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扩展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361.58 KB
- 文档页数:12
MCS-5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1解答: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目的是为了计算复杂的数学难题。
它的特点是:计算机字长为12位,运算速度为5 000次/s,使用18 800个电子管,1 500个继电器,占地面积为150 m2,重达30 t,其造价为100多万美元。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2解答: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一个完整的单片机芯片至少有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计数器及I/O接口等部件。
1-3解答:单片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0—1974年),为4位单片机阶段;第二阶段(1974—1978年),为低中档8位单片机阶段;第三阶段(1978—1983年),为高档8位单片机阶段;第四阶段(1983年至今),为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阶段及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1-4解答:Intel公司的MCS-48系列、MCS-51系列、MCS-96系列产品;Motorola公司的6801、6802、6803、6805、68HC11系列产品;Zilog公司的Z8、Super8系列产品;Atmel公司的AT89系列产品;Fairchild公司的F8和3870系列产品;TI公司的TMS7000系列产品;NS公司的NS8070系列产品;NEC公司的μCOM87(μPD7800)系列产品;National公司的MN6800系列产品;Hitachi公司的HD6301、HD63L05、HD6305。
1-5解答:(1)8031/8051/8751三种型号,称为8051子系列。
8031片内没有ROM,使用时需在片外接EPROM。
8051片内含有4KB的掩模ROM,其中的程序是生产厂家制作芯片时烧制的。
8751片内含有4KB的EPROM,用户可以先用紫外线擦除器擦除,然后再利用开发机或编程器写入新的程序。
(2)8032A/8052A/8752A是8031/8051/8751的增强型,称为8052子系列。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姜志海刘连鑫王蕾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目录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 (2)第2章半导体存储器及I/O接口基础 (4)第3章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结构 (11)第4章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 (16)第5章MCS-51系列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0)第6章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 (26)第7章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串行口 (32)第8章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34)第9章MCS-51系列单片机键盘/显示器接口技术 (36)第10章MCS-51系列单片机模拟量接口技术 (40)第11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44)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1.简述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微型计算机在硬件上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要部分;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存储器是存放数据与程序的部件;输入设备用来输入数据与程序;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用数字、图形等形式表示出来。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这三部分称为计算机的主机,而输入、输出设备则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由于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关键部件,所以常将它们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 Unit)。
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微处理器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集中做在一块集成电路上的一个独立芯片。
它具有解释指令、执行指令和与外界交换数据的能力。
其内部包括三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内部寄存器阵列(工作寄存器组)。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构成,各部分芯片之间通过总线(Bus)连接。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电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应用系统,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8章单片机系统扩展1. 什么是AT89C51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答:所谓最小应用系统是指能维持单片机运行的最简单配置系统。
AT89C51芯片外加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就构成了一个简单可靠的最小应用系统。
其在简单应用场合,可满足用户的要求。
2. 在AT89C51扩展系统中,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共用16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为什么两个存储空间不会冲突?答:AT89C51在片外扩展RAM的地址空间为0000H~FFFFH,共64KB,与ROM地址空间重叠。
但因各自使用不同的指令和控制信号,因而不会“撞车”。
读ROM时用MOVC指令,由PSEN选通ROM的OE端;读/写片外RAM时用MOVX指令,用RD选通RAM的OE端,用WR选通RAM的WE端。
但扩展RAM与扩展I/O 口是统一编址的,使用相同的指令和控制信号。
这在设计硬件系统和编制软件程序时应注意统筹安排。
3. 利用一片74LS138,用全译码方法,设计一个外部扩展8片6116的扩展电路。
写出各芯片的地址空间。
解:(图7.2 74LS138译码片选8片6116(2K×8)存储电路图(2)各芯片地址空间为:(假定无关位取1)芯片(1):1000 0000 0000 0000B~1000 0111 1111 1111B=8000H~87FFH芯片(2):1000 1000 0000 0000B~1000 1111 1111 1111B=8800H~8FFFH芯片(3):1001 0000 0000 0000B~1001 0111 1111 1111B=9000H~97FFH芯片(4):1001 1000 0000 0000B~1001 1111 1111 1111B=9800H~9FFFH芯片(5):1010 0000 0000 0000B~1010 0111 1111 1111B=A000H~A7FFH芯片(6):1010 1000 0000 0000B~1010 1111 1111 1111B=A800H~AFFFH芯片(7):1011 0000 0000 0000B~1011 0111 1111 1111B=B000H~B7FFH芯片(8):1011 1000 0000 0000B~1011 1111 1111 1111B=B800H~BFFFH4.用串行传送方式,在AT89C51上扩展2片AT24C01A,画出硬件连接图,编程向每片传送100个数据。
单片机IO口扩展技术] 0 引言在单片机家族的众多成员中,MCS-51系列单片机以其优越的性能、成熟的技术、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占领了工业测控和自动化工程应用的主要市场,并成为国内单片机应用领域中的主流机型。
MCS-51单片机的并行口有P0、P1、P2和P3,由于P0口是地址/数据总线口,P2口是高8位地址线,P3口具有第二功能,这样,真正可以作为双向I/O口应用的就只有P1口了。
这在大多数应用中是不够的,因此,大部分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对P0口进行扩展。
由于MCS-51单片机的外部RAM和I/O口是统一编址的,因此,可以把单片机外部64K字节RAM空间的一部分作为扩展外围I/O口的地址空间。
这样,单片机就可以像访问外部RAM存储器单元那样访问外部的P0口接口芯片,以对P0口进行读/写操作。
用于P0口扩展的专用芯片很多。
如8255可编程并行P0口扩展芯片、8155可编程并行P0口扩展芯片等。
本文重点介绍采用具有三态缓冲的74HC244芯片和输出带锁存的74HC377芯片对P0口进行的并行扩展的具体方法。
1 输入接口的扩展MCS-51单片机的数据总线是一种公用总线,不能被独占使用,这就要求接在上面的芯片必须具备“三态”功能,因此扩展输入接口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能够用于控制且具备三态输出的芯片。
以便在输入设备被选通时,它能使输入设备的数据线和单片机的数据总线直接接通;而当输入设备没有被选通时,它又能隔离数据源和数据总线(即三态缓冲器为高阻抗状态)。
1.1 74HC2244芯片的功能如果输入的数据可以保持比较长的时间(比如键盘),简单输入接口扩展通常使用的典型芯片为74HC244,由该芯片可构成三态数据缓冲器。
74HC244芯片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
74HC244芯片内部共有两个四位三态缓冲器,使用时可分别以1C和2G作为它们的选通工作信号。
当1 C和2G都为低电平时,输出端Y和输入端A状态相同;当1G和2G都为高电平时,输出呈高阻态。
大学51系列单片机第八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MCS-51外扩ROM、RAM或I/O时,它的地址总线是P0、P2 口。
2、12根地址线可寻址 4 KB存储单元。
3、微机与外设间传送数据有程序传送、中断传送和DMA传送三种传送方式。
4、74LS138是具有3个输入的译码器芯片,其输出作为片选信号时,最多可以选中8 块芯片。
5、74LS273通常用来作简单输出接口扩展;而74LS244则常用来作简单输入接口扩展。
6、并行扩展存储器,产生片选信号的方式有线选法和译码法两种。
7、在存储器扩展中,无论是线选法还是译码法,最终都是为了扩展芯片的片选端提供信号。
8、起止范围为0000H-3FFFH的存储器的容量是16 KB。
9、11根地址线可选2KB 个存储单元,16KB存储单元需要14 根地址线。
10、32KB RAM存储器的首地址若为2000H,则末地址为9FFF H。
11、假定一个存储器有4096个存储单元,其首地址为0,则末地址为0FFFH 。
12、除地线公用外,6根地址线可选64 个地址,11根地址线可选2048 个地址。
13、单片机扩展的内容有程序存储器扩展、数据存储器扩展及I/O口的扩展等。
二、选择题1、当8031外扩程序存储器8KB时,需使用EPROM2716( C )A、2片B、3片C、4片D、5片2、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数是( C )A、11根B、12根C、13根D、14根3、74LS138芯片是( B )A、驱动器B、译码器C、锁存器D、编码器4、MCS-51外扩ROM、RAM和I/O口时,它的数据总线是( A )A、P0B、P1C、P2D、P35、6264芯片是( B )A、E2PROMB、RAMC、Flash ROMD、EPROM6、一个EPROM的地址有A0----A11引脚,它的容量为( B )。
A、2KBB、4KBC、11KBD、12KB7、单片机要扩展一片EPROM2764需占用( C )条P2口线。
欢迎光临阳光大学生网,提供最全面的大学生课后习题答案和复习试题免费下载,/阳光大学生网我们希望呵护您的眼睛,关注您的成长,给您一片绿色的环境,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分享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感悟,免费提供:大学生课后答案,大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学生励志书籍。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1.2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微控制器)和(嵌入式控制器)。
1.3单片机与普通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三部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4、单片机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答: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第三阶段(1978年----现在):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第四阶段(1982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1.5单片机根据其基本操作处理的位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单片机根据其基本操作处理的位数可分为:1位单片机、4位单片机、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
1.6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芯片分别为哪几种?它们的差别是什么?答:基本芯片为8031、8051、8751。
8031内部包括1个8位cpu、128B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4个8位并行I/O 口、1个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但片内无程序存储器,需外扩EPROM芯片。
8051是在8031的基础上,片内又集成有4KBROM,作为程序存储器,是1个程序不超过4KB的小系统。
8751是在8031的基础上,增加了4KB的EPROM,它构成了1个程序小于4KB的小系统。
用户可以将程序固化在EPROM中,可以反复修改程序。
1.7MCS-51系列单片机与80C51系列单片机的异同点是什么?答:共同点为它们的指令系统相互兼容。
不同点在于MCS-51是基本型,而80C51采用CMOS 工艺,功耗很低,有两种掉电工作方式,一种是CPU停止工作,其它部分仍继续工作;另一种是,除片内RAM继续保持数据外,其它部分都停止工作。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