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篇一:八年级上生物实验与探究报告】

s=txt>观察水螅

1页

三、材料用具:

水螅活体、水蚤、放大镜、水螅捕食视频等

2页

四、方法步骤:

1、培养皿、出售。

3页

2、(1)水蚤、(2)2厘米(3)消化腔

讨论与交流

1、不能。

2、由于水螅是附着生活的,而猎物和捕食者可能来自各个方向,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利用触手捕食水蚤并将水蚤送入口中。

食物在水螅的消化腔里,有两种消化方式。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观察蚯蚓

5页

三、材料用具

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6页:

四、方法步骤

1、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落叶。

2、(1)长圆筒形、环形体节、13节;(2)感觉粗糙、放大镜

3、玻璃板

7页

讨论与交流

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因为蚯蚓体内没有呼吸器官,是靠皮肤接触水来完成气体交换。

即呼吸通过体表来完成。

3、这样做不合适。因为蚯蚓没有专门在水中呼吸的器官,如果蚯蚓

完全浸没在水中,也会窒息死亡。

4、蚯蚓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刚毛在运动过程中

起到了支持和固定的作用。

5、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

8页

1、前端变细变长,向运动的前方伸展。随后,前端固定,并变粗变短,同时后端变细变长,然后,后端变粗变短,整体向前蠕动。

2、没有成熟的蚯蚓没有环带。

3、蛇不是环节动物,因为它不具有环节动物的特征。蛇是爬行动物。观察软体动物

9页

三、河蚌(扇贝、縊蛏文蛤等)、解剖器、解剖盘、清水。 10页

四、方法步骤:

2、外套膜;(1)鳃、4个(2)没有(3)足;运动。

讨论与交流

1、保护柔软的身体。

11页

2、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除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

行气体交换。

3、乌贼的贝壳退化成内壳。

4、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的一些器官后,在通

过出水管排出。在吸入水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

排除未消化的残渣。

质疑与创新

1、略

2、用解剖刀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回转解剖刀,打开贝壳。

能找到闭壳肌。

3、珍珠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的珍珠质

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珍珠。

观察节肢动物

12页

三、材料用具:蝗虫、七星瓢虫、虾、蚊、蜈蚣、乙醚、解剖盘、镊子、解剖针、放大镜、实物投影

13页

四、方法步骤

2、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4页

讨论与交流

1、蝗虫、七星瓢虫、蚊。

螳螂、蜜蜂、知了蝉等

2、不同。说明节肢动物分布广泛。

3、分为三类蝗虫、七星瓢虫、蚊属昆虫类;虾属于甲壳类;蜈蚣属于多足类。

昆虫类特征是: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甲壳类有几丁质外骨骼,身体异律分节,具有分节的附肢,有真体腔,呼吸器官为鳃,排泄器官为绿腺

多足类每节有1-2对足

4、(1)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散失(2)运动器官发达(3)有了灵敏的感觉器官(4)繁殖能力强

质疑与创新

1、略

15页

2、坚硬的外骨骼限制了他们的体型

3、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人体骨骼运动支持保护

16页

观察鱼

三、材料用具:活鲫鱼鱼缸、解剖盘、鱼食(少量)、黑墨水、吸管、鱼网、观察记录表。

17页

四、方法步骤

1、解剖盘、流线型

2、鲜红色、毛细血管、

【篇二:初二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报告册】

实验报告册

学校:

班级:

学生:

织金县教育局制

编者语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

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农业离不开它,医疗卫生离不开它,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离不开它。他甚至关系到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初中生物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初中学生是好奇心最强的时期,教师引导的恰当,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相反,则会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实验技能既能让学生体验自己亲自动手动脑的乐趣,通过实验更能让学生发现包罗万象的生物学世界,证明已有的生物学真理、发现和探索生物学的未知领域。教师应加以积极的引导,参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实验报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册是根据初中年级的生物教材、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编辑而成。各年级的生物实验报告册各有二册,供各年级的学生第一和第二学期使用,实验报告册中含有的都是一些较基础且与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实验,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完成。

本报告册在编辑的过程中得到许多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本实验报告册还不够完善,希望广大师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与编写人员:魏凯田育臣冯文甫陈贤

2014年8月

目录

1、观察蚯蚓 (4)

2、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 (6)

3、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7)

4、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8)

5、制作甜酒 (9)

实验(一):观察蚯蚓

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二、实验材料:

活蚯蚓放大镜

三、实验步骤: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①如何分辨蚯蚓的前、后端?

②如何分辨蚯蚓的背面和腹面?

③观察蚯蚓的身体是否分节?

2、观察蚯蚓的运动:

①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有什么感觉?

②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有什么感觉?

③观察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四、讨论:

1、蚯蚓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

2、为什么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3、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的土壤深层穴居?

4、蚯蚓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5、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察蚯蚓的体表,为什么?

五、注意事项:

1、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察蚯蚓的体表,使体

表湿润。

2、实验后,将蚯蚓放归大自然。

【篇三: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实验报告__学生用】

二生物实验报告单

初二生物实验报告单

初二生物实验报告单

初二生物实验报告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