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生态学作业

景观生态学作业

景观生态学作业
景观生态学作业

第一批次

[论述题]

以城市林地为例 谈谈你对景观多重价值的认识 在规划城市林地景观时 该如何处理其自然价值的多重

性问题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城市林地景观多重价值: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景观价值。

根据规划目标、环境特点 选择发展方向。

[论述题]

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景观是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组成的聚合体

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各种生态流或物质再分配

景观的形成受气候、地貌特征的影响

景观的特征与一定的干扰集合相对应。

[论述题]

景观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地貌、气候条件、自然干扰、人工干扰。

[论述题]

论述美学、地理学、生态学的“景观”涵义 及其在园林规划中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 与风景同义。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 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

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 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 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 地理景观的特征 其次 要重视景观格

局形成的生态原因 科学深入地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 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

求 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论述题]

分别解释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经营景观、人工景观的含义

参考答案

自然景观 没有或很少受到人为干扰影响的景观称为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 包括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 是附带有人类文化或文明痕迹或属性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农

业景观。

经营景观 自然景观得到人为改变的景观。如果园 农田。

人工景观 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

第二批次

[论述题] 简述景观边界的主要功能。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通道或廊道作用 过滤或屏障作用 源的功能 汇的作用 生境的作用。

[论述题]

度量廊道特点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试述其含义。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廊道及网络的度量指标主要有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

连接度是廊道与廊道网络内所有结点的连接程度 也称网络连接度。

环度是指连接网络中现有结点的环路存在程度。

曲度即廊道的弯曲程度。

间断是指连续分布的廊道出现的空隙或裂口。

[论述题]

对某一景观空间要素 如何判断其为斑块、廊道或基质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相对面积 连接度 动态控制程度。

[论述题]

何谓内缘比 它有何生态学意义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内缘比是指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它与斑块形状、斑块大小有关。

内缘比表示了内部生境与边缘生境的相对比率 也表示了边缘物种与内部物种所适应

的相对空间大小 表明了斑块的边缘效应影响的相对范围。

[论述题]

简述斑块大小与形状的生态学意义。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面积关系上。

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边缘效应、斑块内缘比上。

[论述题]

什么是景观对比度

参考答案 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如果相邻景观要素间差异甚大 过渡带

窄而清晰 就可以认为是高对比度的景观 反之 则为低对比度景观

[论述题]

区别廊道与生态廊道的不同。

参考答案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如道路及道路林带、河流及河岸林带等。

在廊道中 由水体、植被等生态性结构成分构成的廊道为生态廊道。

[论述题]什么是残存斑块与环境资源斑块

参考答案

残存斑块是由于它周围的土地受到广泛干扰而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 如城郊所包围的

小片林地、火烧后留下的小片林地。

如果斑块的产生是缘于环境的异质性 如森林中的沼泽、农田中的低洼湿地 那么它们属于环境资源斑

块。

[论述题]解释斑块、干扰斑块的涵义。参考答案

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或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干扰斑块是由于在一个基质内发生局部干扰而形成的一种斑块类型。

[论述题]什么是边缘效应

参考答案 最初是指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增加的现象。目前 景观生态学上 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与

内部生境方面的差异以及边缘种与内部种分布上的差异。

[论述题] 什么是景观连接度

参考答案

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 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

量 包括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

第三批次

[论述题]

试述景观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常呈正态分布的规律。

景观类型少 大均质斑块 小边缘生境条件下 物种多样性低 随着景观类型 生境 多样性和边缘

物种增多 物种多样性增加 当景观类型、斑块数目与边缘生境达到最佳比例时 物种多样性最高 其后

随着景观类型、斑块数目增加 景观破碎化 斑块内部物种减少 物种多样性降低。

[论述题]

试述景观的斑块 廊道 基质模型。

参考答案

斑块 廊道 基质模型是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基本模式 也是描述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基本模

式。

斑块的定义 一般用斑块性质、斑块数目、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等指标描述 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的

生态学意义。

廊道的定义 廊道的类型 廊道的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等度量。廊道的主要功能。基质 景观中面积最大 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 提醒人们重视产生这些服务功能的自然资本存量

(2) 反映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的价值 为决策者提供一个背景值

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4) 为选择比较不同的园林规划方案或为优化规划方案提供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论述题]

影响景观动态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

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

[论述题]

简述景观格局的涵义 描述景观总体格局特点的指标。

参考答案 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总体格局特点可以通过景观多样性、连接性、分布式样、景观对比度等指标来反映。

[论述题]

简述网络 结点模型。

参考答案 景观中许多廊道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网络。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 称为结点。

结点通常可起到中继点的作用 可对某些生态流起着控制作用 也可作为临时的贮存地。网络中由廊道围绕的部分为网眼 廊道对网眼有各种影响作用 影响程度与网眼大小有关。[论述题]

简述生态流的涵义。

参考答案 生态流是景观中毗邻生态系统间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矿质养分的流动或运动 它是景观

功能的主要部分。

[论述题]

分别解释景观边界、生态过渡带与生态交错带的涵义。

参考答案

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生态过渡带是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

生态过渡带包含较大尺度上不同景观类型之间边界地带。

[论述题]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

服务性能 或由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服务、功能、产

品三个方面。

[论述题]简述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的涵义。

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 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

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复杂性 对景观中的各种过程产生一定影响。[论述题]从生态流的角度 指出景观中的关键点可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具有重要内容或源地效应的部位 如大面积的自然植被 或者不寻常的地物

变化较多的区域 特别是生态敏感区 以及那些一旦受到干扰就长时期难以恢复的区域 各种形式的流交汇的地方。

[论述题]

简述景观破碎化的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含义。

参考答案

狭义上 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

广义上 破碎化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

[论述题]

简述景观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含义。

参考答案 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 即抗干扰能力 二

是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该状态的倾向 即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景观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含义基本相同。

第四批次

[论述题]

从水流、养分流的角度 论述沿河植被与河流的关系。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河水滋润植被

通过遮阴、枯枝落叶输入影响河水理化性质

防止河岸冲刷

过滤缓冲作用。

[论述题]

土壤侵蚀量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 在园林规划与建设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可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土壤侵蚀量 降水强度 土壤可侵蚀性 坡长 坡度 植被盖度。

注意问题 地形 土地利用方式 植被覆盖

采取措施 通过栽植植物 增加植被盖度 减少土壤侵蚀。

[论述题]

试述农村景观建设中面源污染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以及沿河植被的生态作用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农村面源污染 化肥、农药 农田化肥、农药 通过径流 向河流流动 河流水体污染。沿河植被带的拦截吸收作用 对生态流的阻断或减缓。

[论述题]

试述干扰对景观异质性、景观破碎化的影响作用。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

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

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异质性有重要影响

作用。

景观破碎化把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这5个过程全包括在内。分割和破碎化的生态效应既

可以类似 也可以不同 这主要依赖于分割廊道是否是物种运动或所考虑的过程的障碍。缩小在景观转化

中很普遍 它意味着研究对象 如斑块 规模的减小 如林地的一部分被用于耕种或建房屋 那么残余的

林地就会缩小。

[论述题]

以河流沿岸植被带为例 谈谈你对生态过渡带 ecotone 特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河流沿岸植被带 水生生态系统到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带

性质或特征 不稳定 生态脆弱性 受洪水影响 受上部植被或土地利用性质影响

功能 过滤或屏障作用 生态廊道及生境作用 两栖动物或河流沿岸植物的迁移或栖息地 源、汇

作用 拦截吸收上部物质流动 向河流输出。

第五批次

[论述题]

为什么说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对景观生态规划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不同的景观具有明显不同的景观空间格局 而景观空间格局是决定景观生态流的性质、方向和速率的

主要因素 同时景观格局本身也是景观生态流的产物 即由景观生态流所控制的景观再生产过程的产物。因此 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反馈始终是景观生态规划中的重要课题。

成功的规划与设计在于我们对规划区景观的理解程度 因为景观生态规划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组合或引

入新的景观要素而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结构 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 而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分

析有助于做到这一点。

[论述题] 在设计城市郊区道路林带宽度时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边缘效应

物种多样性随林带宽度的变化

[论述题]论述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规划、生态规划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景观生态规划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 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 为科学利用土地 保证人、

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规划一般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 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

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条件 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生

态规划的雏形是土地利用规划。

景观规划可以讲就是土地利用规划 公园、自然风景区、城市和居住区的规划都属于景观规划的范畴。

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论述题]

该如何判断景观的稀有性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不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 罕见的自然现象

代表地球演化主要阶段的突出事件或有意义的地貌或自然地理特征

对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具有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自然生境。

某种景观被破坏后可能恢复的难度。恢复时间 年、世纪 愈长则愈为稀有。

[论述题]

区分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规划。

参考答案

景观生态规划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 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 为科学地利用土地 保证

人、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

划和生态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态规划一般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 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

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条件 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论述题]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 为什么说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中一个重要的功能

参考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 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

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态特征3个部分。

叠加分析实际上是将几个数据图层进行叠加 产生新的数据图层的操作过程 新的数据图层综合了原来两

个或多个图层所具有的属性。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景观: 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 地理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 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 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 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 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 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 1、景观生态学 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 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 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

2018景观生态学作业

2018景观生态学作业

1、简述生态流与景观功能、生态过程的关系。 参考答案: 生态流是景观中毗邻生态系统间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矿质养分的流动或运动,它是景观功能的主要部分,也是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 2、 影响景观动态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 3、简述景观异质性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异质的立地或生境条件。 生态演替:生态系统的演替,植被内源演替。 干扰: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4、解释景观对比度的涵义。 参考答案: 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是景观异质性的一个测度指标。如果相邻景观要素间差异甚大,过渡带窄而清晰,就可以认为是高对比度的景观,反之,则为低对比度景观。 5、简述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和的涵义。 参考答案: 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复杂性,对景观中的各种过程产生一定影响。 6、试述景观与文化的关系。

13、简述景观边界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异质性,生态敏感性、空间尺度的影响。 14、什么是边缘效应? 参考答案: 最初是指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增加的现象。目前,景观生态学上,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与内部生境方面的差异以及边缘种与内部种分布上的差异。 15、简述内缘比的涵义及其生态学意义。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内缘比是指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面积之比,它与斑块形状、斑块大小有关。 内缘比表示了内部生境与边缘生境的相对比率,也表示了边缘物种与内部物种所适应的相对空间大小,表明了斑块的边缘效应影响的相对范围。 16、简述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面积关系上。 17、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 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或由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服务、功能、产品三个方面。 18、什么是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举例说明之。 参考答案: 残存斑块是由于它周围的土地受到广泛干扰而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 面积区域,如城郊所包围的小片林地、火烧后留下的小片林地。 如果斑块的产生是缘于环境的异质性,如森林中的沼泽、农田中的低洼湿地,那么它们属于环境资源斑块。 19、什么是景观连接度? 参考答案: 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

景观生态学(终极版)

1.叙述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及目前的研究重点。 主要内容: (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空间的异质性和格局 a)定量地描述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形成的物理、生物过程和干扰过程; b)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到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空间分布;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 d)人类对景观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景观。 (2)景观生态学是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和管理 a)景观镶嵌体的空间结构和组成; b)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能流、物流);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d)景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和管理。 目前研究的重点: ①干扰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和干扰在景观中的传播和扩散。 ②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关系或景观格局的生态学和环境效应。 ③小尺度实验研究及其尺度外推。 ④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和景观规划设计辅助决策以及多尺度空间耦合模型。 ⑤景观格局优化。 ⑥景观的多重价值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基础的景观社会经济研究。 ⑦人类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景观规划设计。 热点地区:①流域系统;②湿地;③文化景观;④城乡过渡带;⑤滨海地区;⑥乡村景观 2.试比较美国景观生态学派与西欧景观生态学派的特点。(必考) 欧洲和北美在起源和发展上均有着显著的不同。一般而言,欧洲学派更具人文性和整体论的特点;北美学派更注重于以生物为中心的生态学内容和还原论为基础的方法论。 具体的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首先,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学派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规划、管理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和明确的关系;北美学派虽也有应用的方面,但它更大的兴趣在于景观格局和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并不是都结合到任何具体的应用方面。 其次,欧洲学派主要侧重于人类占优势的景观;而北美学派同时对研究原始状态的景观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北美景观生态学派同样意识到了人类对景观的作用和影响;欧洲学派也没有放弃对空间格局的重视。 3.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 研究意义: a)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和机制, 探讨格局效应。 b)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c)比较不同景观镶嵌体的特征和它们的变化; d)探讨空间格局的尺度性质; e)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过程的相互关系; f)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研究方法: a)用于景观要素特征分析的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0603)《景观生态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03]《景观生态学》 第一批次 [单选题]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上。 A:边缘效应 B:物种-面积关系 C:空间关系 D:结构与过程关系 参考答案:B [多选题]廊道及网络的度量指标主要有()等。 A:连接度 B:环度 C:曲度 D:间断 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一个景观包括()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 A:空间上彼此相邻 B:功能上互相有关 C:发生上有一定特点 D:时间上静态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基质是()的景观要素。 A:占地面积最大 B:连接度最强 C:干扰最小 D:对景观的功能所起的作用最大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组成单元或景观要素主要有()等基本类型。 A:斑块 B:廊道 C:网络 D:基质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形成主要受()因素的影响。 A:地貌 B:气候 C:自然干扰 D:人为干扰 参考答案:ABCD [单选题]景观中许多廊道,如道路、沟渠、树篱等,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网络。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 ( )。 A:廊道 B:结点 C:网眼 D:网络 参考答案:B [单选题]如果某种景观要素类占景观面积的50%以上,那么它很可能就是()。 A:廊道 B:斑块 C:基质 D:网络 参考答案:C [单选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是由不同()组成的镶嵌体。 A:生境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素 参考答案:C [单选题]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主要与()密切相关。 A:边缘效应 B:物种-面积关系 C:空间关系 D:结构与过程关系 参考答案:A 第二批次 [论述题]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论述景观的涵义及其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景观美学上的涵义,地理学上的涵义,生态学上的涵义。 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与风景同义。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景观的这三方面的涵义有历史上的联系。 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入地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论述题]什么是景观连接度? 参考答案: 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与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 [论述题]什么是边缘效应? 参考答案:最初是指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增加的现象。目前,景观生态学上,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与内部生境方面的差异以及边缘种与内部种分布上的差异。 [多选题]生态廊道主要由()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 A:植被

景观生态学重点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景观生态学重点及参考答案 (特此感谢雷威、朱虹、汪峰、邓朝松、郑永锴总结参考答案,鼓掌!!!!) 1.名词解释 ①景观:在较大、中度尺度以及具有空间异质性的较小尺度的区域,都可视为景观;是一定的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具美学方面的特征。 ④景观结构成分:在生态学性质和地理学中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的景观要素。 ⑦景观连接度:景观中各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一方面取决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 ①干扰斑块:由于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④残存斑块:大面积干扰后残存下来的局部未受干扰的自然或般自然斑块。 ⑥边缘效应: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⑦景观孔隙度: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 ④生态交错带: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 ⑤景观边界:指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①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 ①景观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⑦空间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数量和比例、形状、空间分布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所决定的空间不均匀性。 ③时间异质性:作为空间某一点不同时间景观结构和组分变化的量

变。 ④景观破碎化:景观中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面积减小、斑块数量增加的变化。 ⑤景观多样性:特定区域中景观要素及其空间结构类型、格局、过程的变异性和复杂性。④中继站:在链路上某一地点,传输设备的集合。 ⑨景观生态流: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在景观中毗邻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或运动。 ③景观阻力: ①干扰: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 ④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①景观变化:景观变化的速率有快有慢,规模有大有小,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②景观稳定性⑥破碎化⑨转移矩阵 ①群丛 1.简答题 ③景观生态学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哪些? 答1)德国生物学和地理学家定义景观为:将地球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的人类建筑综合在一起的,供人类生存的总体空间可见体。 2)荷兰景观生态学家普遍认为,景观是由生物、非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和维持的,作为地球表面可识别的一部分,包括其部分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综合体。 3)美国景观生态学家和法国地理学家认为,景观是指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千米到数十千米范围。 4)①环境资源斑块的特性是什么? 答:1)由于自然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环境资源斑块的持续时间较长,即斑块寿命较长,周转速率很低 2)斑块与木底之间的生态交错区可能很宽,常形成逐步变化的梯度⑦斑块边缘对能量、养分、物种有何影响? 答:1)能量流动或物质交换随着边缘的增加而增加。 2)大型斑块有利于敏感物种生存,为大型脊椎动物提供核心生境躲

园林生态学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园林生态学网上作业题 1题 一、名词:(每题4分,共20分) 1、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2、脑基耶尔的生活型系统:是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1905)创立的,以温度和湿度作为揭示生活型的基本因素,以植物度过不良季节的适应方式作为分类基础的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具体的就是以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以及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高等植物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五大生活型类群。) 3、偏冠现象:很多树木由于接受到的光照强度不均匀,枝叶向强光方向生长茂盛,向弱光方向生长孱弱或不能生长,形成明显树冠偏向一侧的现象 4、顶极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是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群落。 5、根际效应:根向根际土壤中分泌的或根系死细胞脱落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使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的现象。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园林生物群落中的各物种间普遍存在的竞争、(1)捕食、(2)寄生和(3)共生等各种关系,是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 2、极端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可以分为直接伤害和间接伤害,间接伤害主要有冻拔、冻旱、和冻裂;三种形式。 3、生态学巩固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期间形成四个著名的生态学派,分别为

(7)北欧学派、(8)法瑞学派、英美学派(9)和前苏联(10)学派。 4、为了方便研究起见,人们一般将生态因子分为5类,分别是(11)气候因子、(12)土壤因子、(13)地形因子、(14)生物因子和(15)人为因子。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析导致园林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群落组成和演替的基本含义(2分);内因( 3 分);外因( 3 分)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举例说明在指导园林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 概念(种群增长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3分);合适的例子如 种植密度确定依据(3分);合理的分析(2分) 3、简要说明提高园林植物的减噪效果的方案或措施? 合理植物配置(3分);养护管理方法(促进枝叶繁茂)2分;其他(适当密植、树种选择等)3分 4、简述园林植物群落对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有什么作用? 热岛现象的概念及产生原因(3分),园林植物散热原理(5分)(遮阴、降温、营造小气候等) 四、论述:(25分) 不少城市为了亮化和彩化城市夜景,在道路两侧和社区的绿地里安装了昂贵的 射灯,彻夜闪亮,有时围着一棵树就有几盏射灯。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请你 客观地谈谈对这种美化方法的认识 对安灯初衷的客观理解(4分);灯光对植物生长期生理活动的不良影响(6);合理的建议(5分) 2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 20分) 1.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体,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生活在不同 的环境条件下,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景观生态学整理

景观生态学整理

第五章: 填空选择: 1、景观的阻抗:a穿越边界的频率b边界的不连续性c适宜性d每一个景观元素的总长度 3、网络的连通性:系统中所有结点被廊道连接的程度 4、源:某一斑块物种,随着种群数量增大,呈现“源”的特征,生物流向外扩散 汇:景观中的生物流向适宜的生境 5、斑块功能:栖息地,源,汇;廊道功能:边缘物种的栖息地,源与汇,屏障(Barrier)或过滤效应。基质的功能:连通性,狭窄地带(狭管效应);网络的功能:结点的功能,廊道的交结地区,运动物体的源和江。 6、(选择题)孔隙率及斑块间的相互关系:a、高孔隙率对物体通过基质造成很大影响 b、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流的性质 7、斑块的形状与物种流的空间取向的关系影响流的速度 简答题: 1、景观的生产功能

答:景观的生产功能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为生物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其中包括:A、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指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所能累积的有机干物质 B、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具有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的双重特征,生产功能主要体现在农业土地利用的产出上。①正向物质生产功能:通过生产潜力(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土地潜力)来表征②负向物质生产:人类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及农业废弃物的农业生产,造成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C、城市景观的生产功能:典型的人工景观,生产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 ①生物生产:生物初级生产(绿色植物的生产);绿色植物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及其它农副产品;不占主导地位,主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生物次级生产(城市中的消费者对初级生产的再生产过程) ②非生物生产:1、物质生产:正向物质生产:各类有形产品及服务,负向物质生产:城市景观的“三废”物质2、非物质生产(精神方面):

景观生态学 知识点梳理

斑块: 思考题: 1、什么是斑块?斑块的特征?斑块的起源有哪些?斑块有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什么特点? 1)定义: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质)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该定义强调了斑块的尺度性、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 广义上,斑块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而狭义上,斑块仅指动植物群落。 2)特征:版块的大小,形状 3)起源:一场大火后的早晨,我们迫不及待地去考察漆黑一片的景观。这是一个可怕的景象!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景观上零星分布的许多种斑块,两处孤立的火已燃起。附近一处小斑块已化为灰烬,而且大火已向远处蔓延。经对其考察,发现几个虽有火焰跃过但依然保留有植被的斑块。我们返回未燃烧的地方时,要穿过一小片沼泽。这个斑块由于土壤过湿,具有完全不同的动植物。随后,来到一片开垦地,并眺望一块微风吹拂的谷物斑块。 在这次考察中,至少发现了几种起源基本不同的斑块类型。这些斑块的主要成因机制或起源包括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种植。若干年后,如果再观察这些斑块,其物种动态的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 Forman和Godron(1981,1986)根据斑块的起源或成因机制将常见的景观斑块类型分为4种: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

和引进斑块。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 概念: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称为干扰斑块。 起源: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一般由短期局部性干扰形成;也可由长期持续干扰形成,主要是由人类干扰引起的;有时,长期自然干扰也能够形成干扰斑块。 特点: 基质未受干扰,而斑块受到干扰。 种群大小、迁入率和灭绝率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阶段;当基质和斑块融为一体时,干扰斑块消失(图) 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通常是恢复最快的斑块 类型。但长期持续干扰斑块也能保持稳定,持续时间较长 残存斑块(remnant patch) 概念:景观中由于大面积干扰所造成的、在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者某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片断。 起源:基质受到大面积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的影响,在其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其片断,其成因机制与干扰斑块相反。 特点: 基质受干扰,而斑块未受到干扰。 种群大小、迁入率和灭绝率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阶段;当干扰消失后,在自然界同化作用下能很快地融合在基质内,残存斑块消失。斑块具有较高的周转率(图)。 与干扰斑块在外部形式上似乎有一种正反对应关系。 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resource patch) 概念:由于环境资源条件(土壤类型、水分、养分及地形有关的各种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等级理论 任何系统都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等级结构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对于任何等级的生物系统,它们都是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亚系统)组成。同时本身又是高一等级水平上的组成成分。 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物种-面积”关系、均衡理论、聚合种群理论) (1)“物种—面积”关系:S = CAz (S:物种丰富度;A:物种存在的空间面积;C:物种的分布密度;z:一个统计指数,理论值为0.263,通常为0.18-0.35) (2)均衡理论:岛屿物种数目的多少,应当由“新物种”向区域中的迁入和“老物种” 的消亡或迁出之间的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均衡的规律。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3)聚合种群理论:指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3.复合种群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离散的局部繁殖种群。 ②所有的亚种群均有绝灭的风险。即使是最大的亚种群也有绝灭的可能。 ③亚种群有重建的可能。重建率随斑块间距离的增大而锐减,也与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 ④局域动态的非同步性。 4.渗透理论(临界阈现象,渗透阈值0.5928) (1)临界阈现象: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到达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2)渗透阈值0.5928 5.源-汇系统理论(“源”种群与“汇”种群,源斑块与汇斑块) (1)所谓“源”种群是那些在条件较好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较高增长率的局部种群。(2)所谓“汇”种群是指那些在条件较差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负的种群增长率的局部种群。 (3)包含源种群的生境视为源斑块,而将汇种群所占据的生境作为汇斑块。物种总是从源斑块向汇斑块迁移。 6.尺度的定义和表达 (1)定义:指在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空间尺度),或者指所研究的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间隔(即时间尺度)。 (2)表达:粒度和幅度 第三章景观结构 1.斑块(概念,起源)

(完整word版)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景观生态学不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代表了集现代生态学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突出格局—过程—尺度—等级观点的一个新生态学范式。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在本课程中,作者把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和改善空间格局与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相互关系的整合性交叉学科。 正确的态度是成功的一部分,因而,明白景观生态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先导。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尖锐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呼声日渐响亮。学习景观生态学,有利于我们把握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建设生态文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作为环境规划专业的学生,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认识,把握规划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建设新时代的生态城乡环境提供引导,走向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规划设计之路。 本学期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狭义的景观是由空间单元组成的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的地理条件;广义的景观是由地貌、植被、土地和人类居住地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生活环境中视觉所接触及到的地域空间。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三个方面的内容。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空间异质性或格局的形成和动态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格局—过程—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的等级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尺度推绎问题、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管理等几个方面。景观生态学的学科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空间异质性2.注重尺度在研究景观格局和过程中的作用3.整体性和系统性4.综合性和宏观性5.人类主导性。 在景观生态学中,格局、过程、尺度、斑块、基底、廊道、干扰、空间异质性等是几个重要的概念。其中空间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二、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斑块性是景观格局醉普遍的形式。景观格局主要受地形地貌、气候、干扰、物种分布、斑块等相互影响。斑块依据不同的起源和成因可分为残留斑块、干扰斑块、环境资源斑块、人为引入斑块。在景观中,斑块、廊道、基质共同组成了景观的面貌,他们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学过程的重要部分。

内蒙古农业大学《景观生态学》复习题汇总

景观生态学易考题 名词解释 5S:RS、GIS、GPS、Eos、DPS。 B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B本底: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B变幅:指生态系统可被改变并能迅速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 D地带性土壤:由生物气候条件决定而发育具广域分布的土壤。 F富集作用:生物体逆着生境的浓度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 G干扰: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态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G干扰: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的事件。 J景观(狭义):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J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J景观生态流:能量、物质、物种和其他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景观生态流的表现形式即为景观过程。 J景观变化: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J景观稳定性:指一个系统对干扰或扰动的反应能力。景观稳定近似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J景观生态建设: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即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 K抗性:或称抵抗力。描述生态系统在受到扰动后产生变化的大小,也就是衡量生态系统对敏感性的大小。 L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S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城市景观生态学作业

课程名称:城市景观生态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学位课考核方式:考查 学科专业:建筑学年级:XXXXXX姓名:XX学号:XXXXXXX 河北工程大学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中国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方向--以鹿鸣公园为例

中国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方向--以鹿鸣公园为例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Chinese City -- Luming Park as an example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摘要】景观生态学期初发源于欧洲,90年代中国景观生态学逐渐发展,现也经历了30余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景观生态学在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简述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成立与发展过程,通过系统综述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重点从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尺度效应、城市生态用地与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与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绿洲景观演变与生态水文过程、等方而系统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点。然后结合了衢州鹿鸣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公园的作用,最后从学科发展与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地区和应用实践三个方而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学鹿鸣公园 [Abstract]Modern Landscape ecology started in Europ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mester. In 90s,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developed gradually and experienced more than 30 year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hina's landscape ecology has made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international frontier research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and has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in many fields of stud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rough a systematic review Chinese landscape ecology literature, mainly from th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e scale effects of land us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land use and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nature reserve network optimization, oasis landscape evolution and eco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system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China.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city park ecological landscape park in Quzhou Luming design, the focus of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China landscape ecology and analysis from the three discipline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area .Keywords:Urban landscape ecology Luming park 0引言 景观生态学最早起源于欧洲主要研究宏 观尺度上景观类型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 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 一词首先由德国Troll 于 1939 年提出; 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70 余年。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从基本概念引入、发展壮大,到逐渐成熟也经历了30 余年。在这个发展历程中,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更多时候是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动态,但在吸收、消化基础上也逐渐开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本文通过综述 30 余年来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的历史,系统分析了中国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1国外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1980 年以前,德国、捷克、荷兰等中欧一些国家开展了景观生态学探索性研究。针对土地利用与管理、自然保护区规划、城市管理

景观生态学知识点

1、景观的美学概念,景观与英语中的风景(scenery)一词相当,与汉语中的“风景”、“景色”、“景致”的含义一致。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2、景观的地理学概念,地理学上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特定区域综合体的双重含义。 3、景观的生态学概念,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4、景观的这三方面的含义有历史上的联系,从直观的美学观,到地理上的综合观,又到景观生态学上异质地域观逐步发展而来的。 5、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入的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景观地理学概念——洪堡德 景观生态学创始人——特罗尔 景观的基本特征 1、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 2、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 3、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 4、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 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 渗透理论用以描述胶体和玻璃类物质的物理特性,并逐渐成为研究流体在聚合材料媒介中运动的理论基础 斑块的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 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划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廊道的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 廊道的双重性质 1、廊道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 2、廊道又将景观不同部分连接起来,这两方面的性质是矛盾的 基质的判定标准 1、相对面积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或者说基质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在异质性很强的镶嵌景观中,可能任何一种要素的面积都在50%以下,这时就应考虑其他判别标准。 2、连通性假如景观的某一要素连接的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这一要素是基质。因此,基质是景观中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 3、动态控制当相对面积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难以对景观基质进行判别时,考察某种景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动态控制是一个功能指标,即景观要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 孔隙度是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量度,指单位面积上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景观边界的特征异质性动态性宏观性尺度性 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往往也是尺度较大的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边界地带,如沙漠边缘、海陆交错带、山地与平原的交错地带等。

景观生态学重点总结

景观生态学重点总结: 景观的定义:在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是土地的一部分,强调其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区别和联系?)景观:土地的具体一部分,是土地的外延从属,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强调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异质性;存在形式为实体。概括其特点可为以下七性:空间异质性、地域性、可辩识性、可重复性、功能一致性、尺度性和多功能性。 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产权关系、经济价值;均质性地块单元。 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存在形式有实体和非实体形式。 两大学派:美国学派:来源于生态学。侧重对景观生态系统研究,把研究建立在现代科学和系统生态学基础上,侧重对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稳定性的研究。形成从空间格局分析,景观功能研究,动态监测等一系列方法。 欧洲学派:来源于地理学。主要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土地评价,利用和规划,形成了一套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的学科。 第二章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是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式。斑块:景观最小异质性单元。廊道: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基底:景观中范围最广,相对均质和连通性最强的部分。 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的组分构成和空间分布方式。 异质性(difference):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异程度。包括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 尺度: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上的细化水平。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明确岛屿的概念:与外界有相对明显的界限;不受外界干扰;内部相对均质;与外界差异显著。阐述了岛屿上物种丰富度与面积的关系,遵循那个公式。物种丰富度取决于两个过程:1.物种迁入 2.物种绝灭,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面积,隔离程度和年龄有关。 距离效应:由于不同种物种在传播能力上和岛屿隔离程度上的差异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 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小,种群则越小,种群灭亡的概率也就越大。 异质种群(mata-population):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经典型大陆岛屿形缀块型非平衡态中间型或复合型种群 经典型:由很多生境和大小,形态相近的缀块组成。灭绝概率相同 大陆岛屿形:由少数很大的斑块和许多面积很小的斑块组成。大陆斑块经常起到库的作用。

《景观生态学》作业

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单 (试卷封面) 任课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注: 1、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此表,综合考试可不填; 2、本成绩单由任课教师填写,填好后与作业(试卷)一并送院(系)研究生秘书处; 3、学位课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记分。

1 下图是南师大采月湖区域景观图,请从集水区域尺度分析其景观结构、基本生态过程和功能。 南师大采月湖是南师大仙林校区最大的湖,采月湖在仙林校区东区,是一个封闭的积水区域,湖水补给主要是靠降水和集水区汇流而成。主要由五个斑块构成,第一是音乐台以及扇形草坪,第二是国际交流中心建筑群,第三个斑块是湖的南边的植被群,第四个斑块为湖东侧的高地,第五个斑块为采月湖本身。道路网络等构成的景观廊道把这五个大的斑块分开。 景观结构决定了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反过来,生态功能也可以反作用于景观过程和生态过程,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小岛 路 三 江 路 采月湖 仙林宾馆 山顶亭子假山 路 师 东区食堂 宿舍楼 饮露池 院 草坪音乐台 师 院 N

集水区域内景观类型多样,斑块面积形状多样,景观类型多样,格局也多样,这样更有利于生物栖息。在这个区域内栖息了不少生物,可见的如麻雀鸟类、采月湖里的鱼类,而连接良好的廊道网络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一些生物的栖息地的景观流通性,促进不同物种在景观中的流动和交换,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可以隔离不同斑块之间的有害的物质流通或干扰的扩散,而且可以较好地促进水分、养分在景观中的作用。此外,在采月湖四周的集水区域的草地,起到了岸边植被缓冲带的作用,起到了将其他土地类型与水体格开的作用,起到了两种生态作用:对汇入湖中的地表水起到滞缓作用;可以降低汇入湖中的地表水的污染物的含量,截留有害物质,更好的保护好环境生态。采月湖南边的植被群有冠状林地、竹林、草地以及灌木丛。类型的差异造成了生态功能和结构的差异,不同类型的植被中有不同的生物量和生物种类,它们的功能也不一样。国际交流中心不同于前面的这些斑块,它是一个建筑群,是典型的人类影响的区域,集学术交流、餐饮、住宿于一体。 同时,采月湖本身就是个人工湖,因此其集水区域也是个受人类影响波动大的地区,如旁边道路包围,人来人往,经常会惊扰在这个区域内的生物,如鸟类,同学们从湖边经过的声响也会影响湖中的鱼类,在集水区域的一些活动留下的残留物随着降水冲刷入湖中对其也会产生影响。 2 请从景观动态与变化角度,阐述南京仙林大学城景观特征(分类)与功能; 景观分类是建立在景观要素间相互作用有机联系的分析之上,以景观过程为景观分类的理论依据,强调研究景观的生态流发生的范围与强度,其基本含义为根据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并揭示景观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景观的动态与变化是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定区域生态环境体系的综合反映,景观嵌块的类型、形状、大小、数量和空间组合既是各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影响着该区域的生态过程。 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市仙林新市区西北部仙鹤片区,大学城中心占地73公顷,周边由低山丘陵环抱,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在开发之前是典型的农业景观,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1、景观概念:景观是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特征;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适应。 3、景观要素概念:景观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统称为景观要素。 4、景观生态学概念: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的特罗尔) 5、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景观结构;2)景观功能;3)景观动态;4)景观规划与管理。 6、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 7、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1)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2)等级系统理论;3)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4)时空尺度;5)空间镶嵌与生态交错带;6)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7)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8)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 8、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和异质性原理;2)景观生态研究的尺度性原理;3)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4)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5)景观的文化性原理;6)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7)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9、耗散结构概念:耗散结构就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包含有多组分、多层次的开放系统,在外间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界值时,经“涨落”的触发,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0、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1)系统必须处于远离热力学平衡的非线性区域;2)系统是开放系统;3)系统的不同要素之间必须有非线性相互作用,主要是负反馈机制的存在。 11、复杂性是等级系统的基本属性。(等级系统的目的:将复杂的系统简单化) 12、空间异质性概念: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景观异质性概念:是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13、景观异质性的意义:1)它决定着景观的整体生产力、承载力、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决定着景观的生物多样性;2)提高景观对干扰的扩散阻力,缓解某些灾害性干扰对景观稳定性的威胁,增加其稳定性。 14、尺度概念: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对所采用的时间和空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或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 15、尺度往往以粒度和幅度来表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