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法中的多元智能理念.doc

教学法中的多元智能理念.doc

教学法中的多元智能理念.doc
教学法中的多元智能理念.doc

教学法中的多元智能理念

教学法中的多元智能理念多元智能在美国、欧洲、日本和新加坡得到教育界和家长的广泛认同。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培养能力、终身奠基”素质教育目标,“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两种基本智能外,还有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内省、自然观察者和存在智能。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的。从而发展出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框架中相对独立存在着的7种智力,这7种智力分别是:(1)言语──语言智力——指个体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2)逻辑──数理智力——指个体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3)音乐──节奏智力——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4)视觉──空间智

力——指个体感觉、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籍此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在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5)身体──动觉智力——指个体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6)自知──自省智力——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7)交往──交流智力——指个体与人相处与交往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日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上述相对独立的7种智力,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个体身上存在的7种智力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而正是这7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有句话说得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还是时下我国的教育方针,其中所指的“全面发展”是指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即良好的基本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加专业素质,而不是指所有学科都精通的万事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学校在校生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要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职校落实科学发展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1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力口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该理论经不断充实完善,按加德纳的说法,每个人的智力=智能都是由10种互相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多种能力组合而成.包含如下10种:(1)数学智力(2)空间智力(3)语言智力(4)自然智力(5)音乐智力(6)身体运动智力

(7)存在智力(8)人际交流智力(9)个人内在智力(10)情感智力.根据该理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而传统理论则是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的优与差,因此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是由于单一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该理论就是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学生发展的潜能. 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智商低的人不一定笨,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准确了解自己天赋的人才有可能正确选择对其有利的,接受挑战并感到幸福.如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没考上大学,却在2001年与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合作中一举成名.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单以考试成绩论优差,而应从各方面发展人才,培养人才. 2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启示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画,讽刺教育工作者总是用单一标准要求学生,就像园丁拿着剪刀剪切冬青一样,老师常常就是这样把学生剪切得整齐划一.我们应意识到,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和智能结构,也就是他的特殊禀赋或者天性,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教师既要懂教学理论,又要懂教学方法. (1)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每个学生. 人才是智能之士.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只要教育与学习得法,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他或许在这学习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在评价学生时,

参与式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参与式教学的含义和特点研究报告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新型教学理念。它起源于英国,最初,他不是教学法,而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后来将这一理论引进教育教学领域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这种新型教学法,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发现不少学者对参与式教学的特征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文献综述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1.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在《“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0(3))中认为:所谓“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的。它要求给予学生自由思考、运用自己合理的时间; 给予学生选择教师、安排学习进程的权力; 教师要评价学生,学生也要评价教师; 除班级教学外,更多地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可以通过给学生各种层次的选择这一途径来实现。[1] 2.牛东亚在《参与式教学的反思策略》(教育研究,2014(04,128))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在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发展教师探索、反思、求精的专业素质。参与式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平台。像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一样,参与式教学也遵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的基本程序。但与教学不同,参与式教学的具体内容与过程是灵活多变、不断生成的。因此它没有十分固定统一的模式,需要教师根据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的具体情况来创生符合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2] 3.王继军在《新课程下参与式教学初探》(甘肃教育,2009年04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目前普遍倡导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过程,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废弃“灌”、“注”的传统模式,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参与式教学与国家基础教育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一、讲述法 1、定义 讲述式教学法就是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讲授法的口诛笔伐时有所闻。究其根源,无非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讲授法早已被人们贴上了“灌输”的标签。在当前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同时,讲授法已被许多人所唾弃。 2、优点 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讲授法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就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内涵。所以,正是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才得以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从而不仅学到学科的系统知识,而且还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 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

奥尔夫教学法基本内容

①说白。内容取自本民族、本地区的儿歌、童谣等。在实际教学中常把所学歌词以说白的形式教给学生,并配以音韵、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等。 ②唱歌。对于初学音乐的孩子,奥尔夫教学法并不要求他们必须学会读谱。它选择的歌曲多为五声调式,并采用听唱法教学,从感知入手使学生摆脱纯理论的识谱、视唱、乐理知识等的学习。这种方法对于从幼儿园刚走进小学校门的低年级学生更为合适。 ③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形式出现。 ④打击乐器。这里所指打击乐器包括两种。即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沙球、三角铁、双响筒、手鼓、西斯特等和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音条乐器(钟琴、钢板琴、木琴等)、定音鼓等。奥尔夫乐器具有简单易奏的特点,以五声音阶为主,通常是为主旋律伴奏。以一个低音或一个五度“波尔动”(通常为调式的主音与属音)或将几个音按固定节奏型组成“固定音型”反复使用于全曲,是奥尔夫乐器伴奏中常用的方式。 ⑤舞蹈。这里指的舞蹈包括律动、表演等。同时,又都不能等同于有关艺术门类的专业概念,而具有“元素性”的含义。奥尔夫教学法所设计的舞蹈对于任何没有学过舞蹈的人也能学会。它所要求的是按音乐的节奏跳、按音乐的形象去想象,最重要的是即兴,学生们可以自由设计,自由编排自己理想的动作。 ⑥音乐与美术。奥尔夫教学法经常把一首乐曲用美术图形表示。根据乐曲的旋律、力度、速度、重复等设计几种不同的符号把乐曲的结构明确地显示出来,形成一个极易看懂的图形谱。根据这个图形谱或说白或运用打击乐就能极方便而有效地为所学乐曲伴奏了。此方法多用于欣赏音乐。 ⑦游戏。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每一节课都是游戏。当然这种游戏不是单纯地玩,而是通过游戏学习音乐知识。它所设计的游戏都是具有音乐性的,都和音乐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⑧创作。奥尔夫教学法让每个儿童把机器开动起来,积极参与创作。这里指的是“元素性”的创作,如一个节奏型、一个舞蹈动作、一个简单的固定音型,虽然总是比较简单、粗糙,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是“我们自己的”。 ⑨戏剧。奥尔夫教学法把本民族的民谣、童话、民间故事等编成音乐舞蹈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歌舞剧。当然,这里一切都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他们的创造精神在欢乐和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发展。 ⑩欣赏。奥尔夫教学法欣赏音乐的原则是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直接去感受音乐。它有时用不同的节奏乐或不同的声势表现音乐中某一特定乐句,有时则采用图形谱分析出乐曲的结构,让学生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它提倡的欣赏是主动地欣赏,而不是被动地听,然后逐一地分析。

多元智能教育理精修订

多元智能教育理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多元智能教育理论 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着名教育学家加得纳提出。这一教育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8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其理论更注重儿童智能的全面开发。理论指出0~7岁是幼儿各个智能发育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幼儿的智能能否全面平衡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一生。每一个人的智能组合是不同的,通过教育可以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从而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多元智能教育理念的具体教学内容 语言智能培养、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通过孩子对童话故事的喜爱,培养他们自己听故事、说故事的能力。 音乐智能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音色,从而使孩子爱上音乐艺术并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比如唱歌、弹唱弹奏以及简单的填歌词等。 数学逻辑智能通过游戏活动,教会孩子们能够运用数字运算。例如:通过开商场、开医院的游戏,来认识货币,并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空间智能 通过美工活动和做游戏培养孩子前后左右上下的空间概念。例如:画画写生活动,通过对描画对象的观察体验感觉空间概念。 肢体运动智能通过日常生活和形体活动来发展孩子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 内省智能让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例如:在数学活动中或者相识礼仪活动中认识自我,以及自我和别人的区别。 人际关系智能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在陌生环境中有效地认识他人、理解他人,能够在人际活动中学会察言观色,能和不同的人进行交往。例如娃娃家,开医院等游戏。 自然观察者智能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收集探索自然现象、植物以及动物的能力。 多元智能教育理念的特点

我的参与式教学理念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4958975.html, 我的参与式教学理念与实践 作者:程启帮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3期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78-01 一、我的教学理念 刚开始教书时,自己的教学有点像“课本翻译器”。将课本中的知识整理后,把操作步骤详细地讲述给学生听,一步一步让学生重复。但渐渐地,感觉这样的教学有一点问题:一是,当我投入地讲解着各种操作的时候,或是运用各种方法希望让学生能跟随我的节奏前进时,学生的反映远没有达到我预期值,他们的积极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二是,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开始了一种等待,等我告诉他们该如何做,做什么。渐渐地我觉得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只是以讲清楚知识为目的,更注重的是组织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单靠老师是不可能将所有的软件悉数教会学生,也不可能将某一软件讲得面面俱到。在课堂上,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要关注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成为课标中阐述的“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我认为,参与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二、我的教学实践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为了让学生主动去“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努力保持住这种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设置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同时,给学生创设一种平等、轻松、愉快、融洽、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试误,敢于表达。 兴趣是必须的,主题活动的确定是关键,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主题对学生感兴趣;②活动任务的要求明确,对学生现有认知和原有经验来说是可行的;③活动方式是开放的,有可供选择的多样性,有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和拓展性;④学习资料是可查找的,或有教师提供参考的。 每次主题的确定,我都会再三斟酌。先从书本出发寻找一些题目,然后上网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是否较充分,如果几乎找不到或是资料很零散或资料专业性太强,那么这个主题是不适合的。经过我的第一次筛选后,这些题目还需经过学生的选拔,只有学生自己选的题目,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例如,“学用EXCEL来评优评先”这个题目就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所选取的主题是要求学生通过数据筛选功能来完成德育等级的评定和学习标兵、优秀团员、三好学生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着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和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理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2、创造性(或称即兴性)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当6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当看到一幅画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没有乐器时,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发挥想像,用手、脚等或用其它物品代替进行表演。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人类认知是感性到理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去唱、去跳、去抒发与宣泄。因此获得这个经验过程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从本土文化出发奥尔夫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条条框框”,他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他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发展、前进。因而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

(多元智能)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

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 著名人物如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麦克尔·乔丹、柏拉图和马丁·路德·金谁更'聪明'呢?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聪明'问题的全新视角。 传统的智商(IQ)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而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在批评上述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具有多种智力、而且人的多种智力都与具体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紧密相关而独立存在。加德纳在____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的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加德纳的这一智力定义特别强调了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智力并不是像传统的智力定义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即智力一方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根据新的智力定义,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也就是说,加德纳所谓的'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如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指出了他所谓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存在着的7种智力,这7种智力分别是(1)言语──语言能力、(2)音乐──节奏智力、(3)逻辑──

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该方式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人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与智慧,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参与,指的是个体进人群体的状态,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使其在亲历亲为的认知行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奇妙、增加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和能力;为学生认识、修正自我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参与式就是指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里也包括个体活动,只要他是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不和同学互动也行,这也是参与式。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发扬了教学民主、学术自由、创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和谐的、愉快的、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尤其强调和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许多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 毕业扔笔记”的现状,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 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每个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据小讲课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实战练习,通过对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论,并由教学者或专家进行评论,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以学习者和内容为中心,鼓励学习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积极参与,最终制定出项目的研究或实施方案。开始时,学习者配对互相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每节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编故事、绘画、戏剧小品表演、辩论赛,以及按教学者要求制定研究计划或实施计划等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发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发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它给教育界带来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不是一元的, 而是多元的, 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且每种智能在每个人的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形式又是不一样的, 有的强一些, 有的弱一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传统的智力测验是一种单一的智能测验, 所得的智力商数只能说明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智能的发展状况, 而不能反映其他智能的发展状况。这一理论在美国及其它国家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中产生广泛、积极影响,对以智商高低来衡量儿童智能发展的传统智能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与挑战。使好多国家开始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的改革。这一理论也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学依据,给我们幼儿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启发。 一、幼儿教育课程体系要丰富完整、注重儿童多元智能开发和全面发展 每一个儿童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也是不同的,几乎所有的人都以多种智能组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而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儿童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儿童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业余爱好和特长。多元智能开发理论意味着构建和谐发展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活动设计和组织策略。幼儿园的所有学习活动,必须符合多元智能学习的理想,并提供完整的学习模式。孩子透过“主题”或“专题”的探讨,来了解与生活相关、有益处,而且是感兴趣的题材,同时也可以进行小规模的实验、操作,并体验多元化、个人化、合作化等有价值的学习。另外,提供可以刺激多元智能发展的丰富环境,运用非传统方式来学习传统学科,提供多元的表达途径让幼儿发表,包括口语、文字、艺术、音乐、肢体舞蹈等,还可以记录学习过程和操作历程,以催化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二、幼儿评价要对孩子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往的幼儿评价只侧重八种智能的前两个, 而且, 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而忽视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这就必然使评价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同时也 意味着评价在促进幼儿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 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这一愿望, 要求我们幼教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对幼儿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坚信每个幼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participatory),顾名思义,参与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意识;交往、互动的过程;积极、主动的态度。学生、教师双方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不是单行道,需要双方共同参与。 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 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强化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使用到实践中去。 参与式教学要求让学习者有自由思考、使用自己智慧的时间和机会,让学习者有选择上课方式、安排学习进度的权利,除了班级教学外,还能够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我们该怎样对待参与式教学呢?首先需要明确怎样教学就是参与式教学。一部分人说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发言、表演对话、回答问题等,总来说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这就出现了一些误区,有些教师在公开教学中为了体现参与式教学,想方设法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学生活动,有些活动特别有必要,设计在课堂中效果很好,有些活动则没必要,没多大意义。这是一部分人理解参与式教学的概念不全面所致。 在实施参与式教学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带、角色扮演、画图、座谈、打分等活动方式。就分组讨论的方法来说,其做法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实行讨论,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记录发言,然后由任课教师补充、归纳、点评。其优点主要有:(1)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多,归纳水平增强,印象深刻;(2)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既集中同学们课堂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不像以往那样枯燥无味,又让学生各抒己见,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胆量,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间团结合作的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参与式教学比常规教学相对来说花的时间多,不易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从而有个别内向的同学或是没有发言任务的同学,只顾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参与讨论,任由小组代表自己发言。 我认为课改下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保障机制促使学生的主体性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与教师的指导同步发展,使师生的 积极性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形成教育合力,达到知识增长、水平增强、情感发展的目的。课堂教学活动应符合如下流程: 学生参与过程:寻求参与→尝试参与→探究参与→创造参与。 教师指导过程:启发诱导→激情授法→鼓励点拨→拓展升华。

从《登高》的课堂教学中透视参与式教学法

从《登高》的课堂教学中透视参与式教学法 发表时间:2014-04-23T11:00:17.37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黎洪国[导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黎洪国(甘肃省民乐县职教中心学校甘肃张掖734500)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是适应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而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该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了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笔者认为,实施参与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参与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主体性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两重的参与重于一吨重的说教。”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因此,如何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何让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合作者”、如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如何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等问题,已成为新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参与式教学法正好为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新理念找到了实践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参与式教学:一、提出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参与 如在教学《登高》一诗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杜甫的画像和杜甫草堂的照片,让学生再对比书上杜甫的画像,然后提出探究的问题:在你的心目当中,杜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经过比较后纷纷发言。一位同学看到“杜甫草堂”的照片,联想到了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认为从这里可看出杜甫是一位孤独失意、长期漂泊、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第二位同学主要是对比了屏幕上和书上的杜甫的头像,认为书上的头像画得不够传神,仅仅画出了一种悲哀的神色,而杜甫此人的内心除了悲哀,还有一种努力改变现实的愤怒。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 如在教学《登高》一诗时,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范读,创设了一种悲伤的情境氛围,让学生感受悲伤的感情基调。听完后让学生谈总体感觉,一位同学说:“感觉感情低沉,有一种没法高兴起来的悲。”接着我就顺水推舟,让这位同学就用这样的一种感受来诵读全诗,然后再让有特别悲的感受的同学诵读全诗,最后全班模仿范读,配上刚才的音乐。这样在一种动态的情境中感染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共鸣。学生朗读时全身心投入,极力模仿,不仅读出了本首诗的韵律美,而且读出了悲凉的情味。 三、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 为了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我先出示了宋代文学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赏析本诗颈联的一段话: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峻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且对偶又精确。罗大经说他读出了八层含义,那么同学们又能读出几层含义呢?下面同学们就自学颈联。学生经过几分钟的自学,分别抓住“万里”、“作客”、“百年多病”、“秋”、“独”等字,品读出了与罗大经不同的各种含义。 四、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参与 上面罗大经体味出的八层含义,其它七层学生都涉及到了,只有“台”高峻处也,学生没有谈到,这是本首诗的一个难点。我让学生联系诗的题目想想:高跟感情有哪些联系?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全班同学以五人为一小组,分成了十个小组展开讨论,这样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倾听别人的意见,每组指定两位同学担任记录员和报告员,我巡回引导各组的讨论技巧,既让每组的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又引导他们的讨论不偏离要讨论的问题,达到了讨论的目的。 参与式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是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的新型范式。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以原有知识储备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困难的期待心理,也给希望发现自我价值的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进而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参与式教学法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值得在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中推广。参考文献 [1]邢永福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中央电大教材。 [2]麦锦城参与式教学法简介.2010,1,19。 [3]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解读中国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08—114。 [4]石鸥刘丽群《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60—169。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03—108。 [6]美 B·S·布鲁姆著邱渊译《教育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76—80。

论多元智能及其教育意义

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主张智力的多元化的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的智能一元化的单一教育模式。无论是在教学观上,还是在评价观、学生观上进一步加深其内涵的理解,对我国教育教学的观念转变都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理解;启示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产生的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在20 世纪60年代开始的席卷美国教育界的反思和改革浪潮中,众人加大对数学与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改革中学物理课程同时,更加注重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处于美国的科学和艺术中心,具有深厚浓郁的科学与艺术的氛围的哈佛大学,为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零点项目”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建的。 怀有少年时期热爱钢琴情愫的加德纳,曾立志让艺术在心理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终于因为其对艺术长期坚持不懈的爱好与努力,1967年,他成为“零点项目”最早的一名成员,此后,利用“零点项目”优越的条件,进行了在正常儿童和天资聪慧的儿童及大脑受损成年人研究基础上对儿童艺术发展和认知的研究,以及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跟随戈什温德从事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这些多年在“零点项目”和对脑伤病人的研究,让他深刻意识到人类的智能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并且相互独立的,

为他创建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和实验的依据。 在理论实践都已充分具备的情况下,受荷兰海牙的伯纳德·冯·李尔基金会的赞助下,加德纳于1983年出版了《智能的结构》,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标志着多元智能理论的正式创建。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加德纳在其主要著作之一的《多元智能》中明确提出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环境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区别于传统观点中智能就是解答智力测验试题的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智力是人天生具有的属性或者能力,因年龄、学历、经历变化而变化的幅度非常小,并且解决问题的每一种能力都和生物本能分不开,实质上,多元智能理论也就是由这些生物本能而构建的。鉴于这些理论基础,加德纳认为智能的结构是多元的,在持续的研究中,他细分智能的种类由起初的六种扩展到后来的九种,主要有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及后期补充的“存在智能”。其实质是强调智能的多元性,至于到底划分为几个种类是可以商榷的。 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一书中,加德纳对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这七种智能做过简介,现概括如下:(1)音乐智能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表现

参及式教学法及理念

参与式教学方法及理念 参与式教学首先是一种理念,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知识能力的形成、化为目标,提倡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度介入,特别提倡学习者动手操作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教学思想不仅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思想的主流。 系统的参与式教学理论和技能还在发展过程中,它显然不像我的师傅所做的那样简单。不过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并不深奥,教学需要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比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瞌睡,自然不可能学习好,因为他根本没有投入;投入程度差,照样也影响学习结果。这些道理几乎是不用解释的。只是在对实践的观察中,我们看到了相反的情形。2005年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开始的前期调查和2006年的基线调研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用将近90%的时间讲授,学生只有不超过10%的时间可以进行相对自主或者参与性的学习。我们认为,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学业成绩差是必然的。2007年初项目进行了学业测试,有一个县在全国测试的27个项目县中排名倒数第一,其他项目县也不过就是排在最后的这个县之前。学生学业成绩差与教师教学方式落后的数据正相关。即将参与式学习方式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融入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在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学

习载体,培养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发展教师探索、反思、求精的专业素质。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具体容与过程是灵活多变、不断生成的,需要教师根据学习者、教学容、教学环境等的具体情况来创生符合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在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设计程序中,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设计思路、考虑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设计要求。1 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设计思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人——学生的因素。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心智各方面发展的时期,知识、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将为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础。1.1 概念界定: 在我国21世纪初所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语文课堂中参与式教学是指在语文学习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构建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核心概念是: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最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首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我们看待学生时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问题不再是一个学生有多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 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之间很早就表现出兴趣爱好和智能特点的不同。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四五岁的儿童在完成需要不同智能共同参与的多项游戏任务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智能特点。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应该是向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智能活动机会,在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领域(无论是相对于自己还是别人),如有的学生更容易通过音乐来表达,有的学生则更容易通过数学来表达。我们应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注意发现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八种智能中的每一种在人类认知结构中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应该对不同的智能一视同仁。但它更强调每一个人的智能特点是不一样的,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充分展示自己智能长项的同时,将自己优势领域的意志品质等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发展。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现实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充分利用自身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社会的进步需要个体创造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这两种能力的充分发展,才应该被视作智能的充分发展。从智能的本质上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因为它主要是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智能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特别是难题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和实践,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其二是“通过多元智能来教”。 儿童视力保健知识讲座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吕月蛾 一、简述眼保健的重要性 电光性眼炎:电焊、雪景 先天性白内障:先发现、早治疗 二、简介眼睛的解剖、发育及功能 (一)眼的解剖 1、眼球 2、视路 3、附属器 (二)眼的发育 1、出生时眼的特征 2、眼的成长及改变 3、视觉发育敏感期、关键期

参与式教学的含义与特点

参与式教学的涵义与特点 一、文献综述 我们组共查阅文献13篇,主要内容分为5方面,分别是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参与式教学的特点、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教学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参与式教学的局限性与改进建议。提到参与式教学涵义的有8篇,参与式教学特点的有5篇,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意义的有2篇,教学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要注意问题的有2篇,参与式教学的局限性与改进建议的有1篇。 二、文献观点 (一) 参与式教学的涵义 朱新燕在“参与式教学方法初探”(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第22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李俊在“参与式教学: 透视与反省”(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12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首先是一种体现民主、平等、参与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任何教育理念都必须以教学方法为载体表现为某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所以, 具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式教学行为应该是渗透着“参与式”理念的、没有固

定模式的教学行为, 它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现有条件下智慧地即席创造, 而不是机械地按照某种模式运作。 许光驰,宋奇慧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及效益评价”(职教通讯,2013年第18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主体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学习者为内核和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自觉性、能动性和选择性为特征的有效学习。 牛东亚在“参与式教学的反思策略”(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在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发展教师探索、反思、求精的专业素质。 蔺永诚,刘箴在“参与式教学方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2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教师共同推进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袁美荣在“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4月第26卷第2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它重视全员参与,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中锻炼能力和发展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弘扬,重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营造起和谐、协调、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协调、合作、交流、互动,产生教学共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