呼吸链氧化可产生 2.5分子ATP。 2.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蛋白质分子的高级结构被破坏,一级结构则保持完整。 3.琥珀酸脱氢酶和NADH脱氢酶的辅助因子都是FAD。 4.磺胺药可使乙酰胆碱酯酶的Km上升,Vmax不变。 5.ATP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能量和提供活性磷酸基团。 6.糖异生是指由丙酮酸、琥珀酸CoA、6-磷酸果糖、苹果酸等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7.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力包括氢键、盐键、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二硫键、配位键 等次级键。 8.同源蛋白质的种属差异性说明一级结构的局部改变并不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9.同工酶是指功能相同,但结构和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10.限制性内切酶是指在一特殊序列处将DNA的两条链同时切断的一类酶。 11.ATP是磷酸果糖激酶I的底物,因此对该酶的活性起别构激活作用。 12.反馈抑制作用是指反应的产物对催化反应的酶的抑制作用。 13.硫辛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辅酶A都可以作为酰基的载体起传递作用。 14.酶催化高效性的机理是通过酸碱催化、温度效应、共价催化等因素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15.蛋白质的基本化学键是肽键、核酸的基本化学键是3’,5’-磷酸二酯键。 二.单选题 1.根据酶催化反应的性质,延胡索酸酶属于: (1)水解酶类(2)合成酶类(3)裂合酶类(4)转移酶类 2.当[S]=2Km时,V的值是: (1)2Vmax(2)2/3Vmax(3)1/3Vmax(4)1/2Vmax 3.下列酶催化的反应无CO2参与的是: (1)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2)苹果酸酶 (3)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4.1分子的F1,6-2P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可产生的高能化合物分子数为(通过 α-磷酸甘油穿梭): (1)32(2)30(3)34(4)28 5.在2,4-二硝基苯存在下一分子FADH2通过呼吸链可产生的ATP分子数是: (1)1(2)0(3)1.5(4)2.5 6.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主要的稳定力是: (1)氢键 (2)疏水相互作用 (3)范德华力 (4)离子键 7.下列代谢途径既不发生在细胞液也不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 (1)EMP途径(2)TCA途径(3)HMP途径(4)乙醛酸循环 8.蛋白质的特征吸收波长是:(1)260nm(2)280nm(3)340nm(4)500nm 9.下列代谢途径中能为机体提供NADPH+H+的代谢途径是: (1)糖酵解途径(2)乙醛酸循环途径(3)磷酸戊糖途径(4)呼吸链 10.在酶的活化和去活化中,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常发生在那个氨基酸残基:

六年级经典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六年级经典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共36分 3分/个) 25×1.25×32 3.5×3.75+6.25×3.5 99×45 4 1×36+221×3.6+25×0.36+9 (4+8)×25 104×25 ( 173×194)×19×17 3.04-1.78-0.22 29×2827+281 12÷(135÷265+52) 1811÷45+187×54 8÷(1-61×4) 2、解下列方程或比例。(共36分 3分/个) 2X +18×2=104 5-0.6X =0.2 3X -20﹪=1.21 61X +72X =38 X - 61X =85 (1-15﹪)X -3=48 9-1.6X =9.8X -252 X 1+2=16×50﹪ X: 32=0.6: 2001 0.6:36%=0.8:X 312 X = 5 .05.2 5.175.0=6X

3、列式计算。(共28分 第9小题4分,其它3分/小题) (1)0.6与2.25的积去除3.2 与1.85的差,商是多少? (2) 127与它的倒数的积减去0.125所得的差乘8,积是多少? (3)28个 75加上24的61,和是多少? (4)14.2与15.3的和,减去10.5与2.4的积,差是多少? (5)10减去它的20%,再除以2,结果是多少? (6)一个数除以417,商208余107,这个数是多少? (7)一个数比 65的152倍少32,求这个数。 (8)一个数的4 3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是多少?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一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一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括号内) 1.下列氨基酸中,哪种含有巯基? A.蛋氨酸 B.丝氨酸 C.酪氨酸 D.半胱氨酸 E.天冬酰胺 2.蛋白质分子中引起280nm波长处特征吸收峰的主要成份是: A.半胱氨酸的巯基 B.谷氨酸γ-羧基 C.色氨酸的吲哚环 D.肽键 E.丝氨酸的羟基 3.胸腺嘧啶为 A.2-氧,4-氨基嘧啶 B.2,4-二氧嘧啶 C.5-甲基尿嘧啶 D.3氧,4-氨基嘧啶 E.1,4-二氧嘧啶 4.嘌呤核苷中的戊糖连于嘌呤的 A.N9上 B.C3上 C.C5上 D.N1 E.C2上 5.双链DNA分子中,如果A的含量为20%,则G的含量为: A.20% B.30% C.40% D.50% E.60% 6.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结构所产生的? A.磷酸二酯键 B.核糖戊环 C.碱基上的共轭双键 D.糖苷键 E.磷酸上的磷氧双键 7.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 A.HMGCoA合成酶 B.HMGCoA裂解酶 C.HMGCoA还原酶 D.甲羟戊酸激酶 E.鲨烯环氧酶 8.18碳硬脂酸经过β氧化其产物通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摩尔数为 A.131 B.129 C.148 D.146 E.150 9.ATP一般最容易断裂哪个磷酸键进行供能: A.α B.β C.γ D.δ E.ε 1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与磷酸化偶联的部位是: A.FAD→CoQ B.CoQ→Cytb C.Cytb→Cytc D.Cytc→Cytaa3 E.琥珀酰CoA→琥珀酸 11.下列哪种维生素与氨基酸氧化脱氨基作用有关? A.维生素PP B.维生素B6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E.泛酸 12.关于尿素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1分子尿素消耗2分子ATP B.氨基甲酰磷酸在肝细胞胞液中形成 C.合成尿素分子的第二个氮子由谷氨酰胺提供 D.鸟氨酸生成瓜氨酸是在胞液中进行 E.尿素循环中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不因参加反应而消耗 13.下列哪一种物质是体内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 A.谷氨酸 B.酪氨酸 C.谷氨酰胺 D.谷胱甘肽 E.天冬酰胺 14.儿茶酚胺与甲状腺素均由哪种氨基酸转化生成 A.谷氨酸 B.色氨酸 C.异亮氨酸 D.酪氨酸 E.甲硫氨酸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的提取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掌握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并发现新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 2、实验原理: ①酵母细胞破碎 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液体剪切法固体剪切法压力和研磨 物理法、化学渗透法、酶溶 本实验采用研磨的方法。通过固体剪切法(研磨)将酵母细胞破碎,把蔗糖酶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来。 ②蔗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蛋白酶常用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有:盐析、选择性变性、有机溶剂沉淀等。 本实验采用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等方法对蔗糖酶进行初步的提纯以及收集样品。 由于一般酶蛋白在常温下分离纯化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了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 操作中要始终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地分离提纯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市售干酵母粉10g/组(3~4人) 2、实验试剂 石英砂,95%乙醇(-20℃),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电子天平(称量干酵母粉);研砵(每组一套);50ml高速离心管(4支/组、4孔50ml离心管架一个/组);托盘天平(离心管平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箱(50℃);量筒(50ml)、微量移液枪(1000ul)及枪头或移液管(1ml)、玻棒、滴管等;1.5ml离心管(留样品Ⅰ、Ⅱ用)及离心管架;制冰机;-20℃冰箱。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酵母细胞破粹(干磨法) ①称量:称取市售干酵母粉10g+约3-5 g石英砂放入研钵 ②研磨(干磨):至尽可能成细粉末状(约15min) ③加液+研磨:量取总体积40 ml的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分2次加研磨10min, 使呈糊状液体; ④离心:将糊状液体转移到2支50ml离心管中,两支离心管平衡后(托盘天平上),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⑤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1(样品I),另留1ml上清液(样品I )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和SDS-PAGE分析 2、热处理 ①水浴热处理:将上步抽提液(样品I),迅速放入50℃恒温水浴,保温30min, 并每隔5min用玻璃棒温和搅拌提取液。 ②冰浴冷却:保温后迅速用冰浴冷却5min ③离心:将热处理后的样品I转移至两支50ml离心管中,平衡后,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④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2(样品Ⅱ),另留1ml上清液(样品Ⅱ)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测定蔗糖酶活力和SDS-PAGE分析。 3、有机溶剂(乙醇)沉淀 ①冰浴:将热处理后的上清液加入相同体积的-20℃的95%乙醇,冰浴中温和搅动混匀,

清华大学2006年生物化学科目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清华大学2006年生物化学科目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试题 一、选择题 1.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下述氨基酸时用PH递增的洗脱液淋洗,最后被洗脱下来的是: () A.谷氨酸 B.丙氨酸 C.苏氨酸 D.缬氨酸 2.关于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B多为右手a-螺旋,3.6个氨基酸残基升高一圈 C二硫键起稳定作用D盐键起稳定作用E以上多不对 3.肝脏不能氧化酮体是由于缺乏:() A酰基-COA合成酶B b-羟酰-CoA-脱氢酶C硫解酶D酮酰-CoA转移酶 4.人体缺乏维生素B12容易引起() A 唇裂B脚气病C 坏血病D恶性贫血E佝偻病 5.酪氨酸tRNA的反密码子5’-GUA-3’,它能辨认的mRNA的相应密码子是() A.GUA B。AUG C。UAC D。GTA E。TAC 6.下列几种不同碱基组成比例的DNA分子,下列那种DNA分子Tm值最高() A. A+T=0.15 B.A+T=0.8 C.G+C=0.4 D.G+C=0.25 E.G+C=0.35 7列那种氨基酸可作一碳单位的供体( ) A.PR0 B.SER C.GLU D.THR E.TYR 8.下列双糖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 A.麦芽糖B。纤维二糖 C.蔗糖. D.乳糖 9.采用发酵法生产14C标记的CO2 ,14C应该标记在葡萄糖什么部位才能最经济有效地保证产生的CO2含14C标记( ) A.标记C-1和C-6 B. 标记C-2和C-5 C. 标记C-3和C-4 D.标记所有碳原子 10.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前体( ) A.核黄素 B.泛酸 C.硫胺素 D.钴胺素 E.吡哆胺 11.下列对光合作用叙述正桮的是( ) A.儉反应与H2O嚄光解反应懠关. B.C4植物不含CA

统计经典例题及答案

统计专题训练 1、为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校一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取得数据整理后, 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频率分别为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 5. (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2)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多少人; (3)若次数在75次以上(含75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年级学生跳绳测试的达标率是多少. 解(1)由累积频率为1知,第四小组的频率为1-0.1-0.3-0.4=0.2. (2)设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x人,则0.1x=5,∴x=50.即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50人. (3)达标率为0.3+0.4+0.2=90%,所以估计该年级学生跳绳测试的达标率为90%. 2、对某400件元件进行寿命追踪调查情况频率分布如下: 寿命 (1) (3)估计元件寿命在700 h以上的频率. 解(1)寿命与频数对应表: (3)估计该元件寿命在700 h以上的频率为0.40+0.20+0.15=0.75. 3、两台机床同时生产一种零件,在10天中,两台机床每天的次品数如下: 甲1,0,2,0,2,3,0,4,1,2 乙1,3,2,1,0,2,1,1,0,1 (1)哪台机床次品数的平均数较小?(2)哪台机床的生产状况比较稳定? 解(1)x甲=(1+0+2+0+2+3+0+4+1+2)×1 10=1.5,

x 乙=(1+3+2+1+0+2+1+1+0+1)×1 10=1.2. ∵x 甲>x 乙, ∴乙车床次品数的平均数较小. (2)s 2甲=110 [(1-1.5)2+(0-1.5)2+(2-1.5)2+(0-1.5)2+(2-1.5)2+(3-1.5)2+(0-1.5)2+(4-1.5)2+(1-1.5)2 +(2-1.5)2]=1.65,同理s 2乙=0.76, ∵s 2甲>s 2乙, ∴乙车床的生产状况比较稳定. 4、某良种培育基地正在培育一种小麦新品种A .将其与原有的一个优良品种B 进行对照试验.两种小麦各种植了25亩,所得亩产数据(单位:千克)如下: 品种A :357,359,367,368,375,388,392,399,400,405,412,414,415,421,423,423,427,430,430,434,443,445, 445,451,454 品种B :363,371,374,383,385,386,391,392,394,394,395,397,397,400,401,401,403,406,407,410,412,415, 416,422,430 (1)完成数据的茎叶图;(2)用茎叶图处理现有的数据,有什么优点? (3)通过观察茎叶图,对品种A 与B 的亩产量及其稳定性进行比较,写出统计结论. 解 (1) (2)由于每个品种的数据都只有25个,样本不大,画茎叶图很方便;此时茎叶图不仅清晰明了地展示了数据的分布情况,便于比较,没有任何信息损失,而且还可以随时记录新的数据. (3)通过观察茎叶图可以看出:①品种A 的亩产平均数(或均值)比品种B 高;②品种A 的亩产标准差(或方差)比品种B 大,故品种A 的亩产量稳定性较差. 5、某个体服装店经营各种服装,在某周内获纯利润y (元)与该周每天销售这种服装件数x 之间的一组数据关系如下表: 已知:∑ i =17 x 2 i =280,∑ i =1 7 x i y i =3487. (1)求x ,y ; (2)画出散点图; (3)观察散点图,若y 与x 线性相关,请求纯利润y 与每天销售件数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0×2=20分,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1、核酸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 2、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3、增色效应-当双螺旋DNA融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4、伴娘蛋白-就是与部分折叠或不正确的折叠的多肽链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能够加速正确折叠的进行或提供折叠发生所需要的微环境。 5、顺反子-指DNA上的一个片段,有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相对独立的单位。DNA分子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单位(基因)构成。 6、生物大分子的变性-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指DNA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 7、回纹结构-即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sequence):在同一多核苷酸链内的相反方向上存在的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在双链DNA中反向重复可能引起十字形结构的形成。 8、PCR -扩增样品中的DNA量和富集众多DNA分子中的一个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技术。在该反应中,使用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DNA合成。其中包括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在Taq DNA聚合酶催化下的DNA合成。 9、激素-一类由内分泌组织合成的微量的化学物质,它由血液运输到靶组织,起着一个信使的作用调节靶组织(器官)的功能。 10、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二、写出下列生化名词缩写符号的的中文名称(10×0.5=5分,答案直接写在小题后) 1、cAMP 3,5-环腺嘌呤核苷酸 2、NADP+氧化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3、cccDNA 共价闭合环DNA 4、GSH 还原型谷胱甘肽 5、ddNTP 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6、RNase 核糖核酸酶 7、Subunit 亚基 8、hnRNA 核内不均一RNA 9、Ψ(指一种稀有碱基)假尿嘧啶10、holoenzyme 全酶 三、填空题:(20×1=20分,答案直接写在题中括号内) 1.真核生物细胞中的80 S核糖体是由60 S 和(40 ) S 组成。 2.构成α螺旋中肽键的原子(H和O)和DNA双螺旋中(B-DNA)中嘌呤核苷的碱基的排列均采用(反式或Trans ) 式排列。 3.(His或组氨酸)的功能基是催化中最有效、最活泼的,它是构成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的电荷中继网氨 基酸残基之一,在生理pH条件下,既可以作为H+的受体,也可以作为H+的供体 4.已知一个酶对a、b、c三个底物作用的K m之间的关系是K ma>K mb>K mc, 则该酶的最适底物是( c ) 。 5.蛋白质分子α-螺旋构象中,螺旋一圈中含有(3.6 )个氨基酸残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