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耶克的自由理论浅析

哈耶克的自由理论浅析

哈耶克的自由理论浅析
哈耶克的自由理论浅析

一:论文组成部分

1.论文题目:哈耶克的自由理论浅析

2.内容摘要:本文以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理论背景中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为切入点,通过对知识论上的康德主义、理性不及的无知观和自生自发秩序中文化进化观三方面的阐述作为探讨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理论基础;既而在理论背景和理论基础的宏观框架下,论述哈耶克对自由的涵义的解读以及与其他理解意义上的自由做出辨析,并试图概括自由的价值和目的观。文末对哈耶克的自由理论体系重要地位和作用加以评价。

3.关键词:自由;知识论上的康德主义;无知观;自生自发的秩序

4.引言:自由作为影响近代人类政治生活最为深远的政治价值之一,其内蕴的价值和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究其概念内涵却异常复杂多义。兼收古典自由主义精髓与现代文化知识发展要旨的哈耶克(F. A. Hayek),所进行的重建自由主义理论的努力,便是西方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自由主义表述之一。尽管受到其本人专业知识领域经济学上市场机能概念之启示,然而他并不局限于人类经济生活领域,而以全面关照人生价值之开阔视野,来思考人类的自由前途。他根据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广泛的知识向度,透视当代人类自由问题,形成了独创性的自由理论。

5.论文主体:三部分,一部分哈耶克的自由理论体系的背景;另一部分是哈耶自由理论的理论基础;最后一部分是哈耶克自由理论中“自由”的内涵。

6.结束语:哈耶克为20 世纪人类思想所做出的贡献,一方面他继承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打破了亚当·斯密以来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均衡”神话,其引入的动态的经济观把理解经济知识建立在一种深厚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上,使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市场运行的心理学根源。另一方面,在这种经济哲学的基础上,哈耶克把自己的思想扩展到涉及整个人类社会秩序的领域,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心理学等不同角度论证现代市场社会的组织原理,由此形成了一个内容极为庞杂而又科学严谨的社会哲学体系。他以《通往奴役之路》为起点,开始将注意力更多转向包括市场经济在内的保护个人自由的制度安排上,认识到市场经济及其形成的各种社会和法律关系与个人自由密不可分。认为拥护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者没有意识到计划经济与追求社会繁荣和人类自由的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进而对人类理性和知识能力的误解而迷信理性的态度提出批评;同时他还对市场竞争与社会公正的关系的阐述,强调了创新精神和竞争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有助于防止权力寻租;另外他还提醒在民主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

对经济政治生活的潜在负面影响。哈耶克对自由经济和开放民主社会的描述,他对人性自由本质的论述,都唤醒了知识分子的思考,也奠定了他作为伟大的经济学家和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代表人物的地位。

在这个“祛魅的世界”里,不但单一的终极价值已不复存在,各种传统的权威制度也失去了理据,唯一还有普适性的只有工具主义意义上的理性化。综上,哈耶克所倡导的自由主义,其实是自洛克以来西方人思考如何回应一个多元化世俗社会的继续。

7.注释:本文注释较多,不细例举。

8.参考文献:本文无参考文献,故不例举。

二.论文逻辑结构分析

本文是很明显的结构式,本文先以自由主义理论入手,着重分析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方方面面。有三方面的内容,成并列结构式。1、哈耶克的自由理论体系的背景。2、哈耶克自由理

论的理论基础;3、哈耶克自由理论中“自由”的内涵。然后将理论联系实际谈到哈耶克思想的实际应用。作者认为哈耶克为20 世纪人类思想所做出的贡献,一方面他继承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打破了亚当·斯密以来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均衡”神话,其引入的动态的经济观把理解经济知识建立在一种深厚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上,使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市场运行的心理学根源。另一方面,在这种经济哲学的基础上,哈耶克把自己的思想扩展到涉及整个人类社会秩序的领域,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心理学等不同角度论证现代市场社会的组织原理,由此形成了一个内容极为庞杂而又科学严谨的社会哲学体系。论文主体成递进结构式。

哈耶克自由主义之反思

哈耶克自由主义之反思 ——读《思想的谱系:顽固的右翼》有感 有人在读过《思想的谱系》一书之后,如此评价佩里·安德森,“其实他不是导游,而是一位风格鲜明的导演”。不得不说,这是一句非常贴切的比喻,安德森用他自己的眼睛和头脑给我们奉送上了一部异常精彩的思想大片。非常感谢袁银传老师能将如此一本宏伟巨著翻译成中文,令我们能够一窥作者的风采,并带来一场思想的风暴。惭愧的是,由于时间原因以及知识储备的有限,到现在为止并未完全将这样一本巨作完全消化完毕,但即便如此,目之所见已然足够彻底颠覆个人所曾经笃信的某些价值观念,而对哈耶克自由主义的反思即是其中一部分。 初识哈耶克是在本科的法理学的课堂上,当时老师隆重给我们推荐了邓正来教授所翻译的《法律、立法与自由》一书,并将之列为法科学生必读丛书之一。对于一个刚刚接触法律的学生而言,这样一本著作无疑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里面所阐述的自由的概念甚至在以后几年里都被我认为是作为法律人所必须坚持的信条。虽然随着后来知识储备的提升和阅读视野的扩展,我对哈耶克的理论本身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怀疑,感觉里面可能是有些问题的,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直至我读到《思想的谱系》一书。应该说,相对于全书而言,作者在哈耶克上的着墨并不是很多,而且是把哈耶克与奥克肖特、施特劳斯、施米特放在一起给其冠以统一的称谓“顽固的右翼”。然而,正是通过将哈耶克的学说放在整个思想历史的洪流之中,并全面阐述了与其相同和相反立场的观点,从而使我对其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我想正是因为哈耶克的“顽固”而导致了其思想的局限性。书中提到“对于这四位思想家各自学术观点的形成具有关键影响的共同经历是两次世界大战间歇期欧洲所出现的种种社会危机。在那些岁月里,经济混乱、工人革命、中产阶级反叛给既有秩序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接着是正局链条上的某些最薄弱环节的崩溃。”因此,哈耶克的种种思想也是为了解决他所看到的种种问题而产生的,难免有历史的局限性,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前瞻性是完全不同的。

对萨特_绝对自由_的反思_牛潇潇

第25卷 第4期V o.l 25 N o .4 中州大学学报J OURNA L O F Z HONGZHOU UN I V ERSITY 2008年8月 A ug.2008 对萨特/绝对自由0的反思 牛潇潇 (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郑州450001) 收稿日期:2008-04-25 作者简介:牛潇潇(1984)),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06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摘 要:自由观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萨特以/存在即自由0为基础提出人就是自由,自由是人具有的天然属性,被后人称为/绝对自由0观。然而这种自由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为基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指导来分析萨特自由观中存在的/不自由0,以反思萨特的绝对自由是否真的是绝对的。 关键词:萨特;绝对自由;不自由 中图分类号:B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08)04-0043-03 人的自由,是萨特毕生关注的中心问题,也是其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萨特自由思想的提出是以对上帝的假设、人性论的神话、对先验既定的价值原则与行为规范的否定为前提的。他所说的自由是个人的自由。萨特在5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6中指出:人就是自由,人生而自由。他认为自由是人具有的天然属性。人最初只是作为纯粹的虚无而存在,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造就出各自具体的特质和规定性。这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谋划、选择自己的行动就是自由。他说:/我是被判定在我的本质之外、永远在我行为的原因和动机之外的存在。我被判定为自由,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外,不可能找到我自身的限制;或者意味着,我不能自由地终止自由的存在。0[1]565可见,萨特所讲的是个人的绝对的自由,它是人的存在的宿命,也是人的主体性存在的确证。自由没有界限,没有根据。这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具有绝对性。他所讲的人的自由主要是以人的意识的虚无化运动这一视角为基点的。而本质上,人的自由的真正根基在于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性的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只有社会性的物质生产实践,才是人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转换器,是人确证自身的自由之本质的根据所在。正是在以人为主体自觉地引起、调整、控制和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才确证自己高于其他的存在物的自由本质。所以从意识的角度论证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精神自由上。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指导来分析萨特自由观中存在的/不自由0,以反思萨特的绝对自由是否真的是绝对的。 一 /存在即自由0是萨特的名言之一,萨特说:/自由和自为的存在是一回事:人的存在严格地说他应该是其固有的虚 无而言是自由的。0[1]8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其二,自为的存在之所以就是自由,是因为自为的存在是其固有的虚无。这就使萨特的自由与萨特的虚无划上了等号。于是,要理解萨特的自由理论,首先就必须弄清萨特的/虚无0概念。 在萨特那里,/虚无0并不是与/有0相对的,在有之外的/无0;也不是与/存在0相对的,在存在之外的/非存在0;而是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的虚无化。萨特说/虚无只有在存在的基质中才可能虚无化;如果一些虚无能被给出,它就既不在存在之前,也不在它之后,按一般说法,也不在存在之外,而是象蛔虫一样在存在的内部,在它的核心中。0[1]52这种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虚无化的虚无,其实指的就是人的/意识0。首先/意识没有实体性,它只就自己显现而言才存在,在这种意义下,它是纯粹的-显像.。但是恰恰因为它是纯粹的显像,是完全的空洞(既然整个世界都在它之外),它才能由于自身中显像和存在的那种同一性而被看成绝对。0[1]12然而,没有实体性的纯粹的显像和完全的空洞,不可能是实存,只能是虚无,因此,我们说,/意识0就是/虚无0。另一方面,/意识0是由存在所支撑的,/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0[1]21这就是说,意识由存在所支撑,被存在所充实,没有存在就没有意识,存在是意识的基质,是意识把存在虚无化了。萨特说/虚无只有在被明确地虚无化为世界的虚无时,才能成为虚无;即只有当它在虚无化中明确地指向这个世界以把自己确立为对这个世界的否认时,才能成为虚无。虚无把存在带到它的内心中。0[1]48这样一来,由于意识由存在所支撑,同时又将存在虚无化,萨特才会断言/虚无0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以存在为基质,是对存在的虚无 # 43#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自由主义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自由主义推崇科学的量化方法 区别:具体的理论观点,无政府状态对国际制度的作用和国际法的作用;细节上 第一节、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1、格劳修斯的国际关系思想 ●自然法与国际法思想 ●正义战争观 ●国际社会观念 1)国际社会说:无政府状态不等于无需的混乱状态,国际法是维持 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 2)国际法在规范国家战争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正义战争是被允许 的,3个正当理由:自卫、收复财产和惩罚。 3)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可能的。国际法的确立和有效实施都需要主权 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转让部分主权。 2、洛克的国际关系思想 启蒙运动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政府论》、《人类理解论》、《基督教的合理性》等。 财产的国际分配 国家之间的和平战略 3、康德的永久和平论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的战争观: ●战争的根源:逐利的本能与过度的虚荣感 ●战争的意义:战争使人民分散到地球各个角落,战争能够促进民

族的团结与联合;战争的灾难加强了和平意识。 ●反对外来干涉和统治 ●欧洲联合思想 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 国际权利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民主和平论 世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友好为条件 【民主和平论】的鼻祖: 民主国家之间从不或很少发生冲突。 即使发生冲突,彼此也不会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 专制国家之间或者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更容易以武力解决争争端。 4、边沁的国际关系思想 功利主义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政府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幸福 国际法:法律是必要的恶 1、第一次提出了国际法的概念,认为国际法的目标在于确保主权国家之间互互 不侵害、相互促进最大利益、限制并禁止战争。 2、边沁也提出了实现普遍追求永久和平的计划,强调要最大限度的裁减军备、 设立国际法庭、公开的通过外交谈判缔结条约等。 亚当?斯密:鼓励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认为各国之间不是必然的敌对,国家关系和谐是可能的。 理查德?科布登(Rechard Cobden):自由贸易将促进世界和平 第二节理想主义 1.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理论、研究需要、学术共同体(杂志、刊物、从事相关研究的机构、培养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 2.为什么首先是理想主义? 3.为什么首先在欧洲? 一、齐默恩的国际关系思想 《民主的前景》、《国联与法权》 1)公共教育的重要性

谈哈耶克新经济自由主义

谈哈耶克新经济自由主 义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内容摘要:摘要:新经济自由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等观点,对我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回顾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深入研究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观点及其贡献,对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进行了初步探讨。 摘要:新经济自由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等观点,对我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回顾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深入研究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观点及其贡献,对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经济自由主义;哈耶克 新经济自由主义在20世界七十年代以后,在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背景下,逐渐得到了经济界的重视,特别是1972年新经济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彻底衰落,也标志着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新经济自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完全自由放任和完全排斥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它认可政府在一定限度内对经济的干预,承认经济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应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证。无独有偶,在这之后,中国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而大大深化。在这伟大变革的时代,为了增进我们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洞见,我们在了解和认识当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时,不能不对20世纪最着名的自由主义者哈耶克的有关理论观点进行认真地了解和剖析,并通过他的理论认真检讨计划经济,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饶有兴味。 一、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简述 作为最彻底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一生进行过两次扞卫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大论战和一次新经济自由主义复兴的运动。20世纪三十年代反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大论战和反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以及20世纪七十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复兴运动。哈耶克出版过两本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着作:《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负》。前一本书是他坚决反对纳粹主义、极权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阐释,也是影响最大的“世纪之作”;而后一本书则是哈耶克毕生探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收由之作”。在这本《致命的自负》中,哈耶克依然不改其“斗士本色”,将无法实现“口

哲学家萨特的经典名言名句

哲学家萨特的经典名言名句 1、"Ifyou'relonelywhenyou'realone,you'reinbadpany.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萨特" 2、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萨特《文字生涯》 3、他人即地狱——萨特《禁闭》 4、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 你选择的那种意义。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5、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萨特 6、“在这一生里,我们是被他人界定的,他人的凝视揭露了我们的丑或耻辱,但我们可以骗自己,以为他人没有看出我们真正的样子。”——萨特《密室》 7、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萨特

8、对于过去我无能为力,但我永远可以改变未来。——萨特 9、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萨特《死无葬身之地》 10、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 11、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觉得孤独得那么可怕,以致想去自杀。把我克制住的是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人,绝对没有人会对我的死而感动,我死后会比生前更孤独。——萨特《恶心》 12、这就是是时间,赤裸裸的时间,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这里了。——萨特《恶心》 13、要使一件平庸无奇的事成为奇遇,必须也只需讲诉它。人们会上当的,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它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将的那样去生活。然而必须做出选择:或是生活或是讲述。——萨特《恶心》

17—18世纪自由观念的论述及评价

17—18世纪“自由”观念的论述及评价 说到自由这个词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而且曾经有这样的一首诗词来描写自由的重要性: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对自由的任何定义都会引发激烈的争论,因为“自由”是不同的政治、经济、哲学观点的标题! “自由”,在我们眼里,这个词的通常用法是指“个人自由”,而且经常与民主、平等连在一起。所谓自由就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能动摇你的决定,有原则有立场,不会人云亦云。做一个自由的人,就是无论别人如何评价你,你都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自己,依然能保持自信,说通俗一点就是倔强,人总有一点倔强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存。从哲学的角度上说,"实践是获得自由的唯一手段",只有驾御了规律才能真正的自由,反之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会四处碰钉,是盲目的,是不自由的。马克思认为: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自由,必然就是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可以随意创造,但是可以掌握和利用,所以掌握和利用规律,就是自由! 谈及17—18世纪的自由观念,不得不提及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当然这一切都得从17—18世纪的世界形局势和历史背景说起。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政治势力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由于其政治上的要求日益强烈,所以就爆发了一系列反封建的斗争。17—18世纪这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亦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反封建斗争十分激烈的阶段,在力量对比上,封建和封建之前的社会制度仍有极大优势,不过资本主义力量依靠自己的活力,发展很快,到这个时期之末,已经能够和封建势力相抗衡了,而且显示了必将胜利的势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7—18世纪的思想也有很大的进步,资产阶级再不能容忍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作为自己的世界观,而是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也可以说这是跨越性的一步。 17—18世纪的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是资产阶级从已有的思想作为出发点,用文艺复兴以来已经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思想来嫁接自然法学,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自然法学,这种新的自然法学是中世纪神学的自然法学的世俗化,在其中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代替神意的是人的理性。 17—18世纪的“自由”观念的成就主要在于古典自然法学派,以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为基础,开始以“人的眼光”来观察政治法律问题,而且这种人道主义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主张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认为国家和法律是通过契约产生的,是由人们的自然权利集中而成的。法律的本源非神也非自然,而是人自身的本性。人们的自然权利又叫天赋人权,主要是指自由、平等、安全、财产等权利。格老秀斯、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潘恩等都是古典自然法思想的杰出代表。 格老秀斯,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法学家,所研究的主要是国际公法,但使用的是自然观念,《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论述了他的关于“法”的概念的“正义”、“权利”、“责成”观点,认为“那种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它被称作‘自由’”,权利还包括我们对他人所拥有的权力。他将客观事实划分为两类,即体有形、量有限者和体无形、量无限者,后者由于无法占有,也无须占有,因而适用自由使用原则。他还认为,人的社会性促使人与别人交往与合作,并由此建立各种社会组织,国家就是其一。“国家是一群自由的人享受权利和谋求他们共同的利益而结合起来的一个完美的联合体。”有理性和有意志的人可谓是一种自由的人。格老秀斯对中世纪的自然法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并把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几何学的实证方法引入了法学研究,但其思想还不够完善。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及主要观点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及主要观点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当前国际关系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三种理论视角之一, 它的形成和演变构成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的重要内容。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康德、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开始, 经过相互依存理论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 占据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半壁河山。冷战后以全球治理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新的方向上进行探索, 注重对非主权国家行为体和世界政治中的社会性力量的研究。 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 我们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先验性正义目标以及理念的阐述可谓自由主义在此一方面的发端。但是,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 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的传统。 18 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革新。在启蒙运动中, 一批睿智的思想家高擎理性主义的大旗, 对以欧洲专制主义和宗教神权为代表的腐朽“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挞伐。人类似乎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智慧。正如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所言,这是一个“让光明照亮人类的思想的黑暗角落”的时代。 尽管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大多是从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般的哲学问 题,但也有些思想家在此哲学基础上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成为了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洛克、卢梭和康德。这些思想家确立了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与中世纪的神权和蒙昧主义不同,他们认为,理性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天然禀赋。理性个人的目标是自我实现,这乃是一种“自然状态”。而国家不过是社会中的个体之间订立“契约”的产物,其唯一目的就是保障人们建立在推理基础上的自然权利。 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一种乐观主义。自由主义者并非都是人性本善的信仰者(事实上他们更多强调人性不完善的一面),但他们强调人有能力控制和改造自己,从而改善社会的道德和物质条件,使社会进步成为可能。而邪恶和黑暗现象的存在(比如战争和冲突),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而是能够减少甚至彻底根除的。简而言之,自由主义充满对理想社会(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和中国古代哲人的大同世界)的向往,而且他们坚信这种理想社会是可以实现的。 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类似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有几个核心假设。 核心假设1:自由主义并不否认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但他们强调无政府状态并不等于无秩序——这是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最重要的区别。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国内社会因为有政府和法律的存在而处于有序状态,国际社会则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混乱世界。而自由主义者认为,在同样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时而冲突时而合作,说明无政府状态不一定导致冲突和混乱。他们坚信,如果将类似国内社会那样的制度安排推广到国际社会,如果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能产生类似法律、政府和制度在国内社会的作用,国际社会也能和国内社会一样处于有序运转的状态。最好的例子就是目前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全面趋向一致和统一的欧盟。 核心假设2:自由主义同样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但和现实主义相比,他们更加强调包括国际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组织与国际正义、秩序、和平、合作以及国际法、国际机制等概念是紧密相联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同样拥有国际法主体地位,非国家行为体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由主义的研究对象经常不是主权国家,而是国际组织、国际机制甚至国际非政府组织。 核心假设3:自由主义眼中的国家不是现实主义理解的那种单一而理性的行为体,而是国内社会利益的集合体。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的政策与行为是由国内社会团体与个人的偏好累

哈耶克和经济自由主义

经济学巨匠 哈耶克和经济自由主义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1899~1992) 一、哈耶克的生平及著作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是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1899年5月出生于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医生兼植物学家,母亲是大学的公共法教授。受父亲的影响,哈耶克小时候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在军队服役,战后进人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于1921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维也纳大学上学时,哈耶克受到奥国两位著名经济学家——维塞尔和米塞斯的影响,逐渐把研究方向转到经济理论上。 毕业后,他在米塞斯任主任的国际联盟奥地利赔偿委员会工作,主要是执行凡尔赛和约的金融条款。1923年,哈耶克获得维也纳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纽约呆了一年多,主要研究美国的货币政策,1927年,他又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和路德维格·冯·米塞斯合作成立了奥地利经济研究所并出任所长,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奥地利的经济政策大多是依据该所的报告制定的。1929年,哈耶克到维也纳大学任经济学讲师,讲授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及米塞斯的经济学说,这在当时的奥地利是获得学术成绩的第一步。在此期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著名的《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据此成功预测丁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1931年,哈耶克受伦敦经济学院莱昂内尔·罗宾的

邀请前去伦敦经济学院讲学。他的讲座在伦敦引起了极大轰动,讲课内容后来被编辑成《价格与生产》一书。 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哈耶克研究了纯经济科学的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资本供应短缺的危机理论和消费过多的危机理论,认为危机和萧条是高涨阶段播下种子的必然结果,要阻止萧条的到来,惟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高涨的出现;稳定经济的惟一有效办法,就是免除任何人为的信用膨胀,让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自动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神奇作用。 1931-1941年,哈耶克对其关于货币政策膨胀不合理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膨胀的货币政策使投资者混淆了人为制造的需求和自然的市场需求,结果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使资金和资源都集中于生产力较弱的地区。对哈耶克提出的储蓄不足导致经济崩溃的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凯恩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此来解释经济危机。从30年代开始,哈耶克和凯恩斯为此展开了长达50年的论战。 1941年后,哈耶克的研究转向社会哲学与当时盛行的社会主义与社会政策方向,1943年,他又获得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4年,哈耶克出版了其经济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一一《通向奴役之路》,社会反响非常强烈,人们对它毁誉参半。这本书也为反对社会主义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论武器,因而在短短数年中就在十二个国家翻译出版。有些人猜测这是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正原因,尽管授奖者肯定的足他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方面的贡献,1950-1962年,哈耶克受聘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社会与道德科学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哲学方面的研究。1962年,他又受聘去德国弗莱堡大学任教。1974年,哈耶克和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是"对不同经济制度功能效率的分析,是他对较广意

哈耶克读书报告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读书笔记 老师:何自力老师 通过小学期何老师的讲授,我对哈耶克和他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通读了哈耶克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书,对他的思想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围绕其中的《个人主义:真与伪》以及《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两篇文章展开,文章内容概述参考了何老师上课的讲解,另外可能思考的并不全面严谨,仅是自己对哈耶克的一些理解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本书作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是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原籍奥地利。自本世纪20年代起曾先后执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西德弗莱堡大学等著名学府;现已退休,任芝加哥等大学的名誉教授。1974年,与冈纳?缪尔达尔一起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哈耶克是西方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尽管哈耶克以其在“纯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使其声名大噪、既招来激赏也引起强烈非议的,是他的以经济自由为核心的经济哲学思想。长期以来,由于哈耶克在本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论战中,作为“反社会主义”一方的思想领袖人物,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进行了彻底的否定,而对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推崇备至。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他被视为反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西方国家亦有人将其视作“右翼”的和“保守”的学者。今天,我们应该用理智、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对待西方的文化成果。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是哈耶克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他最著名和最主要的一些论文,基本反映了他的个人主义和经济自由的基本理论。个人主义是他经济自由理论的基础,而个人主义又建立在他对理性的理解基础之上。该书以个人主义出发,强调维护人的自主,提出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让人们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个人主义出发而形成的,能保证人的自由的“自然秩序”,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经济制度,该作品对于对当前中国改革的理解深具意义。下面着重分析《个人主义:真与伪》和《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两篇文章。 一、《个人主义:真与伪》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哈耶克论自由

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及其认识论基础均是错误的 在1984年出版的《哈耶克论自由》中,格雷(Gray, 1984)对哈耶克的思想和学术观点做了较深入的理论评述,由此赢得了格雷本人在学界的学术声誉,并致使哈耶克本人在生前把格雷视作为学术知音。在这本书中,格雷对哈耶克的赞誉之辞、之处颇多。格雷曾把哈耶克描述为一个康德主义者,还说维特根斯坦对哈耶克的影响至深(然而,从哈耶克晚年的自叙中,可以断定,格雷显然主观臆断了哈耶克理论与康德哲学的关系。另外,格雷对哈耶克思想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关系的理解也是错误的。对此,笔者以后拟以专文评析)。 在这部著作第一版中,格雷曾对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评析,并非常准确地辨析出了该理论的三个基本点:“看不见得手”(的演进机制),默会和实际知识(tacit and practical knowledge),以及传统的自然演进。从这部书第一版的整体论述中,可以看出,格雷对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是,在这部书1998年第三版的“后记”中,格雷对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及其整个社会理论和哲学基础则基本上进行了全面地否定与批判。 格雷对哈耶克理论的全面挑战,首先是从哈耶克理论进路的知识论层面上着手的。在理论层面上,格雷认为,在哈耶克晚年的著作中,其自发社会秩序理论是与一种制度演进上的达尔文主义即文化进化的信念联系在一起的。在另一方面,它又在许多面相上来说实为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哲学一种“回光返照”。格雷认为,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两个方面都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说,格雷认为,我们并不知晓与达尔文生物进化相类似的任何文化进化机制。从哈耶克的文化进化论来说,它之所以是错误的,首先是因为它不能界定文化进化的单元是什么。按照新达尔文主义的生物学,进化单元并不是生物种类,甚至也不是生物个体,而是基因,或者说基因链。那么,在社会领域中,哈耶克所说的文化进化的单元是什么?并不清楚。照哈耶克本人看来,文化进化的社会单元似乎是社会群体。然而,格雷认为,在社会体系中,将社会群体及其习俗和传统分割为单元个体而进行评估是极其困难的。 即使绕开这一问题,格雷又发问到,如果文化如哈耶克所理解的那样是进化的,那么,进化的标准与尺度又是什么?如果把社会群体的沿存及其成员数量的多寡作为文化成功的标准的话,那么,覆盖众多人口的华夏文化、印度文化和非洲文化岂不是比覆盖相对数量较少但具有高得多的生活水平的人口的欧洲文化更先进?因此,格雷认为,尽管哈耶克在其晚年的许多著作中从竞争和社会实践中的自然选择之角度对文化进化有过大量论述,使其好像有一个辉煌的文化进化理论,但在实际上,他只是提出了一种科学的隐喻,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格雷还进一步认为,由于哈耶克仅仅依赖于“群体选择”这样一个空洞的理论概念,使他忽略了在宗教、经济和政治体制出现和消亡上的历史偶然事件。在这一点上,哈耶克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有相同之处的。 在哈耶克文化进化论中的这些问题,自然会影响到他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在1992年在苏黎士召开的哈耶克思想国际讨论上,格雷(Gray, 1994)就开始断言,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概念,并没有唯一、清楚和连贯和含义,而是许多独立论题的“大杂烩”(an eclectic conflation),而这些论题,或者是问题百出,或者明显就是错误的。譬如,在哈耶克的晚期著作中,“自发秩序”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其他生物种群、自然现象如星系、磁场、晶体等等之中。因此,在哈耶克的著作中,“秩序”除了意指某种自我复制的结构外,究竟含义是什么,并不清楚。然而,很明显,哈耶克是在“不含价值标准”(value-free)意义上用“自发秩序”来称谓和解释所有自我调节系统的。但是,如果“自发秩序”是一个“不含价值标准”的概念,在社会领域中的“自发秩序”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良益的,仅仅是非设计的、相对稳定的、并能够在一定时间里能自我复制就够了。从这一点来看,黑社会组织和市场都可以是“自发秩序”。只要有人们交往中的协调现象存在,不管是在战场上,在监狱中,

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主张

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主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在国际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世纪以来,它的主张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它是一种哲学,一种经济层面的哲学,但从一些特殊角度来说它也是一种政治主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提倡市场机制。而新自由主义正是对经济自由主义的一种另类复苏形式,并且成功的引领了当今英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思想!新自由主义的成功,除了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英国经济形势的需要,还由于其自身独有的优越性,它的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而广义上的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费里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但每个学派的主要思想都包括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倡导个人主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等不得不说的是新自由主义学派在提出自己观点时,或多或少也触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缺陷。但

从整体上说,新自由主义经济流派只描述经济现象及其表面联系,不可能、不愿意也不敢去触及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思想,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三化”。一是“自由化”。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若要让社会裹足不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所有的人都强加一个标准”。二是私有化。在他们看来,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是市场化。认为离开了市场就谈不上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在政治方面,新自由主义特别强调和坚持三个“否定”。一是否定公有制。几乎所有的新自由主义者都一致地认为,“当集体化的范围扩大了之后,‘经济’变得更糟而不是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因此,不能搞公有制。二是否定社会主义。在新自由主义者们看来,社会主义就是对自由的限制和否定,必然导致集权主义,“集权主义思想的悲剧在于:它把理性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以毁灭理性而告终,因为它误解了理性成长所依据的那个过程”,因此,是一条“通往奴隶之路”。三是否定国家干预。在他们看来,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都只能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经济全球化并不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之研究:方法与立场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之研究:方法与立场 (一)《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一书,最近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这是邓正来先生潜心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结晶。邓先生是著名的哈耶克政治哲学和法哲学著述的中文译者,他翻译出版了哈耶克相关领域的主要著作《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哈耶克论文集》和《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凡两百万言,可谓工程浩大。近年来,学术界一大令人忧喜各半的现象便是对西学的快餐式译述,可邓先生当另眼相看,他是在选择以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为自己研究对象之后,才着手进行艰苦的翻译工作的,他因此而称自己的译事为研究性翻译作业。在翻译工作的进行中,他研读了哈耶克的绝大多数论著和一些被公认为重要的研究哈耶克思想的二手西方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八篇专门性研究的长文:“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知与无知的知识观: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再研究”、“法律与立法的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哈耶克法律理论的再研究”、“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过程:哈耶克法律理论研究的补论”、“‘社会正义’的拟人化谬误及其危害:哈耶克正义理论的研究”以及“关于哈耶克理论脉络的若干评注”;加上另外与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相关的三篇评论性文字,共计十一篇文章,构成为这部论文集的主体。 邓先生说:“这部论文集是我在近八年中做的一些作业,而我之所以把它们称作‘作业’,主要是为了表达这样两个意思:第一,研究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并不是我研究的目的,而毋宁是我为了对哈耶克这一脉理论中所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或开放出来的问题进行检讨和批判而做的前提性准备工作;或者说,我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实是为了更妥切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秩序及其制度。第二,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只是西方论者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秩序理论脉络中的一个重要脉络而已,而这在根本上意味着我的作业尚未完成;因此,我还必须继续对其他阐释和认识人类社会秩序及其制度的重要理论脉络进行研究和分析。” 由此可见,在邓先生的治学历程中,对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研究并不是一个“给定”的课题,而是基于自己所关注的学术问题而主动选择的结果。因此,他不属于跟风式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之列,尽管“哈耶克有关自由市场的思想或许因为与当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或社会转型的推进有着某种‘经验性’的关联而在当下的中国学术界重新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我着手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的那几年,却是他的影响在中国学术界大大减退的年代,一些论者甚至宣称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对中国已失去了意义。” 这从根本上说既超越了学术对经验性问题的功利主义态度,也摆脱了学术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依附性地位。也只有如此,才可能坚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立场,最终守护人类知识所应当具有的批判性力量与资格,而这恰恰是邓先生高度自觉并身体力行的追求目标。邓先生之所以说自己的“作业”“尚未完成”,无非是要表明他对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视,并不是出于对哈耶克思想和学说的全面接受或赞同,而在于他认为哈耶克向自己展示了知识的另一种可能形态及其在社会秩序形成过程所

新自由主义及在各国的应用

新自由主义及在各国的应用 摘要曾经用于解决经济危机的凯恩斯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行不通了,经济道 路的选择又走入了一个十字路口,自由主义最终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在各国经 济复兴与发展进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伦敦学派凯恩斯主义哈耶克 自罗斯福改革以来,美国和欧洲国家相继执行凯恩斯主义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在政府提供大量企业定单的同时,社会被建成一个高福利社会,人们的医疗、教育、住房等需求都由政府出面满足。同时为失业的人群提供比较高的生活环境,这在人们看来是一个不错的社会,但是它带来另外的负面效应。第一是政府的财政赤字,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大量花钱刺激经济的做法使政府大量负债,为了继续政府的政策,人们不得不靠发行新货币来补充,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第二是高福利社会导致一些人不愿意就业,因为没有其他的开销比如医疗、教育和住房。而且失业救济还比较高,所以没有体面和轻松的工作宁愿依靠政府的救济金生活,在经历美国经济战后繁荣后到了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久拖不绝的越南战争和与苏联在全球争霸的巨额花销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局面。与此同时,战后的日本一穷二白,人们都积极的寻求重建,在经济高速增长开始之前的1955年,日本GNP为240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的6.0%。一些全球闻名的大企业都在这个时候开始起步,战后的日本人以疯狂工作而闻名世界,与美国人不愿意工作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日本也采取政府主导经济的做法,但是日本却以大量的出口补回了财政上的赤字,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1968年又超过了西德,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在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内部经济陷入“滞胀”的局面,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美国人不得不寻求变革,自由主义又进入视野,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在谋求财富的驱使之下使市场配置能够趋向合理化,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新自由主义有很多流派,主要有: 伦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他是一位著名的出生于奥地利的经济学家、思想家。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是其他所有新自由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来源。他长期活跃于反凯恩斯主义、反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中心。哈耶克不仅明确主张自由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而且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他认为,“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哈耶克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计划和社会主义,认为垄断、计划化、国家干预始终与无效率相联系。他认为,即便是货币发行权也应还给私人银行,而不能让政府垄断。 现代货币学派: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新自由主义学派。这一学派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为主要政策主张,强调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出量具有更大效应,货币供应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和其他商品、其他金融资产是一样的资产。人们保留商品、债券、股票没有区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