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课文教学设计:《故都的秋》

语文课文教学设计:《故都的秋》

语文课文教学设计:《故都的秋》
语文课文教学设计:《故都的秋》

语文课文教学设计:《故都的秋》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一、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

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课文结构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

观感情色彩。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五、鉴赏要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

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

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感受:清静悲凉

对北国之秋的

1、总起向往:饱尝、秋味

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绘秋:清、静抒发了赞美、眷念

记叙③秋蝉的残声悲凉故都自然风物的真

④秋雨话秋凉情,流露出深远的

2、分写⑤秋树的奇景忧思和孤独感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深

议论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化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括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并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能力;2.品味文中意味深厚的词句,理解其表现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披文以入情,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体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感受文章所绘之景,体悟所抒之情,发现景与情之间的联系,从而领悟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3.通过运用创设情境和类似文本比较品味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三)情感与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对故都深切眷恋和深远幽思的情感。2.通过对文中美景的欣赏和优美语言的鉴赏,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分析景物,体味情感。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 (1)“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选取与作者感受的独特性,从而把握“故都的秋”中的强烈“主观色彩”; (2)品味文中一些很见功力的字词。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探究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生自由交流话题“同学们对于秋风秋雨的感受”。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篇对秋天的与众不同的感触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作者 请看大屏幕,请一生读。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代表作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写作背景放在第二课时,学习12段探求作者思想的时候再知人论世。) 三、解题 问:“故都”就是北平,那么文题可否换成“北平的秋”? 引导:学生回忆关于“故”的诗句。 大屏幕展示: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举头望明月,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大全

高一语文课文教案大全 好的教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教案1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代表作,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思考。 但是,本文篇幅较长,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读完一遍有可能就感到索然乏味,但是却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如何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并挖掘其现实意义,就成为本节课教学中的重点,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两个学习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的现实意义 这两个目标,从内容上,以探讨人物形象为主线,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有人物到主题。从能力上,以生为本,重在让学生养成自己的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粗略地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我感觉学生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若一定要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找出点可以肯定的东西的话,我想下面三点是可以列举的: 1、紧扣目标,突出人物形象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 2、将一定的学习目标问题化,将问题设计巧妙化,不断激发调动学生的思考,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的阅读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

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结果。 3、在动态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地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使阅读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 但是,由于教师的作为必须收45分钟的限制和师生思想交流不可预设的制约,这节课同样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引导学生的多角度、多元化解读问题时,对于结论的认识应给以更规范、更严谨、更科学的解释。 2、课堂导向语,问题的创设,应进一步精确,凝练。突出有效信息,给学生更明确的思维导向。 3、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还有待丰富提高。 4、学生的广泛参与度还有待激活。 总之,课堂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尤其是在师生碰撞的动态过程中,具有不可预料性,但是我也坚信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要有追求,理想就会实现。 高一语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1、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 本文是初中语文课本所录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故乡》、《孤独之旅》两篇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学生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同时,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握人物形象,加深对描写、对比手法的认识,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认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为下一篇反映师生之间关系的小说《心声》打下基础。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 3.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进而懂得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酷。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PPT展示诗句)。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

九年级语文课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课文教案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 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一起看看九年级语文课文教案!欢迎查阅! 九年级语文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5.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教学设想 教学活动应强化诵读,在熟读过程中,揣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对于形象的丰富内涵的理解,可引导学生合作研究,鼓励有创意的个性化阐发。以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 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围绕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学习这首抒情诗,要创设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借助对形象的感悟,把握丰富内涵,深人体会诗中的思想情。 3.讨论探究法如对“星星”形象的感悟,可引导学生活跃研讨,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由关于“星星的诗句”导入

回忆诗句,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介绍和朦胧诗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发表__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孕育于“__”时期的“地下文学”。它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__”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三、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__”十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__”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好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3、培养“形散神聚”的写作能力。 4、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和方法: 1、自主学习法。用自我陶醉的方式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合作探究法。结合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在小组进行讨论,理解文意,体会意境。 3、质疑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 2、通过对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怡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指导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节课讲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环节【激情演讲】【投影】 ?要求 ?1、脱稿2、自然流畅3、声音洪亮4、感情饱满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 教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可以说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但人们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和导学案的第二页。 板书:《故都的秋》郁达夫 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的创作目的和感情基调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故都秋的特点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文章主体部分3—12段的内容。仔细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到底有多美 板书:清、静、悲凉。品秋味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投影】 时间:5-10分钟。 内容:完成《导学案》“探究案”部分。 要求:1、独立完成导学案“探究案”部分。 2、注意标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准 备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时提出自 己的问题。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 2、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3、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4、体会课文疏朗而又细腻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征,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眷恋的情感; 2、领会作者把故都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数:共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秋天的散文。文章的作者说,若留得住这秋天,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样的秋天,值得他如此这般。进入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一)带着如下问题听读全文: ①你认为本散文中起提纲挈领、统摄全篇的作用的“文眼”是哪一句? ②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个字来概括,并说明理由。 ③你觉得本文哪些句子或哪些语段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明确: ①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②味。③略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下面,出guo将为您带来“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更多内容尽在出guo。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

培智语文教案

2012年春学期培八年级(第14册)实用语文备课 第1课白云感冒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生字“感、冒、凉、洒”,并正确书写。 2、初步认读词语:变成、洒了。 3、掌握词语:感冒、自由自在、凉风、头重脚轻、赶来、欢快。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容。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1. 知道着凉了会感冒,感冒是传染病,要预防感冒,得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4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最近很多同学感冒了,你知道吗白云也会感冒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云感冒了》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 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 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节?

3节 2.老师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齐读。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容:课文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把书打开,请4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3段。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它生了什么病?课文写了白云感冒了。 2.谁治好了白云的病?太阳公公治好了白云的病。 3.白云能变成什么?白云一会儿变成大树,一会儿变成了大山,一会儿变成了小白兔。 四、1.例:课间活动时,小明一会儿踢踢球,一会儿投投篮。 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进行交流。 五、读句子,看看“……”在句子中的意思。 省略了白云还会变成其他东西,了解省略的作用。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2遍,朗读课文3遍 第三课时 教学容:课文及练习 教学要求: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容。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优秀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围绕文眼“清、静、悲凉”,体会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2、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4、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女伤春,士悲秋”的传统,这“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感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此人是谁?(毛泽东)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感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此人是谁?(杜甫)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走近作者: 三、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生自愿读,每人几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节奏、情感),老师补充PPT8 2、听音频,作对比。 四、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五、探究思考。 (一)、探讨2、13自然段。 1、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 2、在哪个地方?(第一段)请勾画出来 3、你们找得很好,有一个副词大家要注意—“特别” 既然是特别,那就有比较,作者是把北国秋和什么进行比较的?(南国秋) 4、这种比较突出表现在哪些段落?(2、13)

别了,语文课教案设计 别了语文课教学设计

别了,语文课教案设计别了语文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陈小允心理活动的语句,品味他对语文课由讨厌转变为喜欢到最后舍不得离开的心理变化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体会陈小允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 4、教育学生不要做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才感到宝贵的人,培养学生爱语文、爱老师、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过程: 一、铺垫情感,揭示课题。 1、导入: 孩子们,我们每天都上语文课,每天都学语文,每天都在说语文,用语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那么,语文究竟代表着什么,它究竟有多么重要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个将要离开祖国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的心灵故事,去感受他的语文情结。 谁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课题。

2、板书课题:《别了,语文课(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陈小允起初对语文课是什么态度,后来,又有了什么变化? 生:陈小允起初非常讨厌语文课,后来在出国前又有点喜欢语文课。(板书:讨厌喜欢) 三、边读边悟,感受陈小允对语文课的讨厌,明确描写心理活动的几种方法。 1、自读自悟,找出表现陈小允讨厌语文课的语句。 师:同样是陈小允,同样是对待语文课,态度怎么能说变就变呢?看来陈小允这孩子很值得研究。下面,咱们出声读课文第一部分(110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讨厌语文课。

2、师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明确指出描写心理活动方法,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陈小允讨厌语文课?谁先说? 生:我不能我不能我甚至不能从这里我可以看出他就想着搞小动作,根本无心听讲。可见他讨厌语文课。 师:左一个我不能,右一个我不能,最后还说个我甚至不能谁都听得出来,他就是愿意他愿意做什么?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生:我愿意我愿意我甚至愿意 师:你真比我还了解陈小允啊!同学们请看,这么多我不能重复出现,这在修辞方法上叫什么啊?(课件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时。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导入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

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板书: 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读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文。 三、探讨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板书: 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

【doc】-《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上课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张本平 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 《故都的秋》教学 师:(导人)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文本,走进作家,品味这篇写于80多年前的着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屏幕展示课题:故都的秋——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配乐《秋日私语》,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美文不厌百回读.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自己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 (请两位学生分别选择一段朗读:一位女生,一位男生) 师:老师点评,现在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即学生没有都的段落)(师生齐声朗读) 师:关于散文,郁达夫有这样一段论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黑体字屏幕显示)请一位同学读一遍.(生朗读) 师: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后,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生:读出了郁达夫对秋的感受. 师:什么样的感受? 生:喜爱。 师: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是? 生:文章第一段,还有最后一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欢安静.

师:哪些语句? 生:第二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好清闲,从"都市闲人"那一段看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作者很会享受生活(大家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生:"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多会享受啊! 生:我读出的是悲凉.整个文章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师:既然是悲凉,那为什么还要折去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去留住它呢? 生-..…?我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不要紧,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先存疑. 生:我读出的是孤独,寂寞,悲凉. 师:是悲秋吗? 生:应该差不多. 师:言为心声,文字是心灵的外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作家生命里流淌出来的,都是作家生命的体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大家从朗读中已经零星地感受到了作家的一些个性和情感,有的还不完全准确,要获得全面准确的理解,还是让我们细细品味文章吧! 师:请看课文.作者在南方的时候,最怀念故都的什么? 生:(齐声回答)"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屏幕 显示) 师:郁达夫最欣赏北京的什么景色? 生: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果.(屏幕显示) 师: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来欣赏的呢? 生:凄凉的心情,怀念的心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 师:还有饱尝一尝.(黑体字屏幕显示) 师:以上显示的三个方面就是我们今天品味的重点,请每位同学选取其中一个点来品读,作者为什么用饱蘸深情的笔极力颂赞故都秋天的悲凉之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生命感悟?要求:品味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意义是:阅读课上师生的基本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这一过程中,参与对话的一共有三方。因此,我认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重视多种信息资源、手段的利用,体现新学科进展,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写了作者站在海边观看日出的情景和经过,作者用贴切、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捷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作者在四周清静的环境中,独自观赏日出美景,更显悠然尽兴,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情趣中,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者与山、水、云霞相融的情怀,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最后一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更充分流露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之情。全文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动静相宜,很适合朗读、背诵,让我们在自然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本文是学生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能的佳作,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情感投入和视觉变化,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身临其境地看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朗读起来既能投入感情,又能理解课文。课文中每一句就象画中勾勒的每一线条或渲染的色彩,每一段就是无光十色的一个画面,全文就是一幅完整的绚丽多彩的“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本文特点,我以朗读和描绘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随文入境,随境生情,以境促读,让学生既在水天相融、霞光万道的晨曦画卷中去朗读书中语段来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贴切生动的句、线、段、面的语言中感受朝晖霞彩的动静变化之美。充分发挥以朗读、描绘代替烦琐讲解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体建构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 建“海上日出”美景 3、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文教案模板

(课题) 课时一 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解释和字典词典学习本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理解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边画边把新词读两遍。 (3)利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词典理解字意。 (4)思考:课文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介绍那些方面? 2、讨论 (1)字音 ①读准字音,同桌互相检查读音情况。 ②注意课文中多音字的读法,联系上下文,看看多音字在课文中应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它的其他字音在什么情况下读,读什么音,又是什么意思。 (2)字形

①记忆字形,并找出形近字,同桌互读互写。 ②难写字:找出课文中比较难写的字、笔画较多的字,讨论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的,怎样比较好写。 (3)难解字 ①联系上下文解释字意、理解词义。 ②注意多义字和重点词语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 作业布置: 1、字词听写 2、理解词义 板书: 授课时间: 课时二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整体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2、理清文章层次,概括各段段意。 3、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各段段意。 2、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初读课文后,你对内容有什么印象,作者是从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共两课时)人教版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共两课时) 教学目的: 1、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课文的“形”,并领悟蕴含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2、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理解作者为何回避暖色闹景?为何写北国之外的南国之秋? 2、理解掌握对比映衬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书题目) 我们主要通过1、美美地听;2、美美地读;3、美美地品;4、美美地练四个环节来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阅读解释①)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2、时代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三、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1、解题:提问:文章的题目中的“故都”与“秋”各有什么特定的含义?本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案篇一: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4、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导入: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

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 3.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

人教版语文高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河北宽城一中王晓臣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一)(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一: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叙事性作品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溜、斥、屈、堂、恍、悟”6个生字;能正确、端正地书写“斥责、夸奖”;理解“一溜烟、斥责、委屈、恍然大悟、夸奖”等词 的意思。 2.围绕课文第4、5自然段,在朗读中品味爱迪生救妈妈的好主意。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有爱动脑、勤动手的意识。 4.完成《课堂作业本》两个词语的书写和第3、5题。 【教学重、难点】 认写生字新词,在朗读中品味爱迪生救妈妈的好主意。 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 的聪明:爱动脑,勤动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课堂作业本。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孩子们,通过刚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位聪明的孩子, 他叫——爱迪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一齐读课题——30.爱迪生救妈妈 1、复习词语。(发明家动脑筋好主意检查急性阑尾炎来不及 决定油灯团团转) 2、概括段意。能否请这些词语帮帮忙,说说课文1—3自然段主要 讲了什么? 3、书写词语。 (二)教学第四自然段,感悟好主意,研究故事经过 过渡: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串联词语,把1-3自然段的意思说清 楚了,把事情的起因弄明白了。那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呢?课文 哪一自然段写了爱迪生救妈妈?请大声地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 后找找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1、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好主意。

(课件出示)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 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 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 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①随学生回答正音:一溜烟、奔出、明晃晃、亮堂。 ②爱迪生这个主意好在哪儿?能不能从句子中的一些词语里找到答案。教学关注点:明晃晃的大镜子、好几个、每个人、镜子聚光 (板书:太暗——镜子聚光——亮堂) ③想不想看看爱迪生的好主意?(动画演示) ④齐读爱迪生的好主意。 过渡:可是,面对爱迪生这样的好主意,爸爸一开始是什么态度? 2、通过朗读,体会当时情景。 (课件出示)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①教学“斥责”。 ②爸爸为什么要斥责爱迪生?读句子。 ③面对爸爸的大声斥责,爱迪生心里很(委屈) (课件出示)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④指导读句子。分角色读句子。 过渡:尽管觉得委屈,爱迪生还是迅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 旁边。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此时,爸爸 已经——(恍然大悟) 3、结合插图,学习“恍然大悟”。 (课件出示)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①看看这两个字“恍”、“悟”,你发现了什么?谁能用最简单的办法 怎么记住这两个字。你觉得“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②出示课文插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已经恍然大悟了? ④孩子们,你觉得爸爸悟出了点什么呢?能不能用上这节课学过的 一些好词来说说? (课件出示)一溜烟、明晃晃、斥责、胡闹、委屈、亮堂 爸爸摸摸脑袋,看着站在油灯旁的小爱迪生,恍然大悟地说:“。” 过渡:爱迪生的方法真棒!爸爸听明白了,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们一起替医生夸夸聪明的爱迪生吧!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揭晓故事结果 (课件出示)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