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施工技术

浅谈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施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4956764.html,

浅谈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施工技术

作者:孙敬超

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13期

摘要: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概念,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锤击沉管法土挤密桩的施工工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质量控制措施等,说明了锤击沉管法土挤密桩是一种有效的消除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技术

黄土在覆盖土层的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和建筑物的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现象称为湿陷,浸水后产生湿陷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在黄土地区,在一定的压力下,由于黄土湿陷而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是造成地基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工程区处于湿陷性黄土地段时,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土挤密桩成孔方法有沉管法成孔、冲击法成孔、爆扩法成孔等多种方法,沉管法有振动沉管法和锤击沉管法,本文介绍锤击沉管法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施工方法。

1、工艺原理

土挤密桩锤击沉管法是利用履带式吊车吊起打桩机机架及下部为尖锥形的桩管,通过履带式吊车移动将桩管对准桩孔中心线,机架落地定位,利用桩管上部安装的导杆式柴油打桩锤锤击桩管成孔,成孔后拔出桩管,人工向孔内分层回填符合要求的素土,夹杆式夯实机分层夯实,桩孔回填完成后形成桩体。通过成孔过程中桩孔周围土体的侧向强制挤密改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达到消除地基土湿陷性的目的。

2、工程实例:

2.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温博段Ⅲ标渠坡土岩性主要为黄土状重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和粉细砂,渠底板主要位于粉质粘土、黄土状重粉质壤土和重粉质壤土中。表层黄土状土一般具轻微~中等湿陷性,多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一般为 I级(轻微)。为了消除表层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采用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

主要设计指标:①桩间土挤密系数≥0.88;②桩体土压实系数≥0.97;③地基处理深度

3.6m;④成孔直径≥400㎜;⑤桩孔布置: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桩中心距1.0m;⑥处理范围:超出渠道外坡脚线3.0m。⑦材料:土挤密桩法桩体的填料应采用壤土、一般粘性土或Ip>4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