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整理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整理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整理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整理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名词解释

1、舆论监督新闻传播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2、名誉权指公民和法人对自己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具有法定性、人身专有性、财产关联性

3、隐私权是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私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

4、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公开真实意图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参与活动

5、抗辩事由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6、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不能直接作用于受众,影响他们的想法,但是大众传播可以通过安排议题和提供的信息来影响受众

7、有偿新闻在新闻活动中,由采编人员介入的一切以金钱或者金钱等价物交易的行为

8、新闻侵权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9、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简答

1、记者需不需要暗访,要考虑哪几点?

答:1所要获取的信息必须具有极大的公众重要性2 一切获取信息的其他方式都无济于事3披露该事件而阻止的危害明显大于因采取欺骗手段而引起的危害的

2、隐性采访的合理运用?

答:1不得做为常规方式使用,使用了要向上级报告

2 隐性采访的内容必须具有极大的公众利益的重要性

3 不得伪装特定身份如公安、政府官员

4 不得为了获取证据对采访对象进行诱导

5 明确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

6 进行暗访之前尽量告知上级部门,获取上级的配合

7 隐性采访结束后,应对一些不宜公开的内容进行技术处理

3、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权行为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3损害事实的存在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4、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1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存在2受害人可以被指认3导致损害结果的出现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5、新闻侵权案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1报导内容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采访时偏听偏信,未找被批评人核实情况以至于报道的主要事实失3报道内容是真实的,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

6、什么是新闻侵权,其特点是什么?

答: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特点是1从形式上看,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造成侵害,其中由以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2从传播方式上看,具有广泛性和迅速性的特征3从后果上看,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7、新闻侵权诉讼事由有哪些?

答:侵害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著作权等

8、有偿新闻的表现有哪些?

答:1(软新闻)采编人员和经营人员不分,以新闻作品的方式做广告

2 以巧妙的新闻形式给企业形象和产品做宣传

3 以批评报导做为要挟,直接索要钱物

4 有偿不闻该报道的不报道

三、论述题

1、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有哪些?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明确“三个统一”的理念(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2》保障人民群众的“四种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1》为改革开放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2》自觉警惕抵制低俗有害的内容《3》舆论监督着眼于问题的解决《4》及时准确报道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3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1》实事求是不能虚构《2》防止新闻失实的对策和路径:要求新闻从业人员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避开记者主观因素,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的对象,禁止虚构和制造新闻,刊播新闻报道要署作者的真名4发扬优良作风《1》注重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社情民意《3》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抵制以权谋私《4》尊重新闻同行,反对不正当竞争《5》严格实行“两个分开”,划清新闻报道与广告的界限

5 坚持改革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竞争和融合的关系,借鉴和扬弃的关系)

6 遵守法纪(重点注意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涉外报道要遵守我国涉外纪律、对外政策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

7 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1》这是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业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2》沟通了解是新闻同行国际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2、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与新闻传播法规的关系?

答:所谓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规是强制性的而道德是会被谴责的,新闻传播道德的调节对象具体说主要调节以下关系《1》新闻传播从业者与受众的关系《2》新闻传播从业者与工作对象的关系《3》新闻传播从业者与同行的关系《4》新闻传播从业者与所属媒体的关系

与法规的共同点是《1》目的具有一致性(都体现着协调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都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条件)《2》内容具有相互包含性(都包含维护新闻真实性)

而不同点是《1》形成方式不同(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一般都是由新闻传播行业性组织主持制定的,而新闻传播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遵循一定方法程序制定的)《2》实现方式不同(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要起到影响传播实践的作用,必须经过新闻传播从业者的认识、选择,在全行业范围内形成一种内心信念,使之成为督促新闻传播从业者自身的内心良知,而新闻传播法规的实施必须依靠建立有组织的社会制裁手段,也就是说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确保实施)

《3》表现形式不同(新闻传播法规的规定必须非常明确具体,不得含糊笼统,除明确宣布禁止做什么事之外,还必须明确规定,如果违反将受到何种惩罚,承担什么后果,而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虽然也有各种各样成文形式,但它只是一些原则性规定,比较抽象概括。

复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题

1、如何看待新闻传播伦理的主要内容?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2、法制、法治的区别?

1)法制是指执政者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用以维护其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和制度;而法治则与“人治”相对立,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思想(理念)。

2)法制指一个国家的法及法律制度,而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3)法制的内涵比法治要小的多,法制着重讲的是法的一系列规则、原则及与此相关的制度,而法治的内容就要丰富的多。

4)法制所讲的法主要指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而法治所讲的法除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动态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守法等活动。

5)法制所讲的法律制度既可以是好的、民主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是不好的、专制的法律制度;而法治所讲的法律制度单指良好的、民主的、能使法得以正确适用和普通遵守的法律制度;法制社会中的法与民主的关系既可以是与民众的意志相统一、体现了民众意志的法,也可以是与民众相对立、是统治者统治民众的工具的法而在法治社会中完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政治的工具的法,而在法治社会中法完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政治民主。

6)法制社会中法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既可以是所有的人和一切国家机关,也可能是在法的约束和规范之外仍然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独裁者或权力机关,也就是说法制并不必然地排斥人治。而法治社会中法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却是完全的、绝对的,包括一切的权力机关和所有的个人,法治必然地排斥人治,法在法治社会中至高无上,除此之外不存在绝对的个人或权力机关的至上权威,而且所有的国家权力都予合理配置和划分,并相互制约。

3、言论出版自由的内涵?是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们所说的言论自由,既不是自言自语,也不是与亲朋好友私下交谈的自由,这种自由人们早就有了。现在需要争取实现并努力维护的言论自由是公民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的自由,而最持久和最便于传播的场合当然是公开出版物。这就是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的内在联系。显然,现代社会公民有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发表自己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和对公仆工作的评论,而无须公仆进行审查。对于言论自由,主要包括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个方面。杰斐逊认为认为:一个共和政府必须尊重人民

的言论自由,并从法律上加以保障。政府不应该干涉意见的表达。人民如能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真理才能越辩越明;出版自由则比言论自由更为重要,因为出版自由可以影响更多的人,特别是还可以防止野心家篡夺国家大权。言论出版自由与政府的秩序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言论出版自由不可能打败正派的政府。

4、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的方向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可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本方针和基本方向。

所谓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社会行为、社会心理能够产生正确引导和影响作用的新闻舆论。

1)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2)必须从严管理,强化责任意识。3)要注重社会效益,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5、为什么把“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放在第二条?

1)有首要规范之称,为行业自身的特性所决定

2)涵义:新闻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第四条

6、客观、公正的原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实事求是报道;2)事实同观点分开;3)保持平衡。

7、现行的新闻保密方针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1)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自审和送审。2)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这也就是新闻单位编印“内部参考”的制度。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的批准制度。4.)新闻发布制度。

8、公民知情权和保守国家秘密的关系?

保密法明确了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的原则,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在加强保护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处理好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在保密工作方针中还明确了‘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9、媒体传播的内容违反了国家安全罪,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煽动罪, 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2)泄露国家秘密罪

10、什么是媒介审判?为什么要反对媒介审判?

1)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2)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所以要反对媒介审判。

11、淫秽、色情出版物的含义?认定标准是什么?如果违反,需承担什么责任?

1)含义: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具有我国现行法规认定的七种淫秽色情内容之一,挑动人们的性欲,足以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而又没有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出版物。

2)认定标准

①淫亵性地具体描写性行为性交及其心理感受;

②公然宣扬色情淫荡形象;

③淫亵性地描绘或者传授性技巧;

④具体描写乱伦、强奸或者其他性犯罪的手段、过程或者细节,足以诱发犯罪的;

⑤具体描写少年儿童的性行为;

⑥淫亵性地具体描写同性恋的性行为或者其他性变态行为,或者具体描写与性变态有关的暴力、虐待、侮

辱行为;

⑦其他令普通人不能容忍的对性行为的淫亵性描写。

3)承担责任:1.刑事处罚;2.治安管理行政处罚;3. 文化行政处罚

12、什么是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和表现形式?

1)抗辩事由:是指新闻媒体或新闻记者在新闻侵权诉讼中,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主张,提出其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某种相应的事实主张。

2)表现形式:1.名誉权;2.隐私权;3.姓名权;4.肖像权;5.著作权。

13、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两种形式。一是侮辱,即使用侮辱性语言丑化他人人格;二是诽谤,即捏造事实、传播虚假材料、发表不实报道。

14、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3)损害事实的存在;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15、如何处理公民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关系?

隐私权和知情权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所享有的两项基本权利。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需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新闻活动不可规避的社会责任。既要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采集、传播大量社会信息,又必须尊重公众个体的隐私权,不能随意侵扰、介入他人隐私,由此,难免会顾此失彼,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一般政治知情权与社会知情权因为事关公益,应当在坚持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基础上,保护政府官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而在个人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中,应当坚持权利协调与利益衡量的原则。

16、新闻在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的评判标准?

侵犯名誉权评判标准:1)民事违法行为的存在;2)损害事实;3)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4)行为人的过错。

侵犯隐私权评判标准:1)窃取个人信息;2)侵入私生活领域;3)披露个人私事;4)偷窥私人活动。

17、网络时代侵权的特点?

1)侵权行为难以认定;2)侵权主体复杂隐密;3)侵权后果地域宽速度快;4)司法管辖不好定位;5)自我救济无能为力。

18、广告发布的三项基本原则?

1)广告应当真实;2)广告应当合法;3)广告应当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19、广告发布的注意准则?

1)真实是广告的生命线;2)要公平、要诚实信用;3)坚决反对与禁止虚假广告。

20、由国家指定部门发布的特定信息有哪些?

1)灾害新闻与气象信息;2)司法新闻的发布与报道;3)证券信息与新闻的发布。

21、在我国,重大政务信息发布的规定?

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一切公告及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1987年,中宣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重申新华社是“党和国家发布新闻的机关”,负责准确地、及时地统一发布党和政府的重要新闻是其主要职能之一。

22、网络新闻传播、播放应遵循哪些新闻管理原则?

1)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的管理;2)互联网播放视听节目管理。

23、网络创建的基本条件?

1)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务许可证;2)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24、为什么新闻从业者要发扬清正廉洁的作风?

引自范长江《怎样学做新闻记者》: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闻记者这样有更多诱惑与压迫的。一个稍稍有能力的记者,在他的旁边一方面摆着:优越的现实政治地位,社会的虚荣,金钱与特制的享受,温柔美丽的女人,这些力量诱惑他出卖贞操,放弃认识,歪曲真理。另一方面摆着:诽谤、诬蔑、冷眼、贫困、软禁、杀头,这些力量强迫他颠倒是非,出卖灵魂。新闻记者要能对质着真理的火炬,在夹攻中奋斗。

25、网络传播中,著作权有何特点?

1)数字化作品的属性问题;2)网络传播引发的发表权问题;3)网上证据问题。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第一章、新闻法制的基本概论

一、新闻法制

新闻法制,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用以调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度。

我国的新闻法制的特点:

1、新闻法制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极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2、新闻法制渗透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新闻法制对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而对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不足。

4、新闻法制与党的政策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既要严格的他律,也要求主动的自律,两者需要辩证地统一。

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个:宪法原则、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新闻法制所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1、新闻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新闻管理关系

2、新闻媒体与自然人之间的新闻服务关系

3、新闻媒体与法人之间的广告服务关系

4、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之间的聘用合同关系

新闻法制的主要内容:新闻法制与国家安全;新闻法制与社会秩序;新闻法制与司法公正;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名誉权、隐私权);新闻传播与著作权;新闻事业管理;新闻媒介产业;涉外新闻传播活动等等。

二、新闻法制与党的政策

党的总政策:是指党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内的根本的、全局性的总路线,它决定着党的各项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在国家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党在新闻事业方面的总政策:新闻事业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党在新闻事业方面的基本政策: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即党的宣传工具,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

新闻法制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一方面,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党的政策是在集中全国人民共同意愿、反映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制定宪法、法律和实施新闻法制时,以党的政策为依据,通过法律形式把党的政策定型化、条文化、规范化,也就能够保证法律体现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另一方面,党对国家法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宪法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既要领导宪法、法律和新闻法制的制定和落实,又要自觉地在宪法、法律和新闻法制的规范活动内,严格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国家。党的政策必须符合宪、法律和新闻法制的规定,必须接受宪法、法律和新闻法制的约束。

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团体意志的体现,同属上层建筑,共同为经济基础服务;都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都通过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来保障社会秩序;都通过规范条款或者通过确立某种原则、观念的方法来维护社会秩序。

区别:

1、新闻法制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一般表现在由国家政权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具有确定性,其制定、公布、修改和废除,都有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对权利义务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而新闻职业道德是以社会意志形式出现的,表现为舆论、各种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公约等抽象的原则和信条,不设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明确的制裁形式。

2、新闻法制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它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即享有权利的主体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

义务,而承担义务的主体同时也享受一定的权利,但总体上以权利为本位。而新闻职业道德以义务为本位,侧重个人对社会、对其他人履行的义务。、

3、新闻法制调整的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对他人的利益或公共利益产生影响的新闻行为和新闻行为和新闻关系,即需要国家权力干预或保证的社会关系,如何与新闻媒介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新闻媒体与自然人之间的平等、自愿、公平关系;而新闻职业道德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社会舆论监督的情况下,也会使人们一句自己内心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4、新闻法制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较多地标下你为对一定行为的禁止和惩罚,以他率为主要特点,具有国家强制性。违反新闻法律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而新闻职业道德的作用,则较多地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劝阻和示范,以其对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影响的程度,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以自律为主要特点,是诱导性的,不在于外在的强制,而在于内心信念,其惩罚方式是一种观念性的、道义性的、精神性的无形的。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1、宪法原则

2、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即新闻事业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恪守党性原则,但可以采取企业管理的办法,在经济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3、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三、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言论出版自由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发表意见、现实交流、抒发感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等而不受干涉的自由。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他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四、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

1、新闻媒介:在新闻法律关系中,新闻媒体是最重要的主体,新闻媒体就其主体资格而言是法人主体。

2、新闻记者或新闻从业人员

3、政府、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群众团体。

四、新闻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在新闻法律关系中,物是指与新闻传播活动相关的物品和物质财富。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工具才能实现。

2、新闻行为:新闻行为是指人的活动。在新闻法律关系中,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过程中所实施的新闻行为,包括新闻采集行为、新闻编辑行为、新闻出版行为、新闻发行行为等,它是贯穿于新闻活动全过程中的理性行为。

3、智力成果:指新闻法律关系主体通过智力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科学发明、技术发明、学术著作、文学艺术作品等。

五、新闻事业行政管理:

在我国,对新闻事业实施行政管理的国家机关,主要有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厅(网络新闻管理)、外交部新闻司、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等。这些机构和单位,分别具有部分新闻活动的行政管理职能。

200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是目前我国位阶最高的专门法律文件。

六、媒体对司法的干预,主要表现是“媒介审判”(“新闻审判”),即新闻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是,对任何审判前或审判中的刑事案件,失去客观公正立场,明示或暗示、主张或反对处被告罪行,或处何种罪行,其结果或多或少地影响审判的公正。

第二章、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一、英国本土1695年就废除的特许制在美洲殖民地却持续到了18世纪20年代。1722年,詹姆士·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哥哥),因为未经许可出版《新英格兰报》而入狱,但是他的举动被史学家看成为“确立编辑的独立传统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曾格事件”:

1733年,约翰·彼得·曾格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周报》,在报纸中他批评当时的总督允许法国军舰侦查南部海湾的防御工曾,总督将其逮捕以“对政府进行无耻的中伤、恶毒谩骂和煽动性责难”的罪名提起诉讼。最后曾格被叛无罪,称为美国新闻界的英雄。

这一事件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它在美国新闻诉讼的司法实践上确立了三条基本原则:

第一,诽谤必须是捏造事实,陈述事实不是诽谤;

第二,对诽谤要有事实真伪证据,不能凭空指控;

第三,判定出版物是否反有诽谤中伤他人或扇惑人心的罪名,必须有陪审团做出裁决,不得由法官个人决定。这三条原则标志着“批评政府无罪”的原则在美国初步确立。

三、“《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沙利文案”:1960年代初,《纽约时报》刊登了一份政治广告,该广告由亚拉巴马州的64名黑人牧师制作,描述了南部民权运动发展状况,呼吁各界支持黑人的斗争。但广告中有几处的描述与事实有细微的差别。亚拉巴马州以为名叫沙利文的公务员向该州法院起诉,控告《纽约时报》和四名广告制作人犯了诽谤罪。州法院判决沙利文胜诉,判罚被告500万元美元罚款。但此案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后,九名大法官一致同意,亚拉巴马州法院侵犯了被告人的言论自由,推翻了州法院的判决。

大法官布伦南指出,在讨论重大公共问题时,难免出现一些“与事实有出入的说法”,但这种现象仍应得到保护;只有这样,言论表达才有生存空间。改判例的意义在于它大大扩展了言论及新闻自由的范围。

《塞尔新闻法》是法国历史上制定的第一部新闻法,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

1881年7月29日,法国议会通过了《新闻出版自由法》

法国议会于1982年专门通过了《反报业托拉斯法》,目的在于避免报业垄断读新闻自由的不利影响,维护自由新闻体制。

我国宋代确立了发报前审查制度——定本制度

清政府于1906年7月公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近现代意义的新闻法规。

1980年,上海代表赵超构先生在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新闻立法的口头建议(第一个提出新闻立法)

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地方法规等各种层次的新闻立法在内的新闻法律体系框架。但是我国目前新闻法制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新闻法律体系的框架,但远远谈不上完备。其次,由于新闻基本法的缺失,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我国的新闻法律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具有法律地位低、调整范围小、法律效力弱等固有的缺陷,这使得许多新闻活动无法进行有效的法律规范,公民和新闻单位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第三,我国现行的新闻法具有明显的“义务本位“的特点,对新闻活动主体限制过多而保护不足。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第一,传统的“人治“观念根深蒂固。第二,认识僵化,思想禁忌严重,其表现是:1、“新闻立法会削弱党和国家的领导”,会给社会主义“抹黑”,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2、“外国没有新闻立法,新闻事业发展得也很好”;3、20多年来中国没有专门的新闻法,中国的新闻事业照样发展;4、承认“认真消化、掌握、贯彻、执行”内容丰富的新闻法规。

1997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的新闻出版法制建设将以《出版法》、《新闻法》和《著作权法》为主体及与其配套的出版法规体系

第三章、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台湾地区记者来内地采访始于1987年。最先突破台湾当局禁令,首次公开派遣到内地来采访的台湾新闻机构是

《自立晚报》社,该报的两位记者是徐璐小姐和李永得先生。

1994年3月30日以后,新闻出版署对与合资性质的报刊出版机构不再办理审批手续。到目前为止,由中美合资创办的《计算机世界》是一个例外,该报创办于新闻出版署成立之前,并且由中方控股,,在资本中占51%的股份。

第六章、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

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言用法制度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舆论监督的主体是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的人。舆论监督的客体是为我国法律和法规所保护的一切社会关系,其内容包括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国家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涉及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一切组织和个人。舆论监督的对象主要是一切权力,其重点是全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对于权力监督主要包括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决策效果的监督;对决策人物的监督主要表现为对决策人物产生的监督和决策人物产生后对其行为的监督。舆论监督的其他对象还包括对一切社会组织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单位社会行为的监督。

舆论监督不是新闻监督,但舆论和新闻是紧密相连的。新闻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同于新闻监督。“它(新闻媒体)反映公众舆论,而自己也是公众舆论的一部分”,只有新闻媒体传递新闻信息从而在社会成员中引起共鸣,最终形成舆论后,才能实现舆论监督的职能。新闻媒体之所以具有舆论监督的功能不过是代替社会舆论行驶监督的权利而已。从舆论监督的作用看,它对于利用其特有的功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新闻侵权行为,简称为新闻侵权。新闻侵权首先是和新闻活动相关的,这种相关系那个主要表现为侵权者为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侵权行为是在开展新闻活动是发展的。新闻侵权行为侵害的主要是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传播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新闻侵权的特点,从侵权的具体内容看,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权造成损害,其中尤其以侵害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

新闻媒体为了使新闻具有“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往往想尽一切办法去挖掘独家新闻,有的时候,就会把公民的隐私作为“独家新闻”加以报道,构成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

侵权的后果具有广泛性和迅速性的特征。

何遇恩、邵南山是我国新闻史上有记录以来最早因办报而丢了性命的人。

阮玲玉因不堪报道的流言诽谤、深感“人言可畏”而命丧黄泉。

新闻侵权的构成:

1、新闻作品已经发表

2、新闻作品有违法性

3、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

4、新闻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错

如果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没有过错,即使对被害人造成了损害性的后果,也不构成新闻侵权,无须承担法律责任。对此,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中,作出了较明确的规定:“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以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侵害的,应当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名誉权具有其他人格权所共有的特征,即法定性、人生专有性和财产关联性。

新闻侵权诉讼中的抗辩事由:

抗辩事由是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又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1、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

2、公正评论:“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借此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3、权威的消息来源:“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据职权制作的公开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指使他人名誉受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4、公众人物和公共兴趣

5、合理使用

6、受害人同意

新闻侵权的预防:

1、全面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不断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3、加强对在校新闻院系大学生预防新闻侵权知识的教育

新闻侵权的具体预防:

1、与人为善,改进工作

2、公正评论,不当裁判

3、文风朴实,不为法律

4、细节真实,事实清楚

5、严格审稿,兼听则明

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斯主持制定了《报人守则》,首次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重点范围(最新答案)

职业道德理论知识重点范围 一、填空题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2、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4、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本职业工作。 5、爱岗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 6、为人民服务并不排斥、否定人们做工作也应当获得正当的(报酬)。 7、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里说的“绝大多数人”就是 (广大人民群众)。 8、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同志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说,悼念张思德同志。 9、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所以劳动仍具有(谋生)的性质。 10、集体主义原则的侧重点是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1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为指导,以(集体主义) 为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 13、(职业作风)是从职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 14、对于每一个从职者来说,(职业技能)是实现职业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必要手段。 15、职业态度实质就是(劳动)态度,它是职业劳动者对社会,对他人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 16、一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主要是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的。 17、职业道德真正形成于(奴隶)社会。 18、友情建立的基础是(真诚平等)。内容是(互帮互谅)、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19、社会主义的关心人,首先要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其次要关心人的(命运)。 20、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尊严是用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的。 21、所谓“人道”,是指(爱护人),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 22、(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光荣、最豪迈的事情。 23、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 24、热爱人民的根本内容在于(为人民服务)。 25、(热爱祖国),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原则,也是道德规范。 26、集体主义是一切言论和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是(无产阶级)特有的思想意识。 2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28、无产阶级的幸福范畴,不仅包含着(享受),更重要的还在于劳动和斗争,在于(创造)。 29、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

最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第一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 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挖掘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 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第二条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 1.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 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决抵制格调低俗、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 3.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着眼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 4. 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第三条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名词解释 1、舆论监督新闻传播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2、名誉权指公民和法人对自己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具有法定性、人身专有性、财产关联性 3、隐私权是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私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 4、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公开真实意图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参与活动 5、抗辩事由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6、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不能直接作用于受众,影响他们的想法,但是大众传播可以通过安排议题和提供的信息来影响受众 7、有偿新闻在新闻活动中,由采编人员介入的一切以金钱或者金钱等价物交易的行为 8、新闻侵权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9、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简答 1、记者需不需要暗访,要考虑哪几点? 答:1所要获取的信息必须具有极大的公众重要性2 一切获取信息的其他方式都无济于事3披露该事件而阻止的危害明显大于因采取欺骗手段而引起的危害的 2、隐性采访的合理运用? 答:1不得做为常规方式使用,使用了要向上级报告 2 隐性采访的内容必须具有极大的公众利益的重要性 3 不得伪装特定身份如公安、政府官员 4 不得为了获取证据对采访对象进行诱导 5 明确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 6 进行暗访之前尽量告知上级部门,获取上级的配合 7 隐性采访结束后,应对一些不宜公开的内容进行技术处理 3、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权行为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3损害事实的存在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4、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1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存在2受害人可以被指认3导致损害结果的出现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5、新闻侵权案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1报导内容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采访时偏听偏信,未找被批评人核实情况以至于报道的主要事实失3报道内容是真实的,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 6、什么是新闻侵权,其特点是什么? 答: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特点是1从形式上看,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造成侵害,其中由以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2从传播方式上看,具有广泛性和迅速性的特征3从后果上看,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职业道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道德,准确的说法是(C)。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 (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标准 2、与法律相比,道德(B)。 (A)产生的时间晚 (B)适用范围更广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 (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关于道德与法律,正确的说法是(D)。 (A)在法律健全完善的社会,不需要道德 (B)由于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强制性,所以道德的社会功用不如法律 (C)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 (D)在一定条件下,道德与法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C)。 (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C)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 )。 (A)集体主义 (B)人道主义 (C)功利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 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C)。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为人民服务 (D)艰苦奋斗 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B)。(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 (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 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D)。 (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 (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 (C)领导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 (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最新职业道德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知识部分 1,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A树立职业理想B强化职业责任C提高职业技能D抓住择业机遇 2,坚持办事公道,必须做到() A坚持真理B自我牺牲 C 舍己为人D光明磊落 3,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员工之间加强团结互助的要求包括() A讲究合作,避免竞争 B平等交流,平等对话 C既合作又竞争,竞争与合作相统一 D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关于诚实守信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法则B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无形资本C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D奉行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中必定难于立足 5,创新对企事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是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B是企事业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C是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D是个人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6,职业纪律具有的特点是() A明确的规定性B一定的强制性C一定的弹性D一定的自我约束性 7,无论你所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特殊,他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的约束 A岗位责任B家庭美德C规章制度D职业道德 8,关于勤劳节俭的正确说法是() A消费可以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倡节俭是不和适宜的B勤劳节俭是物资匮乏时代的产物不符和现代企业精神C勤劳可以提高效率节俭能降低成本D勤劳节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9,下列说法中符合“语言规范具体要求的是()” A多说俏皮话B用尊称不用忌语C语速要快节省客人时间D不乱幽默以免客人误解10,业道德主要通过()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A协调企业职工间B调节领导与职工C协调职工与企业D调节企业与市场 二个人情况表述部分 11,当你写完一分公司年终工作总结后,你通常会采取那一种做法() A反复检查,确认没有错误才上交B确信自己已经作的很好,不再检查就上交C先让下级或同事检查,然后自己检查后才上交D先交给上司视领导意见而定 11,在工作中,当你业绩不如别人时,你通常会采取那一种做法() A顺其自然B努力想办法改变现状C请同事帮忙D换个工作 13,以下说法中,你认同那一种观点() A按领导的意见办事就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B敢于对领导提出批评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C 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D忠诚于企业就要大胆的批评领导 14,作为一名职工,我可以将自己描述为:清廉公正() A从不B较少C较多D总是 15,你认同以下那一种说法() A现代社会提倡人才流动,爱岗敬业正逐步削弱他的价值B爱岗敬业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C爱岗与敬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矛盾D爱岗敬业与社会提倡人才流动并不矛盾 16,作为一名职工,我可以将自己描述为:勤勉()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新闻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对党、对国家负责和对广大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努力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为人民群众提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闻和信息,热情宣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和奉献精神,准确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和正当要求。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勇于批评、揭露违背人民利益的错误言行和消极腐败现象,积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重视群众来稿,妥善处理有关建议、批评、申诉和检举的来信、来访,开展多种多样为群众服务的活动。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报道中,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来。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造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抑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新闻报道不得宣传色情、凶杀、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 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宣传纪律。 坚定地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宣传同中央决定相违背的内容。 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

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a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第一套题 职业道德(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每题1分,共16分) (一)单项选择题(1~8题,共8分) 1.关于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A)道德在职业活动中不起作用 (B)道德在公共生活中几乎不起作用 (C)道德威力巨大,无坚不克 (D)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2.关于道德,正确的认识是( )。 (A)道德没有共同标准 (B)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C)道德即权力 (D)道德即自由3.在传统道德中,见利思义的意思是( )。 (A)见到利益时,要想到道义 (B)舍生取义 (C)义利不能兼顾 (D)知恩图报 4.人的本性是( )。 (A)善 (B)自私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D)追求财富 5.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 (A)范围上的有限性 (B)规范制定上的任意性 (C)内容上的多变性 (D)形式上的单一性6.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文体活动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礼俗 (D)员工服饰 7.关于企业品牌,正确的认识是( )。 (A)品牌是依靠大规模广告宣传出来的 (B)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本 (C)品牌形象树立起来以后,自然会长久维持 (D)品牌的建立与员工个人不存在直接关系 8.职业道德与员工技能的关系是( )。 (A)企业选人的标准通常是技能高于职业道德 (B)没有职业道德的人,无论技能如何,无法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 (C)只要技能上去了,就表明职业道德素质相应地提高了 (D)职业道德注重的是员工的内在修养,而不包含职业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9—16题,共8分) 9.属于正确荣辱观范畴的是( )。 (A)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C)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D)以节衣缩食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 10.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生产的要求是( )。 (A)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B)环境整洁、明快 (C)精神振奋 (D)低耗,高效 11.从业人员举止得体的要求是( )。 (A)随心所欲 (B)大大方方,不拘小节 (C)把握分寸 (D)注意场合 12.职业用语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我忙着呢,着什么急” (B)“有完没完” (C)“我就这态度” (D)“要不要,想好了没有” 13.符合爱岗敬业要求的是( )。 (A)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B)不怠慢 (C)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其他 (D)对工作有感情14.关于职业责任,正确的说法是( )。 (A)不成文的规定,不是职业责任的范畴 (B)一旦与物质利益挂钩,便无法体现职业责任的特点 (C)职业责任包含着社会责任 (D)履行职业责任要上升到职业道德责任的高度看待15.对从业人员来说,诚实守信的要求是( )。 (A)除不可抗力因素外,对自己做出的承诺都要兑现 (B)提高职业技能,提高产品质量 (C)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 (D)绝不能违背上司的要求 16.关于创新,合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 (A)发明一种软件,使竞争对手的计算机不能工作

最新职业道德培训

职业道德培训 一、什么叫职业道德? 1、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而从事具有专业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2、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简单地说,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3、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简单地说,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4、职业道德的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5、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二、职业道德的内容 1、文明礼貌: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长期修养的结果;是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需要。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 仪表——端庄;举止——得体;语言——规范;表情——待人热情

2、爱岗敬业 A、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工作;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B、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 3、诚实守信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B、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忠诚所属企业——诚实劳动、关心企业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保守企业秘密4、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A、办事公道的涵义: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 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以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B、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5、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节俭是人事事业成功的催化剂;勤劳节俭是企业市场竞争中常战常胜的秘诀——勤劳促进效率的提高;节俭降低生产的成本;勤劳节俭是维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禁止非法出版【P30】 定义:未经批准的出版物和出版活动都是非法的。非法出版活动和非法出版物在我国都是严格禁止的。 1.非法出版:非法出版物是指未经批准印制的出版物。 非法出版物的七种形式: 1)伪称根本不存在的出版单位印制的出版物 2)盗用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名义印制的出版物 3)盗印、盗制合法出版物而在社会上公开发行销售的出版物 4)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不署名出版单位或署名非出版单位的出版物 5)承印者以牟取暴利、非法利润为目的,擅自加印、加制的出版物 6)被明令解散的出版单位的成员,擅自重印或以原编辑部名义出版的出版物 7)其他非法出版单位印制的供公开发行的出版物 2.非法出版行为及处罚 1)未经批准擅自出版报刊2)假冒报刊名称出版3)转让刊号和出版权4)盗印报刊 新闻传播与肖像权【P51~53】 1.定义: 肖像:是公民以面部为中心的形态和神态的客观表现形式 肖像权:是公民个人形象通过绘画、照相、雕刻、录像、电影等艺术形式,使公民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形象 2.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1)一般的侵权行为: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侵害他人肖像权;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侵害他人肖像权 2)网络上的侵权行为 移花接木:是将别人的照片作带有商业目的甚至是色情目的的使用,不仅构成对他人肖像权的侵害,更有可能触犯他人隐私权。 恶意侮辱他人肖像:是指故意拍摄、制作丑化自然人形象的作品的行为等 擅自创制他人肖像:是指未经肖像权人许可,改编、创作他人肖像也构成侵权 以上侵害肖像权的方式往往并不单独运用 3)肖像的合理使用情形 A.对于当于国家领导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著名社会活动家、学者、演员、运动员以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为了报道其活动和事迹 而使用其肖像,不构成侵权 B.使用参加集会、游行、仪式、庆典或其他公共活动的人的肖像 C.国家机关为了执行公务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D.为了公民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E.为了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而使用他人的肖像 F.为了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的需要而有限地使用公民的肖像 G.基于肖像作品著作权的使用。这种使用是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而进行的

职业道德模拟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题) 、与法律相比,道德的()。 .时效性差 .作用力度强 .操作性强 .适用范围广 、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依法治国就是不讲道德或少讲道德 .倡导以德治国要淡化法律的强制性 .德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下列选项中,符合“仪表端庄”具体要求的是()。 .着装华贵 .着装朴素大方 .饰品俏丽 .发型突出个性 、对企业来说,诚实守信()。 .会增加经营成本 .是无形资本 .与经济效益无关 .不利于经济竞争 、以下关于办事公道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办事公道就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在当事人中间搞折衷 .办事公道没有明确的标准,只能因人而异 .办事公道是职业劳动者应该具有的品质 .对没有任何职权的员工来说,不存在办事公道的问题 、关于勤劳节俭的现代意义,你认为正确的是()。 .太勤劳是不懂得生活的表现 .节俭不符合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的要求 .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 .艰苦创业精神应提倡,勤俭之风不宜弘扬 、就职业纪律的特性来说,它一般具有()。 .一定的模糊性 .执行上的非强制性 .明确的规定性 .法律强制性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反映的是()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团结互助 .爱岗敬业 .遵纪守法 .诚实守信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映的是团结互助道德规范中()的具体要求。

.胸怀坦荡 .互相学习 .助人为乐 .平等尊重 、从年起。我国把“公民道德宣传日”定为每年的()。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以()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尊老爱幼、反对迷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看了上述案例,你总的感受是()。 .日立公司的制度十分苛刻 .日立公司太小气 .节俭有助于降低成本 .日立精神值得学习,但不能学习其做法 、某顾客在商场买东西时,态度蛮横,语言粗鲁,并提出了许多不合理要求。你认为营业员应该如何处理?() .尽可能地满足顾客要求 .交给上司处理 .对顾客进行批评教育 .拒绝对这样的顾客提供服务 、下列说法中。违背办事公道原则的选项是()。 .某商场售货员按照顾客到来的先后次序为他们提供服务 .某宾馆服务员根据顾客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 .某车站工作人员根据需求开办特殊购票窗口 .某工厂管理人员不分年龄、性别安排相同的工种 、你认为没有顾客时,柜台服务人员比较妥当的做法是()。 .坐下来休息一下 .与同事聊聊天 .整理一下货架上的物品 .看报纸 、符合从业人员举止得体要求的是()。 .态度谦卑 .表情严肃 .谨小慎微 .形象庄重 、流传于商界的谚语“悦来客店兴旺,狗猛酒酸萧条”,说明了()的重要性。 .爱岗敬业 .团结协作 .勤劳节俭 .文明礼貌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考试内容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CD) A、新闻记者或新闻从业人员 B、物 C、新闻媒体 D、政府、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群众团体 2、新闻法律关系的客体是(ABD) A、物 B、智力成果 C、新闻媒体 D、新闻行为 3、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有(ABCD) A、消极的权利和积极的权利 B、约定的权利和要求保护的权利 C、消极不作为的义务和积极作为的义务 D、接受法律制裁的义务 4、有关于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新闻法律关系是根据新闻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 B新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C新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D新闻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5、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BC) A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B社会效益第一原则C宪法原则D实际恶意原则 6、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为言论和出版自由,其内涵包括(ABC) A、言论自由 B、出版自由 C、新闻自由D公共利益原则;较少限制手段原则;事后限制原则;明显而即刻危险的原则;法律规定明确、限制精确的原则;绝对禁止原则 7、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三种新闻法规形式有(ABD) A《新闻法》B判例法C英美法系D写在《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8、英美国家各种判例法案例有(ABCD) A、李尔本叛国案 B、约翰.威克斯案 C、1996年诽谤法案D曾格案和沙利文案 9、境外新闻媒体派出机构与记者的管理方法主要有(ABCD) A、申请批准注册制 B、限制采访许可 C、控制新闻源(接受采访者) D、参看《关于加强对境外记者采访事项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 10、广告发布的三条基本原则是(BCD) A、禁播丰胸广告、增高广告、医疗广告、保健品广告、减肥广告 B、广告必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C、合法 D、真实 11广告发布中被禁播的有(ABCD) A、丰胸广告 B、增高广告 C、医疗广告 D、保健品广告和减肥广告 12、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有(ABCD) A、违法行为(新闻作品已经发表) B、损害事实 C、因果关系 D、主观过错 13、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有(ABCD) A、行使舆论监督的职能和权利 B、公正评论 C、权威的消息来源、受害人同意 D、公众人物和公共兴趣、合理使用 14、新闻侵权的责任承担有(ABCD) A、停止侵害 B、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C、赔礼道歉 D、赔偿损失

职业道德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强化职业责任是(D)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A、团结协作 B、诚实守信 C、勤劳节俭 D、爱岗敬业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C)为重点。 A、无私奉献 B、爱岗敬业 C、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 3.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是(D) 2、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3、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为重要 4、德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办事公道是指职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C) A、原则至上,不徇私情,举贤任能,不避亲疏 B、奉献社会,襟怀坦荡,待人热情,勤俭持家 C、支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D、牺牲自我,助人为乐,邻里和睦,正大光明 5.关于勤劳节俭的说法,你认为正的是(C) A、阻碍消费,因而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B、市场经济需要勤劳,但不需要节俭 C、节俭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D、节俭有利于节省资源,但与提高生产力无关 6.以下关于诚实守信的认识和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B) A、诚实守信与经济发展相矛盾 B、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应有的法则 C、是否诚实守信要视具体对象而定 D、诚实守信应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准则 7.要做到遵纪守法,对每个职工来说,必须做到(D) A、有法可依 B、反对“管“、“卡”、“压” C、反对自由主义 D、努力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8.下列关于创新的论述,正确的是(C) A、创新与继承根本对立 B、创新就是独立自主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最新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员工职业道德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近期,行里组织合规学习,在学习活动期间,我对平时在工作中实际情况,对职业道德诚信、合规操作意识和监督防范意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现就此学习活动的心得总结出几点体会,也是我对此次教育学习活动的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中奉献,爱岗敬业是各行各业中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从小的方面讲,比如我行,每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都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也是我行存在和发展的必需。要发展,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金融业中不断强大,立于不败之地,没有我们每一位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作为邮储银行筑路人,为了我行的前途,为了我行的荣誉,做一名爱岗敬业的人,是职业道德对我们最引为用以规范行为品质,评价善恶的行为规则。 作为一个金融单位的职工更应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上讲求道与德,如果路走得不对就会犯错误,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德,就难于为人民服务,就谈不上自己的事业,也就没有单位事业的兴旺,就没有个人事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人身存在的社会价值。我现在正在从事邮储银行工作,这是我的职业,也是我唯一的职业,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这项职业,也一直热爱这个职业,对我行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所以我一直是爱岗敬业的。只有爱岗敬业才是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具体体现。讲求职业道德还必须诚实守信,所谓诚实就是忠心耿耿,忠诚老实。所谓守信就是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所以通过对这次的学习,使我更深地了解到作为一个邮储银行筑路人的根本、为人、言行和责任,就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时刻按照职业规范去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合规操作意识。“没有规矩何成方圆”,身为网点一线员工,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加强柜面营销和柜台服务,是我们临柜人员最为实际的工作任务。作为临柜人员,我深知临柜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顾客直接了解我行窗口,起着沟通顾客与银行的桥梁作用。因此,在临柜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要做一个“有心人”。虚心学习业务,用心锻炼技能,耐心办理业务,热心对待客户。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优质服务才能为我行争取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好的社会形象。我们每天面对形形色色不同层次的客户和形形色色事物,更加要求我们一线员工有高度的思想觉悟。 加强合规操作意识,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有时,总是觉得有的规章制度在束缚着我们业务的办理,在制约着我们的业务发展,细细想来,其实不然,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产物,而是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实际工作

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看法

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得瞧法 中国自古就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对于道德得强调一直影响着每一位中国老百姓。且不说那些古代先贤得至理名言,单说现在得道德劳模就有不少。道德就是一种规范,一种约束,一种意识形态,它不就是特定于某些人、某些领域,而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应该须具备得。现在我想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得一些瞧法,不过我了解得一些事实不多,只能就事论事,可能有些偏颇。 书中写到新闻工作者得职业道德有五点:(1)坚持真理,维护新闻得客观公正;(2)爱岗敬业,努力实现人生得价值;(3)遵纪守法,不侵犯公众得权益;(4)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与人为善,积极开展友好得竞争。这些理应就是每一个新闻传播者需做到得,不过在现实社会中,受到各种不定因素得影响,又很难做到。如今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得影响,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让新闻界形象折损得事件仍然时有出现。如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最近再次“打假”取消两位摄影师得获奖资格,河北蔚县矿难中一些记者收取“封口费”等事件。当然,还有前几年得“纸馅包子”、“茶水发炎”、“有毒香蕉”、“注水西瓜”等问题报道与事件,都让新闻媒体得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极大地影响到新闻工作者得社会形象。这些事件所反映出得陷阱新闻、过度键入、疯狂炒作、浮躁与蓄意造假、超出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等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道德有时也可等同于信仰,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可能大多数人对此会嗤之以鼻:我们怎么会没有信仰?我们信仰儒家学说,我们信仰

马克思主义,倡导科学发展观,我们有规模庞大得共产党员群体,我们会没有信仰吗?可有几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得信仰(不绝对,党中央还就是值得我们去拥戴得),倒就是委曲求全、趋炎附势、争名逐利得例子不多,所以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谈不上有无“信仰”。而那些外国人不得不说,在信仰方面,确实做得比我们好。有人会说她们那些都就是带有宗教色彩得信仰,不科学,我们得信仰就是符合真理得马克思主义,就是不可相提并论得。对于马克思主义,我没有什么意见,可我们绝大多人就是否都做到了呢?做到了也不会有前面所举得例子了。相反那些有宗教信仰得外国人每当重要事件来临时都体现出了符合其信仰得理念,我们又该做何评论?信仰,哪怕带有迷信色彩得宗教信仰都就是一种价值观得坚持,就是任何胁迫都不能使之屈服得理念。比较中外记者,实在就是相形见绌,难以启齿。在我瞧来,每一个新闻人在走上这个职业时都会有像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谋取幸福火种得理想,但却没有准备好像普罗米修斯那样忍受宙斯得惩罚与神鹰得啄食。在这里,或抛弃理想得火种,或继续忍受折磨与痛苦,成为每个传媒人不可回避得人生命题。 这里举个例子:据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西部时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接到山西干河煤矿矿工举报,41岁得矿工吉新红在矿内被闷死。事故发生后,煤矿未向上级报告,反而为闻风而来得各地得所谓“记者”发放“封口费”。9月25日晚,记者戴骁军拍摄留下了中国新闻界耻辱得一幕:一场矿难发生之后,真假记者争先恐后地赶到出事煤矿去领取煤矿发放得“封口费”。什么职业道德,什么新闻信仰在此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法的基本概念: 1、法的本质: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 2、法的基本内涵: ①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②国家意志的表现 ③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④由国家强制力量来保证实施 ⑤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二、新闻传播法规的定义: 新闻传播法规,即广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但也不能滥用) 2、“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 3、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四、新闻、广告等各类信息的发布 1、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 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方法》,规定:一切公告及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并由人民日报负责转载。 2、设立新闻发言人的目的是:加强同外国驻京记者或临时来访记者的联系,向 他们提供中国的情况,阐明中国的立场和方针、政策,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以扭转西方媒体多年来丑化、歪曲中国形象的行为,树立、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3、对于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应有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级气象台站按照 职责公开发布,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 4、媒体不应以任何形式转播、转载其他来源的气象预报。未经发布气象预报台 站的同意,媒体不得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 5、广告必须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这是我国广告发 布的第三条基本原则。 五、煽动,即煽惑,鼓动。它是指通过语言。文字公然宣传,或借助于广播、影 视、喜剧、书画等方式鼓吹自己的观点,以打到其非法的目的。煽动不同于一般的言论。 煽动的四个特点:1、表达方式的非理性。一般使用浮夸的情绪化的蛊惑性的语言。2、内容的非真实性。造谣诽谤,虚张声势,夸大其事。3、表现形式的公开性。它直接面向公众,公然散布。4、有激发他人反常行为的目的。煽动的目标不是“书生空谈”,而是希望激起他人反常性狂热,采取不利于社会的行动。 六、新闻出版保密规定: 1、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保密审查制度。 2、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识相的批准制度。 4、新闻发布制度。 七、新闻传播如何维护公序良俗从整体把握(详见书本) 1、禁止刊载有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2、禁止淫秽色情内容。 3、禁止宣传邪教、暴力和其他危害社会的内容。 4、禁止宣扬种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 八、新闻侵权行为:新闻侵权行为也称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 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最新职业道德资料

最新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绪言 第一节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1.1道德的内函 人类脱离的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 早期原始社会,便生产了道德的萌芽。 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第二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 2.1道路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2.2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从生产、发展来看,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的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规范。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而经过了几十万年以后,社会分裂为统治阶级才产生了法律。任何被统治阶级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法律。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来进行调控的。3、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行行为所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 2.3把道德和法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1、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与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3、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从道德和法律产生发展来看,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有些法律规范就是从原始社会的道德习惯转化来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互相转化的现象更为普遍。第三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 3.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3.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

浅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疆职业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 班级:零九级新闻班 姓名:郑发友 指导老师: 二零一二年三月

内容摘要: 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今天,新闻已成为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新闻职业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任何一种职业。“媒介”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很多时候.它是客观公正的文化表征,是社会普遍道德原则的灵魂和化身,它对国家的安危、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对公众的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新闻工作者的地位也随之变得特殊起来。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始终是新闻界的一项长期任务。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道德失范评价机制

目录 第一章: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第二章: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第三章:如何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第四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所谓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指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新闻工作理想、新闻工作责任、新闻业务技能、新闻工作良心和工作荣誉五部分。 (一)新闻工作理想 新闻工作理想指的是对新闻工作的选择及新闻工作成就的向往和追求。任何人在其新闻工作生活中,都必然会面临着对新闻工作的选择和对新闻工作成就的基本倾向。因此,新闻工作理想是对待新闻工作的一种总体的认识及态度,是新闻工作道德的核心部分或曰“灵魂”,新闻工作者只有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态度,才能在新闻工作中就会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新闻工作责任 一般地说,责任就是义务,因此新闻工作责任就是从业者对社会、对公众所承担的新闻工作义务。在新闻工作生活中,新闻工作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责任可以从工作者对社会、对群众、对国家等关系中发生,也可以从工作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中发生。每一个从业者的工作本质上都负有小到对本单位、本部门、同仁们的义务,大到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即负有一定的新闻工作道德责任。在新闻工作中,高度的责任感表现为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担负起自己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神圣职责,不避困难,不怕挫折,不畏艰险等。新闻工作者的这种高度的责任感表现在敢讲真话和敢究真情上。(三)新闻业务技能 新闻业务技能是指进行新闻工作的业务能力要求。职业道德不但表现为自觉履行新闻工作责任的愿望,还要表现为完成职责的过硬本领,只有具备高超的新闻业务技能,才能出色地履行新闻工作责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所以,良好的新闻业务技能便具有了深刻的职业道德意义。 (四)新闻工作良心 一般来说,内化的规范也被称之为良心,良心是人们的思想、言行的标准和尺度。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和目的,从而促使人们自觉地去遵守道德规范。新闻工作良心就是新闻工作工作者对新闻工作责任的自觉意识。新闻工作良心是建立在新闻工作道德责任感的基础之上的。当新闻工作工作者对自己应承担的新闻工作责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时,也就确立了自己的新闻工作良心。 (五)新闻工作荣誉 新闻工作荣誉是新闻工作工作者在新闻工作生活中的精神生命。新闻工作荣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工作者对自己的新闻工作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也就是新闻工作良心中的知耻心、自尊心和自爱心等;新闻工作良心中的这方面,往往能够使一个人自觉按照新闻工作责任的要求去履行义务,以保持新闻工作信誉、尊严和人格完美;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用以评价新闻工作工作者行为的社会价值尺度,也就是社会对工作者履行职责的行为做出赞赏和评价,新闻工作者应通过自身的形象和行动去塑造优秀的职业形象,以获得良好的声誉和荣誉,如不做与自己的职业身份和形象不相符合的事情,更不能作降低新闻职业身份和形象的事情。 第二章、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以及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近年由于新闻媒体快速发展,新闻队伍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